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梅宁笑道,“您不来我也该让大哥去寻你了。”说着进屋将话本末卷取出来递给他道,“这是末卷。”

刘掌柜随意翻了翻发现并没有敷衍的迹象,心里也放了心,便又取出事先准备的三千两道,“这算是末卷的稿费,因为你们离开后再结算不方便,所以一次性多给一些。等日后若是还有其他分红,我再交给你家人,让他们托人捎给你如何?”其实他有些遗憾的,程家举家进京往后迟梅宁写不写话本都不一定了,而且他们书铺并没有发展到京城去,否则他们真想和她继续合作下去。

迟梅宁一想觉得也行,心里却打算后续的分红直接补贴给她娘算了。于是等刘掌柜走了,她偷偷的将这话跟迟老太说了。

迟老太自然知道闺女写的这些东西多赚钱,没想到闺女嫁人了还这么想着

她顿时感动的不行,可随即她又拒绝,“我光儿子就三个,哪用得着你给钱,再说了,你先前陆陆续续给的已经不少了,足够娘养老了。”

迟梅宁也没多说什么,反正这钱她是不打算要了的。

准备两日,流水宴办了起来,十里八乡听闻这事儿的甭管是不是亲戚都跑来沾光吃流水席了,于县令果真如他所说前来贺喜。当然,程家特意在屋里头开了一桌请了迟老头还有方琦作陪吃的酒席。至于外头,菜吃没了赶紧再上,反正来的人哪个都是满嘴流油。

也到了这时候大家伙才明白,迟梅宁到底赚了多少钱,要是没钱哪办的起这流水席啊,光这一碗碗的肉就不老少了。

迟梅宁当然不心疼,毕竟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左右不过这一回,要办就该办的漂漂亮亮的。

对于迟梅宁这个媳妇李秀娥是一百个满意,这两日她几乎没干啥活,迟梅宁就利利索索的该叮嘱叮嘱了,瞧瞧外头热闹的场景李秀娥都觉得跟做梦一样。

清河县这边的乡绅大户也纷纷上门送礼,有了上一次钱家的教训这次也没人敢送人来恶心迟梅宁了,迟梅宁和李秀娥知道这些必不可少,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挑挑捡捡的收了,令他们惊讶的是钱家这次居然也来了人。

而且这次来的是钱少爷本人,就是那个遣了堂兄来替他相看的那个钱少爷,经常虐待丫头,祸害姑娘的钱少爷。

钱家自知上次送俩姑娘惹恼了迟家和程家早就战战兢兢,如今程子阳中了状元,更害怕程子阳会秋后算账,所以这次派了儿子过来就是为了以示诚意来道歉来的,银票揣了不少,厚礼也带了不少,那一脸的谄媚样让人难以置信就是那个为祸乡里的

可惜这次连门都没进来,光报了名讳便被迟梅宁指挥着哥哥和侄子们将人打了出去。村里人都知道迟家与钱家那些事儿,而且他们如今咋看迟梅宁都觉得好,所以不光不说迟梅宁泼辣还帮着迟家人将钱家打了出去。

迟梅宁瞧着钱少爷道,“留着

自己买棺材吧,我们程家不稀罕。”

钱家惹怒了程状元这事飞快的传了出去,很快也传到于县令耳朵里去了,于县令将迟长山叫到跟前问了这事儿,迟长山自然将两家恩怨还有上次钱家做的缺德事说了,连带他听来的也说了。于县令一听顿时大怒,在他的治下居然还有这种事发生,着手调查钱家,一调查可了不得了,钱家居然草菅人命数十条,其中不光是钱家买来的丫鬟,还有不少是镇上或者村里的姑娘。

只不过这些姑娘的家人因为收了钱家的钱,要么就害怕钱家的势力,竟然没有一个敢去报官的。

于县令动了怒,当即派了衙役将钱家三口收押又将钱家一些主事的下人关了起来同时往上打报告看要如何处理。

本只是得罪了迟家和程家,没想到却成了这副结局,钱家一家被收押的时候镇上的百姓拿了臭鸡蛋还有菜叶子砸他们,纷纷怒骂,还有死了姑娘的人家当街痛苦,道姑娘的仇人终于被抓了。

