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的娃娃已经长开了,看着白白胖胖,灵活的眼珠子四处乱转,时不时还挥挥小手,看的齐顾氏这心啊都软软的。

云瑶也很喜欢,星际时代人们是很注意保护幼崽的,云瑶自然就比远古人类更加小心的摸摸小娃娃的脸,这一摸,觉得软绵绵的,真的很好摸,她再小心的摸了一下,眼睛都笑眯了。

伍氏坐在一旁笑着:“表弟妹这么喜欢小孩子,就赶紧生一个,叫二姑也能抱上大胖小子。”

云瑶抬头一笑:“不着急呢,我年纪小,还得养上两年,等把身子养好了再生也不迟。”

她又看看齐顾氏:“娘你说呢。”

齐顾氏一笑:“由着你做主,你都不急我急什么,说实在话,你生了孩子我还得帮着带,那多累人。”

“娘最好了。”云瑶又赶紧甜言蜜语的夸赞一番。

之后,婆媳两个出去,又碰着好些个乡村妇人,只要谁说出什么话来,齐顾氏立马就能搭腔,齐顾氏这一天都是意气风发,就跟那打了胜仗的将军一般气势叫人不可阻挡。

凡是别人说她什么,她立时就能扯到云瑶身上,别人说齐靖丑,她就说云瑶长的好,别人说齐金枝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说婆家,她就把云瑶往前一推,只说云瑶长的这样好,齐金枝还会愁婆家,又有人说齐铜锁跟个汉子似的实在不像话,她也有话说,就说齐铜锁有个长的好看的弟妹,又何愁不会变的淑女一点。

总归就是一句话,我家儿媳妇好,我家儿媳妇妙,我家儿媳妇呱呱叫。

这一天的功夫,齐顾氏不知道斗倒了多少妇人,无人可以挡其锋芒。

除了齐顾氏言语犀利之外,云瑶的配合也绝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参加完满月宴回家的时候,齐顾氏把云瑶夸了又夸。

一家子一进家门,齐顾氏满身都是力气,扯了宝珠和宝瓶就到厨房忙活开了。

没多少功夫,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上桌,齐顾氏把旁人往边上一划拉,拉着云瑶按坐下来:“三姐儿,你今儿可是大功臣,给咱家出力不小,娘今儿晚上好好犒劳你。”

齐顾氏把最好的饭菜划拉到云瑶跟前,一个劲的叫她吃。

云瑶舒舒服服的吃了极丰盛的一顿晚饭,齐顾氏也不叫她帮忙洗碗,直接叫她跟齐靖回房,还特意嘱咐齐靖:“回去对你媳妇好点,三姐儿今儿累到了,你不许胡闹,好好侍侯三姐儿。”

齐靖无奈的答应一声,瞅了齐顾氏一眼:“娘,我和三姐儿谁是你亲生的?”

齐顾氏一巴掌拍过去:“臭小子,还吃你媳妇的醋呢。”

第六十章 大姐婚事

“三姐儿,快出来。”

大早上云瑶听着齐靖在外头喊她,赶紧收拾了出去,就见院中堆了一大堆的铁质物件,她一看立马笑了起来:“都做好了。”

“做好了,你看看合不合适。”齐靖一边答着,一边摆弄那些东西。

云瑶几步过去拿过几片页子状的铁片打量一会儿,又拿过一个圆形的东西,将铁片插在上头固定好,又寻了铁框安装,之后把好些个铁质链子、弹簧状的东西一一安装,安装好最后一个机会,拧动露在外头的一个扁状东西转了好多圈,等云瑶松手的时候,那铁片就转动起来,铁片转动飞快,带动一阵气流,瞬间就好似起风了似的吹的齐靖头发都要竖起来。

“虽不是很好,可也能凑和用了。”云瑶也没办法,远古时代科技太落后了,她想做什么不说没条件,就是想创造条件都创造不出来。

“很好啊。”齐靖已经觉得很好了,他等铁片子不转了就拿起来想去厨房安装好。

云瑶还是有几分唏吁:“还要手工作业,太落后了点,要是…”

