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红楼之贾赦原配上一章:第 10 章
  • 穿越红楼之贾赦原配下一章:第 12 章

贾代善又是个不擅言词且奉行严父行为的人,所以在贾赦的心里就是贾代善不与他亲近。

后来,贾政出生后,贾史氏对贾政宠爱的很,而相对贾赦,贾老太太是一味的溺爱,要星星不给月亮很,贾代善是不擅言词的严父,贾史氏是冷漠。

每每听到他的朋友们抱怨家里管的太严,或者是因为什么事情老是被挨训的时候,贾赦的心里其实羡慕的很,所以张佳宁越是不耐烦,训他的时候贾赦就越是往前凑。

张佳宁是个打蛇随棍上的人,贾赦都给他递梯子了,她又不傻是吧,当然得随机上了,万一过这村没这店了可咋整?

“我说大少爷,你不好好的陪着你爹躲这来干嘛来了?”张佳宁还就奇了怪了。

这阵子贾赦在贾代善跟前别提多勤快了,父子俩的父系也大大的改善了,这会儿肯定又是哪件事情招到贾赦最近这比头发丝还细小的敏感神经了。

“父亲以前多威武的一个人,现在却只能,,,刚才父亲想起身都起不了,,,”贾赦说着眼眶又红了。

想着贾赦到底才二十来岁,就算古代人再早熟也是比自己小了十来岁,张佳宁叹了口气说道:“你在这边伤心难过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多陪陪他。”

“再一个,皇上虽然给了你一个月的假期,但也没剩几天了,这几天你就好好陪着你爹,看是下棋也好,让你爹指点你练武也好,总之让他有事情可以忙就行。”

“忙着了,也就没空想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了,现在你带着琏儿他们三个去给你爹请安,顺便在那边玩会儿,现在已经能爬了我事又多,没空管他们了。”

“那敢情好,父亲那么疼琏哥儿他们,见着了肯定高兴。”贾赦说道,然后也不伤春悲秋了,高高兴兴的走了。

张佳宁感觉自己像是养了个儿子似的,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都已经养了三胞胎了,多一个就多一个吧。

把孩子扔给贾赦后张佳宁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反正带着一堆十几个的丫鬟婆子,也不用担心贾赦父子俩不会带孩子的事情,凡事有人看着呢。

为此,张佳宁又再一次庆幸自己穿越成张氏了,这要穿成村姑寡妇什么的,没人帮着带孩子还不得担心孩子被人拐卖了啊。

感概完了,张佳宁又开始琢磨轮椅的事情了,可惜她以前虽然见过轮椅,但也就知道个大概的样子,让她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以前她还是赵莹写文的时候因为写的是种~马文也用不到轮椅,所以现在也不了解。

不过她不懂就交给专业人员好了,很多大户人家都养着一帮子工匠,木匠打家具,金匠打首饰,这样的人贾家也有。

张佳宁就让人把那一大家子十来口人的木匠找了过来,把要求跟他们一说,然后许下“只要能做出来就赏一百两银子”的赏赐。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贾代善解完毒到现在才十来天的功夫,就已经做了出来。

除了是木头的材质外,基本上和现代的轮椅也没什么区别,也能左右转动,反正张佳宁别提多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不要说张佳宁势力,在轮椅做出来后,张佳宁首先想到的不是贾赦推着贾代善出去郊游后贾代善的心情有多好,能加深父子俩的情感。

张佳宁首先想到的是,外头又得传播贾赦的孝顺了,贾赦越孝顺,名声越好,将来贾家就算落得一个和原著中一样的抄家流放的下场,那么,流放时顾忌着这样的孝顺名声,也可能会轻判一些,流放的地方也许就不用那么远了。