这些迟梅宁是过了几天才知道的。那时候钱家人已经被抓了起来。她不禁想起程子阳临去京城时说的话,这人没本事的时候谁都看不见你,等你有了依靠了,自然有人给你报仇。以前钱家的事不是没闹过,但被钱家的钱收买了,如今程子阳年纪轻轻中了状元,眼见着前途无量,于是便有人主动调查程子阳这仇家了。

钱家后头什么结果,迟梅宁想都不用想不会太好,毕竟钱家做的事人神共愤,钱家没倒的时候受害者家属不敢多说,如今钱家眼见着不行了,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了。

流水宴后送走了方琦又约定了北上的日子,迟梅宁和李秀娥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举家搬迁这事了。

迟老太舍不得闺女见天的过来跟闺女说话帮着收拾东西,晚上的时候迟梅宁见她不舍便将她留在程家娘俩晚上一个炕睡着,说说话,都觉得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

程家有几亩地,李秀娥的意思是直接送给迟家,毕竟当初他们下聘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聘礼,反而迟梅宁带了丰厚的嫁妆,让程子阳有钱在京城置办宅子。对此迟梅宁没发表意见,但迟老太却不想占着便宜,最后两个亲家商量一番程家将地半价卖给迟家五亩,另外三亩则送给村里作为公田,每年产出贴补一些孤寡老人。

这个安排迟梅宁觉得也不错。转而又收拾其他东西,大件肯定不能拿,破旧些的衣物和棉被也不能带。收拾一通除了娘俩的衣物竟也只有迟梅宁成亲时候迟家给做的崭新的被褥。

被褥一打包,衣服也装好,剩下的地里用的家什儿全拿到迟家去,至于床和柜子这些则留着,说不定哪一天他们还能回来瞧瞧。

时间转眼过去,他们与方家约定的日子也近了

临走前一天,迟梅宁又回了趟娘家,与家人告别。

先前说的可坚强的迟老太还是忍不住偷偷的哭了,这年头出趟院门不容易,动辄半个月一个月的路程,她如今年纪大了,今后恐怕是去不了京城见不到闺女的。况且闺女嫁了人再有孩子,想出远门就更不可能

了。因为老太太哭了,家里许多人也跟着哭了。

马氏和钱氏还有迟兰等人这两年与迟梅宁关系处的好,对她很是舍不得。以前迟梅宁胡闹的时候她们也无奈,可后来迟梅宁变了,她们的感情也逐渐升温了。

但要说到最舍不得迟梅宁的,竟然是黄二花了。这两年黄二花夹着尾巴做人,迟梅宁买回来的好东西婆婆也能分给她了,迟梅宁一走她婆婆肯定不舍得买了啊。

于是当黄二花哭着说舍不得迟梅宁的时候,迟老太骂道,“我看你就是舍不得我闺女的好东西。”

黄二花被骂了一通委屈道,“其实我挺喜欢小姑的。”

因为黄二花这话,迟梅宁忍不住笑了,屋里离别的气氛也少了很多。迟老太叹气道,“往后咱们可就是官太太的娘家人了,干啥事都惊醒着点,可不能给你们妹子拖后腿,听见没?”

迟家众人连忙点头,他们家都是老实人,除了迟长海之前钻过寡妇屋,如今也老老实实的种田了。

这一晚,迟梅宁留在迟家住的,睡在她嫁人前的炕上,和迟兰聊天。迟兰问道,“小姑你以后还回来吗?”

迟梅宁一愣,答道,“肯定要回来的。”就是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嗯。”迟兰扭过头去看她,“那,我以后要是想你了,能去京城看你吗?”

迟梅宁笑,“可以啊。”不过自打程子阳中了状元,如今上门提亲的越来越多了,马氏如今都快挑花眼了。

迟兰又道,“小姑,我现在不想嫁人。”

这一年迟兰十五了,村里这么大的姑娘很多都找婆家了。

迟梅宁问她,“为什么?”