她想着,要是她精神力再高一些,或者就能改变一些东西的分子结构,如此,便可以使好多东西利用太阳能驱动,生活也能方便许多。

云瑶这里唉声叹气的时候,齐靖已经把这个简陋的换气扇安装在灶台前不远处的墙上了,齐金枝姐妹几个正在围观,看着齐靖拧动机关,换气扇就开始猛的转动起来,一家子都看直了眼。

尤其是齐顾氏,更是不住的夸赞云瑶心灵手巧是个聪慧人物。

齐靖又叫上齐老牛和云瑶去前院水进旁边,三人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压水井弄好,当上下压动手柄的时候,一股清水从管道中出来,更是叫齐家一家子惊的连声抽气。

“往后用水方便多了。”齐金枝笑着把水桶放到管道前。不一会儿一桶水接满,她喝了一口尝尝:“甜滋滋的,一连铁锈的味道都没有。”

云瑶笑着,心里话自然没有的。压水井自出水口往上她都用精神力加固一番,压井器十年八年连渣都不会爆一块,又哪里来的铁锈。

齐老牛看着几个姑娘围在水井旁叽叽喳喳笑个不停,他老脸上也多了一丝笑容,看看正忙活着试验压水井的云瑶。心里也觉得满意认同。

为着庆贺家里用水方便,厨房油烟味少了许多,齐家中午的饭食丰盛的很。

除了特意用大锅蒸出来的香喷喷白生生粒粒饱满的白米饭,还有一大锅炖的软烂的猪肉,一盆鸡汤,一大盘子韭菜炒鸡蛋,拌的新鲜的菠菜之外,还有叫人最眼馋的烤的油滋滋皮脆肉软的整只野兔子。

云瑶整整就着菜吃了两大碗米饭,吃的肚饱溜圆几乎都要走不动路,还是齐靖扶她在院中转了几圈。回到房里又使劲给她揉肚子才消了食。

齐金枝看云瑶那个难受的样子嘴上虽然嘲笑她跟没见过吃食一样,可回去还是煮了一碗山渣水给她喝了消食。

云瑶美美的睡了一觉,起来之后还听到院子里叽叽喳喳一片说话声。

她穿了大衣裳出门,就看到齐顾氏坐在院子里做活,金枝和银竹在洗衣裳,铜锁搬了被子出来晒,云瑶在齐顾氏身边坐下,随后拿起一块布来绣花。

齐顾氏看云瑶做针线活那么得心应手,绣的花鲜活的很,眼中一阵羡慕。随后摇了摇头,又开始纳起鞋底子。

纳了几针,齐顾氏抬头看看齐金枝姐妹几个,眼中一片愁容。

云瑶飞快的扑捉到齐顾氏的情绪。扭头笑了笑:“娘怎么了?发什么愁呢?”

她这一问,齐顾氏长叹一声:“还不是替你姐姐犯愁,你也看着呢,你这些个姐姐妹妹们哪一个都是能干的,可惜就是长的不怎么好,到如今还说不到婆家。我每回一想啊,就愁的什么似的,这姑娘家家的老嫁不出去,难道还要当一辈子老姑婆不成。”

云瑶看看在院子里各自做活的几个姐妹,也很替金枝她们可惜。

多好的人啊,这要是放到她那个时代不知道要被多少富豪政客将军之类的追求,可偏生在这个审美观异常的时代,注定了要受嘲弄、轻视。

云瑶也受过那样的轻视,又怎么会不知道这等苦楚。

说实在话,云瑶真的很不理解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

齐家这样的健壮的、强有力的,皮肤又有质感颜色又正的人类怎么会,怎么会是丑人呢?

