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略有些诧异,以前自家闺女和女婿,都不叫这丫头慧儿的吗?怎么换了称呼了?

可这名字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她自己上了年纪,也常常会有些混乱,今儿对着大孙子喊小孙子的名字,明儿对着小孙子喊大外甥的名字,侄子们的名字也常常弄混。指不定就是自家闺女和女婿忽然发现慧儿这名字不好听了,所以换成了思儿了。

“又是你们家那老太婆作妖了?”长公主不高兴的问道,明和郡主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下:“娘您也知道,思儿这丫头最是纯良,她以前呢,是真将那几个当亲姐妹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从不忘记她们,结果倒好,我们这边人一走,那边二丫头就想伸手了,思儿就有些想不明白了,头疼了几天,后来又忙着抄写经书,等我回来又看见老太太来要监生名额,心里越发难过,到庄子上住了几天才算是想开了。”

长公主伸手揉揉杨思慧的脑袋:“想开就好,这人啊,不是你将他们当亲人,他们也同样会将你当亲人的。世上的人呢,有好的,就也有坏的。有些人,你付出了,他们就会回报你,可有些人,那就是白眼狼,不管你付出多少,他们永远不满足,永远觉得是你亏待了他们。”

长公主早就对老太太不满意了,对但也不好对杨思慧多说长辈的过错,说了几句,就岔开了话题,让自家孙女儿带着杨思慧出门去玩儿了。

大表姐是个端庄的,二表姐是个热情的,进了园子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话:“今儿正好巧了,琪堂哥也在,咱们去找琪堂哥玩耍。”

杨思慧迅速的在脑子里翻找画册,名字里带个琪字的,又是被大表姐称呼为堂哥的。好半天,搜索系统终于给出了答案——四王爷长子,宋琪。当今皇上和长公主是亲姐弟,四王爷喊长公主一声姑姑,和赵国栋赵国梁算是姑表兄弟,所以大表姐和二表姐能叫一声表哥。

但是到杨思慧这里,就该叫表哥了。

杨思慧这会儿很是佩服自己当初看小说的时候特意整理过这些东西,要不然,光是什么堂啊表的,就能将人给绕晕过去了。一个不明白,就要闹笑话了。

这位琪表哥,是个十足的书生,喜欢画画,常常来找赵国梁学作画,今儿正好也在,在园子里走了一会儿,就看见他正站在亭子里作画。

大表姐和二表姐蹑手蹑脚的过去,杨思慧也跟过去,探着脑袋往桌子上看,这大冬天的,除了梅花,估计也就雪景好看一点儿,但偏偏这两天没下雪。

于是,画纸上出现的,就是假山,小桥之类的,怎么说呢,还挺好看。

“琪堂哥!”等最后一笔落下,二表姐忽然笑嘻嘻的大声喊道,差点儿没将宋琪手里的画笔给吓飞了,一转脸看见两个堂妹,忍不住伸手弹了弹二表姐的脑门:“又调皮!”

看杨思慧:“有段时间没见表妹了,表妹前两天可是生病了?怎么觉的有些清减了。”

二表姐挤眉弄眼:“琪表哥很是好眼神,我和大姐都没看出来呢,大边个一眼就看出来了。”

琪表哥有些无奈:“你们天天见…”二表姐起哄:“我们也很久没见表妹了!”

杨思慧有点儿没反应过来,不是说古代女孩都很含蓄,说到什么感情什么婚姻之类的话题的时候都要脸红躲避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儿?当着面儿就调侃上了?

“好了好了,明儿给你带糖记的梅子糖好不好?”琪表哥显然是早有经验,迅速安抚二表姐,二表姐眯着眼睛犹豫:“只有一包糖是不是太简单了?”

大表姐无奈,戳了自家妹妹一下:“再吃牙齿要全黑了!小心我告诉二叔二婶啊。”

“好姐姐,好姐姐,你最好了。”二表姐迅速屈服,伸手比划:“琪表哥,那这次便宜你了,就一包梅子糖好了。”

宋琪笑着应下了,带了三个女孩子去暖阁:“过两天要举办个诗会,玮表哥举办的?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玮表哥,宋玮!剧本里的男主角!

第 13 章

赵宝颖是个喜欢凑热闹的,当即点头:“要去要去,琪堂哥你让玮堂哥给我们送两个请帖过来呗,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去的,另外还有谁去啊?”

