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母系社会末期上一章:第 4 章
  • 穿越母系社会末期下一章:第 6 章

黄鹰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的走了。她的十个丈夫也很羞惭的低着头跟在她身后。

虽然白药用另类的方式把黄鹰的男人们比了下去。但是,自此之后,部落里的人看黄也迪的目光变了,那是一种恭敬中夹杂着一丝同情的微妙表情。而黄也迪也受够了每天晚听毛片的日子,于是她便利用首领的特权让建工队的人在离会议厅不远的地方另盖了一处房子。

盖好后,黄也迪一家便搬了进去。现在,世界终于和谐了。

黄也迪现在闲着没事就给自己缝衣服,现在的她脚蹬毛皮靴,身着毛皮裤子外加上毛皮大衣,远看像老虎近看像狐狸,仔细一看就是毛皮铺子。她身上穿得厚了便也不再怕冷,有时天气好时,便带着白药白智一起在附近的山林里转转。看看有什么东西可捡的没有。三人意外的在离部落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处铜矿,黄也迪看了看,发现这座铜矿很大很大,至少纵深几十米,可是以他们目前的开采条件来说,只能捡些露天的,或是地表浅层的。即使这样,也让黄也迪兴奋了好长时间。

搁置了一个秋天之后,他们的炼铜工作又开始进行了。跟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他们几个人在工作而是全部落里的人都掺与进来,冬天的时候能靠近火源取暖,谁不愿意?这下部落里不但开始炼铜,也有人要求继续烧砖。

这下部落里的的人又开始了整日的忙碌。除了雨雪天气外,每天都在烧砖炼铜。

冬天是闲暇的季节也是人类孕育的季节。部落里已经有好几个妇女怀上了孩子。这些女人怀孕之后就会受到部落里其他人的特殊照料。 黄鹰也怀上了。现在,她更加得意洋洋了。时不时的挺着肚子在黄也迪面前转一圈。黄也迪早已习惯了她的挑战,每当这时,她总是一副不痛不痒的样子。久而久之,黄鹰挑战的兴致也减少了许多。

黄也迪对于部落里的孕妇和老人和孩子也格外照顾,每次吃饭总是厨娘先给他们分。

部落里的人又烧了大约半个月的砖后,天上便下起了鹅毛大雪。凛冽的北风呼呼的吹着。人们什么也干不了,便全部窝在会议大厅里取暖,聊天。黄也迪为了不太脱离群众,白天也呆在会议厅里。

黄也迪现在是闲极无聊,没书没电视没网络,一切娱乐都没有。她现在终于体会这些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圈叉了,那是他们灰暗生活的唯一亮光,咳咳。

黄也迪拿着小个的石刀在一张树皮上划来划去,她非常的想要纸和笔,她从小到大就有乱写乱画的习惯。前几个月忙着适应生活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骤然闲下来,她便开始无比怀念那些给她带来无数方便的现代文明。

白智和白药一直围在她身旁,黄乌眯了眼睛盯着三人看了一会儿,又咧开嘴暧昧的笑了,她照例是老生常谈,劝她赶紧圈叉,不能落后于其他人。黄也迪装作没听见,使劲的划着树皮。

划完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无意中写下了:“日还是不日?”五个字。白智伸着脑袋凑过来看着她写的字,他摇摇头表示看不太懂,白药也抓耳挠腮了一会儿,同样摇头。黄乌扯过树皮一看,立即惊叫起来。黄也迪心中一惊,难不成她看明白自己内心的挣扎了。

黄乌这一声惊叫,部落里另外两位长老也闻声而来,三个老人拿着树皮叽里呱啦的说着,似在热烈讨论着什么。她们说完又一起看着黄也迪,指着树皮的五个字问她是哪里来的?黄也迪指指自己的脑子:“这里。”

“嗷嗷。”三个老人一起上前拥抱着黄也迪,一时间,数月未洗澡的味道,老年人独有的气味一齐包围着她,黄也迪险些没有窒息。

三人拥抱完黄也迪便一起郑重其事的拿出了一只兽皮包。这时部落里的其他人全部围了上来。黄乌抖开了兽皮包袱,只见里面有一匝匝的打成各式节扣的绳子,还有几张羊皮。上面用刀或是碳灰画着像是图案又像是文字的东西。黄也迪知道那是象形文字。是甲骨文的起源。

