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隐形的甜甜春。

你萌打不到我…

第53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五十三章

颜正卿在湖山落脚,发现三三两两白衣正冒着风雪而来。越到北边,风雪越大,南人的衣物已不大够用,冻得他们脸色发青。其中一个已经病倒了,被背着进旅舍来。颜正卿在南边呆久了,也学了点医术,见那人情况危险,忙上前说:“都这样了,怎么还赶路?”他叫人去药铺准备些药材,又把包袱里的裘衣给那白衣补上,招呼伙计送上热水。

把人送进房里忙活完,其他人都向颜正卿道谢。颜正卿说:“怎么穿得这般单薄?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其他人说:“我听北边的友人来信说,陛下要开科举,明年开春就考!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我们都想去京城看一眼。若是能有幸看到榜文,也不枉苦熬这么多年!”说到这儿,所有人眼中都闪动着难掩的辉芒,丝毫不因严寒和贫苦而黯淡。

颜正卿一路上都忙着赶路,竟没接到这样的消息。他着实吃了一惊,不知这消息是真是假。他边照看着病倒的白衣,边坐下询问其他人科举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听其他人说完了,颜正卿长长地舒了口气。顾衍这一次,是真的准备整顿朝纲吗?想到那位病弱的帝王,颜正卿心情非常复杂。

在沈宝珍下葬那日,顾衍一直在山上吹笛。笛声凄然,宛若万树梅花齐齐凋落。所有人都散了之后,他一个人跪在妻子分钱恸哭,顾衍才终于现身,狠狠地揍了他一顿。顾衍声音哽咽:“她嫁给了你,你就那样对她!你就由着你母亲那样对她!你就看着她受那么多委屈!她从小到大都没有受过半点委屈!”说到最后竟是伤心难抑,簌簌地落下泪来。

在那一刻,颜正卿感受到这位帝王对沈宝珍的感情。那是一种复杂的、长久的、深埋在心头的感情。若是在妻子生前知道这一点,他必然会严防死守,决不让这人靠近妻子半步。可是妻子已经不在了,看着顾衍同样悲痛的脸庞,他只想着能多一个人记着妻子多好,妻子那么怕寂寞,知道有人还记挂着她才不会孤独。

这些年来,顾衍一直蛰伏,像个对所有人千依百顺的傀儡,掌印太监李顺安把持朝政,朝中人心离散,朝廷里外世家豪强沆瀣一气。顾衍想要动这些人,实在太难了。一招不慎可能就会命丧黄泉,换上更容易控制的傀儡!

这一次,顾衍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还是不得不做好准备?颜正卿心头突突直跳。如果顾衍的身体不行了,会由谁来继承帝位?难道还要把那个被废掉东宫之位的顾成晁复位?宗室之中,又有哪个是可以不被当成傀儡的?

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的渺茫,顾衍才决定放手一搏吧?如果能一举清扫完朝中污秽,便是拼了他那病弱之身也在所不惜!颜正卿想到这一点,第一次对这位帝王产生了一丝敬服。许多人都觉得顾衍做得不够好,可是临时被推上那个位置的,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好?颜正卿归心愈切。等那白衣的体热退了下去,他才给他们留了些盘缠:“去置办些衣物,别冻着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留着好身体好好报效朝廷。”

其他人听到颜正卿这番话,又看看颜正卿留下的银钱,眼眶不自觉发热。他们认真答应:“官人且放心,我们定会爱惜身体!若赶不上今年,还有明年后年!”以后的日子长着呢!这句话让他们整颗心都舒活开来。是啊,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日子,眼前再也不是一片灰淡沉黯。

颜正卿与他们挥别,上马踏着雪归去。刚才那些年轻人的脸庞在颜正卿心底不停变幻,变成过去他认识的一张张脸。那时他们也正青春年少,那时他们也决心要“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时他们满腔的血也还是热的、他们眼底也都还闪着光,觉得未来有着无限期望——回京,回京,回京!

