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上一章:第 40 章
  •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下一章:第 42 章

“不不不不用考虑了!”林灯忙道:“不好意思啊萧泗同学,我刚才那都是气话,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萧泗嘴角上扬,露出两个可爱的小虎牙来:“可我要是往心里去呢?”

林灯:“……”

这位弟弟你要不要这样子调戏老姐姐啊!

“好了阿泗,不要逗人家了。”萧凯提醒他说,“你该回去比赛了。”

萧泗回头看了一眼操场,的确是该继续下半场的比赛了,便对林灯摆摆手说:“那我先走了,咱们回头再聊。”

“不不不不用聊了,慢走不送!”

看着林灯紧张到结巴的样子,萧凯若有所思。

在他看来,林灯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并不像是会喜欢萧泗这种小男生的人。

不过,或许凡事都有一个万一呢?

……

萧泗走后,薛芳蕤她们几个也灰溜溜地跑掉了。确认了周围没有闲杂人等之后,林灯回过头来,看向萧凯。

虽然刚才的场景很尴尬,可林灯实在忍不住好奇:“那个……你和萧泗怎么会在一起?”想到两人都姓萧,林灯大胆地猜测道:“你们两个……是亲戚?”

萧凯微一点头:“嗯,我们是堂兄弟。”

“这么巧。”联想到薛芳蕤说的,萧泗出身豪门,那他和萧凯是出自同一个萧家的事情,似乎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了。

这年头姓萧的顶级豪门,可不就那么一家吗。

“阿泗向来孩子心性,给你添麻烦了吧?”想到刚才林灯被三人围堵起来的样子,萧凯下意识地微皱眉心,“那个薛小姐,经常找你的麻烦吗?”

林灯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是啊,她一直都看我不大顺眼。不过以前她只是瞪我两眼,嘲讽我几句,最多是在我的作业本上乱画两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今天……你也看到了,都怪你弟弟的烂桃花~”

“那我替他给你赔礼道歉。”萧凯郑重地说:“你放心,这件事情既然是因我们而起,我们一定会替你解决掉的。”

林灯却没抱多大希望:“怎么解决?帮我作证告老师吗?”

萧凯低声解释道:“我认识薛小姐的父亲。”

林灯一怔,瞬间明白了萧凯的意思。

“原来是告家长啊,那就更厉害了。”

林灯本就不想惹麻烦上身,如果有人能帮她解决这件事,还不用她亲自出面的话当然好了,而且萧凯办事她还是很放心的,“那就麻烦萧先生了。”

萧凯察觉到她语气里的疏离,不由奇怪地问:“不是说好了叫我名字的吗,怎么又叫我萧先生?”

林灯酸酸地说:“这么久不见,我都快忘了萧先生长什么样子了。”

萧凯一听,忍不住笑了。

他用哄孩子一般温柔的语气同她说:“你是在怪我最近没有来找你吗?是这样的,我知道你刚上新学校,需要适应环境,还要准备月考,周末上班又忙……所以想着等你考完试再来找你的。”

林灯心里已经相信了,可还是忍不住问:“真的吗?”

萧凯笑道:“我骗你做什么。”

林灯压制住自己上扬的唇角,有点小别扭地说:“可我已经考完试好几天了,成绩都出了。”

萧凯真诚地道:“不好意思,这几天我们学校也有考试,我刚阅完卷子,本想着明天就来找你来着。”

“明天?”

“嗯,”萧凯自然地邀约,“明天下午四点半,我在你们学校门口等你,好吗?”

林灯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好呀。”

矜持两个字怎么写?她不知道~

……

第二天上学后,张文茵一见到林灯就兴奋地同她讲起昨天的足球赛来:“小灯灯,你昨天没看完下半场就走实在是太可惜了!你知道吗,我们风华中学赢啦,比对方多进了四个球呢!其中有两个都是萧泗进的……”

林灯听她叽叽喳喳地花痴了两个课间,直到午休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说话,林灯才把昨天晚上在校门口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张文茵。

张文茵听说后很是吃惊,她连忙抓住林灯的双臂,左看看右看看,关切地问:“灯灯,你没事吧?她们伤到你了吗?”

林灯见她这样关心自己,心里不禁十分感动:“文茵,薛芳蕤她们误会我和萧泗的事情……你不介意吗?”

