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夫人, 大夫说, 纤玉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富嬷嬷低着头,恭敬道。

周沫儿皱眉, 问:“她身体如何?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好?”

“没有, 她身子好, 大夫说肚子里的孩子也正常。”富嬷嬷声音越来越小, 谨慎小心的模样道。

“你先下去。”

富嬷嬷离开后,周沫儿也出了门, 沿着抄手游廊走到西厢房门口,抬起手敲门。

“进来。”江成轩低哑的声音传来,有点疲倦的感觉。

周沫儿推门进去, 见他坐在书案前正写着什么。

随意找了个椅子坐下,江成轩等了半晌后, 不耐烦的抬起头, 鉴定是周沫儿, 脸上绽开笑意, 问:“沫儿,你不是说不打扰我么?怎么,你想我了?”

不理会他的调笑,周沫儿叹口气,道:“夫君, 麻烦来了。”

江成轩不甚在意的点点头, 放下手里的笔, 走过来坐下道:“发生什么事?”

周沫儿把事情说了一遍, 末了,摊手道:“就是这样,你说怎么办?”

江成轩看着她,道:“沫儿,确实有点麻烦。怎么办?”

“你问我?”周沫儿指着自己的鼻尖。

江成轩笑着点点头。

“我能怎么办?派人回府禀告你爹,问问他怎么办?这可是他的儿子。”周沫儿无奈道。

纤玉肚子里的孩子说起来还是江成轩的弟弟妹妹。

想到这里,周沫儿奇怪的看向江成轩,见他疑惑的看过来,才问:“这可是你的弟弟妹妹,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江成轩无奈一笑,问道:“你想我说什么?,我爹身体不错,一把年纪了还能让丫鬟有孕。”

两人说笑了几句,周沫儿就回房了。

第二日一大早,两人还在睡觉,姚嬷嬷在门外轻唤:“夫人……夫人……”

周沫儿迷迷糊糊听见了,有点诧异,姚嬷嬷知道她喜欢睡懒觉,一般情况是不会来打扰的,肯定是有事发生了。想到前院的纤玉……周沫儿坐起身。

却被一双铁臂不容拒绝地抱住了腰,暗哑的声音传出来。

“再睡会儿。”

说话间手已经顺着衣摆处滑了进去。

周沫儿按住他的手,无奈道:“好像出事了,快点起来。”

等周沫儿收拾好起床后,姚嬷嬷看到她,有点急切道:“夫人,国公夫人到了,已经在前院等着了,那位纤玉姑娘也已经前去拜见了。您快点吧!”

周沫儿赶紧对着镜子梳理好仪容,对着听到姚嬷嬷禀告后,已经开始穿衣的江成轩道:“你倒是快点。”

江成轩慢条斯理的穿衣,闻言抬头笑道:“别急,现在急的是她才对,她顾不上我们的。”

半个时辰后,两人出现在前院正房门口,屋子里气氛凝滞,国公夫人张氏面色沉冷的坐在上首。

她面前的地上恭恭敬敬的跪着个纤弱的身影,大概就是那位纤玉姑娘了。

“给母亲请安!”周沫儿福身行礼。

张氏恍若未见,就跟面前没有这个人似的,依旧盯着手里的茶杯。

过了几息,周沫儿福身的动作未变,见张氏没有搭理她的意思,自顾自起身,走到边上的椅子上坐下。

“砰”一声。

张氏一巴掌拍在桌上,冷笑道:“这就是你对婆婆的态度,果然是……”

“母亲,您过来我们也不知道,您别生气,我代沫儿给您赔个不是。”江成轩说话间还行了一礼。

张氏噎住。

江成轩这意思是她不打招呼就过来,招待不周也不能怪他们。

“母亲,媳妇知道您受了打击……”周沫儿暗示性的往地上的纤玉扫了一眼。

不待张氏发作,接着道:“媳妇就以为,您没注意到我。毕竟您出身武安伯府,堂堂伯府出身的嫡女,温婉端庄,大气稳重。是不会折腾儿媳妇的。”

张氏闻言冷哼一声,到底不再计较,背倒是微微挺直了些。

稍顷,门外传来嬷嬷的声音,这声音有些耳熟,周沫儿看过去,发现是张氏身边的嬷嬷,她的手里端着个托盘,上面一碗黑漆漆的汤药……

“夫人,东西好了。”

