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郁双目沉静看向林文怀:“林叔——”

林文怀还是第一次被端懿郡王叫“林叔”,饶是他一向冷静,背脊上依旧冒出了一层冷汗,忙躬身行礼:“郡王,不敢当!”

说罢,他直起身子抬了抬手。

几个行动矫健的青衣卫疾步上前,两个一左一右制住了金鹏,拎小鸡般把他拎了起来,另有一个迅疾把一个物事塞进金鹏口中,拖着他如飞而去。

赵郁见状,含笑向林文怀一揖:“林叔,这厮胆敢污蔑皇室,依照《大周律》不知该当何罪,还望林叔秉公处理!”

那林文怀怎么敢当赵郁的“叔”,忙又谦逊了一番,恭而敬之请了赵郁去了。

临离开,赵郁神情复杂看向跪在前方的秦兰芝,缓缓道:“秦氏,你虽然已经离了王府,却毕竟曾是本王的人,谁若是敢对你不敬,自有本王替你出头,你可记住了?”

秦兰芝知道赵郁这是特意当众放出话来,以让人知道自己还在他的庇护之下,心里又是感激,又是茫然,又是庆幸,又有些留恋,还有些淡淡的喜欢,千头万绪最后都归结为一句话——此生无缘!

她端端正正磕了三个头,声音平静而清晰:“妾身谢郡王恩德,永世不忘,回家之后,必然为郡王在佛前贡上一盏长明灯,日日夜夜为郡王祈福!”

赵郁听了,一口老血险些喷出——她秦兰芝何时信过神佛了?!

以往遇到要紧事了,她一般先祈祷西天佛祖保佑,再祈求太上老君庇护,然后就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了。

“在佛前贡上一盏长明灯,日日夜夜为郡王祈福”,呸!骗傻子呢!

每天晚上都睡得跟小猪似的,还日日夜夜祈福!

赵郁静静看着秦兰芝,他心里清清楚楚,秦兰芝这是要和他划清界限,从此恩情断绝,两不相干!

众人都不敢吭声。

亭子内外静悄悄的,运河水澎湃着,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远处不知谁家的画舫箫声呜呜咽咽。

赵郁竭力压抑住心中泛起的酸涩感,轻轻笑了起来,说了声“好”,转身就走了。

林文怀看了秦兰芝一眼,心事重重也去了。

白佳宁方才一直没有出声。

他已经知道令赵郁酒后流泪的女子便是眼前这个秦氏了,在一边打量了她半日,觉得这位秦氏长得也不过如此,心中越发好奇,又深深看了一眼,这才随着赵郁离开了。

秦老太和秦家大房的人这下子算是明白了,秦兰芝虽然被赶出了王府,可是端懿郡王对她依旧照拂,以后倒也不敢轻易得罪了。

这些人最擅长变脸,当下对秦兰芝三口热情非凡,口口声声要请二房三口回汉冶胡同继续吃酒玩耍。

秦兰芝心事重重,哪里还有心情玩乐,拒绝了秦家大房的邀请,预备带着爹娘回城。

他们三口刚走下亭子,便看到一个青衣少年急匆匆赶了过来,正是许江天!

许江天抬眼看见秦仲安三口,顿时欢喜之极,笑着迎上来道:“秦叔,二婶,姐姐,我雇了马车接你们来了!”

他随着赵翎回了宛州,得了两天假,便立刻买了礼物去了梧桐巷秦家,却扑了个空;问了万儿,又寻到了汉冶胡同秦家大房,最后又寻到了麒麟园。

秦仲安正不想与大房的人一路,便笑着道:“如此甚好,我正想着怎么雇车呢!”