“多着呢,玒堂哥,玢堂哥,都会去。”皇家子嗣多,长公主家就有四五个,明和郡主家两个,六个王爷,还有宫里的没开府的小王爷和小公主,加起来要有三四十来个了。

赵宝倩稳当,又问道:“是正式的诗会,还是咱们兄弟姐妹们一起说说话,行个酒令什么的?”

“正式的诗会,你们有不是不知道,玮堂哥向来死板,玩乐是玩乐,诗会是诗会,万不能混为一谈。”宋琪笑着说道,赵宝倩转头看杨思慧:“表妹,你有合适的衣服吗?他们男的,到时候肯定要穿学士服的。”

赵宝颖拍手:“对啊,表妹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诗会,肯定没有合适的衣服,我今年刚做了一身,表妹咱们去试试?”

杨思慧眨眨眼:“咱们女孩子到时候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也穿学士服吗?”

说是学士服,其实就是国子监统一的学生服,儒衫,再加上学士巾什么的。

“要穿曲裾啊。”赵宝颖笑着说道,她是个活泼性子,说风就是雨的,当即要拉着杨思慧去试穿她之前做的衣服,也还没上身,拿出来就往杨思慧身上比划,长短还正合适。

杨思慧拗不过她,只好接过来试穿。穿上出去让赵宝倩和宋琪看,赵宝倩连连点头:“没想到,这衣服表妹穿着挺合适的,宝颖那性子,最是活泼,这衣服传上去就有些别扭,表妹性子温和,穿着更显得文静雅致了,琪堂哥你说是不是?”

宋琪点点头,摸着下巴夸赞:“表妹长大了,越来越好看了,等穿着这一身出去,肯定能让他们看傻眼的。”

他自己说的坦坦荡荡,看杨思慧的眼神也只带着兄长的和善,杨思慧总算是舒了一口气。占据的了原主的亲情,她已经感到很心虚了,万一这原主还有个情投意合的青梅竹马,那简直更心虚。

也幸好,看来宋琪也只是当原主是表妹。

所以说,穿越真不像是小说里那样,样样都是好的。稍微有点儿良心的,都要心虚不安,因为所有你享受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财产,全都是别人的,你是在用别人的东西。换个词儿来说,就像是偷来的,这些东西,是不属于你的。

当然,也有人会坦然接受,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杨思慧。她分的很清楚,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从来不会逾矩,从来不会弄混。

能得到明和郡主和镇国公,还有杨世子的关爱,她已经很满足了。但若是还要去抢原主的爱情,简直就是自己上赶着去当小三啊,以后心里肯定会有疙瘩的,因为你永远弄不明白这个人是喜欢原主的相貌还是喜欢原主的性情,或者是喜欢你的性格,原主的相貌,永不安宁。

兄妹几个屋子里叽叽喳喳的聊了大半天,一直到有丫鬟来叫他们去吃饭。赵家所有的人都来齐了,外祖父是个长的高大威猛的人,虽然老了,但气势还在。对着儿子们是严肃脸,但对着孙女儿和外孙女儿,就笑的合不拢嘴了。

大舅舅是个严肃的,二舅舅是个和善的,不得不说,遗传和环境,对小孩子真的是影响很大的,大表姐就是个端庄的,二表姐就是个活泼的,一看就知道谁是谁家的了。

“一会儿陪外祖母午睡?”吃了饭,长公主拉着杨思慧的手问道,杨思慧忙点头:“好啊,不过,娘亲会不会吃醋?外祖母你说,娘亲是会吃你的醋还是会吃我的醋?”

长公主忍不住笑,明和郡主笑眯眯的捏了一把杨思慧的脸蛋:“小毛丫头,连娘都要打趣了,娘一点儿都不吃醋,你爱和谁一起就和谁一起吧。”

杨思慧做了个鬼脸,长公主靠在软榻上,笑着问道:“之前说思慧丫头已经开始学规矩了?是田嬷嬷亲自教吗啊?”