黄乌和其他两位长老一起认真比对着树皮上和羊皮上的字。然后黄乌指指树皮上的“日”字又指指羊皮上的太阳图案,问黄也迪对不对?黄也迪硬着脸答道:“对。”这个时候他们估计还不知道“日”的另一层含义。黄也迪只能这么安慰自己。黄乌又仔细把其他几个字给问清了。然后大声念道:“日还是不日?”其他人也跟着大声念道:“日还是不日!日还是不日!”黄也迪真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这究竟是做得什么孽!他们不知道里面的意思,绝对不知道。所以她不能表现出什么异样来。

黄也迪想到这里,立即昂首挺胸,一副非常正经的模样。

黄乌带着众人念完,又拿出一根细细的骨头来,其他人立即机灵的去取了动物的血来,黄乌用骨头蘸着动物血,一字一划的写在了羊皮卷上。她一写完,便和其他两位长老一齐跪下,部落里的其他人也跟着跪下,他们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祈祷着什么。只有黄也迪一人杵在那儿,众人似乎也不怎么介意这点。

大伙跪拜祈祷完毕,又各归各位。不过部落里的其他人纷纷给黄也迪送来了许多剥好的树皮,还有一张破羊皮。黄乌指指她的脑袋,意思是让她继续想。黄也迪笑着点头。拿根骨针蘸着动物血开始写。

白智犹豫了一会儿,几次欲言又止。直到看黄也迪写累了。他才凑上前去小声问道:“你拿不准主意,睡不睡我们?”黄也迪的头顶犹豫晴天响了个轰雷,她呆呆的看了白智一眼,一脸正义的说道:“你别胡思乱想,没有的事。”

白智清清亮亮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了然,他笑着在树皮上画了太阳的象形字解释道:“这外面的框框是阴,里面的框框是阳。阴包囊着阳;太阳会让人流汗,女人睡男人时也会流汗;你;你这个‘日’字是‘地洞’里插根‘树指’”黄也迪的脑子嗡的一声胀大了。她一直以为“日”这个字的下流含义是从猥琐的日本人那儿传到中国的。想不到竟然传承于本土文化而且源远流长。原始人的想像力你比不起,真的比不起。黄也迪想着又在树皮上写了“太阳”两个字。 白智指了指这两个字说道:“是日的意思?”黄也迪点头,心里惊讶这家伙难道有认字的天赋?她正这么想着却又听白智话锋一转说道:“阳是男子的意思,太阳就是女人希望男人的‘树指’大一些,好用来日。”黄也迪白眼一翻,倒在炕上半天没起。

黄也迪被白智内伤了,她半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规划未来。现在她的首领位置基本稳固,是时候大干一番了。这个时期是母系社会末期,父系氏族肯定会循着历史的轨迹逐步强大并开始蚕食鲸吞母系氏族。黑氏部落虽然暂时被赶走,但是他们的威胁并没有永远的解除,黄也迪预感到,他们终于有一天还会回来的。再者,天下何其之大,他们部落所在的地方只是其中一隅,在别的地方,肯定还会有更强大更成熟的部落。比如说那个东齐不就是从北方迁徙过来的吗?做为一个只有五百人的小部落,要想这在历史的洪流中占主导地位,过程是非常曲折的。时间短暂,她得赶快适应原始生活,迅速壮大黄氏部落。

明年春天,她就要开始种植农业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并大力改造工具还有要扩充人口。不行,得先发展经济再扩人口,不然养不活啊。黄也迪思考了一会儿,便把部落里的闲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畅谈一下来年的计划。会议厅不开会岂不是名不符实。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适度开发他们的智商。省得这些人整天闲着无事老琢磨那些不纯洁的东西,比如说日啊太阳啊等等。

这些人也不谦虚,黄也迪一提,他们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要捕捉一些羊啊牛啊等活的猎物来养。有的说要把树林里长得快的野菜挖回来种在山谷里。还有的说,要把野果树给掘过来种在房前黄也迪一边听一边点头,觉得这些人的建议还是很可行的。

18

18、第十八章春光 ...