他们一家上午雇的驴子和马车已经打发回去了,今日来麒麟园游玩的人太多,他正担心难以雇到马车呢,没想到许江天就来了。

到了麒麟园门口,许江天待秦家三口上了马车,自己和车夫坐在前面,赶着马车往城门方向去了。

赵郁回到白佳宁的画舫上,若无其事继续参加宴会。

饮了两杯酒之后,他忽然想起秦家未必有马车,不知道秦兰芝怎么回家,便叫来知礼,悄悄吩咐了几句。

约莫一盏茶工夫知礼就回来了,低声禀报道:“郡王,小的去看了,秦家人已经走了,麒麟园的跑堂的说是一个清秀小哥雇了马车过来,把秦家三口给接走了!”

赵郁:“......”

他胸口闷闷的,摆了摆手,示意知礼走开。

林文怀见知礼去了,这才含笑低声道:“郡王,咱家明日启程回京,不知郡王可否愿意同行?”

赵郁点了点头:“给林叔添麻烦了!”

林文怀眼神复杂看着赵郁,很想求他别叫自己“林叔”,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最后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暂时作罢。

作为皇帝宠信的大太监,不知道多少官员贵人认他做“干爹”,贵介子弟称他为“林叔”的更是不计其数,比如庆嘉长公主的三公子白佳宁私下也叫他林叔,可是赵郁却不能这样叫他啊!

马车到了梧桐巷,在秦家大门外停了下来。

许江天跳下马车,拉开车门,先扶了秦仲安下车,然后由秦仲安扶着妻女从马车上下来,自己去会了车钱,从马车上拎下一个竹篮子。

翡翠来开门,见秦兰芝回来了,心中欢喜,道:“娘子,姑娘,快进来吧,我买了些五花肉和萝卜,剁了一盆饺子馅,又和了面,正准备包饺子呢!”

秦兰芝最喜欢吃五花肉萝卜馅的饺子,因此翡翠一包饺子,就是五花肉萝卜馅的。

秦兰芝午饭基本没吃,这会儿正饿得发昏,闻言大喜:“太好了!我们都还没吃午饭呢,快去包一簰子先煮了!”

翡翠答应了一声,叫了万儿一起去灶屋了。

秦兰芝有些累,就先上楼歇息去了。

许江天随着秦家三口进了一楼明间,从竹篮子里拿出了用油纸包着的卤猪肉、烧鸡、炸好的鱼和炸好的绿豆素丸子,又拿出了一包月饼和一小坛酒,都摆在了明间的方桌上,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我想着今日八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就买了些酒菜送了过来!”

秦仲安和秦二嫂也都笑了。

秦仲安笑着拍了拍许江天的肩膀:“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秦二嫂笑着起身道:“江天,我去把酒菜收拾了,等一会儿你陪着你叔喝酒!”

许江天父母早亡,这几年中秋节晚上都是在她家吃月饼团圆的,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秦兰芝用了些饺子就上楼歇了,秦二嫂也上楼陪女儿去了,许江天便陪着秦仲安在院子里桂花树下饮酒说话。

秦仲安有了几分酒意,忽然道:“江天,你若是有那个心思的话,就不能在福王府做事了。”

他其实好几年前就有招赘许江天的意思,只是去年兰芝非要跟了端懿郡王,这件事才作罢,如今兰芝既然已经离了王府,不如招赘了许江天,一家人一家一计过日子。

许江天闻言,又惊又喜,当即道:“秦叔,我知道了!”

他想了想,又道:“秦叔,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小亲亲,有没有人想看前世番外?

第二十一章

和林文怀约好明日出发的时间地点之后,赵郁有了酒意,就起身回舱房睡下了。

待他醒来,舱房里已经暗下来了,原来已是夕阳西下时分。

白佳宁陪着赵郁吃茶说话,得知赵郁明日要与林文怀一同进京,当即道:“二哥,我也跟着你一起去吧!”

赵郁挑眉看他:“你回京城做什么?不怕姑母逼着你定亲?”

白佳宁笑了:“我不怕,我娘暂时还没时间管我!”

见赵郁看着他,白佳宁笑眯眯解释道:“我大嫂刚生了一对双胞胎,我大哥的小妾就又有了身孕,我大嫂正在闹呢!我娘现在正被我大哥的家事弄得焦头烂额,没空理我!”

