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红楼之贾赦原配上一章:第 22 章
  • 穿越红楼之贾赦原配下一章:第 24 章

“取了,如海的意思是跟着晖哥儿取日字辈,所以大名叫林曦,小名黛玉。”贾敏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想来也是啊,哪个当娘的不希望丈夫重视自己的孩子,林海这行为恰恰说明他不重男轻女,另一方面不就说明他对贾敏的重视么。

好吧,张佳宁得承认,无论是原著还是现在这个改变了的红楼世界,林海对贾敏都是一如既往的看重,没有别的女人,只守着贾敏一个人,加上现在又是儿女双全,贾敏要还不幸福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呢,张佳宁还是再一次感叹原著的强大性,都蝴蝶成这样了,林黛玉还是林黛玉。

第70章 郑如玉的番外

郑如玉,父亲郑海洋原是国子监司业,是正六品官员,乃是三代单传的独苗,所以郑海洋去世之后不但没有人帮扶不说,那些都不知道隔了代的堂叔堂伯莫名其妙的就冒出来了,为的就是郑海洋留下的那点家当。

郑如玉也是个厉害的,愣是走访了几个郑海洋的同年,把家产送出去了三分之一请求庇护,最后郑如玉当然是成了,还被不知道打哪听到这件事情的贾代善看进了眼里,嫁进贾家这个深渊。

她觉得自己没有后悔过,她有自己的骄傲有自己的绝对自信,不就是荣国府么,不就是国公夫人偏心次子就差兄弟阋墙了么,不就是那位二爷文不成武不就还惦记本不属于他们爵位么?

她曾不止一次被自己父亲祖父夸为若为男儿身必定光耀门楣,可惜却是女儿身,但现在,嫁个能拿捏的,暗中扶持不也一样

至于有野心还没本事的贾政?郑如玉心里的那点自尊心,那点对未来夫婿的幻想,在母亲和未长大的弟弟面前算得了什么?

只要贾代善这个国公爷愿意护着一下郑家,让郑家不受人欺凌,她的一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反正她也去打听过贾政的为人,也曾经偷偷去见过贾政,在贾政呼朋唤友在城外踏青游玩,被人吹捧下做了几首酸诗的情况下。

郑如玉打听到贾政要与友人在城郊举办文会的时候就偷偷去了,反正在贾史氏的心里,自己的二儿子那是个有大才的,现在名声不显没有中秀才那是因为太出色遭了嫉妒。

所以但凡贾史氏自以为对贾政有益的事情她都会大肆喧扬,当然是在荣国府里面,她还不至于贾政要参加个文会诗会都特意去说与旁的诰命夫人听。

但之前荣国府下人的松散那是全京城都人尽皆知的事情,贾史氏当时是贾家除了贾代善外最高权威的存在,作为风向标,贾史氏觉得贾政好,觉得贾政有才华,在贾家的下人的口中贾政就好像是天下第一才子一般。

而且都说奴效主,有贾史氏这般喜欢夸耀爱听人吹捧的存在,贾家的下人自然也不惶多让。

除了张佳宁穿越后被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的大房,当时贾家的事情在整个京城都是透明的,贾家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转眼全世界都知道了。

而郑如玉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轻易的就打听到了贾政的行踪,然后郑如玉也就知道了贾政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自大,无能的伪君子,说实在的,郑如玉不讨厌有野心的人,谁人在世没有几个想法啊?但有野心就该配有像样的心机手段才行,光有想法没有能力还幻想着别人来迁就你就让人膈应了。

一个好忽悠的自命不凡却没有与之相对的心机手段的伪君子,这是贾政给郑如玉的第一印象。

但那又如何呢?这世间万物有舍才有得,她早就过了幻想美好爱情的年龄,也没有任性的权力,她若是不为年幼的弟弟筹谋,那郑家就是真的要被人欺凌到底了。

好吧,这就是她的想法,郑如玉了解了贾政是什么样的人之后,她很有信心能够把贾政抓在手里,贾政这样的人反而比那些个精明之人好对付多了。

再加上当时郑如玉也察觉到贾政二房的地位也已经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她特意去打听了一下贾赦和张佳宁的性格为人,结果贾赦还好,多少能听到一些他的事情,但张佳宁的事情除了她的家世和她的良善名声外,别的就没有了。