迟兰笑了笑没回答,反而道,“睡吧,小姑,明日还要早起呢。”

黑暗中,迟梅宁看不清迟兰的表情,但在她快要睡着的时候她似乎听见迟兰说,“小姑,你真幸运。”

第61章 王家

与方家约定的日子是四月十六从沂州府先去济南再乘船北上,迟梅宁和李秀娥收拾了家当在四月十二这日从清溪村出发了。迟长山和迟长海两兄弟借了两辆驴车护送他们去府城与方家汇合。

临走时迟老太带着全家送他们到村口,看着迟长山上了驴车了要走了,老太太又跑过去拉着迟梅宁的手道,“梅宁啊,到了京城听你婆母的话,万事不要逞强,有啥需要帮忙的托人捎信回来。”

迟梅宁泪眼汪汪的点头,从驴车上下来抱着她娘便哭。

上一世她缺少的母爱和父爱这一辈子老两口都给她了,而她却在老两口年老的时候离开了她们,她实在是太不孝了。

李秀娥看着娘俩哭的那样心里也不是滋味,她叹了口气道,“嫂子,要不您和大哥一起跟我们走吧?”

迟老太哭够了把迟梅宁放开,擦了擦眼泪道,“走吧。”

迟梅宁抽嗒嗒的上了驴车,驴车缓缓走了,迟梅宁趴在车帘那儿一个劲的往后瞧,身后的迟老太又开始抹眼泪了。

一直到看不见了,迟梅宁才扭过身来坐好,她深吸一口气告诫自己,不能去想了,等以后想她娘了一定要回来看她娘的。

驴车从清溪村一路往沂州府出发,除了晚上在路上的客栈住宿,其他时间都在驴车上颠簸,就在迟梅宁婆媳俩颠的晕头转向的时候总算到了府城。

迟梅宁头一回离开清河县到这么远的地方,却一点闲逛的心思都没有了,一路问着路到了方家。

方家知道他们大约今日到了,方琦一早便遣了人在门口候着,待知道她们过来,方琦的新婚妻子连忙迎了出来,又让人将行李搬了下来。

方琦的妻子罗氏笑盈盈道,“夫君早就说过你们要过来,客房一早就准备好了。”

迟梅宁婆媳俩自然要客气一番,迟梅宁道,“其实我们住客栈便好,住家里实在太过打扰了。”

罗氏显然是大家闺秀,行为举止端庄大气,她掩唇轻笑道,“可别这样,你们真去住客栈了,夫君回来肯定得说我了,左右不过几日的功夫家里院子也大,弟妹和婶子安心住着就是了,不然夫君也没法和程状元交代不是。”

她如此说了,迟梅宁也没推拒,方家日后定居京城,两家少不得走动,这种小事还是不要太多计较的好。她这么想李秀娥也是这般想法。

倒是迟长山兄弟俩坚决不肯住方家于是赶了驴车去了附近的客栈住下,只等后日一早将妹妹和李秀娥送上船才能回转,他们也算完成了他娘交代的任务了。

傍晚方琦回来,得知迟梅宁婆媳过来了,便过来给李秀娥问了好,得知迟长山兄弟俩送她们过来的,又遣人去客栈请他们过府用饭。

因为赶路着实辛苦,饭后迟梅宁和李秀娥就早早歇着,第二日一早又出门买了一些点心留着在船上时候吃的。

到了四月十六一早,方琦夫妻连同

迟梅宁婆媳俩上了开往济南的客船,等到济南再换船北上。

而迟长山兄弟俩送别妹妹,赶着驴车回了清溪村。

从府城到济南府乘船两日便到,一路上迟梅宁婆媳和罗氏闲时说话,时而瞧瞧路上的风景时间过的也快。

到了济南府,迟梅宁总算见识到了后世的泉城济南,可惜他们的船在当日下午就要开,他们没有时间前去见识一下七十二泉,倒是有些可惜。

四月十八日晚些时候迟梅宁等人便上了开往京城的客船,他们租了三间仓房,迟梅宁和李秀娥一间,方琦夫妻一间,另外他们带的下人住一间。不过这次倒是用不上她买的点心了,因为方琦他们带的一个婆子给方琦夫妻准备饭食,方琦便交代迟梅宁她们也一起准备了。

迟梅宁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这却是最方便的方法了,便取了十两银子给厨娘让她帮着忙活,厨娘哪敢收她的银子便交到方琦那里。

方琦无奈,“等到了京城程子阳指定得骂我呢。”

“夫君只会感激方大哥万不会责怪的。”

