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小七!你太过分了,今天差点害得我…”

“呀,表哥,这是怎么了?你怎么这个样子?早叫你不要喝那么多酒了,出家人怎么这么不知道克制?瞧你身上的香粉味儿,快去洗洗。”

“你…”

“纪小五!你干什么去了?喝花酒?你胆子太大了,出家就是这么出家的?明天你就给我回玄都观,到你师父面前赔罪去!”

“娘!我没有啊!真的没有!是表妹陷害我的!你相信我啊!”

“呸!你闻闻自己身上的味儿,怎么信你?赶紧的,回去洗洗睡!”

屋里闹了一通,刚刚安静下来,苏图忽然觉得危险,往旁边一闪,躲进树荫里。

却见不远处,有人影在屋顶晃了晃。看那样子,身上似乎带了弓箭。

暗卫。

苏图太熟悉这气息了,将自己的呼吸放轻,过了好一会儿,那边人影不见了,他才悄悄出了羊角巷。

她身边居然也有暗卫,看来不好打探消息了,要慢慢盯才行。

苏图略一思忖,换了个方向,往另一边行去。

不多时,他来到一条长街上。

这条长街,一边是民居,另一边却是长长的院墙。

院墙的另一边,便是安王府和越王府。

苏图在长街上慢慢前行,毫不意外,周围尽是眼线。

除了那些潜伏在暗中的侍卫,还有潜藏在暗处的眼睛。

也是,安王即将成为太子,怎么会不重视他的安全呢?

不过,除了保护之外,他总觉得,有一些人气质不太对。

他现下虽然穿得斯斯文文,可本质还是草原里的一匹狼。

狼的本能是最灵敏的,他觉得自己不会感觉错。

是不是盯着越王的眼线?所以他的处境,并没有那么好,对吗?

沉思在自己的世界里,苏图拐过角落。

不想那边也有人拐过来,一不小心撞到一起。

“哎呀!”这是个女子的声音。

苏图一愣,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方才不留神。”

对方一抬头,奇道:“咦,你是什么人?”

548章味道

苏图定睛看去,却见对方是个年轻小娘子。

十**岁的年纪,穿着打扮看着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手上却抱着许多画卷,身边也没有丫鬟跟着。

见他不答,对方催促:“看什么?问你呢!”

他知道在中原,盯着姑娘看是不礼貌的行迳,忙垂下视线,躬身施礼:“抱歉,小生是外地来的游客,贪看京都景色,没留神…”

“原来外地来的,难怪不知道。这条是王府街,外人要避开的。你不要到处乱跑,若是不小心冲撞了谁,要惹麻烦的。”对方丝毫没有中原姑娘的羞涩,从头到脚看了他一遍,“你长得这么俊俏,让侍卫射成刺猬就可惜了。”

苏图口中称是,心里却想,中原姑娘不都是矜持委婉的吗?怎么这姑娘说话这么…

“好了,赶紧走吧!别逗留了。”

苏图再次躬身:“小生这就离开。”

他目送这姑娘走到越王府侧门,却见侍卫抱拳施礼。

她又回头看了看,两人视线相对,苏图赶紧挤出笑容。

这姑娘也笑了笑,便转身进去了。

苏图离开,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想,这姑娘到底是什么身份?瞧她这样子,侍卫都这么恭敬,实在不像丫鬟,可越王府又没有别的女眷。

难道是那个越王的侍妾?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被侍卫当成半个主子。

他心中不免不快。

还没成婚就已经有了侍妾,那个女人还不肯跟他走。当他的王妃,不比进越王府畅快?

还有那个小子,身边的女人倒是个个都好,那个就不用说了,家里这个瞧着也比别人强多了…

阿绾回到后院,小彤迎上来:“阿绾姐姐,这么多东西,你怎么也不叫人帮忙?”

