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李秀娥听到消息也出来了,见果真是他们惊喜道,“嫂子,你们来了,快进来说话,在外头干什么。”

迟老太闻声望去,就见李秀娥身穿体面的衣服再不是原先在乡下那些妇人的衣服,一张脸也养的好,白嫩嫩

的,一点瞧不出来快四十岁的样子,她啧了一声道,“亲家母越活越年轻了。”

李秀娥这段日子以来日子过的顺心,心情也好,整个人也比以前开朗不少,听到迟老太这话,过来挽着她胳膊往里走,“嫂子就会拿我开玩笑,走,咱们进屋歇着去。”说完又招呼下人将迟家带来的东西都搬进去。

迟梅宁见他们俩在前头走,不禁看了眼迟兰和迟菊几个侄子侄女,忙道,“走,都进屋去。”

迟菊上一世也不过活到十八岁,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没想到这一辈子居然有机会到了京城,见识到周煜的大院子,这会儿眼睛都觉得不够用了。迟松林和迟柏林是大房和二房的长子,这会儿也都十二岁了,瞧着各处都觉得新鲜,倒是迟兰一如既往的安静,规规矩矩的喊了声小姑。

迟梅宁眨眨眼道,“小兰不是定了亲事了?是定的哪家?”

迟兰一听神色顿时暗了,“就县上寻常人家,比不得小姑姑的。”

闻言迟梅宁一愣,眉头微微一簇,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等她多想,迟兰又抬头笑道,“小姑,我这还是头一回来京城呢。”

迟梅宁嗯了一声道,“等你们休息几日小姑带你们出去逛逛,正巧我在家待的心烦你们姑丈又不让我出门,都快憋出病来了。”

迟菊如今十岁了,五官也慢慢长开,性子也不似几年前那般阴郁,闻言拍手道,“多谢小姑。”另外两个男孩显然也想出去见识见识京城,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令迟梅宁差异的是,以前温柔和顺的迟兰如今竟有些心神不宁的感觉,她瞅着迟兰眼中的艳羡,总觉得哪里不对。

进了屋,李秀娥和迟老太说了几句话,得知全家人一切都好,这次是不放心迟梅宁过来看看她便张罗饭食去了,留下空间好让他们团聚。

迟老太见李秀娥态度如常并未因为身份的变化苛待或者给他们脸色,心中已然放心不少,待李秀娥出去,迟老太忙拉着迟梅宁一阵嘘寒问暖,将她这半年来多来的日子一一问了清楚这才算真的放了心。

“年前家里收到你让人捎回去的年礼,村里人羡慕坏了,都羡慕娘生了个好闺女。”迟老太感慨道,“想你小时候那么懒那么馋,咋会想到真的会过上这官太太的日

子呢。”

迟梅宁理直气壮道,“这叫懒人有懒福。”

“对,懒人有懒福。”迟老太笑着道,“当初你看上程子阳娘还不乐意,觉得程家太穷了,现在倒好人家身份来个大转弯竟然成了侯爷的儿子。里正当时听了都感慨觉得世事无常。如今瞧着你好好的我和你爹他们也就放心了。”

迟梅宁靠在她身上,感受着老太太身上的温暖,“娘,这次您和爹来了就多住些日子。”

迟老太抚着她后背道,“怎么着也得等你生了孩子出了月子娘在走,不然娘真的

不放心。”

对于生孩子迟梅宁当然害怕了,上一世虽然没经过这些,可也听人说过生孩子有多疼,她擦破点皮都怕疼更别说生孩子了。心里本来还忐忑着现在她娘来了,突然就跟有了主心骨是的。婆婆对她是很好也很贴心,但婆婆总归不是娘,对自己的娘还是更依赖一些,而且她与李秀娥相处的时候,甚至李秀娥依赖她比较多呢。

迟老太见迟梅宁身边好几个丫头,便让她们出去了小声对迟梅宁道,“这几个丫头长的都挺周正的,你可得注意了,千万别让她们钻了空子。”

