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后的淑女生活上一章:第 5 章
  • 穿越后的淑女生活下一章:第 7 章

秦氏笑着说:“你妹妹还能少了她的?看着吧,一会儿回来肯定又是一堆。”郑老太君把静姝宠的不行,有好东西还能少了她的?

果不其然,外面一阵响动,秦源等都跑出门外,果然看见静姝和一群丫鬟婆子回来了,后面的几个小丫鬟手里抱着几匹料子,比刚才看到的还要好。

“表妹,我在这里呢。”秦源挥挥手。

静姝就看见自己的大表哥很傻的站在门口和自己打招呼,心里暗笑,“表哥,你过来了!”

“是啊,是啊,表妹,你是不是会做荷包了,给表哥做一个吧,好不好?”秦源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一见面就说了自己的要求。

静姝暗地里等了自己的大哥一眼,估计又是这家伙显摆弄出来的,萧衍觉得自己很冤枉,我没有显摆啊,都是五皇子要抢的!但是自己现在理亏,也不敢说什么。

“好啊,不过你不要嫌太丑。”表哥也是哥,而且大表哥人很好,对自己也好。

“当然不会啊,表妹那么厉害,表哥我佩服佩服!”秦源说的很滑稽,静姝忍不住笑了。话说大表哥家里就三个男孩子,舅妈一直想要个女孩,可是就是没有动静。外祖母家门风很正,奉行无子才能纳妾的原则,所以舅舅没有侍妾,舅舅和舅妈感情也很好,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几个表哥都是这种开朗的性子。

静姝下去梳洗了,秦源对萧衍挤眉弄眼的,萧衍却是想着和小妹坦白荷包丢了的事情,看看能不能再要一个,而那萧珞则是让小厮立柱抱着一对小玩意去了静姝的东厢房。

自从小哥俩搬到外院以后,静姝就转到了这东厢房,不大不小有四五件房子,当然还单独留了一

件当小库房。

大丫鬟锦绣给静姝换了一身衣服,又重新梳了头,萧珞在外面直催:“妹妹,好了没有?”

丫鬟云袖笑着说道:“三少爷先吃点点心,姑娘还等一会儿。”

“女人就是麻烦事多。”萧珞小声嘀咕。

“三哥,你在说什么呢。”静姝穿戴一新,出来就看见萧珞在自言自语。

“没说什么,妹妹,你看我给你带的小玩意。”萧珞献宝似的在桌子上摆了一堆,静姝仔细一瞧,有木制的小风车,还有木制的小马车,根雕的小笔筒,竹子的小杯子…

“好看吧。”

“三哥,你在哪里弄来的,真好看!”看见静姝兴奋的样子,萧珞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成就感一上来,就拍胸脯保证,以后会时不时的给静姝带这样的小玩意回来的,得到了一句‘三哥真好’的赞美,喜滋滋的和妹妹去秦氏的房里了。

