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泽仔仔细细的打量着睿王,只觉得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虽然变成了中年男子,但是目光坦诚,笑容明朗,叫人瞧着就心里舒服,一如多年前的那般,道,“回来就好。”

两个人一同入了内,赵璟虚虚的扶着沈从泽,说起分别之后的事情来,道,“一直就住在通州,时常去外面转转,去了天山,西域,还曾经远渡重洋去过暹罗国,阿丹和天方。”

“往常只觉得我们大赵地大物博实为了不起,等着走出去瞧一瞧,才会发现,这外面当真是地域辽阔,民风各异。”赵璟说起自己曾经远洋的经历来,那一次足足去了三年,他遇到几次险境,差一点就没有回来成,“那些人皮肤像是裹了黑炭一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却是极为聪慧…”

两个人到了厅堂,有丫鬟上了茶水糕点。

赵璟抿了一口茶水,抬头,道,“世兄可是还没下衙?”能让赵璟称呼一声世兄的就只有沈从泽的几个儿子了,而和赵璟走的最近的则是沈从泽的小儿子沈南光,性格极为刚硬,正在都察院任职。

“没有。”却是笑道,“不过南光要是知道你来了,飞也似的跑来了。”结果话还是没说完就听到外面有爽朗的笑声。

那声音洪亮悦耳,随即笑着走进来一个身材中等,眉眼锋利的男子来,道,“爹,是谁来了?”

等着看到厅堂坐在红漆螺钿交椅上的睿王,露出惊喜万分的神色,上前狠狠的拍了拍赵璟,道,“阿璟,你回来了!”

赵璟起身,笑着道,“是我。”

沈南光忍不住哈哈大笑,揽住了赵璟的肩膀,两个人站在一起,都已经是中年了,却是像是小时候那般,被久别重逢的喜悦盖住。

几个人叙旧,谈了一番,话题就绕到了朝中的事情,沈从泽很是忧心的说道,“当初先帝在的时候就十分担忧陛下的病体,果然不过十年的时间…” 沈从泽话还有其他的暗喻,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从出生开始就担忧他能否继位的可能,等着给赵璟找老师的时候,先帝竟然就给他加了许多储君才有课程。

所以可以说,赵璟也是被当做储君养大的。

沈从泽道,“睿王殿下,你打算怎么做?”其实这才是沈从泽一直想问的,朝中如今为了到底让谁当摄政王的事情吵的极为凶狠,其中就以廖北和孔秀文为两派,廖北就是主张让秦王当摄政王,而孔秀文则是按照皇帝的意愿,力挺睿王。

沈南光道,“陛下一直属意睿王,这是朝臣都知道的事情…,之前是因为找不到睿王殿下,如今殿下已经回京了,廖大人显然也不会有异议。”提到正事,沈南光很自然的用起了尊称,道,“只是还要问问殿下的想法,当初您能抛下所有一走了之,如今做好准备当这个摄政王了吗?”

沈从泽,沈南光都是目睹当初的事情的,也是最为了解睿王到底为什么要这般出走十年。

赵璟苦笑,道,“还是世兄了解我。”

提起穆氏的事情来,道,“一直想要给穆氏翻案,只是陛下迟迟不肯答应,昨天还为了这件事和陛下大吵了一架。”

其实皇帝还说了一句话,赵璟没有讲出来,他说道,“等朕死了,你当了摄政王,这个案子就随你了,朕也管不着了!”

“我费了十年的功夫,终于找到了杨延,他也承认当年指认穆氏一族通敌卖国是受人指使,这就足以说明当年…,通敌叛国的却是另有其人,而此人是谁,叫什么?是不是还藏在朝中?会不会再来一次天顺之役。”

所谓天顺之役是,天顺六年冬,鞑子集结了三十万的大军从峡谷关直接进入了中原,巧妙的躲过几个卫所的,就好像是知道大赵所有的布防,显然就是有人通敌叛国,之后直奔京城而来,途杀京城附近尽四十万的大赵百姓,所谓血流成河也不过如此。

赵璟当时在齐洲府,也是被另一路鞑子围攻,后被穆将军支援,两军里应外合破了鞑子的围剿,又连夜急行军,终于在京城被破城之前赶了过去,和鞑子在东武门大开杀戒,拼死血战,最后只留下不到三万的兵力,这才惨胜。