于是方琦便让厨娘收了,待到下一个码头停靠的时候让她上岸多买些食材,务必将饭菜整治的齐全些。

想到过上七八日就能到京城见到程子阳,迟梅宁心里其实是很快活很开心的,两人成亲俩个多月就分别,如今算起来竟然有四个月了。这四个月她无时无刻不再想他,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如她这般想她了。

船上的日子枯燥又无趣,好在迟梅宁带了纸笔,便窝在仓房里写新的话本子,这次却是写一些寓教于乐的小儿故事,李秀娥识文断字,等迟梅宁写完了就拿起来读上一读,若是觉得不妥当的地方还能给提提意见,婆媳俩相处的和谐又能打发时间。

这日迟梅宁用过早饭与李秀娥一起出了仓房到甲板上消食,外头微风习习,水面波光粼粼,四月的天气不冷也不热。李秀娥心情大好,“天气转眼就热了起来,时间过的真快。等到了京城咱们就该准备夏日穿的衣裳了。”

迟梅宁刚想说话,就听一年轻

男子调笑道,“小娘子可是需要什么帮助?”

迟梅宁眉头一皱,抬眼望去便见一二十来岁身穿锦衣的男子手里摇着一柄折扇,一派风流的过来,到了跟前,男子将折扇一收,微微拱了拱手,“小娘子可是去京城?”

见他旁若无人的搭话,身上还有一股酒气迟梅宁蹙眉对李秀娥道,“娘,咱们回去吧。”

李秀娥抓紧她的手警惕的看了那人一眼转身往仓房走去,哪知那人并不甘心见她们要走竟然伸手抓住迟梅宁的手,“小娘子急着走做什么,难不成瞧不起在下?”

迟梅宁嗤笑一声,然后用力甩开他,“说的不错,我若是能瞧得起一个登徒子那才是眼瞎了。”

“小娘子倒是劣性,我竟然…很喜欢?”那人自命风流,手抓了过来,“这么好的天气姑娘不如…嗷!”

他话没出口,迟梅宁一脚使劲踩在他的脚上,接着趁着他跳脚的功夫一脚踢在男

人脆弱的地方上了。

“瞎了你的狗眼!”迟梅宁冷声道。上一世的时候什么人她没见过,没想到古代后头一次出远门就碰上这种恶心的事,果然这世上走到哪都有坏胚子,若是示了弱,这些混账东西恐怕又要得寸进尺了。

那人疼的酒醒了大半,嗷的一声嚎叫,“臭娘们…来人啊!”

见此迟梅宁冷笑,“臭娘们也是你叫的?”说着一巴掌又甩了过去,趁着外头没人飞快的拽着目瞪口呆的李秀娥跑回了仓房。

进了仓房后迟梅宁心跳如雷,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就在刚刚她用上辈子学来的防狼术对付了一个色狼,这种感觉现在想来竟然还挺兴奋的,让她不由记起上一世作为富二代自由自在肆意生活的那些年。可想想穿到古代的这两年,她又不觉得后悔,若是没穿越过来她如何会有这么好的家人,还有这么好的男人。

想到程子阳,迟梅宁的心稍微安定,这时也后知后觉的明白自己刚才做的事在古代是多么的令人惊讶。

李秀娥回到自己的屋里这才后知后觉的清楚方才的凶险,这会儿纵然觉得自己儿媳妇的行为太过骇人,却也是为了自保,也得亏儿媳妇应对的快,否则若是让人瞧见,少不得要败坏她儿媳妇的名声了,回过神来李秀娥连忙拉着迟梅宁的手关切道,“梅宁你没事吧?”

迟梅宁咧嘴笑笑,“有事的是外头那位公子才对。”

李秀娥看她神色没有害怕的样子,松了口气的时候又有些担心,“万一被他们记恨…”

迟梅宁一愣,咬唇道,“可我若不教训他,后头的日子也定过不安稳,况且京城那么大,总不会再碰见的,后面几日我们与方家嫂子说一声,尽量减少外出吧。”

闻言李秀娥点了点头,却也决定后头得寸步不离迟梅宁了,万一有啥危险她还能给挡一下,不然再发生这种事情,她如何对得起儿子如何对得起亲家母的嘱托。

迟梅宁站在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瞧,外头那个倒霉色鬼正被几个狐朋狗友围着,听着他们叫嚷的声音竟是想将他们找出来。

见此情形迟梅宁也有些担心,他们如今势单力薄,若是撞见了恐怕也是麻烦事,如今只能盼着这几人能早点下船了。

这时仓房门突然被敲了两下,迟梅宁吓了一跳,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她往后退了两步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谁?”