秦源还真的就留下来了,回去镇国公报信的奴才也把自家大少爷换洗的衣服拿过来了。

等晚上要吃饭的时候,除了萧仲清过来了以外,还有三兄妹的同父异母的妹妹静茵也一起来用饭。

护国公的规矩,逢初一十五全家都要到老太太的抱松堂吃早饭和晚饭(因为有上朝的男人,早饭是吃不到一起的。),平时都是请完安后,各房回各房用餐。

当然这各房的规矩又不一样,像静姝的三婶,她就喜欢让侍妾们服侍自己用餐,这个时候,那些小妾们都站着,而只有自己坐着,这感觉,估计全氏很喜欢。

但是二房这边泽是让小妾们请完安就下去,留下子女们和父母一起吃饭。

不管怎么说,这静茵毕竟是萧仲清的女儿,平时面上也不能薄待了。秦氏这方面做的还不错。

静茵也三岁了说话声音怯怯的,被乳母领着见了父亲和母亲,就按照长幼次序做了下来,因为秦源是客人,所以倒是坐在萧仲清的下手。

萧仲清人也不严肃,但是萧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一顿饭下来都是安安静静的。

吃完了饭,萧仲清又考了表兄弟三个人的学问,才自己去书房办事去了。秦源这才送了一口气,话语就多了起来。

秦氏自然是要带着两个女儿描红识字。

“咦,这字写的真丑!”秦源夺过静茵正在描的子说道。

静茵听这话,眼圈就红了,“大表哥,怎么说话呢,你小时候还不如我们呢。”静姝说道。

“嘿嘿,我说错了,表妹你别见怪。”秦源可不敢惹了静姝,免得得不偿失啊。于是就和萧衍萧珞一行人去了外院,毕竟明天早上还得早起去皇宫呢。

静姝对这静茵的感情,就当是哄小朋友玩吧,以前也想着不待见她,但是人家也没有惹自己,而且自己的实际年龄也比她大几十岁,所以好吧,就这样处下去吧。

“六姐,我写好了。”静茵怯怯的说道。

“哦,写好了就放在这里吧,陈妈妈,带七姑娘回去吧。”陈妈妈是静茵的乳母。

静茵又给秦氏告了别,回到了钟姨娘那里。钟姨娘一看见自己的女儿眼圈是红的,就难受的不得了:“是不是他们又给你气受了?”

陈妈妈听了心里不以为然,开口说道:“姑娘描红的时候,表少爷说姑娘的字写的不好,姑娘才会这样的。”这钟姨娘,干什么都要和嫡出的相比,但是这是能比的吗?

“表少爷?他又不是我们府上的正经主子,干什么说七姑娘不好?就是不好,也是我们府上的事,关他什么事?”说完用手指头指了指静茵的脑袋,“你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平时在我这里多横,怎么到了那屋里就成了那样?自己也给我争争气啊,你没看那个静姝把全府上下哄的团团转?你也是老太太的孙女,怎么就比她差了?”

“哎呀,姨娘,这话可不要乱说,小心别人听见了,又是一个事。”

“我说了又怎么了?”话虽然如此,但是声音却小下来了,朝对面看了看,“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也只会咯咯叫罢了!”钟姨娘说的是袁姨娘,这两个人一向不对付。

陈妈妈沉默,她能说什么?说什么都是错。本来当庶小姐的奶娘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谁叫自己命不好呢?

当时也给大管家使钱了的,但是自己却赶在六姑娘后面生产,这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到七姑娘这里来了。

每天听钟姨娘唠叨,都成了习惯了,七姑娘渐渐的变得很少说话,人也变得怯怯的,果然是底气不足,说话就没有劲。算了,自己想这些干什么,只要尽了自己的本分,把七姑娘带大就好了,每个月拿的月钱也不必六姑娘的奶娘少,就这样吧。

20、二姑母借钱来了...

过了几天,静姝从祖母郑老太君那里得知,自己的二姑姑萧橙回娘家归宁了。萧橙嫁的是户部侍郎周大人的次子,嫁过去也有五年多了,但是只生了一个嫡女,这几年都没有动静。

静姝听见自己的祖母和她的管事嬷嬷张嬷嬷小声说道:“这回回来,估计又是有什么事。”

张嬷嬷笑着劝道:“老太太,您现在只管享受天伦之乐,这些烦心的事,自然有大奶奶她们操心。”

“说的也是,我只管吃好喝好了。”

二姑姑萧橙回来的时候,把静姝的表姐周淑兰也带回来了,怎么说是这个周淑兰呢,小小年纪,就一板一眼的,说话做事就透着那么一股劲儿,她今年已经五岁了,倒是和五姑娘婷姐儿是同年。婷姐儿和她打招呼,稍微笑了笑,那淑兰表姐就正色说道:“笑不露齿!”

大家伙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了吧,比封建士大夫还要遵守礼仪。

婷姐儿本来是满心欢笑的见这个表姐,但是被这话一说,也不乐意了,好嘛,既然和你示好,你还不高兴,那么就算了,我还上赶着要去找你说话?