“陛下依然不允。”以前还缺乏证据,但是现在…,证人就在眼前,皇帝依然不同意重新彻查。

赵璟有时候睡觉还会梦到当时的场景,他从小就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极为胆大,到了十五岁就不愿意呆在京城了,觉得一切都没意思,后来磨了先帝去了齐洲府,在那边认识杨志等人。

三年后便是一场血战,那时候他在东武门遇到了鞑子,同是三十万兵力对上对方三十万大军,他们却是因为连夜急行军处于劣势,到处都是血,一直都在砍人,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只有猩红的一片…,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更忘不了穆将军是怎样站在他旁边一直尽心尽力的护着他,可以说要是没有穆将军的协助,他根本就没办法打退鞑子,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而这样的穆家最后却被判了个通敌叛国,一家子惨死不说,还株连九族。

赵璟每次想起就觉得心痛的不行。

沈从泽叹了一口气,道,“毕竟这圣旨是由先帝下的,如果同意重新彻查就对先帝的…,后世会怎么看待先帝?”

赵璟也沉默了下来。

就是因为知道这样,他才当初离开了京城,他没办法为穆氏翻案,又无法指责养大他的先帝,左右为难,心痛难耐,最后只有离开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睿王殿下是要推辞当摄政王吗?”沈从泽还是最终问道。

“不。”赵璟目光坦然的说道,“我决定当这个摄政王。”

沈从泽一直都担心赵璟会拒绝当摄政王,穆氏一案,一直都是赵璟的心结,那穆氏不仅是赵璟姻亲,还是曾经守望相助的兄弟,如今一族几百口蒙冤惨死,其中还包括未过门的未婚妻,还是由自己的兄长下的旨意。

轮到是谁都会受不了。

而皇帝和赵璟之间一直都难以达成一个统一,除非皇帝能答应重新翻案,两个人才能心平气和的在一起,结果赵璟自己却是自己想通了。

其实沈从泽被赵璟离京十年给吓到了,皇权面前,谁又能推拒?

“正该是如此。”沈从泽安慰了赵璟许久,但是心里却是极为高兴的,他一直都觉得秦王过于年轻,且不像是赵璟,从小被当做储君培养,又经历天顺之难这种事情,处事还是眼界和旁人大为不同,所以赵璟当摄政王更为合适。

这自然是为了朝廷,但是私心里,其实他并不喜欢秦王,冲着他因为子嗣的问题,娶了魏国公府的女子开始。

更不要说,魏国公府的小姐竟然觉得自己家出了个秦王妃,就腆着脸来找他写推举函,看似求,但其实两家并无来往,他又为何要给她写推举函?所以不过就是仗着权势在逼迫罢了,实在是让他厌恶至极。

其实今天就算是赵璟不来,沈从泽也准备去说服赵璟的。

想到推举函,沈从泽就想起李清珮,道,“睿王殿下,你上次叫王兴过来,叫老夫写一个推举函,那女举人的名字叫李清珮是也不是?”

赵璟正要跟沈从泽提起这件事来,听了笑道,道,“难为老师还记得。”

沈从泽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老夫原也没有在意,只是后来忽然想起来…,老夫当年有看过她写的文章,那是之前她参加乡试的卷子。”

“竟然有这样的事?”赵璟却是没有想到过,不过是心里有了底,一个乡试的卷子,能送到沈从泽前面,显然也是不俗的,或许真像是李清珮说的那般,她靠着自己的本事也可以考中进士。

“如何?”

沈从泽道,“女娃娃见解颇为大胆呀。”

“嗯?”赵璟忽然就来了兴趣,“那卷子还能找到吗?我也想瞧一瞧。”

沈从泽对儿子沈南光说道,“你去我的书房…,就是在下面的卷宗里,对,你以前也瞧过的。”

赵璟原本只是好奇,但是等着李清珮娟秀的字迹落入眼中。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船早就开好了,就是后面剧情卡的太厉害。嘤嘤嘤

那个我把船放到了微薄相册里,密码是,么么么 是真船,嘿嘿,聪明的你们肯定能找到吧?

