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珠和碧莲下意识抬头看向了袁老夫人,却见她面上虽然没有笑容,但是神色却依然柔和,看着与往日并无二般。

府里乍然多了两位表小姐,上上下下的丫鬟仆从们其实都有几分看好戏的意思。

吉祥虽然经过那日不巧撞见袁叔万与刘赛君会面,知道刘赛君怕是对袁叔万没那个意思,恐怕不会与钱昭君相争。不过心里大抵还是觉得可能会闹起来的。

虽然不是为了男人,但刘家表小姐是个清高的,而钱家表小姐又是个惯能做戏的,一人便能撑上一台戏,招惹刘家表小姐跟她闹起来那也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

谁知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刘赛君和钱昭君二人,竟然真的没闹起来。甚至连见面都没见上过几次。

原因无他,因为刘赛君根本就不出住所,偶尔被刘夫人带到了老夫人屋里请安撞上了钱昭君,但因为长辈在场,两人到底是大家小姐,也闹不起来。

对此,倒是让袁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有些失望了。

不过,虽然没有等到两位表小姐的热闹,但很快的府里又多了一个事情,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乡试被分为三场,每场都隔三日进行,而这九日的时间,让袁家上上下下都收紧了心。毕竟袁家现在有两名考生。

考试要准备的东西,是袁老夫人一早便替袁大爷准备好的,后来刘家表少爷来了,也同样准备了一份,但是临了送两名考生去考试的时候,袁老夫人还是有几分紧张。

虽然对大儿子有所失望,但是大儿子此行,的确是很有可能替袁家争光。

相较而言,虽然刘夫人也是十分紧张,可比袁老夫人要好上许多,而送走刘明山之后,刘夫人干脆直接带着女儿躲在了院子里不出门了,而对外的借口是要替儿子祈福。倒是老夫人听了,竟然也起了念头决定闭门替袁伯鹏祈福。

一时之间,袁家上上下下被这紧张的气氛影响,像吉祥这等丫鬟们都是小心翼翼的做事,讲闲话的人也都少了。

而在这个时候,更是没有人发现,袁三爷也是早出晚归,甚至有几日根本未曾归家。

九日乡试结束,而袁家上上下下也松了一口气,虽然未曾发榜,但是不管是刘明山还是袁伯鹏二人,面上反倒是常带着几分兴奋,外人瞧着也知考得不错。

故而等到发榜那日,袁夫人早早的让人准备了庆贺的东西,只等得派出去的人看了榜回来便好好庆祝一番。

而所有的人,除了在外边还未归家的袁叔万,所有的人都坐在袁老夫人的屋里焦急的等待着。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没有等来派去看榜人的消息,反倒是等到了宫里皇上的圣旨。

第42章

捧着圣旨领头之人是皇上最信任的夏太监,当然袁家里的人除了袁叔万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个事实。

不过即使是如此,光是凭着宫里出来的,且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这一条,便足够让袁家人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来好好招待他了。

袁老夫人面上带了几分紧张,却还是笑着领着众人走出了丰岚园到大门口处亲自将人请了进来。

“这位公公,是找叔万吗?”

袁老夫人左思右想,也觉得目前能和皇家扯上关系的人,只有袁叔万一人,故而小心翼翼将人请入大厅后,又亲自拿了丫鬟送上的茶敬上。

而夏太监瞧见袁老夫人如此客气,却连忙站了起来,双手接过了茶,方才开口道:“袁太夫人,当不起当不起。”

太夫人…

袁老夫人面上微微有些诧异。虽然她是只是个普通的妇道人家,可是太夫人可是有品级的诰命称呼,眼前这位公公莫不是称呼错了。

她从未见过如此阵仗,有心想要指出这个错误,却又怕万一人家真的口误被她指出来又会不会不合适。可是不指出来,她这生生受了这称呼,那天被人说起来,又是个错。

一时之间,袁老夫人面上真是为难极了。

而夏太监将手中的茶盏放到了边上,瞧见袁老夫人这副样子,也知道自己方才的称呼让对方为难了。不过,他却是笑眯眯道:“太夫人莫急。待会儿宣了旨意您就知晓了。”

“是要等叔万回来吗?”

