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别人是在怀疑他们的身份。虽然没有人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光是他们这个态度就说明,英国方面很在乎这次交流。

“李国生,解放军指挥学院侦察与特种兵指挥专业研究生。”李国生大声回答道。

“邓继刚,解放军指挥学院侦察与特种兵指挥专业大专。”按照顺序,邓继刚紧接着李国生的话音回答道

“尤永攀,解放军指挥学院侦察与特种兵指挥专业大专。“

“陈鸿”

“兰斯上校,在现役军人中招收部队军事院校学员是我国的传统和习惯,据我所知,贵国也有注意的习惯。我相信,在您带来的这批参加交流的学员中,许多人也许多是从你们英国陆军中挑选出来的、认为比较合适担任基层指挥官的士兵进行培训的,难道你们不认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部队锻炼的士兵更合适担任基层指挥官么?”副院长说着话的时候一直用犀利的眼神盯着兰斯上校。他真想不明白,英国怎么会让这么一个人带队来中国。

兰斯上校一听副院长的话心里就明白,自己这下捅篓子了。本来显而易见的事,其实即便邓继刚原来不是指挥学院的学员,他这么一问也变成是了。再说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他开始后悔,自己怎么就不想一想再说话。看来自己是被汉金少校那个话给吓到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平息这件事情。

“大校先生,我很赞同您的观点,我们国家跟贵国在低级军官的培训和使用上也基本相同,会优先考虑部队中优秀的士兵。不过我们对士官的培训会放在专门的士官学校。一般不会在军官学校培训职业士官,毕竟他们已经是职业军人了。我对两国情况不了解,所以才会这么问,还请您不要介意。”兰斯上校解释得一头汗,现在他可真尴尬。

“这没什么。毕竟两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副院长这个回合赢得漂亮,但是他还想赢得更漂亮一点。

“陈鸿,报告一下你原来毕业的学校。”副校长不太清楚其他人,但是他知道,像陈鸿这样的老士官,一般都经过过士官学校培训的,最起码是短期培训。

“我毕业于中部军区陆军士官学校。”陈鸿大声回答着

两军的军事交流还没有开始,但是已经可以闻到火药味了。

第十五章

虽然在欢迎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的晚宴上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是在求同存异、一切为了大方向的原则下,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没有人再提起过,不过指挥学院倒是出了一个通报,通报表扬了包括李国生在内的七名曾经参加过斯洛伐克国际军事竞赛的人。理由当然跟晚宴的事没有关系,之所以通报表扬是因为他们几个人平时训练刻苦,专业成绩优秀。只是李国生他们都明白,这个通报表扬全拜那个笨蛋兰斯上校所赐,等于说让他们白捡了一个通报表扬。

通报表扬下来的速度之快提醒了所有参加这次军事交流的学员,学院领导这次是真的不舒服了。与其说是通报表扬还不如说是学院领导给大家的一个警示,就差没有明说:要是这次军事交流出了成绩,学院方面肯定会不吝奖赏,可要是有谁掉链子,处分起来可能会比这次通报表扬来得还要快。

不管是军队还是军事院校,要是说两军交流,其实无非就是比武。当然了,竞赛和交流是有区别的。要是纯竞赛的话,当然是各显其能,凭本事能力说话。但是交流就不同了,大家得找共同科目,拿出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来,只有这样才显得公平,而且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说是交流。

其实双方交流的目的也在于此,虽说免不了藏着掖着的,但是该知道的大家还是知道的。至于一些高精尖或敏感的项目,没有人会说,也不会有人提。于是在两方面的默契之下,这个交流的方式就好办了,无非是最基础的特种兵科目,不同的是大家各自使用顺手的装备罢了。

几天的时间,竞赛(交流)进行得如火如荼,两边都憋着气,都想压对方一头。能够让英国方面欣慰的,这毕竟是在中国的地盘上进行竞赛,即便是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形不熟,各方面的不适应都可以成为理由。最关键的,指挥学院方面20名交流队员中有7人是斯洛伐克国际军事竞赛的人,相比之下,英国方面在国际军事大赛上崭露头角的人还是少一些,所以即便是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指挥学院也不可能赶尽杀绝的,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特别是用到比较先进单兵装备的时候,为了保证军事秘密,一些即便是凭借基本能力也能战胜的科目上,也只能放弃。总的来说,要是真的让英国人剃个光头回去,于这件事的政治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合适的。

也许是这些英国的军校生已经适应了特种作战是使用大量辅助器材和设备的缘故,又或者是指挥学院这些学员都被挑逗了起来的原因,连续几天,英国方面拿到的名次基本上都是第二。特别是在团体项目上的成绩,指挥学院的这帮人都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全玩上命了。其实这也很正常,基本上这次参加交流的指挥学院的学员都是当年要毕业的了,碰上这样的机会谁不拼一把?

