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碰,她就下意识往回缩。她长睫毛轻轻颤了颤,忽然想起来什么,掀眸疑惑道:“大哥哥刚才为什么会出现?”

他顿了顿,面不改色道:“我方才路过八角亭,看到你往竹林里走。那片竹林复杂凌乱,我担心你在里面迷路。”

这个理由勉强说得通,魏箩慢吞吞地哦一声,没有再多问。

总站在这里不是办法,万一有人路过,看到他们,到时候便有些说不过去。

赵玠心疼地婆娑她的手腕,那里已经青起好大一块,若是不及时处理,明日说不定就会转变为青紫。他带她走出这里,叫来一个过路的下人去准备药酒,他则轻车熟路地带着她走进一间客房。等下人拿来药酒后,便先倒在自己手上搓热,再仔仔细细地擦拭在她的手腕上。

赵玠偶尔会来定国公府,对府里的结构还算熟悉。这间客房常年无人居住,收拾得还算干净,桌椅纤尘不染,室内窗明几净,暂时逗留一段时间未尝不可。

上过药后,赵玠直起身,走到一旁净手,状似不经意地提起:“阿箩,刚才我路过凉亭,你为何不理会本王?”

魏箩手腕上都是药酒味儿,她皱着鼻子闻了闻,对他的话不假思索:“高姐姐去找你了。”

他一顿,看着她问道:“高丹阳找我,与你有何关系?”

她歪着脑袋,“大家都说你跟高姐姐是一对。”说罢,眼珠子转了转,好似随口一提,“你还送了她一对祖母绿的手镯。高姐姐给我看了,样子挺漂亮的。”

赵玠眉头一蹙,停下擦手的动作:“什么手镯?”

他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魏箩便把高丹阳跟她说的往事重复了一遍,包括听戏那一段,言讫,她托着两颊问:“大哥哥,你府上有很多玉石吗?要是多得用不完,送给我好不好?”

言下之意就是,他哄小姑娘开心的手段都一样,一点新意都没有。送给高丹阳一对祖母绿手镯,送给她一个绿松石松鼠腰饰,东西虽然变了,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赵玠听她提起,才记起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但是他从未送过高丹阳手镯,不必想也知道是陈皇后的杰作。他面露不豫,高丹阳为何会跟她说这些?是随口提起,还是故意提醒她什么?

他心中不悦,对着魏箩时却一点不显。仔细一想,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唇边不由自主地溢出弧度。她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在乎他么?她不希望他送给高丹阳东西?

话虽如此,该解释的却还是要解释,免得小姑娘误会。他噙着笑道:“我没有送过她东西,那对镯子不是我送的。阿箩,本王只送过你东西。”

魏箩看着他,眼眸澄澈。少顷一道波光闪过,很快消失不见。

她抿起粉唇,想起那天赵琉璃说过的话。赵琉璃把杨缜对她的好一一细数,她听完以后,认真想了想,杨缜对赵琉璃做的事,赵玠好像对她也做过。赵琉璃还说杨缜对别人都很冷淡,只对她一个人热情,赵玠不也这样么?他对别人都没什么好脸色,唯有对她总有无尽的耐心。

他会一直对她好么,只对她一个人好么?

她伸手抓住他的袖缘,小鹿一般湿漉漉的眼睛仰望他,张了张口道:“大哥哥,你…”

赵玠回视她,等她开口。

她说道:“你以后不能送给别人东西,也不能对别人好,你只能对我一个人好。”

赵玠眼里微波涌动,暗藏深色。他看着她,慢慢问道:“为什么?”

