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上,这插花实是民女亲手所做。”纪清漪低头恭谨道:“民女实在不知陶小姐怎么会生出这样的误会。”

纪清漪很想重重地扇陶碧芝两个巴掌,她进宫这一回可是为了给皇帝留下好印象,以方便她与徐令琛成亲的。

虽然能做的有限,她却想多努力一些,把事情做到最好,让徐令琛以后不那么吃力。

她身份低微,想嫁入皇家太难了。要不然徐令琛上一世也不会想着上战场挣军功。

这一世好不容易情况改善了,她可不想因为陶碧芝的一句话就前功尽弃。

一盆插花而已,是谁做的又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小事一桩。

可皇帝面前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再小的谎也是欺君,更何况纪清漪进宫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呢。

皇帝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两个年轻女孩,脸色比刚才阴沉了许多:“去,叫姜姑姑来。”

陶碧芝一听姜姑姑要来了,就知道马上就可以戳穿纪清漪了,当即挺直了胸背,高傲地瞥了纪清漪一眼,那意思仿佛在说:等会有你好看的。

姜姑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进门见纪清漪与陶碧芝都在地上跪着,脑中当时就嗡了一声。

这两个人一个已经拜师,一个虽然没有拜师却有师徒之实,而且也是她让俩人到养心殿来的,平心而论,她是不希望任何一个人出事的。

不过她在御前行走多年,又一向老成稳重,很快就收拾好了慌乱的心情,上前给皇帝请安。

至于其他的,她一句没问。

因为她知道,皇帝最不喜话多之人。

皇帝也不说其他,淡淡道:“这两个插花是你做的吗?”

姜姑姑眼观鼻、鼻观心,恭敬道:“回陛下,这两个插花不是奴婢所做,那盆荷花是陶小姐所做。那竹子与兰花,是纪小姐所做。”

陶碧芝不敢置信,一瞬间脸上的血色退的干干净净。

是纪清漪做的!

那竹子与兰花不是姜姑姑所做!

纪清漪没有欺君,犯了欺君之罪的人是她!

她人在跪在地上,身子却不受控制,像筛糠一样瑟瑟发抖起来。

皇帝的声音依然淡淡的,却少了几分压迫,多了一丝轻松:“的确不像你的风格,你一贯是内敛持重的。用竹子做容器,心思非常巧妙,以后这养心殿的插花便都让纪氏来做吧,你只需在旁指点即可。”

“是。”姜姑姑一如既往的平静。

纪清漪的心却砰砰直跳,听皇帝的意思,应该是认可她了。可是,她依然不敢确定。

她很想抬起头来,看看徐令琛,问问徐令琛,却知道现在还不到时机,只能生生忍着,嘴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

皇帝见她虽然跪着,脸上却笑了,先是一愣,接着紧皱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跪在地上还敢笑,这般喜怒露出形色,到底是年纪小。

倒让他这个做帝王的,有些羡慕了。

视线扫到旁边瑟瑟发抖的陶碧芝,皇帝对内侍挥了挥手:“让陶氏以后不要到乾清宫来。”

虽然没有惩罚,但今天的事情一定会传遍宫廷。

陶碧芝通体发凉,面若死灰地被太监拖了出去。

姜姑姑眉眼不动,带着纪清漪走了出去,等出了门才问纪清漪出了什么事。

纪清漪将事情说了一遍,姜姑姑听了,不置可否,让纪清漪也不知道她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毕竟纪清漪进宫来,只不过是挂了个师徒的名分而已,陶碧芝却是实实在在跟着姜姑姑学习了多年的。

第二天,一大早,纪清漪按照皇帝的吩咐,把插花做好送到养心殿,回来的时候,姜姑姑已经在等着她了。

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红砂六方盆,盆里养着一株兰花,叶子有些枯黄。

纪清漪心头一跳,这该不会就是皇帝心爱的兰花其中的一盆吧。

姜姑姑倒是笑容满面的:“昨儿听宁王世子说,你不仅会插花,还是养兰的高手,可巧我这里有盆兰花这几天有些问题,你帮我调治调治。”

