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农妇发家养包子上一章:第 13 章
  • 穿成农妇发家养包子下一章:第 15 章

萧梨花听着谢有顺说村里发生的事情,她把自已心里想了好几天的事说出来了。

“你说什么?你想要造桥?”

谢有顺听了媳妇的话真是呆了,一座桥要好几百两,媳妇居然要修一座桥,知道她转了性子,现在善良温和,也没想到她要发这样的善心。最重要的是钱从哪里来?萧梨花指了指厨房。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网线有问题了,现在在别人家里,时间紧迫,谢谢投雷的亲,明天具体感谢。

第42章 豆酱做成

谢有顺见萧梨花指着厨房,反应过来,说:“你是说你做的酱?”

谢有顺想到媳妇做的腌鸡蛋和茶叶蛋确实是赚钱了,那些在媳妇嘴里一说就是容易被人学会的东西,所以才会便宜的卖了,这酱要是做成了会更赚钱,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是有钱修桥。

“媳妇,修一座桥可是要四五百两银子,就是修的差一些,也要三四百两,你真的舍得出这笔钱?还有,那个酱能卖那么多钱吗?”

谢有顺知道媳妇变了,却没想到她变的这么多,这么多银子放出手,他都觉得心疼。那可是几百两,有的人家一辈子也见不到那么多银子。

萧梨花叹息一声说:“我哪里舍得?那可是银子!不过我还想在这个村子里过下去,为了咱们以后能走着方便,这座桥也一定要修。你想着就指着村子里的人这座桥能修起来吗?现在村里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不要说大家没银子,就是有银子也不肯拿出来吧?”

谢有顺点头,想是啊,大家肯定不愿意出这笔钱,上桥村不肯出钱,只让下桥村的人出,那一家就要摊上大约五两银子,村里一大半的人家因为出不起这五两银子而被拉了男人去受苦受累,又怎么会有钱修桥?就是家里还有钱的,在之前花了那么多银子后也肯定不会再出钱了。

萧梨花说:“咱们有钱了是可以搬出去住,有修桥的钱都可以去城里买房子做生意,但是我更喜欢这里,不想搬到别处去住。”

萧梨花也想过搬到镇子或者县城里去,但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上辈子她是农村长大的,那些快乐的日子都是在农村,多少次在城里看着那车来车往和万家灯火,她就会想念那广阔的田野和夜里的虫鸣,现在她到了这个和记忆中的故乡有些像的下桥村,她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

在下桥村买下许多的田地,让自已的孩子在田野中欢快地奔跑,过着依山傍水的田园生活,赚钱的生意和别人合伙,她只要负责分红,数钱数到数抽筋就行了,这才是萧梨花设定的幸福生活。

现在只是一座桥就逼着她放弃这里,放弃这种田园悠然生活,萧梨花不甘心。

“那个酱做好了之后我打算去找华恒他们,这次我们不把秘方卖给他们,而是和他们合伙,如果成了,以后我们年年都会有钱拿,这个事瞒不了多久,我可不想过有钱不能花的日子,而且我还会别的赚钱的法子,包括种地的一些法子,到时候总不能全藏着。如果赚钱,肯定会让人眼红。再说我以前名声不好,现在就是改了,让人说起来也是不好听。”

萧梨花说到这里,谢有顺拍拍她的手说:“谁要说你我去找他们。”

“人家说的是实话,你找去还能把他们如何?再说你能管的了一个人还能管的了十个百个人?”

萧梨花笑着看身边男人一眼,对他的呵护心里觉得很受用。

“我就想着如果咱们修一座桥,这也是造福,大家到时候心里面记着咱们的好,有人说我的坏话到时候不用咱们开口,就有人帮着回嘴了。而且到时候咱们再做什么赚钱的事情,别人就是再眼红也不能再说咱们的不好。”

萧梨花想这就是名声的重要,如果是一个人一夜暴富,肯定有人羡慕嫉妒恨,但是如果他奉献出一部分为大家做件好事,就会被人称颂。如果只用一笔钱就能得到一个好名声,为以后发家致富打下好基础,她愿意花这笔钱,还会觉得很值,再说修了桥他们也是要走的啊!

