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还点着安神香,若有若无的香味飘过来,更是让人神清气爽。静姝在丫鬟的伺候下,穿好了衣服,并且梳洗完毕。云袖进来说道:“姑娘,后天去京郊山庄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

静姝点点头,因为天气越发的炎热,所以郑老太君决定带着几个孙子孙女去京郊的庄子上避避暑,也好躲过这炎炎的夏日。

已经成婚了的萧铭当然不能去,就是大少奶奶全氏因为要帮着范氏管理家务,也是去不得的,剩下的萧珞,他如今真的混进去了禁卫军,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官,但是也得去点卯,自然是去不成了。

而芳姐儿因为婚期将近,要留在房里绣嫁妆呢,只能遗憾的和静姝她们说再见了。

于是剩下的以妍姐儿年纪最大的几个孙子都去了,包括一直蜗居在院子里的静茵也跟着去了。

护国公府这次可算是动用了大批的护卫家丁,保护着这些主子去了位于京城北面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庄子,等人进了这庄子后,果然是比府上凉快了许多。到处绿树成荫,光人工湖都有好几个,一些房舍就依湖而建,湖面上的风徐徐吹来,带来了凉爽。

因为挨着湖面,怕晚上蚊子多,所以这屋子的窗户上都装着纱窗,那纱窗用的是极细的细沙,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而从外面看不到里面。

房屋分好后,庄子上的各管事过来见郑老太君,照样得到了郑老太君的赏。接下来这避暑的日子就优哉游哉的过了起来。

静姝觉得这有点像小学生放暑假,而且还是去好玩的地方过暑假。每天除了写几篇字,做点针线外,真的是无忧无虑了,有时候有兴致了,还能端上绣凳去湖面上钓鱼,甚至可以叫上庄子上的船娘,去湖面上游湖。好不快活!

这天,兄妹几个正在郑老太君身边听这庄子上的人说些趣事,就有人来禀报,挨着护国公庄子的另一处庄子的人过来请安了。

据说那庄子是西平侯府的,也就是静姝舅母的娘家的庄子。郑老太君听着笑道:“本来只是带着孙子孙女们过来玩耍,他们也太客气了,快快有请!”

都是姻亲,不见面也不像话,而且郑老太君对于二儿媳的嫂子严氏印象很好,所以对于见严氏的娘家人也很乐意。

没过一会儿,就迎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身边跟着两个少年和两个姑娘,那妇人见了郑老太君,福了福身,说道:“侄媳刘氏见过老太君。”

原来这刘氏是严氏的弟媳妇,也是带着侯府的几个孩子过来避暑,听说护国公府的一众人过来了,而且郑老太君也来了,自己是晚辈,就带着孩子们过来请安来了。

郑老太君很高兴,说道:“好久没见着了,你也太多礼了,我回去就和你婆婆说说,怎么把你管成这样了?”

刘氏知道郑老太君在开玩笑,也笑着说道:“我婆婆才不会怪我呢,她和我们说,您对人最和善了,我见着您多行几个礼也是应该的。”

“你啊,就是会说话,这几个都是谁啊,长得真好!”

刘氏忙道:“这是我们家的几个孩子,我嫂子忙不过来,于是就剩下我这个闲着的,陪着他们过来了。”说完让几个小孩子给郑老太君见礼。最大的少年和最小的姑娘是刘氏大嫂的孩子,剩下的两个是刘氏自己的孩子。

郑老太君越看越喜欢,忙让人把见面礼给了这四个孩子,并且把两个姑娘拉到身边,说道:“果然长的跟玉娃娃一样,平时你婆婆还藏着掖着的,难道是怕我们看了抢了过去?”