的的马蹄声在寂静的雪地中分外鲜明。风很大,呼呼地刮过来,像是要给行人一记大耳刮子。可是颜正卿一颗都不想停,他怕停了下来,心底烧着的那簇火又会熄灭。大江南北之中,有不少人都怀着和颜正卿一样的心情赶往京师。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到了那繁华如梦的京城,就可以知道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就让它变成真的吧!

那么多的人都希望它能成真,怎么会无声无息地落空!就算他们赶不上,还有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后辈、他们的儿孙能赶上——如果总要有人先去开路,那他们就当这开路人!

风雪越来越大,覆笼整个京城。

颜舜华正在宫中练字,京城的修缮工作已经收尾了,她没什么事干,被顾衍拎进宫里陪他看奏折。自从提出“当我女儿好不好”这个建议,顾衍越发不把她当外人了,每天都来让人来问她衣服够不够好炭够不够食材够不够,时不时叫人送些狐皮松炭还有暖房里出的新鲜蔬果。颜舜华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对自己好,顾衍都坐到这种程度了,她偶尔也会投桃报李让来传话的内侍送顾衍一些做好的吃食或淘来的新鲜玩意儿。

一大一小的感情突飞猛进。

颜舜华正练字练得入神,突然感觉顾衍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她愣了愣,抬起眼,望向顾衍。顾衍见颜舜华看了过来,丝毫没有被人逮个正着的窘迫,而是从从容容地朝颜舜华一笑:“饿不饿?我叫人送些点心过来。”

颜舜华还没回答,就有人在外面求见:“圣上。”

顾衍没有避着颜舜华的意思,颔首说:“进来吧。”

来求见的内侍谦恭地弯下腰:“圣上,颜正卿颜大人在殿外求见。”

颜舜华愣了一下。

顾衍笑容顿了顿,转头对颜舜华说:“晚晚,你爹爹回来了。你到屏风后面躲躲,等下再出来,吓吓你爹爹。”他眼底重新染上了笑意,看着就像顽劣的孩童准备捉弄人时闪动的目光。

颜舜华:“…”

颜舜华从善如流地躲到了屏风后。自从去年过年时见了,她也一整年没见颜正卿了。说不想念,那自然是假的。有些事想得再清楚,也不过是学会了习惯、学会了接受而已,真要一点都不挂念自然不可能。颜舜华从屏风的缝隙里往外看,瞧见勤政殿的殿门打开了,身披裘衣的颜正卿走了进来。裘衣下裹着朝衣,有些单薄,衬得他身形越发清瘦。一路上赶得及,他脸上的皮肤冻得都点干,整个人看上去风尘仆仆。

颜正卿走到书桌正前方,竟直直地跪了下去,行了个君臣大礼。一般而言到了颜正卿这种职位,这些礼仪便免了大半,不需要再行这种正正经经的大礼。顾衍瞧见颜正卿这番作派,也着着实实愣了一下。他忙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三步并两步地上前扶颜正卿。

颜正卿没起来。他再拜了一下,抬起头问:“圣上真的准备开科举吗?”

顾衍明白了,颜正卿是为他这个决定跪的。顾衍咳了两声,因为冬日的寒冷而微微透着青,他手中的力道加重了一些,把颜正卿从地上扶了起来。因为沈宝珍的死,顾衍一直不愿意给颜正卿好脸色看。可在世家之中,像颜正卿这样愿意远赴南边蛮荒之地一呆就是那么多年的并不多,所以顾衍虽不喜欢颜正卿,当颜正卿那边需要什么时他还是会尽量帮颜正卿争取。

可是他们都很清楚,他们正在做的事不过是徒劳的挣扎。就比如有人拿着刀在水桶上不停地戳孔,他们没办法制止对方,只能东补一下西补一下,每天都疲于奔命地想把孔堵住,却快不过对方戳孔的速度。

最终不过是让水流失得慢一些而已。

君臣对视一眼,都知道前路艰险,却也都明白了对方的决心。顾衍给了颜正卿准话:“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已经让人控制住李顺安,准备换掉掌印太监。”他深吸一口气,“这件事很难,但我一定要做。哪怕拼上我这条性命,也一定会做到!”