原著中贾家的下场就跟悬在张佳宁头上的一把刀,张佳宁做的好多事情都是为了最后不至于落到那样的一个下场。

为此,她劝说贾赦还欠银,极力促成分家之事,就是怕自己没做什么坏事却让王氏的一些行为给连累了。

为此,张佳宁努力让贾赦走上正道,最起码不能无知到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把贾家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怕贾家的下人若是生非,仗着贾家的权势欺男霸女,谋财害命。

除了这些,贾家因为贾代善几次救驾的行为,忠心是有了,张佳宁就打算进一步把贾家的良善名声打出去。

良善名声要怎么来,张佳宁想了好几个方法,然后又否决了好几个,最终定下了两个,一个是开一家书楼。

这个是在穿越小说里都用烂了的梗,张佳宁曾经也写过,就是把贾家所有的藏书都抄出来一份放在书楼里让大家免费阅读。

如果想要抄一份带走的话,就必须抄上两份,一份交给书楼当作费用,一份带走。

书楼既可以卖那些被当作费用的抄本,也可以让家境贫寒的学子来抄书赚钱。

这件事情做的好了绝对是大好的事情,只不过这事不能只贾家一家做,张家林家就不用说了,也可以把经过上次还银事件后与贾林张家亲近的人给联合起来。

再一个,贾代善和皇帝的关系也不错,或许可以让上头弄个许可证什么的,想来这种赚名声的事情晋泽雍应该会很乐意做才对。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慢慢筹划,张佳宁的父亲张磊十一月份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再让他帮着想想看有什么遗落的事情。

这种事情不谨慎也不行,万一被人参一本结党营私,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张磊在回京的路上发生了意外,暂时不回来了。

第39章

039贾赦升官

上回说到张磊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事情所以暂时不回来了。事实上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原来北宁地区发生大旱,农民颗粒无收,偏偏当地官员昏聩,不仅旱情没有解决,还在一开始的时候慌报灾情,后来还伙合当地奸商侵占赈灾物资。

好好的米粮全数换成了发霉的陈米,本就因为旱灾饿成皮,包骨的灾民们吃了这发霉的粮食后更了衍生了好些病症,最后因为处理不得当最终演变成瘟疫,传染性的瘟疫。

最后的最后,眼见事情兜不住了,最先出事的官员把家人去送走了,然后自己畏罪自杀了,西宁总督也上了请罪折子,当然了,他把大部分的罪名都按到了那个自杀的县令身上去了,请罪折子上说的都是自己的失察之罪。

当今皇帝晋泽雍最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好悬没把他给气死,当下就下令把好些要承担关系的官员给撸下来了。

而本来正在回京路上的张磊也被一首圣旨给弄到北宁去了,后来不但张磊去了,连贾赦都给凑上一份子去了。

本来贾赦在京城做着龙禁卫,这种赈灾的事情本来也轮不到他身上去的,可谁让赈灾路上出了事呢。

原本晋泽雍也不至于把辛苦了大半年的张磊给调去赈灾的,但因为之前的官员太过贪污**,只顾自己享乐弄得北宁好些地区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原本被晋泽雍派去的官员刚进北宁地区没多久,所带的物资就让人给劫了,不但如此,赈灾的官员也死伤大半,也是那么凑巧,张磊回来正好要经过长治县,而长治县紧挨着北宁。

于是晋泽雍一道圣旨下去,正在回京路上的张磊就包袱款款的又跑到北宁去了。

然而张磊去了北宁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听说带去赈灾的物资被劫了,北宁地区有一个下峰县的农民造反了。

不但抢了镇上好几户有钱的大户,不止是抢劫粮食财物,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还不幸遭了秧,因为被掳掠时反抗反而被人用刀子划花了脸,那姑娘长的貌美,后来因为受不了毁容的打击自杀了。

就连县衙都让人打,砸了,下峰县县令等官员也让他们给杀了好几个,现在整个县衙已经没了人。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因为下峰县的乱子,周围城镇的有钱人家纷纷往外跑。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人家之所以会跑就是因为家里有钱怕被抢,往外跑的时候当然不可能就这么双手空空的就走了。