周沫儿心里“咯噔”一声,看向江成轩。

江成轩老神在在,似乎发生什么事情都和他无关。

“想进镇国公府么?”张氏看向地上的纤玉,慢悠悠问道。

地上的纤玉一身粉色纱衣,身段窈窕,长相只能算是清丽,并没有多好看,只不过胜在年轻,一看就是活泼充满朝气的模样。

而这些恰恰是张氏没有的。

张氏问话时,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诱惑的语气,看向纤玉的目光里满是鼓励。

纤玉闻言眼睛一亮,忍不住就微微点了头,道:“夫人,奴婢希望能够伺候您。夫人慈悲心肠,奴婢只求做个端茶倒水的丫鬟。”

周沫儿微微摇头,她虽不熟悉张氏,但是看到江蓠江珊平日里小心翼翼的模样,就知道她不是什么和善的人。哪里就会善待一个爬床的丫鬟。

“很好,只要你喝了这个,我不光让你进府,还抬你做姨娘,本夫人说话算话。”

嬷嬷手里的药适时递到了她面前。

纤玉看着面前的药碗,刺鼻的药味冲入鼻端。她的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突然她转身朝周沫儿的方向扑了过来,趴伏在地上哭求道:“二少夫人,奴婢求求您,派人去请国公爷来,我肚子里是他的孩子,他一定会喜欢的。这也是一条命啊!他不会这么残忍的剥夺他孩子的命的。”

张氏脸色铁青,冷笑道:“谁说你肚子里的孩子是国公爷的?”

周沫儿诧异抬头看着张氏,她这话什么意思?

“你自己在庄子里有了身孕,不知是和谁无媒苟合有了身孕,如今居然胆大妄为的想要往国公爷身上诬赖。”张氏冷笑这慢悠悠道。

“丫鬟不经主子应允,无媒苟合,对我镇国公府的名声不利,乱棍打死都是轻的。”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声音里的冷漠肃杀让地上的纤玉打了个寒颤。

她突然安静下来,对着周沫儿哭求道:“奴婢求二少夫人救命。”

“你想让谁救你的命?”

不待周沫儿说话,江成轩漠然问。声音语气都是淡淡的,却让地上的纤玉不敢再求,只趴在地上哭得身子微微颤抖。

门外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还有仆人不停见礼的声音,上首的张氏面色越发难看。

她突然看向江成轩,眼神里闪过厉色,狠声问:“是你?”

江成轩也不否认,淡淡笑道:“母亲,您可别怪儿子,好歹这也是我弟弟,告诉我爹一声本就是应该的。”

“谁知道是不是你和这丫鬟不清不楚,如今赖上你爹……”张氏面色铁青。

江成轩冷了面色,道:“母亲这话好没道理,儿子和沫儿搬来不过一个月,而这位姑娘已经三个月身孕,三个月前,儿子是绝没有见过这位姑娘的。就算是她无媒苟合,肚子里的孩子也绝对不会和儿子有关才是。”

“胡说。”江蜀威严的声音传了进来。

众人回头,就见江蜀带着一行人站在门口,脸色难看的看着上首的张氏。

“张氏,你越发的放肆大胆了。”

江蜀怒气冲冲走进来,地上的纤玉眼睛一亮,膝行几步,上前想要抱住江蜀的腿,被他避开后,只好哭道:“国公爷,奴婢有了您的孩子,如今夫人她……她……”

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

江蜀冷漠的看着她,道:“抬起头来。”

纤玉抬起一张梨花带雨的小脸,睫毛扇啊扇的,让人看了只觉得柔弱,让人忍不住怜惜。

江蜀皱着眉仔细看了她的脸半晌,才吩咐道:“看看她的身孕。”

就有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大夫说前把脉,半晌后恭敬道:“禀国公爷,确是三个月的身孕。”

江蜀低着头沉默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道:“好,好,通通都有赏。”

纤玉低着头看不出神色,张氏却站起身道:“她不能回府。”

江蜀看向她,严肃道:“不过是一个丫鬟,不会影响到你,你为何拦着不依不饶?”

张氏气得几乎眼前一黑,深呼吸一口气后,指着地上的纤玉道:“光凭月份如何能够断定是国公爷的孩子,要是有人故意混淆国公府血脉……”

“她敢……”江蜀威严的喝道。

看向地上本来露出喜色,听到张氏的话后又开始哭的纤玉道:“你能保证孩子就是我的么?”

纤玉微仰着头,认真道:“奴婢自从有幸伺候过国公爷后,再没有见过外男,这点庄子上的所有人都能给奴婢做证。要是国公爷还不相信,奴婢敢对天发誓。”

第72章

江蜀听完微微点头, 对着跟着他过来, 站在门口的来富问道:“她说的可是属实?”

