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熙抢过对方手中弓弩,对准天上的明微。

可他的技术都比不上弓弩手,哪里射得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越飞越远,直到再也看不到了。

这是唐熙打过的最郁闷的一次架,连敌人都找不到。

纪小五看着下面的人目瞪口呆,不禁哈哈大笑。

太爽了!这可比轻功爽多了。

另一只大鸟上,多福冲他喊:“五公子,飞不了多久的,走这边。”

然而纪小五玩得开心,哪里听得到这许多,越飞落得越远。

另外两只大鸟一出城,就在隐蔽处落了下来。

纪小五飞啊飞,突然发现大鸟失控。

“哎哎哎哎…”他大叫着摔下来,再一次脸着地…

703章转道

唐熙郁闷地领人回去,正好和唐劭同时回到国公府。

“十叔!”看到他的脸色,唐劭已经猜到了,“没成功?”

他看了看唐熙身后跟的人,不像是经过苦战的样子,便道:“难道他们从别的路走了?不可能啊!秀仪没发现吗?”

唐熙叹了口气:“是从别的路走了,那条路发现了也没有用。”说着,他指了指天空。

唐劭不解:“天上…有路?”

“嗯。不知道他们哪里弄来几只大鸟,竟然就这样飞走了。”

唐劭纳闷极了,他没亲眼看到,无法想象那一幕。

唐熙打起精神:“算了,没抓到就没抓到吧,你安全回来才是最重要的。”

唐劭点点头。

这个杀父之仇,说起来有点复杂。

杨殊占一半,天成帝也得占一半。

他们心里都清楚,大家又不是江湖人,不能约战一场了事,报仇多半是要慢慢谋划的。这次不成,那就留着下次。

天成帝的圣旨,不久后送到了国公府。

圣旨上只字不提当晚皇宫的动乱,只说代国公唐靖意外身故,圣心痛惜,下旨以示安抚。

这道圣旨下来,这事算是揭过去了。

唐家目前不会迎来清算,可以慢慢理清内务,东山再起。

这对双方、对楚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谁也没有把握胜过对方,而撕破脸皮,楚国必然动荡。

唐家其他观望的人,见唐劭把事情解决得如此漂亮,倒是有些心服了。等再议事,唐二爷唐三爷再没有与他们争夺什么,安静地处理唐靖的丧事。

就在这样一片祥和,一个消息传了进来。

“大公子回来了!大公子回来了!”

唐大夫人喜出望外。丈夫身亡这些天,她日日被悲痛仇恨折磨,现在听说长子回来,终于高兴起来了。

“快,快去迎接!”

唐大夫人急不可待地出去了,其他人互视一眼,也都跟了出去。

若是以前,他们身为长辈,倒是不用多礼。

可现在长兄已经亡故,没有意外的话,这位侄子会继任国公之位。日后唐家由他掌舵,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唐熙和唐劭也出去了。

只是他们两个并不积极,落在最后。

唐熙见唐劭面色不大好,小声和他说话:“此一时彼一时,你们俩小时候处得不好,现在大家都大了,大郎不会为难你的,日后还要兄弟互相扶持呢!”

唐劭目光微闪,问他:“十叔,先前那些话还作数吗?”

唐熙知道,他问的是唐靖生前交待的那些话,如果唐家动荡,自己将辅佐他接管唐家。

唐熙毫不犹豫:“自然算数。你如果想好了,十叔帮你。”

唐劭就笑了:“十叔这样说,我就没什么遗憾了。唐家危机暂时度过,那些雄心壮志,不一定要万人之上,才能实现,我也可以辅佐大哥的。”

唐熙很是欣慰:“你这样想就好了。兄弟之间,能和气还是要和气。”

“十叔放心,我懂。”

唐劭将心情放平,随同众人去迎接归来的兄长。

这样没什么不好。他对自己说。父亲为他着想,那他也要为父亲着想。想必父亲九泉之下,不会希望他们兄弟反目的。

明微等人落了地,便赶去接应的地点。

杨殊的人手,早就安排好了。

他们立刻乔装改扮,离开楚国。

这一路并不容易,等他们踏上北齐的土地,时序已经进入秋天。

去时坐船,回来他们也坐船。

不过这来去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去的时候,明微和纪小五成天琢磨着怎么保住小命,杨殊则想着如何找人。

回来就开心多了,成天挖空心思琢磨怎么吃怎么玩。

只是杨殊时不时还会发一下呆。

不知道侯良找到阿绾没有。

这天阿玄接到了信鸽传来的消息,大叫起来:“殿下,殿下!”