袁老夫人心里又是疑惑,又是紧张,这会儿方才注意到袁叔万人根本不在家中,正想招人去寻。

夏太监却是笑道:“袁大人现在也应该快到了,咱家领了圣旨先行,再次等等袁大人便可。”

袁老夫人听了这话,却还是局促不安的看了一眼夏太监,虽然是在夏太监极力的盛请之下坐到了上首,但是眼睛却是不时朝着门边看着,面上的神色更是有些恍惚不安。

其他的人虽然是跟了过来,但因为大厅内坐了这么一位夏太监,一时之间,竟然都不敢落座,全部站在了袁老夫人的身后。

好在袁叔万并没有过多久便回府了,听到下人的禀告,也直接来了大厅里。

夏太监瞧见袁叔万之时,原本手上正捧着茶盏,也顾不上喝,却是连忙站起了身,直接朝着还走在门口的袁叔万走了过去。

“袁大人。”

夏太监面上带了几分恭敬走到了袁叔万前边,而袁叔万面上也露出了个淡淡的笑容回礼:“夏公公。”

“恭喜袁大人高升,日后可莫忘了咱家。”夏太监笑着道了贺。

而袁叔万也笑容不变,却是温声道:“夏公公说笑了。”

“哪里是说笑,袁大人前途自是一片光明,咱家日后还得多仰仗袁大人。”夏太监说完这话,捧起了圣旨轻声问候了一句,“袁大人,不若现在接旨吧!”

“麻烦夏公公了。”

袁叔万闻言,倒是二话未说,直接在地上跪了下去。

在屋里的袁老夫人等人见此,也是慌忙跟着跪倒在了地上。虽然圣旨是给袁叔万的,但毕竟是宣读圣旨,自是大家都得跪下。

袁叔万其实早在圣旨颁下之时,便已经知道了里边的内容,毕竟是他早已谋划已久之事。

但是跟着袁叔万跪在后边的人却并不知道,听到圣旨里的内容之时,一时之间竟然都惊住了。

而袁老夫人更不知道,原来这圣旨还有加封她为太夫人的诰命。接二连三的惊喜,简直将她吓得腿都有些发抖了。

袁叔万站起身接过圣旨之事,新晋升为袁太夫人在丫鬟们的搀扶之下,还有些站不稳腿脚。

袁叔万见此,走到了袁太夫人跟前,伸手扶住了她。

碰到自己儿子的手时,袁太夫人一颗不知道到升腾到何处的心才渐渐有了一点点安定,她脸上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被高兴的哭起来,但瞧着却是十分复杂。

“叔万,娘没听错吧?”袁老夫人紧紧抓着袁叔万的手开口道,“皇上封你做二品户部尚书,娘被封做太夫人了?”

袁叔万轻轻点了一下头,面上神色如常,而宣完旨意无其他事情的夏太监却是笑着让底下人捧上了袁叔万的官服与大红的诰命夫人服,开口道:“袁太夫人怕是欣喜坏了,恭喜袁大人、袁太夫人。”

这会儿,袁太夫人的目光已经被捧上的大红诰命夫人服给吸引住了,甚至连夏太监的话都没有注意到。

袁叔万见此,倒也没有因为袁太夫人的这番表现而有所变色,依然神色如常的对夏太监笑着道了谢,又将袁太夫人交给丫鬟后,伸手引着夏太监轻声道:“夏公公,不若到我书房里小坐会儿?”