“我在家里的确养过兰,高手谈不上。”纪清漪温婉道:“我先试试吧。”

纪清漪接了兰花的当天,就开始检查兰花是否是生虫了,又将兰花放在通风干燥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又用烧开的水放凉了来浇花,这样过了三四天,兰花并没有改善。

纪清漪便开始了第二轮的尝试,她将自己所了解到的调治兰花的方法悉数用了出来,依然不见效果。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纪清漪依然找不出头绪,这天便到御花园走走,就听到两个宫女在聊天。

一个道:“你怎么回事,今天没精打采的?”

另一个苦闷道:“我是昨天晚上吃多了撑着了,这会子还难受呢。”

宫女就笑:“早说过让你别吃那么多了,你总是不信,如今可算是受了罪了吧,看你下一回还敢不敢贪嘴。”

“好姐姐,今儿的活你替我做吧,我来生继续做宫女,姐姐做娘娘,妹妹我来生报答你。”

“油嘴滑舌。”

两人越说声音越远,纪清漪听了却眼前一亮。

对呀,她怎么忘记另外一种可能了。

纪清漪想到就做,毫不犹豫。

姜姑姑见她竟然跟管理御花园的人讨要了很多花种撒在兰花盆里,十分吃惊,却也并没有去问她原有,没想到过了七八天之后,那兰花枯黄的叶子竟然重新开始变绿,原本萎靡的情况也开始好转,变得葳蕤挺拔起来。

姜姑姑大喜,立马将此事告知了皇帝。

皇帝竟然亲自到花房来看,见原本枯黄掉叶子的兰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背在身后的手都忍不住蜷了起来。

这两年多以来,但凡是发黄发枯的兰花,只有一天一天干死的,像这样长出新叶焕发生机的,还是头一回。

这兰花与他的命运,与大齐的命运息息相关,便是九五之尊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他尽量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平静道:“纪氏,你是如何调治好这盆兰花的?”

“回皇上,民女用了多种法子调治兰花,总不见效,十分苦恼,那天无意中听两个宫女说吃多了难受,就想到人吃多了会不舒服会生病,兰花也是一样。既然用了多种方法都不见效,那或许也是吃多了肥料撑着了呢。”

纪清漪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所以,民女就想出一个分担肥料的法子来,先撒上别的种子,让种子生根发芽吸收肥料,然后再将生出的幼苗拔掉,如果依然发黄,便再撒一回。没想到不待我撒第二回,头一回兰花就开始变绿了。”

皇帝点了点头:“单单听了宫女的话就能联想到调治兰花的法子,可见你真的用心了。”

皇帝也不说其他,只冲姜姑姑点了点头。

姜姑姑却知道,这个小姑娘是立了大功了。

这么多人未解决的问题,让她给解决了,这赏赐必然不会少了。

第二天姜姑姑便将剩下的几盆花悉数交给纪清漪,让她调治。

虽然那一盆是因为肥料过多,剩下的这几盆纪清漪并不敢掉以轻心,依然小心翼翼利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排出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天之后,剩下的兰花全都都恢复了勃勃的生机。

皇帝非常满意,让人送纪清漪出宫。

临走的时候,纪清漪将一个小册子交给姜姑姑:“先生,这里面是我调治兰花的经验心得,留下来给先生作为参考。”

纪清漪在的这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本事令姜姑姑刮目相看,但是姜姑姑对纪清漪却从未表示过亲近,只是淡淡的。因为她知道纪清漪不过是借着拜她为师的名头而已,也并未教纪清漪什么东西。没想到纪清漪一点也不生气,只任劳任怨的做事情,临走的时候还留了手札给她,让她感慨万千。

纪清漪是宫中的内侍亲自送到平阳侯府的,她自然当先要去拜见太夫人。

正跟太夫人说着话,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呼唤:“姐姐!”