来了这么多日子了,云瑶每回一听人说她长的好都有一种要吐血的感觉,实在也心虚的不成,而且,每一回看到被这个时代的人夸赞的那些白净瘦弱的男男女女,她都几乎不忍直视。

二百多年正常的审美观,云瑶绝对不容许自己在这个时代被人带歪。

“你大姐都二十多了,还是…”齐顾氏又叹了口气,眼中的愁容怎么都遮不住。

云瑶看了也犯起愁来,突然间,她想到大姐喜欢的那个周书生,立马笑了,凑近齐顾氏道:“娘,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多难办的,只要家里姐妹有喜欢的人,咱们想尽办法帮她们心想事成不就行了吗,你想啊,咱们家的人都有一把子力气,又都是有能耐的,只要嫁出去,甭管嫁到谁家都不会受委屈,尤其是大姐,又有心眼又有力气,只要嫁出去,绝对能拿捏得住未来姐夫。”

齐顾氏听的两只眼睛也亮了起来,一把抓住云瑶,声音颤抖的问:“你有什么想头,跟娘好好说说。”

云瑶又看了一眼还在忙活的齐金枝笑了笑:“大姐看上城西那边的周书生了,我听相公说过,这周书生倒也是个实诚人物,是正人君子,并且,他家里穷的很,如今周家二老都卧病在床,他家连看病的钱都没了,我想着,只要咱们多出些嫁妆,这婚事能成。”

齐顾氏先是一喜,后来又是一忧:“能成是能成,可周家穷的那个样子,你大姐嫁过去岂不要受苦。”

云瑶又笑笑:“没事,咱们先帮着周家度过眼前的难关,以后啊,凭着大姐的本事,这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再说,周书生是个读书识字的,往后只要上进考上功名,大姐可就是官太太了。”

齐顾氏是很喜欢读书人的,听了云瑶这番分析,心里对周家已经很满意了。

她又琢磨了半晌,还是不确定:“可周书生长的那么好,他能看上你大姐么?”

拍了拍齐顾氏的手,云瑶安慰她:“娘愁什么,娘没听过一句话么,这媒人两片嘴啊,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我听相公讲过一件事情,前几年咱们莲花镇上一个富户娶媳妇,那富户都六十多了还想娶个年轻好看的,许了媒人重金,媒人说媒的时候就把富户的岁数瞒了好些岁,结果还真给他讨了个好媳妇。”

听云瑶这么一说,齐顾氏一边心里想着自家儿子那个不是很爱说话,平常多数时候都沉默的人咋就在儿媳妇跟前那么多话,连这样的事情都跟儿媳妇说,一边又想着要是多给媒人钱,说不定这宗婚事能做成。

一想着能把家里的老大难打发出去,齐顾氏心情就敞亮起来。

等到吃过晚饭各自回房歇息,不说云瑶怎么跟齐靖商量齐金枝的婚事,就是齐顾氏跟齐老牛也把她和云瑶商量的事情讲了出来。

别看齐老牛平常也不说话,家里的事情也不咋管,可他是个有成算的,其实早就开始发愁家里姑娘们的婚事了,如今听齐顾氏这么一说,算计一番也觉得可行。

第二天,齐顾氏就寻了镇上嘴最巧,最能言善辩的郝婆子,她跟郝婆子讲了周家的事情,又说打算把家里的大姑娘嫁到周家去。

这郝婆子当下拍着胸脯就保证起来,告诉齐顾氏只管放心,凭着她这两张嘴,一定把婚事搞定。

周家

周家二老的病越来越厉害,周宏文已经把家里能典当的东西都典了出去,家里如今一穷二白,除了几身衣裳还有盖的被子,几乎啥都没有了。

周小娘子闹腾着要卖身,周大娘子也每天愁眉苦脸的。

虽然说每天心情都不怎么好,心里犯愁的不行,可周大娘子还是尽量想办法帮衬家中,她在外头这些年也学了些针线活,每天熬眼做针线,也能换点钱。

只是就她做针线换的那点钱又哪里够给父母买药的。

这日,周宏文又出去给人抄写书信,才换了点钱拿了药回家,走到家门口就看着镇上嘴最巧的郝婆子站在家门口。

周宏文一愣:“郝妈妈?”

