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警察 作者:布老虎吃人

传奇警察 第一卷 高考

第一卷 高考 第一章

“大家注意审题,先用几分钟大体上看一遍题目,找出自己比较有把握的先做,把难题放到后面,不要急着下笔,考试时间是有限。万一给题目给卡住了,不要着急,先放一下,做下一题,等都答完了,回过头来再做这些不会做的。相对难度的题,根据时间,先考虑分值高的,再做分值低的。答题完毕一定要注意检查,有可能的条件下演算一下。距离高考没几天了,大家一定要把这次考试当成真正的高考来重视!”唐家庶站在讲台上,操着口音非常重的普通话、嘴里的吐沫星子下雨一般的挥洒着,门牙上还隐约可见一点绿色的东西,口若悬河的说着。

别看唐家庶整个就不修边幅,而且普通话说得也非常难听,但是毫无疑问,他可是地区高中的一杆大旗。每一期从他班上考上大学的比例在整个海城地区都是最高的。就为了这,连续几年,地区高中的门槛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快踏平了。当然,毕竟是海城地区重点高中,海城地区高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整体上也的确很高。

听着教室里如同蚕食桑榆般的书写和计算声,唐家庶微微点了点头,双手往身后一背,晃晃悠悠的走出了教室,回办公室喝茶去了。这是他的习惯,但凡考试,他是从来都不监考的。

用唐家庶的话说:毕竟都不是小孩了,只要能进海城地区高中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成绩拔尖,凭真本事考进来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没有必要盯着看。另一种人当然是通过关系,或是金钱开道、或是达官显贵,通过一些手段进来的。对于这样进来的学生,要是能自觉自律,拼命学习,能赶上来最好。就算他们赶不上来,也跟老师没什么关系了。其实对老师来说,学生的成绩都放在他们的心里,平时成绩怎么样谁心中都有数。平时上课当然是传授,至于考试除了检验学生对所学科目的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检验老师教学的成绩。如果一个班上大多数学生都对一个问题搞不清楚,那么肯定就是老师没讲清楚,这个问题就还得再讲。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吃透了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就好办了。

再唐家庶看来,现在这个时候的考试,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适应,为了的高考,那才是动真格的时候。

毕竟是马上就要高考的人了,一直以来唐家庶灌输的为自己学习的思想还是起作用的,虽然不过是一个模拟考试,大家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到了这个时候还作弊,那可真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拿起搪瓷杯,狠狠的灌下了一口山楂茶以后,唐家庶习惯性的开始再一次盘点着他的学生。

王珍、于扬、许晴、李国生这几个学生考一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像唐慧、魏强、张保国这几个,发挥得好了也有冲击一本的实力,剩下再有几个考二本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基本上算一下,班上没有把握的也不过是一两个人。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别的几个人还真不让唐家庶劳心劳力的。其实很简单,就那几个人的成绩,能进到唐家庶这个班的,没有一个不是关系、路子非常广的人。比方说蒋炳文,他老子是海城有名的房地产商、政协委员。上高一的时候就打过招呼,蒋炳文毕业以后会直接到美国去读大学,连是否参加高考都难说,所以他的事跟本就用不着唐家庶担心。另外像尹光,听说他早就开始拿工资了,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

盘点着这些学生的时候,唐家庶有些心烦了起来。地区高中条件不好的孩子挺多,但是像李国生条件这么差的还真不多,还真难为他能读到现在。唐家庶早就知道,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李国生都得为了下个学期的学费到货站去帮别人搬货,即便是这样,很多时候,开学很长一段时间,李国生还在给自己凑学费。为了这,唐家庶不但在班上发动过几次募捐,而且每次他都是第一个捐款的人。

李国生考上一本是肯定的,可是上大学不比读高中,那学费加上生活费全拿下来,一年怎么都得一万多块钱。就算自己能再帮他一下,可是最多也就解决第一年的学费,接下来怎么办?学校是有一些补助,另外成绩好了还能有奖学金,但是这总不是长久之计,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唐家庶跟李国生谈过这个问题,那还是去年高考的时候。一个关系很好的兄弟找到唐家庶,请他帮忙,帮着他领导的孩子找一个人替考,那个领导说了,只要能考上二本,就给十万块钱。

要是换一个人来说这个事,或者换一个时间,唐家庶肯定还会毫不犹豫的拒绝这个事。毕竟高考舞弊的风险太大,万一出了事,不光自己,就连代考的学生都得受牵连。但是那个时候,唐家庶想到了李国生,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一口拒绝这个要求。或许,这对李国生来说,这是一次机会。

唐家庶当时并没有直接提出这个事,他只是旁敲侧击的的问李国生读大学的学费准备得这么样了?记得李国生当时挺激动的,他还以为是唐家庶担心他上大学学费的问题,

“唐老师,这两年您和同学们帮了我不少忙了,您放心,我已经想过了,只要我好好学习,考上重点大学,那毕业以后工作问题就不用发愁了。所以我早就想好了,到时候把我们家的房子卖了,应该就够我上大学的学费了,实在不行,我那几块责任田也可以卖了,反正我也没什么时间去管它们,不如卖了好。”李国生当时肯定是心怀感激的说的。他当然知道这几年为了他的学费,唐家庶已经在班里搞过几次募捐活动了。