也因为如此,郑如玉了解到恐怕不用多久大房就能完全掌握荣国府,说不定贾代善一死贾赦两兄弟就会分家了。

而到时候分家出去,她手里有贾代善承诺给的财产,只要好好经营日子未必会难过。

反正她也只是要借助荣国府的势力来护住老 母幼弟而已,就算贾政分家出去了他也还是贾代善的儿子,贾赦的兄弟,这身份虽说在京城也不够看,但绝对能让郑家那些只有七八品的官老爷不敢打郑家的主意了,所以她对给贾政为妾倒也不是很排斥。

毕竟她并不是单纯的喜欢贾政这个人,而是有所求,希望用自己的下半生以求得贾家对郑家的庇护。

可自从进了贾家门之后才明白,没本事不要紧,关键脑子要清楚啊!可贾政就是个拎不清的,脑子有坑要不得啊。

王氏那女人,嫡妻正房,做了那么多蠢事还活蹦乱跳,贾政也没把她怎么着,害死了贾代善的长孙,最终还没被休回王家去。

当然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郑如玉能理解贾代善的做法,毕竟这是个家族权益至上的社会,真的要把王氏做的事情公布出去,把王氏休回王家去,那基本上等同于与整个王家为敌了。

郑如玉自己也是女人,若王家其他女人因为王氏的缘故于名声上碍,等于害了人家一辈子,那些女子岂不是太无辜了一些。

再一个就是,若站在郑如玉自己的立场来说,一个有明显污点的王氏当然要比贾政休妻再娶是更好的存在,万一走了王氏这个明显脑子有坑的再来个精明能干的,那她的日子岂不是难过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是王氏命好,关键时刻被发现有孕了,要不然这会儿王氏估计早就病逝了。

真正让郑如玉看不起的是贾政的态度,刚被贾代善查到王氏对三胞胎出手还害死了贾瑚的时候,贾政就一副正义凛然的说要休妻,仿佛多与王氏呼吸同一块的空气都让他觉得污浊。

可后来王氏被诊出有孕,贾代善决定放她一码,又准备给贾赦贾政分家的时候,贾政又一副勉为其难给王氏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把王氏原本已死的心给哄了回来。

究其原因还不就是因为不能休了王氏还要被分家出去,王氏的娘家对他有帮助么?

再来就是贾政的宝贝儿子,贾琛含玉而生,贾政认为贾琛生来不凡很是看重,但让郑如玉没想到的是贾政居然想把贾琛交给她抚养。

天哪,贾政这何止是脑子有坑,他那脑子简直是被驴吃了,郑如玉简直吓跪了好吗。

要不是孩子还小需要一个父亲,郑如玉都想把贾政的脑子劈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棉花。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精明如郑如玉当然不会沾手了,三两下就忽悠的贾政改变了主意。

几年的时间足够郑如玉把贾政了解的透彻了,以贾政这种没一点真才实干只会满嘴放炮纸上谈兵之人,相信他到死都只能在五品员外郎的位置上呆着,她若是想指望他还不如早些投胎还能重来一回。

可惜现在形势非常不利,因为贾政的自私还有王氏的不断作死,她觉得她若是和贾政王氏一样的态度对大房将来只能是大房越走越远,以贾赦和张佳宁的本事,大房只能交好不能交恶。

只不过贾政作死的能力太强,郑如玉防不胜防,某一天贾政听说三胞胎居然被选中做了皇子伴读了。

贾政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那可是皇子啊,虽然现在不过是几个顽皮孩童,但他们当中可是有未来的皇帝啊,要不然也是个王爷啊,若是他的儿子~~~~

结果贾政还没YY完就听说贾赦给拒绝了,拒绝了,贾政简直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想而不得的,却是贾赦两口子弃如敝屣。