杨殊连忙跑过去:“怎么了?是不是阿绾的消息?”

“是。”阿玄递过去,“侯先生传来的。”

杨殊接过一看,愣住了。看了好半天,问阿玄:“这什么意思?阿绾到底安全不安全?”

明微走过去,拿过字条,念道:“内情复杂,请殿下亲至。”

她想了想:“侯良机灵得很,要是阿绾出事,他会提示的。而且,他知道轻重,不是非一般的情况,不会叫你去。”

杨殊伤脑筋:“所以我不明白,阿绾到底怎么样了?如果没事,他不会一句话不提吧?”

“只能说,情况确实复杂到他觉得没法说,只能你亲自去处理。”

两人对视。

“那我们直接转道西北?”杨殊试探,“现在去的话,刚好赶在冬天之前到达。不过这样子,耽误回京了。”

明微点点头:“耽误就耽误吧,阿绾要紧。”她问纪小五,“表哥,你要先回家,还是跟我们去西北?”

纪小五其实很想家,不过人家才把他救出来,管自己先回去好像不大好,就道:“我也去西北吧,还没去过呢!”

“行,那我们一起去。等会儿表哥写封信,先报个平安。”

“好咧!”

时隔两年,他们再一次前往西北。

行到运河尽头,一行人由水路转陆路,又骑了将近一个月的马,终于在深秋的时候,抵达凉川关。

宗锐悄悄出来接他们。

看到杨殊,他一把将他揪进小树林,斥道:“你不要命了吗?居然偷偷跑西北来,要是让圣上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你心里有没有数啊!”

杨殊摊手:“我知道啊,所以是‘偷偷’跑来的嘛!”

“呵呵!”宗锐抽了抽嘴角,心说,果然来了,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手好痒,好想打爆他的头啊!

“你等等!”宗锐扭开头,深呼吸,做好了心理准备,再转回来,“那你来了打算怎么办?真的找去北海啊?”

杨殊问他:“我还想问到底怎么回事呢,侯良就说情况复杂,让我亲自来一趟,所以我就来了啊!”

“这个老小子!”宗锐骂了一句,和他说,“这事是他亲自负责的,我们西北军探明的情况,只有一点,雪狼部的人不见了。”

704章消息

“不见了?什么叫不见了?”帅府内,杨殊大声问,“一整个部族,怎么就不见了?所以阿绾根本没消息吗?”

宗锐安抚他:“侯良不是说情况复杂吗?他肯定找到阿绾姑娘的行踪了,不然怎么敢把你叫过来?别急,耐心等等。”

可这种事,别人劝不管用。阿绾遇到的不是一般的事,杨殊只要想一想后果,就难受得不行。

他就这么一个妹妹,小心翼翼地护在羽翼下,结果一不留神,她就被仇人劫走了!

苏图和他之间的仇恨,是鲜血堆出来的,他会怎么对阿绾,想都不敢想!

这边杨殊暴躁得坐都坐不住,直到宗叙料理完军务,亲自过来跟他说话,才勉强压住了情绪。

自他归宗回京,宗叙为了避嫌,再没有和他来往。

这次既然他来了西北,师生两个肯定要借机谈事的。

明微心情不佳,在走廊下发呆。

纪小五过来,坐到她身边。

“表妹,你不会也在自责吧?”