一听李国生这么说,唐家庶没有再提代考的事情。虽然那能够解决李国生学费的问题,可是就算处理得很好,不会被抓住,但是那样会让他这一辈子心灵的记录上蒙上一个阴影。唐家庶也因为李国生的这个决定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至于那个老朋友,那次事情以后唐家庶就再也没跟他联系过。想来那个人也清楚,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风险很大,万一出事,唐家庶的教职就没了。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唐家庶没有再联系他,说明这件事情他是不干了。

“李国生,今天考得这么样?”李国生刚扫完地从教室里出来。魏强、李保国和许静、王珍他们几个正在花坛边上不知道讨论着什么,一见李国生出来,魏强连忙招呼着。

别看李国生是孤儿,相比起来生活条件是班上最差的。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也永远都是那两套校服换着穿,但是他的成绩却好得没话说,而且无论什么都好,只要大家有什么帮忙的,什么时候找李国生都可以。甚至连班上的值日生工作都给包下来了。还有就是,按照李国生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要是想当个班干或三好学生什么的,大家都不会说什么。可是每年评选的时候,李国生都把这些机会让给了别人。谁都知道,连续几年的班干部和三好学生,考大学的时候是有加分的。搞不好还有推荐和保送的机会。这个道理,李国生知道,班上其他同学也知道。但是每年的评选李国生都不要,因为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帮过李国生,他实在不想占用这样的机会。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李国生的脾气,知道他是希望用这样的机会还大家的人情。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李国生在班里人缘非常好的原因。

“呦,你们怎么还没走啊?是不是等着请我吃饭啊?”李国生半开玩笑的说。

“你还就说对了,我们几个已经商量好了,为了感谢你长期坚持为我们班打扫卫生,也为了几天后的高考,我们决定,犒劳一下自己,顺便带上你。”许静一脸不在乎的样子。

别看许静说得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是谁都知道,许静是很在意李国生的。上高一的时候,班里面第一场为李国生募捐,募捐款就是许静这个班长交给李国生的。当时李国生提出包下这几年的值日生的时候,大家还想说什么,正是许静开口打断了大家,当众宣布今后的值日生工作就交给李国生。事后,趁李国生不在的时候,许静开了一个班会,在会上,许静告诉大家,只有让李国生为班里干点什么,他才能安心一些,否则,谁愿意无缘无故的接受大家的捐款?也就是在这个班会上,班里定出了规矩,无论是谁,凡是乱在地上丢纸团和垃圾的,发现一次罚一次,所有罚款都交给负责打扫卫生的李国生。

正是这个规则,每个学期快结束的那几天,40多人的一个班,光是罚款,李国生就能从许静手上收到上千元。其实李国生知道,至从他担任长期值日生以后,班里面的卫生明显要比其它班级干净许多。这不是说自己有多勤快,而是班上的同学们珍惜和自觉的结果。每个学期,倒是几个给自己关系最好的同学被罚款罚得最多。而且往往是他的生活发生困难的时候,这些朋友们就开始乱丢东西了。其实李国生知道,大家是用这个办法间接的帮自己。

很显然,许静刚才说的都是借口,他们是看到自己这段时间老是在食堂吃饭,想请自己吃点好吃的了。

“看来今天我是有口福了,不过先说好,我是穷人,可没钱回请你们。”李国生很坦然,等在这里的都是朋友,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他当然知道大家的心思。吃顿饭对他们几个来说算不了什么,难得的是每次这样的聚会,大家都记得他。或许李国生这辈子都会欠这些朋友的情份,但是这些情份他会记一辈子。

“李国生,这次你打算考哪里?”许静很关心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上中学的时候,许静就很关心李国生的事。不过她也没想太多,她只是觉得,只要肯努力,像李国生这样的人,早晚会一飞冲天的。

“具体考哪里我还没想清楚,到时候还得看考得怎么样。”李国生有点无奈的说。毕竟学费是关键,要是考得好了,学校是会有一笔奖学金的。别看他跟唐老师说过,了不起到时候卖了房子和田地上大学,但是他知道,就他现在住的那间父母留下来的老房子跟本就值不了几个钱。要是拿不到奖学金,光靠那点钱是撑不到毕业的。

“你担心什么?要是你都考不上,我们就更别想了。”魏强一边喝着汤,一边想都不想就说。这也难怪,魏强家里是开超级市场的,虽说几家连锁超市不是很大,但是起码他用不着为钱的事犯愁。

“你牛个屁,要不是有李国生帮你,你现在的成绩能有那么好?就会吹牛!”李保国就坐在魏强边上,白了魏强一眼说道,他当然明白李国生的意思。

魏强一听李保国的话,急了起来,抬头刚想说什么,可是一看到许静和王珍的眼神,知道自己肯定是说错话了,连忙反省了一下,顿时知道了症结所在,连忙补救着:“嗨,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学费么?我老爷子说了,到时候咱们两报一个学校,彼此也好有个照顾,你的学费我们家包了。”顿了一下,魏强知道李国生的为人,他知道,李国生是没有那么容易接受别人的恩惠的,又补充了一句:“怎么说都是哥们,这几年要不是你帮我,我的成绩也不可能提高得这么快,你就别客气了。”

魏强当年也是靠买分才进的地区高中,不过他为人热心,第一次给李国生募捐的时候,他一个人就捐了500块钱。李国生对这事很清楚,为了回报魏强,他抽出了不少时间为魏强辅导。或许是李国生的方法更合理,又或者是受到了李国生的激励,反正魏强的成绩直线上升,不过是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从班里倒数的几名跑到了班里的第一军团,喜得他那个当老板的爸爸像什么似的。也就因为这个,只要是李国生的事,魏强没有不放在心上的。刚才他的那个话还真就是他家里的意思。其实对于像魏强家这样的条件来说,已经对钱看的不是很重了,更在乎的是名,不知道多少次,魏强的爸爸都盼着魏强能当上个官什么的,在他看来,那才真正是光宗耀祖的事。