三天的野外项目进行了十多个小项目的交流,让英国方面满意的,他们在无线电侧向找点、徒手攀登和武装泅渡等几个项目上拿到了第一,也算挽回了一些面子。接下来就只剩下训练场项目了,在英国方面看来,训练场项目方面英校生的确在训练场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本以为在障碍和防御工事的方面能够稳赢的指挥学院方面,在第四天场地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受到极大的刺激。谁都没想到,凭借着身高腿长的优势,英国方面的学员平均通过400米障碍的时间会比指挥学院的学员快了差不多十秒。一得知这个成绩,副院长的脸当时就黑了下来。谁都知道这个情况要是放到战场上就意味着指挥学院的伤亡水平要大大的高于英军的伤亡比例,现代战争中,几乎每一处障碍就意味着是一道防线,这十秒钟的时间,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网,足以让己方的伤亡人数铺平战场。

副院长的气头还没有过,接下来的防御工事修建就更让他不高兴。谁都知道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次参加交流的学员一半以上上都来自于农村。按说跟土地打交道的活应该要比那些只会用掘壕机修工事的英校生,挖起工事来连头都不抬,小铲子上下翻飞,不一会,一个个简单的单兵掩体就挖了出来。接着,一个个单兵掩体连成了战壕,标准化的防御工事不但完成得速度快,而且功能齐全。相比之下,指挥学院的成绩就差的很远了。一直到英校学员分别进行格斗和擒拿表演后,英国方面提出,不如双方派出人手,来一场格斗对抗。

“您知道,我们的学员对中国武术很不了解,非常有一个机会亲自体验一下中国武术的魅力。”兰斯上校跟劳副院长商量着。

“大家切磋一下我看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可能您不了解,中国的武术是非常讲究传承的,而且需要多年的训练。我们的战士只能学习一些经过我国武术大师精选的实用性比较强的动作。真正意义上说,他们现在掌握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套路动作,而是一些实用的格斗技巧。”劳副院长说得比较含蓄,基本上是就事论事。

“我看没问题,我们的学员们已经跃跃欲试了,不经过这样的对抗,怎么知道彼此的差距?”兰斯上校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不相信自己这些膀大腰圆的学员会打不过中国未来的特种兵指挥官。

既然首长定下游戏规则,当兵的当然没话说。其实不光英国学员,指挥学院的这帮人也在盼着这一刻呢。不管怎么说,只有打一场才是坚定军人最好的办法。

毕竟算是临时起意的东西,规则制定上也很简单,一边出一个人轮流挑战,点到谁是谁,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应战。

英军是客队,当然由他们先下场。作为参加过国际军事大赛的人,哈里当仁不让,第一个走进场来。别看是点名挑战,但是他要是选择一个最弱的,也丢了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面子。于是,大个子邓继刚成了哈里第一个挑战的对象。

邓继刚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受关注,不过他可不在乎这个,不管怎么生活,他都曾经是中部军区的格斗冠军,要是怕了这个英国小子,也太丢解放军的脸了。

李国生是清楚邓继刚底细的,他也不相信哈里能打得过邓继刚。毕竟这是一次军事交流,要是邓继刚手重了打伤了英国学员,怎么说都是个麻烦事。

“大个子,手下留点情,别把他给打伤了。”李国生在邓继刚下场的时候交代着。

这话不但中国这边的人听到了,包括英国方面的人也听到了,两边的反应决然不同。在指挥学院学员听起来,李国生这样交代是理所当然的,邓继刚的手重打击都知道,就算是的学院的格斗教官都不是他的对手。要是他真的往狠里打,别看哈里的个头不小,但是肯定也挨不住。

英国方面的翻译把李国生的话翻译给了包括哈里在内的人听,在他们看来,李国生的这话简直就是在藐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哈里怎么说都是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格斗冠军,多少比邓继刚还要健壮的人都输在了他的拳下。

别看邓继刚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从下打下的武功底子可不是说着玩的。上场不过两分钟,趁哈里防守着他双手连环击出的重拳的空隙,脚下一扫,一个腿鞭将哈里扫倒在地,接着飞身一跃,骑到了哈里身上,右手抬起,对着哈里的后颈砸了下去。

别看哈里牛高马大的,但是颈椎这个位置更正常人没什么区别,邓继刚这一拳要是真的砸下去,估计英国方面就要帮哈里收尸了。

邓继刚当然知道,这不过是在进行交流,要是自己这一拳真砸下去,问题可就大了。于是,他的手在半空中突然减速,等到了哈里脖子上的时候,不过是象征性的碰了一下。一般来说,这个部位的打击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到这里就行了。邓继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这次比试是胜利了。

邓继刚是这么想的,可是不代表在他身子下面的哈里也是这么想的。自己主动出来挑战,不到两分钟,堂堂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格斗冠军就让人给放到了,这接下来的比试还这么继续?哈里还怎么在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立足?