迟梅宁挑眉笑了笑,“不会,她们都是侯府出来的,而且是老夫人亲自挑的人,都很安份,对我也忠心,她们年纪也不小,明年我便打算着给她们找门亲事的,我问过她们,她们也都乐意的。娘就不担心就是。”

“还是注意的好。”迟老太眼睛毒,对年轻女子便不放心,打定注意后头的日子一定要看好了这几个小丫头。

海棠等人自然不知她们被老太太列入危险人物的行列,这会儿收拾了饭食过来请迟老太他们过去用膳,迟老太一双眼睛跟长在海棠身上是的,看的海棠心里都毛毛的。

一路上劳累,饭后迟梅宁便让人烧了热水让他们洗了热水澡就让他们去歇着了,一觉到了下午,迟老太等人这才醒来。迟老太身体好,睡了一觉就精神好的不得了。不多时程子阳回来了,得知岳父岳母来了自然是开心。

尤其三月份的时候他娘嫁人,而妻子又身怀有孕,本来她还打算让侯府那边来几个人帮衬,如今迟老太来了倒是可以少叫几个人来,迟老太虽然是乡下妇人可做事颇有章法,倒是让侯府来几个管事婆子协助也就差不多了。

迟老太见程子阳态度一如既往,对这女婿更加满意,晚饭的时候将程子阳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可将迟梅宁笑个不停。

因为迟老太来了,迟梅宁的生活也更加有趣了。过了两日之后程子阳旬休,迟梅宁夫妻便带着家人出去逛逛,给家人买布做衣裳,几个小的最是兴奋,就连迟长山也是一脸的高兴。迟长山是告了长假过来的,县令一听是要来京城看望妹妹,当即就准了假,不然想来京城一遭还真是不容易。

到了外头迟兰脸上的艳羡更加明显,迟梅宁笑道,“听说你婆家也在县城?”

迟兰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似乎对这婚事并不满意,“是在县城,我爹给定的,可惜与京城比差远了。”

迟梅宁一愣,那日的怪异更加明显,一旁的迟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趁着迟兰四处乱看的时候迟菊小声道,“大姐姐似乎不想嫁。”

“为何?”迟长山和马氏的为人她是清楚的,自是不会为了金钱什么的算计儿女的婚事,既然给迟兰定了,那定然是觉得那家好,会对迟兰好,可迟兰为何会不乐意?

迟菊小声道,“我听见大姐姐与大伯娘争吵过,大姐姐说她想嫁个读书人,而大伯娘给大姐姐定的是一商户,听说那商户为人厚道,两女一子,家中简单,未来大姐夫对大姐姐也好,时常给她买些东西过来。可大姐姐觉得商户丢人,不如读书人体面。”

“读书人?”迟梅宁沉吟,“那她…”

“小姑,你们在说什么?”迟兰突然回过头来问道。

迟梅宁笑道,“迟兰在跟我说想要新衣服。”

前头的迟老太顿时眼刀子刮过来,“她身上这身来时刚做的,要啥新衣服。”

让迟菊背了锅,她也没生气,干脆利落的道歉说不要了。迟梅宁忍俊不禁,突然记起两年前那个小女孩一脸哀伤的跟她说,她梦到了前世的事情,她被她娘卖了然后被那男人打死了。这几年功夫过去,如今倒是越来越开朗,有了小孩该有的性子。

反倒是以前一直温柔和顺的迟兰却变的让她颇为陌生了。

因为迟菊的话,迟梅宁接下来逛的时候多注意了迟兰一下,果然见她瞧见书生模样的人会多瞧上两眼,这让她有些担心。恐怕迟兰的婚事也没那么容易结成了。

迟梅宁带迟老太等人去买了布料又去银楼给迟老太买了个金镯子,给俩小姑娘一人买了一根簪子,出了银楼才跟着程子阳去酒楼用饭。

刚到了楼上忽然就听一人唤道,“程兄。”