李秀娥也是一脸的恐慌,她匆忙过来将迟梅宁拉到身后道,“梅宁你躲躲。”

迟梅宁咬唇,从自己行李里头掏出一把做衣服的剪刀来,“娘,不怕。”

外头的人轻笑,“是我。”

迟梅宁一愣接着松了口气,“是嫂子啊。”

说着她飞快的把剪刀塞了回去,然后开了门。

罗氏进来的时候外头尚且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迟梅宁往后退了两步等她进来就把仓门关上了。罗氏轻笑,“外头不知出了什么事,似乎在寻人,你们没事吧?”

迟梅宁脸色有些苍白,磕磕巴

巴的把方才的事说了一遍,罗氏惊讶道,“竟然有这等事。”

她蹭的站起来道,“弟妹且不要出去,这事该与夫君说一声。”接着她便对身边的丫头道,“你去将夫君叫来。”

那丫头应了一声出去,过了没一会儿方琦过来了。

因为男女不便,所以这两日迟梅宁婆媳俩的饭菜都是单独端过来用的,除了往常罗氏过来寻她们说话,迟梅宁倒没怎么见过方琦,听罗氏讲方琦在仓房坚持读书并不出门。这会儿方琦进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迟梅宁瞧了罗氏一眼,罗氏便挑拣着将事情与方琦说了。

方琦性子稳重,站起来道,“我出去瞧瞧,你们不要出门。”

说完方琦又安抚了一下众女眷,直接出了舱门去了。

一直到了中午,方琦才回来,他皱

眉道,“对方是沂州府王家人。”

“王家人?”李秀娥眉头一皱,“沂州府那个王家?”

方琦点头,不经意的瞧了迟梅宁一眼,当初王家小姐纠缠程子阳这事他可是知道的,只不过程子阳拒绝的干脆,后来也没再听见王小姐的消息,没想到现在又见到王家人。他见迟梅宁神色如常只当她不知道王小姐的事便继续道,“方才许是喝了酒,这会儿已经让人安抚住了,等傍晚船在天津停的时候他们一行就要下船了,所以下午弟妹和婶子就委屈一下暂时不要出去了,虽说他这会儿不闹腾着找人了,但难保瞧见你们有昏了头,我们虽然不怕他,但是还是避着些吧。等到了京城大家住的地方也不一样,碰见的机会也少,就没什么事了。”

“好,多谢方大哥。”迟梅宁神色如常的道了谢,又将他们夫妻送走,门关上李秀娥便道,“是不是就是那个王姑娘的家人?”

迟梅宁点头,“兴许是,提起沂州府王家也就他们家了。”

李秀娥摇头叹气,“这么大的世家竟教养出这样的儿女出来,真不知那做爹娘的怎么做的。”

迟梅宁笑,“管他们呢,不过咱们后日就能到京城了,就能看到子阳了。”

提起儿子李秀娥来了些精神,“不错,王家如何教养孩子咱们不管,咱们只管等着后日去见子阳就好了。等以后你和子阳有了孩子咱们一定要好生教导,不然教导出这样的孩子来不仅害己还得害人,那可就是祸害了。”

听婆婆提起生孩子,迟梅宁顿时红了脸,“这事以后再说。”

李秀娥笑了笑,“好,以后再说。”从孩子生下来再养到三四岁启蒙至少还有四五年的功夫,现在讨论的确太早了些。

见婆婆不提了迟梅宁便也不说了,自己坐着胡思乱想。当初她看这书的时候可从没想过原女主和她的家人竟如此性情,她甚至怀疑,原书的作者是不是跟男主有仇,竟然给写了那样一个女主。得亏她穿过来了啊。

想到这迟梅宁不免庆幸,然后又嘿嘿笑了,截了这样的女主的壶似乎也没什么别扭的了。

下午的时候迟梅宁和李秀娥果真没再出去,傍晚时分客船停靠在天津码头,停留两个时辰后继续往京城去了。

这一次路上没再停留,一直到第三日早晨的时候方到了通州码头,下了船便有方家下人来帮忙提行李,一直坐上前往京城的马车,迟梅宁这才紧张了起来。

真好,再过上几个时辰就能见到程子阳了!程子阳啊,你想我了没?