以前因为帮魏强补习,李国生没少去他们家,当然清楚魏强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知道只要自己答应,这事肯定没问题,但是现在他还不想答应那么快,毕竟他希望能够靠自己。

“嗨,这事还早呢,急什么。要是我真的缺钱了,就跟着魏强一起填志愿,到时候就让魏叔叔帮我出学费好了!”李国生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要想出人头地,上大学是必经之路。要是真的逼到那一步,说不得真的就得请魏强的爸爸帮忙了。

许静本来还想说什么的,但是一听李国生这么说了,刚想说出口的话有咽了下去。虽然这几年学校对男女同学交往不再视若毒蛇猛兽了,但是对于许静来说,基本的矜持还是有的。毕竟男女大防的事,万一有人说三道四的就麻烦了。

第二章

第二章

每年7、8月份都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对于家有考生的家庭来说,也是最难过的日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有句话叫:一切为了考生。于是,交警部门为高考保驾护航的、高考期间禁止施工的,还有什么高考爱心车、高考爱心酒店什么的,说白了,无论是家长、考生还是社会,大家都觉得这些学生们十年寒窗,一招定输赢,没有谁觉得为他们创造最优越的环境有什么不对的。相比之下,孩子们辛辛苦苦的读了十多年的书,无非指望的就是能够在这一两天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

于是,有条件的家庭,且不说老早的就开始为孩子补这个补那个的,临近考试的这几天,更是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找一个酒店的客房,让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的环境。话是这么说,其实潜意识里,家长就担心万一影响了孩子发挥或将来孩子认为自己当初没有好的环境的时候,当家长的能够问心无愧。另一个方面,还是心理作用的原因。其实说起来,孩子十几年来已经适应了家庭中的学习环境了,到这个时候猛的换了一个环境,或许会适得其反。

不过这些事对于李国生来说就都是奢望了。这是他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之前在假期里为了交学费挣的那点钱早就花光了,就连班上同学为他凑的钱也用光了。这也没办法,最后这个学期各种复习资料非常多,虽然李国生是能省就省了,但是还是感觉花钱如流水一般。要是换了平时,到了这种时候,他都会请几天假,去货场帮别人搬点东西挣点钱撑过去,要么就回家一趟,毕竟家里还有一点地,虽然租给别人种了,但是每年还能够收点租。可是前一段时间正是复习最紧张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回去。自尊心让李国生没有办法跟同学们开口,只能在嘴里省。这也是许静、魏强他们一帮关系好的同学要请他吃东西的原因。不过大家平时都习惯了看到李国生吃得很省,到没有想到他是因为没钱了的原因。

眼看着就要开始高考了,李国生也实在撑不下去了。毕竟要考几天,这期间是肯定没有时间回去的,只能趁考试前休息的这天赶快回去一趟。

本来按照李国生的计算是怎么都不会耽误时间的:头天下午回到村里,第二天一早拿上钱,然后马上搭车回到市里,休息一个晚上,然后参加考试。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李国生回到村子里休息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找到租他家地的亲戚,想拿了钱就回学校。谁知道那家人手里头正好没有现钱,只能将租金折成粮食给了李国生(本来就该给粮食,不过一般都习惯折成钱给他)。没办法,李国生只能用板车将粮食拉到镇上卖了,换成现金。这么来回一折腾,一天时间也就过去了。

李国生心里也挺着急,不过并不是很担心,毕竟从村里到镇上汽车站没有多远,早上6点就有车去市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海城也不过是7点多钟,考试8点半开始,时间上到不是很紧张。

李国生的计划是很好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样的安排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谁也想不到,夏天的海城雨水本来就多,这段时间更是刮起了台风。整整下了一个晚上的雨以后,小镇通往海城市的公路由于山体滑坡完全被切断了!这个消息是李国生到了镇上汽车站以后才知道的。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李国生顿时有一种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感觉。也许高考对于条件好的同学来说,即便是今年考不上,无非是明年再考。可是对于李国生来说,高考只有一次机会,要是他今年考不上,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回到山村,跟他的父辈们一样,守着分给自己的那几分地,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要是这样,自己又何必辛辛苦苦上这几年高中?

李国生一直记得父亲临终前跟他说的话:我们人穷,但是不能志穷,不能目光短浅。人终究是要往高处走的,只要有希望就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也许上了大学并不能代表什么,但那是希望,一个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希望,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

李国生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但是在李国生的家乡,他却是十里八乡大名鼎鼎的秀才,也是那所只有二十多个孩子,却有5个年级的乡村小学唯一的老师。他这一辈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继续学业,读高中、上大学。不是他考不上,是因为家里穷,实在是没有办法让他继续读下去了。就为了这个,他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李国生身上。李国生清楚的记得,不管再苦再累,李国生的父亲从来都没有让李国生下过地里干活,在他看来,只要读好了书就是李国生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多年的劳累终于让这个乡村教师支撑不下去了,在李国生初中要毕业的时候,他因为肝癌离开了人间,弥留之际,李国生的父亲对来给他这个乡村教师送别的村长提出了唯一的要求,将家里的地包给村上地不够的人家,每年产下的粮食卖掉,除了供李国生生活以外,其它的全部给李国生当学费。要是不够,就卖了家里的房子,无论如何,都得让李国生把书给读下去!