芬姐儿和芳姐儿自然只是点了点头,周淑兰牢记自己母亲的话,这两个表姐不过是庶出,和她们关系好不好都没有关系,于是也轻轻的点了点头,三姑娘妍姐儿还等着淑兰表妹给她打招呼呢,毕竟她年纪大,这也是规矩,但是那淑兰表妹也只是点了点头,弄得妍姐儿很不喜欢,芸姐儿是个活泼的性子,就拍了拍周淑兰的肩膀,“淑兰表妹,你好!”

静姝想,糟了!

果然,周淑兰道:“女子一举一动都要适可而止,太过跳脱就是不稳重!”

把芸姐儿给气得脸通红,倒是妍姐儿心里直乐,这芸姐儿仗着能说会道,把自己的爹给哄的团团转,现在让芸姐儿吃瘪,能不乐吗?

这可真是个极品的姑娘啊,也不知道二姑母平时是怎么教的。

前面的五位都打招呼了,静姝比这淑兰表姐小,所以就主动给她打招呼了,还想着,咱没有露齿吧,静茵紧跟着也打了招呼。周淑兰也只是嗯了一声,不过态度算是相比较好一点了。

那厢边,二姑母见过众侄女,各给了见面礼,让人把孩子们给领下去了,就开始和自己的母亲说起话来,几个嫂子和弟妹站在一边,看着这萧橙到底能说什么。

全氏心里冷笑,说道:“上次回娘家的时候,听我嫂子说外甥女都已经说亲了?”

说道这个,萧橙很是得意,“是,咱们淑兰小小年纪,就被别人看中了,非要缠着我想要定亲,我没有办法,只能说想一想了。”

郑老太君道:“孩子都还小呢,这么早定亲干什么?”

“啊呀,母亲说的是,我也是这么对那户人家说的,但是人家就是不放弃,我也没有办法啊。”

这话说的,连范氏都撇嘴了,大家是个什么情况,谁不知道啊,就你姑娘那个样子,白给我我都不要!

郑氏是个嘴甜的,忙问道:“是哪家的少爷这么有福气?”

四弟妹说话就是好听啊,萧橙得意洋洋,“就是雍王世子的三公子!”

原来是这家啊,几个媳妇都不以为然,原来这雍王世子的三公子不仅是个庶出,而且腿脚还有毛病,也不知道这小姑子有什么好炫耀的,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这怕是不妥吧。”郑老太君觉得自己身为名义上的外祖母,还是得提醒这个庶女一句的。

“啊呀,我知道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见过那三公子,今年八岁了,长得好,人也聪明,他生母又是很受宠的,而且啊,最重要的是,这三公子一见到我们淑兰就高兴,你们说,这不是缘分吗?所以啊,我哪里能不答应?”

其实是因为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底气不足,就想着能攀上王府,以后在自己府上说话也有分量,那三公子虽然腿脚不便,但是也是能走的,只不过一个高一个低,但是不管怎么样,也是以后的雍王的儿子,不说封个郡王什么的,这富贵荣华还少的了?最重要的是三公子的生母很得雍王世子的宠爱,说不定就能把世子妃给弄下台,自己当上正主了呢。到时候那自己的女儿最起码也是个郡王妃了!

秦氏还是心里不忍,说道:“雍王府关系复杂,二妹还是好好考虑考虑。”雍王爷自己都姬妾成群,世子爷也有样学样,上一辈的人都没有分出去,这要是真的疼爱自己的女儿的,哪里会想着把人嫁进去?

萧橙脸色不好看,说道:“我没有二嫂这样好命,只有一个女儿,我不为她打算,谁为她打算?”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秦氏觉得已经该说的说了,既然她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那就不要多话了,于是接下来秦氏就没有开口,但是郑老太君等了萧橙一眼,“说话酸溜溜的,你要是不满意,去你自己家说去,那是你嫂子!”