阿绾一边将画卷分给她,一边道:“我这不是顺便么?办完事正好经过铺子,就把这些画拿回来了。殿下那么挑剔,叫别人去看,等会儿又嫌弃裱得不好。”

小彤笑道:“也只有姐姐,能完全摸透殿下的心思。”

阿绾撇嘴:“我哪里摸得透啊!就他那喜欢受虐…”说了一半,她摆手,“算了算了,不提这个。殿下回来了吗?”

“回来了,在书房里呢!”

“正好,拿去给他看一下,满不满意。”

两人去了书房,杨殊道:“阿绾你怎么才回来?都这个时候了。吃过饭了吗?”

阿绾道:“早吃过了。傅先生最近不管事,可不就事情多了?”

料理完府里的眼线,杨殊身边的事她都交给小彤了,现下负责情报,每日忙得不可开交。

“那两位爷安分了,最近能有什么事?你啊,多顾着自己,成天比我还忙。”

阿绾说:“我们谁不是比您还忙?小彤的事都比您多呢!哪像您啊,天天不是钓鱼就是听曲。”

杨殊被她说得有点尴尬:“我要忙才奇怪吧?”

阿绾也就是随口一说,他要是忙了,宫里不得紧张?便道:“殿下早些休息吧,都这个点了。”

“你也是,姑娘家别太晚睡。”

两人说了几句,将画卷留给内侍官来挂,阿绾便回去了。

小彤说:“今天叫厨房炖了羊骨,下面最好吃,姐姐要吃一碗吗?”

“好啊!”阿绾欢快地说,“你这手艺越发好了,回头也不知道便宜了谁。”

小彤嗔道:“姐姐怎么打趣我?要轮也是先轮着你。”

阿绾摆手:“我啊,是不会出嫁的。”

“为什么?”

阿绾笑而不语。

待羊骨汤面上来,她陶醉地深吸一口气:“真香,还是你炖的好吃,一点膻味都没有。”

说到这里,她不由皱了皱眉。

小彤追问:“怎么了?哪里不好吗?”

“不是。”阿绾拿着筷子若有所思,“刚才回来的时候,我在路口撞到一个书生。之前没留意,现在一想,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

“他身上有一股味道,虽然已经很淡了,但总觉得有点熟悉。就像…”她的目光落在羊骨汤面上。

小彤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笑道:“莫不是才吃了羊汤吧?说起来,金明桥有一家羊汤做得好,炖得又软又香,而且还清淡,殿下吃过一次,念念不忘。回头我也去吃一回,看看能不能炖出那个味儿来。”

她这一打岔,阿绾的思路也跟着跑偏了,不禁一笑。

也是,京城的炖羊肉十分出名,若是外地来的游客,怎么会不吃呢?

不过他的口音真的有点奇怪,乍听很标准,咬音却又带着刻意的味道。不像北边的,原有方言与官话差不离,一般说得随意。而南边人说官话,腔调通常很软,不是那个味儿。

真有意思,到底哪里来的人呢?

纪小五又被骗了一回,天亮就气呼呼地走了。

明微起来没看到他,问了纪大夫人才知道,有点为难。

“昨日吓到了表哥,原想教他辨气之法当赔罪的,没想到已经走了。”她跟多福说。

多福道:“要不,奴婢跑一趟?”

明微想了想:“算了,下回再说吧。咱们的药丸子多准备两份,舅母送东西上山的时候给捎上去。”

“好咧。”

用过早饭,有内侍上门,说了贵妃生辰的事,请她到时候去赴宴。

纪大夫人备足谢礼,送走内侍,回来问:“是不是要准备寿礼啊?”

明微道:“自然要的。”

“要准备什么呢?”纪大夫人道,“按我们东宁的习俗,一般送寿面,红枣,莲子这些,再打个金蟠桃。但我们要送进宫里,这样好像太土气了。”

董氏笑道:“寿礼不怕土气,取个好意头就是了。关键是,娘娘喜欢我们小七,送什么都会高兴的。”

按明微的想法,照常送就行了,偏偏杨殊说什么新意一点。

她想了想,说道:“宫里不好送吃食,舅母帮我打个金蟠桃吧?我再想想添点别的。”