李国生的父亲对村上是有贡献的,几乎家家都有他的学生。对于这个早年丧妻、还不到半百就要离开人世的乡村教师,村长含着泪答应了他的要求。当场,几位当年李国生父亲的学生就答应租下李国生家的地,而且给的租子很高,几乎是白帮李国生家干活了,可是村长都没答应,因为他知道,李国生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个时候别人答应下给这么多的租子,但是能坚持多久?一年还是两年?时间一长,等淡忘了对老师的感情,李国生读书的事就麻烦了,这些地可是李国生读书的本钱。

为了能有一个长期的保障,村长在村里选了一户人老实,家里劳动力又多的、地不够种的人家,当着全村人的面,将李家的责任田用高于正常两成的租金租给了这户人家,算是解决了李国生父亲的后顾之忧。

十年寒窗,今天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可是偏偏碰上了这么倒霉的事,李国生的心里别提多后悔了。其实他知道,要不是自己太爱面子,只要肯开口,且不说魏强的爸爸肯定会二话不说就帮他的忙,班上不少同学都会伸手帮他一下子的。但是李国生知道,他这几年已经没少给同学们添麻烦了,既然自己能解决,他是实在不愿意跟别人开口,给人家添麻烦了。事到如今,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想办法用最快的办法赶到海城去参加高考。

李国生知道,这几年,政府部门为了让学生们在高考期间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想了很多办法,甚至在每年的考试期间,政府都会喊出一切为了考生的口号。这个口号可不是虚的,为了保障考试环境,高考期间,公安交警部门甚至会在考场外面设置警戒区域,禁止一切通行车辆在这个区域鸣号按喇叭。学校在考试前的动员上也说过,万一出现意外的情况,考生们不要着急,应该在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求助。

现在,李国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于警察了。

“警察同志,我是海城地区高中的学生,这是我的学生证和校徽,我今天要参加高考,可是听汽车站的人说,因为下雨,我们镇到海城的路断了,所以我想请你们帮帮我。”李国生拍开了小镇上唯一的派出所值班室的大门,急急忙忙的对睡眼悻悻、显然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值班警察说道。

李建是小镇上的人,去年才从警校毕业,现在还在实习。小镇上的派出所很小,只有5名警官。按说应该有一名正式编制的警官带着李建值夜班的,不过小镇上治安情况还不错,晚上很少出现什么情况,再说派出所的宿舍就在所内,值班室留一个人就行了,有什么事只要招呼一声,整个所都能动起来。

昨天晚上没有什么事,但是毕竟是值班,李建担心出什么问题,就一直在值班室里看录像,直到下半夜才躺到值班室的行军床上睡下。按照惯例,他昨晚值班,今天是可以休息一天的。谁知道正睡的好的时候,李国生的拍门声惊醒了他。由于李国生拍得挺急,搞得李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打开了值班室的门。

显然,李建还有点迷糊,一听说李国生不是来报案的,顿时心里一松,睡意又上了来,几乎是条件反射,他随口就答:“路的事我们知道了,公路局的人正在抢修,你说”说到这,李建猛的一下清醒过来,毕竟是参加过高考的人,他当然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再说李国生还是地区高中的学生,那可是海城的重点!这要是耽误了,事情就麻烦了。

“你说你是地区高中的、今天要参加高考?!”小镇是没有考点的,但是不代表李建不知道政府对保障高考的要求。地区公安处前一段时间还专门下文,要求地区各公安交警部门要注意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

“是的,您看,这是我的学生证。”李国生一边递上学生证,一边解释着:“我回家拿点钱,本想着今天赶过去来得急,可没想到路断了!今天上午8点半就要开考了!”李国生焦急的说。

李建根本没看李国生递过来的学生证,在得到李国生的确认以后,他直接按下了门边的警铃。这个警铃是派出所紧急集合用的,除非需要全所执行紧急任务,否则一般用不上,当班的民警就处理了。

电铃声在小镇的派出所里响了起来,几乎同时,边上宿舍楼的灯全亮了起来。谁都知道,一般来说,不是出了什么大事,警铃是不会响的,更不要说是在这个时候。

几名警官都拿出了紧急集合的状态来,没一会功夫,好几家的房门就打开了,一边跑一边穿着衣服的警官们谁都没有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紧急情况只有值班室才知道。当然了,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打鼓,谁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要是搞出一起人命案来,且不要说奖金,要是短时间破不了案,派出所就有得忙的了。

“小李,出了什么事?”指导员是最先赶到值班室的,昨天晚上应该是他跟李建一起值班的,为了保险,服装是按紧急集合的要求摆放在床头的,所以动作也最快。

一看见指导员进来,李建连忙带着李国生迎了上去,一边递过李国生的学生证说道:“指导员,这个学生叫李国生,是地区高中的,今天高考,他得赶到海城参加考试!”

