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甄三郎才十岁,甄四郎才是六岁,甄香草虽然十三了,但是营养不良瘦的跟白骨精似的,慕清只能每天尽力给他们补。

  为了让野鸡野兔们的出现有个合理的解释,慕清干脆带着甄二郎在山上挖了几个陷阱山脚的三亩地,慕清打算全部种小麦。

  作为植物学教授的妻子,种地她不行,但理论知识很丰富,立刻和甄二郎讲述该如何种植小麦。

  首先是基肥。

  基肥是小麦播种以前施用的肥料,目的是创造小麦生长发育所要求的良好土壤条件,为小麦生长打好基础,并供给小麦整个生育期养分。

  像圈肥、人粪尿、土杂肥、秸秆沤制等有机肥,都是适合做基肥,且效果很好。

  施肥方法也有两种,一是结合深耕施肥,二是集中施肥,后者适合肥料比较少的时候。

  比如现在这个古代。

  甄二郎读书不行,种田还是有些悟性的。

  慕清也有点好为人师,见甄二郎听的认真,恨不得把自己从席瑞安及各个教授那里听来的半桶水晃荡的农业知识倾囊相授,她吐沫横飞讲的很起劲,从基肥到种肥,从怎么种萝卜到怎么种菘菜(大白菜),讲的头头是道。

  全是理论知识。

  甄二郎也是实诚人,居然也不问她是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两眼放出对农业知识万分渴求的光。

  慕清说的口干舌燥吐沫横飞,最后才意犹未尽地说:“可惜……”可惜席瑞安不在,不然他知道才叫多呢。“你先去种吧,等找到……让他教你。”

  多日不见,有些想席瑞安了,两人恩爱了一辈子,还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

  甄二郎也不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双眼发亮的跑去种地。

  他不光听课的时候是个好学生,还是个实干派,阿娘说什么他听什么,一点折扣都不打地执行,每天辛辛苦苦往山脚下的三亩地里挑粪肥田,还自己在麦田边挖了个大坑,自己沤制有机肥。

  他在耕田肥地的时候,慕清她们也不闲着,和甄香草每天两担松针茅草,顺便去陷阱里看有没有猎物,基本上每隔三五天,就能逮到一只野鸡,要么就是一只肥硕的兔子。

  慕清的贝塔币虽然被清之一空,但她空间的十亩地依然在产出,有产出就有收入,加上野兔野鸡这些东西在交易系统上价格很便宜,三五天一只倒也吃得起。

  于是慕家最近天天都有兔肉鸡肉吃,偶尔抓到两只,慕清还让甄二郎给甄大伯家,及村长家送上一点,搞得这两家啧啧称奇。

  村长看着甄二郎送来的兔腿,最终无奈地说:“她家现在就二郎一个劳力,也不容易,明天咱家地耕完了,就给他们家送去吧。”

  村长媳妇心疼坏了,这年代的牛十分宝贵,足足抵得上家里三个壮劳力了,他们伺候牛伺候的比人还精心。

  好在这时候农忙已经结束,她家的牛也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耕地,耕的也就是麦地。

  他们这个地方种地以水稻为主,种麦子的人十分稀少,还不是家家户户都种麦子,只偶有几家种个三五分地的麦子。

  村长还不知道,慕清家这次足足要种三亩地的麦子呢。

  甄大伯家看到甄香草送来的兔腿也十分吃惊,不禁和甄大伯嘀咕:“她什么意思啊?上次送来几颗柿子就说不值什么钱了,这次怎么还送了兔腿,这么肥硕的兔腿,得有一斤多重了吧?”

  他们忙了一个农忙,也是很久没吃过肉了,一家人都馋肉馋的厉害。

  甄大伯娘这时候也舍不得说出把兔肉还回去的话了,最终叹气道:“改天甘拓收了,给她送去两捆吧。”

  她家总共才种了那么点甘拓,用来给自家孩子甜甜嘴,顺便卖点钱,两捆甘拓得有几十文钱了,几十文钱她都能买上两三斤油板厚的上好猪肉了,越想越肉疼。

  她这妯娌实在太奸诈了,用一斤多的兔腿就想哄他们家两捆甘拓,奸诈,太奸诈!

  于是甄家送完兔腿的第二天,甄二郎带着锄头准备去山上翻地的时候,村长叫住了甄二郎,将家里的牛借给了他了。

  慕清回来一听说,又从交易系统那里弄了只野鸡,给村长家送去。

  有了牛就好办了呀,慕清可以放心的往空间里运土,三亩地足足运了一亩地的土进了空间。

  哪怕这时候的麦子产量不高,但种植空间时速三倍呢,一年可以熟三次。

  慕清前世把大量的农作物数据都采集了,唯独没有麦子的,谁让她生长的南方地区,种麦子的少呢。

  运完土,还过来告诉甄二郎,那边的田犁的不够深,还要去重新犁一遍,于是甄二郎一脸疑惑的将三亩地又犁了一趟。

  这段时间甄家每天兔肉野鸡羊奶的食补,甄家人的身体都长高了不少,尤其是甄二郎和甄香草,两人正值身体发育期,个头蹭蹭蹭的往上涨。

  慕清刚来的时候,十三岁的甄香草,干瘦的跟十岁孩童似的,面黄肌肉,现在不仅长了个头,连身体都开始发育了,胸前鼓起了两个小包包。

  等到麦子、菘菜、秋葵等农作物全部种植到地里,全甄家村的人都在轰轰烈烈的上山砍柴砍草,为冬季做准备的时候,十月份已经来临。

  甄家大伯娘给慕清送来了两捆甘蔗,一捆有十根。

  甄大伯娘也知道慕清极度偏心小儿子,便道:“家里种了几根甘蔗,给你家四郎拿了两根甜甜嘴。”