他自顾自往下说:“其实是我大哥不对,睡了小妾,却没让小妾喝避子汤,这下弄出孩儿来了,傻眼了——我大嫂可不是好欺负的,长公主府正乱着呢!”

赵郁闻言一愣,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秦兰芝——他和秦兰芝一直很亲密,却没让秦兰芝喝过避子汤!

想到他上次去京城前和秦兰芝在房中之事,赵郁心里有些打鼓——秦兰芝没有喝避子汤,不会已经有了身孕吧?

想到秦兰芝要带着他的孩子嫁给别的男人,赵郁心里就乱糟糟的,当下有些坐不住了。

他忙拉住白佳宁:“老三,你陪我去梅溪河上散散心吧!”

白佳宁:“......好吧!”

虽然不知道赵郁要做什么,不过他已经习惯了听赵郁的。

等到赵郁让小舟泊在了一户人家的窄门外,白佳宁似乎有些明白了——他隐约记得秦氏的娘家就在梅溪河畔!

秦兰芝睡醒之后,起身从窗口往院子里看了看,见爹爹还和许江天在院子里饮酒说话,便没有立即下去,而是披散着头发倚着靠枕坐在窗前榻上,听着外面风吹树叶的声音发呆。

翡翠端了一盏茶上来递给了秦兰芝:“姑娘,喝口茶润润喉咙吧!”

秦兰芝接过茶盏慢慢喝了,这才起身开始梳洗。

梳洗罢,秦兰芝见屋子里光线还好,便拿出母亲给她的医书开始抄写药方。

这本书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纸都有些发黄发脆了,轻轻一碰就快要碎掉了。

秦兰芝打算一边抄写一边背诵,从最基础的药方子开始学习。

翡翠在一边做着针线。

如今离了王府,秦兰芝带回来的衣服不少都有些过于华丽了,不太适合梧桐巷,如今得重新做几件。

翡翠正在做的便是一件大红绸裙,这样的大红绸裙倒是可以搭配兰芝带回来的银竹叶纹白绫袄穿。

她还不知道今日在麒麟园发生的事,兀自叹气:“姑娘,咱们离开得还是太急了,您有好几件衣裙其实可以带出来的!”

秦兰芝把毛笔搁在了白瓷笔搁上,一边晃动着有些酸的手腕,一边道:“能活着囫囵离开王府都不错了,你还想把王府搬空?”

翡翠原本还满心遗憾,听秦兰芝这么一说,不由笑了:“这倒是,那会儿我可真担心侧妃罚姑娘你呢,毕竟侧妃她那么凶!”

福王风流,颇多内宠,孟王妃都不怎么管,偏偏韩侧妃凡事掐尖,不知道有多少得了福王宠爱的丫鬟姬妾吃了她的暗算。

秦兰芝想起灌自己毒酒时韩太后眼中冷森森的光,不由打了个寒噤,再也无心抄写方子了。

她抬头看窗外,见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便把自己的医书和笔墨纸砚都收拾妥当,然后带着翡翠下去了。

院子里挂了两盏绘着虫草的灯笼,一盏挂在香椿树的树枝上,一盏挂在桂树的树枝上,桂树下放着一张白杨木方桌,上面满满当当摆了荤素菜肴、月饼点心和时令水果。

秦仲安正帮着许江天在两棵梧桐树间挂秋千,见兰芝下来,便笑着道:“兰芝,江天想着你喜欢打秋千,就帮你又装上了!”

秦兰芝听了,心中欢喜,拎起裙摆快步走了过去,道:“太好了!等装好了我先试试!”

她从小喜欢荡秋千,先前这两棵梧桐树间常年挂着爹爹给她装的秋千,这次归家却没有看到。

许江天见兰芝过来,忙笑着打招呼:“兰芝姐姐,待我把这道绳子绑好,就可以了!”

秦兰芝忙道了谢。

许江天动作麻利,很快就把秋千给绑好了,他自己先坐上去试了试,觉得还算稳妥,这才笑嘻嘻道:“兰芝姐姐,你来试试吧!”

