阿绾讪讪的。

忍了一会儿,她再次问道:“那我们要不要办喜事啊?照理说,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公子和你家小姐都没有父母,但都有长辈在,好像还是得回京城走礼。”

多福奇怪地看着她:“走什么礼?真要走礼,我家小姐就嫁给五公子了。”

“…”阿绾猛地站起来,难以置信地指着她,“你说什么?她的婚事根本没退?”

“我们又没回去,怎么退?”多福淡定地扭了扭手臂。

阿绾气得七窍生烟:“什么意思?她这是什么意思?都这样了还不成婚?当我家公子是什么?太过分了!”

多福扭完了手臂,准备回屋:“小姐高兴,你家公子高兴,不成婚就不成婚呗,想那么多干嘛?”

反正小姐高兴就好,别人怎么说她才不在乎呢!

阿绾眼睁睁看着多福去练功了,愣了一会儿,怒气上来,踹了椅子一脚。

“你们一个个都洒脱,就我是个傻子!好,不管你们了!等弄出小娃娃来,看你们怎么办!”

杨殊直到中午才出了房门。

他心情愉悦,满面春风,嘴角不自觉挂着笑。

一扭头,看到阿绾坐在厅门前,阴着个脸盯着自己,吓了一跳。

“怎么了这是?谁得罪你了?说出来我去教训他!”

阿绾哼了声,不跟他搭话,起身去厨房了。

杨殊莫名其妙,想着她可能是每个月固定几天的心情不好?女孩子大了,心思不好猜了。

没一会儿,他的嘴角又飞扬起来,心里乐开了花。

多福练功回来,问了他一句:“杨公子,我家小姐还没起吗?”

“咳!”杨殊收敛笑意,回道,“好多天没好好休息了,又是逃跑又是设陷阱,想必很累,让她多睡一会儿。”

“哦…”

多福心想,我又没问小姐为什么要休息,杨公子你解释这么多干什么?

“公子,您起来啦!”小彤看到他,高高兴兴地过来,“阿玄哥哥说您想吃熊掌没吃着,他们一大早就去猎熊了,晚上我们有野味吃啦!”

“哟,阿玄这么勤快,给他涨工钱!”

“我也很勤快啊,公子不给我涨工钱?”

“涨涨涨!见者有份,都涨!”

本公子心情好,就是这么大方!

392章安慰

阿绾在闹脾气。

杨殊知道,想安抚她,但是阿绾根本不愿意理他。

好几回想搭话都不成功,他垂头丧气的。

明微问他:“她是气我吧?”

杨殊莫名其妙:“她气你干什么?”

明微笑而不语,只问他:“阿绾是柳阳郡王的女儿?”

杨殊点头。这件事他没有特意瞒她,只是也没有正式说出口。

“柳阳郡王死了十一年了,她是不是跟你在一起十一年了?”

“嗯。”杨殊道,“当年,柳阳郡王一家死绝,我祖母只来得及救下阿绾。她不放心将阿绾放到别处,就以丫鬟的名义留在我身边,时时照看。”

明微叹了口气:“难为她了。”

杨殊轻声道:“她确实很不容易。全家死难的时候,她才六岁。虽说柳阳郡王罪有应得,可他的家眷何罪?阿绾那时还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好吃的好玩的。突然之间,天就塌了,父母都没了,兄弟姐妹也一个都不见了。她做了很长时间的噩梦,才一点点好起来。”

“这些事她都记得?”

“记得。”杨殊顿了下,“不过她知道轻重,一直以来都当自己不知道,只管做着丫鬟该做的事。她要学武,要学医,我都不拦她,让她尽情去学。她那样骤失亲人,只能寄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多学一点东西,觉得自己有用一点,应该会让她安心。”

明微点点头。

阿绾这种状态,她明白。她的内心是惶恐的,哪怕长公主和杨殊对她再好,阴影也没办法消除。所以她努力让自己有用,那样的话,对他们的依赖仿佛就有了底气。

“祖母去后,她便只有我一个亲人了。有时候看着她,我会觉得很难受。如果没有出事,她现在还是金尊玉贵的县主,哪会像现在这样,干着丫鬟的话,还总是担心自己太没用。所以我就想,只要我在,就尽量护着她一些。这辈子,她都不可能离开我,嫁到外头去,而如果哪一天我出事,她也免不了。既然如此,就让她放肆一点,我也只能给她这么一点自由。”

明微点点头,她理解这种感觉。小师弟死后,她就特别后悔,为什么他在时没有对他好一点?