一听李建话,指导员明白了,心里暗暗表扬李建,这个警铃按得好!谁都知道,地方政府和媒体每年对高考的情况都非常重视,像这样的突发情况,绝对是一个大新闻,要是处理好了,社会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更何况李国生还是地区高中的学生,按照地区高中的教学质量,只要李国生不是班上后面几名的学生,上大学是肯定的。当初指导员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地区高中可是没少费功夫,可惜的是,孩子的成绩不好,别人不收。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按时把李国生给送到海城去,至于宣传的事,还是报告一下地区公安处的好,他们能处理得更好。

“李国生同学,你放心,不要着急,相信我们人民警察,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保证按时把你送到海城去!”指导员斩钉截铁的说道。

说话间,派出所所长和几名警官都来到了值班室,大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指导员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接着分配着任务:“王所长,现在来不及先请示了,你辛苦一下,跟李建和崔继国开我们的警车出去,沿途注意保持跟家里的联系,我这就跟地区公安处报告这个情况。如果到了塌方的地方还没有消息,那么也不要等,带着李国生徒步越过塌方地带,然后征用一辆车,一定要保证按时把李国生送到海城考点!有没有问题?”

指导员这样安排是有深意的,可以肯定,只要这个消息一传到地区公安处,肯定也是这个命令,关键就是,送李国生到海城考点去的警察肯定能在电视上露面。自己负责给地区公安处汇报战果事情,那么这样露脸的机会当然就得让给所长了,毕竟他也是所里的领导,再说也只有他去才能表现出小镇派出所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

王所长当然不傻,哪里会不明白这里的道理?当下没有二话,站直了身子:“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说着,转头命令崔继国:“小崔,你马上把车开出来,动作要快!”

“是!”崔继国也知道,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要不是平时跟领导的关系好,这样的事轮不上自己。当下没有二话,从墙上摘下警车的钥匙,拔脚出了值班室。

趁着等车的功夫,有机灵的警官马上跑出值班室,为所长等人和李国生买早点和水去了。

这边,指导员和王所长还仔细的询问着,看一看李国生还有没有漏了或忘的东西。

“李国生同学,准考证带好了么?笔什么的准备得这么样?”指导员问道。

“准考证我们老师拿着,怕我们搞丢了。他在二中门口等着我们。笔也准备好了。”说着,李国生掏出了自己的水性笔,这事他前两天为了考试新买的。

“怎么就带了一支笔?万一没水了怎么办?”指导员当然知道,几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谁不准备几枝笔的?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来,再把叔叔这支笔带上,算是叔叔预祝你考试顺利的礼物!”到了这一步,做得漂亮一点没什么坏处,指导员想都没想,就把口袋里的钢笔掏了出来,递到李国生的手上。这支笔可比李国生的比要高级多了,真正的派克笔。指导员只希望有机会的时候李国生能用上并说出来。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支笔还真的让李国生用上了,也说了出来,还给他换来了一个系统内部“爱民模范”的表彰奖励。

小镇派出所的警车拉着警笛,很快就驶出了小镇,这边,指导员将这个情况报告了地区公安处。公安处的值班领导非常重视,一边迅速跟地区高中取得了联系,核实了李国生考生的身份,另一方面通知了媒体,说明了情况。由于道路塌方,公路两边被堵车辆很多,为了保证李国生不迟到,地区公安处甚至派出了两部警用摩托车,一路赶往塌方地段。万一出现道路堵塞的情况,可以利用摩托车小巧灵活的优势,将李国生带到海城。

由于出现山体滑坡情况道路堵塞,地区电视台派出了一辆采访车正在受阻路段现场采访。前线记者正和摄影师拍摄着阻塞情况的时候,台里突然打来电话,让他们马上越过阻塞路段,跟踪采访地区高中考生李国生在警察的帮助下赶赴海城参加高考的情况。

本来道路受阻的事年年都有,对记者来说,拍这些东西根本没什么意思,最多不过是在新闻里闪上几秒的事。这样的事情要是放在平时或许会有记者愿意拍,可是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资历深一些的记者都被派到各考点去抓新闻了,在受阻路段采访的不过是电视台的一个实习记者——陆兵。在做出几个慷慨激昂的表情拍摄了一会以后,眼看着摄像也没什么精神了,陆兵跟摄像商量,是不是再拍几个抢险的镜头就回车里躲一躲雨去。哪知道就在这个时候,总编打电话来说了李国生的事,这下,陆兵和摄像的精神都来了。他们谁也没想到,本以为是被发配来的,谁知道居然让他们碰上了一个大新闻。什么叫跟踪拍摄?搞得好了,这就是一个专题片!

两个人顿时有了精神,也顾不上受阻路段有多难走了,深一脚浅一脚的冒着山石滚落的危险趟了过去。要知道,这个经历本身就一段新闻。

唐家庶老师很早就到了海城二中的大门口,虽然他跟学生们约定的时间是7点半以后到8点之间,但是7点还没到他就已经等在这里了。这也是习惯了,要是碰上来得早的学生,还可以跟他们说一点注意事项。

快8点的时候,唐家庶老师正忙着,一溜小车停到了二中的门口,后面还跟着一辆电视台的车。唐老师没有在意,一帮学生正围着他,不少人正跟他请教问题。唐家庶毕竟是有经验了,讲不清楚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一支粉笔来,直接就在地上写了起来。

虽然都是平时说过的东西,但是同学们还是听得很仔细,生怕漏了什么似的。一道习题说下来,唐老师猛的一抬头,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台摄像机正对着他和地上的习题拍摄着。

“唐老师,您好!我是海城电视台的记者,请问李国生是您的学生么?”一个话筒伸到了唐家庶的面前,记者问道。

这个突兀的动作让唐家庶很意外,而且问题也怪,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问题。唐家庶左右一看,不但校长来了,甚至连地区教育局的领导也来了。唐老师有点不明白,今天是怎么了?