说的大家都笑了,郑老太君又让静姝他们见过了刘氏,又和那四个人互相认识了,刘氏又陪着郑老太君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而去。

刘氏带着的四个人,最大的叫严文斌,今年已经十四岁,长得很是好看,却又不文弱,是严氏大嫂的嫡长子,刘氏的儿子叫严文俊,今年十一岁,脸有点圆,不过看起来很可爱,对人就微微一笑,还能露出两颗小虎牙。另外两个姑娘,大点的叫严婷婷,今年十二岁,是严氏大哥的庶女,

长相一般,不过也不是很柔弱的样子,对人也大方,因为和婷姐儿的名字相同,还惹得老太君把两人对比了一番,不过这一对比,郑老太君心里就有点不舒服,毕竟婷姐儿还是嫡女呢,怎么就一副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而那严婷婷则落落大方,一点儿也不像是庶女的样子。不过静姝是知道原因的,舅母严氏的大哥子嗣艰难,只有这一儿一女,而严婷婷的亲娘一生下她就难产死亡了,严婷婷是从小就被嫡母抱到身边养活大的,吃穿用度是一点儿也不差,而且因为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所以上下都宠着她,在她们大房也算是真正的嫡女了。

而刘氏的小女儿严婉婉,今年也是八岁,和静姝同年,和她哥哥一样,长着一张圆脸,看着就可爱至极,一笑还露出两个小酒窝,静姝羡慕的不得了,为什么自己就没有呢?

因为这次见面,所以两家在以后避暑的日子,是你来我往,很是亲密,静姝去那边看了西平侯的庄子,和自己家的差不多,想着会不会大家都一样啊,就和现代建房子一样,跟风的严重?

今天一大早,自己家就要去严家玩。因为都是姻亲,所以小孩子们在一起倒是不怎么避讳,严文斌本来是不来的,但是过来的人少,他又是老大,不去看着怕出危险,所以这次他也过来了,因为他父亲是西平侯世子,他也是未来的西平侯世子,所以倒也不急着进官场,不过倒是隔几天就要会京城一趟,毕竟已经大了,好多事都要帮着父亲去做,也不能一味的还把自己当小孩子。

静姝发觉妍姐儿最近和奇怪,平时见着自己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但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是很‘亲热’了,这不,现在过来的时候,下车后就挽着自己的胳膊,一道儿走进去,芸姐儿和婷姐儿都很是奇怪,什么时候妍姐儿这么平易近人了?

不明白啊,不明白。但是她们不会想太多,也跟着一起进去了,五岁的媛姐儿和四岁多的英姐儿也满脸兴奋的过去了。

姐儿进来后,就左看右看,直到到了刘氏的屋子里还在张望,静姝不想主动和她说话,她的妍心思要是静姝真的是个八岁的小孩子,肯定看不出来,不过可信的是,静姝不是,通过几次的观察,静姝知道这妍姐儿是春心萌动了,而且这动心的对象还是那个严文斌。和自己套近乎,也无非是自己的舅母是严文斌的姑姑。

就看看现在吧,她扫了一圈没有发现严文斌的身影,立刻脸色就不好看起来,挽着静姝的手也甩开了。唉,这就叫没有用处的时候,连装一下都不愿意啊。

静姝以前在舅舅家里见过严文斌,所以严文斌和自己说话就多一些,估计是妍姐儿发现了这一

点,所以在有严文斌在的视线范围内,保证百分百的对静姝和蔼可卿,绝对是一个贴心的大姐姐。但是,一旦离开了这个视线范围,她一定还是恢复了原来的真实面目,静姝想,你要是装也得专业一点儿吧,这真的是叫卸磨杀驴啊,也不对,太难听了,咱可不是驴!你就不怕那严文斌突然出现发现了你的真实面目?

妍姐儿见严文斌不在,就过去和严婷婷腻歪到了一起,夸起了严婷婷穿的好看,长的也好看,反正怎么都好看。

芸姐儿在旁边嘀咕:“这个三姐姐,不会是中邪了吧,从来只能是别人夸她的,哪里有她夸别人的?”

婷姐儿自是不说话,静姝只是淡淡拿的一笑,媛姐儿人小,见着三姐姐之和那边的人说话,也不理她,不由的大声说道:“三姐姐,你怎么每次都抛下我们,不和我们在一起呢?”

妍姐儿心里暗恼,不过看刘氏在这里,也不好甩脸子,就扯着笑容说道:“咱们天天都在一起,就这一会儿不和你说话,你就不喜欢了?”