张文茵笑了笑说:“怎么会呢。别说只是误会了,就算不是……小灯灯你这么好,萧泗喜欢你,说明他眼光好啊。这说明我没有看错人,你说对不对~”

林灯觉得张文茵这个女孩子实在是太豁达了。换做是她,如果自己喜欢的男人和自己的好朋友之间有什么瓜葛的话,她起码会小心眼地感到一丝不开心的。

林灯真诚地跟张文茵道歉:“对不起啊文茵,我昨天心情不太好,又被薛芳蕤她们缠烦了,才口不择言地说了那样的话,以后我会注意的。”

张文茵摇摇头道:“灯灯,你真的不用这样的,其实我对萧泗只是有几分欣赏而已,并没有想着要和他真的怎么样,毕竟喜欢他的女孩子太多啦。而且如果一定要让我在你和萧泗之间选一个的话,我肯定选你啊。所以你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就好了。”

林灯感动地看着文茵小天使,情不自禁地将头靠在张文茵的肩膀上:“文茵,你真好~”

说完这件事情之后,林灯忽然想起什么:“对啦,说来也巧,我昨天才知道,原来萧泗是我一个朋友的堂弟!”

张文茵听了,不由吃惊道:“咦?灯灯,你竟然认识萧凯先生?”

林灯比她更加惊讶:“啊?文茵,你也认识萧凯?”

“说不上认识吧,只是因为家里的原因见过几次,点头之交而已,我估计他连我的名字都不记得。不过他在我们那个圈子里很出名的,他从小便聪慧过人,年少出国,学成归来之后,年纪轻轻就在大学任教,据说最近还开办了自己的杂志……”

萧凯有多,她还是情不自禁地为朋友感到骄傲,忍不住嘴角上翘。

“这样啊。”她好奇地说:“对了文茵,我一说他们是堂兄弟,你立马就想到了萧凯,莫不是他们萧家这一辈就他们两个男孩?”

“据我所知,比萧泗小的还有一个男孩儿,叫萧……萧进。比萧泗大的,就只有萧凯先生一个,所以你一说我就猜到是他了。”张文茵也好奇地看着她:“你们怎么会认识?”

“他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机缘巧合下便认识了。”林灯想了想,没有瞒着张文茵,“今天放学后他还会来找我,我说好了要回请他喝咖啡呢。所以不好意思啦文茵,今天我不能和你一起写作业了。”

林灯认识萧凯,这还不是让张文茵感到最为吃惊的,让她最为惊讶的是,他们两个的关系竟然好到互相请喝咖啡了?

张文茵看向林灯的眼神,瞬间便暧昧了起来:“灯灯,你老实和我说,你和萧先生究竟是什么关系?”

“就、就朋友关系啊,干嘛?……”

张文茵并没有轻易放过她的意思:“是普通朋友关系,还是男女朋友关系?”

林灯轻轻咽了下口水:“当然是普通朋友关系了!”

“那你这么紧张做什么?”张文茵一脸怀疑地看着她说:“据我所知,萧先生虽然很受女孩子欢迎,但他可是极少和女□□往的哟。家里给他安排的那些相亲,他好像也一次都没有去过。”

萧凯拒绝了家里安排的相亲,这一点林灯倒是并不惊讶。

在她的记忆之中,萧凯是终生未婚的……

不知怎么回事,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萧、萧凯他没有和女人结婚,该不会是喜欢……喜欢男人的吧?!

张文茵见林灯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忽然变得十分怪异,不由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灯灯?你怎么了?”

“没、没事。文茵,你不要乱说啦,我和萧凯是不可能的。”

他们之间横亘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不仅仅是家世,地位,学历上的差别……还有萧凯未知的性取向,和林灯离过婚的事情。

她不仅离过婚,还是萧凯死对头的前妻,这些张文茵都是不知道的。

如果张文茵知道的话,就不会觉得她和萧凯之间会有什么了吧。

不过这件事情,林灯现在还不想说。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普通的女学生,所以与姚启安有关的过去,她打算全部抛弃。

……

下午四点二十五分,林灯提前收拾好了书包。等放学的铃声一响,她就准时冲出了校门。

只有两个女生不知是有什么事情,急急忙忙地跑在了她的前面。

林灯在心里满意地对自己说,嗯,今天她是全校第三。

萧凯很准时,林灯出校门的时候,他已经站在外面了。林灯朝他笑笑,两人边朝学校附近的咖啡馆走,林灯边问:“你等很久了吗?”

