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第二日一早程子阳来跟迟梅宁告别的时候,迟老太又没忍心去敲打,瞧瞧,以前多讨厌的一个人啊,现在也知道对她闺女好了。知道她闺女喜欢吃零嘴,巴巴的买了一大包过来,这临去县学了又跑来跟闺女告别,已经见识过她闺女讨厌的一面了还这么对她闺女她还有啥好担心的。

迟老太如今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虽说俩人还没定亲,但迟老太已经将程子阳划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了,不说家里没人敢说程子阳的坏话,在外头但凡听见旁人说程子阳的不是,老太太都能拿块砖头将人追出二里地去。村里人甚至有传言,程子阳在迟老太心中的位置快赶上迟梅宁了,比李秀娥这个亲娘都更护着程子阳。

瞧瞧,程子阳的魅力有多大,老少通吃。

魅力无边的程子阳在迟家接受了一波好评带着书稿到了县城先去找了刘掌柜,碰巧刘玉清也在,两人之前还尴尬,后来因为书稿的事还交谈了几句,再见面倒是好了些。

但刘玉清每回瞧见程子阳都不免想起迟梅宁,便有些黯然伤神,刘掌柜也只能叹气,觉得迟梅宁与自家侄子无缘。

程子阳将书稿交给刘掌柜,刘掌柜惊喜道,“总算盼来了,正好趁着年前卖上一波。”他翻了翻书稿瞧见迟梅宁的

字迹就忍不住想笑,“迟姑娘什么都好,就是字迹差了些。”

程子阳笑了笑,“能认出来就好,左右不是用她这字来印刷。”

一旁的刘玉清听见迟梅宁的名字失神愣了愣,接着笑道,“程兄与迟姑娘什么时候办喜事?”

程子阳摇头失笑,“待明年乡试过后。”

话出口难免还是尴尬,毕竟当初刘玉清与迟梅宁相看的时候他还厚脸皮的跟着蹭饭,甚至刘玉清去迟家的时候他还去带路。如今可好,迟梅宁与刘玉清吹了,他反倒和迟梅宁好上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已成事实也非谁的对错,诚实相告才是最好的。

从书铺出来,刘玉清在后头喊了他一声,“程兄。”

程子阳停住,朝他拱手,“刘兄。”

刘玉清道:“眼看快到午食的时辰,不如一起去太白楼饮上一杯?”

程子阳一愣,接着便道,“也好。”

两人相携到了太白楼,路上程子阳还碰到同窗特意让人替他告了假。刘玉清点了菜又要了一壶酒,两人从读书谈到科举,后来又谈到王家书院。

不知不觉外面天色已暗,程子阳瞧着有些醉酒的刘玉清,无奈道,“刘兄,咱们该回去了,子阳还需回县学点卯。”

刘玉清神色萧条的点点头,他想站起来不料头晕的厉害,脚下踉跄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刘玉清突然趴在桌案上嚎啕大哭,程子阳瞧着竟不知如何安慰。他伸手拍拍他的后背叹了口气,刘玉清突然抬头将程子阳的手握住,“程兄,请你善待梅宁。”

程子阳听刘玉清直接喊迟梅宁的名字虽有些不悦,仍旧点头,“我自然会待她好。”这话即便刘玉清不说他也会对迟梅宁好,甚至于刘玉清说这话时,他心中隐隐觉得不舒服,自己的人被人惦记实在不爽。

刘玉清喝的醉了,可不知程子阳的不爽,他咧咧嘴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来,“你若待她不好…我,就算你们成了亲我也要将人抢回来。”话毕,整个人趴在桌上不动了。

程子阳眉头皱了皱面露不悦,他如何不对她好,又如何肯给刘玉清抢人的机会。

程子阳起身去结了饭钱,然后喊了刘玉清的小厮让对方将刘玉清带回去,自己

则带着一身的酒气回了县学。

县学的日子一如既往,丁延瞧着他回来,问他,“过了年你去府学参加考试吗?”