大家都还有事要办,所以就留下了大嫂范氏和萧橙在打花腔,等人走的差不多了,郑老太君道:“有什么话就只说,别拐弯抹角的,现在这府里是你大嫂在管呢,和她说一样。”范氏听了这话舒心,老太太是肯定自己的地位的。

那萧橙忙道:“我早知道大嫂是个能干的,这次过来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淑兰他爹想要学做生意,但是手里的本钱不够,所以我就厚着脸皮过来借了,还希望大嫂能帮帮忙。”

原来是借钱来了,范氏心里鄙视,“这个钱都是公中的,我也不好随意挪动,再说我只管内院,这内院的钱都是外院拨过来的,一年出了花销外,也没有剩多少,外院的长房除了大爷管着外,要是动用大量的钱,还得老太爷开口。”

意思是说,要是借的多,得萧定邦同意才行。

“姑爷是要做什么生意?”郑老太君问道。

“哎呀,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淑兰他爹认识了一个海外的商人,他因为家里有急事,所以带了一船的金刚石和宝石还没有卖出去,所以想着找人低价盘出去,他好带着钱回家。正好相公运气好,就碰上了,那一船的货,要是安正常市价得好几十万两的银子,但是现在只要五万两就成,您说这是不是好事?”

好事?好事你公公婆婆怎么不给你们钱,我就不信那堂堂的周家拿不出五万两银子来,范氏心里很不舒服,这个小姑子,有好事的时候,从来没有想着娘家,只有有困难了,才会跑回来,真当自己这边是救难所了?再说,这五万两也不是小数目,你一张口就借,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

“这事,等你父亲回来再和他说说。”郑老太君说道。

“母亲,我这么说吧,这事挺急的,要是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想一想,大嫂二嫂,还有三嫂和四弟妹,手头上都还有点闲钱,要不先借给我用用,我也不是白用,到时候也会给利钱的,好多人都想入伙,我都没有答应呢,想着我娘家还有嫂子,也得给她们赚一点胭脂钱不是?你们要是再拖,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范氏说的有点心动,但是转眼一想,这萧橙办事是个不靠谱的,可不能因为还没见到的利益把自己的银子打水漂了。

这边的人说明天再给答复,那边萧橙没有借到钱,心里也不舒服,不过也是得给别人点时间想想,反正这么好的事,谁不会干?

21、古代也有诈骗犯...

萧橙带过来的消息自然在范氏,秦氏,全氏和郑氏那边传开了,静姝也知道了一点,想着这和现代的那些非法集资案怎么就那么像呢,不由的心里着急,害怕秦氏一个不小心就掉进坑里了,所以和秦氏撒娇后,说道:“娘,不要给姑姑借钱,静姝不喜欢姑姑。”

她可不能说这是骗局,只能安小孩子的喜好说话。

秦氏搂着静姝说道:“你怎么就不喜欢你二姑姑了?”

“因为淑兰表姐啊,我问她学了什么字,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大家都不喜欢她,淑兰表姐是姑姑的女儿,那我也不喜欢姑姑。”

这是什么逻辑,秦氏道:“二姑姑毕竟是你的长辈,以后可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哦,那娘还借钱不借钱给她?”静姝关心的是这一点。

“天上哪里有掉馅饼的事?这事我就不搀和了!”秦氏点了点静姝的小鼻子,“小机灵鬼,我知道你的意思,放心好了。”

二房和大房都是歇了心思,但是三房的全氏却真的是想搀和一脚,看了看自己的私房钱,再加上嫁妆庄子里攒出来的银子,也有三千千两,想着等明天就偷偷的给萧橙送过去。也能赚点钱用用。

而四房的郑氏呢,是又想去又不想去,想去,是觉得有利可图,不想去呢,是因为也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万一是假的可怎么办?她本来娘家就穷,带过来的嫁妆也不多,劝凭着自己和郑老太君有亲戚关系才能嫁过来,好不容易攒点钱的,要是给骗了怎么办?