毕竟是地区高中的主力教师,唐家庶虽然意外,但是也挺坦然,站起身来以后。面对摄像机镜头,他点了点头:“是的,李国生是我们班上的学生。”毕竟他不知道李国生出了什么问题,这个时候,还是少说的好。

“请问唐老师,李国生平时成绩怎么样,您认为他能考上大学么?”电视台的记者追问道。

唐家庶有点懵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今天电视台的记者盯着问李国生的情况?联想到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李国生,唐家庶肯定,李国生是出事了。他看了一眼校长的位置,校长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李国生的成绩很好,在我们班属于成绩比较拔尖的,要是不出什么意外,考一本是没有问题的。”有了校长的点头,唐家庶有什么说什么。

听了唐家庶这几句话一说出来,一边站着的教育局领导和校长走了过来。校长对记者说:“记者同志,唐老师毕竟是带队老师,班上同学的准考证都在他手上,你看我们是不是等同学们进场以后再说?”

其实有唐家庶的这几句话就够了,要是在这个时候还纠缠着唐老师,记者也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家长们撕成碎片。

第三章

陆兵和电视台的摄像师深一脚浅一脚的穿越了近500多米的山体滑坡路段后,两个人就像是从泥里滚出来的(其实本来就是),浑身上下,除了摄像机还是干净的,只能从一些痕迹上看出身上衣服的本色了。毕竟是山体滑坡路段,垮塌下来的碎石和泥土在雨水的浸泡下,跟本没有稳定性可言,摄像师为了保护摄像机在路上滑了一跤,陆兵本想扶住她的,可惜脚下的乱石和泥土太不稳定,也被一起拉得倒在了泥水里。摄影师的小腿上被锋利石片划了一个挺大的口中。

不过这一切相对于摄像机中记录下来的东西,无论是陆兵还是摄像师都认为值得了。其实陆兵心里甚至更希望被石片划伤的是自己。

别看不过500多米的距离,陆兵和摄像师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走了将近30分钟,好在公路被因为山体滑坡的而堵住车辆几乎塞了个水泄不通,即便是崔继国将警报开得很大,当警车来到滑坡路段的时候,陆兵和摄像师也通过了滑坡地段就位了。

一听到警车警笛的声音,陆兵和摄像师同时精神一振,他们当然知道,这应该就是送李国生的警察到了。

王所长在车里已经接到了地区公安处的电话,处长亲自下达命令,要求派出所民警要发扬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关荣传统,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按时、安全的将考生李国生送到海城二中考点,地区公安处已经联系了海城市交警支队,让他们配合,用警用摩托车为送李国生的车辆开道。

派出所的警车几乎是顶着电视台的记者停下来的,看到李国生和王所长等人一下车,陆兵就把话筒伸到了李国生的面前:“你好同学,我是海城电视台的记者陆兵,请问你是海城地区高中的李国生同学么?”

李国生没想到,刚下警车就碰上这个架势,连电视台的都来了,他点了点头:“我是李国生。”

“请问你是担心赶不上高考的时间而向人民警察求助的吗?”刚问完这个问题,陆兵就觉得自己很笨,不过还好,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错的。

李国生点了点头:“我本想着今天一早赶第一班车到海城的,要是路上没有问题,肯定来得及。当我知道公路因为山体滑坡已经断了的事情,就想到了警察。前几天,学校在考前动员的时候就告诉我们,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马上跟人民警察求助,他们会给我们帮助的。我很感谢他们!”

陆兵把话筒伸到了王所长面前:“警察同志,您能自我介绍一下么?”

王所长连雨衣都没穿,一直在等着这个机会:“我是小镇派出所所长王东明,这位是我们派出所的警官崔继国,他是我们派出所驾驶技术最过硬的警官,本来今天他是应该轮休的,但是为了保证安全和赶时间,所领导特别把他给派出来的。边上的这位是实习警员李建,今天早上就是他接的警。”做完介绍,让大家都露了一下脸,大家就得赶路了。

“记者同志,你看,我们还得赶快赶到海城区,我们是不是一边走一边说?”

“当然,我们刚才过来的时候用了30分钟,这会我们是得快一点了!”陆兵顾不上自己的一身泥和水,现在的关键,得保证李国生按时到达考场。

“小崔,你把车开回去,跟指导员和地区公安处的领导汇报,我们保证按时把李国生同学送到海城!”王所长一脸严肃的对崔继国说。

“是!”崔继国给王所长敬了一个礼。刚才王所长可是帮他说了不少好话,其实说起来,王所长才是所了开车最老练的人,而且今天轮休的应该是指导员和李健,不过这都没关系了。

看着所长和记者带着李国生趟进了泥水里,崔继国的车没动,他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机会,最起码,这件事情上,自己是有利益的。看着走出去了一段路的几个人,他想了一会,猛的打开车门下了车,打开了桑塔纳的后备箱以后,他拿出了自己放在后备箱里的一套备用警服,这是他平时放在车里的,主要是担心平时出去的时候穿便衣,万一临时有事的话还可以翻出来穿。

将警服细心的用雨衣包好后,崔继国顺着李国生他们的脚印就追了下去。

“所长,等一下啊!”为了追上李国生他们,崔继国这一路上跌跌撞撞的,加上雨衣又用来包警服了,等追到了李国生他们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从泥里钻出来的似的。

“怎么了小崔?出了什么问题?”王所长很诧异,崔继国这会上来干什么?

