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郁俊脸微红,垂下眼帘,轻轻道:“她睡着了,说睡醒再吃。”

秦二嫂一看女婿都羞涩成这样了,心里后悔自己多问了一句,忙转移话题,起身指挥着小丫鬟摆饭。

用罢午饭,秦二嫂和秦仲安带着已经睡醒的阿犬去西边白宅作客去了——自从揭穿之后,陆妈妈喜欢梧桐巷,白佳宁便把赵宅西隔壁的宅子买了下来,拾掇了一番,让自己的奶娘住了进去,他有时忙得很了出不了城,也在这里居住。

兰芝睡得迷迷糊糊,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睁开眼睛发现是赵郁,便闭上眼睛继续睡了。

赵郁日夜兼程赶路,又忙了大半个时辰,是累极的人,躺下抱着兰芝,很快就睡熟了。

待两人睡醒,已是晚上,因外面的雪映着,屋子里倒是不算暗。

小夫妻依偎在一起说话。

兰芝坐起身,把赵郁剥得光溜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检查了一遍,没发现伤口,这才松了一口气——前世赵郁追击西夏军队,可是受了重伤!

赵郁心里明白兰芝是担心他像前世一样,却不说透,懒洋洋任凭兰芝翻腾他。

待兰芝检查完毕,赵郁这才道:“兰芝,你放心吧,我是有妻子儿子的人,自然会妥善保护自己。”

兰芝想起前世,忙又问道:“咱们大周伤亡的士兵......”

前世她一直帮着护理照料伤病的士兵,到现在还忘不了那些血肉模糊的伤口。

赵郁抱过兰芝,让她压在自己身上,这才道:“大周伤亡不多,我提前做了安排,以身殉国的士兵,除了抚恤一百两银子,如果家眷愿意,家眷可以进入薤谷养马场,或者进入青衣卫在京畿的运河庄子,子女可以进入青衣卫;负伤的士兵,也照此办理,我的养马场或者青衣卫的运河庄子,可以奉养他们一生。”

兰芝听了,这才放下心来,低低道:“他们是大周的英雄,不能让英雄寒心......”

赵郁“嗯”了一声,抚摸着趴在他身上的兰芝,轻轻道:“兰芝,我准备走仕途了。”

兰芝吃惊地直起身子,就着黯淡的光线看着赵郁。

赵郁抬手抚摸着兰芝的背,缓缓道:“我如今是朝廷任命平西指挥使,正三品的武官......从西北出发回家前,我已经向朝廷递了折子,给你请封诰命......”

兰芝背部最是敏感,赵郁又最了解如何挑逗她,她被赵郁抚摸得浑身直颤,脚尖紧绷,忙道:“那你的爵位......”

赵郁察觉到了兰芝的异常,一边抚摸,一边道:“区区一个郡王,大周皇室可不缺郡王,我不在乎......”

他一直等着庆和帝主动把兰芝和阿犬记入玉牒,等了好几个月,庆和帝却一直没有动静。

既如此,那他也不稀罕什么皇室爵位了,就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来吧!

如今赵郁力量尚弱,他要做的,便是韬光养晦,一边示弱,一边积蓄力量,待到羽翼丰满,再倾力一击,一击必中。

赵郁亲了兰芝一下,低声道:“我给阿犬起了个大名,叫赵臻,‘泽臻四表,远人慕化’......兰芝,这名字怎么样?”

兰芝被他揉搓得浑身酥软脑子一片空白,只来得及说了声“好”,就被赵郁给吻住了......

晚饭时兰芝终于下了楼。

今晚蜀芳准备了一个蜀地的鲫鱼锅子。

一家人围坐在一楼堂屋,在蒸腾的鲜香气味中,吃着鲜嫩的涮鱼片,涮着青菜菌菇和羊肉,吃着合欢花浸的酒,十分欢快融洽。

赵郁饮了一盏酒,开口道:“爹,娘,我给阿犬起了个大名,赵臻,臻善至美之臻。”

秦二嫂和秦仲安听了,都欢喜得很,两口子齐齐道:“赵臻......这名字好!”

秦仲安看向怀中抱着布老虎玩的阿犬:“阿犬,你有大名了,以后叫赵臻,知道么?”

阿犬眨了眨眼睛,一脸懵懂。

赵郁兰芝都笑了起来。

赵郁又道:“等我和兰芝有了女儿,小名请岳母来起,大名就叫赵荃;老二若还是儿子,就姓秦好了,秦澈这个名字怎么样?”