感觉到邓继刚的拳头在自己的颈椎上擦了一下就停了下来,哈里心中不知道有多不服气。想都没想,腿上一用力,接着回肘就是猛的一击。这一下,哈里也听到邓继刚的肋骨卡的响了一声。他知道,邓继刚的肋骨怕是断了。

被哈里在肋骨上猛击一下,邓继刚的肋骨真的断了。先到自己代表的是指挥学院,邓继刚强忍着痛,慢慢的站了起来,退回到了队列里,不过几步路的功夫,邓继刚脸上豆大的汗珠就滚了下来。

场上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输赢本是成定局的,可是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看到邓继刚满脸的汗水,李国生和一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大个子这下肯定是受伤了。

“大个子,怎么样?”看到邓继刚归队后,李国生赶忙小声问道。他现在后悔,自己为什么会跟邓继刚说让他手下留情的话来。

强忍着钻心的疼痛,邓继刚轻轻的说:“可能我的肋骨断了。”

且不说陈鸿他们一帮人,就算是其他的队员,两个月的接触,大家都明白邓继刚的为人,要是能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话,不用说,可以肯定,邓继刚的肋骨断了,只是没有拍x光片,不知道断了几根吧。

“你们先上,刚才打伤大个子的人留给我,我要让他知道点厉害!”李国生满心对邓继刚的愧疚,他不能让哈里这么轻松的过去!

比赛继续着,但是没有人再挑战邓继刚和哈里了。不过有一点,格斗场上的气氛骤变,已经不像刚才那么轻松了。

第十六章

指挥学院参加交流的队员都知道他们这个平时教授特种驾驶和狙击射击的教官跟别人不一样,别看论起格斗水平,在这20人的小队中最多不过中上水平,但是抗打击的能力是没有人能比得了的,如果真是卯足了劲,除非是邓继刚动手,否则还真没有谁能打得过他。邓继刚跟那个英人面对对手的时候,似乎更喜欢用腿进行攻击,可是李国生几乎一次都没有出过腿,而是跟哈里用近乎拳击的手法在进行格斗。哈里不相信这个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中国人能在拳击上打赢他。

又一轮攻势开始了,哈里的一记刺拳朝李国生的头部打去,这不过是虚招,目的是吸引李国生对自己的这一拳进行防御,真正的攻击手段是右手的一记下勾拳,目标还是李国生的肋骨。哈里已经想过了,对于这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中国人,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怎么着都得想办法打断他一两根肋骨。反正算不了什么大伤,就算真的打断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让哈里意外的是,李国生似乎傻了一样,竟然双手同时去格挡自己的刺拳,完全空出了胸部的位置。

难道他真的不怕自己也把他的肋骨给打断么?可是看他刚才的防御水平,不像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哈里有些想不明白了。猛然间,哈里想到,此时两人进行的可不是拳击比赛,这是格斗!李国生放弃了保护胸部的同时自己的上半身也离开了双手的保护,如果让李国生贴近身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由得,哈里努力想改变自己右手出拳的轨迹,想要收回来防护自己的胸部。

哈里不是不想把两个手都收回来,可是已经由不得他了。在哈里打出刺拳的同时,李国生略微侧了一下身子,同时双臂一前一后交差着砸向哈里打出刺拳的左手。本来哈里的这一招就是虚招,左手上的力量很小。

三条手臂一下砸在了一起,这是李国生早就想好了的,为了砸断哈里的手臂,李国生已经打算拼着断几根肋骨了。

李国生侧身抢位抢得很漂亮,哈里的右手这下收不回去了,毕竟是准备回防的,拳头打在李国生身上的力量不是很大,毕竟没有疼痛的感觉,李国生不知道自己的肋骨断了没有,但是连身子都被带动了,李国生清楚,估计自己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不过这一切都合算了,李国生已经感觉到哈里的左手被自己双臂砸得一下软了下来,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断了。

这还不算,哈里打在李国生肋上的一拳正好把他的身子带成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侧身进攻的角度。李国生顺势一转,一方面泄掉一部分哈里攻击的力度,另一方面右手迅速下拉,肘部猛击哈里的胸前,同时左脚跟上,对着哈里的小腿横扫过去。

用以描述的字数很多,其实不过是瞬间发生的事。这一轮接触以后,李国生和哈里都倒在了地上。不同的是,李国生很快站了起来,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可是哈里就不同了,唯一还能动弹的右手抓着右腿,倒在地上鬼哭狼嚎的大声叫唤着。

场外的人都惊呆了,谁都能看出,哈里的左手很明显的角度不对,不用说是断了。至于说到他为什么用右手按在右腿上,这一点都不难理解。李国生那么大的惯性一脚横扫在哈里右小腿的腓骨上,就算有大量的肌肉群抵挡也难免断掉,就算骨头没断,小腿上的肌腱也很难承受这么大的打击,最少是一个肌腱断裂的下场。至于胸部的那一下肘击的情况就很看出来了,不过估计也好不了。

学院的救护车很快把三个人送到了医院。兰斯上校和指挥学院的政委、劳副院长也都跟着到了医院。现在还不是谈论追究责任的时候,总得等伤情报告下来再说。

根据医院的x光片显示,邓继刚左胸第8、第9根肋骨骨折,李国生右胸第8、第9根肋骨骨折,均未伤及腹部器官,修养一段时间可以自然愈合,问题不大。哈里中尉左臂桡骨、尺骨骨折,小臂肌腱撕裂,需要进行手术,右胸第7、第8、第9根肋骨骨折,未伤及腹内器官,但是需要进行手术,右小腿腓骨骨折,肌腱断裂,需进行手术。