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蜗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全都迫不及待的跑了出来。部落里的人开始磨刀制箭,准备好出去大干一场。

这时期的天气跟现代大为不同,是说冷就冷,说暖就暖,根本没有过渡的时间。春天就像是突然造访一样,一夜之间满山的树木野花似乎在全部披上了绿油油的春装。

黄氏部落里的大人孩子都欢呼着在山谷里撒野。今年冬天由于食物充足和新修的火炕,部落里没有一个人饿死冻死。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奇迹。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人们的需求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吃饱穿暖就行。

按照去年冬天的计划,黄也迪把四百人分成了十个队伍,从以前的八个分队中匀出了一个采矿队和一个种植队。人少活多,这些人常常忙得脚不沾地。黄也迪也是一样,她有时跟着采集队出去,有时跟着采矿队出去,大多数时候是留在部落里指挥种植队的人载树种菜之类的。

采集队的人源源不断的将他们寻到的果树树苗连土带根的拖回来,交给种植队的人来种。黄也迪一边挥汗劳动一边感叹:缺人手啊。因为人手太少,现在黄氏部落里的大人孩子齐上阵。甚至孕妇也照常干活,本来按照黄也迪的意思,这些孕妇可以不干活,谁知那些大肚婆听了她这话不但不感激她,反而是气鼓鼓的,有的人甚至挺了挺肚子瞪圆了眼一鼓气搬起一块大石头,把黄也迪吓了一跳。原来那些孕妇是嫌黄也迪嫌弃她们没有力气干活了。她们这样做是证明给她看自己不是废物。

还是白智悄悄告诉她,平常部落里的妇女怀孕时也都一直干活,根本没事的,有的一直劳作到临产前夕。黄也迪点头擦汗,她这么做是因为看惯了那些现代女人一怀孕就无比小心翼翼的样子,恨不得被人捧着肚子走,生怕有个闪失什么的。

入乡随俗吧,黄也迪也不再劝她们,但是这些孕妇们虽然整天爬高上低一刻不闲,却没有一个流产啥的,黄也迪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体制。

黄也迪虽然嘴上不再说什么,但是暗地里还是吩咐食堂的厨子们吃饭时给她们多分些,有时甚至还会加顿餐饭什么的。她这一举动倒真的让孕妇们心生感激。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黄氏部落的山谷里全部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蔬菜。到了三月份的时候,百花齐放,野蜂嗡嗡的叫着。池塘边上,整整齐齐的种着一畦畦野菜。这些菜有的是去年积攒的种子种的,更多的是采集队里的人从外面挖回来的。有很多蔬菜黄也迪都不认识,她能认出来的只有野葱,野萝卜还有野苋菜等几种常见的野菜。种了这些蔬菜后,采集队的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劳动力干别的工作了。

白智又拿出了他们去年带来的粮食种子,黄也迪同样没认出是什么来,她一骨脑全种了下去。反正他们有的是地。黄也迪满意的打量着这片山谷,这片山谷的核心部分大概是五万平米左右,容纳数万人应该是没问题的。将来他们部落的人口多了还可以迁出一部分到山谷外。 黄也迪想着趁着现在还是一片空白,她得好好规划一番。这片山谷可以建成内城,山谷外扩建成外城。

想清楚以后,黄也迪再种果树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其他问题,比如她要把将来建房子的地方空出来,她还要留出公共活动的地方。这个时期的工具简陋,肥料少,再加上又是第一次种,要想丰收只能是广种多种。所以他们把山谷内种满以后,又到谷外开荒。为了改造开荒的工具,黄也迪和白智等人折腾了好几天才锻造出一把歪歪扭扭的锄头和刨子。不过,种植队试用后,一个个脸上充满惊喜冲两人连连点头,纷纷表示好用。黄也迪多少得到些安慰。

大伙开始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建工队的人继续烧砖炼铜,打猎队的继续打猎。

这个春天真是好事连连,打猎队不断的捉回来活的小牛小羊等容易驯养的动物。采矿队终于找到了矿盐和岩盐。黄也迪自然非常高兴,不过,让她更高兴的还在后头,那就是采矿队无意中发现了一座铜山。黄也迪惊喜之下,连忙让人带她去看看。那座铜山离他们所在的山谷不远,因为山上都是铜矿,所以几乎没什么植被,动物也很稀少,是以,部落里的人很少去那儿。

黄也迪高兴得又蹦又跳,她想到反正这里离部落不远,他们可以就地取材,干脆就在这里烧铜算了。这样还不放心。她急忙又问,如何才能让别的部落都知道这些地方是他们黄氏的。她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青铜时代取代石器时代是迟早的事,到时候需要铜矿的部落肯定不止他们一个。