媛姐儿道:“就是天天在一起,你也没有话和我们说啊,你看看你和婷婷姐姐的话比我们在一起说的合起来都多。”

多嘴!妍姐儿暗恼,不过还是扯着笑容说道:“那我以后天天的和你说话,你可不要嫌我烦。”

严婷婷也笑着说道:“媛姐儿还吃起我的醋了。小心我以后不给你点心吃了。”

“那我说婷姐姐的好话还不行吗?”一听说没有吃的了,媛姐儿就不干了。

严婷婷准备的点心很是让媛姐儿喜欢,所以大家听媛姐儿这样一说,又忍不住笑了。

刘氏看着大家一团和气,就说了几句大人的话,让孩子们自己去玩了。等刘氏一走,男孩子们凑在一起玩他们的,而女孩子则是分成了三拨,严婷婷和妍姐儿一拨,芸姐儿,婷姐儿,严婉婉静姝,静茵一拨,媛姐儿和英姐儿一拨,玩了起来。

那边,严婷婷本来想着和严婉婉在一起的,但是架不住妍姐儿的热情,“咱们年纪比她们大,说不到一起,我们两个人自己去玩吧。”严婷婷无法,只好和妍姐儿去了那边的花阴下,如今牡丹和芍药都已经盛开,上面的蝴蝶飞来飞去,妍姐儿装作不经意的问道:“今天我看大家都在,怎么严大哥哥不在?”

严婷婷笑笑说道:“父亲和母亲那边有点事情需要他去处理,所以他每隔几天就要回京里一趟,今天刚好是他回去的日子。”

“严大哥哥现在就能帮严伯父做事了啊,真了不起!想一想我大哥也才是十五岁才帮家里做事的。“妍姐儿崇拜的说道。

“呵呵,我们家人口少,我大哥不得不这样啊。其实我大哥各方面都挺好的。从小我要是想要什么,我大哥就会帮我弄回来。”严婷婷笑着说道。

“你大哥对你可真好,我大哥就不,我想要他给我在外面带点什么,他总说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就不搭理我了,自从我大哥娶了我嫂子后,更是只看得见我嫂子了,我这个亲妹妹都靠边站了!”妍姐儿抱怨道。

赵婷婷道:“幸亏我大哥还没有定亲,我还能让我大哥多给我买些东西,呵呵。”

妍姐儿眼前一亮,说道:“怎么可能呢,严大哥都十四了,怎么可能没有定亲?”

“这也不奇怪吧,你看看这京城里,四皇子成王殿下今年都十八了,不是也没有娶亲?还有你们府上的二公子,也是十六了,也没有定亲,还有你们府上的三公子,也是十四了,都没有定亲呢,我大哥这不算什么。主要是我大哥是父亲和母亲唯一的儿子,这要选的儿媳妇不光这人品相貌是要数一数二的,而且家世也要配得上,这么挑挑拣拣的,就一直没有定下来,因为这人选要是岁数太小,也不知道以后的品行是什么样的哦,只能是大一点看得更清一些,毕竟我听母亲说,这一嫁过去就要帮母亲主持中馈呢,要是一般人家还真不行。”

严婷婷说了半天,忽然看着妍姐儿说道:“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你不是正好吗?你是护国公的嫡长孙女,又是这样的人品,和我大哥正好配呢。”

妍姐儿听到严婷婷说出此话,心里高兴的不得了,但是毕竟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时之间满脸通红,说道:“不和你说了,满嘴胡话,怎么拿我取笑了?不和你玩了!”

严婷婷笑嘻嘻的拉着妍姐儿,“好姐姐,我说的可是实话,我真的觉得你当我大嫂那该有多好,你人又长得漂亮,和我玩得又好,以后你当我大嫂,我这个小姑子保证不为难你。呵呵,回去我和母亲那边说说,不定母亲就动心了呢。”

“哎呀,你还说,你还说!”妍姐儿捂住脸,都要站不稳了。

“咱们两个人,你别不好意思,我和你说的是真心话,你看看我大哥,人也是长得一表人才,难道还配不上你?别人想给我当嫂子我还不乐意呢。”

两个人说着这话,一会儿功夫就觉得更亲近了。

静姝几个人下棋的下棋,看棋的看棋,去钓鱼的钓鱼,玩得好不快活,一点儿烦恼也没有。

一会儿萧咏和严文俊,萧鸿三个男孩子从湖面上采了莲蓬过来,大家都抢着莲蓬要吃,急的旁边的妈妈们一个劲儿的说,“姑娘哥儿们,这莲蓬别生着吃啊,小心拉肚子!”

