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起来,这些资料十分的不连贯,梅虎臣看了半天只觉得自己头都大了,都没有看明白。

也直到这时候,梅虎臣才明白:所有的计划都在梅青臣的脑子中,眼前书桌上的材料不过就是一种辅助而已,是他计划施展时候的一种辅助确认。

一切早已经在他脑中形成,他要做的就是按照脑中的计划一步步的实施就行。

在梅青臣休息的功夫,外面来了几波人,全都是来找丞相,听候命令的。但是梅虎臣没让这些人进去。

孙子太累了,需要休息。

可是外面的人没有等一会,梅青臣竟然从书房出来了。

梅虎臣震惊的喊:

“梅青臣。你是不是想死啊?!你才休息了多大一会?你分明就没有失眠,是你自己非不要睡的!”

梅虎臣虽然在骂,可是浑浊的老眼中飘着泪花,他知道自己的孙子是放不下他的改革大计啊。

因为梅家遭到了很多次的刺客,一切放在家中的资料都不安全。

梅青臣也从小就养成了把所有事情都留在心中的习惯,一般不会留下任何书面证据。

可这是变法啊,改革啊!一条条一道道的有多复杂呢!

他就这么记在了脑中,每当一个计划完成之后,他手下的那些人就等着他新的命令。

梅青臣就像是一部时刻保持待机状态的电脑,随时发布各种命令,随时等着下面的人回馈上来各种情报。

这样子的梅青臣会累死的!

“爷爷,我刚才睡了一会,没事的!”梅青臣安慰了爷爷一句话,转身带着那些人去制定新的命令了。

梅虎臣想帮助自己孙子的,可是他的体力和脑力都不够了,孙子也坚决不让自己帮忙。

梅青臣这样的做法也很明显:就是要把所有的仇恨和吸引力都拉到他自己的身上。

他就是改革的首脑,是改革的一切。

即便仇视,也只能杀掉他!

想要阻止他,只能杀掉他,即便你放一把火少了整个梅家,也没用!因为一切都在他的脑子中。

梅虎臣郁闷的来了后院,却看到自己的儿子梅徐风正带着一群道士在画符列阵。

“你们干嘛?!”梅虎臣顿时生气的冲上去就吼。

自己的孙子都累成什么样子,这个混蛋还像是没事人一样,带着这么多道士瞎折腾。

“父亲,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他们都是阵法高手、阴阳大师,什么地方容易走水,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只要让他们改正一些,我们梅家就不会走水了!”

梅徐风的解释让梅虎臣怔了。

他忽然明白,自己的儿子虽然废物,可也是关心梅青臣的。

在梅青臣刚实施了一系列的法案之后,梅家就遇到了刺客,而且是上千名刺客,那些刺客抱着必死的决心冲杀进了梅家,火烧书房。

那些刺客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杀掉梅青臣,或者毁掉梅家,至少烧了梅家的书房。这样子梅青臣的改革就进行不下去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丞相的一切改革都在脑中。

别人根本夺不走的,除非是杀掉梅青臣。

“我出城一趟!”梅虎臣没有继续训斥儿子,而是跨上战马,带着两个护卫出了府门,要去皇宫。

不过还没有走到皇宫门口,梅虎臣就改变了方向,往小城的方向去了。

去找陛下,还不如去找九公主!

说不定九公主有什么办法呢!

当陆云翦听完老丞相的讲述之后,她整个人都呆了。

“梅青臣竟然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记在脑海里?!”

要不要这么牛逼!

“殿下,这个不是重点啊,重点是梅青臣这样子身体会受不了的!”

梅虎臣更呆逼,九公主难道不应该先担心自己孙子的身体吗?!

“哦~这个简单啊,改革是一步步的,你让梅青臣把最近几天的计划写下来,或者是告诉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盯着就行了,有突发情况的时候再去找他请示。”

云翦的建议让梅虎臣踌躇,他也知道这个办法可行,但问题是梅青臣是否听话啊。

“重要的是,梅青臣要懂得放权,若是开始的时候有一群人一块商议论定了改革方案,就不用这么累了!”云翦也知道问题的症结。

梅青臣是属于那种疑心病很重、控制欲很强的人,改革这种大事,是不会交给别人的。而且他要总领一切的话,的确是没法吩咐人。

改革的事情太多,梅青臣说一遍都要很多的时间,所以基本没法让别人分担。

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之前,制定改革计划的时候,有一群谋士辅佐,甚至每个人都有负责不同领域,这样实施的时候,可以让那些人独当一面。

但现在,显然不行了。因为改革已经启动,而且还是梅青臣一人启动了改革。

可以想象,梅青臣身上的压力有多大。

更让云翦震惊,梅青臣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可以一个人撑起改革。

“老丞相,让我去见见丞相吧!”云翦现在已经可以下地了,坐着软榻去皇城更没有问题。

梅虎臣连忙答应:

“好好!那自然是极好的!”