兰芝和秦二嫂还不怎么在意,倒是秦仲安听了,眼睛立即湿润了。

他自己虽然不在意,可是每次去城北汉冶胡同老大那里看老母,老母总是说他是绝户,逼着他过继老大家的儿子......

秦仲安自己有女儿,心里清楚得很,女儿也不比儿子差,兰芝虽是女儿,却也能支撑起门户,比那些不成器的儿子好太多了。

用罢晚饭,见外面雪停了,赵郁便想要带着兰芝出去散步。

两口子刚出大门,白佳宁得到消息过来了,正好在门口堵住了赵郁和兰芝,便一起去西隔壁的赵宅寻玉兆雁去了。

玉兆雁正和三胞胎孙秋、孙冬和孙夏围炉吃酒,见赵郁和白佳宁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玄色斗篷的人,当下就起身笑道:“你们来的正好,我们刚上了腌好的鹿肉和羊肉,咱们今晚吃肉喝酒,一醉方休!”

兰芝随着赵郁进去,抬手揭下兜帽,笑吟吟道:“我来负责烤肉!”

玉兆雁看了过去。

屋子里点着枝型灯,铜火盆里又生着火,亮堂堂的,越发映得兰芝人比花娇明艳娇媚,他顿时呆在了那里。

赵郁走了过去,抬手把玉兆雁摁在了椅子上,自己在玉兆雁旁边坐下:“看什么看?再看老子揍你!”

玉兆雁偷偷觑了兰芝一眼,见她水汪汪的大眼睛只是看着赵郁,心里不禁酸溜溜的:“嫂子,火盆里还埋着红薯和板栗,已经可以吃了,你自便啊!”

兰芝大大方方微笑道:“多谢!”

几个男人吃着烤肉喝着烈酒说着话,约定明日一起去白佳宁的运河庄子破冰钓鱼。

庆和帝这些日子心中颇不宁静,未召嫔妃侍寝,一个人宿在延福宫。

今日雪下了整整一天,整个皇宫成了白雪世界。

宫女和小太监在庭院里堆了个雪人,颇有几分童趣。

庆和帝立在嵌了水晶片的落地雕花长窗前,看着外面孤零零的雪人,心中慌慌的,却又不知为何慌。

他到底有些寂寞了。

这时候白文怡带了小太监在一边侍候,庆和帝便问白文怡:“文怡,你说这会儿城中一般人家都在做什么?”

白文怡想了想,道:“大户人家‘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锦貂’,普通人家则是围炉吃酒,小儿堆雪,热闹得很!”

庆和帝想起不肯进京的赵郁,心道:阿郁不知道在做什么?

他百无聊赖,也无心政务,便早早歇下了。

今晚庆和帝睡得有些早,却总是睡不安稳,心里乱乱的,便起身坐了起来,叫白文怡进来侍候,起身继续批阅奏章。

在看到赵郁为嫡妻秦氏请封诰命,为嫡长子赵臻请封荫职的折子的时候,庆和帝一下子呆住了——阿郁这是什么意思?他自己给阿犬起名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送88个红包~

第八十一章

白文怡其实已经看过这封折子了。

这封折子内阁也早看过了, 上面贴着一张纸,纸上是丞相武应文的批示, 武应文已经准了, 只待庆和帝用朱砂做了批示, 便可以由六科校对下发执行。

大周立国以来, 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政务流程:所有奏章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后呈报皇帝过目, 然后再送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 再呈报皇帝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执行。

如今赵郁的这封折子, 基本上已经只剩下最后一步由庆和帝批红了。

庆和帝顿了顿, 把手里蘸了朱砂的笔直接扔在了大紫檀雕螭御案上, 叹了口气,负手在大殿内踱步。

大殿内铺着厚厚的地毡, 踩在上面无声无息。

延福宫地下烧着地龙, 外面天寒地冻, 殿内却暖融融的,速水香清雅的气息弥漫氤氲着。

庆和帝想起不久前, 他刚向太师梁启宗和吏部尚书梁乃恩父子流露了想让梁乃恩嫡长女给阿郁做郡王妃的想法,梁启宗父子也都含蓄地答应了, 没想到阿郁却给他出了这个难题。

快到子时了, 庆和帝还是决断不下,便问白文怡:“今晚文怀是不是宿在宫外府邸?”

白文怡答了声“是”。

作为皇帝宠信的大太监,他和林文怀在皇宫外都有私宅。

庆和帝想了想, 道:“宣他进宫吧!”