谢有顺点头,想媳妇说的很有道理,媳妇有那个老婆婆教的那些东西,以后肯定是会赚更多钱,总不能总藏着扮穷,那确实是要让村里人跟着沾些光才能免了一些麻烦。而且还能把媳妇以前的坏名声给掩盖了,一举两得。

“既然你想这么做,那就这么做吧。不过我要先对你说,咱们要是有钱了,爹娘那边估计不会安静。到时候你可不要烦。”

谢有顺先提醒,他太了解他的爹娘,谢生财是个老好人,总希望有能力的拉扯着没能力的一起过好,汪氏恨不得可以把钱全抓到手里。除了二哥二嫂不会占便宜,两个哥哥两个妹妹估计全是会来占便宜,到时候肯定家里不太平。

萧梨花也想到了。

“都分家了,咱们不给他们还能抢啊?再说我还有别的办法应付他们呢。”

“什么办法?”

谢有顺是真想知道,他想着到时候都头疼,为了媳妇儿子他是能不让他们占便宜,但是谁受的了总是一番一番的来软磨硬泡啊,就他的那个娘和哥哥嫂子们全是主意一堆啊,不用别的,只来家里哭闹就够烦的,弄不好还要被扣个过好了也不顾着一家人的名声。

萧梨花说:“修了桥乡亲们是记着咱们的好,可是这只是能管一时,管不了一世,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发财。我们赚钱,乡亲们也赚钱,家里都不缺银子花,还是我们让他们过上那种好日子的,谁还会再说我们不好?到时候公婆他们就算不能赚大钱,至少也不会缺衣少食,咱们能尽的心意全尽到,他们还能怎么闹?再闹村里人也不会向着他们,还会说他们不对。”

“媳妇,你能让大家都跟着赚钱?!”

谢有顺有些激动,他是这个村子长大的,和村里人的关系都不错,知道村里人过的都挺苦的,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到头能吃饱了就不错,就是能存些钱也是靠牙缝里面省下来,或者做些东西去镇上卖。要是能让大家都过好一些,他心里也高兴。

萧梨花点头,说:“我现在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法子,不过总能想到,这事咱们得慢慢来。”

谢有顺也点头,这事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不过他还是挺高兴,想这事要是办成了,村里人能过好一些,他们家里就是过的再好也不会让人眼红了,最重要的是媳妇的名声可以变好,看着她天天乐呵呵的,他心里也高兴。

夫妻两个决定好了,都开始盼着酱做好的日子。

终于这个日子到了,酱终于做好了,萧梨花说做的很成功,谢有顺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不错。石头和木头瞪大眼睛看着,他们早就听萧梨花说这个做好了会给他们做好吃的,所以特别的期盼。

木头咽着口水说:“娘,吃酱酱。”

石头也瞪大眼睛说:“娘,娘,你不是说这个可以做炸酱面吗?给我们做好不好?我要吃那个拉面。”

木头说:“我要吃刀削面。”

谢有顺在一旁也说了一句:“我吃什么都行,不过一定要有这个酱,闻着就挺想吃的,虽然看着不太好看。”

萧梨花笑出声来,这酱是不太好看,谢有顺真实在。

因为确定了今天酱做好,所以萧梨花早就想好了要做什么了,炸酱面自然是不能少,又做了一个鱼香豆腐和一个酱爆肉丁,洗了不少水灵灵的小葱,到时候沾酱吃。

这顿饭一家人吃的都很香,不说谢有顺和两个儿子没有吃过酱和这两个菜,萧梨花也好久没吃了,现在吃起来真是一吃就停不下来了,每个人都吃的肚子圆圆的,连桌子也不收拾,直接就躺在炕上不动了。

石头不停地摸肚子,木头手短,让萧梨花帮他揉。

“下次少吃点儿,又不是以后不给你们做了。”

萧梨花笑着给木头揉肚子,还在上面拍了两下,听着那声音笑着说:“嗯,这个大西瓜熟了,可以切开吃了。”

“娘,不是西瓜,不要切开吃。”

木头撒娇地说,咪着眼睛舒服地哼哼着。

萧梨花亲了他一下说:“好,不切,咱们想吃西瓜就去买了吃,不切我们木头的大西瓜。”

石头眼睛亮亮地说:“娘,真的要买西瓜啊,那可贵了。我听铁蛋说他去他姑姑家吃,一个西瓜要五百文呢!”