“不过有些事,你去说可能不太方便。”

杨殊没懂:“什么事?”

明微笑眯眯:“反正我去安慰安慰她。”

小丫头闹脾气,不理她就会更生气。

于是这天晚上,明天在屋顶找到了阿绾。

“你要气到什么时候?”

阿绾哼了声,扭开头。

明微摸了把剪刀出来,慢吞吞修理起指甲来:“你要再不理我,我保证以后再没人理你。”

“…”阿绾气得转过身来,“理我干什么?我又没求你!”

明微瞅了她一眼,继续修指甲:“看看你,满脸写着‘不理我就生气’。”

“我…”

明微语重心长:“我跟你说,闹脾气是有个限度的,闹过头了就惹人嫌了,懂吗?”

阿绾一下子紧张起来:“你什么意思?公子他…”

明微笑着安抚:“没事,他现在还没生气。”

阿绾有点放松,又有点紧张。现在还没生气,就是接下来可能会生气喽?

明微拍了拍身边:“坐过来,我们好好谈。”

阿绾警惕地看着她:“这样也能谈。你到底想说什么?”

“应该是我问你才对。”明微道,“你这样生气,总要有个理由吧?你不说出口,别人怎么知道呢?别人不知道,你一个人气得要死,也没有用对不对?闹脾气,为的是让别人顺着你的意走,不是为了把自己气倒,所以要讲究一点技巧,该收差不多就得收了。”

“…”

明微再次问她:“你是在气我吗?”

这次阿绾没有直接拒绝,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知道就好。”

“为什么气我?不喜欢我和你家公子在一起?希望他身边一直没有别的女人?”

阿绾怒道:“你不要胡说!当我是什么人?公子已经成人,他身边总会有女人。”

明微笑着点点头:“既然你不反感他身边有女人,那是反感我这个人喽?”

阿绾再次沉默。

“你要是错过这次机会,气死了都不会有人问你的。”

阿绾终于开口了:“嗯。”

明微点点头:“很好,反感我什么?总要有理由吧?”

“你哪里讨厌自己不知道吗?”阿绾怨气满满,“都跟公子这样了,还不退婚。公子不觉得委屈,我替他委屈!”

“错。”

阿绾懵了一下:“哪里错?”

明微好心地解释:“他很委屈。”

“…”

“但是你看,他再委屈也从了,你替他委屈有什么用呢?你要知道,有些事再生气也改变不了,那你就只能说服自己去接受。”

阿绾快被她这个安抚方式给气哭了:“你怎么这样!”

人家安慰别人,都是好声好气地说话。比如说,让她理解一下自己的处境啦,拜托她体会一下自己的难处啦。这个女人倒好,甩出这么一句话。

你别委屈了,委屈也没用。

强权要压倒你,你又反抗不了,乖乖顺从吧。

这算个什么安慰?

明微一摊手:“我说的不对吗?”

对!就是太对了,阿绾觉得自己更生气了。

“好啦!”明微终于良心大发的样子,“别气了,你这样生气他不会心疼吗?都是一家人,别这样折腾对方。有话就好好说,你们已经没有别的亲人了,彼此相依为命,还这样闹脾气做什么?”

阿绾听着她这句话,总管缓和了些。

这还像句人话。

紧接着又听她道:“我陪不了他太久,最后陪在他身边的还是你。亲人和爱人,虽说爱人会更亲密些,可亲人往往能更长久。所以,别生气了,你才是最后留下来的那个。”

阿绾一愣,抬头看着她:“你什么意思?所以你真的只是玩玩而已?想要始乱终弃?”