当然了,这件事虽然让贾政暗自吐血,但也不是没给他灵感,儿子是没指望了,贾珠在大房养了那么久却在和大房愈加亲近的同时和二房更加的疏远了。

但是他不还有一个女儿么,就是在那时候郑如玉生了贾政的三子贾环,谁也不知道当初送女儿元春去大房那里的时候贾政心里的想法。

就是大房那帮人也以为又是王氏闹幺蛾子,一直针对郑如玉甚至想抱养她女儿吧,实际上贾政倒是想的深远。

将女儿送到史芳芳这个国公夫人身边抚养,将来长大了也多了一个好名声,为她将来进宫选秀做准备!只要入宫哪怕只是个贵人,或者被指婚给皇子当个王妃也可以啊。

儿子与自己不亲近没关系,到时候只要贾元春成了贵人,或是当上妃嫔,到时候他就是国舅爷了,有他这个亲生父亲在,好处总不会落到大房去。

至于贾元春能不能当上贵人?这个问题贾政就没怀疑过,贾元春可是大年初一出生的人,那可是和现在的国公爷同一天的生日。

贾政有这样的想法郑如玉却是知道的,但是她虽然对自己有信心,贾元春养在自己身边绝对差不了,可有个时刻闹腾的王氏还有脑子不清楚的贾政在,她怎么也放不了心好么~

再者说现在他们二房还有贾政的臭名声估计都传遍宫内外了,将来无论是怎样,元春有这样的家世声誉估计也是很难被选中。

再一个,贾政现在可是被分家出来了,无法再凭着荣国府的爵位去参加选秀的,而照这样下去贾政若是一直呆在五品这个官位上,贾元春也是没资格选秀的,所以郑如玉对此倒是不担心。

不过在超一品诰命夫人身边长大这么一个于贾元春日后婚事有益的事情,郑如玉当然不会反对了,不管是为了贾元春日后的婚事,还是女儿自己的身心健康还是忍痛送走的好,反正自己也能去看。

王氏只不过这么一闹,大房她们倒是毫不犹豫的把孩子接走养在了身边,想来也是好笑~郑如玉也是要多谢王氏才对。

郑如玉一直觉得自己自私能忍,只要对自己对孩子有利的她都能忍!老实说,她和贾政该是一类人,冷血无情,对外却又可以装的面面俱到,可惜贾政天生脑袋缺根弦,在意的永远不在谱子上。

十三年过去,选秀结果下来,贾政觉得晴天霹雳,贾元春在倒数第二关刷下来了,准许回家另行婚配!

郑如玉满心欢喜的准备为女儿挑选青年才俊,而贾政却想不通了,这是为什么呢?之前还好好的,怎么却在他以为梦想就要成真的时候刷下来了呢?

想不通?这就对了,张佳宁默默的笑了,真以为她是傻子呢,帮你白养女儿再送进宫断送她一生幸福?养只小猫小狗十几年都有感情了啊!更何况还是个人。

再一个女儿多好的联姻对象啊,她们大房可不就缺女儿,张佳宁准备再帮上郑如玉一把,也免得贾政再插手给挑个不着调的把贾元春一辈子给毁了。

第71章

071

时间仿佛在眨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年三胞胎已经二十五岁了,张佳宁的小儿子贾珺也二十四岁了。

贾代善在十一年前去世了,不过穿越来的史芳芳同学还是□□的活到了现在,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

古人早婚,饶是张佳宁有心让贾瑶晚些年成亲,贾瑶也依旧在十八岁那年嫁人了。

而如张佳宁的坚持一样,贾代善的老来女贾毓同学也是在十八岁的时候成亲了。

与之相对的,贾敏贾郦等人也受了张佳宁的影响,女孩子们出嫁的都比较晚一些,没有一个是十五六岁就嫁人的。

好吧,不得不说这其中也有贾代善的原因在,他死的太及时了,在三胞胎十四岁的时候死了,守孝三年。

多好,简直是死的太是时候了,既达到了晚嫁的目的,又不妨碍自己的名声还赚到了同情分,人家一说起来只会说贾代善死的不是时候耽误了女孩的花期。

再说到贾瑶的婚事上来,为了贾瑶,张佳宁可谓是操碎了心,刚开始相看人家的时候张佳宁就暗中放出话去了,不但要守满三年孝才出嫁,而且还要二十岁之后生小孩,能接受的两来说其他,接受不了的恕不接待。