这人哪,都是这样,又想得到好处,又想不担风险,最后郑氏到底是如何的,别人也不知道。

等事情给萧定邦一说,萧定邦道:“胡闹,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偏偏就轮到他们家了,这事谁也别搀和,我把话放在这里了,到时候谁不听我的,吃了亏,可别闹腾!”

老太爷发话,公中的自然是没有出银子,至于私底下,几个妯娌有没有搀和一脚,就不得而知了。

从静姝的二姑姑借钱不得以后,萧橙就对娘家很有意见,觉得娘家的人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帮上忙,等自己以后赚了钱,大家伙可别眼红!

话是搁下了,实际上呢,实际上萧橙回婆家后的半个月以后,京城里就有好几户人家被海外商人以腾手货物急需钱的形势给骗了,因为涉及到好多官宦人家,所以大理寺的人都惊动了,连当今圣上都发话了,要把这海外商人给缉拿归案,但是最后的结果是,那海外商人直接坐船跑了,上哪里去缉拿去?难道还要跑到海外去,不说具体不知道人家是哪个国家的,就是这出一趟海,那就是不容易。结果,这能是那些上当的人自己吃亏!

全氏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晕了过去,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她偷偷的把自己的银子给了静姝的二姑母萧橙,还想着和人家五五分成,结果分成没有分到,反而把自己给赔了进去。

全氏醒来了以后就破口大骂:“个死没良心的,连老娘的钱也敢骗,我一定要要回我的钱啊,那是我的命啊。”看见萧叔潼在一边,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二妹干得好事,你不把银子给我要过来,我和她没完!”

萧叔潼也恼了,“父亲当时都说了,不让我们家的人搀和,你自己不听,怨得了谁?”

全氏哭道:“我为了谁,我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就凭咱们每个月的月钱顶个鬼用,你自己也没有个营生,我们一家子这么多人,想要私底下给孩子们买点好东西都不成。再说,婷姐儿也五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出嫁了,这嫁妆到时候怎么办?公中的给的都是一定的,我当娘的能不给她多打算?我可不像二嫂,娘家有钱,那静姝小丫头从小就有那么多好东西,自己个还有单独的库房,我容易吗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把我的哦银子要回来,我直接死给你看!哎哟,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不活了我!”

萧叔潼被全氏哭的心烦意乱,这银子找二妹要,肯定是不可能了,听说二妹一家子把钱也赔进去了好几万两,现在正在闹饥荒呢,那个海外商人可真够狠的,同时和好几家的人搭上了线,想占便宜的人多,好多人都上了当。

据说那商人说的金刚石和红宝石当时给人看的倒是一箱一箱的真的,而等到真正验货的时候,只是在表面上撒了一层,下面的竟然全部是沙子,那商人拿到了钱,立马就走人了,等这些冤大头发现货物有问题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人了,用那么高的价格只买到了几十箱沙子!

静姝听了这个事,不由的感概,这不是古代版的诈骗案吗?古代还不像现代一样,交通便利,这古代人要是走了,那是在本国找就困难,何况是跑到了海外?想那海外商人也是想捞一笔,再也不回来了,所以才骗了那么几家。

可是要真的说起来,要不是这几家的人贪心,想着一本万利,也不会上当,果然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二姑母她们也是咎由自取。

最近一段时间,三婶据说生病了,一直在养,而郑氏也是病了好几天,没有精神。原来这郑氏最后也偷偷的给萧橙送了几百两银子,现在悔不当初,又心疼银子,又说不出口,不生病才怪,她本来银子就少,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不想全氏,还嚷嚷的别人都知道了,最要面子,所以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她也掏钱了,但是她的心里在滴血!我的银子啊!个死萧橙,你不得好死!