魏箩自己也没想过为什么,他这么一问,她反而有些迷茫。

正要开口,直棂门忽地被人叩响,咚咚咚,轻缓又畏怯。

两人一起往门口看去,只见金缕尴尬地站在门口,模样颇有些拘谨,面色讪讪说道:“姑娘,靖王殿下…七少爷找到了,白岚带着他去了竹林后面的荷花池,遇见了汝阳王府的千金…”

第063章

魏常弥一开始跟着魏箩去了后院八角亭,后来见魏箩跟别人说话,不搭理他,他自己没意思就跑开了。起初他只是在竹林边缘乱晃,白岚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然后不知不觉便走到竹林后面的荷花池,距离八角亭越来越远。

时候未到,荷花池里没有荷花,只有水下偶尔浮动的小鱼。魏常弥站在池塘边上看,看得入神,连身边有人经过都不曾在意。

李襄刚从前院回来,她是去找哥哥李颂的,然而找了一圈都没找到他,不知他去了哪里,她只好放弃,独自一个人回来。路过荷花池边时,看到那儿站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娃儿,模样漂亮,嘴里叽里咕噜不知道在对着水面说什么。李襄对他有一点印象,刚才在花厅见过他,知道他是魏箩的弟弟,登时忍不住厌恶地皱了皱眉,她对魏家的人一丁点好感都没有。

正欲从他身边走过,李襄思绪一转,忽然停步。

她转头不由得多看了魏常弥两眼,见那小娃儿看鱼看得认真,根本没注意到她,忍不住叫了一声:“魏常弥?”

魏常弥循声看去,不认识她,黝黑明亮的眼睛眨了眨,好奇地问:“姐姐,你认识我吗?”

李襄走回他身边,唇边含笑,意味深长道:“我听说过你。”

他若有所思地哦一声,再无别的反应,蹲下身薅了一把地上的马齿苋,洒到水面上喂鱼。鱼儿纷纷游过来,争先恐后地吃他扔下去的草,溅起的水花喷到他脸上,他毫不在意地举起袖子擦了擦,继续埋头薅草喂鱼。

李襄得不到他的回应,见他对自己没兴趣,忍不住又问了一声,吸引他的注意:“你为何一个人在这里,你的姐姐呢?”

他的皂靴鞋头被鱼儿溅湿了,他用肉呼呼的小手抹了抹,仰头颇有礼貌地回答道:“阿箩姐姐在那边说话,我没有打扰她,我在自己玩。”说着伸出手臂,往前面八角亭的方向指了指。

李襄挑眉,旋即讶然地问道:“我不是指你的魏箩姐姐,我是说魏筝,你的魏筝姐姐呢?”

说起魏筝,魏常弥嫩生生的小脸皱成一团,撅起小嘴道:“我不喜欢她…我不跟她玩。”

魏筝一看见他就没有好脸色,凶巴巴的,恨不得把他身上瞪出一个窟窿。他年纪虽然小,但是已经懂得分辨谁喜欢他,谁不喜欢他了。魏筝对他充满恶意,他害怕她,下意识躲避她。魏箩虽然也总说讨厌他,可是她跟魏筝的讨厌不一样,她每次去街上都会带小点心给他,虽然每次都说是给秦氏的,但是大部分都进了他的肚子里。他知道魏箩不是真正的讨厌他,他就喜欢魏箩姐姐。

李襄听罢,先是愣了愣,接着忍不住用绢帕掩唇笑出声来。她笑声清脆,带着些许嘲讽,听起来非但不好听,反而很有些刺耳。

魏常弥皱起包子脸,捂着耳朵问道:“姐姐,你笑什么?”

好半响,李襄终于笑够了,放下绢帕看着他道:“我是笑你啊。”

他眼神迷茫:“笑我?”

“对,我笑你。”李襄翘起唇角,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仿佛在看什么新鲜物品。魏常弥不喜欢她看自己的眼神,让他浑身不舒服。她终于看够了,收回视线缓缓道:“我笑你愚昧可怜,被人骗了都不知道。魏箩是怎么跟你说的?是不是说你是秦氏的儿子,用好话哄骗你?我告诉你吧,其实你根本不是秦氏的儿子,你的母亲是五夫人,魏筝才是你的亲姐姐!”

*

秦氏抚养了五房的儿子,这件事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跟英国公府往来比较密切的几家都知道。毕竟秦氏以前没有怀孕的迹象,凭空多出一个儿子,实在不好向外人解释,只有如实说出真话。他们虽然没说出杜氏当年做了错事,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若不是犯下大错,又怎么会连儿子都不能养在身边?