崔继国一边喘着气,一边将雨衣包着的警服递给了李国生:“所长,我估计等你们趟过这片滑坡路段的时候,李国生同学这一身衣服肯定也湿透了,这是我的备用警服,先借给李国生同学,不然让他穿着一身湿衣服考试,万一病了就麻烦了。”

李国生再一次感动了,为了能帮自己,派出所的警官们还真是没话说。虽然李国生自问,就凭自己的体格,即便是穿一天的湿衣服恐怕也问题不大,但是他还是郑重的双手接过了用雨衣包得好好的警服,认认真真的给崔继国行了一个鞠躬礼。崔继国慌忙双手扶着李国生。

“别客气!好好考试,希望你来给我还警服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崔继国说着。

陆兵和摄像师都没有说话,镜头记录着一切。王所长心里暗暗为崔继国叫着好:这个小崔还真灵活,懂得找机会。很多时候,要想表现不在于事情大小,更在乎是不是能把握住机会。这也是所里面领导都比较喜欢崔继国的原因。

虽然雨一直在下,但是滑坡的情况没有再发生了。当几个人一身泥水的趟过滑坡路段的时候,地区公安处派出的两名骑摩托车的警察已经等在路边了。刚才他们一路过来的时候已经调度好了受阻车辆,现在往海城方向已经空出了半边车道,可以让李国生他们坐车过去了。

当然了,征用车是没有必要了,电视台的越野车已经开了过来,虽然人多了点,但是打开后面的两个侧坐,几个人还是挤得下的。

李国生当然坐到了后排座的中间。他刚才已经在车后面换上了干净的警服,对比着身边两个满身泥水的警察,李国生显得很突出。

越野车跟着两部开道的警用摩托车跑得很快,眼看着就要通过车辆受阻路段了。只要过了这段路,前面就好跑了。算算时间,离8点半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足够时间将李国生送到海城二中考场的。

路边的车都排着长队,等待受阻路段开通,一路上,这个跟在两部警用摩托车开道的电视台的车显得很显眼,路边的司机们都纷纷议论,不知道是什么大人物来查看道路受阻情况了。大家都知道,如果真是这样,路应该很快就能通了。只要领导重视起来,基层部门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根据刚才开道的警察所说,只要再转过一个弯,用不了多久就能走出车辆受阻排队的路段。谁知道临近转弯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公爵王顺着两名开道警察清理出来的半边路面,逆向迎着这个小小的车队就开了过来。

这个时候,路边的受阻车一辆接一辆,排得整整齐齐的,等公爵王转过弯来发现迎面而来的开道警车的时候,路边已经没有能让它插队的位置了。没办法,公爵王只能停下车来。两部摩托车和跟着的电视台的车顶上了公爵王停了下来,骑警下了摩托车,跟公爵王的司机交涉着。公爵王要是不动,电视台的车是过不去的。

陆兵在车上看了一眼公爵王的牌照,是海城地区下面一个县里的,从车号看,应该是县里领导的车。陆兵当然知道,中央关于整顿超标车的要求。显然,这辆公爵王属于超标车的范围,但是它挂的牌照却显示,这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公务用车,这个时候还敢这样公开用超标车的人可不多。陆兵招呼了一声摄像师,两个人扛着机器就下了车。

公爵王本来看到警察的时候还没怎么在意,可是一看到越野车上下来的记者陆兵以及摄像师,顿时慌了起来,根本不理会两名警察的盘问,挂上倒档就往回倒车,透过车窗,很明显可以看到,车上只有前排座坐了一个非常妖艳的年轻女人,后排座是没有人的。

两名骑警显然没有想到正在他们询问的时候公爵王会倒车,站在车门边上的警察一下给公爵王的后视镜挂在反光背心上,来不及反应就被挂倒在了地上。

公爵王根本就不理会这些,加着油拼命倒车,所有的人都被这一幕给惊呆了。虽然是雨天,可毕竟是7月份了,两名开摩托车的警察穿得都很单薄,虽然戴着头盔穿着雨衣,但是巨让大的惯性还是使在车门边的警察倒在了地上,锋利的砾石一下划穿了雨衣和单薄的夏季警服,胳膊上的学一下冒了出来。

坐在越野车里的王所长一看事情不对,一下来开了车门,跑下车来。他知道,交警平时是没有武器的,因为他们不管治安,但是现在的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违章了,交警手里没有枪,可是他这个小镇派出所的所长是有枪的。

“还愣着干什么?上车!给我追!”王所长用力拽了正在查看同事伤情的骑警一把,径直走到警用摩托车边上,打着了火。李健这伙也跟着跑了下去,正打算去开另一部摩托车。

“李健!把地上的交警同志抬上电视台的车,马上跟地区公安处联系,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记住,一定要按时把李国生同学送到海城二中参加考试!”派出所所长处理治安案件是得心应手的,迅速做出了安排。

有了李健的帮忙,另一名骑警也放心了。他的心里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抓到敢于伤害他同事的公爵王!

两辆摩托车风驰电掣般直追已经掉转了车头的公爵王,躺在地上的交警备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抬上了电视台的越野车,这边,李健开始联系地区公安处汇报情况。

公安处的领导这个时候正在二中门口等着,本来按照预计,接李国生的车应该很快就会到达二中考场的,那知道却在半路上出了这样的事。

毕竟是当领导的,迅速对这个事情有了处理意见:“李健同志,你现在的任务就是保持联系,按照指令尽快将李国生同学送到海城二中,我会马上加派人手支援你,到时候按指令行事,听明白了么?”