“行。”纪大夫人知道她有主意,欣然同意了。

裴贵妃今年是整寿,肯定隆重。

她自己是无所谓,杨殊不想丢面子,那就给他挣点面子好了。

549章寿礼

过了立冬,天气就冷了。

裴贵妃生辰宴那天,下了第一场雪。

雪并不大,星星点点,还没落地就化成了水滴。

明微进了宫,发现人不如想像中那么多。

安王妃小声和她说:“今年连万寿节都是从简,故而贵妃娘娘不肯大办,陛下只好同意了。”

明微心领神会。裴贵妃向来不喜欢出无谓的风头,太子与信王才废了多久,她这样大肆操办的,虽是皇帝的旨意,到头来名声还是落在她自己头上。

以前的贵妃,并不在乎名声。现在心中有了希望,想法又不同了。

不过,所谓没有大办,也就是排场没那么大。谁都知道,贵妃盛宠,外头不清楚,他们可都心里有数,两位皇子之所以被废,就是冲撞了裴贵妃,谁还敢让她不高兴?

贵妃的面子,就是皇帝的面子,有资格来的哪家敢不来?寿礼的也是个顶个地贵重、新奇。

其中越王府的寿礼最叫人惊叹,足有一人高的珊瑚,竟是七彩的颜色,抬进大殿,流光溢彩,夺人双目。

杨殊道:“这是从南边货商手里收来的,这样的七彩珊瑚,只有南海浅滩才出。而且这么大,品相完整,便是南边也找不出几株来。”

皇帝手指点着他,说:“你还挺得意,前些天放出风声,整个京城的货商被你闹得闻风而动,朕听说,市价都让你搅得上浮了三成。你小子,就不能干点好事?”

这话听起来像是指责,然而皇帝脸上带笑,显见心情正好,于是大家也配合地笑了起来。

坐在裴贵妃下首的惠妃笑道:“越王也是一片孝心。”

惠妃今日也是盛装打扮,只是看起来仍然很憔悴。

自从二皇子被废,惠妃就病了。

她是潜邸旧人,与皇帝年纪差不多,眼看着五十了。这一病,整个人苍老不少,和裴贵妃几乎像两代人。

要说惠妃,早年也有过得宠的时候。当初皇帝还是赵王,因为与赵王妃合不来,倒是更喜爱几个侧妃。

惠妃性情柔顺,时常陪伴身侧,故而赵王嫡子一出,她便生了次子。

然而帝王身边,恩爱不长久,到赵王登基为帝,裴贵妃进宫,惠妃便退居其次。

随着年岁渐长,容貌渐衰,恩宠也越来越少。

不过,皇帝对她还是念旧情的。有什么都不会缺了她,便是二皇子废去王爵,也不过将她申斥了一顿。

笑完了,她道:“陛下,臣妾这里倒有一份寿礼,不见得多贵重,但胜在巧思,却不知能否搏贵妃娘娘一笑。”

裴贵妃道:“姐姐有心了,你病才好,如何能操劳?”

惠妃含笑道:“操劳的不是我,是我这侄女儿。”她笑着拍了拍身边少女的手腕,“这些天多亏了秀仪,听说要给贵妃娘娘准备寿礼,她日夜苦思,才想了这么个主意。”

众人看过去,见是个清秀文弱的少女。十六七岁的年纪,皮肤白皙,五官端秀。

她相貌算得上佳,却嫌寡淡。宫中女子美貌的多了,便是宫女也有不少漂亮可人的,因此方才都以为这是个服侍惠妃的宫女,却原来是她侄女儿。

少女被众人看着,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柔声细语:“姑母病中,贵妃娘娘时时命人来探望,臣女感怀娘娘善心,只恐才疏学浅,不能回报娘娘万一。”

裴贵妃目光温和:“温姑娘太客气了,本宫只是尽本分而已。”

皇帝道:“却不知是什么寿礼?惠妃这样说,看来有几分奇妙之处了。”

惠妃以目光示意。

温秀仪起身向皇帝施礼:“陛下稍候,臣女这便展示。”