第47章

相对于其他考生的字, 李清珮的还稍显生涩, 显出底子不好, 但是笔法灵动,娟秀雅致,倒也弥补了这一点, 那之后便是文章优劣了,赵璟看到李清珮写到,臣闻太宗皇帝英明神武…

赵璟看完舒了一口气, 久久都没有说话, 沈从泽捋了捋胡须道, “不简单。”又道, “当时子坤拿了这文章来,叫老夫仔细瞧,实为喜欢,这才誊写了一份, 想着那一年的金榜题名必然有她,谁知道她却是没有来参加会试。”

沈从泽说的子坤是就是现在的礼部尚书, 已经入了内阁的孔秀文的字。

赵璟想了想,道, “很是有几分大胆的见地。”想起这次的考试,道,“孔大人是这次主考?”

一般会试会指定八到十八个个监考,但是其中还有会区分主考,有阵子许多新晋的进士还会管主考官叫做恩师, 后来被皇帝严令禁止了。

“正是。”

赵璟想了想,道,“我去礼部瞧瞧。”

等着赵璟走后,沈从泽露出沉凝的神色来,对着小儿子沈南光道,“王爷对这位考生有些不同寻常呀,许久不曾露面,第一次就是为了推举函,这会儿又要去礼部看那文章…”

沈南光却觉得这是好事,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王爷也是该成亲了。”

沈从泽想了想,道,“你去查查这位考生。”

“爹…”

“快去。”沈从泽不容置疑的道。

***

李清珮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了,且是被撞门的声音吓醒的,李念在外面大声喊道,“姐姐,你没事吧?”

李清珮有些迷蒙的脑子马上就清醒了过来,看了眼天色就明白,肯定是起的太晚,吓到家人了,还当她出了什么意外,道,“我在呢。”

“姐?”

“清清?”这是郭氏的声音。

李清珮清了清嗓子,道,“娘,念儿,我就是睡过头了。”

九月份的京城天空又高又蓝,秋风徐徐的,吹在身上十分的舒服,李清珮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上,咬了一口从李记买来的鲜肉鲜菇的小笼包,薄薄的皮被咬掉一个口子,鲜甜的汁水就滑入了口中,她吸了好几口,这才意犹未尽的把小笼包放到洒上辣椒油的醋上,蘸了蘸,又秀气的吃了起来。

一旁郭氏道,“念儿一早就给你去买的,热在锅里,皮有些散了,没刚买来时候有嚼劲儿。”

李清珮扭过头含笑看了眼李念,见他羞涩的搔了搔头,道,“不过顺道去买的。”李念到了京城之后,觉得这边的生意更好做,这几日天天都去外面转悠,想着能不能找个好一点的店面来,倒是比一考完试就十分懒散的李清珮还要勤奋。

果然听郭氏道,“你这些日子是不是太过松懈了?”

李妈妈端了奶白色的鲫鱼豆腐汤来,听了这话笑道,“哎呦夫人,大小姐可是辛辛苦苦的读了一年多,这会儿好容易考完,总要松快松快,不然总这么紧绷着,可是要闹出病来。”

李清珮嘿嘿笑,道,“李妈妈,还是您疼我。”

“贫嘴吧。”郭氏拧了拧李清珮的耳朵,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吃过了反,李清珮就郭氏赶了出去,道,“跟你弟弟出去转转,别在家里闷出病来。”

李清珮换了一身玉白色的缠枝柳暗纹锦缎褙子,梳了个俏皮的双螺鬓,脂粉未施的跟着李念出了门,虽然考完之后郭氏就把她曾经的衣裳,首饰都还给了她,也默认可以打扮自己了,但是她却已经是习惯了现在这般,主要以前上妆是为了给秦王看,再后来出了秦王府便是有些赌气的成分,想着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

而如今,李清珮觉得即使穿着最简单的衣裳,却也是堂堂正正的,变得自信明朗了起来。

李念跟李清珮说起话来,“姐,我听说前面有个馄饨摊子叫状元一品红,有个举子吃了他的馄饨高中了状元郎,咱们要不去尝一尝?”

李清珮喝了一大碗的鲫鱼豆腐汤,又吃了半笼的小笼包,正是吃的肚子圆鼓鼓的,哪里还能吃下去,听了笑道,“姐可是吃不下了,你最近看了许多店面,可是有合适的?”

