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被嬷嬷直接迎到了老夫人的正房里。

里面很是热闹,周沫儿余光一扫,她认识的都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去年那些和老夫人年纪相仿的老妇人。

听说是赵昱本家的长辈和以往村里比较要好的人家。

赵老夫人还是那副刻薄的模样,看到周沫儿后,她还是很高兴的,还对着屋子里的众人介绍,笑道:“这就是我那二孙女,对我可孝顺了。”

能得老夫人亲自接待的,都是亲近的人,心里都明白,周沫儿就是那个收养的姑娘,且不说内情如何,今日这样的时候是不会有人反驳的。且周沫儿虽不常来,四时节礼,蔬菜瓜果却时常送一些,都是庄子上自己种的。老夫人说得也算是事实,并没有胡说八道。

果然,老夫人此话一出,没有人反驳,也没有人好奇周沫儿的身份。

就连赵如萱也没有出言讽刺,她似乎顾不上这边,不时抬眼看一下门口,显然是在期待什么。

周沫儿请安过后就在一边坐下,边上就是赵如萱和赵如月,看了看赵如萱因为时辰过去而显得越来越焦急的面色,心里叹气,其实赵如萱就是被老夫人养得骄傲了些,才做下一系列错事儿。

“二表嫂,你最近有没有回府去?”赵如萱轻轻问周沫儿。

周沫儿点点头。

见她点头,赵如萱眼睛一亮。忙问道:“你有没有听说镇国公府今年谁要来给祖母贺寿?”

周沫儿摇摇头,道:“我不常回去的。府里的事情我也不清楚。”

赵如萱眼神里闪过失望。

“二姐姐,那你住哪里?”赵如月似有些好奇。

“我一开始住京郊,后来才搬回来的。现在住在东市的宅子里。”周沫儿淡淡笑道。

此时,外面走进来的嬷嬷让周沫儿住了嘴,赵如萱直接面露失望之色。

走进来的嬷嬷周沫儿很是熟悉,就是老夫人身边的福贵,她来了,江淮岳肯定不会来了,也难怪赵如萱失望。

福贵带着几个丫鬟送上寿礼,对着赵老夫人福身,动作带着自然的气度,语气和缓,声音不卑不亢道:“我家老夫人昨日里身子不适,不方便上门贺寿。特意吩咐奴婢来送上薄礼。”

赵老夫人面色不变,只眼神深邃了些。

第121章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沉默, 还记得去年赵老夫人过寿, 还不是整寿,只是平常寿辰而已, 镇国公府世子亲自上门, 给了老夫人极大的脸面。

如今不过短短一年, 就已经只有仆人上门代为贺寿了吗?

虽福贵嬷嬷是镇国公老夫人身边最为器重的嬷嬷, 可她到底是个奴婢,去年赵老夫人还有些遗憾不是国公夫人上门来贺, 心里隐隐责怪江语蓉母女不会做人,整日住在镇国公府,连自己嫡亲的嫂子都维持不好关系, 这样的媳妇有什么用?

要是江语蓉和国公夫人关系融洽,是很有可能国公夫人上门贺寿的。

赵老夫人隐晦的看了一眼江语蓉母女。江语蓉此时看着福贵面色激动, 眼神里隐隐有些喜色。赵如萱则是满脸失望, 垂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

“劳烦老国公夫人挂念, 敢问嬷嬷, 老国公夫人身子可好?”

赵老夫人只思索了一瞬,就满脸笑意的看着福贵,并没有因为她是奴婢而有所怠慢。还满脸笑意的询问起老国公夫人的身子来。

福贵见此,脸上的笑意更大,道:“老夫人身子不错, 最近镇国公府添了个小少爷, 老夫人喜欢, 身子就更好了。”

“那是喜事, 到时候小少爷弥月之时,老身一定亲自上门道贺。”赵老夫人笑道。

闻言,江语蓉面上更喜,赵如萱唰得抬头,也是有些惊喜意外。

“老夫人客气,主子还在家中还等着奴婢回话,就不多留了。”福贵也不接赵老夫人要去贺喜的话头,只福了一礼便要告退。

赵老夫人不好强留,只能眼睁睁看着福贵离去,赶紧吩咐道:“嬷嬷,去送一下福贵嬷嬷。”