与其到时候发生纠纷,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把它占为已有。白智想了想说,一般各部落旁边的树林山坡都会默认为归这个部落所有。黄也迪一听更高兴了,原始社会好啊,先占先得,没有国土局管着,更不会有黑心开发商强制拆迁。

黄也迪的兴致越发高昂,在这期间她设法驯服了几头小牛,这样,她跟着捕鱼队的人捕鱼时,就可以骑着牛上路。不过因为是刚刚驯服和缺乏牛鞍等物,她不能骑得太快,结果是她虽省了不少脚力,速度却没快多少。白智一路上不停的笑话她六条腿还没有他三条腿跑得快。黄也迪一边翻白眼一边暗叹,要是有马就好了。他们捕鱼队从当天早上出发,晚上在一个他们早就看好的山洞过夜。然后第二天一大早继续出发,第了中午时分,他们终于到达了海边。

这时的海边还十分的荒凉,只有无边的海水和那掀天的大浪。

黄也迪在沙滩上捡到了许多螃蟹和虾。她一高兴连忙吩咐众人开捡。但有的人没捡过螃蟹,不小心被夹了手,哇哇乱叫。黄也迪拿着两根树指,灵巧的一夹啪的一下扔到了竹篓里,这些人还不知道螃蟹能吃,对黄也迪的行为很不理解。黄也迪也没过多解释,看看天色,他们也该吃午饭了。她便架了携带的陶锅支在石头上,又割了一块动物脂肪炼了油,烧热再放野葱野姜之类的调味品,然后把螃蟹和虾放进去炸。

不一会儿,那虾变得通红通红的,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黄也迪捏了一个吃下去,果真是原汁原味,比现代要好吃太多了。她又尝了一只蟹味道更好。如果是秋天时肯定更肥更好吃。众人见她吃得这么香,也跟着吃起来。有的人一边吃一边嘴里嘟囔着。

众人吃饱喝足,不用黄也迪吩咐,他们便开始在海滩上捡起了螃蟹和虾。

大家在海边又呆了一会儿便沿着原路回去了。在黄也迪看来,他们离海边并不远,如果有了合适的交通工具的话一天跑个来回没问题。

不过,回来的时候,黄也迪可没有去时那么省劲。因为带的东西太多,那几头牛的背上背满了东西,她只好步行了。

大伙照例在山洞里睡了一夜,第二天,他们沿着河岸继续往回走。到了离部落很近的地方,他们中有一部分便可以划着小木舟回家了。这条河有的地方很窄,有的地方水面很宽,波浪很大,像靠海的那一段就是河水湍急,小木舟根本不敢划行。

到了中午时,捕鱼队的人回到了部落。众人都知道他们去赶海了,纷纷好奇的围上来看看他们带回的是什么。小孩子一看到满地乱爬的螃蟹时,有的大胆的便用手去摸,黄也迪急忙制止。接着她让白智和几个捕鱼队的人把虾和螃蟹给炸了分给大伙尝鲜。

接下来几天,黄氏部落里开始为今年春天的交易会忙碌。这地方部落间的交易会一般是一年两次,一次在春天一次在秋天。上次因为战争,黄氏部落错过了。今年是断不能再错过。黄也迪做为部落首领自然是要去的。

黄氏部落里的发展水平在周围几十个部落算是中下。往年能换的东西并不多。今年好微好了些。黄也迪也明白这个时候的人们是十分讲穷实惠的,一切以吃饱肚子为前提,像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根本无人问津。因为现在根本没有私人财产这个概念,交换东西时也是以部落为单位,他们交换的往往都是最需要的东西,像是种子、食物工具之类的。

所以黄也迪根本没机会像别的穿越女那样,靠发明一种别致的小东西就能为部落换来大量粮食。她能做到的就是老老实实的交换。至于铜器,部落里几个长老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先不拿出来换。毕竟他们目前不紧缺食物,并不想换出这这个稀罕物。这样一来,黄氏部落和往常一样,引人注目的东西不多。