李念听了这话,道,“那咱们回来的时候吃。”又道,“好位置的都有人占了,偶尔有那没租借出去的不是价钱比旁人贵,就是要一下子定十年的契,不过是小本生意,实在是为难。”

李清珮纵容的说道,“怕什么,姐姐还有私房,你缺了就跟姐说。”

李念却羞涩的笑了笑,却坚定的拒绝道,“姐,你之前给的银子就够了,念儿想要自己做起来,这钱来的太容易,去的也快,总要一分一厘的慢慢的赞起来,才知道赚钱的辛劳…,姐,你怎么这般看念儿?”李念说道这里见李清珮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紧张的摸了摸脸,“难道说脸上有什么东西?”

李清珮笑着摇头,道,“姐只是觉得不过一年,念儿也长大了,能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了不起,爹爹要是在世,见到你这般不知道有多开心。”

李念却羞愧的低下头来,道,“爹爹只会骂念儿愚蠢,不会读书。”

“不会。”李清珮道,“爹爹最是温柔了,说话从来大声,小时候我拿不住笔,爹爹就一遍一遍的教。”

李念道,“姐,爹爹是怎么样的?”

“爹爹是一个芝兰玉树一般的君子…”李清珮心目中父亲就是男神一般的人物,在她年幼的给予她十足的父爱。

两个人一直闲聊着去了京城最繁华的东大街,因为离的不远,所以是步行去的,却是没有注意到门口停了一辆马车,一直都没有动,知道姐弟俩离去,这才离去。

等着两姐弟渐渐看不见踪影,那马车内的男子冷声说道,“启程吧。”

“是王爷。”

车帘随着马车的行驶,轻轻摇晃了起来,外面的阳光时而照射进来,时而又挡住,忽明忽暗的,将秦王的面容映衬的越发深沉不见底。

“王爷,到了。”

秦王收回心神,下了马车来,高高的匾额上用烫金字体写着廖府,正是内阁首辅廖北的府邸。

***

李清珮跟李念东大街逛了一圈,回来的时候还是被弟弟拉去吃了状元一品红的馄饨,李念还给李清珮放了一大勺的红辣子,羞涩道,“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姐姐肯定是考中。”

李清珮心里暖融融的,朝着李念笑了笑就低头吃了起来。

两姐弟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了,李清珮特意要了洗澡水,舒服的跑了个澡,昨天晚上被赵璟折腾的够呛…,白天的时候有事情分心,倒也还好,晚上安静下来就觉得不太舒服了,她想起赵璟的有力的臂膀,还有蜜色的腹肌来,就忍不住脸红,想着当初怎么就觉得是一个快枪手呢。

等着泡完出来,躺到了床上,闻着熏过百合香的新褥子,李清珮很快就睡了过去,只是到了半夜李清珮就醒了过来,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等着清晨看到渐渐升起的太阳,这才恍然…,原来是在等赵璟。

看到晨曦,李清珮颇有些失落,知道今天赵璟是不会来了…,或许是终于死了心,心中无事,结果一放松,靠在床上又睡过了过去。

这一觉醒来已经是中午了,这次郭氏到没有来喊她,只是看着她的目光颇为担忧,就是李念对她说话也越发小心翼翼了起来。

李清珮还当怎么回事,等着算了算日子才发现已经快到放榜的日子了,也怪不得大家这般小心,原来是怕她压力太大。

每天早上吃郭氏亲手做的饭菜,还有李念变着法买来的各种吃食,有时候是李记的小笼包,望北楼的酱肘子,还有汇丰居的凤爪,总归都是京城有名的小吃。

李清珮也没有解释,偷偷的享用着家人这份默默关怀,她想着…,就让她任性一回吧,因为她确实是很紧张,囧。

越到放榜的日子就越有些患得患失了起来。

不管如何,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李清珮一大早就起来,站在门口时不时的往外看去,很快就看到远处差役开敲着锣朝着这边过来,她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即使站在旁边的郭氏也是紧紧的握着双拳。

结果那些人却是去了隔壁,原来那家也有考生。

李清珮瘫坐在门口,有些沮丧的叹气,一旁的郭氏道,“别急,我们再等等…”正是说话,那些报喜的差役又从隔壁家跑到了他们家门口来。

那来报信的人站在李清珮的前面,笑吟吟的,道,“给大人道喜了!”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我把船直接放出来了,其实挺害怕被查水表的…,所以你们快看,后面我还是会放到相册里的。