大家心知肚明,没有说开罢了。

李襄尽管不知内情,但是根据道听途书的消息,大致也能猜到六七分。她故意说给魏常弥听,企图离间他跟魏箩的关系。

刚才在花厅里他跟魏箩那么亲密,一声比一声甜地叫“阿箩姐姐”,魏筝的脸色难看得很。如果他知道魏筝才是他的亲姐姐,他的母亲被魏家人关起来后,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孰料魏常弥听罢,毫无反应,睁着大眼睛,一脸平静地看着她:“哦,这我早就知道了。”

李襄笑意一滞,不可置信地凝视他:“你知道?”

他点点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重新蹲回荷花池边喂鱼,“不过娘说了,阿箩姐姐就是我的亲姐姐…”

他一直知道自己有两个娘,一个住在四房梅园,一个住在后院银杏园。他很害怕银杏园的娘,每次看到她都想逃跑。小时候那个娘每次看到他都哭,后来他渐渐的长大了,她想对他好,可是她给他吃的东西都是他不喜欢的,他只要一拒绝,她就会变得很可怕。她不说话,把桌上的碗碟都摔了,再握着他的肩膀质问他“是不是秦氏教你这么说的”。再然后,她便搂着他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说,偶尔会摸着他的头重复——常弥,你是我的儿子,常弥…

魏常弥内心深处其实不把她当做母亲,只觉得她很可怜。他对她没有任何母子之情,他心里认定的母亲只有秦氏。

李襄未料到是这个结果,滞了滞,语气变得不大耐烦:“你是傻子么?认别人当母亲,认魏箩当姐姐?魏箩可不是什么好人,你别被她骗了。”

一旁的白岚终于听不下去,站出来提醒道:“李姑娘,您别这么说我家小姐…”

李襄扭头看她,眉毛一挑,不以为然道:“我说的不对么?我哥哥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难道跟她没关系?还有她写的那封信,你应该也参与进去了吧?她是什么人你再清楚不过,在我面前何必还要遮遮掩掩…”

魏常弥双颊一鼓,生气得不得了,他举起拳头狠狠捶了一下李襄的手臂:“不许你说阿箩姐姐的坏话,住口!”

李襄皱眉,语气不满道:“我说的不对么?你连自己姐姐是谁都分不清,还好意思打我?”

魏常弥很生气,泪珠子啪嗒啪嗒落下来,一边哭一边捶打她:“不是,你说的不对…”

李襄被他打烦了,小孩子力气虽小,打起人来也不怎么疼,但是她就是不能忍受别人对她不礼。她抬头下意识推了他一把,警告道:“你给我适可而止!”

魏常弥猝不及防,连连后退数步。在他快要跌倒在地时,一双手从后面探出来,把他稳稳地接住,揽入怀中。

魏箩双手护着魏常弥,掀眸看向对面,冷声道:“李襄,我看你才应该适可而止。”

*

方才金缕说魏常弥在这里,还遇见了李襄,她便知道有事情要发生。连忙赶过来后,果真看到这样的一幕。李襄居然连个五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她这个人,真是比她想象的还卑劣。

跟魏箩一起来的还有梁玉蓉和赵玠。刚才魏常弥不见了,梁玉蓉也帮着一块寻找,路上听到魏常弥的下落,便跟着一起过来。目下看到李襄欺负五六岁的小孩子,顿时很为她不齿。

李襄倒是毫不心虚,看了看魏箩,再看了看她怀里的魏常弥,笑道:“你们刚才也看到了,我什么都没做,是他要打我,我才推开他的。”

魏常弥闻言,转身趴在魏箩怀里哭诉:“她坏人…她说阿箩姐姐的坏话,我才打她的…”

小孩子的哭声嘤嘤呜呜,听起来很是可怜。

李襄听罢,面上不露丝毫慌乱,反而轻笑,理直气壮地问:“我只是跟他说了一些实话,告诉他自己的身世而已。这应该不是什么秘密吧,难道他不应该知道么?”