程子阳捏捏额头,“自然去的。”

丁延嗯了一声,总算消停了。

入了冬,天气更冷,迟梅宁在家因为单独一个屋子,所以白日的时候就在堂屋的大炕上写书,只可惜屋里还是冷,屁股热烘烘的,手上却冰冷。迟梅宁坚持了没几日就放弃了。

赚钱本是为了享受又何苦为了挣银子让自己受罪,迟梅宁别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

是喜欢享受的人,自然不会舍得为难自己。

于是迟梅宁停了手上的书稿,将东西放起来后又跟着迟兰和钱氏等人学习针线。

农家到了冬天都闲了下来,男人们出门去镇上找活干打短工,妇人便从针线铺子领点活计做点针线。钱氏和马氏针线马马虎虎,迟老太为了以后着想直接请李秀娥时常过来一起做针线,正好可以指点一掀钱氏妯娌几个的针线活。

于是迟梅宁在旁边也跟着学了两针,缝双袜子都是歪歪扭扭的。李秀娥也不嫌弃,耐心的手把手教,过了五六日,迟梅宁堪堪缝出一双袜子来。当晚迟老太就把迟梅宁缝的袜子穿上了还指着明显不合脚的袜子将迟梅宁的孝心夸了一遍,就好像除了迟梅宁再没人孝顺一般。

钱氏马氏等人自然也跟着夸上一夸,乐的迟老太合不拢嘴。

也是这晚,迟老头说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落雪。

迟老太一听赶紧将去县城扯布这事儿提上日程,如今已经距离迟梅宁生病过去半个月有余,再不去就更冷了。

第二日一早全家吃了早饭,迟长江去借了骡车来,在车上铺了干草又拿了两床棉被拉上家人去县城。

当然也不会全都去,迟老太点了迟兰和马氏跟着去,钱氏和黄二花则在家呆着。黄二花觉得委屈极了,迟老太直接瞪眼道,“因为你不消停,冬天要是表现好了过年之前带你去一趟。”

钱氏也安慰道,“有啥好去的,那么冷的天,走咱们屋里做针线去。”

不管黄二花如何羡慕,迟梅宁等人还是去了县城。

农家人等闲去趟镇上已经了不得,像迟家这样进县城的满村估计也就这一家了。说

起迟家村里人是又酸又羡慕。人家名声是不大好,可架不住有个有本事的儿子啊。

可殊不知如今这趟却是迟梅宁做了大贡献的,要不是她赚了这些银两,迟老太哪肯拿出来去享受。

迟梅宁在骡车上暗自算计这趟要买的东西,这一算还真是不少。布料、棉花、点心,顶好再买上一两件首饰,女人们,必须要对自己好一点。

除了前头赶车的迟长江,后头娘四个合围着两条棉被,即便是这样还是冻个够呛。

到了县城,迟老太担心再把迟梅宁冻出病来,连忙叫上众人先去找地方吃顿热乎的,本来还想去那日的面馆,别说迟老太膈应就是迟梅宁也觉得膈应,最后去了粥铺一人来碗粥再来上一个大包子吃上,全身暖和了这才出门闲逛。

许是天冷了的原因,街上人少了些,迟梅宁四处查看,想着自己记的那些东西。

来县城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买布和棉花,几人从粥铺里出来径直去了布庄,从布庄迟梅宁给自己挑了两匹布,又给迟兰买一匹,迟兰摆手道,“小姑,我不用,我穿你替换下来的就好。”

迟梅宁笑眯眯道,“给小姑洗那么长时间的衣服,小姑心里高兴,就当小姑奖励你的。”

一听这话迟兰顿时红了脸,“洗衣服啥的本来就该做的。”其实她真的好喜欢这布,虽然是最普通的棉布可摸着就舒服,做了袄子肯定又好看又暖和。

她拿眼偷瞧她奶,迟老太也不小气,“你小姑给你就拿着。”

迟兰当即露出笑脸谢了又谢。

迟梅宁最后又给程子阳和李氏买了布料,不过她手艺不行,打算把布和棉花直接拿给李秀娥,让李秀娥动手做。

买好这些东西,一家人又去买了一些盐巴和酱油,迟梅宁想起后世吃的火锅,顿时起了心思,她拽着人去了杂货铺问了问,当真买到一个三角小炉子,配套的还有一个小锅子,一问才知是当初为赶考的书生准备的,结果做的大了,若非迟梅宁来买恐怕都卖不出去。

迟梅宁不嫌弃,直接买了下来又在买盐巴那里挑挑捡捡买了一些大料,迟老太见她买这些东西,觉得心疼又奇怪,“买这些东西做啥?”