“是!”李健大声的回答道。

紧接着,王所长留在电视台越野车上的对讲机开始传出地区公安处领导下达的各种指令。

“市交警队!地区公安处!城西小镇公路海城公路段,一辆公爵王轿车,车号海x-5000x,撞伤海城交警队警员后正往海城方向逃窜,我们两名警察正在骑摩托车追赶。一定要把公爵王拿下!”

“110值班室,马上联系救护车,我们有一名警员受伤,现在正在小镇方向赶往海城,是市电视台的车,遇上他们以后,马上将伤员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另外派开道车准备,等电视台的车一到路口,用最快的速度将车上的李国生同学送到海城二中考场,我们跟社会承诺过,保证按时将李国生同学送到海城二中!”

随着地区公安处领导的命令,海城市和海城地区的公安交警部门都动了起来。公爵王肯定是一定要抓住的,且不说他伤害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员,关键是电视台的摄像机已经拍下了一切。有了这个证据,不管牵涉到谁,日子都好过不了。李国生同学考试是整个事件的起因,要是付出了那么多,还耽误了李国生的考试,那就说不过去了。

终于,李国生在开考前的几分钟赶到了海城二中。为了让李国生能够及时赶到考场,这一路上,交警部门动用了两辆开道警车,甚至对一些流量大的路口实行了暂时的交通管制。

当李国生赶到海城二中的时候,他甚至来不及跟一直等候着的公安处领导和电视台的记者打一声招呼,就急急忙忙的从唐家庶老师手上拿着准考证跑进了考场。电视台的摄像机忠实的记录着穿着一身警服的李国生进入考场前的每一个画面。

这天上午,海城二中的门前热闹非凡。电视台的、地区公安处的、海城市教育局的、考试办的,当然,还有一直守候在校门口的唐家庶等老师和考生的家长们,他们都在等着考生们考试顺利的消息。

这其间地区公安处领导接了几个电话,有医院打来的,受伤的警员送进医院后确认没有什么大碍,只需要休息几天就行了。领导当然不同意,要求医院,一定要彻底为警员进行一次检查,身体没有复原之前不能出院。另一个消息就是,公爵王的驾驶员已经被抓到了,公爵王是县里面领导同意做为接待用车使用的,符合政策,并不算在违规使用超标车的范围。不过当天那个司机并没有出车任务,他是私自带女朋友出去玩的,由于担心被曝光,这才开车跑的。至于这里面有多少可信成分,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可以肯定,鉴于该司机造成的影响极端恶劣,不进行严肃处理不足以震慑那些敢于公然对抗法律的人,地委领导亲自下令,一定要严惩不贷。反正现在他人已经在看守所里了,至于到时候是拘留还是判刑就得看检察院的了。

另外就是对地区公安处和小镇派出所的表扬。地委领导高度赞扬了地区公安处“急为人民所急,想为人民所想”的精神,果断及时的处置了考生李国生的事情。大家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我们的人民警察队伍是值得人民群众在最危难的时候信赖的,是人民群众可以依靠的,是一支能打硬仗,素质过硬的队伍。

第四章

陆兵今天是最难受,也是最快乐的。当然,有这个感觉的不止是他,还有电视台的摄像师。这也难怪,不管是谁,在泥水里泡上半天都好受不了。本来到了海城二中以后,电视台的领导还跟他和摄像师商量,是不是找两个人替下他们,他们两也好回家去换一下衣服,再说摄像师的脚受了伤,按说该去医院包扎一下。可是别说陆兵不干,就连摄像师都不同意。谁也不是泥捏的,两个人受了那么多的苦,好不容易抓到了这么一条大新闻,不,不对!是两条!进行到了这一步转给了别人,除非陆兵或者是摄像师有病!

电视台的领导当然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要是用行政命令要求陆兵和摄像师交出手里的新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就太卑劣,毕竟大家都是搞新闻的,不能做得太过份。再说了,就算现在让人接过手去,最多只能把陆兵的功劳给分走一些,自己倒是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出于官衔下属,可是传了出去,别人该说电视台打压新人了。与其这样,不如索性成全了陆兵和摄像师让他们把今天的新闻给跟下去,也落得个好名声。

当然了,必要的体恤下属的话还是要说的。趁着考试的工夫,电视台的领导一边让人赶快给陆兵和摄像从里到外拿来了两套新衣服,一边找人给摄像紧急处理了一下伤口,鼓励着两个人。

“年轻人就是有热情,这一次你们俩是立了功了。既然你们坚持把这两个新闻给跟下去,那么就再辛苦一下,等一会趁着还有一点时间,先采访一下公安局的领导,重点采访一下小镇派出所的同志们,台里面已经决定,以小镇派出所护送李国生这件事做一个开头,搞成一个专题节目,重点表现我们公安战线的警察同志们上下一心,热情为人民服务的节目。地区公安处的金处长已经指派了地区公安处宣传科的同志配合你们。”说到这,电视台领导轻轻的在陆兵的肩上拍了一下:“小陆,我可要提前恭喜你了,等拿下了这个专题,大概你就能拿到分配表和编造了。”

陆兵这会真是喜出望外,他当然知道,除非有路子,正常情况下,像他们这样的毕业生每年电视台不知道有多少人来实习(其实就算是实习也得有路子),但是能留下来的寥寥可数,自己这一次算是走大运了,一个好的专题不但让自己能小有名气,还解决了工作问题。

“谢谢台长,你放心,我一定会搞好这个专题的!”这个时候要是再不表一下决心,那可真是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