“是我呢。”郝婆子一边拿帕子扇风,一边道:“你们家还真难寻,哎哟,我这老腿老胳膊的过来可真累坏了,赶紧的,给我端些水来喝。”

周宏文是个谦谦君子,一听郝婆子说渴了,立刻把郝婆子让进家门,又叫周小娘子给她倒了一碗水喝。

郝婆子一边喝水一边笑:“我今儿来你家啊,可是有大喜事的。”

“什么喜事?”周宏文和周小娘子都面带惊异的问。

两个人都想着是不是有什么人家看中了周小娘子想要说亲的,这俩人愣是谁都没往周宏文身上想,实在是周家太穷了,又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周宏文挨穷,就算是周宏文是读书人也一样。

第六十一章 相看

郝婆子看着周家兄妹俩紧张的样子,就起了点捉弄之心。

她把水碗放下,咳了一声:“大喜事呢,天大的喜事。”

周宏文和周小娘子更摸不着头脑,周小娘子陪笑问:“郝妈妈,您就莫急人了,快说说是什么事吧。”

郝婆子自觉架子也拿到了,也就吐出真言:“实在是有人托我给你哥哥说媒呢。”

“说媒?”周宏文和周小娘子又是一惊。

随后,周宏文赶紧摆手:“不成,不成,我这家里,爹娘病成那个样子,我哪有心思娶妻。”

“你这话可就不对了。”郝婆子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对周宏文说教起来:“俗话还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说我那老哥哥老嫂子病了,可也不耽误你娶亲不是,退一万步说,这娶亲可是喜事,你要真娶了媳妇,说不定老哥哥老嫂子一高兴,这病就好了,要不然,民间怎么会有冲喜一说呢。”

“这…”几句话的事,周宏文明显意动了。

周小娘子也劝他:“哥哥,郝妈妈这话说的很是,哥哥年纪大了,怎么也该说亲的,说句不好听的,爹娘病成那个样子,万一哪一天…有个万一的,合眼之前没看着哥哥成家,又哪里能安心呢。”

周小娘子这一句话更叫周宏文心里百味杂陈,过了好久才咬了咬牙,问郝婆子:“说的是哪户人家。”

郝婆子立马又笑了起来,一脸喜气道:“这户人家可不得了,说起来,你们还认识呢。”

看周家兄妹都是一副思索的样子,郝婆子也不吊着他们:“就是齐家庄齐老牛家的大姑娘,哎哟哎,可不得了呢,你们满镇子打听打听,谁不晓得齐老牛家的姑娘能干,这大姑娘啊做的一手好活计。又能打猎又能种田,家里家外一把子好手,要真进了家门,你们家就净等着日子起来吧。”

“是他家!”周小娘子惊叫一声:“齐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户。怎么会看上我们这种破落户了?”

周书生也搞不明白,怎么想都想不着齐家那样的人家会托人上门说亲。

郝婆子一拍大腿:“要不就说是缘份吗,这齐大娘子是个好的,只是啊,原先条件太高了些。总想着能说个有能为的夫婿,这不,一直等到年纪大了也没碰着合适的,前些日子正好她兄弟来你家里,不是和你们说了好些话么,她兄弟啊,就瞧上宏文侄子了,说大侄子长的俊,读书又好又明理,最关键的是性子厚道正直。是难得的好人,还说家里穷点不怕,就想找个本份人家。”

“原来这样啊。”周书生想到那日齐靖来家里,两个人说起话来确实挺投机的,便也不往别处想。

只是周小娘子到底仔细些,又问了一句:“那齐家大娘子多大了?”

“二十三了。”郝婆子爽直的回答一句:“大侄子是二十了吧,你们俩这岁数刚刚好,女大三抱金砖嘛。”

周小娘子迟疑一下:“虽说大了些,不过倒也使得。”

周书生自嘲一笑:“就咱们家这副样子还能挑啥样的,大些就大些吧。总归也不过大三岁,既然人家瞧上我了,不嫌弃家里穷的不像样,我要是再推托。也实在不像样子。”

周小娘子却不同意这话:“怎么说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还得打听清楚。”

她又拉着郝婆子细问:“这齐家大娘子脾气如何?长的怎样?我听说齐家人长的都不咋滴,可别是个母夜叉。”

“这话说的。”郝婆子登时脸上就不好看了,一张不算老的脸上怒意腾腾:“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还信不过么,要是不好的,我能说出来祸害你们不成。人家齐家是厚道人家,只求相一个能疼姑娘的厚道人做女婿,千挑万选的觉得你哥哥好,将来不至于委屈了人家姑娘这才叫我上门说亲的,要我说,这样好的人家可不多,碰着了不赶紧抓住还等什么,等将来人家反悔不成。”