正当全氏和郑氏都在诅咒萧橙的时候,那萧橙的陪房萧青家的急忙忙的跑回来跪下道:“老太太和大奶奶救救我们姑奶奶吧,那周家的人要把姑奶奶给休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郑老太君以为自己听错了。

“姑爷家的人要姑爷把姑奶奶给休了!”萧青家的又重复了一遍。

虽然不怎么喜欢萧橙,但是毕竟是护国公家出来的姑娘,怎么着也不能让人给休了,这要是说出去,护国公的面子往哪里搁,这下一辈的姑娘们以后名声也不好听,人家都知道护国公家有被休会娘家的姑娘,谁还会过来说亲啊,所以虽然气萧橙没有干好事,平时也尽给娘家惹事,但是却坚决不能让人给休了。

郑老太君发话:“老大家的,你和老二家的带上人去周家看看,我倒是要看,谁敢休我们家的姑娘!让大舅爷和二舅爷也一起去!欺负我们家没有人了是吧。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也敢这样!”

最后的话是对萧青家的说的,萧青家的见护国公府给姑奶奶撑腰,也一股脑的爬起来,路上和几个主子解释,原来这次还是因为这海外商人的事,周家被骗了那么多钱,又破财又被人笑话,二姑爷已经被罚跪祠堂了,二姑奶奶的嫁妆也卖了一部分。

二姑奶奶的婆婆认为都是二姑奶奶撺掇的,所以才会出现这件事,原因就是这到处借钱的都是二姑奶奶,加上以前借给钱的亲戚天天上门吵架要还钱,只把周姑爷的母亲气的让周姑爷写休书,再也不要这样的儿媳妇了。

22、祖母的教诲...

范氏和严氏神色凝重,这事确实是自己家的姑娘办的不地道,但是那周姑爷也是有责任的,要不是那周姑爷找了这么个事,小姑子怎么会到处借钱?

想来是周姑爷脸皮薄,又是男人,长不了那个口,所以最后出事了,劝赖在小姑子身上了!

马车晃晃悠悠的到了周侍郎的府邸,两妯娌下车后直接奔到正房,正房那里正闹呢,小姑子萧橙面色憔悴,哭哭啼啼,看见两个嫂子犹如见了救醒,忙喊道:“嫂子,给我说句公道话吧,我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嫁过来这么多年,我何时没有好好伺奉过公婆,就因为做生意失败了,就要休我?”

周侍郎的夫人道:“你还有脸说,你看看因为你,把我家弄成了什么样?过去是看在亲家的份上,所以不和你计较,你就是只生了女儿,我都没有说什么,但是你为什么到处借钱,让大家都看我们的笑话,那讨债的人三天两头的上门来,你整个败坏了我周家的门风!”

范氏冷笑道:“亲家夫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当时要做这生意的主意是周姑爷说的,我想我小姑一介女子,还做不得男人的主,周姑爷也不是那种听女人话的人,怎么现在出事了,就说是我们小姑的错了?”

周夫人道:“妻贤夫祸少,她要不是当时不撺掇,老二也不会这样!”

秦氏道:“都说夫为妻纲,周夫人说这话,也不能让人信服,晚辈觉得这件事两个人都有错,真的不能只算在一个人的身上,现在事情已经出了,如果还要闹开,相信贵府的脸面更不好看,何不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商量好怎么解决,也好过在这里商量休妻的事情。再说,小姑是我们护国公的人,您就是要休,也得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当时做生意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全部,也是知道个大概的,为了这件事,我小姑把自己的嫁妆也赔进去不少,想一想,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家,有哪个人会动用自己的嫁妆,给自己的夫君做生意?我想我小姑能做到这一点,休了她,怎么说的过去。”

周夫人听了半天不说话,她也是气急了才说出休妻的话的,但是儿媳妇毕竟是护国公的姑娘,宫里还有一位贵妃姐姐,要真是休了,那就是彻底的得罪了他们,这样亏本的事周夫人是不会干的,想到这里,周夫人叹道:“两位都是明白人,我也是气急了,你们说这都叫什么事啊,我们老爷现在去衙门都抬不起头来,唉。”

既然已经给了台阶下,那就要接着,两个人都道:“其实要怪就怪那黑心的海外商人,要不是他,也不至于如此,真该把那人抓住了千刀万剐。”

周夫人也点点头,“是啊,我们老二是个实诚的性子,哪里知道会碰上那么奸诈的人?”