迟梅宁和程子阳回头,却是瞧见熟人了,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81章 迟兰

自打那日从清溪村一别,再到与程子阳定亲,迟梅宁似乎再也没见过刘玉清了,如今见到刘玉清,竟觉得恍如隔世一般。

程子阳愣了一些,接着上前与刘玉清寒暄,迟梅宁也微微颔首算是与他打了招呼。

如今的刘玉清似乎与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周身温和的气质和脸上温和的笑意仍旧让人如沐春风,心生好感。瞧见她小腹隆起,刘玉清先是一怔,接着便与程子阳道喜。

程子阳与他寒暄几句,才知刘玉清如今也到了京城读书,前年的时候刘玉清乡试未中,家中觉得可惜,如今刘掌柜一家到了京城,刘玉清父母便让刘玉清也过来了,在京城寻了一家书院读书,等来年秋天再回沂州府参加乡试。程子阳好歹状元出身,对科举又颇有经验,便适当的提点几句,刘玉清自然感激。

待刘玉清一走,迟梅宁便瞧见她身旁一直未说话的迟兰目光竟一直追着刘玉清去了,她眉头一皱,心里的怪异越发明显,怎么小的那个正常了大的反而不正常了?

“小姑,刚才那人便是当日…那个秀才吗?”迟兰瞥了眼程子阳没将相看这词说出来。

迟梅宁嗯了一声,“是他。”

迟兰可惜的收回目光,哦了一声,然后道,“他其实挺好的。”

“挺好与咱们也没关系。”一直冷眼瞧着的迟老太倒是没察觉孙女的不同,而是觉得自家闺女已经嫁了程子阳那刘玉清再好也跟他们家没关系了。尤其当着程子阳的面,最好都不要再见到刘玉清的好。

迟兰敛眉嗯了一声,“孙女知道了。”

在外逛了一天回去,迟兰靠在床上在想今日见到的刘玉清,以前见面时以为那是未来姑丈所以并未多看,如今仔细一瞧当真是个不错的人,长相来看虽然不及程子阳,可一身温润的气质却是程子阳没有的。当初小姑也不知中了什么邪偏偏就看上程子阳反而看不上处处完美的刘玉清。难不成小姑一早就知道程子阳是侯爷的儿子?

她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世间又怎么会有人知晓没发生过的事呢。

“大姐姐,你想什么呢?”迟菊见她愣神过来问她。

迟兰笑了笑,“没什么,你小孩子不懂。”

迟菊眨眨眼,两辈子加起来她都快三十了,怎么可能不懂,不就是瞧上今日见过的刘玉清了呗。想到如今过的好日子,迟菊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姐姐一句,“那刘玉清以前可是与小姑议过亲的,也不知道以后会娶个什么样的女子,而且还有那样的毛病,恐怕找妻子也不容易。”

闻言迟兰眉头轻轻一蹙,是了。刘玉清喜欢长相好看的人,对着长相不好的人会吃不下饭,而她呢?

迟兰去坐在桌前拿了铜镜看镜子里头的那张脸,好看是好看,可小姑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大姐姐怎么了?想大姐夫了?”迟菊故意道。

迟兰回神,笑了笑,“没事。”

晚上的时候迟梅宁还在想迟兰的事,这大侄女还不到一年未见,变化竟如此之大。她瞧着那些书生的眼神不由让她皱眉,难道她当真不满意如今的婚事,才特意跟着迟老太进京的?

若真是在京城出了意外,恐怕到时候对方也不好交代。

程子阳过来先摸了摸她的肚子又问道,“想什么呢?”

迟梅宁道便将迟兰的变化说了,程子阳想了想道,“想必瞧着你嫁了读书人而我又得中状元在京城居住,她羡慕了。所以不满家里定的婚事反而想找个读书人呗。小姑娘的心思大概都这样。”

他说完见迟梅宁瞪着他顿时想起以前迟梅宁为何会纠缠他那些事,他连忙道歉道,“我说笑的,娘子别当真。”

迟梅宁哼了一声,自然不承认原主当初就是因为他是读书人而且读书还不错才看上他的。想当初她可是瞧着程子阳又坏又贴心才喜欢的呢。如今想想竟过去快三年了,而她不仅进了京,如今肚子里还揣了一个孩子。