虽然李国生和邓继刚的肋骨不需要手术,但是还是需要穿上束衣,防止肋骨在愈合的时候手肺部挤压变成畸形。别看邓继刚在格斗场的时候一声不吭的,可到了医院让护士们处理的时候就受不了了,大呼小叫的一个劲的喊疼,非让别人给他打麻药不可,看得一帮护士们一个劲的笑。

“叫什么叫?真要是给你打麻药比现在还疼!你看看你,白长那么大的个子了,这点事就叫成这个样子,你看看你们上尉,别人怎么不怕疼?”一个显然级别高一些的护士一边帮李国生穿束衣,一边教训着邓继刚。

“跟谁比也不能跟他比,那个家伙根本就不怕疼,不信你可以用针扎一下他。”邓继刚呲牙咧嘴的一边叫唤着,一边大声说。

“没错,我中过一次蛇毒,现在残废了。”李国生做出无所谓的样子说道。

“原来是你!”护士一听这话,非常诧异的说。李国生的事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典型病例,医院里呆得时间长一些的护士当然知道。

就在她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处置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指挥学院的政委和一位将军。

“院长!”护士们都站直了身子,招呼着。

院长没管那么多,看了一下李国生和邓继刚的情况,然后指着李国生对护士们说:“一会带他去给脚部拍一张x光片,看一看有没有问题。另外,关于李上尉的事情谁都不准乱说,特别是他没有疼痛感的情况,必须要严格保密,否则小心处分你们。听见了没有?”

“是!”毕竟是部队医院,即便不明白,但是已经说要严格保密了,护士们没有谁会笨得要问为什么。

看看束衣也穿好了,院长摆了摆手:“你们先出去一下,我跟指挥学院的领导要跟病号说点事。”

“李国生、邓继刚,刚才我们接到通知,英国大使馆的人马上就会来调查这件事,医院会把你们安排进病房。记住,这一次是两**事院校间交流的时候出的意外!这是一次意外你们明白么?”政委盯着李国生对两个人说道。特别是最后一句,语气加重了不少。

“明白!”李国生和邓继刚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明白就好!”政委点了点头:“这次事情的影响很大,兰斯上校已经一口咬定你是蓄意报复,为了给邓继刚报仇,故意打伤了哈里中尉。我听说你在格斗场的时候还说要跟哈里中尉决斗。医院方面已经做了安排,你没有疼痛感的情况英国方面不会知道,到时候有人问起来,你一定要注意回答的方式方法,不要惹出外交上的麻烦来。”政委吩咐着李国生,同时也是说给邓继刚听。

外交无小事的道理李国生是明白的,现在英国方面大使馆出面调查了,这件事情的问题就大了。

“明白!”李国生除了这两个字,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虽说李国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学院的安排还是不得不听的,他跟邓继刚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在医院里呆了一个多月,就连学位考试都是在医院里完成的。

这其中许静来过好多次,李国生记忆中最清楚的就是许静第一次到医院来的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许静哭得稀里哗啦的,一个劲的抱怨李国生:“你自己的身体情况你还不知道么?你已经是一个残疾人了,干嘛有事没事的那么拼命?万一你有什么意外,我可怎么办?我求求你,下回千万别这么冲动了,别让我为你担心了行么?你跟别人不一样,出了问题你自己都不知道,要是你还这么冲动,什么事都强出头,我怎么会有安全感?”

病房里不止邓继刚,还有好几个病号,其他人听不懂许静说的意思,但是邓继刚是知道的。邓继刚本来口舌就笨,再加上许静哭得乱七八糟的样子,他就更不知道说什么了,站在一边哼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干脆叹了口气,掉头出了病房。

李国生当然明白许静的感受,可是他同样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好一会,只吐出了一句话:“以后我会小心的。”

第十七章

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军事交流团带着躺在担架上的哈里中尉一起上的飞机。虽说谁都想信解放军总医院对付这一类的创伤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滞留时间的限制,再说经过简单的处置,哈里的情况坚持一段时间是没问题的,结果在大使馆的协调下,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的学员们连程序上应该有的晚宴都没有参加,就急急忙忙的搭乘最近一班飞往伦敦的飞机离开了。当然了,写报告是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每一个学员都非常熟悉的东西,在哈里进总医院检查的时候,英国驻华使馆的武官就已经拿到了全部的报告。

英国大使馆的武官一边翻看着这一堆报告一边摇头。综合所有情况来看,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双方进行格斗对练,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训练中受到一定伤害是可以理解的。即便是哈里在那种情况下打断了中国学员的肋骨也可以说是不熟悉两国的格斗方式引起的误会。相对而言,李国生对哈利挑战时说的那番话也可以套用这个原则。但是不管怎么说,即便是李国生语气上有很严重的挑衅的意思,但是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应该说也符合当时制定的游戏规则。现在坏就坏在哈里说的那句话上:“那么好吧,只要你不担心你的骨头也断了,我成全你!”只要不傻,谁都会理解为他是故意打断邓继刚肋骨的,而且还有想打断李国生肋骨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在格斗场上的情况已经不是交流那么简单了,两人之间绝对是一种敌对行为。英国大使馆的武官也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李国生真的继续攻击,要致哈里于死地是很简单的事,甚至他完全可以套用现在的解释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哈里现在还能活着,只能说是别人还没想杀了他。