交易大会的场所选在东齐部落和黄氏部落以及原来的白水部落的中间的草地上。

黄氏部落的人把兽皮、肉。盐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和骨器等物摆在地上,静静的等着人来换。黄乌留在摊前,其他两位长老去看其他部落的货物。黄也迪是第一次参加交换大会,自然有些好奇,她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交换摊沿着草地,两眼走马观花的看着其他部落的货物。差不多都是那几样,看了一圈,黄也迪便也没了兴趣,准备打道回府。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吸引住了她——其实是那个男人身上的衣服吸引住了她。那衣服虽然也是麻布织成的,但是远比黄氏部落的人织得精细得多。黄也迪想着自己夏天时穿着跟鱼网一样的衣服,动一动就春光点点。她早就想有一件紧密一点的衣服。但是无奈,她对织布什么的不在行。她在现代时从小生活在北方,像烧砖制瓦之类的见过不少,但是织布这种原始活计他们那里根本没人会做。即便后来游览各地的民俗风情时,她还是对石磨打铁之类的较感兴趣。所以来到这里,她十分恨自己为什么当初不多学一点。人家穿越女都是万能的,为啥她就会烧块砖?

黄也迪的目光停留在那个男子身上,正想得出神。那个男子感觉到了停留自己身上的目光。他一转头一看是一个年轻女子正色迷迷的盯着自己看,顿时满脸怒色。

19

19、第十九章东方 ...

他狠狠的瞪了黄也迪一眼,然后掉头就走。黄也迪这时才醒悟过来,自己竟然盯着那人身上的衣服发起呆了。她连忙收回思绪,冲着那个男子歉意的微笑了一下。这下,那个男子越发觉得她对自己不怀好意了。

她得问问他是哪个部落的,这衣服可不可以交换。黄也迪笑着向那人走去,那男子见对方竟然如此纠缠不休,更加愤怒,黄也迪直接过滤掉此人的愤怒表情,走到他面前问道:“这位——你是哪个部落的?你身上的衣服是在哪儿交换的?”

“不知道。”那男子回答得很不客气。

黄也迪还想再问,却见白智笑着走了上来,他用快速而短促的语调跟那个男子说了几句,黄也迪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她发现那个男人的脸色缓和了许多。黄也迪稍稍打量了他几眼,这个男子很年轻大概也就十四五岁左右,他的脸光滑细嫩,眼睛清澈明亮,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他这种相貌在原始社会倒是挺少见的。

那个男孩似乎对别人的目光特别敏感,黄也迪只是微微打量了他几眼,他立即又像炸了毛的猫一样,张牙舞爪的。黄也迪看得好笑,便索性别过头不再看他。

白智跟他说了一会儿话,那个男孩指着黄也迪说道:“你,别跟着我。”黄也迪对他翻了一个白眼,然后抬头看看天,继续往别处溜达去了。白智微笑着跟着那个男子一起走。白药既想跟着黄也迪又想跟着白智,他站在原地两处为难。不过,他一想起黄也迪看那个男人的目光,终于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跟着白智去那个男人的部落看看。

三人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东齐部落的交换摊前。

那个男孩似乎很受欢迎,他一回到交易摊前,东齐部落里的几个年轻女孩就争相上来跟他说话。他一副淡然的样子只随意说了几句话便往后头走去。

“ 阿乌,”他一进去就大声喊道。他的话音刚落就从人群中走出了一个老年男子,白智上前和他交涉了一会儿,那个男人迟疑着摇摇头,白智又说了一会儿,那人还是摇头。白智只好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两人快跑几步去追赶黄也迪。

白智追上闲逛的黄也迪后就把详细情况告诉了她。刚才那个男子是东齐落部首领的儿子名叫东方,他身上穿的那种布很少,只有首领以及首领的丈夫和儿女才能穿上。他们愿意交换的只是些很粗的麻布。

“我也会织的。”末了,白智向她保证。

“不用了。穿兽皮也行。”黄也迪也打消了这个主意。穿着什么的在这里都是浮云,她以后慢慢想办法就是。

几人逛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他们的交易摊前已经围了一大帮人。都是来交换盐的。由于他们找的是湖盐。又经过一些简单处理,所以看上去很干净,比海盐要好上很多。黄乌按照黄也迪的嘱咐,交换的时候兽皮食物都没要,只要了一些种子和粮食之类的。

黄也迪帮着部落里的人又忙活了一阵便到了正午。他们午饭就在摊前吃,其他部落的人大多数是烤肉或是吃干肉等凑合一顿。由于黄也迪对生活做高标准要求。所以他们这次来还带来了蘑菇木耳以及鱼虾蟹之类的吃食。现在根本不用她动手,白药和白智都是做饭好手。白智学着黄也迪以前的手法,炸鱼炸虾,爆炒螃蟹。滋滋的油香自然也引起了其他部落人的注意。不一会儿便有人围上来看了。黄乌也没让人,黄也迪估摸着这儿是不兴让来让去的。