如今想想迟兰的想法她倒是有些理解,可理解也不代表她便插手这件事。

过了两日迟兰与迟梅宁说想自己出去逛逛,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没那么多讲究出去玩也就玩了,迟老太也没当回事,迟梅宁也不好拦着,便让海棠跟着她出去了。

等下午两人回来海棠与她道,“表小姐出了门便说想去刘掌柜的书铺瞧瞧,奴婢便带着她去了,恰巧刘公子也在,表小姐便与刘公子说了会儿话,路上又逛了一

间衣裳铺子,不过表小姐什么都没买便回来了。”

迟梅宁听到迟兰与刘玉清说话不禁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便让海棠出去了。

然而过了两日迟兰又要出去,可这次回来却有些失落。迟梅宁问了海棠得知刘玉清已经进书院读书了,这次出门没见到刘玉清,所以迟兰才如此失落。

对这事儿迟梅宁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按照当下的情况,她当初虽与刘玉清未成婚事可毕竟是议过亲的,而且迟兰本身又有婚约在身,要是与刘玉清有了纠缠…

迟梅宁想想都觉得头疼。

于是过了几日迟兰再想出门的时候迟梅宁便问她,“你出门到底是想做什么?”

迟兰的脸顿时煞白,她支支吾吾道,“就,没来过京城四处逛逛。”

迟梅宁笑了笑,“刘玉清已经进书院了,等闲不会出来,你不用去了。”

闻言迟兰晃了晃,噗通一声跪下了,“小姑姑,求你帮帮我。”

迟梅宁皱眉,“帮你?”

迟兰顿时泪如雨下,“那门婚事我本就不同意,可爹娘非得觉得对方好硬是给我定了亲事,可我不想嫁啊。”

“所以你想嫁刘玉清?”迟梅宁手抚在肚子上皱眉看着他,“那你该与你爹去说,而不是我。”

迟兰跪着到了她面前可怜兮兮的说,“小姑姑,刘玉清那么好,当初你看不上她。可我喜欢他呀,你成全我好不好?”

听了她的话迟梅宁愣了一下,接着就被气笑了,“我与他的事早就过去了,与你又何干?现在说的是你俩的事,你们是相互爱慕还是你一厢情愿,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迟兰抿了抿唇,低低道,“我觉得他心里是有我的。”

迟梅宁道,“他心里有你在去书院之前便会与你说,他说了吗?而且这事简单我让你姑丈亲自走一趟书院问问他便是,这有什么难的。”

“不要。”迟兰眼泪流了下来,“小姑姑…我以为你懂我的,为何,你也不能帮你。”

迟梅宁刚想说话,外头迟老太和迟长山进来了,迟长山进来瞧着女儿眉头皱的紧紧的,“我倒是不知道你竟心比天高。”

迟兰倔强的站在那里不吭声。凭什么小姑姑便能嫁个读书人她就只能嫁个商户?她不想那么过下去。

迟老太当即就道,“老大,明日你便带迟兰回乡去。”

迟兰大惊,“奶奶,求您了。”

“你还要不要脸面,你定亲了你不知道吗?”迟老太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定的亲事你开始是不乐意,可最后呢,人家曹家送了好东西过来说了好话,你自己不是应了吗?你要是不乐意当初曹家送的东西你要了干什么?曹家公子给你买簪子给你买手镯的时候我咋没见着你推拒?现在到京城来见识了更多的人了,瞧见更好的你嫌弃曹家了?你的脸怎么这么大。谁惯的你这吃着碗里的占着锅里的毛病。”

迟兰呜呜咽咽的哭着,一句也说不出来,可她现在就是喜欢刘玉清啊,为什么当初小姑那么的不听话让他们操心,他们都能宠着,到了她了就这样对她。她当初不过是试探曹家想让曹家以为她难伺候退了亲事,可谁知道曹家竟然都应了。

现在她又该怎么办,她今年都十六了,这要是回去了,与刘玉清就再无可能了。

“小姑求您了,求您帮帮我。”迟兰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的楚楚可怜。

迟梅宁还当家里的婚事果真是马氏和大哥强硬做主定下的,没想到中间竟还有这些事情。若是她不乐意态度强硬些,做爹娘的还能真的逼迫自己的孩子吗?更何况马氏一向疼爱闺女,若是迟兰没有最后点头这婚事能成?