来富余光低着头恭恭敬敬道:“确是属实,纤玉姑娘自国公爷离开后深居简出, 一般不出厢房门, 庄子上的仆人都不怎么见得到她。”

来富说话时, 纤玉盯着他, 眼睛越来越亮,待他说完, 转眼看向江蜀道:“国公爷,奴婢句句属实,不敢胡编乱造欺瞒国公, 求国公爷做主。”

江蜀此时满面喜色,弯腰下去对着纤玉伸出手, 纤玉知机, 忙把手递了到他的手里, 江蜀捏紧后轻轻一拉, 纤玉就已经站了起来。

江蜀哈哈大笑,道:“你是个好的,好好给我生下这个孩子,我重重有赏。”

纤玉低头,做出一副娇羞的模样。

惹得江蜀更加高兴。

张氏气得脸色通红, 压抑着怒气问:“你是一定要让这个丫头进门了?”

屋子里的气氛一片凝重, 江蜀皱眉回头看向张氏几乎按捺不住怒气的面色, 道:“这也是我的子嗣, 生下来也要叫你一声母亲的,再说,不过是一个丫鬟,你也容不下了。你越发的善妒了。”

张氏脸色苍白,怒气冲冲一指江成轩,道:“我善妒?我善妒还会有他的出生?还有屋子里那两个庶女,我要是善妒,她们根本就生不下来。无论如何,这几个孩子都在后院长大了,要是我善妒,他们早就夭折了。”

江蜀面色难看的看着她发怒,见她手指指着江成轩,看了看江成轩苍白的面色,又想起刚才来富在路上禀告的,江成轩夜夜读书希望能参加来年的会试,他也是刚知道在江成轩想要搬出来时,才知道他居然拜了冯远山为师,那可是正经的大儒,如今江成轩拜了他为师,头名不敢想,二甲进士妥妥的。

虽江蜀也知道江成轩身体主要

还是先天不足,可他还是忍不住想到,要是张氏好好照顾 ,说不定他的身体就好了。

可他心里也清楚的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

见张氏还如此不依不饶,江蜀怒道:“你敢说轩儿的身体多年不见起色你没动手脚?还有妧娘的死,你敢说你就是清白无辜的?还有两个女儿,她们如今那胆小的模样,难道不是因为你?”

周沫儿离江成轩最近,清晰的感觉到在江蜀说到妧娘时,他的身子僵硬了一瞬。心里明白这位妧娘大概就是她那无缘得见的婆婆了。

张氏闻言,面色苍白一瞬,才淡淡道:“你既然如此看不上我,我也万万没想到,在你心里我就是如此恶毒心肠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也不难为你和我这个如此善妒的人一起过日子了。你不如休了我。”

张氏说着,倒有些心灰意冷的模样。

江蜀并不答话,冷冰冰吩咐道:“回府。”

走到门口,回身对站在那里的江成轩道:“你好好养身体,读书的事情不急,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其他。要是身体不错,经常回国公府去请安,你祖母放心不下你,也让她看看你,好安心。”

江成轩点点头。

江蜀大踏步离开了,后面的纤玉左右看看,对着张氏一福身,到底小跑着跟了上去。

张氏颓然的坐回椅子,看到面前站着的周沫儿和江成轩,冷笑一声,道:“如今你们满意了?你急巴巴的派人告诉你爹,要的不就是这个结果?你以为你这一次打击到我了是不是?哼,等你爹有了另外一个庶子,还是个老来子,不过是一个丫鬟肚子里的,看他那高兴的样子……以后你就知道后悔了。”

闻言,江成轩弓弓身,道:“母亲,您想多了。”

见江成轩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张氏冷哼一声,站起身往门口走去,吩咐道:“回府。”

等人都离开了,屋子里只剩下了周沫儿和江成轩两人。

“你知道你爹会来?”周沫儿走到边上的椅子上坐下,笑问。

“当然,得给母亲找点事情做,免得她一天到晚盯着我们。等她有了另外一个庶子,就不会盯得这么紧了。”江成轩淡淡道。似乎心情不大好的样子,有些兴致缺缺。

周沫儿见了,想了想问道:“那个妧娘?”