迟梅宁自打穿越过来吃的就清汤寡水,也就她得了卖话本

子的钱后家里才好过一些,迟老太隔三差五的买块肉,多是肥肥腻腻的,吃着也不好吃。有了火锅就不一样了,想吃点啥涮点啥,只可惜冬天菜太少,不然倒可以大快朵颐了。

“回去再告诉您。”迟梅宁保持一个神秘感,兴致勃勃拉着老太太又买了一些瓜子蜜饯还有糕点。

买完这些迟梅宁还不觉得满足,又拉着众人去多宝阁买了一只金钗一只金镯子,迟梅宁掏银子的时候迟老太心疼的眼皮直抽抽,迟兰和马氏也是瞧的心里直哆嗦,九两银子啊,他们小祖宗眼睛都不眨的就买了,乡下人一年到头恐怕都挣不来九两银子呢。

迟老太心疼的拿手戳迟梅宁,“你这个败家玩意儿啊。”

嘴上虽然骂着,可却没有阻止迟梅宁,甚至完了还觉得自己闺女挺能耐的,谁家姑娘养了不是赔钱货,白养十几年到头来还得搭上点嫁妆给嫁出去。可她的闺女呢,虽然前头十几年费钱了点,但是他们花的心甘情愿,万万没想过她闺女有挣钱的能耐,挣了钱不说,还能分她一半。

啧啧,真是个孝顺的好闺女啊。

从多宝阁出来,迟老太和马氏几人可不敢再带着迟梅宁逛了,拉着她便走,迟梅宁哭笑不得,左右东西买的差不多了,便由着她们将她拽上车。到了车上才想起来没买羊肉,可惜迟老太不肯放她下车,只能无奈的按捺下来,想着用猪肉代替了。

迟老太一声令下,迟长江赶着骡车颠啊颠的往村里去了,一直到了城外,迟老太才松了口气,“以后可得省着点花。”

迟梅宁呵呵一笑,“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

迟老太不想说她了,左右在家也就过这一个年了,明年程子阳乡试完了就赶紧嫁出去,等自己过日子了就知道银子的重要性了。

到了家一家人围着火炉烤火,黄二花眼睁睁的瞧着迟梅宁搬了好几匹布到自己屋里头,看的眼睛都直了,她瞅着炕上剩余的布料,呵呵笑了笑,“娘给小妹买了不少哈。”

迟老太斜睨她一眼,“怎么,你有意见?”

黄二花如今哪敢有意见,赶紧摇摇头,“没、没意见。”她说着话手伸向炕上的布料,“这布料真好啊,做件棉衣穿肯定暖和。”

迟老太翻个白眼没吭声,马氏笑了

笑,“娘还能少了你的不成。”

黄二花一听顿时眉开眼笑,“我这不是没见识吗。”

“知道没见识就闭嘴。”迟老太哼道,“听见你说话就心烦。”

迟梅宁听着,从怀里将布包拿出来递给迟老太,“娘,这是闺女孝敬你的。”

迟老太大约猜中了,打开一瞧果真是那个金镯子,掂量一下怎么也得有半两重,“你这孩子,早知道给我买的我就拦住你了。”

虽然话是这么讲,但嘴角却咧到耳朵根上去了,把镯子拿出来戴上,然后又把路上夸迟梅宁的话又夸了一遍。她站起来往外头瞅了眼,见外头天都黑了,可惜道,“天黑了啊。”

迟梅宁掩唇轻笑,知道迟老太是迫不及待想出去显摆呢,她笑道,“天晚了外头也没啥人,明天娘在出去转悠转悠。”

迟老太被戳破心事也不恼,笑眯眯道,“我闺女就是贴心。”

马氏几个妯娌还有迟长山俩兄弟纷纷附和,夸迟梅宁孝顺。

当晚黄二花趴迟长海怀里道,“娘那金镯子可真好看啊。”

迟长海不疑有他,得意道,“那可不,全村的老太太都没咱娘阔气。还是咱小妹能耐,你以后对小妹好点,别惹她不高兴。”

“我…”黄二花话都没说完就被迟长海说了一通顿时委屈上了,“我啥都没说呢你就这么说我。你啥时候也给我买根簪子,不说金的,银的也行啊。”

迟长海嘿嘿一笑,“那你得伺候好我。”

说完吹灯睡婆娘。

到了第二日,迟老太果真戴着镯子出去显摆了,还担心别人瞧不见,特意把手腕露了出来,大中午的好些人从家里出来晒太阳顺便八卦一下,可不就有眼尖的瞧见了迟老太手腕上的镯子。

“哟,迟老太,你这手腕上是金镯子?”