魏箩抿起唇,定定地看着她,不置一词。

她一直认为李襄不要脸,然而今日一见,能不要脸的到这个地步的,她还真是独一份儿。

魏箩把魏常弥交给一旁的梁玉蓉,举步上前,站到李襄对面。她比李襄大一岁,身高也比李襄高一点儿,她看着她的时候,眼睑下垂,很有些居高临下的味道。她唇角轻扬,弯出一抹笑,“你说得对,这确实不是什么秘密。”

李襄哦一声,面露得意。

魏箩紧接着又道:“你既然知道的这么多,那接下来想做什么,你应该才猜到了?”

李襄不以为然地掀了掀唇:“我怎么知道…”

下一瞬,不等她把话说完,魏箩便举起手,重重地朝她脸上打下去!

只听“啪——”地一声,又重又响。

李襄错愕不已,待反应过来以后,既羞愧又愤怒。她愤怒地瞪向魏箩,抬手便要打回去!

可惜手臂被人在半空中拦截住,她这一巴掌始终没能还回去。赵玠立在她跟前,握着她的手臂冷厉道:“李襄,住手。”

他护短护得太明显,明明李襄被魏箩打了一巴掌,他却一点责备魏箩的意思都没有。相反地,李襄刚刚举起手,还没来得及落下,他就看不下去了。

李襄瞪着两个人,咬着牙,气恼非常。

按理说赵玠是她的表哥,他们有血缘关系,可是这种时候,他为什么帮着魏箩却不帮她?

*

直到满月宴结束以前,李襄都一直待在莲花池,不敢出去见人。她脸上有一个明显的巴掌印,她不想让人看到,惹人笑话。

她一直躲到宴上的客人都走得差不多,才走出这个地方。

高阳长公主早就在定国公府门口等急了,命人找了她两三次,她才迟迟从府里出来。

李襄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毫无预兆地扑入高阳长公主怀中放声大哭,把今日所受的委屈都发泄出来。她把魏箩今日的所作所为控诉了一遍,抬起小脸,让高阳长公主看她的脸:“娘,您瞧,现在还肿着…”

高阳长公主定睛一看,虽已不大明显,但确实是有一个巴掌印儿。女儿如花似玉的小脸落下一个巴掌印,她自是心疼不已:“魏箩为何打你?你们闹矛盾了?”

李襄哭得委屈,泪水涟涟,却仍旧不忘颠倒是非黑白:“她蛮不讲理,两句话不合就扬言要教训我…”

高阳长公主从她嘴里听到魏箩的坏话不是一天两天了,上次从景和山庄回来,她就对魏箩恨之入骨。上次是他们伤了魏常弘,如今是魏箩打了李襄,别人的孩子受伤和自己的孩子受伤,感受自然不一样。高阳长公主既心疼又不满,有心说道说道魏箩,然而自从狩猎比赛后,汝阳王府便已经跟英国公府势同水火,他们理亏在先,这次即便吃了亏,也不好先开口。

高阳长公主叹一口气,正欲说什么,外面忽然有一人汲汲皇皇地掀起车帘,满脸慌乱道:“长公主,不好了!世子爷被人打断了手臂,受了重伤!”

高阳长公主只觉得身子一软,眼前发黑,颤声问道:“你说什么?”

颂儿受伤了?怎么可能?他身怀武功,普通人根本伤不了他,更何况还是重伤!

那下人实回答道:“方才小人找不到世子爷,便向定国公府借了人,一起寻找。后来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世子爷,世子爷不仅手臂断了,身上也都是大大小小的伤。”

晴天霹雳,高阳长公主震惊得说不出话。只觉得眼前发晕,手脚冰凉。

不多时三个人把李颂抬上黑漆齐头平顶马车,把他放在罗茵褥子上,三人又纷纷退了下去。他除了脸色苍白以外,没有丝毫异色。然而高阳长公主一掀开他的天蓝实地纱金补行衣,便看见他的胸膛有青青紫紫的淤痕,有重有轻,连后背都不能幸免于难。最重的还是他左手的手腕,弯成一抹奇怪的弧度,一看便是被人打折了。

朱耿到底对他留了一点仁慈,没有下狠手,只断了他一条手臂,没有彻底废了他的双手。

李襄忘了哭,目瞪口呆地叫道:“哥哥!”