田嬷嬷是明和郡主的教养嬷嬷,也是明和郡主最信任的人。田嬷嬷的规矩是不必说的,若是不好,也不会当了明和郡主的教养嬷嬷。

“是啊,田嬷嬷很是上心呢,我之前说起思慧的规矩,田嬷嬷立马就说自己教,有田嬷嬷在,我也不担心。”明和郡主笑着说道,长公主点点头,明和郡主又说道:“今儿我出门前,老太太可又出幺蛾子了,非得让我和田嬷嬷说一声,连带着让大丫头她们跟着学,我是不会答应的,田嬷嬷若非是喜欢思慧,怕是早就开始养老了,哪儿还会劳心劳力的去当教养嬷嬷。”

长公主点点头:“再者,学生多了,难免会看顾不过来,那你准备如何办?”

“这宫里每年不都有放出来的嬷嬷吗?随便请一个,又花不了多少钱。”明和郡主笑着说道,长公主皱眉:“你们府里的公中账本,走的是谁的产业?”

“自然是公中的。”明和郡主笑嘻嘻的说道,也不和自家老娘打马虎眼,又说道:“当初老爷子带着一家子上京寻亲,我一早就和我们老爷说好了,我们可不会白白养活他们。不给公中产业也行,自己拿钱买吃的买喝的买用的,我那点儿嫁妆,也只能养活我自己和我男人。”

老头子和老太太也不是傻的,各吃各的,那和分家有什么区别?但一提起来,杨开荣也有话说——我当年可是什么都没拿就离家了的,这些年没花家里一分钱,吃的喝的,都是借用的同僚的,现在赚了俸禄,自然也应该还回去。

还多少,那就是国公爷自己说了算的。

杨家不是没钱,在祖籍也能过的好好的,有人伺候有钱买金银珠宝,可他们为什么还要上京?因为当官和经商是两回事儿啊,有钱没权等于白给啊。

为了改换门庭,为了走入另一个圈子。

所以,他们是绝不会分家的,但国公府那边不给吃的不给穿的,他们也没奈何,老头子只好给出一部分产业,换了国公府的院子住,也换点儿口粮吃。

自家闺女不吃亏,长公主就放心了:“终归是个毒瘤,挖不得,却又看着不舒服。”

“娘别担心,谁家没点儿糟心事儿?我们家这还好,我身份高,他们还忌惮一些,若是换了别人家再看看。”明和郡主倒是挺想得开,安抚长公主说道:“那安乐侯家的事儿,岂不是更让人无奈?”

那还是亲爹娘呢,一颗心偏到咯吱窝去了,恨不得要了老大的命去补贴小儿子。和这个比起来,明和郡主一直觉得,自己过的简直就是太幸福了。

娘儿俩一边说话,慢慢的也就开始犯困,明和郡主将长公主扶到内侍,杨思慧帮着换了衣服,服侍着老太太睡下。,长公主还惦记着和外孙女一起午睡的事儿呢,拉着杨思慧没让人走。

“你就在这儿睡吧,我去找你大舅母说说话。”明和郡主笑着说道,杨思慧点点头,目送明和郡主走了,才打个呵欠,换了外衣,就躺在长公主身边。

不过,猛然换了地方,再加上身边有人,她也没睡太熟,模模糊糊的感觉到身边有动静了,就跟着睁开眼睛了。

长公主已经起了,大丫鬟正在一边伺候她梳头发,见她醒过来,长公主笑道:“睡好了?”

“嗯,睡的可好了,在外祖母身边,睡的特别安心。”杨思慧笑嘻嘻的说道,起身帮忙,长公主摆手:“你自己去擦擦脸就好了,这儿不用你忙,要不然,今儿就别回去了,跟着外祖母住几天?”

“我特别想跟着外祖母住几天,只是,这两天我娘布置的功课多。要不我天天过来给外祖母请安?”杨思慧笑着说道,长公主摆手:“那可不行,光是坐马车都得大半个时辰呢,这么冷的天儿,来回跑,回头冻着了。你娘也是的,她那时候,我就不给布置太多功课,累坏了我宝贝儿可怎么办?”

正好明和郡主进门,忍不住笑道:“娘你就放心吧,肯定累不坏的,我也是没办法,这丫头是个忘性大的,今儿学了明天忘,这眼看都要及笄了,放出去人家说连写个字都不会,那岂不是给您丢脸吗?您老人家的外孙女儿,不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吧,至少,得有个能拿得出手的,您说是不是?”

老太太嘴硬:“拿出手什么?会看账本就行了,哪家闺女成亲了,还天天吟诗作画弹琴唱曲儿的?你那时候,我也没逼着你去学是不是?”