另外,大家看到故事写到这里就要换地图了。所以我写了补充文案。

白天,赵璟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李清珮和他不过是君臣。

晚上,道貌岸然的摄政王就对李清珮酱紫…,吃干抹净。囧

摄政王最大的忧愁不是国库空虚,也不是远处鞑虎虎视眈眈,而是…,李清珮痴迷于他的肉体却不肯成亲。

王管事提议:这女人有了孩子,心就回来了。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李清珮终于生了个娃…,然后成了第一个带着娃上任的都察院御史,Σ(゜ロ゜;)

摄政王,╥﹏╥

第48章

“赏钱呢?”郭氏急慌慌的从李妈妈手里接过早就包好的荷包, 里面难得大方的放了二钱的银子, 一时激动, 每个人都赏了两个,那差役拿着沉甸甸的荷包, 笑开了花, 嘴里却是好话不断, 道,“祝大人步步高升,殿试上高中状元郎。”

会试只是录取及格者, 人数不定, 要看考的如何,有时候三四百人,有时候也只有几十人,等着放榜之后还会有一场殿试, 由皇帝亲自考核,然后来定夺名次。

一般情况下,会当场选出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 探花。

等着差役走后, 郭氏忍不住紧紧的抱住李清珮, 道,“好孩子,娘实是高兴。”说着说着竟是落下泪来。

李清珮想起多年来母亲的期盼, 又想着父亲的夙愿,鼻子一酸,道,“娘,女儿不孝,一直让担忧,如今总算是对得起娘和爹的养育之恩了。”

郭氏眼泪就流的越发汹涌了,突然间就哽咽的哭了起来。

一旁的李念也跟着红了眼圈,用袖子去抹眼泪,心里却是充满了对姐姐的骄傲…,这就是他的姐姐,是他的榜样。

“你这丫头,真是让娘操碎了心。”郭氏拍打着李清珮的后背。

李清珮想到六年前自己的放弃,和母亲知道之后,像是失去了生命中期盼一样,失魂落魄的神态,就觉得感概万千,虽然中途走过歧路,但总是纠正了过来…,想到自己能应举的原因,自然就想到了赵璟。

如果不是赵璟给她的推举函,不是他的鼓励,她又怎么能走到这里来?虽然前面还有许多荆棘,其实真正考验她的是入仕之后的路…,旁人知道她曾经的身份会怎么看待她?会不会有人觉得她有污点,直接让皇帝撤了她的进士身份。

这都是未知数,但是李清珮已经有了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想到这里就越发的思念起赵璟来。

这些日子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难道就不想她吗?

郭氏领着李清珮回了屋子,李妈妈去摆了香案,又准备了贡品,在院子里几个人一同去祭拜李父。

郭氏跪在蒲团上,含泪道,“总算是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清清很争气,十五岁禀生,二十一岁就是贡士,不日就要去参加殿试,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夫君,到底老天爷开眼,终于让我们李家又出一名进士。”

李清珮跟李念一左一右的跪在郭氏的旁边,面色肃穆,规规矩矩的给李父磕了头,李清珮道,“爹,你放心,以后孩儿会谨记您的教诲,照顾娘和弟弟,更是不会辜负我们李家的百年声望。”

祭拜完,一时又有四邻来贺喜,虽然不过相处短暂,不太相熟,但是郭氏难得露出极大的热情来但凡是来贺喜的,都会感激一番,如果是孩子,还会抓个红包给他,李清珮见郭氏这般高兴…也禁不住热泪盈眶,觉得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

不过等到一切都平静下来,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屋子里,不自觉地就想起赵璟来,…,他不想她吗?为什么不来看她,此刻,她这得特别想跟赵璟分享这份喜悦。

其实赵璟怎么会不想…,前几日还为了李清珮的文章跟孔秀文在礼部讨论了半天,最后亲自给她定了名次,但他实在是太忙了。

那之后就是给皇帝侍疾,赵璟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没有回来过,等着气消了,看到皇帝骨瘦如柴,时日无多的样子,只觉得即是愧疚又觉得时光易逝,很多东西不过转眼的功夫就消失了,很是想弥补下。

而皇帝见到赵璟不在纠结于给穆氏一族翻案,而是心情气和的接受了摄政王的提议,极为高兴,就好像常年压在心口的一块石头终于消失一般,每日都眉开眼笑的,就是饭量也比平日里多了一些。