  两根自然是谦虚的说法。

  甄四郎当下就欢呼一声,跑过去抽了一根,剥了皮洗都不洗,就一把掰断,咔嚓啃了一口。

  “嫂子你太客气了!”慕清赶忙让甄家大伯娘坐。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忙着砍柴种麦为冬季做准备,还没和甄大伯娘他们深入接触过,家家户户都忙呢,即使见到,也是远远的打个招呼。

  这个年代农民百姓的最大天敌,一是饥,二是寒。

  慕清虽然没有在古代生活过,但想也知道,半点不敢耽搁,不然到了冬天没柴烧,要冻死人的。

  甄家大伯娘知道这弟媳什么德性,给了两捆甘蔗恨不得要十捆,便宜占不够的那种人,要不是孩子他爹让她送,她才不乐意来这一趟,当下摆手道:“我就不坐了,回去还得做饭,你忙吧。”

  慕清收了别人东西是一定要还情的,所谓礼尚往来,赶紧让甄香草舀一升(古代量米工具,一升大约有两斤)栗子来。

  这段时间她们栗子采的多,足足有两大篓子栗子米,慕清打算都留下来,冬天做糖炒栗子,给孩子们当零嘴。

  大伯娘完全没有想到她这弟妹居然还有知道还情的一天,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苛刻了一辈子的甄范氏居然也知道回礼了?

  她震惊地看着慕清用簸箕装了两升栗子出来,塞到她手上,笑容满面道:“这些天我和香草在山上采的,你拿回去蒸了给大伯、大郎他们当零嘴吃。”

  大伯娘把栗子拿回去的时候还有点晕乎呢。

  弟妹家采了栗子晒在院子里她是知道的,也没见她给自家送点,她也习惯了弟妹的只进不出,也从来没指望过,本来她送了几颗柿子和一只兔腿,他们全家就已经很惊讶了,没想到她都送完甘拓了,弟妹居然还给她一升栗子带上。

  真是奇了。

第59章

  甄大伯娘回去还特意将这事当做件稀奇事和甄大伯说了,甄大伯对弟媳的这次的礼数很是满意,笑道:“她回礼你就收着,拿去给小石头、香兰他们吃吧。”

  小石头大名叫甄强,是甄大伯的孙子,香兰是甄大伯的小女儿。

  甄大伯娘狐疑地问甄大伯:“你说……她不会是想让我们再送一捆甘拓(古代对甘蔗的称呼)去吧?家里就种了这么点,可是留给小石头当零嘴的,我可说好了,她要是再来要,你可不许给了。”

  甄大伯的小女儿香兰在一旁撇嘴道:“就是,爹,你要再送我和小石头就没得吃了,二婶那人贪得无厌,你就是再送十捆她都不会满意的!”

  甄大伯今年都四十了,已经是当了祖父的人,他前面连生了四个儿子,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在家很是受宠。

  甄香兰比甄香草小两岁,因在家里受宠,平时也不下地做活,只在家打打络子,做点绣品,生的很是白净。

  她和干瘪黑瘦的甄香草站在一起,说她是姐姐都有人信。

  小石头比甄四郎小一岁,今年五岁,整天和甄四郎混在一块儿玩。

  “一个丫头家,少说这些怪话,当心被人听见。”甄大伯娘将簸箕里面的栗子都倒出来,将簸箕递给甄香兰:“把簸箕给你二婶送去,别多待了,送完赶紧回来吃饭。”

  *

  甄四郎在啃甘蔗的时候,甄家另外几个孩子都眨巴眼偷偷瞄一眼,慕清没有说话,他们连看都不敢正大光明的看。

  甄三郎也想吃,却不敢像甄四郎那样直接上手去拿,而是眼巴巴的看着慕清,等待她的发话。

  由此可见,原主在这个家里的地位。

  也是,甄大山死后,原主一个人拉扯七个孩子,甄博文还要念书,她一个寡妇要是不泼辣点,还不被人给吞了。

  慕清直接抽出根甘蔗来递给甄二郎:“去洗洗把皮削了,每个人分一点,也不要多吃,马上就吃晚饭了。”

  甄四郎一把上前把那两根甘蔗抱住,“不给他们吃,我的!都是我的!”

  慕清眼睛一瞪:“他们?他们是谁?他们是你的兄弟姐妹!小小年纪居然学会吃独食了!”气的慕清直接把他手上的两段甘蔗给夺了过来:“他们不吃,你也不要吃了!”