她越说越气愤:“你怎么能这样?公子这么喜欢你,你现在就想着抛弃他?”

明微没有解释,站起来笑摸她的狗头:“是啊!所以跟我较什么劲呢?反正我只是过客。名分什么的,留给你真正的嫂子吧。”

393章宗家

杨公子最近的生活,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穷奢极欲…

阿玄可能是良心发现,跟胡人打了个照面,发现手下这些家将加山贼,实在是太弱气了,于是经常带着他们出去操练,顺便就给猎许多猎物回来。

再加上冬天到了,西北这地界要是一下雪,那基本寸步难行,许多行商要么抛售货物回家,要么准备在高塘留一冬天。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高塘都迎来了一次交易的高峰期。

各地来的珍品流水一样送进城堡,年还没开始过,就已经提前办起了年货。

这些对杨公子来说不算什么,最让他流连忘返的,还是他的床…

“公子。”门外传来阿绾的声音,“杨通回来了,说有宁先生的消息。”

杨殊低咒一声,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

明微睁了睁眼,困倦地揉了揉眼睛。

“没事,继续睡吧。”杨殊揉了揉她的头发。

“嗯。”明微没坚持,躺了回去。

这具身体的强度,跟杨殊比差多了。毕竟被当成傻子养了十几年,她接手还不到两年,再怎么练底子在那里。不像他,赖在床上不起来,纯粹是荒淫无度…

又稀里糊涂睡了许久,到转醒,外面天都暗了。

杨殊不在屋里,弄得明微有点奇怪。事情还没办完吗?

起来穿衣洗漱,打理好出屋,却见杨殊人在厅里。

他旁边是阿玄和阿绾,老掌柜杨有德以及侯良也在场。

明微踏进屋:“怎么了?”

老掌柜带着一种说不清楚的亲近与恭敬向她行礼:“明姑娘。”

明微点点头,看向那个家将杨通。

她记得,杨通和宁休一起出去的。说起来,他们离开都有半个来月了,到现在还没回。

“宁先生出事了?”

杨殊点点头,说道:“杨通说,师兄被宗家扣下了。”

明微怔了下:“宗家?是白门峡那个宗家吗?”

“西北还有哪个宗家,自然是他们。”

她皱了皱眉:“不是说,西边商道出了点事,宁先生去处理纠纷了吗?怎么跟宗家扯上了关系?”

开口解释的是阿玄:“因为宗家也在剿匪。宁先生这次去,顺手把那边的贼窝给端了,正好碰上宗家公子在剿匪,说他过了界,就把人给扣下了。”

“哦。”明微想了想,“以宁先生的身手,真想跑肯定跑得了。他没回来,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应该是。”杨殊眉头拧紧,“师兄只带了十几个人,他自己是可以跑回来,但别人就…”

明微看着杨通:“那你呢?是宁先生叫你回来报信的,还是宗家?”

杨通答道:“是宗家特意放我回来的。”

“这样啊!”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明微问,“宗家有什么要求?”

杨通看向杨殊:“他们要公子亲自去接人。”

明微纳闷:“这不是很明白吗?怎么这么久了,你们还在商量,难道有什么难处?”

杨殊说道:“这件事是很简单,但是去见宗叙,就不简单了。”

说白了,皇帝把他放到西北,最担心的就是他跟宗叙扯上关系。他可以大闹北天门,踩梁彰的脸,但如果换成宗叙,就不能善了了。

千万不能考验皇帝的信任,会死得很惨。

明微疑惑地问:“那宗家知道这个情况吗?”