就见赵老夫人身边的一个嬷嬷脚步极快的追了出去。

周沫儿旁边的赵如萱也悄悄跟了上去。

其他人都有些尴尬,不过总有些人善于化解尴尬,说起老国公夫人身子不适还想着派人来给赵老夫人贺寿。

这样一说,倒显得老国公夫人很重视这门姻亲一般。

屋子里重新热闹起来。

周沫儿坐在一边,偶尔和赵如月说几句话,倒不显得无聊。

半晌后,赵如萱从外面悄悄的进来,规矩坐下后搅着手里的帕子,周沫儿刚才余光看到她眼神里隐隐有些喜色。

这是……老国公夫人允许她去镇国公府的意思?

周沫儿觉得不大可能,萧灵薇可还记恨着她们母女呢。不恨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二姐姐,我们去园子里逛逛可好?”赵如月见赵如萱回来,笑着对周沫儿道。

周沫儿也觉得有点闷,点点头。

“大姐姐,你要去吗?”赵如月也不忘邀请一边低着头沉思的赵如萱。

她头也不抬,只冷冷道:“不想去。”

赵如月无奈一笑,和周沫儿对视一眼,相携着走出去。

园子里伺候的丫鬟不少,特别今日这样的日子,不停有丫鬟脚步飞快的来来回回。看到周沫儿两人都停下福身行礼。

周沫儿就有些微妙,眼神颇有深意看向赵如月。

说起来周沫儿在赵府身份,自然是比不过身为嫡女的赵如萱,不过比起庶女又高一点,和身为贵妾之女的赵如月差不多。

不过因为她不常来,丫鬟们对她更多的是对客人一样的恭敬。周沫儿倒无所谓,反正她也不是主子,赵府的事情她又不掺和,面上过得去也就行了。

刚才那些丫鬟行礼,对她这个二小姐如何先不说,对着赵如月这个三小姐可是真真正正的恭敬。由此可见,赵如月母女在赵府这些丫鬟心里的位置肯定是不低的。

仆人看的都是主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赵如月母女在赵昱和赵老夫人心目中的位置不低,她们才会如此恭敬。

“二姐姐,我们去前面的凉亭里坐坐,刚好可以透透气。”赵如月笑道。

她一声温婉气质,温柔一笑间书卷气甚是浓厚。

周沫儿点点头赞同,笑问:“妹妹平日里看书吗?”

赵如月前面带着路,微微侧身笑道:“平日里只绣花看书,偶尔弹琴,闺阁女儿家,不就是这些消遣么?”

周沫儿微微一笑,道:“妹妹肯定看了许多书。”

赵如月脸一红,柔声道:“爹爹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让我不要看那么多书,不过他耐不住我磨缠,也准许我随意去他的书房里取书来看。”

闻言,周沫儿又笑,她这么一说,就显出来赵昱对她的纵容了。

为何会纵容?只能是因为喜爱才会纵容。

“义父也是一片慈父之心。”周沫儿顺着她的意思随口赞道。

说话间已经进了凉亭,赵如萱的丫鬟已经马上就摆好了茶水点心。

周沫儿坐下。

赵如月却靠在凉亭边上的柱子上,叹道:“爹爹对我自然是好的,我姨娘对我也好。就是最近他们都为了我愁得吃不下睡不好的,今日我看到我姨娘的眼眶都有些黑了精神面色都不大好。”

周沫儿知道,她这是想要自己听她说原因,说不定她叫自己出来就是为了这个。虽然不是很想听,不过这会儿无聊,听听也无妨。

于是,她随口答了一句:“为何?”

