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身子这么沉,还是别弹琴了”沈穆清忙阻拦,“我只是来看看嫂。”

蒋双瑞淡淡地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径直弹起琴来。

那是一曲沈穆从来没有听过的曲子。它总是重复着一个主旋律得很单调。但好在声调柔和,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

沈穆清不知道蒋双瑞寓何为,只好认真地听她弹曲。

刚开始,她还认真地听,后来渐渐就开始走神了,又开始想冯宛清。

不知道她长得什么模?

是个怎样性格的女子?

对梁季敏又抱怎样的情怀?

二月二那日两人会不会见面?见后又会说些什么?

思来想去的,她渐渐有了倦意不自觉地垂在了肩上…

******

等沈穆清醒来,满室寂静,漆黑的屋子里只有炕前一个小杌子上的小小羊角宫灯散发着温暖的昏黄光线。

她不由睁了眼睛。

难道她又穿越了…那天她从沈醒来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场景…

沈穆清全身僵直,动弹不得,听见屋外隐隐传来低低的笑。

沈穆清不由竖耳听。

“…这山楂果真好吃”

那是梁幼惠的声音。

“你喜,我让人送点去叠翠园。”

回答梁幼惠的是蒋双瑞。

沈穆清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地起床。

就听见有人在她身边轻声地道:“三少奶奶,您醒了”

沈穆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屋子里有人,听到这突的声音吓了一跳。

说话的人见了,忙把小杌子上的灯举了起来,笑道:“三少奶奶,我是二奶奶屋里的翠绿啊”

沈穆清借着灯光看清楚了说话者的脸。

正是蒋双瑞身边的翠绿。

她镇定下来笑道:“原来是翠绿啊”

翠绿朝着她甜甜地笑着,转身去叫了沈穆清身边服侍的人进来。

******

英纷和明霞帮着沈穆清梳洗。

沈穆清见英纷手里的靶镜是自己常用的道:“你们知道我在二少奶奶屋里睡着了吗?”

英纷一边帮着明霞拿着梳子,一边点头笑道:“是二少奶奶吩咐我们回去拿了三少奶奶的胭脂水粉来,说等会您醒了要用。”

沈穆清呆住。

蒋双瑞,是特意弹的那曲子吧

是因为知道她很疲惫吗?

可为什么她能这样敏锐地感受到自己的感觉?

是不是因为她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思忖中,门帘被撩开,梁幼惠走了进来。

“三嫂终于醒了。”她眼中带着浓浓的戏谑,“现在可都酉正了和二嫂都等着你还没吃饭呢?”

“哦”沈穆清挑眉,“怀了孕的二嫂没有吃晚饭也没有吃晚饭,这要是让娘知道了只怕是要剥了我的皮。”

梁幼惠娇嗔:“你这人,怎这样不好骗”

沈穆清掩嘴而笑:“不是我不好骗,是你自己露了马脚太不符合实情了嘛”

梁幼惠觉无趣,嘟着嘴:“又被二嫂说中了”

“哦?”沈穆清却感兴趣,“二嫂都说了些什么?”

梁幼惠嘴角微翕,正要说什么,蒋双瑞挺着个肚子走了进来。

两人同时起身,屈膝给蒋双瑞行礼。

蒋双瑞笑着坐在了炕上,就有婆子端了个漆托盘进来。

薄如蝉翼的甜白瓷小碗,装着八分满的素面,加了些青菜叶子,点了几滴香油,让沈穆清闻了食指动。

“太晚了,吃得清淡些的好。”蒋双瑞淡淡地解释,婆子就把面端到了沈穆清的面前。

沈穆清谢了蒋双瑞,毫不客气地端起碗来就吃。

蒋双瑞一直笑望着沈穆清,见她连面汤都喝了一小半,笑道:“以后要是想吃宵夜,就到我这里来。”

沈穆清微怔。

蒋双瑞嘴角轻弯,面上就有了几分讥讽之色:“如今,我也怀了孩子,半夜三更的,要点吃食,想来在这府里也没有敢驳”

沈穆清不由苦笑。

她有很多的话想蒋双瑞,可当着梁幼惠,她却不好多。

三个人寒暄了片刻,沈穆清就借口天晚了和梁幼惠一起向蒋双瑞告辞,回了叠翠院。

第八十七章 骤然生变

路上,她问梁幼惠:“你怎么知道我在二嫂那里?”

梁幼惠却笑着在她耳边低语:“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沈穆清驻足,狐疑望着梁幼惠。

梁幼惠掩嘴而笑:“二嫂请你去听琴,你却睡着了…还好二嫂机警,把我叫了去,还让我转告你,说如果有人起,就说我们一时嘴馋,去她那里要山楂果子吃”

沈穆清不由长叹一口气。

为梁渊的事借是她吵着回娘,已得了个任性的名。现在好了,蒋双瑞把实情说出来,自己就是焚琴煮鹤的无识之辈,不把实情说出来,自己就是个好吃之人…想自己在沈待了七年轻轻松松就得了个孝名,而到梁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往日积攒的好名气都快败光了…是以前李氏对自己太溺爱了呢?还是自己和梁没有这个缘份呢?

她只感觉到自从到梁,蒋双瑞的一举一动处处有深意。

接下来的两,她一直想找个机会和蒋双瑞交流交流,但梁幼惠一直拉着她在新竹院翻箱倒柜地找二月初二穿的衣裳。沈穆清见梁幼惠总也满意,建议她找针线班子上的人来做春裳。

梁幼惠摇头:“我们要等二月初二了,宫里开始做春裳了才能做春裳。”

沈穆清感无趣,在自己笼里找了一匹茄紫色净面妆花料,一匹鹅黄色杭绸给梁幼惠:“紫色的做件子,黄色的做件小祅。”

梁幼见那布料精致。很喜。抖开了在身上左比右划地:“让你屋里地明霞和那叫留春地帮我做吧”

沈穆清点头。叫了明霞两匹料子交给了她。

明霞拿在手里抚挲着:“这料子真好。像是江南织造地贡品。”

她嫁妆里地料子都是明霞清点地。哪里不知道来历。这样说。也不过是讨梁幼惠地感激摆了。如果平日。沈穆清也就要添砖加瓦地说几句。可这几日她对梁颇有感触。到觉得只有梁幼惠是个实心地人。沈穆清不由皱了眉训斥明霞:“好生做针指就是。怎学着这多地话。”

明霞微怔笑着屈膝而去。

梁幼惠却颇有些不好意思。正要说什么。外面有小丫鬟禀道:“三少奶奶。二姑娘。董妈妈陪着三少奶奶娘地汪妈妈来了”

沈穆清心里一急,忙道:“快请进来”

外面的小丫鬟忙帮着撩帘妈妈在董妈妈的陪同下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