在皇帝心里,不止杨殊是重点怀疑对象,宗家也是。他们已经三代把持左军,镇守白门峡,既有军功,又有声望,比梁彰那个土皇帝还土皇帝。

这样的将门世家,既是皇帝信赖的重臣,也是提防的对象。

而宗家一直很识趣,男丁十二岁赴边关,妇孺至死不出京城,不与重臣结交,不与勋贵结亲。

一家老小,人生的意义就是守住西北门户,从不僭越,生生活成忠臣良将的范本。

老掌柜慢声说道:“明姑娘说的,正是小的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宗家十分小心,公子此番贬出京城,他们就算不知内情,肯定也听过风声。照理说,他们应该敬而远之才对,不应该主动与公子来往。”

明微记得,杨殊贬到高塘来,梁彰曾经派人来慰问过。而宗叙,却是从头到尾没出过声,好像被贬来的是个无足轻重的马监,一点表示也没有。

这很符合宗叙的一贯作风,说明他心里还是清楚的。

“这么说起来,这次的事确实有点奇怪啊!宁先生真的是被宗家扣下的吗?”

“是真的。”杨通答道,“扣下宁先生的,是宗家大公子宗锐,属下曾经见过,不会认错。而且他带的人,也千真万确是宗家军。”

杨家这些家将,都是长公主和老侯爷下血本教出来的将才。在这方面,他们的眼光不会有错,能不能打仗,是不是精兵,一看就知。

“那这事就有意思了…”明微看向杨殊,“你怎么想?”

杨殊沉声道:“师兄在他们手上,去是一定要去的,只是怎么去,需要好好想想。”

明微笑道:“我看这个事,其实挺简单,你们别想太复杂了。”

众人将目光投到她的身上。

听她道:“宗家公子不是说了吗?我们越界了。”

她在越界两个字上加重了音调。

阿玄马上明白过来了:“对了!他们开始认真剿匪,也就这两三个月的事。”

宗家军那么强悍,为什么没有把雁山的强匪剿光?其一固然是这些匪徒狡猾,其二也是他们没有放胆去做。西北军的职责是镇守边关,剿匪是官府的活,所以他们一直以来剿匪的力度都不大,有点应付差事的意思。

而杨殊一来,就把雁山这一大片的山贼都给剿空了。于是右军也开始认真剿匪。

先前他们没有多想,还以为宗家是有人打头阵,才敢放心做。

现在一看,根本就是早早准备理由来的。

剿匪的好处很多,除了缴获的赃物,还有行商的供奉,以及商道打通带来的其他好处。

双方利益产生摩擦,起了冲突,似乎是件很容易理解的事?

杨殊想着想着,就笑了:“难为他们准备这么久,就为了找一个理由。行,本公子成全他们!”

394章针锋

宗家公子扣留宁休的消息,第二天传遍了马场。

城外的商人们都听说了。

他们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哎,听说宁先生这趟出去,让宗家给扣押了?”

“老兄,你的消息可真慢!我们大家都听说了。”

“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宗家为什么要扣押宁先生?”

“听说是因为剿匪起了冲突,宗家说宁先生越界了。”

最开始挑起话题的商人不满道:“宁先生剿的是盗匪,跟他们没关系吧?是不是管太多了?”

另一个比较圆滑的商人道:“也不能这么说。那边是宗家的地界,突然带兵过去,他们能不紧张吗?”

“可谁叫他们先前不认真剿匪呢?如果他们早早把雁山的盗匪给剿完了,就不用我们公子出手了,宁先生哪里还会过去?”

“或许是有什么难处吧。”另一位商人含糊地说,没敢挑明。

前头那个商人却直接捅破了这层纸,抱怨:“先前不出力,现在公子打通了商道,他们宗家倒是想来占便宜了。啧啧!”

圆滑的那位忙道:“别这么说,宗家这么多年镇守边关,保家卫国,很不容易。”

“有什么不能说的?”那位却肆无忌惮,“咱们常年跑西北的人,谁心里没点数?他宗家是国之忠臣,可这些年得的好处也不少啊!圣上每年都有厚赏,时时表彰,这还不够?不能因为自家有功劳,就欺压别人吧?他们跋扈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哎,倒也是…”

那位商人还不过瘾,跟这边聊完了,又找别人聊去了。

于是,短短一天时间,整个市场都传遍了。商人流通南北,相信这个消息将会很快传遍西北,乃至传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