第62章 天雷地火

马车骨碌碌走在路上,很快便从城门进了京城。京城大,但到了里头才知京城的繁华,迟梅宁颇有兴趣的看着外头的景色,眼见着从外城的稍显破败到后来越来越繁华,到了内城的时候各处街道都颇为热闹,小商小贩尽情的吆喝着,听的迟梅宁都想下去买点什么了。

按捺住心思,马车走了许久,终于在一处客栈停下,方琦也没让她们下车,反而亲自进去问了程子阳的住处,然后便又嘱咐马车往槐花胡同而去。

程子阳今日并未旬休,偏他心里又惦记妻子和他娘,前些天接到方琦的信便估算着大概这两日她们便能到京城,于是便嘱咐了门房要时刻注意来往的车辆。

故此方家的马车刚进胡同,门房便听见了,远远瞧着来了好几辆连忙上前询问。

待得知是新宅子的女主人到了,门房赶紧将大门打开,然后将一行人让进来。

迟梅宁和李秀娥从门口下了马车,站在院子门口有些不敢相信,他们居然买了这么大的宅子了?迟梅宁还好些,程子阳临走时她给了不少的银子目的就是为了买宅子,现如今瞧着这宅子自然满意的很,这要是放到后世就是妥妥的四合院,上亿的价格也卖的出去了。倒是李秀娥看到这大院子惊讶过后又明白这院子是怎么来的,一时间她看儿媳妇的目光都复杂了起来。

他们娘俩如今竟靠着儿媳妇过活了。

李秀娥感慨完又问了门房一声,确定了这宅子是程子阳买的,不止她们惊讶,就连方琦夫妻也很诧异,尤其方琦是见过程家的贫寒的,可这才过了多久,程子阳竟是在京城买了院子了?他目光落在迟梅宁的身上目光中带了审视,难不成靠着迟梅宁写话本子?那也太来钱了吧。以前只以为那些书生写话本并没什么,没想到居然会这样赚钱。

方琦好歹见多识广,惊讶过后便指挥着方家众人将东西搬了进去,待东西搬好又与迟梅宁说了他家的地址这才离开了。

方家离这并不远,但眼下迟梅宁并不认路便仔细记了下来,往后两家还得多走动的。不说别的,只这次能将与她们一路同行就省了很多麻烦,不然她和李秀娥单独上路不光两家不放心,她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这时候不是法治社会,像路上遇见王家少爷这事若她们单独出门可就真容易吃亏了。

门房将东西提进去后赶紧去烧水,然后道,“老爷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该回来了,得知太太和老夫人到了肯定高兴。”

听着门房喊太太和老夫人,迟梅宁和李秀娥对视一眼,都有些不习惯,可到了京城便得守这边的规矩,倒是不好说什么了,总不能让门房喊她们名字吧。

迟梅宁想得知程子阳进京后的事便问了门房,可惜门房知道的也不多便将他知道的讲了。

婆媳俩喝了水又歇了会儿,还没等把东西收拾出来就听见外头说话声,迟梅宁猜到程子阳回来了,等不及扔下东西就跑了出去,于是就瞧见程子

阳一身正站在院子里与门房说话。他身上此刻还穿着六品官的官袍,加上程子阳一身的气度倒是真有几分官样了。

迟梅宁心里欢喜,站在门口含笑看着程子阳,程子阳听见门房说自己媳妇和娘到了心里本就高兴,瞧见自家媳妇出来,还是那般漂亮顿时笑了起来,真好,总算团聚了。

“娘子。”程子阳看着这样的迟梅宁颇为心动。

迟梅宁何尝不是,轻启朱唇唤了声,“夫君。”

迟梅宁拔腿朝程子阳奔去,程子阳张开手臂稳稳的接住她。

门房瞧着这年轻的夫妻都不好意思看了,忙拿了银子按照程子阳的吩咐去附近的酒楼定些饭菜去。

李秀娥慢了一步,从屋里出来就瞧见儿子和媳妇抱一块了。李秀娥忍俊不禁连忙捂住眼睛退了回去。儿子和媳妇感情这般好,想必很快她就能抱上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