颜正卿听了顾衍的保证,心渐渐安定下来。他说:“圣上能有这样的决心,必然会有无数人愿意为圣上效命!”颜正卿笑了起来,“臣在路上听人说起科举的具体章程,觉得实在周全至极,看来圣上又得一贤才。”这种大胆的改变不是骆宜修的风格,是以颜正卿猜测顾衍又有能人相助。

顾衍心中一动,有了个坏主意。他笑了笑,说:“确实又得了一贤才,不过这贤才如今还是不肯尽心为我效命,说是家里人不许她接受我的任命。如果颜卿是她的家里人,可会阻拦她为我效力?”

颜正卿没听出顾衍话里的深意,点着头说:“如果是我的儿女,我自然不会阻拦。可惜我只有晚晚一个女儿——”说到这里,颜正卿蓦然顿住了。他抬起头望向顾衍,霎时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儿,“你在打晚晚的主意?”

顾衍很坦诚:“让晚晚当我女儿不好吗?”

颜正卿顾不得君臣有别,当下就站了起来,恼得满脸发红、怒发冲冠:“想都别想!”

顾衍:“…”

所以他不喜欢颜正卿。这家伙把姿态摆得再怎么好,骨子里还是有着世家子的孤傲,该摆脸色的时候绝对不会吝于摆脸色给你看!

54

第五十四章

延绵不断的雪峰,高高地耸立在枯□□封的草原之上。乐-文-狼群的嗥叫声响彻旷野,为寂静的夜空添了几分森寒。

杀!

突出的尖刀,滴落鲜红的血珠。喷溅的血液还没来得及落地,就已经被冻成冰棱。这样的天气,怎么会有人带着狼群出现?

惶恐爬上一张张苍白的脸,也不知是冻白的还是吓白的。一个姑娘身穿骑马服,头戴红璎珞,一马当先地冲到最前面:“杀了你们!”她还小,嗓音还是软的,说出的话却含着泪。

这姑娘正是前往中原找李卓然的雅若。她归来之后才发现原来家里人并不是让她去请回青狼族的新大君,而是让她去避祸。她父母的头颅已经垒在忽尔伦族的营帐前,成为对方赫赫战绩之中的一笔!

圣山已经不庇佑青狼族了!

杀回圣山是李卓然提议的。他到草原来可不是为了空手而归。这段时间李卓然聚拢了青狼族旧部,准备夺回圣山那边的聚居地。青狼族和游牧族不太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房屋,有自己固守的领地,很少随着牧草迁徙。李卓然记得圣山那边有栋不错的楼房,那上头有一扇开向南边的大窗,只要站在上面就可以往南边眺望。

那时的母亲总爱呆在上面看着南方。当时他并不是很理解母亲眼底蕴含的感情,如今却隐约明悟了几分。母亲想念的不是南方,而是南方的人;母亲想回去的不是南方,而是在南方度过的那些岁月。

既然已经回不去,那么至少要夺回这经年覆雪的圣山。将来他的姑娘想要写信过来,至少有个可以收到信的地方——若是有一天他的姑娘到草原来了,他可以告诉她圣山脚下可以安家。

所以——

杀!

忽尔伦族还在睡梦之中,已经被狼群咬断了脖子。他们的青壮被杀光了,粮食被夺走了,妇女被青狼族人留下诞育儿女,原本被胜利喜悦笼罩着营地一下子成了可怕的地狱。李卓然没有动刀子,他披着裘衣缓缓骑马而来,看向那浑身沾血、脸上却带着笑意的少女。

雅若咚地一声,跪倒在坚硬的冰面上,那冰面晕染着血色,映得她的脸庞和眼睛都红彤彤一片,宛若南方怕羞的少女。她高声喊道:“大君!”

正在清点战利品和挑拣女人的青狼族战士们也扑棱棱跪了一地:“大君!”