赵如月看着园子里的花,轻轻道:“还不是为了我的婚事……”

说了这一句,她似乎才发现自己说了什么,回头脸红红的对着周沫儿歉意一笑。

“瞧我,看到二姐姐一高兴,就什么话都往外说,二姐姐还是忘了我刚才说的话吧。”

周沫儿摇摇头笑道:“姐妹之间闲聊而已,我不会往外胡说的。”

赵如月轻轻舒口气,走回桌子边坐下喝了一口茶,浅然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二姐姐的。奇怪得很,我一看到二姐姐,总觉得亲切得很,忍不住就想什么话都跟二姐姐说说……说不定前世我们真的是姐妹。”

周沫儿笑了笑。前世她们肯定不是姐妹,周沫儿也不记得自己前世何时有过妹妹,她可是个孤儿来着。亲切什么的,还是不要相信的好,不过是为了显得她们两人亲近而已。

不过赵如月说这些话的意思,周沫儿也大概明白了。

担忧她的亲事,她的亲事有什么好担忧的?以老夫人和赵昱对她宠爱,还有她姨娘也得赵老夫人和赵昱看重,还不是早就扒拉好人选,只等年纪一到马上就可以定亲了。

只不过……现在她是三小姐。还有个大小姐没有定亲,要是她先定了亲,就跟当初姚氏恨王氏和周明蓓一样,江语蓉可不是姚氏还要顾全大局,说不定一不高兴就给她搅黄了。

她就是想要告诉周沫儿,赵如萱年纪够了没定亲,她想定也定不了。可是这些和周沫儿又有什么关系?

“二姐姐,不瞒你说,大姐姐的心思我多少知道一点儿……可是表哥不喜欢她,且早已娶妻,她再执着又有何用?自古以来都是痴心不悔的女子多,可薄情负心的男子却更多,那些痴心女子又有几个得了善终?”

她说到这里又叹口气。

周沫儿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赵如月的意思是江淮岳负了赵如萱?她从哪里得来的结论?

“二姐姐,你能不能劝劝大姐姐,让她不要执着表哥了?表哥既然放弃了她,是不会回头的。难道她还真的要……要去做妾不成?”

周沫儿面色肃然起来,这会儿已经不是随意听听了,她严肃道:“三妹妹,我说是你的义姐,内里到底如何你也是清楚的,以前我的身份你大概也知道,虽不敢说最了解你姐姐,但当初她和镇国公世子相处的情形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们并没有你说得那些执着,放弃什么的。只不过简单兄妹之情,最多有些青梅竹马的情谊。至于劝不劝的,就更无从说起了。”

见周沫儿面色严肃,赵如月赶紧笑道:“那……是我错了,我也是担忧大姐姐,怕她走错了路,希望二姐姐看在我也是担忧姐姐的份上,不要恼了我才好。”

周沫儿缓和了面色,知道她最终的目的还是想听她刚才的那番话。赵如萱和江淮岳到底有没有私情?或者说是赵如萱一厢情愿还是两情相悦?

她才不要卷进赵府的暗潮汹涌里面,现在的日子正舒适,才不要找些麻烦事情来做。

于是,她站起身,道:“我们还是回去吧,出来太久到底不好,我本就是客人无所谓,妹妹你还有客人要招呼呢。”

再次说明自己客人的身份,且表明了不想掺和进赵府的争斗。

“也好。”赵如萱站起身,想了想又道:“二姐姐,今日的这些话,妹妹想请求姐姐,不要说出去才好,毕竟对大姐姐名声有损,我和她之间感情本就单薄,我怕她再误会了我……”

周沫儿往台阶走去,淡淡道:“今日我什么也没听到,只是出来看了赵府的园子而已。”

周沫儿也没想到,赵如月居然想要从她身上试探,这才跟她出来。虽以前就知道她心思不简单,却没想到有一天这心思还要用到自己身上,果然,不常来赵府是对的。她打算以后非重要的大事都不打算来赵府了。

第122章

周沫儿转身就走, 赵如月愣了一下赶紧上前几步,道:“二姐姐等等我。”

周沫儿到底顿住了脚步, 看着她小碎步步追上来,才淡淡道:“以后这些事, 不要问我。”

闻言,赵如月有些尴尬,后退一步才笑道:“这不是……我觉得二姐姐多少知道些大姐姐和镇国公世子之间的事吗?我忍不住就……”

“以后忍住。”周沫儿打断她的话。

赵如月还是那副温婉的模样笑道:“二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是妹妹, 我听话就是。”