等饭做好后,黄氏部落里的人围成一圈开始吃起来。他们正吃得起劲,就见东齐的部落首领带着两个女人向他们这边走来。她儿子东方很不情愿的跟在他娘身后,他看到黄也迪时照例是瞪了她一眼。黄也迪顿觉无语,她不就是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嘛,有必要这样嘛。

现在的她为了消除误会,尽量把目光放在别处。东齐部落的首领叫东路,是一个比黄乌略微年轻点的中年女人。因为他们的外貌和年龄差别太大,黄也迪一直分不清这里人的年纪。

黄乌一见有人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大蟹,一双油手顺手在兽皮裙上蹭蹭便笑着迎了上去。几个人坐在旁边的枯树桩上说话,东路旁边的两个年轻女人时不时的瞄一眼他们的陶锅。黄也迪便礼貌性的让了一让,指着陶锅说道:“你们尝尝。”那两个女人眼睛一亮,连忙道谢,然后,两人就奔向陶锅,两人四手一下子就抓了四只螃蟹一把虾还有两条鱼。白药睁圆了眼睛,一脸的肉痛。

那两个女人囫囵吞枣一般很快就解决了两只螃蟹和一把小虾。这时,黄乌和东路也已说完了话,那两个女人连忙伸开油腻的手递给东路一只螃蟹,一边递上去,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好吃好吃。”东路并没有接住,她回头笑着对黄也迪点点头,临去时又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

他们走后,大伙又坐下来接着吃饭。锅里的螃蟹和虾已所剩无几,他们只好搭配着吃些别的便又开始忙碌起来。

一直到黄昏时分,交易大会才算落幕。各部落里的人各自扛着自己有家当便回去了。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东路竟然派人给黄也迪送一块麻布过来——就是东方身上穿的那种。黄乌咧开满是豁牙的嘴,对着黄也迪意味深长的笑笑。她竖起大拇指对着黄也迪夸赞道:“你,聪明,用蟹子换来了布和男人。”黄也迪心里囧了一下,她当时真的只是礼节性的让一让好不好?

白智淡然的笑着,白药仍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这次交易大会,他们部落换来的种子很多,但是在他们长出来之前,黄也迪大多都认不出来。但是她打算回去后一粒也不拉的种上。

整个春天,黄氏部落都在烧荒,刨地挖地。现在黄也迪真算体会到了啥叫刀耕火种。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身为领导,她可不能像现代社会的某些领导似的随便干点活做点秀就行了。她必须得真干实干带头干。不过,当她看到那些老得掉光了牙的老太太们还有牙没长齐的小孩以及大着肚子的孕妇都在任劳任怨的干活时,她就一丝怨气都没有了。

部落里的劳动力太缺了,她现在也盼望着这些妇女们赶紧下崽,长大了好干活。明年春天,她一定得想办法把铜犁给造出来,这样就会省了很多力,还有耕牛也得训练。一大堆事得等着她去做,千头万绪的理不清想还乱,她大概是世上最苦逼的领导了。

部落里的人对这些庄稼都在意的很,不用她吩咐也会时不时的浇水松土什么的,大人小孩子都跑到地里大小便。黄也迪去视察庄稼的时候,经常碰到有人一边卸货一边拉家常,不论男女都这样。于是,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她微微强调一下,男女要有别,还有不要随卸货放水等等,众人显然都不以为然,他们不明白首领怎么连这事都管。

黄也迪无奈只好先让人用碎转建了两个厕所,分为男女两个,冲水的(当然得自己舀水冲)。后面挖了两个大粪坑,积攒一定数量后就往庄稼地里施肥。

这些人开始不习惯,甚至有些排斥。不过,过了个把月后,他们也就习惯了。黄也迪知道春天的传染病比较多,便又教育大人小孩都要要卫生,不随地大小,常洗手洗澡。然后她还特地雇了几个孩子当城管,专抓那些不讲卫生的人,城管的报酬当然不是没收违法者的“工具”,而是由黄也迪赏给他们油炸鱼虾螃蟹等。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吸引人的了。

这样一来,不但小孩愿意当城关,就连有的些大人也想报名。黄也迪叹道,由此看来,城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门职业。黄也迪为了顺遂民意只好又成立了一个环保队,每天负责部落里的公共卫生,另外加巡逻等,成员照例由老人和孩子充当。