结果就是当他们大包小包的拖家带口的往外迁的时候,那些饿的双眼发昏的灾民们不干了。

那句话怎么说的:有百分之五十的利益就能让人拼命了,原本抢劫富户的人并不多,也没那么多的人愿意挺而走险,毕竟这时候的人讲究家族,就算是没成亲的人也是有父母兄弟姐妹的,更何况还有宗族亲戚呢,这万一东西没抢到把自己搭进去就算了,可别连累宗族了才对。

可现在呢,就在大家都饿红了眼睛的时候,这些富户们因为害怕被抢自己运着大把的金银财物出来了,一个个细皮嫩肉,脸色红润的可不就是赤果果的诱惑嘛。

这下好了,这都快饿死的人面前你给摆上了满汉大席,这不是上赶着让人来抢嘛。

第一天最开始走的那几户人家还好,第二天的人就惨了,因为前一天眼睁睁的看着粮食金银从眼前一车车的运走,被引,诱了整整一天的灾民受不了。

有了第一户被抢的人家之后,很快就有了第二户第三户,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人侥幸的离开了,大部分都被抢了。

有了出头的鸟,又见县衙被砸了也没见有官兵过来,这些抢劫的灾民胆子就越来越大了,不但抢东西,最后连人都开始抢了。

不但往外迁的人抢,就是没走老老实实在家呆的人人家家里都有人打上门去了,而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一旦有人带头做了,做的人多了,就会觉得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扩散的速度很快很快。

当然了,遭殃的都是镇外效区的人家,在城镇的那些真正底蕴有足够的家丁护卫,又有府衙的卫兵自然也没那么危险了。

只不过因为情势的严重,很多小镇小县的富户都遭了殃,晋泽雍下令调了好些人运送物资过去。

近来武功有成在京城一众纨绔子弟里头出足了风头的贾赦也在运送物资的人选里头。

不过贾赦原本并不在这个名单里头,毕竟贾赦前二十年可是京城有名的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主儿,晋泽雍就算是想看在贾代善的脸上给予重用也找不着借口啊。

不过实在是因为北宁那帮灾民着实厉害,居然组织了好十几万人,不过是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居然也弄的有模有样的,而且行军举动还挺令行禁止的。*

据张磊递回来的折子,张磊是怀疑有人帮着那帮反民,隐约有大漠和柔兰的影子在,反民那边很多举动很像柔兰国名士桑植的手段。

要不然光凭那帮没什么文化墨水的灾民又怎么可能敢去抢,还成功的抢到了那些富户,还把人家的库房都给搬光了,这要是没人在后边出谋划策打死他张磊也不相信。

当然,最触怒晋泽雍的是他后边派去赈灾的物资居然十不存二,十路人马居然有八路被抢了,这都抢东西抢到他头上了晋泽雍又怎么受得了?

更何况还有经常对大晋虎视眈眈的大漠和柔兰的影子在,晋泽雍当下就派了一支军队急行军过去。

因为是急行军所以只带了十天的粮食就出发了而且还都是干粮,连伙头军都没有,就为了快速赶去北宁,连带兵的抚远大将军覃文和都一样是干粮待遇。

而贾赦等后一批运送赈灾物资的人自然也别想有多好,因为他们必须要赶上覃友和的军队,所以他们一路上极速前进。

这一回,因为派去了大军,又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加上有靠谱的赈灾人员,所以北宁那边的事情平息的还是挺快的。

只不过再快,张磊和贾赦也都没能回京过年,因为张磊还有灾后重建的事情要做,而贾赦也让他利用职务之便留下来调~教一二了。

贾赦是女婿,不为别的,就为了张佳宁张磊说什么也得调~教的靠谱一点不是,要不然贾赦回头又跟之前一样脑子抽风的,对着脑子有坑的贾史氏各种孝顺而不顾妻儿可怎么办?