李卓然看了他们一眼,又看向冷寂的天穹。草原的冬天连空气都结着冰、含着冷,杀戮与掠夺似乎是草原人的天性,早已融入他们的血骨之中。李卓然的目光从那群瑟瑟发抖的忽尔伦族女人脸上扫过,目光微微一顿,在她们满含希冀的目光之中开口:“按战功分配。”

年关将至,青狼族一鼓作气地夺回了聚居地,并且每个青狼族战士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女人。这些女人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命运,除了最初的悲伤之外都慢慢接受了自己的新丈夫。李卓然挑了窗户向南的屋子,一个人住在里面,没有挑选过任何女人。

圣山夺回来了,青狼族长老们就开始考虑别的事。

比如让李卓然取正名。

李卓然儿时虽然在青狼族长大,可是并没有正式的名字。如今他用的“李卓然”三个字一听就知道是中原名,大家都觉得作为青狼族的大君他应该有个更正式的正名!

“哈丹巴尔特如何?”即使面对的只是个半大少年,李卓然身上凛冽的气势依然让长老们维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别看这少年年纪小,用起计来却格外老辣,逼得直来直往惯了的忽尔伦族节节败退。而在占了上风之后李卓然依然没有心软,忽尔伦族的鲜血几乎把圣山的冰雪都染红了!

“李卓然。”李卓然仿佛没在听,嘴里吐出三个字来。

长老们对望一眼,说出另一个备选名字:“卓力格图如何?”

“李卓然。”李卓然终于看了他们一眼,可说出来的依然只有这三个字。

长老们面面相觑。

雅若姑娘明白了李卓然的意思,挺起胸脯站了出来,说道:“大君的意思是他不会改名字,这事你们不必再提了!”

“这怎么可以?”长老们很为难,“大君怎么能一直用中原人的名字!”

“既然大君才是大君,没有大君为你们改名的道理!”雅若如今已经是李卓然最忠诚的追随者,她昂起脑袋,“哪怕大君让所有人都学中原话你们都必须听从!别忘了是谁带领我们夺回聚居地——别忘了如今谁才是被狼群选定的人!”

长老们默然地退下了。

雅若转过头,用明灿灿的眼睛望向李卓然,像是再普通不过的少女。若不是亲眼见过雅若举刀杀人时干脆利落的身姿,李卓然恐怕也会当她是个娇俏的小姑娘。

李卓然说:“快过年了,让人准备一下。”他眸光幽沉,“过了年,敌人就该来了。”

雅若欢喜地答应。草原不爱过中原的节日,不过大君要过,他们自然得跟着过,谁要是不听话就把他们驱逐出去——没有人敢不听的!

所有人都离开了,李卓然走到窗前打开窗。寒风呼啸着从窗外灌进来,让李卓然打了个寒战。雪停了,也没有雨,天穹中的积云散去,露出难得晴朗的夜空。

空中有一轮弯月。

月色很浅,朦朦胧胧地笼罩在天地之间。

天地那么大。

草原那么辽阔。

而人那么渺小。

马蹄纷乱踏行的的声音,刀剑出鞘的声音,利刃刺入人体的声音——都伴着月色来到他的耳边。这种残酷的杀戮并没有使他害怕,反倒让他兴奋而冷静地谋划着下一次厮杀。

他会不会很快就饮血为生的强盗?

李卓然沉默地看着月色。

即使是那样也没关系。

他必须尽快让青狼族壮大起来。

他必须让青狼族成为草原之中能和鞑靼族抗衡的强盛存在。只有这样,他的姑娘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

*

圣山下的青狼族开始筹备他们的第一个春节时,京城也迎来了他们的新春。林州丞来京城述职,顺便看望女儿。颜正卿热情地招待了林州丞父女。颜正卿如今住在颜舜华买下的宅院里,虽然临近颜家,但感觉比以前舒坦多了。过年了,他也不打算回老宅去过,只和颜舜华一块去拜访了二弟和二弟妹。

颜老夫人曾在外头大骂颜正卿不孝,外人听了却不应和,只说颜正卿糊涂了大半辈子,终于清醒了一次。就连向来最爱弹劾人的言官们也哑巴了,一个字都没骂颜正卿。既然颜老夫人偏爱小儿子,对长子和长孙女瞧不上眼,又何必还让人家送上门给她糟践?