高阳长公主看着身受重伤的儿子,心疼得无以复加,掩唇低泣,连忙命车夫赶回汝阳王府。

到了汝阳王府,再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入院中。

下人匆匆忙忙地请来大夫,高阳长公主请大夫给他查看伤势。这一折腾便是一个多时辰,大夫给他看过伤势以后,上药包扎,又在他左手手臂那儿夹了一块板子,固定骨头,末了一捋胡子道:“好好养着吧,伤筋动骨一百天,未来三个月那条手臂都别乱动,否则有碍愈合。”

除此以外,大夫又开了两副药方,一个是外伤的,一个是调养内伤的。

高阳长公主伤心地抹泪,谢过大夫,命人付给大夫重金酬谢,这才送他离开。

她不知谁跟李颂有这么大的仇,竟要将他打成这样。

李知良已经带着人回去定国公府,去那片竹林搜查,无论如何都要查出凶手是谁。若是找到凶手,她定不放过那人!

大抵是哭得太伤心,高阳长公主没多久便身子一软,昏了过去。

李襄忙让人把她送回房间,好好休息。

送走高阳长公主,屋里只剩下她和李颂两个人。李颂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俊眉紧蹙,或许是因为疼痛,睡得很不安稳。

李襄在他床头站了一会儿,俯身替他掖了掖被子,又将他没受伤的那只手放回到被子里。抬起他的手时,她蓦然顿了顿,感觉到他手里攒着一样东西。她掀起他的袖子,低头看了看,只见他手里拿的是一个金簪子,簪子上面镶嵌翡翠金蝉,价值不菲,一看便是哪位富家千金的东西。

她不仅好奇地咦了一声,哥哥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她伸手欲取出来细看,然而拽了一拽,却没有拽动。

李颂紧紧握着这支簪子,不肯松手。

第064章

三月初八这一日,英国公府举家去城外千佛寺上香。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畅畅,是个适宜出行的好天气。魏箩见魏常弘这阵子都闷在家里面,便把他一块儿带了出去,散散步,透透气。魏常弘在魏箩的精心照料之下,身上的伤已经好了很多,眼下已经开始结痂,等那块伤痂脱落以后便彻底痊愈了。

此次出门,魏常引也会跟大夫人一起去。他许久不曾露面,目下猛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倒是让人稀奇。

魏常引坐在榉木轮椅中,身穿黑绿暗花直裰,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这几年过去,他仿佛没什么变化,眉宇之间依旧那么清雅淡泊,唇边噙着温润的笑,对谁都一样的温和。他身后的小厮推着他走出门口,停在前面那辆马车前。大夫人从马车上走下来,低声跟他说了些什么,他垂着眉眼,认真聆听,侧脸英俊好看。

真是可惜了,若是他的双脚完好无损,不知该是怎样的风华绝貌。

梁玉蓉掀起绣金暗纹布帘往外看,忍不住叹息一声:“阿箩,你大哥的腿疾还没有好么?有没有可能治得好呢?”

前几天梁玉蓉听说他们要去国公府上香,便说要一起跟过来。梁煜准备参加明年的武举,梁玉蓉想为他拜一拜菩萨,保佑他能考中武状元。魏箩当时没多想,反正只是多一个人而已,便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目下反而有些后悔,若是知道魏常引也会去,她是说什么都不能让梁玉蓉一起跟过来的!