惠妃身后上来两名宫女,手里捧着一幅卷轴。

她们当庭将卷轴打开,却是一幅百花图。

但见图中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各种颜色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美不胜收,仿佛一眨眼,里面的花就变成真的似的。

众人再仔细一瞧,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刺绣。

皇帝看了一会儿,笑道:“温姑娘真是巧手,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技艺,若是不细看,朕还以为这是一幅画。绣品竟如画作一般,有此等神韵,真是了不得。”

裴贵妃也赞道:“若是不说,本宫还以为是几十年的绣娘绣的。”

杨殊看了看画,又看了看惠妃,说道:“这百花图是绣得很好看,但是说到巧思,从何说起啊?”

他目带挑衅,颇有几分“你这东西也敢跟我比”的意思。

温秀仪半低着头,回道:“越王殿下稍等,臣女这绣品其实只有半幅,还差了一点。”

“哦?”

温秀仪细声道:“既有百花,岂能没有蜂蝶?”

皇帝笑道:“朕还以为,你是年纪小疏忽了一点,难道还另有关窍?”

温秀仪含笑:“请陛下允许臣女,御前动用针线。”

皇帝颔首:“允你了。”

温秀仪接过宫女递来的针线,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在百花的花蕊上点缀起来。

但见她寥寥绣了几针,随后收了针线,叫宫女拿到殿门口。

“请陛下与娘娘稍等。”

她这架势,众人都好奇起来。

不多时,耳边忽然听得嗡嗡直响。

众人抬眼看去,便见几只蜂蝶从外头飞来,停在花蕊的蕊心上!

目瞪口呆。

都说栩栩如生,花太像真的,会引来蜂蝶。

然而现在是冬天啊!外头还下着小雪呢,便是真的这么玄妙,哪来的蜂蝶?

温秀仪被人看得很好意思,微红着脸,向裴贵妃施礼拜寿:“娘娘寿在初冬,虽有瑞雪庆祝,到底失之颜色。秀仪斗胆,以百花图引蜂蝶而来,为娘娘祝寿。”

裴贵妃半天才回过神来,皇帝已是抚掌大笑:“有趣,果然是巧思啊!阿衍,这份礼物确实比你强多了,你服不服?”

杨殊一脸不甘愿,却被压得无话可说的样子。

角落里,明微却神情一凛,看向这个温秀仪。

这世上哪有栩栩如生而引蜂蝶这种事?她看得真切,方才的绣线里分明藏有一种药粉。温秀仪绣蕊心的时候,分明动用了法力,将药粉的气息传递出去。

这位温小姐,到底是什么人?

550章赏赐

皇帝目光柔和,看向惠妃:“你这侄女儿确实巧思,朕看今日的寿礼,她的最出色。”

惠妃回道:“能让陛下与娘娘一笑,不枉这丫头想了好多天。”

皇帝笑问:“只是,朕想不明白其中玄妙。这百花绣图,如何引来蜂蝶的?”

惠妃抿嘴一笑:“秀仪,你来说。”

温秀仪低头施礼,禀道:“回陛下,此事看来奇妙,说来其实简单。这蜂蝶,是暖房里养的。姑母昨日才吩咐人从暖房挪回来。至于绣线,先前在花粉里揉过,所以一展开画作,蜂蝶闻着味儿就飞来了。”

“原来如此!既奇妙又简单。不过,你能想出这个主意,称得上心思灵巧。难得你有番心意,朕代贵妃谢你了。你可有什么愿望没有?”

这是要赏啊!

惠妃高兴得刚要回答,冷不丁一个声音冒出来:“陛下,这寿礼虽然有意思,但是太寒酸了。您要说她的最好,臣却是不服的。”

皇帝一看,又是杨殊。

他无奈道:“你这小子,说她的不好,倒是拿出更好的来啊!”

安王也凑热闹:“就是,你那个大珊瑚,好看是好看,但要比有趣,可差远了。”

杨殊说:“我自己是没有,但我知道有人准备了!”

“哦?”

皇帝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看到了博陵侯夫人身边的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