宫人明显就感觉到了景阳宫内变得轻松的气氛,终于不在愁云惨淡的,虽说外界早就说皇帝恐怕是时日无多,他们这些伺候人的内侍也担心以后的去留问题,但是皇帝能多活一日就是一日的安稳,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格外的用心。

赵璟原本住在睿王府,后来就直接搬到了宫里,方便照顾皇帝,每天早上舞剑之后就回去漱洗一般,之后就是来看望皇帝,往往会陪着皇帝一同用早膳,其实皇帝如今已经吃不下什么了,多半就是一小碗的肉糜粥,然后是汤药。

那之后就坐在皇帝身边一同处置这些日子积累下来的政务,今日正说道这一年的科举,“虽说不能受寒,但总不能在屋里憋着,不如趁着这一次就出去透透气,毕竟是殿试,总要陛下出面才是。”

皇帝却摆了摆手,道,“朕现在多说一会儿话就觉得累得慌,哪里还能坐许久,还是你去吧。”说道这里忽然像是想起旧事,道,“阿璟,你还记得以前父皇还在的时候吗?那次也是这般科举之后的琼林宴,你跟着沈大人学了许久,总想跃跃欲试,竟然就把自己写的文章混在里面给父皇递了过去。”

赵璟怎么不记得,他小时候尤为顽皮,又加上先帝纵容,而作为侄子的皇帝也反而像是一个哥哥一般照顾他,弄的他极为任性妄为。

“哈哈哈。”皇帝想到这件事就忍不住笑,指着赵璟道,“当时父皇就说,这般难看的字如何入了考官的眼,还当又发生了什么舞弊的事件,吓的当时的几个主考面面相觑,话都说不利落了。”

赵璟有些窘迫,他性子活泼,等闲坐不住,如此那字就可见一般,而科举最是看中字,没有几年的功底,很难被选中。

后来,皇帝看赵璟极为沮丧,就拿了先帝的朱批,当时作为太子的皇帝还在跟着先帝身边学习,给他的文章上评了个甲等第一名,虽然不过就是安慰他的,却是让赵璟极为开心。

赵璟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心口有点憋闷,时光匆匆,很多事情就这样错过了。

皇帝不知道赵璟的心情,道,“不过总也是好事,你发奋刻苦,安安稳稳的练字,后面终于也有些样子了。”又道,“你当时是跟谁…,对那个叫李唐,学的字吧?”

赵璟点头,“嗯。”

想到李唐就很自然就想到李清珮,这会儿已经是知道了自己高中的消息了吧?也不知道是怎么模样…,一定是很愉悦,想到这一点,赵璟就有些坐不住了,原本就想的厉害,不过因为太忙而强忍着没去。

赵璟和皇帝又商量了一会儿,皇帝就露出疲惫的神色来,皇后正好端了燕窝粥过来,赵璟就起身说道,“我府中还有些事情,今日就不留宿在宫里了。”

皇帝颇有些不舍,皇后却是笑着说道,“睿王殿下这几日又要照顾陛下,还要协理政事,正是忙的脚不沾地,该是回去好好歇一歇了。”又道,“不过一会儿秦王和太子殿下,还有太子妃要过来,睿王用了晚膳在回去也不迟。”

赵璟回头,看到皇帝正含笑的看着自己…,那一双原本十分明亮的温柔的眼眸如今已经显出几分灰白色,就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这还是赵璟第一次看到太子妃白静澜,就像是传闻那般果然是姿容出众,穿着一件银红色的交领缂丝半袖,戴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如同寻常的雍容妇人,只是眉宇间却是比旁人多出几分刚硬来。

赵璟还是后面知道她的事情,原本和前夫琴瑟和鸣,却是被皇帝强行下了圣旨合离,这才重新嫁给太子,因为这件事,在朝中闹的沸沸扬扬的,太子的婚事也就没有大办,虽然看不出白静澜对太子的情绪,但是可以看出太子极为照顾太子妃,进门的时候轻声细语的提醒她注意门槛,等着入座,还会吩咐内监把茶水换成杏仁茶。

秦王不仅自己进宫,还领着王妃冯婉贞和刚刚满月的长子赵顺,那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一双眼睛明亮有神,笑起来的有种叫人可以心软的天真烂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