好一会儿,明微才“嗯”了一声:“那天的情形,你是知道的。阿绾是替我去的,如果她没有站出去,被劫走的人就是我。”

纪小五同情地看着她:“我理解。可是我们人都已经来了西北,这个时候急也没有用,先等消息,看侯先生怎么说。”

明微点点头。

坐了一会儿,她说:“其实,我对阿绾的印象,一开始不怎么好。这姑娘,心里似乎有一股戾气,藏得很好,但偶尔会泄露出来。她脾气不好,总是趾高气昂的,我就故意气她。后来慢慢处着,就发现她其实很好。明明身世那么凄惨,可她从来不把这股戾气发泄在别人身上。活得那么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有意义的人。爱护自己珍视的人,哪怕身份低贱了,也不看轻自己。”

她闭了闭眼,继续道:“表哥,我很害怕你知道吗?如果…如果她落到那个下场,我会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

纪小五不擅长安慰人,只能笨拙地说:“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呢!侯先生传来那样的话,肯定有什么隐情。说不定她运气很好,已经逃出来了呢?”

说完纪小五都觉得自己说了傻话。

如果阿绾逃出来的话,会不回来吗?她不是弱女子,哪怕隔着一整个草原,也会千方百计回来的。

他们一行五人,都是一样的心情。

阿玄来了西北,就没开口说过话。

多福闷了半天,和她说:“小姐,我相信好人会有好报的。”

明微取笑她:“你也有说阿绾是好人的一天。”

多福正色道:“我心里清楚的。有些人说话不中听,但她不干坏事。您说过,看一个人是好是坏,不要看她说什么,要看她做什么。”

明微目光温柔,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多福长大了。”

多福露出羞涩的笑。

他们在凉川关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侯良归来。

这老小子风尘仆仆,身上穿着破旧的羊皮袄,头发也不知道多久没洗过,都结成块了,身上还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和草原上多年放牧的牧民没有区别。

阿玄给吓了一跳:“侯先生,你才比我们早走一个月,怎么就成这样了?”

侯良翻了个白眼,先给自己灌了一碗茶,说道:“我可是日夜兼程,一点时间都没耽搁,赶到了西北。虽然才早一个月,却已经在草原上混了两个多月了。”

“辛苦辛苦。”阿玄拉着他坐下。

要是平时,肯定嫌弃他一身臭味,先给踹过去洗澡了,但是今天,没有人在乎这个。

“你先前传的话,到底什么意思?这里头什么内情?”杨殊问他。

侯良抹掉嘴边的水渍,说道:“小的到了西北,马上找宗将军。结果宗将军说,军里的探子回报,北海并没有人,雪狼部似乎已经迁移了。殿下您也知道,他们牧民迁移是常事,单就这点消息,没法判断是正常迁移还是遇到事情了。小的没法子,就扮成牧民,到草原上打探消息…”

侯良这一趟差事,还真是吃了不少苦。

自从他跟了明微,小日子过得松快,出门有脸,手上有钱,人人喊一声侯老爷,活得像个人样。

这回为了扮得像些,他学着放牧。拿惯了笔的人,拿起羊鞭,那可真是怎么都不顺手。天天在马背上颠簸,骨头都散架了。还好前两天被明微操练过,骑术他还是不错的…

“说重点!”杨殊不耐烦,“阿绾呢!”

“是是是。”侯良继续道,“小的跟这些牧民混了个把月,总算套出了一点消息。听说雪狼部去年跟西边的科兰人起了冲突,打了好几场。当然,雪狼部打赢了,劫了许多财富和妇孺回去…今年春天,他们又打起来了,据说科兰那边好几个小国联起手来对付雪狼部,雪狼部举族还击,再后来,他们去北海,就没看到他们人了。”

杨殊霍然站起:“你的意思是说,雪狼部被族灭了?”

“不不不,”侯良连忙否认,“他们说,雪狼部不像被族灭,倒像是边打边走,迁到西边去了。”

杨殊松了口气,问:“那阿绾呢?有没有消息?”

侯良面露迟疑:“倒是有一点消息,只是小的也不肯定…”

“快说!”杨殊恨不得揪住他,把他脑袋里的消息给倒出来。

这个侯良,平时做事挺机灵的,怎么这个时候拖拖拉拉了。

很快,他知道侯良为什么会这样了,因这个消息,他也惊疑了。

“牧民们说,先前雪狼部传出过消息,他们的汗王要娶妃。附近的几个小部族,为了这个事,还搜刮了一批牛羊当贺礼送过去了。我原以为是苏图要联姻,谁知道一打听,他们说汗王的新王妃似乎不是草原部族的姑娘,而是外头带回来的。我再细问来历,他们就不知道了。”

侯良说完,吞吞吐吐:“殿下,这只是很模糊的消息,未必就是阿绾姑娘。”

杨殊拧着眉头,半天没说话。

这个,有点怪啊!