夏太监闻言却是笑着婉拒了:“袁大人不必麻烦了,皇上还等着咱家回宫复命。而且袁大人刚升了官,府上应是要忙起来了,咱家就不打扰了。”

夏 太监所言倒是非虚,虽然先时袁家已经是皇商,可是依然是商人,不是官,即使袁家很有钱,袁家也逐渐得势,但很多的东西都是不能够用的。当初买进这个原本是 官邸的宅子作为住所后,自是整改过了。可是如今袁叔万自己也做了官,而且是二品官员,不仅仅大门处的匾额要换了,先前拿掉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原先不能够置 办的东西都可以放上了,且也应该放上了。

毕竟做官也得有做官的样子。

“那我也不打扰夏公公,不过先时江南送来春茶,知晓夏公公最爱喝茶,一定得带一些回去。”

袁叔万说着,却是朝着身后常福吩咐了一句。

夏太监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微微加深,没有拒绝:“那咱家就不推辞了,真是麻烦袁大人了。咱家也就这么一点爱好。”

“应该的。”

袁叔万的话音落下,常福便拿着一包外边包着油纸的东西交给了袁叔万,放到袁叔万之手时,入手便是沉甸甸的。

袁叔万笑着将那包油纸递给了夏太监。

夏太监掂量了一下重量,眼角笑出了皱纹:“袁大人有心了。”

说罢,也不顾那重重的一包重量,便将东西藏到了身上,转身坐入了落在门口来时的轿子里。

油纸里的东西自然不是什么江南送来的春茶。夏太监在净身之前,不过是个乡村小子,穷的吃不上饭了方才走的这条断子绝孙的路子,自是不会跟着附庸风雅。按说还俗的很,这辈子唯一喜欢的东西,便是金银二物。

偏偏袁家一直以来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便是金银二物。而袁叔万对于可用之人,向来出手大方。厚厚一包金叶子,恐怕足够润上这位夏太监的嘴巴一段时日了。

夏太监回到宫里的时候,也没有多加耽误,便赶去了御书房。

此时,御书房里除了夏太监成日里贴身伺候的皇上梁惠帝之外,另有太子赵文德,明王赵恪与宣王赵慎。明王与宣王与太子同出一母,同为皇后所生嫡子,不过因为生的晚,仅从与太子名字上的区别,便可看出梁惠帝对二子三子的态度。

如今,梁惠帝膝下成年皇子仅有这三人,虽还有一名四皇子尚存,且养与皇后膝下,但四皇子赵简生母卑微,如今又是稚童之龄,明眼人瞧着便知,四皇子便是长成估计也只一亲王之位便到顶了。

不过,同为嫡子的赵慎比之兄长赵恪又是势弱,本依着梁惠帝对待儿子的态度,除了太子赵文德其他的儿子其实都不算什么,甚至根本不允许其他的儿子有威胁太子的势力。

梁惠帝这一辈子,唯一放在心头上的大事仅仅是如何能够登上皇位,所以他用自己一辈子来做了这么一件大事,且做成功了,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抛之脑后了。

但是登上皇位,若是无子,自是难以服天下悠悠之口,也没有可以继承皇位之人,所以他需要一个儿子。而当时的惠王妃也很争气,第一胎便给他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愿望满足了,他有了儿子了,之后即使惠王妃再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也没有什么稀奇了。

太子是承载他希望降生,就如同他想要坐上皇位一般,梁惠帝对太子的喜爱本就带着一种偏执的心理。

若是事情如此发展而下,那也便没有明王什么事情了,明王如今估计也和慎王差不多的地位了。

但是偏偏当年行军之时,明王十分矫勇善战,且曾经救过梁惠帝一命。

饶是梁惠帝再偏心,对于明王这个儿子的态度,也是发生了改变。明王手中握有兵权,且朝中甚有几分威望,还常爱和太子在他面前争宠。这些原本梁惠帝应是极为看不惯的事情,在回想当初自己差点丧命,却因这个儿子舍身相救方才有今天之时,顿时变得极为纵容了。

而 且虽然赵文德是他承载了希望的太子,但梁惠帝有的时候自己心里对赵文德也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妒忌。他年过五十方才坐上这至高之位,在之前韬晦养光、卧薪 尝胆、兵马行军之苦,样样都尝了个遍,可是如今年老体虚,年轻时候吃过的苦现在都变成了一身病,也不知道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坐上多久,如果赵文德太过于顺顺 利利的坐上这个位置,就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也难免有些不甘心。

凭什么我那么辛苦才坐上这个位置,你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轻松坐上这个位置?