谈话渐渐的融洽可起来,等范氏和秦氏要告辞的时候,那周夫人还要留两人晚饭,不过被两个人给推掉了,那萧橙眼巴巴的看着两个嫂子,好不可怜,两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让她以后好自为之,那萧橙还要说什么,但是嫂子们已经上马车了,到嘴的话也没有说出来,她还想让嫂子们接济一点自己一家呢,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可见这萧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开始还连地位都不保,这让人家给解围了,就想着要好处了,也不想一想,人家凭什么要接济你,别人的钱难道都是大水冲来的?

男人那边萧伯湛和萧仲清也和周侍郎粥大公子说好了,也不过就是周夫人意气用事才闹成这样,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事情才算基本解决,静姝通过这件事明白了,一个女子的娘家对自己有多重要,并不是因为你嫁人了,就不依仗娘家了,看看二姑母,要不是有娘家撑腰,被休掉该是多惨!

轰动京城的诈骗事件告一段落,对于静姝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要说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二姑母时不时的跑过来哭穷,说什么自己现在日子过的多艰难,天天都担心以后过不下去,但是谁管她?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都要自己的责任,也不可能用自己的东西去补贴她吧,二姑母的亲娘已经过世,郑老太君也只是嫡母,她觉得在把人给嫁出去的那一刻,自己改尽的义务已经完成了,这之后的事都是不关自己的事情了,过的好坏那是她个人的造化,所以也不会给萧橙什么补贴,静姝觉得二姑母脸皮怎么那么厚,娘家的人都不待见她,她还要时不时的过来,一过来,不管好好赖都要顺走一点东西。

郑老太君对静姝说道:“是不是好奇你二姑母,大家都不待见她,她还要过来,是不是?”

静姝点点头,“要是我,饿死都不会过来的。”

“你这个小人精,你倒是有骨气,你以为她想过来啊,还不是被上次的休弃事件弄怕了,她这时

不时的过来娘家,还能从娘家带走东西,在外人看来,你二姑母和娘家的关系好着呢,你想一想,周家的人知道这个情况,还能对她冷嘲热讽?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二姑母也就是这点小聪明。”

原来是这样啊,静姝又受教了,“奶奶,您的意思是说娘家就是靠山了。”

“静姝就是聪明,一点就通。咱们女人哪,要是没有娘家撑腰,就是那无根的浮萍,没着没落的,别看有些戏文上说的好,什么王爷娶了平民女子,生活幸福,那都是鬼扯,平民女子进了王府,还当正妃,那还不是被别的女人给欺负死了?人家都是有好爹好娘,你爹娘都是种田的,这能比吗?唉,瞧我,怎么和你个小丫头说这些,不过奶奶说的都是对你有好处的,你以后就会明白的。”

郑老太君说的就是门当户对的事情嘛,其实静姝很明白,在这个时代,娘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是那皇宫里的妃子,还不是有娘家当靠山,才能一步步的往上爬,真的因为皇上的宠爱而登上高位的,那是极少,因为皇上也要稳定朝堂,不可能因为你是个杀猪女但是我很爱你,就把你封为皇后的。大家都不要做白日梦,身份等级在这里就是跨不过去的坎。

戏文上还说富家小姐看上了穷小子,然后喜结良缘的,这也几乎不可能,除非是招赘,或者是有那样的人家看上了刚刚中进士的穷小子,什么官家女陪种田的,还是一句话,你做梦了吧。

23、大家上学去啦...

时间飞快,一晃又三年过去了,静姝已经六岁了,大丫鬟锦绣早已经嫁人,不过郑老太君心疼静姝,加上对静姝的奶娘不放心,所以让锦绣嫁人后又回到了静姝的屋里,做起了管事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