但是谁管她们,都抢着吃光了,只剩下那几个妈妈彻底无语,这还是大家子里面的公子小姐吗?明明是一群土匪嘛。

70妍姐儿不知不觉就出局了

严婷婷维持着笑容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终于人都走了,她也无需装什么温柔可人,善解人意了。贴身丫鬟冬儿问道:“姑娘,您今天说的那些话,万一传到太太那边可就不好了。”

外面的人看着姑娘风光,其实到底不是太太亲生的,这里面还是有差别的,姑娘也是要小心翼翼的才能让太太对她好。其实有那个女人会对不是自己和丈夫生的孩子好呢?那可是情敌的孩子,还是自己丈夫的哦,光想一想这个就觉得窝火。

姑娘在西平侯府也不得不每走一步都万分小心。

严婷婷听冬儿这样一说,笑着说道:“不怕,这个妍姐儿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她身份也够,还有一个贵妃姑姑呢,我那边也听过母亲说过有这个意思,现在不过是提前和她搞好关系罢了,等真的成了事,她就是我大嫂了,以后我这小姑子的嫁妆能不能多一点,她也说得上话呢。再则,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她对我大哥的意思?我不趁着两人还没有成婚前都说和说和,那岂不是浪费了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

冬儿还是不放心,劝道:“姑娘还是小心,俗话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奴婢虽然还小,但是也知道姑娘用不了几年就要出阁了,何必在这个当头惹太太不开心?茱萸太太要选谁当自己的儿媳妇,那是太太自己的事,到时候姑娘只要嫁的好就成了,横竖不在太太面前就行了。奴婢看那个萧三姑娘,人品未必配得上咱们大爷,她和她的几个姐妹都不合群呢,放着自己的亲姐妹不理会,而去巴结姑娘,这本来就不好。”

严婷婷说道:“好好好,我的好冬儿,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以后少说话,成了吗?你啊,就是操不完的心,等以后我找人把你配出去了,看你还这么啰嗦不啰嗦。”

“哎呀,姑娘,奴婢是为姑娘好,姑娘反而打趣起奴婢来了!冬儿要生气了!”

严婷婷笑了起来,忙安慰冬儿,主仆两人倒是感情深厚呢。

且说妍姐儿自从听了严婷婷的那番话后,整个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天天嘴上挂着笑容,文竹看了暗暗心惊,又不敢劝姑娘什么话,只盼望着这回回去把二姑娘的婚事定了后,赶紧的把三姑娘的婚事也给定了,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丑事,她们这些丫头都活不成了。可不是,一般主子做错了事,最后受罚的都是她们这些奴才,是因为她们没有看好主子,文竹现在比谁都希望快点回到京城,只要回去了,给拘在大宅子里,她想干点什么,都很困难,哪里像现在,时不时的见上一面,出事的几率太大了。

不过文竹是担心过头了,大人们的眼睛也不是看不见的,起码那边的刘氏是眼睛明亮,郑老太君更是不用说,只是心里懊恼,怎么自己的孙女丢人现眼,丢到别人家里去了。两家的互动少了起来,刘氏也让严文斌不用过来,直接在京里办事,顺便给大嫂写了一封信,委婉的提出了能不能把严文斌的婚事定下来,想了想,又把这妍姐儿这个人提了提,不管怎么样,两人还算是门当户对,如果成事了,也算是美事一桩,免得那边老太太的脸色不好看。至于大嫂那边怎么想的,大嫂自己有办法打听,毕竟姑太太严氏和这护国公府也是姻亲呢,想要打听一个人也是很轻易的事情。

西平侯世子夫人温氏接到了弟妹的信,也立刻行动了起来,想着姑太太严氏的小姑子是护国公的人,比自己知道的要多一些,如果这事能成,那也是好事一桩,毕竟妍姐儿的身份也没有辱没自己侯府,相反人家还是国公府的嫡女,有一个姑姑在当贵妃,还有哥婶娘是镇国公的,自己的外祖也是礼部尚书,如果人品够好,那觉得是够格了。

严氏听到温氏打听萧府的三姑娘,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大嫂,你是想给斌哥儿说亲?”