“妧娘就是我娘,以后再跟你说,你想不想回周府去看看?”江成轩只提了一句就转移了话题。

周沫儿也不强求,他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

“回去看看吧!”周沫儿点头道。

她出嫁后就回门了一次,再没有回去看过,她自然是想回去看看的,不知道分家分了没有。

两人说走就走,随便用了点早膳,马车就已经准备好了。

一路平安无事的到了周府门口,姚嬷嬷下了马车上前去敲门,待里面的人看清楚后,欢喜道:“大小姐回府了,快去禀告给夫人。”

一时间,周府里的仆人奔走相告,待得周沫儿下了马车走到门口时,基本上的仆人都知道了大小姐回来的事。

周沫儿有点懵,上一次她回来也没有这样啊!一路带着姚嬷嬷直奔流光院。

流光院里,姚氏正在挑选布料,杨嬷嬷脚步欢快的急步几乎是小跑着进来道:“夫人,大小姐回来了。”

姚氏闻言,先是一喜,随即眉心微微一皱,问:“大小姐自己回来的?不年不节的,怎么就回来了?国公夫人也愿意她回来,别是出了什么事吧?”

杨嬷嬷想了想道:“奴婢听说是姑爷一起回来的,别的奴婢就不知道了。”

“知道了,你快去迎迎他们。”

当周沫儿踏进流光院正房时,看到的就是姚氏担忧的脸和眼神里隐隐的欢喜。

见到周沫儿进来,姚氏眼睛一亮,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见她衣衫整洁,面色带笑。姚氏心里微微放下了些。

上前拉住周沫儿的手,笑道:“怎么就回来了,也不打个招呼,我好派人去接你回来。”

周沫儿含笑听着。

待得坐下,姚氏挥退了伺候的人,才轻声问:“沫儿,可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就回来了,”

周沫儿哭笑不得,问:“娘,难道只有出了事,我才能回来不成?”

姚氏叹口气,道:“你那婆婆虽说在京城里名声不错,但我想也知道,她对庶子应该没有传说的那么好,更何况你这个庶子媳妇。嫡亲的儿媳妇尚且艰难,你……”

“娘,我们搬出来国公府了。”周沫儿忙打断她的话。这些话虽是事实,但说出来终究不大好听。

姚氏一愣,忙问:“为何会如此?”

“夫君他身子不好,大夫说搬出来住,环境简单些,有利于他身子康复。被父亲知道后,就做主让我们搬到了京郊的庄子里住。”

姚氏听着眉头一皱,问道:“成轩他身子怎么样?居然要搬出来住这么严重?”

“娘,他身子一向不大好,如今不过是我们觉得国公府里住得压抑,才提出来想搬,刚刚好大夫也这样说。您别担心,我们好着呢。”周沫儿忙解释道。

对于真心对她好的人,她也怕人为她担忧,姚氏可以说是这个世上真心待她的人之一。

姚氏听完,沉默半晌后才道:“那你们住的庄子怎么样?”

周沫儿明白她的意思,道:“他母亲本来不愿意的,庄子是父亲给的,还算不错。清幽雅致,是以前父亲经常去住的。”

姚氏皱着的眉头渐渐松开,道:“这样就好,能搬出来就好,这样只要成轩对你好,你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心。他对你好不好?”

周沫儿自然不敢说她胆子大到坐在床上用早膳,只道:“好,他近日里忙着读书,打算参加明年的会试。”

“他身子受得住吗?要是不行,就不要读书了,我们也不想他太辛苦。要是累病了还不是你去照顾。”姚氏担忧道。

女婿有上进心,要是在别家,早就高兴的不行,可她家的这位,可是从小就体弱多病的,万一累得英年早逝……姚氏忙止住自己纷飞的思绪。

一定不会这样的。

“如今你们搬出来了,也好。不用伺候那些长辈……还有,膳食这些入口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些都是你的责任,可不能掉以轻心。还有仆人,也得让他们学着忠心耿耿,要是被人收买,你们就危险了。”

周沫儿自己平日里对姚氏说得这些都格外小心谨慎。不是信任的人不会让他们贴身伺候,如今姚氏再次嘱咐,她也认真的听了进去。

她很珍惜现在的这种温馨气氛,不是关心你的人,不会说这些话。比如不用伺候长辈这种话,除了姚氏,大概不会有人说出口。世人要求女子温顺大度,贤惠孝顺。却不知有的长辈是无论你如何真心孝顺,也得不到一点回报。

见周沫儿认真的态度,姚氏满意的笑了。不懂不要紧,肯学就行。她的女儿又不傻,只是有些天真,不太知道人心险恶,或者说她知道,只是不愿意相信人心真的有那么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