抱着这样的心理,梁惠帝在原先就纵容明王的心理上又带上了几分故意,反倒是惹得赵文德越发惊恐,唯恐哪日梁惠帝喜欢明王超过了他,太子之位换人坐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坐在御书房中梁惠帝的三个儿子,竟隐隐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

梁惠帝开口与儿子说话,太子与明王抢着说,虽然语气不算激烈,却也隐隐有种针锋相对的味道在其中。而宣王则是坐在下首低头喝茶,不声不响,只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个隐形人。

夏太监走进来的时候,恰好太子与明王二人的刚发表完一轮“真知灼见”,梁惠帝眯眼捧着茶看着夏太监走了进来,看着夏太监对着屋里一一行完了礼,出声叫了起,开口说了一句:“去袁家传完旨了?”

“是。”夏太监应了,抬头小心端详了一眼梁惠帝脸上的神色,心里偷偷琢磨了一下,开口说了一句,“那袁大人的母亲听到进封做太夫人的旨意,可高兴坏了,连话都要说不出了。”

说 完这句话,他又看了梁惠帝,瞧见梁惠帝并没有因为他开口说了这么一句多余的话而有所不悦,心里有了底,又开始说了起来:“袁大人家里似乎住了不少的亲戚, 奴才倒是都不认得,不过袁大人的兄长一家,奴才还是认识的。听到奴才传的旨,那脸上的表情,真当是精彩,仿佛是一点都不为袁大人高兴。”

梁惠帝闻言,手上拿着的茶盏倒是轻轻放了下来,开口说了一句:“袁叔万的兄长,貌似也参加了此次科举吧,今日不是成绩出来了,如何?”

梁惠帝的这句问话,让太子和明王都有些回不上来,毕竟二人虽然关注着朝中大事,袁叔万最近也算是个红人,值得关注的人,但是袁叔万的兄长,那算是什么东西,哪里值当他们劳神去了解。

明王虽然答不上来,但想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父皇,三弟不是最近跟着礼部在学做事情吗,应该比较了解吧!”

原本坐在边上只充当隐形人的宣王根本没料到自家二哥会提到自己,一时之间倒有些没反应过来。

而梁惠帝的目光也落在了宣王身上,也是好像堪堪才发现自己的书房里除了太子和明王两个儿子之外,竟然还有宣王坐着。

不过,梁惠帝倒也听出明王根本就是拿着宣王做挡箭牌,根本没想过宣王能答出什么,结果宣王却出乎意料,还真说出了一些什么东西来。

“袁大人先时曾经来过礼部,替他兄长将乡试改到了京城,不过先时儿臣看此次乡试名次,袁大人的兄长并不在上边。”

梁惠帝闻言,面上露出了一个微妙的神色,轻声说了一句:“连个举人都没考上?袁叔万偏偏今日又一跃成了二品尚书,也不知道袁家人这会儿是该笑还是该哭?”

“应是笑吧?”宣王不确定的说了一句。

毕竟,就算袁叔万的兄长考过了乡试,那也只是个举人而已,再往上还有会试殿试,就算真的都过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但是想要做到二品尚书这个位置,也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达到。

如今袁叔万却是轻而易举便坐到了这个位置上,不管如何,袁家一人坐上这个位置,也是荫及全家的。

“那可不一定。”

明王面上笑眯眯的反驳了自己天真的三弟一句。

就像是他,他想要坐上皇位,即使自己坐不上,也不愿意瞧着太子坐上。有的时候,往往是关系越亲近之人过得好才让人不甘心。

“是啊,那袁家人可不会像三弟这般想。”特别是那位袁叔万的兄长。太子面上也笑着说了一句,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明王。