迟老太闻言得意的哼了一声,把手腕一扬,“那可不,好看吧?”

“是挺好看的,贵不贵?”

迟老太矜持道,“还行吧,也就五两银子。”

“五两?”问的人和看热闹的人都惊呆了,五两银子啊,一头大肥猪从年头养到年尾也就卖个五两银子了。

有人就酸了,“你这把一头大肥猪戴手腕上了

啊。”

话音一落,众人哄堂大笑。

迟老太也不恼,“有本事你也戴一头大肥猪去。老太太我生了个好闺女,有本事挣来钱,你们羡慕不来的。”

虽然说财不外漏,但迟老太却卖足了关子,只说迟梅宁凭自己本事写了书挣了点小钱,至于挣了多少旁人怎么问她都不肯说了。

于是乎不到半日的功夫全村人都知道了,好吃懒做,品行不好的迟梅宁会写书呢,挣了银子给自己老娘买了个金镯子。

然后下午的时候黄二花出去一趟就被人逮住问这事,黄二花得意道,“不只金镯子,我家小姑还子还有根金簪子那,那水头,别提多漂亮了。”

问的人直接惊呆了,这又是金镯子又是金簪子的,迟家人是发财了?迟梅宁那德性的女人也能挣来钱?

可黄二花不能说假话啊,平日里就数她说小姑子坏话最多,她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没错了。

然后不出所料,全村人都知道迟家发达了。而且还是靠着迟梅宁那懒货。

可仔细打听了一下还真是迟梅宁挣来的,于是好些人家开始羡慕程家。

“程家那么穷,要真嫁给程子阳那程家可是占了大便宜了。”

“现在就有本事给自己老娘买金镯子,等嫁了人钱不都是程家的?人程子阳还能缺钱去读书?”

“程家命真好。”

“不对,迟梅宁和程子阳还没订亲呢。”

有人翻白眼,“是没订

亲,可俩人都走一块多少次了,就差订亲了。”

“那…没嫁人是不是咱还有机会?”

几个家中有适龄儿子的妇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试一试的冲动。

“家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

“突然想起来灶上还有火,我也走了。”

“孩子爹让我早点回去。”

几个妇人说完,迅速的往家跑去,剩下的铁柱娘在那呐呐自言自语,“我家铁柱也不错,配迟梅宁那懒婆娘似乎也不错。”

“你说谁是懒婆娘?”阴森恐怖的声音从耳旁传来。

铁柱娘还沉浸在自家儿子配得上迟梅宁的想象中直接脱口而出,“还能谁,迟梅宁呗。谁不知道…”

话没说完,铁柱娘话头戛然而止,她讪笑两声往后退了一步,“大嫂…啊!”

一声凄厉的喊声响破天际,有人听见动静出来瞅了眼瞧见迟老太正拿着根树枝抽铁柱娘看了会儿热闹就回去了。

大冬天的天冷穿的也多,迟老太也不担心将人打坏了,打个过瘾才将手里的树枝扔了,她呸了一口铁柱娘道,“也不瞧瞧你家铁柱啥德性,还想肖想我闺女,下次投个好胎老娘都看不上。”

铁柱娘夏天的时候被迟老太收拾一顿,安稳老实了也许久,哪成想就因为晚走了两步又说了两句不中听的,非但结亲的可能没了,还被揍一顿,太亏了。

回到家铁柱娘将事情和铁柱爹说了,铁柱爹一听,抄起拳头又把铁柱娘打了一顿,觉得自家这蠢婆娘生生的坏了一门好亲事。

可惜铁柱娘的遭遇知道的人少,尤其当时早走的人默契的谁都不提这事,只想着赶紧置办一份体面的聘礼赶紧带着儿子上迟家提亲去,甚至还想方设法打听谁家去了没有。

迟老太不知道村里几个碎嘴婆娘的打算,但邻居秦大娘却听说了,秦大娘知道迟老太的脾性,只要别主动招惹她,她也不会与人为难,在外面听了这事儿后就赶紧和迟老太说了。

迟老太冷笑道,“让她们来就是,她们敢来,老娘就敢打,也不瞧瞧自家什么德性,一个个歪瓜裂枣的也想肖想老娘的闺女。”