与前几次见面时不同的是,许是因为今天萧凯要上课,他戴了副银丝眼镜,整个人看起来更多了几分文雅的书卷气。

他扶了下银丝眼镜的边缘,回答道:“没有,我也是刚下课不久。”

林灯微微抬头看向高个子青年,看着他弧度完美的侧脸,忍不住微笑:“萧凯老师,真想听听你的课呢~只可惜我还有几年才能上大学,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复旦。”

萧凯侧首看向她,微微一笑,气质温文,让向来不怎么文艺的林灯脑中忽然冒出了一句“桃李春风一杯酒”。

他笑起来的样子可真好看。

“如果有时间的话,你可以来旁听我的课啊。”

林灯瘪着嘴,摇摇头:“好没有诚意的邀请啊萧凯老师。你明知道我平时要上学的。”

听了她的抱怨,萧凯含笑道:“我每周二的晚上五点到六点有一节课,如果你不嫌赶的话,可以来听听看。”

“真的吗?”林灯惊喜地说:“可我不是复旦的学生啊,进得去校门吗?”

萧凯考虑得十分周全:“我会和门卫打好招呼,听到你的名字就让你进去的。”

“那,那太好了。”如果能在百年前听一节大师亲自讲的课,林灯觉得自己也不算白白穿越了一场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关于感情线,这文的设定是从朋友到恋人,是在女主以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在一起的~所以现在两人的相处都是铺垫呀,水到渠成的时候情感就会爆发啦。

回请

第七十六章 回请

学校附近的咖啡厅客人多以学生为主, 价位适中, 装修得不似法租界的咖啡厅那般豪华,不过打扫得很干净。

刷成米色的墙上除了挂画之外,还有一面专门的“心愿墙”, 上面贴着很多中学生写的小纸条。

每张小方桌上,浅咖色的桌布上都会摆放一个小小的玻璃瓶, 里面插着一朵新鲜的玫瑰花, 为小而温馨的咖啡厅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

之前林灯和张文茵来过这里几回,除了她们这样的好闺蜜会来这样的地方消遣一下之外,还有许多校园情侣很喜欢在这里谈情说爱。

来这里的客人, 像林灯和萧凯这样不是恋人关系只是异性朋友的情况不多。林灯落了座, 发觉自己被周围甜蜜的氛围包围之后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一丝尴尬,忍不住偷瞄了萧凯一眼。

萧凯倒仍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 淡然地看着面前的单子,点了一杯咖啡。

林灯问:“你不要甜点吗?我现在有固定的薪水了,你不用给我省钱喔。”

萧凯摇摇头, 解释道:“我只是不大喜欢吃甜食。”

“那你上次……”

林灯瞬间明白了。上回萧凯已经打定主意了要请她,怕她不好意思多点, 才陪着她吃了一块点心。

林灯要了一块小的草莓蛋糕,给萧凯点了一块黑巧克力。

“你尝尝呀,这里的黑巧挺好吃的, 不会很甜。”

“好。”他眼角微弯,好像是宠溺地对她有求必应,又好像只是对这些小事都并不放在心上。

林灯和萧凯接触的次数虽然不算多, 但很神奇的是,两人就算是单独相处,也从来都没有冷场的时候。

等咖啡时,就听萧凯对林灯说:“你放心,我和萧泗昨天已经和薛家人打过招呼了。薛芳蕤的父亲承诺,绝对不会再让他的女儿欺负你。”

林灯听到这个好消息,不由一笑:“麻烦你们了。”

“麻烦本来就是因我们而起,是我们给你添麻烦了才是。”

林灯语气轻快地说:“我们不是朋友吗,不用这么客气吧?而且我这件事顶多是和萧泗有关,你干嘛跟个大家长似的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啊?你又不是他的亲哥。”

萧凯笑了笑说:“我们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我是独生子,和我关系最近的就是这几个堂弟。而且我叔叔婶婶现在都在山东,阿泗是同我家里人一起住的,所以和我的亲弟弟也没有什么区别。”

“山东……”提起在巴黎和会上被列强转让给日本的山东,林灯眼露忧色,“那边现在被日本人的势力控制了,你叔叔婶婶的日子怕是不大好过吧?”