老丞相之所以来找云翦,也就是想让云翦去看看的。

喜庆一脸不乐意的进来,一点都不想让殿下出去,可是殿下分明已经定了决心。而且丞相的改革也的确是为了大周的。

喜庆再担心,也只能好好的安排,争取让殿下在路上少受颠簸。

林航志听闻殿下要去皇城,非要跟着去。

云翦是带着五百亲卫和林航志回的皇城。

阳城虎本来是想跟着的,但是被梅洪峰新造出来的兵器吸引去了。金良玉扮成一般的护卫,跟在云翦身边。

皇城卫看到九公主跟老丞相一块回了皇城,立刻有人去禀报了丞相,并且分人去告诉了皇帝。

皇帝听闻九公主回来了。就在皇宫中兴冲冲的等待着,可是当下面的人回报:九公主去了丞相府之后。

皇帝就呆不下去了,最后任性的让人摆嫁丞相府。

梅青臣刚吩咐完下一轮的政令,有些头疼的喝了一杯茶水,他感觉脑袋中有太多的东西压着,让他有些喘息不过来。

看到丞相空闲了,老管家才带着皇城卫上来禀报:老丞相跟九公主回来皇城了。

“恩!”梅青臣答应一声。揉着自己发疼的太阳穴。

显然,他只是听进去了消息,还没有消化和反应,等他反应过来之后,要问的时候。老丞相和被抬着的九公主已经出现在了眼前。

软榻上的她,比之前白了不少,衬得她脸庞更加圆润美丽了,尤其是那双明亮澄宁的眼睛,仿佛带着净化人心的魔力。

梅青臣只看了一眼,顿时觉得浑身疲倦尽消。

身上又有了使不完的劲,和推倒乾坤的魄力和雄心。

第170章 瓮中捉鳖

因为改革的严谨,梅青臣几乎事必躬亲,这对他的精力和体力自然是极大的考验了。

梅青臣身边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丞相最近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是很不好的。

可是随着九公主出现,丞相大人的脸色分明发生了改变。

一个人气息的改变是可以看得出来地,身上那种明扬的气质可以让整个人都明亮起来。

梅虎臣却心有郁闷,本来是把九公主叫来,看看他孙子是多凄惨的,可现在孙子看起来精神相当不错,那自己这个做祖父的岂不是有了欺骗殿下的嫌弃。

“咳咳~梅青臣,你不是好几天没休息了吗!现在殿下都过来了,让殿下帮你看着,你去休息一下吧!”梅虎臣走到自己孙子面前。

故意把事情说出来,就是想让云翦担心一下他孙子的。

可梅青臣是个不配合的,他淡然一笑:

“祖父不用担心,我刚才不是睡了吗!早就休息够了!”

看梅青臣现在神采奕奕的模样,哪里像是睡不着觉的样子。

就连一直都觉得丞相会累坏的云翦都感觉,丞相现在是没有问题的。

“你…”梅虎臣都无语了。

蠢孙子,都不知道配合一下。

梅虎臣是想让云翦给自己当孙媳妇的,可是他也知道皇后和江南王一直都不配合,或者说,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孙子。

梅虎臣就想着,自己给孙子和云翦创造机会,只要他们两个看对眼了,皇后等人的反对不也就小了很多。

可孙子一点情趣都不懂,面对云翦都没有一点小伙子哄女孩的情调。

哎~梅虎臣遥想自己当年,可比孙子强多了。

“殿下身上还有伤,不如去房间休息吧!”梅青臣也不看自己爷爷什么脸色,很客气的邀请云翦去休息。

云翦觉得自己在将军府休息算什么事情,她之所以过来,就是想看看梅青臣这边有什么要帮忙的。

可是不等她开口呢,外面就有宫里太监尖锐的嗓子喊着“陛下嫁到!”