秦大娘瞧着迟老太精光闪闪的眼睛,顿时替那几个喜欢占小便宜说人闲话的妇人点了蜡。

迟梅宁准备好了锅子又央着迟长山去镇上打零工的时候买了一些木炭回来,只等着程子阳旬休回来的时候一起吃顿锅子。

过了几日总算到了旬休日,程子阳带着一身的寒气回了村里,还未回家便被外出的婆娘拦住,“子阳啊。”

程子阳见谁都温文有礼,闻言躬身喊了声大娘。

那妇人乐呵呵道,“那个啥,你看你现在都秀才了,是不是不该和咱们乡下小子抢媳妇,是不?”

程子阳有些摸不着头脑,“子阳何时抢人媳妇了?这话大娘可别乱说。”

妇人摆摆手,“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你没这心思,那我们家就放心的去迟家提亲了。”

去迟家提亲?

程子阳眉头一挑,莫不是跟他抢媳妇的?

忒,他不在的日子又发生啥事了。

“那啥,既然这样,大娘就不耽搁你了,快回家吧,你娘定在家等着你呢。”妇人想的挺美,迟家那姑娘名声不好,只要程子阳不要她了,他们家就定有希望。

太棒了!

程子阳:“…”抢媳妇都抢的这么光明正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程子阳:脸呢?

第41章 短暂分别

那妇人说完生怕程子阳反悔迅速的跑了,等她跑了没一会儿狗蛋娘又挎着包袱出来了,瞧见程子阳惊讶道,“哟,子阳回来了。”

程子阳微微颔首与狗蛋娘打了招呼,正准备回去,狗蛋娘叫住他,“你不会与狗蛋抢媳妇的对不对?”

有了头一次的经验,程子阳心中有了防备,总觉得他不在的几日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怎么感觉来个人就想和他抢媳妇的样子,他眉头轻皱淡淡道,“子阳不会与人抢媳妇,但子阳的媳妇也不会任凭他人去抢。”

狗蛋娘听了不在意的摆摆手,“那不算,亲事都没订下来,算啥媳妇。”

程子阳眉头一跳,“大婶这话什么意思?”

狗蛋娘也不说清楚,摆摆手也匆匆跑了,看方向似乎是去镇上。

程子阳微微皱眉决定回家问问他娘再说。

回到家程子阳将外面遇到的事跟李秀娥说了明白,听了程子阳的话,李秀娥忍俊不禁道,“子阳是遇上情敌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

于是李秀娥将迟家一家去县城买了东西,迟梅宁给迟老太买了金镯子后迟老太戴着出去显摆的事说了,她笑道,“村里那几个碎嘴的婆娘你又不是不知道,惯常喜欢碎嘴喜欢贪小便宜,以前败坏梅宁名声的是她们,现如今瞧着梅宁有本事挣钱了,又巴巴的盯上了梅宁,这是打量你回来,担心你给她们坏事呢。”

程子阳眉头微蹙,有些不悦,“这些个妇人…”让他说出些不好的话来他还真说不出口,可心底的怒火却也压制不住。

就听李秀娥道,“你路上遇见了俩,估计还有两个,本来还有铁柱娘的,结果那日她说梅宁坏话被迟老太抓个正着狠狠的揍了一顿。”

说着,李秀娥拿了针线筐子出来,又指了指炕上的布料和棉花道,“这些都是梅宁送来的,让给你和我做身棉衣,说她针线不好,不然就直接做好送来了。”

程子阳听到迟梅宁,神情稍微变得柔和,“劳烦母亲了。”

李秀娥笑了笑,“跟娘还搞这些虚礼。饭菜热着,用些再去瞧瞧梅宁去,至于那几个婆娘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到了迟家也只有挨打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