萧梨花也知道西瓜很贵,夏天这么热,她自然想到西瓜了,只是无意中一提,才知道这么贵,她当时就觉得种西瓜是条财路,想着村里那么多沙地,种西瓜最好,但是却没一个人种,真是浪费,她也问过,才知道有人种过,结果种不好,就再也没人种了,这方圆百里种西瓜的人也就那么几份。

“只要你们想吃,多少钱咱们都买。”

萧梨花笑着说,想到时候多买几个回来,来年试着种种,她父母以前也是种过西瓜的,她想要是能种好,到时候就算不赚钱能让孩子们吃个够也好,要是种好了,让村里人也跟着种,既然要让村里人都赚钱,那就要有行动。

石头和木头一听有西瓜吃全高兴了,要不是肚子太圆了,都要跳起来。

谢有顺听萧梨花说以后要试着种西瓜,也不反对,他现在有一种感觉,只要是媳妇想做的事情那就都能做成。

豆酱做好了,谢有顺确定没有人做出过这种吃的东西,萧梨花打算拿这个赚钱的计划可以继续进行了。

第二天两人把孩子放在张莲香那里,赶着牛车就去镇子上了,直奔着味香楼而去。

富贵镇上有两家酒楼,一家是云来楼,一家是味香楼,云来楼是高家的,味香楼的老板则是华恒。

萧梨花自然不会和云来楼有什么来往,那是高家的,她的目标是味香楼,上次把做鸡蛋的办法给了华恒,这次一回生二回熟,当然还是找他。

到了味香楼,就见生意很好,客人出来进去的很红火,店小二在门口不断地招呼着客人,笑容灿烂,见到谢有顺和萧梨花忙招呼他们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林四的地雷。

感谢雨雪霏霏的地雷。

感谢暖玉。的地雷。

感谢瓶子的地雷。

感谢8829183的地雷。

感谢馒头的地雷。

谢谢大家的支持。看到有的亲认为修桥是圣母了,认为在露富,所以在这一章解释了一下,有钱不花多痛苦啊,而且赚个好名声也不错啊。圣母是主动的,不想做包子肯定就不是包子,大家不要急,咱们的梨花肯定不是包子的~~~

第43章 金钗和银钗

进了味香楼,两人对掌柜说要见华恒,他们知道华恒就住在这酒楼的后面宅子里。

掌柜也认识他们,立刻就去向华恒通报,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把他们请到了后面,让他们进了一处幽静的屋子。

华恒已经坐在屋里,见他们进来就问他们有什么事。

萧梨花就说了来的目的,华恒自然有兴趣,从萧梨花做过的高跟鞋和腌鸡蛋等物他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也对她说过如果再有什么新鲜东西就来找他,他愿意给最合理的价钱,现在她果然来了,而且还敢提出来合伙的提议,华恒想她的把握很大啊,倒真想看看这次她又琢磨出什么新鲜物了。

茶叶蛋和腌鸡蛋这些日子来已经成为酒楼的招牌菜,不仅味香楼生意红火,就连他开的别的酒楼也同样如此,他还专门让人去各地制做贬卖茶叶蛋和腌鸡蛋,真可以说是财源滚滚,就算之后有人也琢磨出这种做鸡蛋的办法,他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了。

华恒更想要得到更赚钱的办法,那种永远也不会被人抢去的财路。

很明显,面前这对夫妻有这种财路。

谢有顺从背筐里把酱坛子取出来放到桌子上,把盖子打开,华恒看着里面的东西,他还真不认识这种东西,觉得看上去不太好看,但是闻着味道并不差。

“这东西叫什么?怎么吃?”