秦兰芝看着犹在晃荡的秋千,忽然想起前世在西北边陲那个又破又小的院子里,赵郁曾经在两株白杨树之间也给她挂了个秋千。

她偶然有了闲暇,就和翡翠互相推着荡秋千,别提多好玩了!

每当荡到高处,风吹在脸上,晃晃悠悠中眯着眼睛看着西北湛蓝的天和直插入天际的白杨树,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正在这时,秦二嫂用托盘端着两盘刚炒好的热菜出来了:“酒菜都准备好了,大家快就座吧!”

秦兰芝这才回过神来,忙笑着迎上前去,端起托盘里的盘子放在了方桌上。

秦家三口和许江天在桂花树下坐了下来。

秦兰芝把各样酒菜都掇了些,让翡翠和万儿用食盒装了,让她俩自在去二楼廊下赏月吃酒。

许江天见兰芝要起来斟酒,忙笑嘻嘻起身道:“姐姐,我来吧!”

他端起酒壶,麻利地斟了四盏酒,然后端起酒道:“兰芝姐姐回家了,秦叔秦婶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咱们先吃了这盏酒吧!”

秦兰芝酒量还算不错,她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是上好的桂花酒,味道甚是甘甜,后味却不够醇厚,正是她家常去买的街口的刘记桂花酒。

饮罢一盏酒,许江天陪着秦仲安吃酒说话,秦兰芝和秦二嫂娘俩在一边作陪。

秦兰芝拿起筷子要夹菜,却见桌子上满满当当,凉菜都是许江天带来的,一碟切成薄片的卤猪肉,一碟撕好的烧鸡,一碟炸小鲫鱼,一碟绿豆素丸子;热菜是秦二嫂亲自下厨炒的,一碟酸辣白菜心,一碟韭菜炒鸡蛋,一碟青椒烧大肠,一碟糖醋里脊。

这些都是秦兰芝爱吃的,自从她进了王府,却不大能吃到这些东西了。

前世到了西北,秦兰芝得自己下厨做饭,她就常常做这些宛州市井家常菜肴,赵郁起初还吃不惯,后来也习惯了......

许江天见兰芝只顾看桌子上的菜肴,以为她在王府吃惯了山珍海味细巧菜肴,吃不惯这些,忙道:“兰芝姐姐,你若是吃不惯,你想吃什么,我去让外面杭州馆子送过来!”

秦兰芝不禁笑了,道:“我很喜欢呢!”

她夹了一片切得薄薄的卤猪肉吃了,觉得很有嚼劲,只不过香料放得有些多了,却又不入味,便笑着道:“我会做卤猪蹄,十分软烂入味,下次做给你们吃!”

秦二嫂有些吃惊:“兰芝,你何时学会卤猪蹄了?”

秦兰芝笑盈盈夹了一个油炸小鲫鱼吃了,然后道:“我会的东西多着呢,娘你以后就慢慢见识吧!”

因为赵郁喜欢吃炙羊肉,她还学会了西北特有的炙羊肉,腌好的羊腿抹上油,撒了不少孜然和辣椒面放在火上烤,烤好后用小刀片了,就着西北的烈酒吃,别提多带劲了!

不多时月上中天,清光洒满人间,南边小门外的梅溪河上传来琵琶声,甚是好听,秦家众人都端着酒盏侧耳细听,谁知外面一曲奏罢,就一片寂静,只有哗哗的水声响着。

秦兰芝已经喝了好几杯酒,酒意上涌,本性显露,变得活泼起来。

她叫翡翠和万儿下楼,笑嘻嘻吩咐道:“斜对面马三姐家有月琴,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借过来,若是能借来,我给大家弹奏一曲!”

秦家斜对面马家的马三姐,从小瞎了眼睛,便学了弹唱,每日抱着月琴到人家家里供唱挣钱。

翡翠和万儿很快就借了月琴回来了。

秦兰芝接过月琴,弹拨了几下,声音清脆,余音袅袅,还算不错,便笑盈盈道:“你们想听什么曲子?”