这样理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是作为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武官,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只能断章取义,想尽办法为英国谋求更大的利益,最起码得为这次事故寻求一个平衡的砝码。外交官就是这样,鸡蛋里挑骨头,有理没理的搂到多少算多少,最关键就是符合国家的利益。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什么时候,一个国家的外交肯定是要服务于政治的,不管英国还是中国。

英国与我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整体国力不断提升,表示着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说话的声音可以大一些,口气也能硬一些。相比之下,英国方面更希望在各个领域与中国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这次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就是英方展开军事交流的一块试金石。中队中服役?或者是不是可以理解,中方的人员安排情况,但是谁都知道,这是英国方面没安好心。换句话说,这是他们的一种报复手段。

类似李国生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他是肯定不适合在战斗部队里服役的,当初指挥学院留下他,很大程度上有照顾的成分,另一个,李国生的专业成绩的确很好,学院希望他能留下来任教,把他的专业技术教给学员们。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为了让人抓到把柄,李国生是没有办法继续留在部队了。

其实指挥学院领导是早就知道对李国生的处理办法的,上级已经明确表示,对于李国生,该报功的就报,该奖就奖,要做好他的工作,让他安安心心的转业。

这一个多月来,指挥学院的领导之所以费让李国生和邓继刚住院治疗,其实就是在办这些事情。按照军衔条令,李国生已经到了升少校军衔的年限,加上他身上有一个二等功,两个三等功,要是再加上马上就要批下来的这次三等功,军衔上的调整是肯定的。再说他现在的职务设置本就是应该为少校。更何况他本来就表现良好,而且屡次立功,现在上级让他转业,可是也不能让他吃亏。因为担心李国生有什么意见,所以这事处理得比较秘密。搞得李国生还以为学院是迫于压力,考虑要怎么处分自己。不过这倒便宜了邓继刚,这个家伙的毕业考试也是在医院里完成的,他是确认了要留校的,大家将来都是同事,那个监考的当然不会管他。有李国生在边上,不懂的问就是了,倒是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一个月以后,李国生和邓继刚出院。与参加交流的20名学员一起接受了指挥学院的嘉奖,李国生和邓继刚荣立三等功,余下十余人皆受到各种嘉奖,与此同时,李国生被晋升为少校(杜撰,其实还有很多手续,包括个人填表),邓继刚被确认留校任教,其余各人也都分配了去向。

庆功会之后,学院领导将李国生叫到了办公室,政委很是为难的说出了上级的决定。李国生本来就有打算,等学位拿到手以后就转业的,可是没想到的是学院偏偏在这个时候为他晋升了一衔,按照条令规定,晋升了这一级军衔以后,短时间内是不可以转业的,可是学院却找他谈话,动员他转业?

“李国生同志,其实学院知道,这几年你一直工作都非常努力,特别是刚立了功,有晋升了一级军衔,正常情况下是不该在这个时候让你转业的。但是根据我们了解,这次你因为受伤,导致神经受到伤害,医院也出具了证明,说明你对疼痛没有了感觉。你也知道,像你这样的情况已经不能适应部队的工作需要了,所以我们帮你联系了海城市公安局,他们很愿意接受你这样既有双硕士学位,又是革命功臣的同志到他们那里工作。学院和上级领导安排我跟你谈话,看看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有什么要求你只管说,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我们都会尽力帮你解决的。”政委的话说得很委婉也很自然,一下子,李国生因伤致残的时间也推后了好几年。同时也把口子扎死了,让李国生没话好说。

正常情况下,部队干部确定了转业时间以后,会有一段联系工作的时间,可是现在学院已经帮他把工作都联系好了,按照部队的习惯,这个事情基本上就已经定了。

李国生在部队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对上级的的命令从来只有执行。现在连给他反应的时间也没有,他又能说出什么来?晕晕乎乎的,李国生就在学院的办公室里填写了转业报告。政委不过是出去转了一圈,李国生的报告上就盖上了审批章。甚至连报道命令都给拿了来。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一切都有人帮李国生办理,按照学院的意思,他只需要回去等着就是了。

在宿舍里躺了好一会以后李国生才突然想起,自己办理转业手续的事好像还没有告诉许静!

“这下麻烦大了!”李国生一拍大腿着急了起来。

传奇警察 第四卷投身警界

第四卷投身警界第一章

“李国生,你也太没把我放在眼里了,这么大的事你都不跟我商量一下就做出了决定,你是不是觉得我爸爸退下去了,帮不上你什么忙了,你就觉得没必要跟我说了?”果然,许静一听说这件事情,而且事情已经办到了这一步,顿时非常不高兴起来,怒气冲冲的跑到指挥学院找李国生的麻烦。

“许静,你不要乱想,咱们两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么?这事跟你爸爸没有什么关系,再说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求你爸爸帮什么忙!”李国生本来还想好好解释一下的,但是许静的这番话触及了他的底线,一时间脾气也上来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前天刚出院还好好的,一转眼,立了功了、军衔也调了,转业这么大的事,连商量都不跟我商量一下,不过一天的时间,连接受单位都找好了。要不是你存心的,天底下这么会有那么快的事?你是不是觉得你有两个硕士学位在手了,过两年还能拿到博士学位,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我这个过气的市委组织部长的女儿就配不上你了?打算另谋出路了?”听说了李国生转业的消息,特别是被安排回了海城以后,许静的顿时心里就乱了,一些平时藏在心里最深处的话不由得脱口而出。