颜舜华忙碌地到各家拜年,到年三十还被召进宫里——顾衍说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想她入宫陪伴一下。颜舜华才呆没多久,颜正卿就杀进宫来求见。自从顾衍提出“让晚晚当我女儿”,颜正卿防他就跟防狼似的!

颜舜华正和顾衍谈朔北军费的事。虽然通州基本成了朔北中心,大大地活跃了朔北的经济,可军费不足终归还是个大问题。颜舜华会答应到京城来,就是看上了京城的繁华!与其让京城这边的达官贵人与名门贵户白白给鞑靼人给糟蹋了,还不如他们先想办法从他们身上弄点钱出来。

顾衍听颜舜华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构想,又是心酸又是欢喜。别人聊起钱财肯定免不了染上一身铜臭,颜舜华却不一样,她的眼睛那么亮,像是寒夜里的星子,熠熠地闪着光,叫人挪不开眼。颜舜华要是男儿身,他准会给颜舜华一个大大的官职,让颜舜华可以尽情发挥。

不过也正因为颜舜华是女孩儿,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在自己面前提出这样的想法吧?把那些名门富户当成羊儿,想方设法薅羊毛…不知道朝中那些人知道了会是什么表情。

听到颜正卿在外面求见,顾衍很想晾他一会儿,颜舜华却舍不得。颜舜华察觉顾衍的意图,抢先说:“我去把阿爹接进来!”说着就蹬蹬蹬地往外跑去。

顾衍只能勉为其难地点头,注视着颜舜华鸟儿一样轻盈的背影。

真是只活泼的小雀儿。

于是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过年正是捞金的好机会,颜舜华给顾衍引荐了赵平和赵凡兄弟。赵平、赵凡虽然年轻,却已经是颜舜华手底下最得力的助手,也是这次捞金计划的重要负责人。

相比颜舜华的轻松自如,赵平和赵凡都非常紧张,面圣之前战战兢兢地学了很久的规矩。等瞧见颜舜华从容自若地坐在顾衍旁边,他们都生出一种“跟着姑娘果然没错”的感觉,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从容地应对起来。

颜正卿在一旁一语不发地听着颜舜华周密的计划和详尽的安排,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这个父亲有多失职。在他毅然留守南疆的日子里,他的晚晚已经长这么大了。

颜舜华不知道颜正卿的想法,察觉颜正卿在注视着自己,抬起头往颜正卿看去。

颜正卿立刻说:“晚晚,有什么用得上阿爹的地方尽管差遣阿爹!”

顾衍撇唇。

他目光柔和地看着颜舜华:“晚晚,无论要多少人手都可以跟我要,要做什么也可以让京兆尹配合。”

颜舜华高兴地说:“那就太好了!”这就是她找上顾衍的原因!朝中有人好办事!

颜正卿:“…”

第55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五十五章

颜舜华没和顾衍客气,出了宫就去骚-扰京兆尹。京兆尹前些天被顾衍亲自召见,受宠若惊,早已得了顾衍明旨要听颜舜华指挥。对于颜舜华这位从天而降的颜家嫡长女,京兆尹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倒不是京兆尹特意去打听过,而是他有个对薛璇玑和林灵妙崇拜得很的宝贝女儿,他这宝贝女儿进了静雅学坊之后三句不离这两位姑娘。

最近女儿回家总是气鼓鼓的,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就开始哭了起来,说薛璇玑和林灵妙现在都找不着人了,一得了闲就离开静雅学坊,听说是去找颜家姑娘。自从第一次哭诉之后,他女儿致力于了解颜舜华的一切,把静雅学坊那些姑娘们私底下说的话都回来学一遍。

这可真是个彪悍的小娘子。自从她回来以后,颜老夫人就被死死压着了。照理说她一个孤零零的小姑娘,独自回到京城之后即使不是低声下气任人揉搓,也应该装乖卖巧保个好名声才对。说到底还是在那苦寒之地养野了性子,根本不晓得自己的婚姻大事还拿捏在自家祖母手里!