梁惠帝坐在上首,冷眼瞧着下边的争端,伸手挥退了夏太监,而后开口道:“往后,有那袁叔万在朝中负责国家财政大事,朕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父皇,儿臣始终觉得,您太过于优待这袁叔万了。”

太 子听了梁惠帝的话,面上有些犹豫,轻声说了一句,“那袁叔万的胃口未免太大,为国分忧,为君分忧本就是分内之事。先时他肯资助军费,父皇也赏了他皇商头 衔。本是打算让他好好继续为国为社稷多做利事,谁知道他竟然胃口越发膨胀,在父皇提出让他为战后重建做些贡献之时,竟然敢抗旨不尊,连父皇许他的官职都没 看上眼…”

“太子殿下看法未免太过于偏颇,儿臣反倒觉得,有用人才,许以高位也是应当。袁叔万赚钱的能力自是不必多说,单单他在那些个商人中的威望也是有目共睹,让这样的人做了户部尚书,自然是父皇的慧眼识英才。”

明王不等太子话音落下,却是出声反驳,在最后之时,面上还略带讨好的笑容看了一眼梁惠帝。

梁惠帝瞧着两个儿子又开始斗了起来,面上却是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开口道:“袁叔万这人,野心是大,能力也是有,用的好了,自是一把利剑,用的不好,也有可能伤到自己。但是袁叔万有个最大的弱点,这也是朕放心许以他高位的原因。”

“朕瞧着,此人虽然一副凡事都冷冷淡淡的模样,却是极重感情之人。偏他家里那群人,只会扯他后退,如此,也便成了他最大的弱点,只要他一日甩不掉那群亲人,就算是将他捧得再高,他也站不稳,也只能够靠朕扶着他。”

“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连小小的一个家都齐不了,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只能够被人驱使。”

第43章

吉祥运气不算好,夏太监来传圣旨的时候,她不当值呆在屋里休息。

等到下午她去当值了,才知晓府里发生了大事。

不过,吉祥倒也没有多大失望,毕竟她并不在老夫人伺候,就算是当值,也只是呆在自己当值的小屋子里,顶多远远能瞧见一两眼不甚重要的场景罢了。

而且底下的小丫鬟八卦说多了,描述起场景的本事更是绘声绘色。

“当 时圣旨念完后,老夫人…不对,是太夫人高兴极了,手上一直摸着皇上赏赐的诰命夫人服,简直就是不敢相信。以后太夫人也是朝廷上有品级的大人物了听说还能 够拿朝廷的俸禄。而且听说三爷做了二品大官,以后娶得妻子也能够得朝廷的赏赐,所以,当时那钱家表小姐看三爷的目光,简直恨不得将三爷给吞了呢!”

说完这话,一屋子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毕竟钱昭君平时缠着袁叔万的那个劲头就够热乎的,如今袁叔万又做了大官,钱家表小姐会如何表现更是不必多想了。

“那刘家表小姐呢,她平日里不是总是瞧不起人吗?”

一人好奇的问了一句,而原先说着话的人闻言,面上的笑容更大了,偷偷摸摸的轻声道:“那刘家表小姐,估计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想着该如何补救吧!”

“不 过现在估计最该着急的人大夫人了,当时圣旨传下来,大夫人和大爷脸色一下子变了,就跟病了一场一样。谁知道三爷刚送那位宣完圣旨的公公离开,去看榜的人回 来了,大爷竟然落榜了,偏生连在家里借住的刘家表少爷都得了名次。大爷当时就受不了打击直接跑了出去,到现在人还未找着呢!”

袁家大爷这次的事情,吉祥其实在来的时候就有所耳闻,因为府里派了不少人出去找寻,沸沸扬扬的,闹得竟然比府里要改制还要热闹,连带着本来袁老夫人想要准备的庆典都给取消了。

不过,吉祥听着丫鬟们这么说着,仔细想想,也挺替袁大爷心塞的。

先时自己弟弟做了大官,这本也没什么,谁知道随后便是自己落榜的消息,再大度估计也会有所失落吧。而且那位袁大爷瞧着就不是什么心宽之人,再然后一起去考试的人,还是借住在自己家里的人得了名次,接连被这么比较,加之袁大爷估计也自小得志,哪里受过这般挫折。

如何能够接受身边人看待的目光!