这么多年了,许静一直悄悄的在背后看着李国生,她一直觉得李国生非常优秀,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从上中学的时候开始,下意识的,她开始慢慢的接近李国生。当然了,那个时候她还没有什么想法。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对李国生更进一步的认识,许静渐渐的发现,李国生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也非常有安全感的人,是值得托付终身的。

女儿家情窦初开,当父母的当然心中有数。许静的父母开始关心起李国生来。当他们发现李国生确如自己女儿所说的这般优秀的时候,也很为女儿感到高兴。李国生到指挥学院当教官以后,按理来说应该是很稳定的了,虽然不可能一辈子呆在部队,但是只要有几年的时间,应该一可以有一些人脉了,如果李国生能顺利的拿到博士学位,在北京发展应该更有前途。按照许静父母的设想,为了撮合他们两个,许静的爸爸利用临退下来以前的一点能量,费了不少的功夫才把许静的关系转到了北京,这样李国生转业的时候也容易找一个借口留在北京。谁知道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两位老人家算是白费了一番心血,李国生又给分配回了海城。

其实李国生也是有口难言,学院领导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关系?不管怎么说,李国生总算是有功之臣。本着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学院为了安置李国生的问题,没少跟海城方面联系,也多亏李国生的硬件条件好,再加上当年高考是的那段经历,海城市公安局一听是这样一个情况,根本没有二话,直接答应接收,鉴于李国生身体的特殊情况,海城市公安局保证,会把李国生安排在局机关工作,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有可能出现的伤害。

其实要是许静给李国生机会好好解释一下,事情还是很好理解的。可惜许静一着急,话就说得有些过了。李国生本来就是一个要强的人,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他之所以放弃上北大、清华的机会而选择军校就是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靠自己走。包括跟许静交往在内,李国生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攀附什么,许静这么一说,可是刺痛了李国生的神经了。

“许静,我告诉你,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什么觉得要攀附别人的,也不想依靠谁。以前不会,以后也不会!我懒得跟你说什么军人不军人的,我只想告诉你,除了我父母,我这么多年就没有靠过谁,也没想从谁身上占什么便宜。我不敢说君子坦荡荡的话,但是我不欠什么人的!”李国生真是气愤起来了,他没有想到,相交这么多年,许静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其实许静也不过图个嘴上痛快而已,话一出口她就知道要坏事,不过潜意识里,小女人的心态在作祟。许静期盼着,李国生能够够软下来,毕竟这个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只有慢慢想办法解决。可是李国生这一番宣言般的话让许静失去了理性,顿时,许静忘记了她的目的,冲着李国生嚷嚷开来。

“你不欠什么人的?!你上高中那几年,要不是全班同学帮你捐款交学费,连高中你都读不完,你还想上大学?没饿死你就算好的了!”许静这会真是丧失了理性了,伸手拿过李国生放在桌上的手机:“你不欠人的?!别忘了,连你用的手机都是我送的!”

本来碰上这样难以预料的事,李国生的心里就很不舒服,虽然他早就知道许静父亲的意思,希望他转业后能留在北京,跟许静在一起,甚至到了这一步,他也考虑跟须经商量一下,是不是拒绝学院的分配,自己在北京跑一下单位。李国生知道,目前想他这样学历和水平的人,在北京找一个单位不是很困难的事。可是许静的这几句话实在是让李国生难以承受了。他当初之所以会将所有奖金和捐款全都捐出来,为的就是落个心理平衡,可是许静的这番话却从根本上破坏了他心里的平衡点。

“或者我还真欠着这些同学和你的。”李国生的声音降低了许多:“你放心,这笔账我会还的。”李国生一下坐在了床上,轻轻的摆了摆手:“电话你先拿回去,当年同学们为我捐款的账册还在我这里,明天我会把你捐出来的款项打到你的卡上的,你先走吧。”账本是唐家庶当年交给李国生的,李国生一直保存着,本来是打算做个纪念的,没想到最先用到了许静身上。

一听这话,许静知道麻烦了,李国生的脾气她是知道的,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这么说的意思非常简单,还清了他和自己之间的债务之后,两个人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许静这个时候意思到,自己这几年是被李国生给宠坏了,平时只要能忍能让的事情,李国生几乎没有不听她的,两个人从来都没有红过脸,可是这一次?许静明白,自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甚至忽略了李国生的感觉。李国生的脾气是好,也有容人之量,但是他不是没有原则的。在部队那么多年,特别是当了那么多年的教官,他对人对事的分寸把握得很好。自己为什么那么傻,非要在他最难受、最需要安慰的时候跟他闹,还说出那么多嘴伤害她的话来?