当然了,贾赦在这次的北宁叛乱中并不是没有功劳的,因为在前一批运送的物资被抢以后,贾赦就听从张佳宁的建议,他将运送的金银都换成了粮食,而且,还都不是那种大米白面而是换成了大量的陈米,糙米。

每路过一个城镇,贾赦就大张棋鼓的找当地的粮商换粮,新米换陈米,细粮换粗粮,连米糠都换了好些。

这么做的后果是贾赦运送的粮食翻了好几倍,而他还在路上的时候,弹骇贾赦的折子就如雪片般飞来。

什么贪赃枉法,什么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就连贾赦要造反都出来了。

更有一些个号称大儒的人跳出来指责贾赦不配为人,居然连赈灾的物资都要贪上一手,吧啦吧啦的一通,居然还有好些所谓的正派人士在一边附合,仿佛已经把贾赦制裁了一样。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皇上太上皇一个字没多说,招了如今身体已经好些的贾代善进了一趟皇宫之后,这些折子就全被压下了。

两个月后,那些弹骇过贾赦的人,一个个的都夹着尾巴做人,老实的搁家呆着。

原因无他,因为当初那些老老实实运送物资的又有一大半被灾民抢了,不但物资没了,连人都没了。

而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最后传成把大米换米糠的贾赦运送的物资反而没人去抢,贾赦成功的与张磊会合了。

而且,贾赦带去的大批物资都派上用场了,没有大米,陈米,糙米掺杂着米糠却救了当时大部分的灾民。

新产的大米又能如何,运去了也只能熬成粥给灾民喝,要不然那一点物资又怎么够?

哪里比得上糙米等粗粮,虽然难吃了点,但是能饱肚子啊,再一个,就算没有旱灾,现在的老百姓大多也是吃这些粗粮的,又有几个人吃得起细粮呢。

所以,这时候的之前蹦哒着的人现在哪还敢说话了,人家晋泽雍可是对贾赦满意的很,人还没回京呢,贾家可就已经接到了嘉奖的圣旨了,除此之外就是贾赦升官了。

第40章

040

时间匆匆,贾赦和张磊还在北宁没有回来的时候,时间就已经到了十二月二十了。

这时候三胞胎已经九个月了,三胞胎走路走的早,七个多月的时候能扶着东西走,才九个月放手都已经能走的很稳当了。

之前张佳宁见三胞胎走的这么早也是吓了一跳,虽然她以前没有经验,但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好歹是没看过猪跑也是吃过猪?肉的。

张佳宁以前可是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七个多月了,站都站不住的,每天只能让人抱着,怎么到三胞胎这就这么牛掰了?

后来张佳宁还把母亲赵氏给请过来看了才放心,原来这都是看个人情况的,也是有人早有人迟的。

三胞胎可不止走路走的早,就连说话也说的早,才九个多月说话就已经很清晰了,虽然会的词语不是很多,但却不会跟大多数的小孩那样口齿不清,那一声声的娘亲叫的别提让张佳宁多心软了。

说来也不知道这三胞胎像谁,一个个皮实的很,从六个多月会爬开始就没让人省心过。

之前也说了三胞胎力气很大,待到会爬的时候整个大房的院子里都是找人的声音,不是找贾琏就是贾瑄贾瑶,一个个的一个不注意就不知道爬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这力气大的也让张佳宁愁死了,你说你们喜欢爬来爬去的也就罢了,偏偏力气够大,一个不注意就能够爬到假山上面去了。

张佳宁第一次看到一个七八个月的小婴儿竟然能爬到假山上一米多高的地方上去的时候别提多心塞了,这当娘的可都得有个强有力的心脏才行。

然而,不过是两个多月,短短两个多月,张佳宁觉得,她现在的心脏已经堪比铜墙铁壁了,这完全是两个多月前她怎么也想像不到的。

任凭你是谁,只要经过这么两个月的磨练,张佳宁相信,谁都能跟她一样有个强而有力的好心脏,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心脏病发,突发脑血梗,或者心肌梗塞,心塞着心塞着就习惯了。