周沫儿不理会她, 也不想理会。今日要是她一个不小心说了赵如萱和江淮岳以前的二三事,或者顺着赵如月的话头搭上几句话。说不定明日满大街都是两人的传言。

江淮岳和赵如萱都不是善罢甘休的人, 再一找源头, 到时候里面不会有赵如月什么事, 肯定找到她身上来。

小说里前世赵如萱能进镇国公府做妾,就是因为满大街的风言风语,要不然江淮岳不会纳她,赵如萱的性子也不会甘愿做妾。有老夫人在,本来赵如萱贵妾之位稳妥,聘礼都下了,谁知后来又出了事, 赵如萱被人掳走, 虽她坚决称自己没有被辱, 只被人抓住捆了两个时辰, 却挡不住满京城的悠悠之口。

老夫人还坚持要以贵妾之礼纳她进门, 却耐不住张氏和本就不甘愿纳她的萧灵薇阻拦,且出了被掳一事,赵如萱名声确实不好听,才被一顶小轿抬进了镇国公府。

这些事情别人不知,周沫儿却是知道的。无缘无故赵如萱和江淮岳的传言一夜之间就传得沸沸扬扬。说这里面没有赵府的手笔,周沫儿反正是不相信的,且最有可能的就是赵如月母女。

转过一条小道,周沫儿看到前面转出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妙龄女子,一身素色衣衫,行动间裙摆飞扬,飘逸出尘又有些张扬,气质有些矛盾。远远的看着就觉得清爽,和一般女子看起来有些不同,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同。后面跟着一个嬷嬷两个丫鬟,这模样不像是今日的客人,看样子是个主子。

眼看着就要碰上,周沫儿放缓脚步,看着她一步步走了过来。

“这位是二小姐吧?”女子开口笑道,声音愉悦,似乎很高兴的模样。

“这是吕姨娘。”赵如月上前,对着周沫儿笑道。

“见过二小姐,见过三小姐。”吕姨娘微微福身。

“吕姨娘怎么在这儿?”赵如月温柔笑道。

吕姨娘微微一笑,比起赵如月丝毫不逊色,道:“我觉得屋子里有些闷,就出来透透气,不曾想偶遇了二小姐,有些好奇,过来和二小姐打个招呼。”

周沫儿看了看两人,淡淡道:“我想要回祖母那里。”

吕姨娘看出来周沫儿的漠然,知道她这是不想掺和,满意一笑,微微侧身让开小道,笑道:“二小姐随意。”

周沫儿微微点头,越过她侧着的身子,往老夫人的院子走去。

“二姐姐,等等我。”后面传来赵如月有些焦急的声音。

周沫儿想了想,放慢脚步,到底顿住脚步,等她赶手上来,才重新抬步。

赵如月有些累,她平日里走路步子本就迈得小,今日周沫儿走路对于她来说急快。追了几步,干脆伸手挽住周沫儿的胳膊,对着周沫儿疑惑看过去的目光微微一笑,道:“这样我们更像姐妹。”

周沫儿也不理会她的小心思,刚才那个吕姨娘一看就是赵昱新纳的贵妾,和赵如月母女天然的不和,刚才赵如月让周沫儿等她,周沫儿不来可以不必理会,只是她想到两个人一起出来的,万一赵如月这么一会儿的就出了事,她可说不清楚。再说,等她一起也不费什么劲。

“二姐姐,刚才那个就是父亲新纳的吕姨娘,父亲对她很是宠爱,她就越发张扬,不把我和我姨娘看在眼里。”

赵如月说这些话时,仔细观察了周沫儿的神情,发现她还是淡淡的,并没有特别上心的样子,她有些泄气。突然想到周沫儿好像一直都是这么淡淡的,特别是对于别人的事情,从她脸上好像很少看到诸如惊讶好奇之类的表情。

于是又看了她一眼,又开口道:“不光是我们,就连大姐姐和母亲她也不放在眼里。”

周沫儿还是淡淡的。还因为她注视她的脸上时间太长,疑惑的看了过来。

见她一点也不好奇赵府的情形,赵如月也放弃了。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周沫儿掀开帘子踏进去时就感觉到了。

她捏着帘子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动作如常,面色微带笑意踏了进去,回到原位置坐下。