大嫂和大哥的子嗣艰难,好不容易才有了斌哥儿这个嫡子,说什么也要慎重。

“是啊,他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了。”温氏笑道。

“大嫂刚刚说的意思,是看上了护国公的萧三姑娘?”严氏又问道。

“二弟妹现在不是在京郊带着孩子们避暑吗?刚好那边的郑老太君也带着孙子孙女们去了,两家住的挺近,就去拜访了,这一来二去都熟悉了,二弟妹看着那萧三姑娘年纪和身份都和斌哥儿相配,又没有定亲,所以写了封信,我知道你小姑子不是护国公府的吗,你肯定知道那萧三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所以就急着过来问你。”温氏想着,如果真的合适,那就定下来,过个一两年娶进门来,自己也轻松不少。

严氏道:“大嫂,我看这事不成,斌哥儿是我的亲侄儿,我不能看着他吃亏!”

“怎么,难道那萧三姑娘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温氏诧异的问道。

严氏连忙摆摆手,说道:“不是,而是萧三姑娘的性子不适合咱们西平侯府,她的性子,怎么说呢,太娇纵了,以后嫁过去是要主持中馈的,就我所见的几次,都看见她对自己的姐妹也没有好脸色,就说我外甥女静姝,大嫂是知道的吧,她可是那么乖巧的人,也是嫡出,就因为那边的郑老太君喜欢静姝而怠慢了萧三姑娘,就把静姝当成仇人一样,而且这么大了,处理家务事也处理不好,只想着报复,你说这样的人去了我们家,还不把家给弄得乱七八糟?

人都说娶妻娶贤,这话很是对,要是娶一个搅家精,那还不如不娶呢。”她可是说的是实话,和小姑子亲近,平时说些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当然就知道了妍姐儿是怎么对付静姝的。而且她去萧府也看得明白。

对静姝这个嫡出的都那样,那么对待那些庶出的姐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呢。要严氏自己说,那范氏什么都好,可就是没有把女儿教育好,要是同样门第的人家,哪个会要她女儿做儿媳妇,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温氏听了严氏的话,把那热情去了一大半,“这么说,那萧三姑娘真的不成了!幸亏我过来问了你,不然贸贸然的给定下来了,以后是自找苦吃。我看那萧家的家风也是很正,怎么养出来的姑娘这么不济呢?”

严氏有点恼火,说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就是一母同胞的还有好有坏呢,要是都这么好的,那岂不是让人嫉妒?”

温氏忙道:“看我这话说的,你不要着急,我没有说你外甥女的意思,你说说你就火了,真是,干脆让你那外甥女给你当亲闺女好了,连我这个大嫂无意中说错了话你都要甩脸子了。都是我的不是了。别生气,别生气。唉,我只是说那萧三姑娘,那萧六姑娘我也见过,也喜欢着呢,怎么会说她?你看看你,还是小孩子脾气。”

严氏说道:“这不是在大嫂面前,我才敢这样吗?静姝那丫头,要是真的是我女儿就好了,可惜我没那个福气了。”

“要我说,你那么喜欢你那外甥女,就把人娶回来做儿媳妇好了,你不是还有两个小子吗?你要是觉得岁数差的大,就让三小子娶了得了,到时候你既是婆婆又是舅妈,她可是要享福了。”温氏好意提建议。

本来她是想把严婷婷说给秦家的老二或老三的,但是一想到严婷婷是庶出,虽然是在自己身边长大,但是庶出就是庶出,人家可都是嫡出,要是真的说了这个意思,估计小姑子直接把自己赶出去都有可能。

严氏叹道:“我倒是想,一来,是老爷子他们从来没有露出这样的意思;二来,你也知道源哥儿娶了一个公主,虽然大公主很是规矩,但是毕竟是公主,以后下面的妯娌还不得对她恭恭敬敬的,我可不想静姝受那样的委屈!”