说到这里,郝婆子脸拉的更长了:“齐家有的是钱,人家都说了,为着人家姑娘好,进门的时候多多给嫁妆,有了齐大娘子的嫁妆,你爹娘看病也有了药钱,这样好的事你们还推三阻四的,我瞧啊,实在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周宏文见郝婆子生气了,赶紧笑着陪礼:“郝妈妈莫怪,实在是我妹子年纪小,说话有口无心,我代她给你赔个不是。”

他一边作揖一边道:“说起来,齐家对我们还有恩呢,别的不说,光冲着这一点,我也不能驳了人家的颜面,这么着吧…”

周宏文话没说完就被周小娘子给拽住了,周小娘子上前给郝婆子赔罪,笑道:“实在是我不懂事,惹恼了您可莫怪,这么着吧,这事也不是小事,虽然说我爹妈病着,可人都在,怎么着也得商量商量吧,等我们和爹妈商量好了立马叫我哥给您答复,您瞧可成?”

郝婆子一听这才笑了:“这才是像样的话,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这是该的,你们商量,我先走了,过几天成不成的你们给我个准信。”

周家兄妹一听赶紧又跟郝婆子好一阵的寒喧,直到把郝婆子送出家门回来,周宏文才板着脸对周小娘子道:“人家也是一片好心,你怎么就推了?”

周小娘子撇撇嘴:“那郝婆子谁不知道,光靠着一张巧嘴过活呢,她说的话能有几个准,齐家是有钱不假,可齐家大娘子是什么样咱们可不知道,怎么着也得打听打听吧,没有模样性子不问就应下婚事的,咱们家已经够乱了,要是再弄个搅家精来,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周宏文说不过周小娘子,也觉得周小娘子说的有几分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叹了几声进屋和他爹娘说话。

这周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病了也有些时日了,整天的躺在床上受罪,看着儿女把家里能当的东西都当了,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这心里也犯愁,只觉得托累了儿女,这会儿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周家老太太又想着大闺女虽然回来了。可到底被人拐了,又去过那等见不得人的地方,以后怕是一辈子都得砸家里了,大儿子都二十了,就因为家里穷连媳妇都没讨上。这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两口正躺着嘀咕是不是早些死了,好不至于再连累儿女,这时候,周宏文进门,跟老两口说了郝婆子说媒的事。

周老太太一听立马乐了,虽然病的起不来,可说话的力气还是有的,她立马道:“人家也是一片好心,咱们家这个样子也不求什么,就求给你讨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你和你妹子好好打听打听,模样什么的咱们不求,就求姑娘性子好,是个本份人。”

“唉。”周宏文答应了一声,又听周老爷子道:“咱们家落难成这样,人家不嫌弃愿意把姑娘嫁了来,这是人家厚道重情,以后啊,齐家大娘子要真进了门,只要她跟你好好过日子。你就不能薄待了人家,甭管将来咋样,你也得好好的,别叫人指着脊梁骨骂。”

周宏文又答应一声。跟周家二老表明只要齐家大娘子人好,他也不求长的多好,平常人就行,以后会好好把日子过下去的。

周老爷子也是怕周宏文觉得他模样长的好,万一讨个模样不咋滴的媳妇再嫌弃人家,这才打预防针的。如今见儿子做了保证,也就放了心。

随后,老两口只说累了,就闭眼休息。

周宏文出去跟周小娘子商量着出去打听。

这家里家外的都离不得人,如今周大娘子每天浆洗衣裳,打扫家里上上下下,还得伺侯老两口,并且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周小娘子也帮着姐姐做活,周宏文仗着识得些草药,常上山采了药来卖维持家用,时不时的还得出去帮人写信抄书什么的。

说起来,这三人也都没啥空闲的时候,兄妹俩商量了好一会儿决定明天抽个时间出来,把周大娘子留在家里照料二老,周宏文和周小娘子去齐家庄好好打探打探。

第二天一大早,这兄妹俩就起来了,特意寻了没补丁的洗的干干净净的衣裳换上,虽然说衣裳显的很旧,洗的都发白了,可到底没什么补丁,算是家里最好的衣裳了。

收拾好了,兄妹俩就直接去了齐家庄。

这城西村离齐家庄可不近,一大早起去,到半上午的时候两个人才到,到了村口,周小娘子就说渴了要讨水喝,看着田里有人做活,一个小娘子过来送水,周小娘子就上去搭话。

她几步过去拦住人家小娘子,笑了笑:“姐姐,我渴的很了,能讨口水喝么?”