“我管它叫酱。”

萧梨花说,然后给华恒说了一下酱要如何吃。她讲解的很详细,谢有顺听着她说如何吃这些酱,想到她做的炸酱面和菜觉得好像又饿了。不仅是他,华恒也是听的眼睛发亮,想像着那些吃法,也挺想吃。他对萧梨花说耳听为虚,让萧梨花把她说的那些吃法给做出来,等他吃过了才能决定要不要合作。

萧梨花同意了,说可以给做几道菜和炸酱面。

这时候还没到中午,还没有客人,厨房是闲着的,萧梨花和谢有顺两人全去厨房了,华恒想了想也跟去了。

萧梨花让人准备好面和菜,然后就开始做菜,她也没多做,就做了一个酱爆鸡丁,酱爆茄子,酱爆土豆,酱炒肉丝,最后的肉丝当然是要了豆皮来包着吃,其实就是她最爱吃的京酱肉丝,只可惜不是甜面酱,但是味道也不差。然后最后做了一个鸡蛋炸酱,放在面条上,又配了青翠的黄瓜丝,哪怕是在这闷热的厨房里也让人觉得看着凉快,所有看着的人都觉得食欲大振。

“好了,可以吃了,不过咱们是不是把这些吃的端到别处去吃?”

萧梨花用一把的抹布抹了抹手,看着做的这些菜和面,她也有些饿了。

华恒立刻就让人把做好的菜和面都端到之前的那个屋子去。

谢有顺把酱坛子拿走,掌柜的和大厨看着那个坛子眼睛依依不舍,他们都知道那个东西能做出好吃的菜来,如果要是有了那个,他们酒楼又可以赚更多的银子,那么他们也可以赚更多的钱。

萧梨花做了两碗炸酱面,把其中一碗推到谢有顺面前。

“吃吧,我想华公子也不会喜欢我们两个人看着他一个人吃这些东西。”

萧梨花看了一眼华恒,华恒只能点头,请谢有顺一起吃,他看着萧梨花拿着筷子帮谢有顺拌面,心里想这夫妻感情是真挺好,看来萧梨花是真的对那高家人没有心思了,倒是可以放心一些。

谢有顺看着萧梨花,想媳妇可真好。

华恒把每个菜都吃了不少,连小葱沾酱就大饼都吃了一些,觉得这种吃法还真是不错,那碗炸酱面他也全吃完了,吃的肚子都撑了,这是他这辈子吃的最饱的一次,对萧梨花所做的这个酱他非常的有信心。

吃饱饭,双方开始谈合伙的事。

华恒听了萧梨花说要修桥的事,对她更是另眼相看。

萧梨花对华恒说了怕他们夫妻手里有了大笔的钱会招人嫉妒,到时候会对人说他们把方子卖给了华恒,并不会对人说他们与华恒合伙,希望华恒到时候帮着隐瞒。

华恒自然同意。

最后这件事的经果双方都很满意,华恒给谢有顺他们五百两银子,谢有顺他们再占五成的红利。看着好像是华恒吃亏,其实他是占便宜了,因为他本身还开着不少家酒楼,用这些酱做菜到时候也能赚不少。

合同很快就写好,双方都签了字,按了手印,华恒还盖了一个章。

萧梨花把做酱的法子写下来,同时还把如何改变酱的口味也写出来,咸酱甜酱辣酱到时候全都可以做。

这一切都做完,谢有顺和萧梨花就起身告辞了。

华恒起身送他们,这个时候他已经把他们当成合伙人看待,那就是平等的关系,甚至因为萧梨花还可能再拿出别的秘方来,他对他们已经有些客气。

出了门,眼看着快到前面酒楼,华恒想要和萧梨花单独说几句话。

谢有顺想了想就行向前面走,不过在离一段距离后就停下了,看着他们。

“希望我们以后还有别的合伙机会。”华恒说,沉吟片刻看了萧梨花一眼,说:“可能高家的人会找你们,茶叶蛋和腌鸡蛋的生意很好,高家已经在查,这次这个酱再出来,他们说不定就会找上你们。我希望你们不要和他们有什么交集,他们那家人并不是什么好人。”

华恒为了阻止萧梨花与高家合伙,把当年的事情说出来。

“多谢你告诉我这些。”