阿郁的事,事关各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只有和林文怀商议了。

在漫天大雪中林文怀带着王湉进了宫。

庆和帝见了王湉,点了点头,却也没说什么。

王湉是他着意选拔培养的人,是封疆大吏的预备人选,早早就安插在了赵郁身边。

见了赵郁的请封折子,林文怀当即行礼:“陛下,臣以为陛下不妨答应!”

庆和帝看向王湉。

王湉一反在赵郁面前的活泼戏谑态度,认认真真道:“陛下,臣也以为陛下不妨答应端懿郡王!”

庆和帝心里一阵郁闷:“可朕的小皇孙阿犬......”

他原本给阿犬起了那么多美好的名字,还请钦天监监正测算了一番,最终选了三个名字,觉得哪个都好,哪个都合适,还没最终确定,赵郁却等不及地给阿犬起了大名......

林文怀和王湉四目相对。

给秦氏请封诰命这个主意,还是他给端懿郡王出的,为的是逼庆和帝做出表态。

王湉沉声道:“端懿郡王所作所为,无不契合‘韬光养晦’四字。”

他神情肃穆,行了个礼,接着道:“陛下,福王世子赵翎,安王世子赵渊,定王世子赵芃,如今都在京城周旋于权贵之间,臣闻说朝廷重臣因为各自支持的人不同,已经分了派系,且已经开始上书陛下,请陛下早日过继。”

“对此乱象,陛下不如听之任之。”

“端懿郡王如今实力不足,又不打算依靠世家大族,可端懿郡王聪明睿智,雄才伟略,慈悲悯民,臣以为是最好的人君之选。陛下且看后效。”

王湉的话甚合庆和帝心意,他走到大紫檀雕螭御案前,接过白文怡递来的御笔,重新蘸了些朱砂,工工整整写下了“朕知道了”四个字。

这件事定下之后,庆和帝松快了许多,英俊的脸上带了几分笑意:“朕着实有些想念小皇孙啊!”

林文怀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道:“陛下,臣闻说端懿郡王如今在宛州陪着妻儿......”

庆和帝一听,心里酸溜溜的:“宛州距离京城又不远,他为何不进京觐见?”

白文怡在一边微笑:“陛下,宛州距离京城确实很近......”

庆和帝一听,心里一动,自言自语道:“小阿犬已经满七个月了,快会走了吧......”

王湉异常耿直:“陛下,民间谚语,小孩子‘三翻六坐九爬叉’,说的是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九个月才会爬,一般到了一周岁,才会学走路——小皇孙应该刚会坐。”

庆和帝:“......会坐的小娃娃也很好玩呀!”

大雪整整下了三天三夜,一直到腊月十七,这才停了下来。

赵郁闲来无事,带着岳父岳母和妻儿去了白佳宁的运河庄子玩耍。

运河上早结了厚厚的冰,赵郁带着孙氏三胞胎动手用竹子和木头做了个冰床,在冰床上铺设厚厚的锦垫,又围了貂裘,让兰芝抱了阿犬坐在上面,他亲自拉着在冰上玩。

冰床在冰上滑得飞快,阿犬在兰芝怀里,惊喜得“嗷嗷”直叫,手舞足蹈,开心极了。

兰芝也喜欢得很。

赵郁拉着玩了好久,有些累了,阿犬却还嗷嗷叫着要玩。

赵郁便抱了兰芝下来,夫妻俩立在旁边,让翡翠抱着阿犬继续玩,由孙秋去拉。

孙秋见心上人抱着小公子坐在上面,自是尽心尽力,欢喜得阿犬在翡翠怀里直蹿。

翡翠紧紧抱着阿犬坐在风驰电掣的冰床上,看着前方拉冰床的孙秋,心里甜滋滋的,满脸满眼都是笑。

兰芝依偎着赵郁立在一边看着,笑盈盈低声道:“阿郁,你帮我问问孙秋喜不喜欢翡翠,若是他愿意,咱们就可以张罗着给他和翡翠两个办喜事了!”