京兆尹觉得顾衍让自己听颜舜华指挥不过是玩笑话,无非是行个方便让这小姑娘好好玩耍而已,所以接待颜舜华时非常随性。

颜舜华也很随意,京兆尹让她坐她就坐,让她喝茶吃点心她就喝茶吃点心。等京兆尹沉不住气问她到底要做什么时,她微微地一笑:“不急,我还找了其他人,等他们过来了再一起说。”

京兆尹听着颜舜华不急不缓地说话,一瞬间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个半大小孩,而是一个成年人。他忍不住追问:“颜小娘子还找了谁?”

“我还找了骆先生,户部尚书,”颜舜华一个个地数过去,“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哦,还有礼部尚书。”光靠她当然找不齐那么多人,可是她可以扯虎皮拉大旗啊!顾衍虽然被架空了一段时间,但手里也不是没人的——更何况其中一些人还是骆宜修的学生!

京兆尹听颜舜华把朝中“半壁江山”给数了个遍,大冬天的,额头还是冷汗直冒。他瞧着颜舜华满是稚气的脸庞,感觉自己大半辈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光靠他自己的话,再干个十年八年可以请到这么多人吗?

京兆尹顾不得招待颜舜华了,忙转身叫人去备茶,备好茶。这么多大人物要来,院子里这小小的石桌肯定也不适合,他又叫人把书房收拾出来,桌上清理干净,椅子要备够,吩咐完他还不放心,自个儿跑了进去,亲自监督仆人做准备。等一切准备就绪,他才想起自己把颜舜华晾在一边,连忙急匆匆地往外跑,心里急了,脚步也跟着急,经过门槛时差点被摔了个狗啃泥。

京兆尹眼疾手快地抓住门框,把身体给稳了稳。

好险好险!差点丢了个脸!

京兆尹站稳后抬眼看去,只见颜舜华坐在石桌那里端着杯茶在喝,看向他的眼睛里满含笑意。那笑意莫名地感染了京兆尹,让他的心情也豁然明亮。

满庭院银装素裹,雪白雪白一片,那小娘子一身鲜亮的红衣,竟让冬日惨淡的日光变得灿烂起来。

这样真好。

京兆尹心中突然出现一个奇异的感慨。等回过神来,他才上前向颜舜华道歉,说自己一时心急没让人来陪客。

颜舜华笑着说:“没事。骆先生他们应该快到了,我们出去迎接一下吧。”

京兆尹整了整衣冠。

颜舜华提醒:“您帽子有点歪。”

京兆尹立刻手忙脚乱地调整。

颜舜华笑着跟在京兆尹身边。京兆尹姓陆,叫陆文昌,挺正气的名字,人却挺有趣。当初和他们一起南渡,因为心思活泛而得了顾成晁信任。后来朝中分成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主战的一心想要北归,夺回北边的土地;主和的安于享乐,不愿再承受那种朝不保夕的恐惧,根本没有与鞑人对抗的勇气。

谁都没想到脾气像面团一样的陆文昌会是最坚定的主战派,在苦劝顾成晁未果之后竟自请北上。后来陆文昌遇上了东华郡王,便成了东华郡王身边的得力助手。

顾成晁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觉得陆文昌向东华郡王投诚是一种背叛。于是在陆文昌代表东华郡王回京的时候,顾成晁竟让人诬陷陆文昌,把陆文昌打入大牢择日问斩。

当时颜舜华和顾成晁大吵了一架,亲自去大牢放出陆文昌。那时的陆文昌神色颓丧,眼底满是幽寂:“我一直以为我会死在鞑人刀下,没想到差点命丧于自己人手中。”那时的陆文昌对顾成晁、对她、对整个朝廷,恐怕都失望至极了吧?

颜舜华定定地看着陆文昌带着些忐忑的背影,唇边忍不住泛起了笑意。一切都没发生——没有失望,没有绝望,没有看不到尽头的惶然与迷茫,一切都在变好。

这时陆文昌激动的声音打断了颜舜华的思绪:“骆先生!”

颜舜华抬头望去,只见骆宜修带着几位尚书大人来了,亮亮的日光落在他们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淡淡的辉芒。颜舜华也跑了上去:“骆先生你们可算来了,我等好久了!”