纪清漪转头,见清泰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委屈,眼睛红红的。

“清泰!”纪清漪赶紧站起来,想走到门口扶住清泰,却不料她才迈出几步,清泰就踉跄着跑到她面前,重重地扑到她怀里,带着哭腔道:“姐姐,你怎么去了那么久,清泰好想你。”

纪清漪不敢置信,抱着清泰的手微微发抖。

刚才是她在做梦吗?

清泰没有拄拐杖,没有人扶着,而是自己跑到了他的身边?

“清泰,你的腿…”

“姐姐,我的腿好了。”清泰抬起头来,眼睛亮亮地看着纪清漪:“我的腿好了,不用别人扶我也能走路了。”

他说着,从纪清漪怀里起来,一板一眼地在明堂里走来走去,虽然走的时候还有些歪斜踉跄,但的的确确没有人扶,的的确确可以自己自己走路了。

清泰的腿好了!

这不是做梦,是真的。

纪清漪捂住了嘴,忍不住泪流满面。

第83章 圣旨

“别哭,别哭。”太夫人拉着她的手呵呵笑:“你进宫没多久,宁王世子殿下就带了青龙道长过来给清泰看腿,青龙道长如今就住在宁王府,每隔五天,清泰就去宁王府一回,让青龙道长给他针灸。”

当时她可是吓了一跳。

虽然当初弘忍大师说清泰的腿尚有一线生机便是系在青龙道长身上,但是她是想也不敢想的。

青龙道长是方外人士,莫说是他们请不动了,便是皇帝派人去请,都不一定能请得动。

没想到宁王世子不仅把青龙道长给请来了,竟然还让他答应给清泰看腿。

虽然平阳侯府已经向宁王世子投诚,但太夫人可不认为宁王世子因此就会替平阳侯府请青龙道长。

宁王世子很看重纪清漪姐弟,至少比她想象中要看重的得多。

眼下皇帝宠信宁王世子,对太子多有不满,特别是宁王世子为皇帝找来青龙道长续命之后,皇帝对宁王世子更倚重了。

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废太子,立宁王世子也不是不可能。

若真有那么一天,纪清漪姐弟便是平阳侯府一大助力。

太夫人满心的打算,看向纪清漪的眼神里充满了慈爱。

“原来是这样。”纪清漪擦干了眼泪,心中的感动却如潮水一般涌了上来。

她人在宫中,却一直惦记着清泰的腿,如果这一次不能争取到青龙道长,以后恐怕机会更少。虽然徐令琛答应了会帮她,但是她以为那是他随口一说的,没想到他不声不响的,真的办成了。

好像他从来就没有随口一说这回事。

不管多难的事,哪怕她只是随口一说,徐令琛都会放在心上并为她办到。

这世上,除了徐令琛,再不会有人待她如此了。

陈宝灵红着眼圈朝纪清漪肩膀上锤了一拳:“你这一去就是这么久,连个信都没有,真是没良心的。”

“宝灵。”纪清漪松开清泰,抱了抱陈宝灵:“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如此了。”

陈宝灵吸了吸鼻子,一把拉住她的手:“难道你以后还要进宫吗?”

纪清漪见她一脸的紧张,忙道:“应该不会了。”

太夫人却问:“怎么回事,你不是拜了姜姑姑为师吗?怎么突然回来了?又说不用进宫了?”

难道是在宫里闯了祸吗?

“不是的,外祖母。”纪清漪见太夫人脸色不好,知道她想多了,忙解释道:“是姜姑姑到了出宫的年纪,想找个人接替她在乾清宫的事情,她得知清泰腿脚不方便,就怕我心里牵挂家里,不能很好的留在御前,就放我回来了。”

太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问起她在宫中的事情来。

纪清漪将宫中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了太夫人,只略过陶碧芝那一段不提,当然那兰花是皇帝的兰花也没说。

太夫人得知她做的插花得到了皇帝的夸奖,当即将她夸赞了一番。

陈宝灵喜气洋洋道:“我就知道你厉害。”

正说着话,杜嬷嬷突然来报:“太夫人,宫中有内侍来了,让表小姐接旨。”

众人神色大异,纷纷看向纪清漪,纪清漪也是一愣。

还是太夫人当先反应了过来:“快,不要耽误了,天使到了门口,快去接旨。”

来宣旨的是皇帝身边的李公公,李公公神色轻松,满面笑容,让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等香烛摆好,众人在太夫人的带领下下跪拜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纪严之女纪清漪,知书识理,聪慧敏捷,甚得朕心。着即封为真宁县主,钦此!”