705章大罗

这事怪在哪里呢?怪就怪在,苏图要娶妃。

两年前打了败仗,雪狼部是个什么处境,大家心里明白。

对苏图来说,他的婚姻是最好的结盟方式。

草原上的部族,一代代都是这么做的。有的胡王,会娶好几个王妃,就是为了结盟。

当初苏图问明微要不要当他的王妃,也是出于部族的考虑。

因为明微本身就有能力,可以给他的部族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

那么,侯良说的苏图娶妃的意义在哪里?

不是其他草原部族的姑娘,也就是没有结盟的作用。

还说是外头带来的,难道情况和明微差不多?

似乎只有这个可能了。

而,如果这个姑娘是阿绾,苏图想要折辱她的话,根本不用娶妃。中原女子被劫到草原,地位等同于女奴,娶什么妃?

再说了,阿绾是会很多东西,可她不会真心帮苏图啊!

她哥和苏图是仇人好不好?血海深仇那种!

侯良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觉得这个消息,根本没法推断那个姑娘是阿绾。

但这件事与阿绾的失踪,又有微妙的重合,如果撇除动机的不合理,单就事情本身来说,又是完全合理的。

所以侯良还是把它当成正经事上报了。

万一,他是说万一,真是阿绾姑娘,那么这事非要殿下自己来处理不可了。

“那你这一个月,又干什么去了?”杨殊问他。

侯良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是他紧急传讯,让他们过来那会儿。他们赶路这一个月,他不能什么也没打听到吧?

“小的打听雪狼部的下落去了。”侯良机灵地表示,“既然叫殿下亲自来,总不让您来打探雪狼部的去向吧?”

杨殊点点头,这老小子,还是能办事的。

“那你打听到了?”

“倒是打听到了,就是…”

“就是怎样?你说话痛快点!”

“路途有点远。”侯良露出心虚的笑,“小的扮成行商,贿赂了一个格桑部的公主,终于从她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雪狼部确实迁移了,而且目的地是往西边。他们绕过了阿努达山脉,可能去了大罗州。”

他说完,在场五人半天没有反应。

最后还是纪小五问了:“表妹,大罗州是哪里?我怎么没听过?”

明微回道:“谁叫表哥总是逃学呢?关于大罗州的记载,最早在七八百年前,有位僧人西去远行传经。回国后,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西行录,里头就说过,西戎再往西去,越过沙海与高山,有一片广袤平坦的土地,生活在那里的人,叫那片土地为大罗。”

“哇!”纪小五惊呼,“那有多远啊?”

“这位僧人走了十几年吧。不过考虑到他是传经去的,再加上西戎人的口耳相传,快马可能只要个把月。但是这中间隔着沙海与高山,根本不可能快马,所以,大半年肯定是要的。”

“…”纪小五扭头问,“我们要去吗?是不是先写封信回家说明一下?”

“不可能!”杨殊终于回过神来了,拧着眉头说,“好端端的他们去大罗干什么?那也太远了!”

“对于谋求生存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远不远的。”明微回复纪小五之前的问题,“真的要去的话,我们可以走另外一条路的。侯先生不是说了吗?雪狼部的人,绕过阿努达山脉,去往大罗州。那条路,就没有那么多危险了。”

她想了想,叫多福取来纸笔,在上面画了几条线。

“你们看,凉川关在这里,如果取道向西,我们得回到白门峡,从谷梁关出去,经过西戎,再到沙海,然后翻过高山。但雪狼部之前在北海,也就是这个地方,他们恰恰位于阿努达山脉的东起之地,不需要翻过去,只要沿着这条山脉,就可以轻松地到达大罗。”

纪小五上了一课,津津有味:“原来正经书也这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