上辈子他们两个的结局历历在目,若是这辈子魏常引的腿疾好不了,那他们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与其最后痛苦,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接触,这样日后就不会生出不该有的感情。

这辈子魏箩尽可能地阻止他们相见,前几年一直做得很好。魏常引本就不经常出来见人,只要她有心阻止,梁玉蓉几乎连魏常引的面都见不到。是以到了现在,两个人都没有多少交集,梁玉蓉自然也没有爱上魏常引。

今天一起去千佛寺上香,委实是出乎她的意料。

魏箩让她放下帘子,回答道:“应该是好不了了吧…听大伯母说这些年找了很多大夫,都没能治好大哥的腿。”说罢抓起朱漆嵌螺钿小桌上的花生,塞了一把放到她手里,“别看了,吃花生吧,一会儿到了千佛寺,还有好长的山路要爬呢。”

千佛寺在城外姑成山上,那座山陡峭难行,马车根本上不去。要想进千佛寺,唯有亲自登山。尽管如此,每日来千佛寺上香的人仍旧络绎不绝,香客如云。盖因这里不仅菩萨灵验,还有一位得道的高僧。据闻那位高僧聪明绝顶,见多识广,若是有幸能得到这位高僧的指点,往后无论在哪条路上行走,必定会一帆风顺。

可惜这位高僧身体不佳,每日只接见一位香客,要见他一面委实不大容易。

*

一行人到了千佛寺山脚下,不得不舍弃马车,牵裙拾阶而上。

魏常引腿脚不便,只好由一位下人背着他上山。起初不觉得有什么,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梁玉蓉羡慕地看向前面魏常引的背影,感慨道:“不能走路有不能走路的好处呀。”

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孺,很少走这么长的山路。大多数人都已疲惫不堪,强撑着一口气继续行走。是以看到魏常引有人背着,面露羡慕也是正常的。

只不过这个姑娘的话太过没心没肺了些。

魏箩嗔她一眼,晃了晃脑袋,继续往上走:“若是让大伯母听见你这句话,定会生气的。”

可不是么,大夫人为了魏常引的腿愁白了头发,她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前方步履轻松的魏常弘停下来,等魏箩走到跟前,举起袖子为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阿箩,你累不累?要不要我背你?”

魏箩确实累了,不过她更不想累着常弘,所以挣扎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又走了一炷香,魏箩双腿酸软,越走越慢。抬头一看,面前是高耸入云的台阶,千佛寺仍旧看不到头,她登时有些泄气儿。这都走了半个时辰了,还是没到,究竟要走到什么时候?

魏常弘看出她的疲惫,什么都没有说,背对着她蹲下身,“上来吧,我背你。我不怕累。”

这回魏箩不再拒绝,不客气地爬到他背上,搂着他的脖子,笑吟吟地弯起眼睛:“常弘你真好。”

魏常弘露出淡淡笑意,把她往上提了提,背着往上走去。

后面的梁玉蓉既羡慕又嫉妒,鼓了鼓腮帮子不服气道:“早知道我把哥哥也叫来了…”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总算来到山顶。千佛寺门前立着两个僧人,态度和善地将他们领入寺中。大夫人提前命人来支会过,寺里还有早已准备好的客房,一人一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夫人此次是为了魏常引的腿疾来的,她想求高僧指点,魏常引的腿还有没有办法医治。若是有,该去哪里求医,用什么办法?可惜今日高僧已经有了要见的人,若想见他,唯有等待明日。而且明日也未必能见得到。必须要到正殿的经纶桶抽签,只有抽中上上签的人,才有机会见高僧一面。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趟来还未必能见到那位高僧。

大夫人来之前应该知道这个规矩,可她还是坚持来了,想必便是抱着不见到高僧不回去的决心吧。

*

千佛寺后院。

魏箩和梁玉蓉的房间相邻,只有一墙之隔。

梁玉蓉在大雄宝殿上香,魏箩则回了房中休息。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一早她的身子便有些不舒服。浑身乏力,腰腿酸软,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她躺在架子床上休息了一会儿,不多时,金缕端上来一杯热茶,她喝过以后身上的不适才缓和了一些。她见梁玉蓉还不回来,便坐起身,想去前面看一看怎么回事。

按理说上香应该很快,这都过去半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回去?

该不是遇见魏常引了吧?一想起这个可能,魏箩就想赶紧过去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