赵如萱面色通红站在周沫儿的位置旁边,看模样似乎是气的。

江语蓉面色难看,眼神不善的看着对面的一位五旬左右的夫人。那夫人一身寻常的绸缎衣衫,看模样并不富贵,动作之间还有些粗俗。

周沫儿微微垂下眼睑,看着手里的茶杯。

屋子里的人或沉默或好奇,都没有人说话。

“如宁回来了?”赵老夫人看着周沫儿笑问。

周沫儿呆了一瞬才想起来如宁说得是自己,笑道:“回来了,多谢祖母挂心。”

有赵老夫人打破沉默,屋子里又开始说笑,江语蓉面色缓和了些……

赵如萱却不会或者说不屑看人脸色,冷笑道:“我是不会嫁的,凭他们家也想娶我,不提我外祖是镇国公府,就只我是赵府小姐,本身就不可能。”

“如萱,这就是你的规矩?你母亲就是这么教你的?”赵老夫人紧紧抿起唇,微尖的下巴更尖了些,显得面相越发刻薄。

赵如萱低下头,不敢再说,显然最近一段日子被赵老夫人收拾过。

江语蓉不满了,赵老夫人提起她教的赵如萱,岂不是质疑镇国公府的教养,冷笑道:“母亲,姑娘家骄矜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位夫人拿了不知从哪里捡来的一块劣质玉佩,就说是当初您给的定亲信物,我反正是不能接受的,刚好她给的信物我也没见过。如此,这桩婚事怎么能算?”

屋子里的气氛这回降至冰点,其他人纷纷起身表示要去园子里逛逛,赵老夫人也不挽留,留下来也是看笑话罢了,笑着吩咐嬷嬷丫鬟去陪客人。

几息间,屋子里就只剩下了那夫人和赵府自己家人,周沫儿本来想随大流也跟着再去逛逛,被赵老夫人留住了。

赵昱今日在外面招待男客,此时还没过来,不过应该快了。毕竟像这种大喜日子客人纷纷不要主人相陪而自己去园子里闲逛的的可不多。

“赵老夫人,当初这玉佩也不是我问您要的,这门婚事怎么来的您最清楚,如今为了这门婚事,我那儿子可是等到了十九岁,现在,您说怎么办吧?”妇人也不像是胡搅蛮缠的人,只问老夫人要一个说法而已。

赵如萱紧张的捏紧了手里的帕子,对面的夫人偶然间看到,嘴角不自觉挂了一抹嘲讽的笑意。

就是这样的姑娘,她儿子就算是现在已经二十多岁娶不到好的,也是不能娶这种的。原本打算无论如何都要要个说法,最好能定下亲事的妇人此时已经改变了原本的想法,只打算问些好处就算了。拿了银子回去,一样讨个好看贤惠的。

赵老夫人听出来她话语里的缓和之意,笑道:“当初得了你的恩惠,我说过以后结亲这种话,这枚玉佩我也是认的,只是如今家门不幸,出了这种孽障,我是不敢让她去您家里的,那就不是报恩,而是寻仇。不如,换成我府上的三小姐?”

周沫儿低着头听着,觉得这大概就是一个俗气的故事。当初这位夫人可能给了银子给赵昱读书,赵老夫人承诺嫁个女儿还是孙女过去。如今人家上门来了,赵如萱并不乐意。

其实跟周沫儿想的差不多,这位夫人和赵昱以前是一个村子里的,是当初资助赵昱读书的人之一,只不过当时的大家的家境都差不多,人家也是勒紧了裤腰带才挤出来的银子,说是从牙缝里省出来也差不多。

就是这样的情形,人家还愿意出银子给赵昱进京赶考。赵老夫人感念她全家的恩惠,这才许下亲事。说以后要是有适龄的儿孙,不拘是娶还是嫁,这门姻亲是一定要认下的。

没想到赵昱进京再没回去过,人家如今找上门来,老夫人还是认的。这夫人家中有一老来子,如今年十九,其实定亲已经有些晚了。

只是赵如萱和江语蓉一听是普通农户家,马上脸色就变了,再观这位夫人言语动作粗俗,越发的不乐意,忍不住就刺了几句。就是周沫儿进来时的情形。

第123章

“三小姐?”妇人眼神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