不过虽然能够理解这位袁家大爷的心情,但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么做未免也太没分寸了。

他倒是落了个清净跑出去,府里却是着急的不行,而这么一跑,刚做了大官的袁三爷和那位得了名次的刘家表少爷估计该是尴尬了吧。

刘明山此时也的确是尴尬极了,他当时考完之后便大概能够算得出自己考得不错,不过他向来低调也没有多少显露,倒是瞧见自己的表姐夫袁伯鹏一副考得很好的样子,他当时真以为对方也考得不错,一时之间倒是有了共同的话题,最近也走的极近。

谁知道,如今这榜一放,自己上榜了,而且名次还不错,自然是高兴极了,可是袁伯鹏却没有上榜,反倒是让他不敢流露出高兴的样子,唯恐刺激了对方。

可是她根本没有想到这位表姐夫竟然如此就被打击了,会做出跑出家里的行为。他们家本就是借住在袁家,可是袁伯鹏的举止,好像是因为他的缘故将主人赶跑了。

刘明山即使努力不想让自己多想,也觉得尴尬极了。

好不容易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回了院里,结果自家表姐又上门直接开口便问他袁伯鹏去了哪里?

刘明山真的能够理解自己表姐焦急的心情,但是这么直接问他,好像弄得是他将人藏起一般。

虽然之后袁大夫人也解释了几句,只道是自己心急说话没分寸,只是觉得刘明山最近一段时间时常与袁伯鹏在一起还以为刘明山会知道袁伯鹏会去哪里。但是送走袁大夫人之后,刘家人面上的神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刘夫人更是深深叹了一口气,与刘明山商量起了搬出去的事情。

“明山,虽说袁家如今住着对你有好处,但到底寄人篱下,我们不如搬出去得了,总比现在连庆祝都不敢庆祝来的好。”

刘夫人是个很实在的人,虽然羡慕袁家富贵,瞧着外甥女袁大夫人过得富裕的生活也想让自己的女儿也过得好。但既然女儿不愿意,如今儿子住在这边又不舒坦,倒不如搬出去住个舒心。

刘明山点了点头,他也有这样的想法。正要开口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刘赛君出口反对道:“不行,不能够搬出去。”

刘赛君这话本就是在听到刘夫人的话时,心急脱口而出。

见 自己的话说出去后,刘夫人和刘明山都有些奇怪的看向她,她心里顿时为自己的小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强装镇定与自己的母亲和兄长分析道:“袁家毕竟是好 意邀请我们住进来,我们住都住进来了,如今临时又说要搬出去。偏偏是在表姐夫人不见的这个关口,我们如果提出来好像是在说袁家赶我们走一样,而且…”

刘赛君顿了顿又道:“袁家现在府里又是要改制又是要找表姐夫的事情,真是忙得不行的时候,我们和老夫人提出搬出去,老夫人肯定又要劝我们,到时候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吗?”

虽然刘明山和刘夫人心底里都还觉得搬出去比较好,但是刘赛君说的也的确是有道理,这个时候自家提出搬出去,对于袁家人来说,更像是给他们在折腾出了事情。

刘明山想了又想,最终开口下了决定:“那再等等吧,等袁家平静下来了,我们再找机会提,现在…先住段时日。”

刘夫人向来听儿子的,而且如今儿子又是中了举人,心中更加信服,闻言也没有任何的异议。而刘赛君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中隐隐腾起了一股喜悦之情,她低着头忍不住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袁叔万的情景。

明明她表现的那般失礼,可是他待自己却是如此有礼…

刘赛君轻轻咬着嘴唇,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热。

袁家大爷袁伯鹏最终人还是被找到了。而且是被人抬着回府的,与他一道儿回来的人竟然是钱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