迟梅宁道,“你回去收拾东西吧,我会挑好礼品作为你的添妆,让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的。”

一听这话迟兰便知小姑姑并不想帮忙了,她萎顿在地眼中再无生趣。

刘玉清的态度迟梅宁不用问便知道是什么样的。刘玉清做事妥帖,若是当真对迟兰有心,恐怕早就央了刘掌柜夫妻上门,可对方去书院都未与迟兰说,明显只当意外碰上。又怎么可能如迟兰所说。

迟长山见事情发展成这样,心里也是内疚,“这事给你和妹夫添麻烦了。”

迟梅宁摇摇头,“大哥严重了,咱们是一家人,总想着小辈过的能好。若是她当真不乐意嫁曹家,那大哥又何必强逼着她嫁,真嫁过去了也会成了冤家,实在不行就多补偿曹家再亲自道歉退了这亲事,日后再慢慢寻摸亲事便是。”

闻言迟长山叹气,“曹家样样不错,唯独那曹公子不是读书的,她就…可当当初最后也是点了头的。真是冤家。”

无论迟兰如何不愿意,第二日一早还是被迟长山带着回乡了,临走前她看着迟梅宁道,“小姑,我有多羡慕你你知道吗?我以为你能懂我的,可没想到你也如爹娘一般逼迫我。”

迟梅宁听的直皱眉,“我逼迫你什么了?”

迟兰不吭声了,扭头便走,临走时还道,“我一定会嫁个有出息的读书人的。”

第82章 嫁娘

迟梅宁对迟兰的这个宣言非常无语,你虽然是我的侄女,但是你要嫁什么人与我又有什么关系。你若是一开始就抗拒曹家的婚事,严词拒绝,她不相信马氏和大哥会硬逼着迟兰同意。

她自己后来同意了,可知道自己小姑丈成了侯爷的儿子时又不甘心了,也想找个读书人然后搏一把富贵。

家里人谁会惯着她这些毛病。

迟梅宁想完这些突然又有些心虚,想想原主以前的所作所为,想想她后来对婚事的抗拒,似乎也没比迟兰好到哪去。不管是原身还是她无非都是仗着亲人的疼爱折腾,这要是在旁人家里,父母让你嫁哪个你就得嫁哪个,哪有你挑挑捡捡的资格。但这也是古代女人的可悲之处,后世女子不喜欢了就分手转头照样找个其他男人,但在这古代,要想反悔一门订了的亲事却是难上加难。

既然人走了,她就不管了,反正迟兰爹娘都在,她又能怎么样。难不成还能越俎代庖管迟兰的婚事?

她如今可没那么多精力。

尤其怀有身孕后精力不济,白日时常就能睡过去,话本子都写的少了,还要准备李秀娥嫁人的事,而且未来公爹又不是个小人物,这婚事办下来也能让她掉层皮,哪有心思想东想西。

没过几日宣威侯府派来几个管事嬷嬷还有一干下人过来帮忙,迟老太对大户人家的婚事并不是很了解,听嬷嬷讲解后大体了解了一些,便与迟梅宁一起忙碌起来。

进了三月婚期更近,迟梅宁的肚子也越发的大了,好在这时候也不孕吐了,迟梅宁吃嘛嘛香,而且吃的量都比以前多了不少。迟梅宁惊讶的发现她居然没胖。

迟老太心疼道,“你这整日忙活哪可能还会长肉。”

对此李秀娥感觉很不好意思,都是为了她的婚事忙活,可惜她还帮不上什么忙。

好在再有是来日便到了婚期,到时候程家一家便也要搬进侯府,到时候迟梅宁便能歇着了。

后头几日宣威侯府的东西源源不断的送过来,程子阳气哼哼的跟迟梅宁道,“现在搬过来到时候再搬回去,还不是那么回事?”