“是啊,不过就算时局艰难,他们也还是不肯离开山东,只是把阿泗和阿进送来了上海。”萧凯解释道:“阿进是我的另一个堂弟。”

林灯好奇地说:“为何一定要留在山东呢?你们的老家在那边?”

萧凯摇摇头:“我是四川人。在德国还没有占领山东的时候,我叔叔就去了那边做生意。后来他就留在了那里,除了救助百姓之外,也在各界争取夺回山东的主权。”

“你们家里人都好厉害啊!”林灯忍不住敬佩地说:“敢于以身犯险,救国救民,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生逢乱世,又做不到袖手旁观罢了。”萧凯淡淡一笑,对端来咖啡的服务生说了一句“谢谢”。

这年头的糖不便宜,所以除非是消费很高的高级咖啡厅,桌面上不会有糖罐供客人随意加糖。

林灯知道这年头的咖啡偏苦,所以刻意点了两块方糖。萧凯却是一块都没有加,面不改色地喝起了面前的苦咖啡。

看来他是真不喜欢甜的东西。

“对了林灯,我有东西要送给你。”萧凯说着,从随身携带的文件箱中拿出两本杂志来。

是《文学月刊》的八月刊和九月刊。

林灯一看就笑了:“这个呀?我已经买了。”

萧凯表情未变,低眸看了一眼杂志,笑着说:“你仔细看看,这本不大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啊?”林灯说着便翻看起来,结果发现萧凯在扉页上给她签了名,上面还有鼓励她努力学习的赠言。

这要是能拿去二十一世纪的话,肯定能卖不少钱……不……估计会被收藏在闻说博物馆,或者闻说故居里展览。

林灯很高兴:“哇!原来是签名版~谢谢你,我会拿回去好好珍藏的!”

萧凯笑问:“你看了前两期的《文学月刊》吗?觉得怎么样?”

“很好看啊!尤其是你和孟先生,还有闻说先生的文章,我都特别喜欢看!”

萧凯虽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透露过自己就是闻说的事情,不过他会以闻说的笔名在《文学月刊》上发表一些文章,以此提高《文学月刊》的知名度和销量。

事实证明他的策略十分成功,《文学月刊》一经发行便在整个上海大卖,据说已经有不少苏州、杭县、甚至北京、天津的书商在定《文学月刊》,打算把这本杂志运到外地去卖了。

不知是因为听到林灯夸奖自己,还是因为林灯提到了闻说这个名字,萧凯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了一丝不自然。

“你喜欢看就好。以后你不用自己花钱去买了,我每个月都送你一本,好不好?”

林灯的眼睛都亮了:“都是签名版的吗?”

萧凯好笑地说:“你要我的那么多签名做什么?”

“就……收藏啊。你要是不肯给我签的话,可不可以叫闻说先生给我签啊?”林灯故意坏心眼地说:“我看闻说先生在你的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还独家连载了新,你和他关系应该很好吧?”

“咳咳,”萧凯轻咳两声,敷衍道:“还行吧。”

“那你能不能帮我要到他老人家的签名啊?我可是他的忠实读者呢。”

萧凯的嘴角抽了抽:“老人家……?”

林灯装傻道:“对啊,我听人说,闻说先生好像是清朝年间屡试不第的秀才。你想啊,取消科举都这么多年了,他老人家的岁数应该也不小了吧。”

“我尽量吧。”萧凯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噢,差点忘了告诉你,今早我收到了明钧的来信,他下个月初就会来上海,到时候要不要一起聚一聚?”

“好呀。”林灯适可而止,没有再继续逗萧凯,“谈先生终于决定来上海发展了吗?”

“是啊。他家里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老爷子终于松口让他来外地了。”说到这里,萧凯忽然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只是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萧凯摇头笑道:“等他自己亲自来跟你说吧。”

林灯轻嗤一声,了然道:“不告诉我就算了,我自己猜得到。肯定是催他赶紧在上海找一位适龄的小姐成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