“听听,这话要是大公主听了,可就受不了了,你啊,把人稀罕的不行了!真是没办法了。”温氏打趣道。

“静姝那孩子是惹人疼,又对人真诚,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自从那孩子会做针线开始,逢年过节,我的生辰,都会亲手给我做东西,就是亲闺女也不过如此了。有一次我生病了,需要那上好的血燕配着粥吃,结果这边竟然没有了,静姝那丫头就把贵妃娘娘赏给她的血燕都给了我,还过来伺候了我好几天,你说这么好的丫头,我能不心疼吗?”严氏说着说着就感慨了。

温氏也有些吃惊,想着这个萧六姑娘确实是好,知道小姑子没有姑娘,儿子伺候又不方便(当时秦源还没有娶媳妇),能过来伺候舅母,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可惜的是,年纪太小了,否则娶回家当儿媳妇也很不错啊。而自己的那个庶女,就是自己生病了,伺候自己也是面上的情,这真心诚意和勉力为之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唉,你我都没有女儿命,只能是如此了。”而且,你还好,没有庶子庶女在身边碍你的眼,我这可是还有一个庶女在眼前,还不得不装成很疼爱的样子。我也不容易啊。

温氏打听到了妍姐儿的事情后,对这个事就放在一边了,既然她是那个性子,的确不适合给自己做儿媳妇,那么就要另外挑人了,她不担心严氏是故意骗自己的,毕竟严氏不是那种随便说别人坏话的人,也是真心疼自己的侄儿。一面这样想着,一面又想到了萧六姑娘,真是可惜了,怎么不年岁大一些,以后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家了,唉!

温氏积极的为自己的儿子找好姑娘,而在避暑山庄的妍姐儿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出了局,一心做着能嫁给心上人的美梦。

等天气渐渐的变凉的时候,一行人就离开避暑山庄回到了京城,静姝回到自己熟悉的院子,很是松了一口气,这感觉,真好啊。和爹爹娘亲腻歪了一阵,说了些庄子上的趣事,又把自己这些天做的针线分了分类,让云袖和彩云给人送出去,才觉得事情完成。

等休息了一觉后,拿出自己在庄子上画的图,想一想,让三哥拿到外面去装裱一下,也算是自己的作品不是?

说曹操,曹操到。萧珞刚从外面回来,就急匆匆的过来看静姝。

“妹妹,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了,你不会长胖了吧,我听说那庄子上到处都是鸡鸭鱼肉,你可不能再胖了!”还没进门就说自己胖了,静姝觉得有必要和三哥好好说道说道,咱也不是胖妞一个啊,别人还说咱瘦呢,怎么到了你嘴里就胖啊胖的?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三哥,我倒是没有胖,你怎么变得跟黑泥鳅一样?”静姝看着萧珞说道。

萧珞摆摆手,在翻东西,“还不是在禁卫军里面晒的?我是新进去的,他们做什么都让我跑腿,我可不想沾卢大人的光,所以做就做呗,等我升上去了,看他们还敢小瞧我不?我的礼物呢?”萧珞翻了半天没有翻着。

静姝很无语,不过还是说道:“早就让丫头给你送过去了,难道还等着你上门来要?”

“这还差不多!”萧珞嘻嘻笑道:“看看,我也给你带好东西来了,本来看着的时候就想给你的,但是我抽不出时间,只好等你回来再说。”

静姝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木雕的娃娃,可是那娃娃看着怎么那么熟悉?“这个不会是我吧。”静姝指着那木雕问道。

“聪明!当然是你,你不知道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个雕木头的,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只要你说出那东西的样子,他都能雕出来,所以我把你和二哥的样子都说出来了,他竟然能雕的这样像,真是有本事,我猜你一定喜欢的。”

静姝当然喜欢,这样的民间艺人的本事真不是盖的,小小的一块木头,竟然能雕的活灵活现。静姝看着木头上的那个自己,不由的笑了,萧珞看妹妹的表情,就知道她喜欢,不由得高兴起来。想着等给二哥送信的时候,把那个木雕也给二哥送过去。

“三哥,咱们把咱们的木雕给二哥都送过去吧,他肯定想着咱们呢,要是看到这东西,指定高兴!”静姝提议道。

“唉,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好办,不过你可就没有了。”

“那没关系,二哥那边为重!”