离宫的时候,皇帝问她要什么赏赐,她最想的自然是请青龙道长给清泰治腿,可求人治病应当心诚,让皇帝下旨压着别人治病未免不好,所以纪清漪当时就说皇帝喜欢她的插花是她的福气,不敢要什么赏赐。

当时皇帝没说什么,让她空着手出宫了,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纪清漪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册封她为县主。

她有封号了,是真宁县主,从此之后再不是寄人篱下的表姑娘了。

如果愿意,她甚至可以立即从平阳侯府搬出去。

纪清漪跪在地上,不敢相信这竟然是真的。

李公公与纪清漪是见过的,见纪清漪跪在地上,就笑道:“请真宁县主接旨。”

纪清漪如梦初醒,伏身磕头再起身,尽量压制内心的激动:“民女纪清漪接旨。”

“恭喜县主。”李公公满脸堆笑:“如今有了封号,不可再自称民女了。”

按照礼制,她以后要称臣女。

李公公的善意纪清漪能感觉到,忙道:“是,多谢公公提点。”

太夫人忙拿了一个荷包递给李公公:“公公辛苦,请公公喝茶。”

李公公也不推辞,当即就接了过来,显然早已习惯。

送走了李公公,平阳侯府就陷入一片热闹之中,最高兴的就是陈宝灵:“清漪,真没想到你竟然在我之前得到县主的封号,你说,下一步皇上是不是要给你赐婚啊?”

陈宝灵的南康郡主的女儿,郡主的女儿基本上都可以被册封为县主。得宠的郡主,女儿早早就会被册封,有时还会格外加恩加封为郡主、公主。像南康郡主这样不得宠的,女儿则只能等到成亲之前才会得到册封的旨意。

在陈宝灵与顾向明定亲之后,南康郡主就递了请封陈宝灵为县主的折子,只是皇帝一直没有回音。

清泰听了这话,一把将纪清漪抱住:“姐姐,你要嫁到谁家,清泰要跟你一起嫁过去。”

“那可不行,哪有姐姐嫁人弟弟也跟过去的。”陈宝灵刮着他的鼻子:“清泰你羞不羞啊。”

纪清泰不觉得羞,纪清漪却被羞了个大红脸:“清泰乖,别听宝灵胡说,姐姐哪也不去,谁也不嫁,一直陪着清泰。”

“不行,不行。”清泰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一本正经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不要姐姐做老姑娘,我要姐姐像宝灵姐姐一样欢欢喜喜的嫁人、生小外甥。”

“纪清泰!”这下子轮到陈宝灵脸红了,她气得一跺脚,转身跑了。

室内就发出轰然大笑,气氛欢乐又温馨。

转眼就过了两天,到了纪清泰去宁王府针灸的日子,纪清漪自然毫无疑问的陪他一起去。

到了宁王府,徐令琛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见到纪清漪,他脸上立马绽放出一个喜悦的笑容。

那笑容好似云散月出,皎皎动人,纪清漪看着,不由脸上一热。

他视线锁在纪清漪脸上,大步走向纪清漪,柔声道:“漪漪,你来了。”

他人刚刚站定,还想说别的话,手却被人牵住了。

一低头,见纪清泰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世子哥哥,你今天怎么在家?”

从她进门到前一刻,徐令琛眼中完完全全只看到纪清漪,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还有个小不点在旁边。

徐令琛眼中闪过一抹无奈,摸了摸清泰的头:“我今日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