赵郁点了点头。

孙秋、孙夏和孙冬三兄弟如今都跟了他,很是得力,他打算好好笼络这三兄弟,也乐见孙秋与翡翠成亲。

再加上赵郁自己与兰芝夫妻恩爱,因此也希望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中午是白佳宁从杭州请来的厨子做的杭州菜,清淡美味,点心尤佳。

男人们在外堂吃酒。

女眷则在内院吃酒听曲。

内院正堂垒着壁炉,里面燃烧着木柴,屋子里暖洋洋的。

黄花梨木方桌上摆着精致酒菜,兰芝、秦二嫂和陆妈妈围着桌子坐着,翡翠抱了阿犬挨着兰芝坐着。

白佳宁庄子上养的双胞胎歌姬莲瓣和玉蕊抱了乐器在一边弹唱,乐声叮咚,歌声柔媚。

大人们在吃酒,阿犬乖乖呆在翡翠怀里,乌溜溜大眼睛专注地看着唱曲的莲瓣和玉蕊。

兰芝见了,心里暗笑,低低和秦二嫂说道:“娘,你看阿犬!”

秦二嫂看了过去,见阿犬大眼睛圆溜溜看着美女唱曲,不由莞尔,道:“阿犬这孩子,这么小就晓得爱好美人,长大了那还得了?也不知道像谁!”

她说着话,睨了兰芝一眼,意思是像兰芝——兰芝当年可是一眼看中了端懿郡王的容貌!

谁知赵郁恰好进来,随口道:“阿犬好色,自然是像他祖父了!”

他看向兰芝:“兰芝,带上阿犬,咱们三口去见客!”

作者有话要说:短小精悍的二更~

已使用了“赵臻”这个名字,请起名字的小可爱吱一声,我好送出晋江币~

第八十二章

兰芝听到了赵郁那句“阿犬好色, 自然是像他祖父了”,不由微笑——福王的确是够好色了!

福王府内宅的姬妾数量, 据说比皇帝的后宫人数还要多。

幸亏赵郁不像福王, 他若是像福王, 兰芝绝对离了他。

想到这里, 兰芝瞅了赵郁一眼。

赵郁与兰芝心有灵犀一点通, 猜到了兰芝这一眼的含义,待兰芝出来, 便凑近她低声道:“兰芝,放心吧, 我对那些没有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万里经商, 跃马关山, 百姓富足,天下大治, 那些男女之事, 不在他的兴趣范围内。

兰芝看了赵郁一眼, 灿然一笑——她知道这是赵郁的真心话!

前世的时候,赵郁对这些就没有兴趣, 一直到她死去,他身边也不过只有一个她而已!

想到这里, 兰芝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她每每想到前世, 总是觉得压抑和痛苦,可是如今想来,承受着压抑和痛苦的不只有她, 还有赵郁。

可是在那样的压抑和痛苦中,赵郁却始终只有她,她也只有赵郁......

赵郁见兰芝笑得眼睛成了弯弯的月牙儿,嘴角上翘成温柔的弧线,小酒窝深深,小小的脸丰润可爱,笑容极为甜美可爱,不由心里一甜,趁人不注意,悄悄摸了摸兰芝的脸颊——啊,好软啊!

兰芝眼波如水,看了他一眼。

赵郁心中更是美滋滋,心道:若不是被人看着,真想好好亲亲兰芝,抱抱兰芝呀!

这时候翡翠抱着穿好小斗篷的阿犬出来了。

庭院里的雪早清扫干净了,只是因为天寒地冻,铺着青砖的地面还是有些滑。赵郁怕兰芝摔着了,伸手牵住了兰芝的手。

兰芝正要说话,阿犬却探身过来,双手齐上,要分开赵郁和兰芝牵在一起的手。

他最看不得爹和娘亲近!

娘可是他的,不是爹爹的!

赵郁:“......这孩子醋劲儿怎么这么大?”

兰芝笑了起来,道:“还不是随你!”

赵郁:“......这倒是......”

兰芝看了看路面,道:“路还是有些滑,阿郁你抱着阿犬吧!”

赵郁瞟了儿子一眼,虽然嫌这小崽子爱瞎吃醋,却还是伸手把他给接了过来——这可是他的崽子啊!

阿犬显然更愿意娘亲抱他,向着兰芝挣扎了一下,大眼睛里满是渴望,却苦于不会说话。

兰芝忙亲了他一下,柔声安抚他:“阿犬,娘亲力气没那么大,抱着你万一摔到了怎么办?”

阿犬似能听懂一般,乖乖地让爹爹抱着了。

赵郁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悄悄挽住了兰芝的手,一起往外走去。

翡翠拿着衣包跟在后面,到了内院门外,见孙秋在外面候着,羞涩地看了孙秋一眼。

孙秋会意,拱手行了个礼,与翡翠一起跟着出去了。

临水的小楼上挂了厚厚的翠绿毡帘,从远处看,什么也瞧不见,只是楼下立着几个带着佩刀的劲装侍卫和几个艳装丫鬟,瞧着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