又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合家团圆的日子,因为有了大奶奶全氏的帮忙,范氏这次轻松了许多。等大家都坐上了席,郑老太君说了一声开始用饭,这边的姑娘都动用了起来,男孩子在另一边,由萧老爷子领着一起竟然还附庸风雅的做起了诗词来。

要自己的祖父做诗?怎么光想一想就这么怪异?

可是听到那边不断传来的喝彩声,静姝觉得心里有个钩子似的把自己朝那边钩。郑老太君悄悄的对静姝说:“你祖父当年也是京城里文武双全的人物呢,不过年纪大了,就越来越不着调了,我看他现在是故意卖弄卖弄,也好让你们这些小辈看看,他这个爷爷也是个全才呢。”

静姝听了真是吃惊不少啊。原来祖父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啊,可是想一想现在祖父那白花花的胡子,静姝怎么也想象不出他文武全才的样子,只好拿自己的爹脑补,这样才勉强能想出来。

好吧,祖父年轻的时候就是爹现在的样子,嗯,果然清晰了许多呢。

“禀老太太,国公爷说是让姑娘们也过去凑凑热闹!”一个婆子过来说道。

“这个死老头子,还真的是得意起来了,告诉他们,保准过去,咱们姑娘也一定不输给他们!”

几个女孩子都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而静姝呢,只能是随波逐流,至少自己不会太差吧。

到了那边,果然是饭菜也撤了,只留了一个大长桌子,桌子的两边坐着萧等几个孙子,萧伯湛三兄弟已经很主动的退位让贤了,萧定邦坐在最中间的位子,静姝一看这和架势,怎么那么像现在开会的样子?

那边还留了几个空位,是给他们姐妹做的,除了出嫁的芬姐儿,还有八个女孩子呢,这一坐就把空位子给坐满了,那边是四个孙子,加上中间的萧定邦,一共是十三人。

姐妹们都兴奋的看着老爷子手里的东西,一个白玉镇纸。要说白玉镇纸也不是稀罕物,不过这个镇纸据说是先帝爷赏给老爷子的,老爷子爱不释手,这次竟然拿出来做彩头,谁不想得到?

不过静姝却是在想,先帝爷的东西,那就是御赐的了,要是得到了,还得小心的保管,那得多累啊,所以对于能不能得到那个彩头她倒是不在意了,只要不成为最差的那个就成了。

对面的萧珞对静姝眨了眨眼色,静姝用眼神回道:怎么,你想得到那镇纸?

萧珞:当然,我可是琢磨了好久了,这次才撺掇祖父拿出来的,这么好的机会!

静姝:原来是你这家伙搞的鬼,我倒是不知道你这么有学识了!

萧珞:所以呢,帮帮忙呗,你得到了,和我得到了不是一样?

静姝:无聊,我才不帮呢。

萧珞:帮帮忙呗,我很可爱滴。

静姝:那你给我摆一个可爱的样子。

萧珞:不是吧,这么多人呢。

静姝:那就算了,你自己去奋斗吧。

萧珞:好吧,为了心爱的东西,我豁出去了!

瞧一瞧,兄妹两个人用眼神都可以交流这么久,不愧是有默契呢。

“三小子,你干什么呢?怎么还吐舌头?”萧定邦猛然说道。

静姝心里乐的不行,萧珞忙正色道:“祖父,是刚才喝茶太烫了,我只好吐舌头了。”

“是吗?”

“是的!”

萧定邦得到答案也就没有说什么了,剩下静姝嘴角都是弯的。

萧珞:我已经豁出去了,剩下的都看你的了!

静姝:好吧,看在你这么乖的面子上,我就勉为其难的出出风头吧。

71中秋节里的游戏

原来是对诗联句,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必须是上一句诗最后一个字的同音或谐音。这是有些难度,不过看萧老爷子兴致勃勃的样子,众人就知道老爷子心里一定乐和的不行,一般能为难自己的孙子孙女的事情他都是比较乐于去做的,现在这个机会正好。

于是由萧老爷子开头,这就正式开始了:举头望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