其实因为说是三年孝,但是很少人家会一天不少的守上三年,大部分人都是守二十七个月,充其量也就两年零三个月。

而前面也说了古人早婚,更何况贾代善死的时候三胞胎都已经十四岁了,一般人家在十二三岁就已经定了亲了,而贾家的孩子因为张佳宁的缘故到了十四岁一个都没定下来。

张佳宁疼孩子那是全京城都公认的,像三胞胎和贾珺,都是七八岁的时候就扔了一个庄子给他们管理,十多岁的时候拿铺子练手。

甚至是贾毓还有养在大房的贾珠和贾元春,待遇都和三胞胎贾珺一样。

值得一说的就是贾珠和贾元春了,两个对张佳宁那是比对亲爹娘还亲,两个人的亲事也都是张佳宁做的主。

贾珠是因为早被贾政和王氏放弃了,贾元春则是被她的生母郑如玉拜托的,否则以贾政这个做了几十年的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哪里能嫁到什么好人家。

贾政倒是想让贾元春进宫当贵人,只可惜上头的人看不上贾政,加上张佳宁的运作,最后的结果是成功的把贾元春的心推到了真心为她好的张佳宁这里。

话再说回来了,因为张佳宁疼孩子的缘故,京城的人对三胞胎等人十四岁了还不定亲还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张佳宁什么事做不出来啊,当初怕三胞胎吃亏,那可是连皇子伴读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都往外推的人。

说到底也都是贾家现在有这个底气,贾家以及张家林可都是皇帝跟前红的发紫的人物,要换了个没钱没势的人这么做试试?指不定得让人说嘴成什么样了,十四五岁的女孩不定亲估计得要让人说成是待价而沽了。

也是因为张佳宁疼孩子的缘故,就连养在大房的贾珠贾元春的行情都好的不得了,当然了,来说亲的人家比之张佳宁亲生的子女,在家世上还是底了好几个等级就是了。

不过呢,贾珠贾元春十几年来养在大房,早就让张佳宁给洗脑成功了,压根没觉得来说亲的人家家世底些有什么不对,那些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也都没有,私以为,张佳宁若穿回现代估计是个传销洗脑的一把手了。

好吧话题扯远了再回到说亲这回事上来,因为贾代善是八月去世的,本来如果守孝按二十七个月的话,那么在三胞胎十六岁那年冬天就能出孝了。

只不过为了光明正大不用找借口的多留贾瑶几年,张佳宁硬是坚持要守孝满三年,这一守就守到了十七岁。

而且是真真正正的三年,就连二十七个月过后有人托人来说亲张佳宁都借口守孝推掉了。

虽然有人腹诽张佳宁的不知变通,但是却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怎么着还能不让人守孝了?在这推承孝道的古代社会,张佳宁这行为还让那迂腐的老古板读书人好一通夸赞呢。

而且不单如此,三胞胎出孝后相看人家时张佳宁放出话去说十八岁成亲,二十岁生小孩可不只是说说的。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都尚且有人因为难产而死,更别说在这医术落后没有剖腹产的古代社会了,光想想都能让张佳宁从睡梦中惊醒。

事实上,在贾瑶怀孕的那十个月里张佳宁时常夜不能寐,半夜惊醒那是时常发生,而且张佳宁还因为担心而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总之贾瑶怀孕张佳宁比她还辛苦,至少因为怀孕的缘故贾瑶很是嗜睡,不会像张佳宁那样夜不能寐。