别说是张佳宁了,就是贾家上上下下的丫鬟奴仆也都习惯了,大少爷贾琏爬上假山上去了也能很淡定的把人抱下来。

二少爷贾瑄把椅子掰坏了,丫鬟婆子们也能面不改色的把椅子脚从二少爷的嘴里扒拉出来。

大小姐贾瑶把好好的绸缎衣衫扯成碎布,太太说了,绸缎料子不经扯,又浪费,那就给她换成麻布的。

总之,就连贾琏跑去贾代善的梨香院里,把贾代善的轮椅拆了,贾代善都能淡定的让木匠再给他做一个。

其他的就更别贾瑶把小树苗给拦腰扯断了,贾瑄爬进假山洞里,把假山给拆了把自己埋了的事迹了。

就因为三胞胎太活泼精力太好,一个不注意别说是从大房院子里爬出去了,有一次差点就让他们给从墙角的狗洞里爬到府外去了。

而且贾府里头还有以前皇家安排在这里的探子呢,因为这事儿不可能瞒的天衣无缝,所以贾代善干脆就不瞒着了,光明正大的往外秀孙子孙女,整的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贾家的三胞胎身体贼好,精力旺盛,整天几十个丫鬟婆子还看不住。

当然了,外人也就仅限于这个了,三胞胎力大无穷这件事情好歹还是让他们给瞒下来了。

还得多亏分家分的好啊,这要贾政一家子还在这府里头的话,估计就难了,毕竟大房在王氏眼中那可是眼中钉肉中刺的存在,没事都能给你整出来事儿来。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下贾政家的那一摊子事了。

前面也说了,贾政的二房郑如玉是个有心机有手段的人,长相出众,温柔小意,表面上就是好大一朵白莲花,刚嫁进来就把贾政的心给拢住了。

可把贾王氏给气惨了,可就算是气死了又能怎样?之前因为贾代善病重,因为王氏是王妻贾政倒是天天带着王氏回去侍疾了。

这回到了他自己家,因为自己分了家,又因为王氏的大哥王子腾的关系,贾政不能像在贾家那样关了王氏禁闭,但直接就把家里的管家权交给了郑如玉。

因为没分家之前王氏都被贾代善关进佛堂里了,这才多久的时间,王氏也不敢有二话,生怕贾政又想起来因为是她的缘故才分的家。

所以,就算是贾王氏心里恨的要死,王氏也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扯帕子,私下里心想着,眼下这关头就让那小贱人多得意两天,等过段时间就到年前了,那个时候就算郑氏再如何得贾政喜欢那些人际往来也不是她一个小妾能处理的事情了。

事实上张佳宁又怎会让她如意呢,之前也说了,张佳宁又不是泥塑的菩萨,王氏不但害死了贾珠,后来想对三胞胎下手,张佳宁没把她挫骨扬灰就不错了。

之所以还能把她留到现在,王氏还真的得感谢人民感谢党,若张佳宁不是生在红旗下这会儿王氏早就连灰都找不着。

而到了那时候就不是王氏所想的那么美好了,之前也说了,张佳宁可不是圣母。

还记得三胞胎出事之后,张佳宁给王氏下的寒毒吗?只会坐病却不会伤害身体本身。

不要以为张佳就真的是纸扎的老虎,什么事情都是嘴巴里说说的,也不要以为身体不坏就是好的了。

反正张佳宁会让王氏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要知道张佳宁做的可不止下毒这一件事情的。

除止之外贾政他这个家已经完全撑握在张佳宁的手里了,在王氏不知道的时候,她和贾政身边已经有好几个是张佳宁的人了。

张佳宁下的毒不是立刻发作的,而是得在身上潜伏一段时间,所以分家两个月之后,王氏病倒了。

恰巧那时候是贾代善刚刚治疗好没多久,一时之间,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王氏有多孝顺,连带的王家的姑娘们的行情都好了不少。

当然了,王氏不会因为这个而变好心情,事实上她差点没气死。

本来她还以为自己能稳坐钓鱼台的,因为家里家外对外的交际往来是不可能交到一个妾手上的,要不然贾政还不得被人掺一个宠妾灭妻啊,他这个刚到手的官儿还要不要做了?