萧梨花说,其实即使高家和她没有任何的牵扯她也不会想和高家合伙,合伙做生意自然要找人品好的,这样才可以放心地坐在家里数钱,高家真不是那种可以让人放心的人家。

夫妻两个离开味香楼,坐在牛车上,谢有顺也不问萧梨花刚才他们说什么了,不过他看萧梨花的几眼却能看出来他想知道。萧梨花抿唇一乐,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就告诉他了。她自然是修饰了一下,把萧梨花说的无辜一些,把高家说的坏一些。谢有顺听了很气高家利用萧梨花。

“媳妇,你受委屈了。”

“没事,我现在过的挺好,反正我是不会让高家从我的手里得到一点儿赚钱的法子。让他们的生意被味香楼抢光,这也算是给他们的报应了。”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巧绣布庄,家里又有进帐,萧梨花想给家里人都做些新衣服,还有就是做些新被子,家里原来的旧被子全都改薄了,这次要做就做厚的,到时候秋天冬天铺盖。结果买了不少的布,还买了棉花。

“媳妇,你在这里挑着,我去去就来。”

谢有顺见萧梨花和洪娘子说话,就对他说,向外面走。萧梨花也没在意,想他一个大男人不愿意在这里也正常。

在萧梨花买布的时候,来了个婆子,是高家的人。

萧梨花听着那婆子的话,才知道高家要办喜事了,听着是高少爷要成亲,女方就是苏元春。她挑了下眉,想到那次在这里发生的闹剧,想那次苏元春的情形分明就是动了胎气,更像是要小产,现在他们就要成亲了,看来苏元春那次确实是真的动了胎气,而那孩子就是她那表哥的。

等那人走了,洪娘子对萧梨花说确实是高少爷要娶苏元春。

“倒是天生一对。”

洪娘子笑着说,分明是有些嘲笑。然后她才想到萧梨花好像和那高家有些梁子,不过看萧梨花脸上也微微带笑,也就不在意了。

萧梨花也笑,笑那姓高的娶了苏元春以后家宅算是不宁了,而且名声也臭了。不过她也没太在意这个事,买完了东西就走了。

夫妻两人又去买吃的用的,然后才回家去。

到了镇子外,谢有顺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交给萧梨花,萧梨花见是一个布包着的长条形,想这是什么啊,等她打开一看,眼睛就亮了。

那是两只钗,一只华光灿灿的金钗,金钗的上面是金子做的两只蝴蝶,上面还镶嵌了粉红色的玉石。一只是银钗,上面是金丝缠绞的几朵花,花的中间是白色的珍珠,看上去也是十分的雅致。

“以前我就想着要是分家了,要给你买上你想要的首饰,不过分家的时候咱们连房子都是借钱买的,我就想等等。现在咱们日子好过了,手头有银子了。你可以买你想要的这些了。不过我只买的起那个银钗。”

谢有顺的脸有些红,想家里的银子全是媳妇想法子挣的,自已好像有些没用,只能给她买个银钗。

萧梨花心里有些感动,把那个银钗戴在头上,问:“好看吗?”

“好看。”

谢有顺点头,萧梨花人长的并不难看,只要不横鼻子竖眼也是清秀温婉,现在这样冲着他盈盈一笑,他真是觉得很好看。

萧梨花说:“我更喜欢这只银钗。”这是谢有顺的心意,这个男人不是没用,他很能干,又有这份心意,她很知足,想这样的男人过日子会很幸福。

谢有顺听了脸上露出笑容,说:“我以后一定努力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给你买更多的首饰。”

萧梨花点头,她想就算自已不赚这些银子,谢有顺也会给他买更多的首饰。

路边的风景很好,有不少的野花,空气中飘着花香,萧梨花看着谢有顺有些傻笑的脸,凑过去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谢有顺的脸一下子涨红,成亲这些年,萧梨花还从来没有对他这么亲近过,想到自从媳妇摔了头之后就说要和他再相处,那她亲他这一下是不是就意味着她已经接受他,愿意当他的媳妇了?