“这不是时候不一样了嘛。”明和郡主可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身份高着呢,再加上赵家两个男人都走了文路,谁娶了明和郡主,那就相当于是娶走了赵老爷子的兵马了,谁不抢着要?

可现在,杨思慧的亲娘也就是个郡主,说句大不敬的,等老皇帝一死,那长公主是长辈,明和郡主还有说话的份儿,可谁知道明和郡主的闺女是谁啊?

第 14 章

回了国公府,正巧赶上晚饭,镇国公和明和郡主夫妻情深,不过是一天没见,这一回来,镇国公就迎上去说话了。杨世子颇有些无奈,摇摇头,看自家妹子:“去外祖母家感觉如何?可有和你表姐她们好好相处?”

“外祖母十分和善,表姐也是十分善解人意的。”杨思慧笑着说道,又问道:“琪表哥说,玮表哥过两日要办诗会,哥哥你要去参加吗?”

杨世子摸摸下巴,他是不太想去的,和镇国公一样,他对排兵打仗更感兴趣一些。只是,之前为着不浪费了自家监生的名额,娘亲又说必须得参加科举,若是要参加科举,这诗会,去个几次,也是很有帮助的。至少,也能熏陶熏陶,免得上了考场,连一句诗词都做不出来。

“你想去吗?你若是想去,我送你过去。”世子挑眉问道,杨思慧略有些踌躇:“想见识见识,再者,今儿琪表哥和两位表姐一起开口了,若是不去,倒是显得太不合群了些。可我又不会作诗,就是胡诌也诌不出来,到时候丢了面子,我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的,就怕娘亲脸上不好看。”

“你不会作诗?”杨世子大为惊奇:“我瞧着你的样子,也是会读书写字的,你不是也曾说过,你们那世界,不管男孩儿女孩儿,都是要读书的吗?国家办的免费的学堂,你竟是不会作诗?”

看杨思慧的眼神,就像是看差生,就差没问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不专心听课,只逃学去了。

杨思慧哭笑不得,赶紧摆手:“我们学的东西和你们不一样,比如说,你们这边,上学主要是读书写字,念的书也是四书五经,而我们要学的东西就多了,除了读书写字,还要学外国的话,还要学算学,还要学物理,生物,化学,偶尔还有体育,音乐,美术之类的,举个例子,为什么天气有阴晴之说,雪花是怎么来的,雨水是哪儿来的,太阳为什么是东升西落,月亮和太阳为什么两不相见,种稻子最好是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怎么种麦子才能收获更多,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学。”

杨世子眼睛瞪的大大的,一脸的不可思议:“你们竟是学这么多东西,竟是连我都不知道,那雪花是如何来的?难不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自然不是,空气中有灰尘,灰尘作为核,会凝结雪花。”杨思慧笑着解释,起初她以为,这些小学时候学的东西,现在她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也只能说个大致,却没想到,说出来的时候,倒像是按开了开关,脑子无比清楚,甚至还能想起来那会儿书上的插画。

大约是太害怕自己会忘记现代的事情,忘记自己是从何而来的,所以被刺激了,脑子前所未有的开发了?

杨世子惊叫连连,尤其是听杨思慧说道武器车辆的时候,真是恨不得自己能亲眼看看。那边夫妻俩好不容易亲近完,转头看见他们兄妹说的热闹,也忍不住凑过来听。

说着说着,杨思慧忽然想到一件重要事情,一拍手:“这几日只想着学习的事儿了,竟是有一件天大的事情忘记说了。此事非同小可,各种匪夷所思,我若是说出来,爹娘可千万要镇定,别吓着了。”

镇国公脸色严肃了一些:“可是十分重要?”

“自然十分重要,关系到咱们一家四口的生死存亡的事情。”杨思慧点头,她原本是不想说出来的,毕竟,那个剧本只她一个人知道,熟知未来,这算得上一个粗大的金手指。

穿越而来,没有记忆,没有空间,只这一个熟知未来走向,她想留着做护身符。日后,凭借着这剧本,一次次的坏掉原女主的计划,救下杨世子,救下明和郡主,救下镇国公。

一次次的功劳加起来,就算是镇国公和明和郡主憎恨她占据了他们女儿的身体,看在这救命之恩上,也会给她一些好处的。不说看顾一辈子,只要能给她一个好归宿就行。

可今天去了一样长公主府,对着那么多亲人的关怀体贴,杨思慧对自己之前的决定又有些不确定了。她毕竟是外来户,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她完全不知道。