这样,黄氏部落里就有了这些兢兢业业的城管和环卫工人,山谷里一天比一天干净。建工队烧砖的效率越来越高,他们又在山外寻了一处大型天然窑洞,那旁边的土质也非常的适合烧砖烧陶。

于是,在春耕之后,部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建房活动。在继会议厅之后,黄氏部落又建造了可容纳几千人的大食堂。红砖黑瓦,里面青石铺地。石桌木墩,排得整整齐齐。一码码的陶碗擦得黑亮黑亮的。

吃饭时就跟学校食堂似的,排队由盛饭的师傅来打,大人小孩老人的饭量不太一样,吃完可以再添,但是不准浪费,其实不用她说,没人会浪费的。 黄也迪这样做是为了养成他们的好习惯。

大伙打完了饭,关系好的便围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说笑,吃完后各洗各的碗。

食堂建好后,黄也迪本想再建个澡堂的,她又一想马上就是夏天了,大家都直接到河里去了,谁还用澡堂,等到冬天再说吧。

房子一间间的盖了起来。这些房子盖得有些像职工宿舍,一排一排的,朝向全是座南朝北,通风采光良好。为了省柴往往是十几间连着一条炕。这样到了冬天一烧起炕来,挨着的十几间都会暖和起来。

因为这些房子一模一样,黄也迪为了不让人们半夜上错床,她便用阿拉伯数字在门上标好了,这些数字自然又被黄乌给记在了羊皮卷上。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份。移植在山谷里的树大多数都结了果,有桃子李子杏子之类的,还有很多黄也迪根本叫不上名来。

地里的庄稼也是绿油油的一片,黄也迪经过再三辨认,认出了一种叫粟的作物,也就是小米,在北方叫做谷子。其他的还在继续观察

现在部落里又开始忙起来,一个个磨刀霍霍,准备收割庄稼。黄也迪看着这一把粗笨的刀具,心想别说割了,单是举一天胳膊就受不了。怎么没有镰刀呢?

想着,她就在地上画了大概的样子给白智看,然后又说这种东西收割庄稼非常的方便。白智很快会意,照着她的图案打造了一把青铜镰刀,黄也迪试了试,皱眉表示镰刀口太钝,白智笑着接过再打。就这样,他一连打造了好几把,黄也迪才算基本满意。白智就依照最成功的那把为样子,又带着建工队和矿藏队的人接连打制了几十把铜镰刀。

等到下地干活的时候,人们才见识到了镰刀的速度和轻巧。于是部落里的纷纷弃刀用镰,有的干脆自己磨制石刀和骨刀。

这次由于他们收集的种子太少,庄稼并没有多少,部落里的人手捧着金黄金黄的小米欢呼着高叫着,肆意的表达着丰收的喜悦。黄乌让人留下一部分尝尝鲜,其他全部晒干了存入山洞,准备明年播种。

20

20、第二十章又添新敌 ...

现在,他们的庄稼地里不但有粮食作物,还有类似油菜的油料作物以及青麻等物。黄也迪的高兴的嗷嗷的叫了几声,老子终于可以摆脱天天动物油的日子了,那简直比地沟油还难吃。

野油菜收割完后,黄也迪就迫不及待的找了个凹口的石头当捣杵。手持着一根圆木棍噔噔的捣菜籽。部落里的人不知道她在做什么,有几个好奇的望着她。黄也迪捣了一个多小时,见菜籽差不多都碎了才放手,又赶紧把陶锅洗净,开始烧火,她要试试这菜油的味道怎么样?

部落里的小孩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她又要做好吃的了,便都心照不宣的围上来,蹲在地上眼巴巴的看着她。黄也迪无意中一瞄,靠,围了一圈小孩子,大大小小的鸡鸡都露了出来,让人看着眼晕。