骆先生在颜舜华脑袋上敲了一下:“就会给我找事,让你等多久都是应该的。”

颜舜华一点都不觉得疼,和骆先生他们一起往里走,在陆文昌的书房里开始商量正事。因为年纪的关系,颜舜华并不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安排都由骆先生来落实。她乖乖在一边给骆先生添茶倒水,偶尔自己喝喝茶吃吃点心,好不逍遥。

骆先生说得口干舌燥,见颜舜华在旁边舒舒服服地吃吃喝喝,脸色白里透红,亮晶晶的眼睛左看看、右看看,顿时拍了她脑袋一下:“你这小丫头,就会支使人。”他摆摆手让其他人别再夸自己博闻多才,“刚才那些东西都是这小姑娘想出来的,你们要夸就夸她吧。”

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不敢置信。

刚才骆先生说的安排里涉及到短期计划和长线计划,短期的就是贯彻“如何趁着过年捞一把凑齐明年军费”的中心思想,长线的则是要落实“牢牢地把财权掌握在朝廷手里”的长久方针!户部尚书刚才听完后眼睛都快笑没了,巴不得马上去把底下的人找齐开始干活,毕竟朝廷的钱袋子是他们管的,钱袋子满了他们说话才有底气!

工部也不遑多让,刚才骆先生给他们一些改良技术和稳妥又完善的生产计划,足以从让工部的收益有飞跃性的增加!

兵部尚书一直很沉默。在这些事上他没法出力,甚至听不太懂,但他的立场一向很明确,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北疆和南疆苦苦撑着,和户部尚书吵得脸红脖子青是常有的事。

等骆先生以及迫不及待要回去干活的户部尚书、工部尚书提出要离开,陆文昌立刻诚惶诚恐地起身送他们到门口。兵部尚书落后于他们一段路,花白的鬓发颤了颤,对颜舜华说:“小娃子,我替边关将士们谢你了。”

“边关将士里有我的亲人。”颜舜华说,“应该我谢您才对,若是没有您,北疆诸州恐怕早就落入鞑子手里。”

兵部尚书也不再多言,夸道:“老沈的外孙女果然不一般!本来我还怕我这把老骨头撑不了多久了,现在我觉得我还能再撑个十几二十年——到那时候你们这些孩子也长大了,”兵部尚书朗笑起来,“我肯定可以放心地颐养天年!”

颜舜华笑眯眯:“那是当然的。”

颜舜华送兵部尚书到门外,自己也和陆文昌道别,高高兴兴地骑着她那雪白可爱的马儿回家。

陆文昌站在大门前好一会儿,直至颜舜华的身影消失不见,他才回过神来,猛地掐了自己一把。

呲——

感觉疼得自己头皮发麻,陆文昌才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怪不得圣上让他们都听她“指挥”。

这小娘子还担心什么婚姻大事被人拿捏啊,担心世上没有赶得上她的好儿郎才对!要是颜老夫人给她找个差点的,不说颜正卿这个正经父亲会发飙,他们也会阻拦!

只恨自己没生个好儿子啊!

颜舜华不知道陆文昌的懊恼,她骑着小白马从人少的街道绕回家,到了门口,珠圆和玉润担忧地迎上来,珠圆是话最多的,一张口就是一连串担心:“听李嬷嬷说今天会下雪,我们正担心着呢。天色都暗了,姑娘你再不回来我们就找过去了。外面风这么大,吹得骨头都快冻着了,骑马多冷啊,下回姑娘坐轿子好不好?”

颜舜华笑吟吟地听着,接过玉润递来的手炉。她身体好,血气足,吃得饱睡得香,冬天也不怕冷,不过关心谁都不嫌少,每天听珠圆这么念叨着,感觉这美好到不真实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真切起来。

*

与此同时,顾成晁又把仆人送来的晚饭摔到地上,瓷碗哐当一声砸在冷硬的地面——

四分五裂。

顾成晁怒喝:“滚——你们都给我滚!”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咳咳

摸摸还在看文的大家,我不会坑的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