剧本上写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甚至,有可能连那冰山一角都不是。剧本掩盖之下,谁也不知道真正的故事是什么。就好像童话和□□,谁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万一,她没能识破原女主的计划呢?万一,原女主调整计划了呢?今天她才刚说,原女主不管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技能点都是点在了宅斗上面的。

她自己虽然活了两辈子,但除了心智以外,在这个年代,是多不如原女主的。

再者,人心换人心。她想用金手指换自己的安宁,一次次的谋算好处,镇国公和明和郡主不是傻的,万一看出来了呢?可现在,在危险之前先说了,那就是真感情,换来的,自然也是真心。

这些念头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杨思慧的直觉一向很准,这样做更有利,她下意识的,就选择了和盘托出。

在开口之前,再三确定了没有外人,门口守着的丫鬟婆子都要往外退五米,确保听不见他们的话。她这样郑重,国公爷和明和郡主自然也越发看重,就连杨世子,也是端正坐好,眼神变得严肃犀利起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我原先并不十分确定,现下见了所有的人,能和剧本上的全都对上,一个不落,这才确定的。”杨思慧将剧本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儿。

明和郡主已经听傻了,镇国公则是皱眉:“我在战场上战死,你娘殉情自杀,你大哥受不住,整日里醉酒不醒,失足落到护城河里淹死了,而你竟是染了风寒,无人请大夫,独自病死房中?那你外祖母他们呢?”

镇国公也知道,指望着自己的继母是不可能的,但长公主就这一个外孙女儿,不可能不伸手的啊。

“剧本中只随意提了一句,外祖父在咱们家出事前,坠马而亡,外祖母受不住,跟着去了,两位舅舅带着尸骨回祖籍守孝去了。”杨思慧使劲回想,争取一字不落的和原剧本说的一样。

明和郡主点头:“若是如此,倒是说的过去了,我爹的祖籍,远在蜀中,光是赶路都要一个多月,京城这边的消息,至少两个月才能传过去。那剧本中,从杨家大房开始衰败到彻底死光,也不过是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反应不过来是有的。”

因着膈应,明和郡主也不将自家一家人对应进去,只说剧本中的杨家。

“我原以为这剧本只是个内宅争斗,也并不是很放在心上。这几日所见过的人,和剧本中一一对上,才忽然反应过来,怕是这其中,多有深意。”

杨思慧抿抿唇,略有些犹豫的说道:“只我自己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还望爹娘自己多加注意。”

“幸得你提醒。”明和郡主抬手揉了揉杨思慧的头发:“这剧本什么的,多是顺应人意写的,就好像那史书,看着最是公平,但实际上,不说皇权,只记录的是人,就定有偏心。这剧本通篇是赞扬二房仁义,二房姑娘聪慧隐忍,要么是二房自己写的,要么是二房后人,自然是多有偏颇的。”

杨思慧嘴角抽了抽,那原著小说的作者,要知道自己随意被安排成了这二房的后人,不知道是会高兴还是愤怒。大约,是不会当回事儿?这世上,名人的后人多了去了,她杨思慧,在现代那会儿,还经常说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人呢。

“乖女儿可是立了大功了。”镇国公也回过神,哈哈笑着揉了揉杨思慧的头发:“不过,你且放心,我们既然已经有了提防之心,这各种谋算,自然是不会让他们得逞的,你也不用操心,日后该吃吃,该喝喝,想去哪儿玩耍就去哪儿玩耍,并不用很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杨世子也跟着点头:“就是,保护娘和妹妹,是我和爹的责任,你们只要开开心心的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不用操心外面的事情。雁过留痕,只要有人盘算,自然是有痕迹的,我和爹既然知道有人算计咱们家,肯定是要早早做准备的。”

杨思慧笑眯眯的点头:“那爹和大哥可要多多注意,以后我可就不操心了,只要过的开心就好。”

“那是自然的,你开心就好。”镇国公笑哈哈的说道,明和郡主轻拍了他一下:“要我说,咱们不如早早分家了,你好心,看在老爷子面子上愿意收留他们,可也得看看收留的是不是好的,这白眼狼,随时会转身咬你一口,咱们又不是那种不吃亏就不开心的人,是不是想个法子,分家算了?”