那小娘子是个和善人,一听也笑了,拿着瓦罐倒了碗水给周小娘子,周小娘子一边喝一边问:“你们村日子过的好呢,看着比我们村子里敞亮,这路也好走。”

小娘子又是一乐:“可不是么,十里八乡的我们齐家庄算得上日子过的好的了,说起来,还得感谢老牛叔一家呢,自从他家日子发了,就包了一座山头,上头种满了桃花梨花,又买了好些田,竟是不种粮食,专门种花培育什么盆景的,把我们村子弄的处处都是风景,好看的紧,就有好多人特特赶来游玩,一来二去,我们村子也就发了。”

周小娘子做出吃惊的样子:“这么说,你们村子他家日子过的最好了?”

“嗯。”小娘子点了点头:“是呢,老牛叔家最有钱,不过,他家人都挺好的,村子里谁家有灾有难的,也都乐意帮一把,老牛叔是厚道人,就是老牛婶子和他家七个娘子厉害些。”

这一回,周小娘子不用装什么,直接大吃一惊:“厉害?怎么个厉害法?”

小娘子扑哧又笑了:“说起来,就是脾气急了点,也不是吃亏的人,别人不惹她们也都好商量,不只做活利落,也能好言好语的,就是别人要是敢欺负他家的人,他家的姑娘就能找上门去跟你折腾,其实,这也不是啥毛病。”

“是啊,这样的人厉害点也不赖。”周小娘子点了点头,心里说自家就缺这样的人,要真像小娘子说的这样,齐家娘子进了门,可是能给自家顶门立户的。

她又装出一脸向往的样子:“我看你们村里的人不只日子过的好,长的模样也好着呢,姐姐你就长的好漂亮,我要有姐姐一半好就乐的不成了。”

被她这么一夸,小娘子虽然害臊,可还是挺高兴的:“是啊,我们村里的人长的也都过的去的。”

话说到这里,就听有人叫她,小娘子赶紧答应着走了。

周小娘子心里有了底,过去跟周宏文说了,周宏文也觉得齐家娘子虽然厉害,可只要不欺负自家人,这也不算啥毛病。

兄妹俩又一路打听着,总算找着齐家的地头。

远远就看着一大片的花海,有好几个人都在田里忙活。

周小娘子就又过去瞧了,正好旁边一个老农经过,周小娘子赶紧去问:“大爷,这田里哪个是齐家大娘子?”

老农瞅了周小娘子一眼,也没问啥,就指着牡丹花田中间那块道:“你问的是金枝啊,这不,在那呢。”

第六十二章 事成

“大妹子,大喜事啊,大喜啊!”

天都已经近午了,齐顾氏正和齐宝珠忙着准备饭食,冷不丁的就听到门外有人喊叫。

齐顾氏一边擦手一边往外头走:“谁啊这是。”

一眼瞧见笑嘻嘻的郝婆子,齐顾氏也乐了:“原来是大姐啊,快进来,快进来。”

一边说,齐顾氏一边热情招呼郝婆子进屋,又赶紧洗了茶具冲了一壶茶水,并且把宝盒叫出来让她去厨房拿点心。

郝婆子一边喝茶一边道:“这不,今儿早上周书生寻了我,说是应下这门亲事,又说家里两老怕等不及了,想早日完婚,我得了信就赶紧过来了。”

“真的?”齐顾氏一听越发高兴:“还得谢谢大姐费心啊。”

齐顾氏走到门口朝厨房喊了句:“宝珠,多做几个菜,中午留郝妈妈在咱们家吃饭。”