迟梅宁摸着肚子,整个人也

比以前温和多了,“爹还不会想让娘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嘛。”

虽然这个道理程子阳也懂,可他心里就是忍不住不自在,“虽然是将娘嫁给亲爹,可这么多年都没爹了,还真是不自在。等以后咱们的女儿嫁人,我肯定得睁大眼睛好好瞧瞧,千万不能让些臭小子欺负了我闺女。”

迟梅宁忍俊不禁,“咱们的孩子在这一辈该是年龄最长的,又是嫡女,往后谁敢欺负。”

说起这个程子阳思考一下道,“跟你说件事,爹前几日说想在成亲后为我请立世子,但是我拒绝了。”

迟梅宁挑眉,“为何?难不成真打算送给徐氏的儿子?”

程子阳摇头,“娘今年年纪虽然大了些,但难保再生一胎,到时候长大又是一番光景,那时咱们也站稳脚跟,所以我想若是娘再生一子便将爵位传给他,若是女儿,那便只能由我来继承了。”

迟梅宁也没料到程子阳想的这般周全。而且据她问的迟菊,似乎程子阳上一世是没有与亲爹相认的更别提嫁娘了。上一世程子阳都能入阁拜相这一世又有大佬帮衬,入阁拜相也是早晚的事了。

“那你决定好便是。”反正都是要大佬的夫人的,那她就先做个好长嫂吧。

见她如此回答,程子阳也松了口气,然后又告诉迟梅宁一个好消息,“我升官了。提前升官了。”

年前便说年后升官,一直拖到现在终于定下来了,“本来我和爹的意思是想出京到地方上待上几年,但你如今怀着身孕不适合长途跋涉,所以,决定在京城再待上三年,三年后,我们下地方,历练几年得些经验再回京城。”

男人做好了未来的规划,迟梅宁也不懂,她哦了一声,“知道了,反正不管去哪我和孩子都是要跟着的。”

到了三月十八这日,程家送嫁妆了。

因为这场婚礼的主角太过特殊,程家出嫁妆的时候好些人都跑来看了。

程家什么家底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程子阳虽说今年升了官,可也只是从五品的小官,要是凭着他的本事恐怕真拿不出多少家底来。

到了吉时,程家出来的嫁妆一抬抬的往外出了,宣威侯府距离程家本来就不是很远,就导致那边嫁妆进了家门,这边嫁妆还没出门。

有人不禁咋舌,就程家这家底能出的起这么多嫁妆?莫不是全是石头吧?

当然也有明白的人透露,“听说宣威侯自打定下亲事那好东西就跟不要钱是的往程家抬,到时候再抬回去,面子不就是程家的了?”

“程子阳不是说是宣威侯的儿子吗,怎么也不改姓名?”

“估计快了吧。”

嫁妆送完又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活,迟梅宁挺着大肚子有些吃不消,迟老太心疼闺女让她就坐在院子里指挥,不让她到处跑了。

饶是这

样,到了晚上的时候仍旧累的不轻,程子阳忙碌一天回来瞧她睡的不安稳又给她捏腿捏肩让她睡的安稳些。

第二日吉日,迟梅宁早早的就起来了,那边全福人也已经过来为李秀娥绞面化妆了。

瞧见迟梅宁进来,李秀娥握了她的手道,“眼瞅着快四十的人了,竟然要嫁人了。”

在还是闺中少女的时候,李秀娥是幻想过自己未来的夫君的,尤其父亲不疼,继母恶毒,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少女怀春的时候她期盼能有一个人能身骑白马将她带离李家,可到了十五岁的时候等来的却是被继母算计委身宣威侯。

过去的二十三年里,李秀娥从最初的绝望到心如止水用心的养着儿子,如今儿媳妇都要生孩子了,她却要嫁人了,嫁的还是当初与她一样被算计的那个人。

李秀娥想到这二十多年的事情,眼泪不觉就盈满了眼眶,她瞧着儿媳妇的笑脸还有隆起的肚子,她吸了口气,大好的日子可是儿子和儿子拼了命换来的,她怎么能在这样的好日子里让他们担忧。

全福人笑眯眯给她盘了新娘头道,“太太面色娇嫩,说是双十年华的女子也是能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