第 15 章

分家这事儿,向来是说了容易做着难,尤其是上面长辈死活不愿意的是偶,完全没有晚辈说话的余地。只是,不知道这剧本之前,明和郡主就已经是非常不喜欢这另外两房了,知道了这剧本,看见就是膈应,自然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力气来应付这两房人了。

只是,要怎么分,还是个问题。不过,这些都轮不到杨思慧操心了,镇国公和明和郡主自然会想办法的。

宋琪早上说了诗会的事情,第二天下午,宋玮那边就派人送来了帖子。帖子是分开送的,杨世子是的浅蓝色的帖子,杨思慧的是粉红色帖子。

这帖子的颜色不是用染布的颜色做出来的,而是早春的时候,采集各种花瓣熏染的,密封在盒子里,这会儿拿出来用,帖子上面全是淡淡的香味。

唱朱站在杨思慧后面,勾着头看了看,笑眯眯的说道:“姑娘,咱们是不是准备一下要穿的衣服和首饰什么的?”

“不用准备,之前大表姐说,男的要穿学士服,女孩子要穿曲裾,二表姐送了我一身曲裾,就穿那个,不过,首饰是要搭配一下的,你瞧着搭配。”

唱朱忙应了一声,叫了鸣翠,两个人将衣服摆在软榻上,抱了首饰盒子去搭配,这个说金首饰好,那个说玉石不错。意见不一样了,就在衣服上面比划一下。

从头饰到耳饰到项链到香包到腰带,两个人嘀嘀咕咕的选择。

映荷拎了小茶壶过来,瞧见她们两个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不知道的,还要以为咱们是要参加宴会呢,诗会这样的事儿,我找世子那边的□□姐姐打听过了,最好是素淡一些的。”

杨世子早些年也参加过各种诗会,那边的丫鬟多少是有些经验的,比杨思慧这边抓瞎强多了。

“素淡些的?那就珍珠的吧?”唱朱问道,鸣翠点头:“粉珍珠差不多,就算是素淡,也不能太素了。对了,映荷,厨房的点心做好了吗?”

“没呢,照柳正在厨房忙着,照柳的手艺,可比厨房的好多了。”映荷笑着说道,给杨思慧倒了茶水,然后就静悄悄的坐在一边做针线,杨思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冬天的衣服要多做两身。

一屋子人正静悄悄的各自做自己的事情,那边小丫鬟就来说,大姑娘和二姑娘,还有四姑娘一起过来了。杨思慧虽说不太想见,但也不好拒绝,只好让人迎了进来。

二姑娘一眼就瞧见铺在软榻上的各种首饰,眼睛立马就亮了:“三妹妹,这个簪子真好看啊,我能不能试试?”

旁边唱朱一个劲儿对杨思慧使眼色,杨思慧没以前的记忆这种事儿,是瞒不过贴身丫鬟的,但明和郡主也不可能对她们说,你们主子换人了。所以,对这些贴身丫鬟的说法就是,姑娘之前受了些打击,有些事儿就有些恍惚,需得她们多多提醒。

这会儿见二姑娘老一套说辞,生怕自家姑娘吃亏,就赶紧的使眼色。杨思慧不傻,脸上就带了些不乐意:“这个簪子是我娘送给我的,还请二姐体谅一下。”

二姑娘就有些不太高兴:“不过是试一下,又不是要走了,你何必如此呢?”

唱朱替自家姑娘出头:“往日里二姑娘试过的,都不曾还给我们姑娘呢。”

二姑娘又羞又怒:“三妹,你也不说管管你这丫鬟,就是这样对主子说话的吗?实在是太没规矩了!你若是管不住你这身边的丫鬟,姐姐愿意代劳!”

四姑娘偷偷打量了一会儿杨思慧的神色,见她皱眉,就捏了一把二姑娘,笑着说道:“三姐,你别和二姐计较,只是,你这丫鬟,也确实是太没规矩了点儿,不管三姐对二姐如何不满,都不应当是这丫鬟出面说的,毕竟,主子是主子,丫鬟是丫鬟,谁家的主子是能被丫鬟训斥的,说出去没得让人笑掉大牙,您说是不是?”

杨思慧摇头:“四妹大约是没想起来这么一句话,忠心护主,我这丫鬟不管是好是坏,她首先是我的丫鬟,二姐若是想管教丫鬟,只管回自己的院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