也幸亏这种情况只在贾瑶怀头胎的时候发生过一次,这要每次都这样张佳宁迟早得去见玉帝。

现在贾瑶已经成亲七年了,今年已到七年之痒的他们却恩爱愈常。

贾瑶的丈夫是经过张佳宁明里暗里考察了好几年的,姓丁名衍,小富之家,中了举人后又遇上父母接连去世,以至于因为守孝拖到二十岁了还没成亲。

丁衍比贾瑶大了三岁,张佳宁暗中观察了他两年,又在和贾瑶定亲两年之后才成亲。

总之最终的结果让张佳宁很满意,成亲七年后依然像新婚般的疼惜贾瑶,小两口如今也已经是儿女双全了。

至于贾琏,有张佳宁在他也不可能娶了王熙凤,而是娶的张佳宁娘家大嫂的娘家侄女小高氏,一个性格很是温柔贤惠的女子。

当然了,作为大家千金,纵使性格温柔又贤良淑德,但该有的后宅手段,管家能力,小高氏是样样不缺,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再加上张佳宁也不是那种喜欢给儿子房里塞人的人,她可不喜欢儿子儿媳妇感情不好天天吵架。

张佳宁更是在贾琏成亲后的第二年就把管家权交到了小高氏手里,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松了手,可不是像以前的贾史氏那样说是把管家权让出去但却把库房钥匙扣在自己手里。

贾琏是在二十岁的时候与小高氏定了亲,然后二十二岁成亲,这也是张佳宁坚持的。

虽然高家老是担心会出什么变故,让小高氏最后变成剩女,但依旧在张佳宁的坚持下到了贾琏二十二岁才成亲。

贾琏与小高氏成亲两年没怀孕张佳宁也不催,反而时,让小高氏放开心胸别想太多。

反正按张佳宁的意思最好是小高氏二十岁之后再怀孕最好,这样生出来的小孩会更健康不那么容易夭折。

所以目前二十五岁的贾琏还没有孩子,不过也快了就是,因为张佳宁已经知道小高氏怀孕半个月了,在小高氏自己都还不知道的时候。

所以说练功好处多啊,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强身健体,收集情报,最让张佳宁满意的还是能用来不动声色的观察孩子们的结婚对象,现在更是能当B超用了,简直万能。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就是贾敏了,之前贾敏还想把林妹妹许给贾琏,不过让张佳宁给拒绝了。

林妹妹虽然家世,人品,性格,才情,容貌样样不错,但是只一条就让张佳宁给否决了,贾琏和林妹妹可是嫡嫡亲的表兄妹啊。

张佳宁可不想自个的孙子孙女是多了个手指头还是脚趾头的。

不过也是因为贾敏的这一档子事,张佳宁这才知道原来自家的几个孩子成了贾敏姐妹以及张佳宁几个哥哥眼中头号的儿媳妇(女婿)人选。

谁让三胞胎太过出色了呢,当初的当头一棒让张佳宁想通了,之后就没再对三胞胎放养了,而是开始严厉教导。

这也说明三胞胎比之大多数的同龄人要聪慧许多,总之,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是他们一直都是同龄人当中的领军人物。

虽然外面的人只知道贾琏贾瑄贾珺武学天赋出奇的高,但事实上只有自家人知道他们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只不过因为贾家是武官出身,为了不招上面的眼,贾家的男儿们走的都是武官的路子。

其实真要按张佳宁内心的想法,当然是希望贾琏他们当文官要比武官好的多了。

并不是说张佳宁看不起武官,也不是因为现在天下太平朝廷上越来越重文轻武的原因。

而是因为在每个当娘的人的心里,在京城里当个文官按步就班的晋升,当然要比打打杀杀,将来不定哪天就要上战场的武官要好的多了。

只不过张佳宁不敢冒这个险,三胞胎本来就因为当初七八个人一起怀孕而招人注意,若再一个从文一个从武,将来若是坐上高位成为了文武两派系的重臣,只怕会招了天家的眼,恨不得除了之而后快吗?

至于贾琏贾瑄有没有能力站上高位这个问题,张佳宁对自家的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压根就没怀疑过。

所以,最终贾家的其他孩子们也都是走的武官的路子,就连贾珠贾环都一样。

当然了,这些人当中贾琏贾瑄目前混的最好,自从十七岁出孝后被扔到军营中从小兵做起,现在已经是从五品的守御所千总了。

这在京城的世家子弟中可是头一份,可不就让有心人看在了眼中了么。

事实上看中三胞胎和贾珺的绝对不只是这些亲戚们,贾琏兄妹四个可是全京城的女婿儿媳的热门人选。

想想他们的国公爷爷,侯爷爹,侯爷外公,探花姑父,贾林张三家的权势可不就是大大的加分项么。

要知道当初可是连皇帝晋泽雍那几个成年的皇子都掺了一手想娶贾瑶为妻呢。

也幸好他们一母同胞的姐妹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合适,否则贾琏说不定就要娶个公主或者是郡主了。