结果呢,临到年根的时候王氏一下子就病倒了,只不过是夜里起来上个厕所,第二天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请了大夫也只是说吹了风着了凉,可天知道王氏以前因为要和周姨娘争风吃醋大冷天的故意吹风好来个感冒都得吹上大半夜,喝凉水都没事儿的人,这会儿起个夜就出问题了?

王氏当然不会觉得是她的身体变差了,她只会把脏水往郑如玉的头上泼,认为是郑如玉给她下了药好把管家权掌握在她手里。

王氏也不是个傻的,从原著中她一个二房媳妇居然掌了大房的家,把荣国府的库房钥匙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还让大房的儿媳妇王熙凤对她言听计从当了嫁妆来补亏空就可以看出来了。

王氏当然不会没脑子的直接说是郑如玉做了什么了,而是趁着生病对贾政打起了感情牌。

王氏好歹是嫁给贾政两年多了,又生了贾珠这个长子,最重要的是还有王子腾这个当今皇帝身边的红人,贾政还是挺看重她的,所以,很快贾政就和王氏和好如初了。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的,表面上贾政和王氏又恢复到了以前那种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他们家那个挂着贾府的管家权也交回到了王氏的手里。

但事实上呢?事实上以前贾政一个月有半个多月是到王氏的房间过的,而现在,有半个月是在郑如玉那里过的,剩下的半个月还得被周姨娘赵姨娘分走几天,剩下的才是王氏的。

而且,因为郑如玉主动提出她一个妾室不适合管家主动把管家权交回给王氏的缘故,贾政还让郑如玉周姨娘赵姨娘三个,自己单独开伙。

也就是说,分家之后,从荣国府搬出来开始,贾政这个二房就已经脱离王氏的掌控了,她已经管不到几个妾室的伙食上面去了,这如何不让王氏咬牙切齿的。

这王氏过的不好,张佳宁可就开心了,贾政家里那一出出的大戏张佳宁看的别提多欢乐了。

再一个,张佳宁看戏也没闲着,贾珠的身边可是有一个已经是被张佳宁安排过去的。

张佳宁也没多做别的,就是吩咐过去,务必让贾珠做一个君子,一个真真正正而不是像贾政那样的伪君子的真君子。

务必让贾珠从小就能充分的了解到贾政和王氏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争取让贾珠成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君子。

张佳宁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精彩的。

第41章

041

“娘亲,娘亲,要抱抱。”张佳宁刚一进门贾瑶伸出双手要抱着啊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贾瑶和贾琏贾瑄两个一点都不一样,贾瑶特别的粘人,每次只要在张佳宁身边就要往她身上凑,就算张佳宁没时间抱她也要挨着才行。

而贾琏贾瑄就不同了,虽然也是一样的喜欢整天跟着张佳宁,但仅限跟着,他们只要知道张佳宁在就好,而不会像贾瑶那样时时刻刻的粘在一起。

“瑶儿今天醒的倒是早。”张佳宁一边说着一边接过手帮贾瑶穿衣服。

“看我们的瑶儿,小吃货一个都胖成球了。”张佳宁拍了拍贾瑶圆圆的西瓜肚说道。

“才没有,瑶儿不是球。”听见张佳宁的话贾瑶急了,虽然她现在还小,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就喝灵泉水的缘故,三胞胎可是一个赛一个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