“不是的,李国生,你知道我没有这个意思。”许静语无伦次了:“我没想过让你还钱,这电话也用了这么多年了,我要来干什么?我是说,我觉得你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应该跟我商量一下。”

“这到也是,这手机是用旧了,几百块钱的确在你眼里也算不了什么。要不这样吧,我挑一个最新款式的手机还给你,这些钱我还给你十倍。我的事你就不用管了,你放心,不管我是转业还是退伍,养活我自己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你先回去吧。”李国生坐在床边,双手抱着头,轻轻的说着。本来以为,虽然自己残废了,可是自己的专业技术还在,最起码,当个教官还是合适的,可是没想到,学院认可了自己的成绩,却因为自己身体的问题让自己转业。而且还那么的突然。李国生自从知道以后就一直在挣扎着,不过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他像是过了十几年一样。感觉到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彷徨。李国生知道,部队就是这样,一切都有制度,已经决定了的事事不会改变的,偏偏这个时候,许静有那么不能理解,还说出了这样的话。一时间,李国生只觉得心灰意冷。他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呆一下。

许静这会真的怕了,她怕从此以后李国生再也不会理她,她不敢走出李国生的这个房间。她心里清楚,要是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要是她就这么走出去了,很可能就永远走出了李国生的心里了。

“李国生,你不要吓我,你知道我胆小!”许静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为了你,什么我都能付出的!你不欠我的,都是我自愿的。你想怎么样都行,求求你,别然给我走!”挂着满脸的泪水,许静轻轻的靠近着李国生,她很想偎依在李国生的怀里,可是她不敢,她怕李国生会赶她走。

李国生没有反应,就那么双手抱着头坐在床边上。

许静咬了要牙,一边慢慢的脱着身上的衣服,一边哭泣着说:“你不是一直都喜欢我的么?要不,我今天就不走了,今天晚上我就住在这里。”

许静外套滑落到地上的声音惊醒了李国生,他抬头一看,许静正哭泣着解自己腰间的皮带。

“许静,你这是干什么?赶快把衣服穿起来,这要是有人来了该怎么办?”李国生吓坏了。跟许静谈恋爱的时间也已经不短了,可是不管是许静还是李国生都一直坚持着最后这一步,大家都希望把最买好的东西留到结婚的那一天。再说了,这毕竟是在部队,尽管是教官宿舍,可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这要是万一出了事,还真是有嘴说不清楚了。

许静的手停了下来,她也实在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交给李国生。但是她可真不知道该怎么样让李国生原谅自己了。

“那你能原谅我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再也不管你的事了,你就别生我的气了好么?”许静慢慢的收住了眼泪,可怜兮兮的看着李国生。

李国生这下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还能说什么。许静一个女孩竟然做到了这一步,他还能怎么办?

这天晚上,是许静将李国生扶上床安置好的。邓继刚本来想帮忙,可是被陈鸿他们几个给劝住了。

谁都知道李国生这件事挺冤枉,可是从学院的角度来说,事情也只能这样处理,要是换一个人来说,学院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可是学院又怎么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许静夹在中间。

其实大家知道这件事以后也都去找过学院的领导,可是根据相关的条例,类似李国生这样的情况,当年伤愈以后就该退役的。要不是因为要当年需要他参加国际军事竞赛,他早就已经退役了。

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李国生,整个晚上,一桌子的人都在喝着闷酒。

第二章

李国生离开指挥学院的时候是邓继刚和几个要好的教员送的他。行礼不多,无非是一个背包加上一个手提箱,手提箱里有两套军装,一套尉官服和一套校官服,肩章什么的都扣在上面。按照规定转业后这些东西都是要上交的,不过李国生没舍得交上去。负责点验的后勤部军官年年干这些事,当然知道大家留下这些东西不过是想做个纪念,还不至于去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所以点验的时候对这些东西根本看都不看,李国生交上来多少就是多少,最关键的还是李国生手上的保密教材和教学资料,不过这些东西都有领取记录,拿着记录本对照就是了。

“李国生,许静这么没来?”李国生喝醉的那天,大家就发现李国生和许静之间好像有点什么问题,可是谁都没有说什么。毕竟陈鸿他们几个马上就要回部队了,说这些东西不是给他们添堵么?

“这几天她上班了,刚到单位报到,不好请假,所以我没有告诉她,省得麻烦。”李国生显得有点心烦意乱的回答道。许静去报到上班不假,但是也还不至于到连送李国生的时间都没有。只是经过那天两个人争吵之后,李国生突然觉得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跟许静的问题,自己一直很迁就许静,似乎许静也觉得自己该迁就她,这里面也许不光是两个人感情的因素,难道就没有一点其它的什么?会不会真的有许静家庭和她父亲的影响力在里面?李国生说不清楚,他只是觉得自己该好好的考虑一下,也许过一段时间自己会想清楚这些问题的。

“你是不是跟许静吵架了?怎么就搞成了这个样子?”别看邓继刚高高大大的,可是人不笨,要不学院也不会把他留下来担任教官。跟本不用想,李国生刚才说的跟本就不是理由。不管单位里再忙,这样的情况下,请个假也不是什么问题,更何况许静刚去报到,没道理忙到连来送一下自己男朋友的时间都没有。