萧梨花见谢有顺眼睛亮亮地看着她,问她是不是可以了,她发窘,不过还是点点头,既然这是个好男人,他们又有着两个儿子,那就这样吧。

谢有顺高兴地甩了个鞭花,把牛车赶的更快,牛车愣也一路绝尘,萧梨花看他那高兴劲儿,也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雨雪霏霏的手榴弹~~~

男主不太好写啊,希望不要认为他没用,男主只要老实就好,然后在女主想干什么事的时候全力支持,在女主遇到麻烦时把她护在身后就好,赚钱咱们还是交给女主吧,她是穿越女,钱好赚~~~

第44章 村里人知情

回到村里先回家,把东西都放回屋里,把银票和契约文书收好,两口子把门锁好就出了门,先去王大山家里看孩子。

一进门就看到石头木头还有铜钱在一起玩弹弹珠,那弹珠是土做的,粘土加些水,就揉成又圆又结实的弹球了。这还是萧梨花教给他们的,现在村里的孩子都玩上了,萧梨花简直成了他们心中无所不能的人,以前都怕她,现在都觉得她很好,所以说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简单。

“谢四叔,谢四婶,你们回来啦!”铜钱正把一个弹珠用手指弹出去,没弹到洞里,有些沮丧地站起来,看到谢有顺和萧梨花,立刻大声地叫道。

谢有顺和萧梨花笑着应一声,萧梨花从篮子里面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他说:“这是松子糖,还有麦芽糖,拿去吃吧,不过不能一下子吃太多,要不牙里会长虫的。”

铜钱欢呼一声跑过来,接过纸包道了一声谢,招呼石头木头一起吃。

石头和木头和爹娘打声招呼,然后就和铜钱跑到一旁去吃糖了。

张莲香从屋子里出来,看着三个孩子趴在一旁的小石桌上拆纸包,对谢有顺他们说:“你们来就来,总带东西,糖可贵着呢,不用总给孩子买,给他们那个吃不如给他们吃些饭,还能长些个子。”

萧梨花笑着说:“孩子也就小时候爱吃糖,等长的像我们这么大了也就不爱吃了,能吃多少,铜钱那么懂事,我可喜欢了,我就爱给他糖吃,嫂子要是想让他长个子,我再给他送些肉来。”

“你现在是越来越会贫嘴,我还不是给你过日子。你想送就送吧,正好家里最近馋肉省不得买。”张莲香笑道,萧梨花喜欢自家孩子她也高兴。

谢有顺问王大山在家没有。

张莲香叹了口气说:“在村长那里,还不是为了那桥的事,今天村里又闹事了,王伯家的二儿媳妇和婆婆吵嘴,王婶子一气之下说那儿媳妇是上桥村过来的扫把星,要把她给休回家去。她那二儿媳妇也是个厉害的,当时就寻死觅活,上吊撞墙,还跑到村头的井边要跳井,闹的一个村子都知道了。”

“那最后怎么样了?”

萧梨花问,她知道王伯就是那个去赶集的时候赶牛车的老人,没想到他家里也有一个上桥村的儿媳妇,想想也是,上桥村的日子过的好,愿意嫁到下桥村来的姑娘也是嫁给下桥村的好人家,王伯家里有牛,日子该是过的不赖。

张莲香说:“要是平时大家还劝劝,但是正赶到这种节骨眼儿上,村里人十个人倒有九个人恨上桥村,大伙都窝着火呐,这火出不来,恨不得休个上桥村的媳妇来出出火气,谁会劝啊?要不是那井水是大家要喝的,就是跳了井都没人管。最后还是杨嫂子给劝下来,这才没出人命。不过村里人因为这个事,对上桥村的不满又更旺了,不少人去村长家里了,铜钱他爹也去了。”

萧梨花想这才一上午不在,又发生这种事了,如果不修桥,一直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真的要出个大事,夏天人的火气旺,到时候真是拦都拦不下来。

谢有顺看着媳妇,想媳妇要修桥可真是办了大好事,有这样的媳妇他心里有一股热流不断地流动,觉得面上有光,腰板也挺的更直。

张莲香问:“你们今天出去,那大山脚下的路上没遇到野兽吧?你们胆子也大,都没和人一起搭伴去。你们看王伯他们最近都不敢出去,就怕又像上次那样遇到狼被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