  甄四郎先是一愣,接着爆发出震天的哭喊声,往地上一躺,满地打滚:“不给他们吃,就不给他们吃,不许吃我的甘拓!”

  慕清气的肚子冒烟,看着他神色却十分平静:“起不起来?我数到三,你不起来这里所有甘拓都没你的份,我全都给你二哥三哥吃!”

  “一。”

  “二!”

  “三……”三字音刚落,她就干脆利落地将甘蔗给甄二郎扔了过去。

  甄二郎看看慕清,又看看躺在地上打滚的甄四郎,为难地说:“阿娘,要不我们就不吃了,四郎爱吃,留给四郎吧。”

  甄三郎在旁边不满地咕哝了句:“我也爱吃呢。”

  甄四郎原本听到甄二郎的话还不想起来呢,准备继续打滚继续哭。

  慕清瞪了甄二郎一眼:“你不吃别人也不吃?你问过你二妹三妹三郎了吗?你凭什么代表他们?三郎,你二哥不吃,你去洗,洗了分给你二姐、三妹。”又瞟了眼躺在地上满身是泥灰的甄四郎:“脏的跟猴儿似的,今天什么时候洗干净了什么时候吃!”

  甄四郎一边哭眼睛一边瞄着慕清和甄三郎等几个人的反应,见甄三郎真的拿着甘蔗去洗,分给甄二郎、甄香草和甄香。

  慕清看着小小黑黑一团的小甄香,对甄香草说:“看着点你妹妹,别让她卡喉咙了。”

  甄香草和甄香从来都没有吃过甘拓,这个年代的甘拓远没有慕清那个年代的甘蔗甜,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零食了。

  她开始还不敢吃,见甄三郎咔嚓啃了,又见慕清似乎是真的给她们吃,才犹犹豫豫地咬了一口。

  甄四郎嗷了一声跳了起来,扑倒甄香草身上举捶便打,拳打脚踢。

  慕清眼疾手快,一把拎住甄四郎的衣领,朝甄香草吼道:“你傻呀?别人打你你不会跑啊?杵在那里任别人打?我生你下来就是给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啊?”

  本来她是想说‘别人打你你不会打回去啊?’,临时转了下弯,差点露馅。

  甄香草被慕清骂的愣了,眼圈倏地红了,赶忙低下头去。

  慕清斥道:“低什么头?小小年纪弯腰缩肩,背都驼了,把头抬起来!”想了想,怕这便宜女儿的性子将来嫁出去受欺负,道:“以后谁要敢打你,给我大巴掌呼回去,自己打不过就回来告诉我,你这么多兄弟姐妹一起上,别整天缩头缩脑,跟个鹌鹑似的!”

  甄香草一边点头眼泪一边落,慕清看不惯那小媳妇的样子:“哭什么?赶紧把甘拓吃完吃晚饭。”

  可能是她虽然罚过甄四郎,也没有太限制过他的缘故,加上这些天每天慕清做的兔肉鸡肉,有了好吃的,他也就没再怀疑过眼前这个人已经不是他原来的娘。

  大概是原主甄慕氏从来没这么对过他,委屈狠了,居然在她拎住他衣领之后,一把抱住她大腿,将脸埋在她小腹那里,鼻涕眼泪糊了一把,嚎啕大哭,“不给他们吃,就不给他们吃!哇哇哇!”

  慕清无语了好半响才拍了拍他的肩:“再哭,甘拓就要被你三哥吃完了。”

  甄四郎又嗷了一声,可怜兮兮抬起眼看着慕清,慕清将之前他吃的那一根甘蔗递给他。

  甄四郎一边眼泪鼻涕糊了一脸,一边哽咽着啃甘蔗,眼睛护食地盯着甄三郎几个,生怕他们把他的甘蔗吃完了。

  慕清看的又好气又好笑。

  她在看到甘蔗的时候就想到做什么了:白砂糖。

  甘蔗是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农作物,产于江南,这里地处长江流域,种植甘蔗的人不多,但也不少,多是随便种植一点,给家里孩子解馋,价格并不贵,倒是让慕清有了些想法。

  她穿越前老家邻水县属华东地区,口味偏甜辣。

  在她看来,烧菜不放糖和辣,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辣还好说,尤其是甜,烧菜可以不放味精鸡精,但绝对不能不放糖!

  对于她来说,糖,那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料。

  菜里不放糖怎么吃?

  她空间里种植的辣椒虽有甜辣口味的,但那点甜度,对于烧菜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那天的兔肉做出来后,对于甄二郎甄三郎他们来说,简直是从未吃过的美味,可对于慕清来说,就有点食不下咽了。

  麻辣兔肉里面,怎么能没有糖呢?

  所以这几天她已经完全没有了再做兔肉的想法,每天的兔肉不是炖汤就是做成兔肉粥,菜里没糖,对于她这个吃惯甜口的菜肴的人来说,实在是吃不惯。

  这年代也有糖,且属于高级奢侈品。

  此时更普及的是‘饧’,也就是麦芽糖,用饧制作出来的饮品叫饴,甘之如饴的饴。

  饧这东西价格还不便宜,至于糖,更是少见,且不是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