“不了,不了。”郝婆子赶紧起身:“我把信带到就要走了,你们可别忙了。”

“这可不成。”齐顾氏一把拉住郝婆子,说什么都不叫她走:“哪有来了不吃饭的理儿,再说这都中午了,老姐姐要是走了这不是打我的脸么。”

“那…”郝婆子迟疑一会儿:“我就打扰一回,偏了你们家一顿饭。”

“我们家吃不起饭是怎么的。”齐顾氏白了郝婆子一眼:“赶紧坐下,咱们姐俩轻易见不得面,这一回啊,可得好好唠唠。”

郝婆子答应一声笑着坐下,齐顾氏问她:“周家看好日子了没?这要是想尽早完婚的话,过六礼就得早着些。”

郝婆子又笑了:“哎呀,我差点忘了这事,我今儿来还真是得和你们商量商量过六礼的,这不,我把名字庚贴都带了来,你们先收着。把你们大姐的庚贴给我,我给周家捎去。”

齐顾氏欢欢喜喜的回里屋拿了金枝的庚贴过来,又给郝婆子递上一块碎银子:“老姐姐费心,这茶钱先收着。周家如今生计艰难,您啊,也别和他们计较跑腿钱,您这辛苦钱啊,我们家给。保管不叫您吃亏。”

“哎哟。”郝婆子不想还有这一喜呢,她瞅着时候看天快过午才来,就是打算在齐家偏一顿饭的,却不想齐顾氏还给她银子,这下,更是笑的见牙不见眼:“那我就不客气了,要不说周家有福气么,偏生碰着你们家这么仁义的亲家,可是修了多少辈的福分呢。”

齐顾氏也笑:“我们是瞧上周书生的人品,可不求他家里怎么样。”

郝婆子心说你们也得求得起啊。就你家大姑娘那模样,一般人家哪里消受得了,也就周家如今穷的丁当响,又不知道叫你们拿什么法子骗了这才同意婚事的。

虽然这样想着,可郝婆子还是使劲捧着齐顾氏。

又过了一会儿,齐家人都从地里回来,一家子坐到一处吃饭,齐顾氏专门叫齐金枝搬了一张小桌子,又特特的把最好的饭食放到桌上,还拿了点酒。她叫了金枝还有云瑶过来三个人一起陪郝婆子吃饭。

齐金枝可不像时下的小娘子那样容易害臊,这姑娘大大咧咧的一笑,先就和郝婆子喝了三盅酒,放下酒杯就问:“郝妈妈。周家知道我长啥样?”

郝婆子赶紧点头:“知道知道,听说周家小娘子专门来你们村里相看了,回去可满意了。”

其实,郝婆子真不明白周家分明相看了,可怎么还同意这门婚事,莫不是周家真穷疯了。也不管女的长成什么样子,为着钱也得把齐大娘子娶回家?

齐金枝先是愣了愣,随后大笑:“哈哈,总算是碰着不嫌弃我长相的人家了。”

齐顾氏也高兴:“你们姐弟啊,都有福分,三姐儿就不嫌弃你弟弟长的难看,这周家啊,怕也和三姐儿一样的。”

云瑶和郝婆子也喝了一盅,放下酒杯陪笑:“我就说大姐这么好谁能嫌弃,瞧瞧,周家这不怕咱们反悔,上赶着要早些成亲的么。”

郝婆子一旁说笑,心里真是郁闷的紧,直说老天咋就这么不长眼,偏生齐家就真碰着那么些个不看长相的人家。

说实话,郝婆子心里真的挺不平衡的。

其实,她又哪里知道这是怎么回子事。

就是齐家人也都没想到里头的内情。

话说昨日周小娘子打听齐金枝,正好碰着一个老农指点给她看,周小娘子顺势一看,一大片的牡丹花田,哪里有人呢?

真实情况是那时候齐金枝正在指点云瑶,教她分辩牡丹的品种,也教她修枝剪叶,两个人蹲在牡丹丛里不露头,谁又能看得到。

蹲了一会儿,云瑶觉得累了,蹲的脚都麻了,就拿了花剪站起来伸伸腰跺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