“没什么大不了的,她抱怨我转业前没有事先跟她打招呼。”李国生淡淡的说。

“你不是早就打算拿到学位以后就转业的么?那么你没有跟她说过?”邓继刚不明白了。

李国生想转业的事是早就有了的,按说他的这个毛病就不合适继续在部队干下去,当初毕竟是刚立了功,再一个考虑他的专业水平比较高,而且又报读了两个学院的研究生,学院本身就想要照顾他的,最关键的还是中部军区国际军事竞赛需要他。对于指挥学院而言,有一个像李国生这样年轻而有双学位的教官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一次不是因为英国方面知道了李国生的身体情况,为了避免落人口实,这才不得不按照上面的意思落实李国生转业,否则根本不愿意他走。

“说是说过的,许静也希望我拿到学位后转业。”李国生苦笑了一下:“本来想等她的工作稳定一些再办我的事,这样我们两就可以一起在北京工作了。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事会来得这么快。学院估计也是有苦衷的,否则没见过办得这么快转业手续的,连工作都帮我按排好了,你说我还能说什么?我估计,这会我的档案都已经到了我们海城了。许静她怎么知道这个?光知道跟我闹,她也不想一想,这么闹下去有用么?其实这次的事咱们学院已经帮我兜了不少事了,要是上纲上线的话,别说立功调衔了,搞得不好了,给个处分也没什么好说的,到了这一步,我还能怎么样?人不能不知足啊!”这几天的时间,李国生除了办手续以外,基本上就在想这个事情。

“要不你还是给她打个电话说一声吧,不管怎么说,许静不也是为了你们俩么?”邓继刚年纪比李国生要大几岁,大家都是朋友,理所当然要劝一下。

其实李国生的心里也挺矛盾的,听邓继刚这么一说,拿出电话给许静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火车马上就要进站了,李国生的电话还没有说完。邓继刚和几个教官都远远的看着,没有人过来打扰李国生。

“一路好走,到了海城就给我们来电话,保持联系!”眼看着就要发车了,挨个跟李国生握手告别的战友都是这句话。

“一定、一定,再说我这几年还得上北京来考试,到时候你们可得招待我啊!”李国生跟大家招呼着。

这天下午邓继刚他们回到指挥学院的时候,许静已经等着邓继刚好半天了。看她的样子,眼睛都哭肿了。

邓继刚不知道李国生后来在电话里跟许静说了些什么,不过他知道,许静肯定是想来打听点消息的。

邓继刚不太善于表达,当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当然了他非常详细的跟许静解释了一番学院的用心良苦和李国生的无奈。毕竟部队有它的转业原则,除非是李国生跟许静已经结婚了,要么就是李国生在北京找到了接收单位,否则,回海城市必然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李国生只有回海城一条路。

“其实你也不用着急,实在不行,过两年李国生拿到了博士学位,想办法调到北京来应该不难。或者是你们结婚后你再调到海城去,总这么不在一起也不是个办法。”邓继刚本是想劝解一下许静的,谁知道他这话一说完,许静又哭了起来。

李国生上车后就躺在卧铺上,他实在没有什么跟人交流的**。不过这期间接到了好几条短信,有许静发来的,也有邓继刚发来的。

许静在短信上说,她已经跟家里头说过了,让李国生到了海城以后先到他们家里去住,等单位分配了房子再说。还有就是让他注意身体,多给自己打电话之类的,反正是林林种种的,信号好一点的时候一下就能收到好几条。

邓继刚发短信时候说的话可比他平时说话要罗嗦多了,不但仔细的叙述了一边许静来找他的经过,自己跟她是怎么解释的,还给李国生出了不少主意,让他怎么跟许静解释等等。还真没有想到,平时看邓继刚不声不响的,写起东西来还有点水平。

连着过了几个站以后,两组卧铺的人都注意到了李国生短信的频繁程度。本来李国生在中铺上躺着还不知道,可是等他上厕所的时候才范县,大家都善意的看着他在笑。

李国生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好意识的解释着:“对不起,影响大家了,火车上信号不好,朋友们只好发短信,我这就关了电话。”

下铺上一个显然是长期在外面跑的小个子大咧咧的接上了话头:“没事,现在睡觉还早,出门在外的,谁都不容易,不就是发几个短信么,没啥。”

虽然别人没说什么,但是李国生还是关上了电话。

李国生的这个举动让大家都非常满意,看到他还想上中铺去躺着,小个子拍了拍自己的铺位:“现在还早,到那上面连头都抬不起来,不如在这聊会天,其实我挺喜欢跟你们当兵的打交道。”

小个子这话让李国生一愣,他记得自己上车后没有跟上面人说过话,小个子是怎么知道自己是当兵的?

带着疑问,李国生坐了下来:“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知道我是当兵的?”

李国生这话一问,小个子来了精神:“这你就不明白了吧?干我们这一行的,讲究的就是观察。其实就算不看你的背包,单是从你的行为举止上就能看出你是当兵的。穿惯了军装的人就是不一样,什么时候身上都有一股兵的味道,我还敢肯定,你是刚从军校毕业的,现在是去下面部队报道的。”

这下,不光李国生,连对面组的几个人都来了兴趣,大家都想听一听这个小个子是怎么“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