秦二嫂一时有些怔——兰芝什么时候学会弹月琴了?

秦仲安在想:难道兰芝是在王府学会的?

想到自己两口子宝珠一般娇养大的女儿,进了王府,不但要学厨,还要学弹唱,夫妻俩心里都是无限凄惶怜惜,四目相对,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秦二嫂抬手拍了拍秦仲安的手,低声道:“幸亏兰芝回来了,以后咱俩趁着还年轻,多给她挣些家业就是!”

秦仲安点了点头,压抑住心里的酸涩,端起酒盏饮了一口。

这次兰芝从王府回来,变得稳重寡言,许江天都有些不习惯了,如今见熟悉的兰芝姐姐又回来了,他也是欢喜,笑吟吟道:“姐姐,你会弹《一江风》么?”

秦兰芝笑着摇头:“我不会《一江风》......不过我会《蟾宫曲》!”

她抱着月琴想了想,开始弹拨起来,初弹时尚有些生涩,很快就顺畅了起来,琴声如雨,煞是动听。

秦家临河小门外的小舟上,赵郁倚着舱壁坐着,听着秦家传出的月琴声,不由自主随着唱了起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一曲唱罢,赵郁自己吃了一惊——他何时学会唱这个曲子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本书下周二入V,入V当天三更奉上,并有前世番外~

第二十二章

白佳宁也是奇怪:“咦?二哥,这曲子是《蟾宫曲》......这词以前没听过,是你自己填的么?”

赵郁:“......”

他老老实实道:“不是我填的词,我以前也没听过,也不知为何,就跟着唱出来了。”

白佳宁笑了,正要再说话,却听院子里传来清脆好听的少女声音:“我只有《蟾宫曲》弹得最好,你们有没有会唱的曲词?”

他如今知道这就是秦氏的声音,悄悄看了赵郁一眼,见赵郁一副心事重重模样,便不再理会,凝神细听。

秦兰芝把月琴抱在怀里,笑盈盈看着大家,等着大家的回答——她其实还是会弹几支曲子的,不过隔了这么多年,如今能够准确记住的只有《蟾宫曲》了。

万儿立在一边,怯生生道:“如今城里人人都唱《蟾宫曲春情》......”

秦二嫂笑道:“正是,《蟾宫曲春情》如今街坊上都会唱!”

秦兰芝却是不知道《蟾宫曲春情》的唱词,便笑道:“我来弹,你们一起唱!”

她低头弹拨月琴,发出铮铮之声。

许江天笑着站起身,用手打着节拍,开始领唱:“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众人一起拍手打着拍子,随着他一起唱:“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连唱两遍之后,秦兰芝把月琴放在一边,起身端起酒壶,给大家一人斟了一盏桂花酒,笑盈盈道:“夜深了,咱们已经尽兴,明年今夜再相聚吧!满饮此杯,大家各自歇息去!”

众人饮了这盏酒,欢欢喜喜各自散了。

秦兰芝今晚饮了好些酒,刚才在楼下眼睛还有些困,如今用凉水洗漱罢,却又没了睡意。

她穿着白绫寝衣坐在窗前,看着窗外夜空皎洁的圆月,想起了在西北边陲过的第一个中秋节。

随着赵郁前往西北的路上,她跟着一个在路上偶然遇到的落魄老太监学会了弹月琴,最先学的便是《蟾宫曲》。

秦兰芝追随赵郁一路西行,从初夏时繁花似锦的宛州走到了秋日黄沙漫漫的河西走廊,心里着实思念爹娘,实在是苦闷的时候,她便抱着月琴弹唱老太监教的《蟾宫曲九日》。

那时候赵郁心灰意冷,要么默默赶路,要么坐在那里发呆。

她唱曲的时候,赵郁只是默默听着。

到了如今,秦兰芝才发现,自己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赵郁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