梅青臣一刻不耽误,面色严肃的整理一下身上的袍子,快步出门迎接。

不管梅青臣是否是真心的尊重皇帝,至少他现在表现出来了对皇帝的尊重。

梅虎臣也连忙整理衣衫,跟着迎接了出去。

越是在这种变法的关键时刻,整个丞相府对皇帝更加尊重。

等云翦被抬着出了府门的时候,梅青臣已经带着一府的人跪在前面迎接了。

皇帝气色不错,尤其是看着梅青臣带着这么多人出门迎接的时候,他和蔼的走到梅青臣面前,亲自把他扶起来:

“丞相瘦了。”

带着点感慨的口气,还有疼惜包含在里面。

梅青臣连忙摇头:

“陛下帮臣承担着所有的压力,臣不累的!”

皇帝脸上的神色更欢喜了:

“哪有,那些老臣也就是在朕面前哭喊几声而已,朕知道所有的压力都在你身上!”

皇帝说着,又把梅虎臣扶起来,十分感慨的说道:

“老丞相,你有一个好孙子啊!”

其实,皇帝想说:虽然你儿子不成器,但是你有个好孙子!

但皇帝也知道这样的话不好说出口,干脆不提他的儿子了。

可梅徐风竟然带着几个道士从府里出来了,甩着拂尘跑到皇帝面前告罪:

“梅徐风接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嘴里说的恭敬,可梅徐风竟然没有跪下,他带着的几个道士更是如此。

皇帝也没有介意,实际上他都不想看到梅徐风,梅徐风这个样子看着心烦!皇帝记得梅徐风当年可是文采出众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看破了红尘,一心出家了。

“云翦!”皇帝一眼看到云翦被抬出来,他大步走了上来。

等看到自己的闺女被包成了粽子,皇帝脸上神色悲戚:

“你看看你都把自己搞成了什么样子!你是我大周的皇族,冲锋陷阵这种事情哪里用得着你来做!”

“父皇,二哥不也驻守边关!”云翦笑着回答。

皇帝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欣慰:

“你二哥的确是个能干的。”

云翦故意说起来二皇子,就是想看看皇帝有什么反应的,结果看到皇帝脸上露出来的喜色之后,云翦心里就明白了:二皇子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果然是高了不少。

二皇子出身低微,可是这么多年镇守边关,十分出色。

加上如今陆丰城的支持,二皇子可谓是朝堂上最大势力了。若是那些氏族鼓动和支持,谁知道二皇子会做出什么举动呢?

当云翦有这些心思的时候,梅青臣也在留意着这边。

他不动声色的上来,笑道:

“不知道大元帅什么时候北上?”

皇帝在梅青臣的陪同下进了丞相府,点头道:

“应该就是这几天了。”

梅青臣若有所思:

“微臣想设立北方九城重镇,不知道二皇子能否出任北方镇边将军?”

皇帝眉峰一挑,带着几分兴奋:

“自然是可以的,陆焕之身为大周皇帝,哪有不为大周出力的说法!”

不等梅青臣再说些什么,皇帝主动问:

“不知道丞相要让陆焕之镇守哪个城池?”

梅青臣脸色不变,心里却是感慨了:陛下已经这么迫不及待的要给二皇子城池封地了!

“恒山以南地势平坦,正可以建造城镇,不如多给二皇子军卒,让二皇子在恒山开城!”

皇帝听着梅青臣的话,微微皱眉:

“恒山的确应该设立城镇,不过需要财力物力极大,不知道国库能够支持?”

“支持是肯定的,但二皇子也需要从武寇周边获取一些支持。”梅青臣也不含糊。

陆丰城既然是二皇子的背后支持者,那么在这种时候自然应该出力了,这也算是梅青臣分解、削弱一下武寇城的实力。

“朕回去跟陆丰城商量一下!”皇帝没有着急答应。

其实皇帝还是想从其他地方支持一下二皇子的,武寇毕竟是最重要的北方城镇。

皇帝在丞相府没有呆太长时间,嘱咐梅青臣放手改革,又关怀了一下云翦之后,就离开了。

送走皇帝之后,梅青臣又处理了一下政务,梅虎臣直接把九公主带到了梅青臣的书房,听着他颁布政令,跟下属商谈改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