也幸好贾林张三家一颗红心向皇上,走的是纯臣的路,也幸好晋泽雍是个好皇帝,更幸亏贾代善死的太及时了。

后来张佳宁特意找了个机会,开诚布公的和大家说明了一下,孩子们的婚事三代近亲之人的人都不会考虑,也劝他们别这样做,并且把近亲成亲的坏处都说了一遍,这件事总算是过去了。

至于史芳芳生的女儿贾毓,因为辈分的问题倒是不好找人,最终也是和贾敏一样嫁给了林海的堂弟林涛。

林家子嗣艰难可不是说说的,像林海就是四代单传,所以林海林涛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只不过是因为同是姓林,又都是子嗣艰难所以连了宗。

再说回三胞胎当中唯一没成亲的贾瑄吧,这家伙可是让张佳宁最为操心的一个了。

第72章

072

上回说到贾瑄,这家伙武功虽好,但却和贾琏贾珠贾珺一样从小被贾瑶吃的死死的。

概因从小的时候张佳宁就教他们,这个世界对女子诸多不公平的对待,他们作为贾家的男人一定要加位的疼惜他们的姐姐妹妹。

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欺负她们,他们自己也不可以,总之都□□成了姐控,妹控,姑姑控。

只不过张佳宁没想到的是,这其中会出了贾瑄这根反骨。

倒不是说贾瑄不是妹控,贾瑄绝对是兄弟几个当中最终贾瑶等人的。

只不过呢因为张佳宁从小就教他们不可以欺负姐姐妹妹,也不能欺骗外面女孩子的感情,不要招惹太多女人弄的家宅不宁。

而且因为怕他们长大后太过单纯会被女人轻易的耍的团团转,张佳宁还经常在给贾瑶开宅斗课的时候把他们几个男孩子都叫上。

嗯,结果倒是出了两个,一个就是贾琏贾珠贾珺他们这样,立志要找一个真心喜爱的女子共度一生。

另一个就是贾瑄这样的,他觉得女人实在是太麻烦,太可怕了,他还是单身一个人比较好。

所以到现在贾瑄都二十五岁了还不愿意成亲,而张佳宁呢,也不过是在被娘家人说了几句的时候才会催一催,事实上压根就没逼过婚。

至于贾赦?他现在就是个摆设外加二十四孝子,总觉得自家儿子是最好的,现在是贾瑄不愿意娶而不是娶不到,所以一点也不着急。

不过张佳宁最近觉得贾瑄有点红鸾星动的苗头。

虽然开明的张佳宁不会觉得贾瑄迟迟不愿成亲有什么不对,但架不住有那些个仗着是长辈想靠贾瑄的婚事占些好处,所以不断的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来指手划脚。

贾瑄被烦的不耐烦了干脆就住在军营里了,每个月也就回来那么一次两次的。

而最近几次贾瑄回来呢,贾瑄脸上的笑容别提多荡漾了,偶尔还被张佳宁抓包在发呆或笑的傻瓜兮兮的。

再一个就是原本对吃食并不挑剔的贾瑄每次回军营的时候都会吩咐厨房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带走。

都是些实在的大肉,什么炸鸡腿,卤猪蹄,红烧肘子,烤鸭,盐焗鸡。

还有最让张佳宁惊讶的盐焗鸡爪,要知道贾瑄虽然不挑食但是比起鸡腿什么的,贾瑄最不喜欢吃的就是没什么肉的鸡爪了。

可是最近两个月贾瑄回来的比前几个月勤快n倍都不止了,而且次次都要带走一大包的盐焗鸡爪。

张佳宁估摸着贾瑄应该是有喜欢的人了,而且这喜欢的人可能家里条件不太好,要不然贾瑄也不至于次次都带一堆吃的回军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