黄也迪准备先炒青菜,她把野葱野姜放进去爆香再把菜放进去,油锅吱吱啦啦的响着,顿时,一股清新的油香味慢慢的飘了出来。黄也迪夹了一筷子尝了一口,好吃就就是好吃。

接着她把小虾放到锅里爆炒,然后又用了很少的油煎了一条鱼,这油来得这么费劲,她可舍不得油炸。

黄也迪正在乐此不疲的试验着,就听见有人高喊:“东齐部落的人来了。”黄也迪心中一惊,东齐部落好端端的怎么来了?她正这么想着,就见黄乌和两位长老黄狸和黄龟一起迎了上去,说起这二位的名字,黄也迪是最近才知道的。貌似现在的狐狸和乌龟还是吉祥物的象征,这个时代要是称一个女人为狐狸就代表她非常精明,称她为龟则说明她长寿,甚至包括乌鸦也是吉祥物。现在黄也迪的认知不停的被颠覆,她也无所谓了。

黄乌和黄狸三人带着东齐的人进了山谷。黄也迪连忙站起来笑着迎接。旁边的小孩很有眼色的搬上来了几只木桩。黄也迪见锅里的虾蟹都熟了,连忙盛了出来,放在石桌上。其他的一些被她扔给了围观的孩子们。

东齐部落这次来的人是上次他们见到那位使者并另外两位长老。

黄也迪坐在旁边,听三位长老与她们说话。她听懂了个大概,这三位东齐使者的意思是,北方洪水肆虐,那些定居在大河附近的几个大部落都在往这边迁徙。 其中一个叫伊洛的大部落前几天曾经派了人前来查看地形。这个伊洛部落有好几万人,他们是父系氏族。东齐部落怕他们会跟她们母系氏族发生冲突。所以先前来通知她们一下,并提醒她们,以黄氏部落这样的小部落是危险的。对方的意思很明了,她们想让黄氏依附他们东齐部落。黄乌颇有外交家的风度,既没拒绝也没答应,只说他们同为母系氏族部落,理应互相帮助等等,他们东齐的好意我们会好好考虑的等等。

黄也迪一听到这些,心里不由得又是一沉,好容易走了一个黑氏又来了一个伊洛,听他们的口气,伊洛远比黑氏更强大。

黄乌也感应到了黄也迪的沉重心情,只听她豁达的说道:“我们不怕,我们不去当谁的奴隶。”黄也迪牵起嘴唇笑笑。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我,就灭他满门!

黄也迪腾的一下站起来,这时,全部落里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他们也算是经历过风雨的人,大概从几位使者郑重的表情以及黄也迪的脸色中看出了些什么。

黄乌也不隐瞒,便将东齐使者的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部落里的人,希望他们好好劳动,并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

部落里的人估计也习惯了,他们只是小声议论了几句,便又开始干活去了。

黄也迪放下心思,像往常一样安排着每日的活计。她巡视到砖场时,建工队一只叫黄木的年轻男子叫住了她。

黄也迪早就注意到这个人,他话很少,但是手脚灵活,不仅活干得漂亮,还喜欢动脑子,凡事喜欢问个明白。

黄也迪停下,面带鼓励性的微笑,示意他说话。那个挠了一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身后的人笑着推了推。黄木咧开嘴憨厚的笑笑开口说道:“我在挖土时看到我们山谷外面还有好几处悬崖,很陡。我们只要在出口用砖头堵上,别人都进不来。”

“哦?”黄也迪也来了兴趣。她一直觉得山谷虽然安全,但是地方太小,现在还觉得没什么,等到人口逐步增加,就不够用了。如果现在往外扩展的话当然不错。

“我们去看看。”黄也迪说完就要拉着黄木走。黄木勾着头,丢下手中的工具便往前跑去。

黄也迪和建工队的其他人紧跟在他后面。他们往东南方向走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才到了黄木所说的地方。 黄木示意她到外面来看。黄也迪跟着他走出山口再往上望去。她来到这里之后,一般是跟着部落里的人在山谷的西北方向活动,从没来过这里。

她今天这么一看才发现,原来,他们所在的山谷是谷中之谷。 这里才是入谷的大门,他们西北方的那个山门则像是偏门。这山仿佛是从中间裂开一道缝一般,两边是陡峭无比寸草不生的石壁。如果打仗时派人守在这里,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黄也迪眯着眼,手搭凉棚,仔细的向上望去。这山几乎是垂直的。有点像华山的气势。在没有登山工具的原始社会要爬上这山简直是能如登天。

黄木又指指两座山之间的宽度,这两座山之间大约宽度十几米,要是砌墙的不是没有可能。

黄也迪让人量了一下宽度,又和建工队的商量了一会儿最后敲定了方案:他们仍旧砌一道坚固的石墙,在墙外再挖一道壕沟,沟外布上陷阱。中间留一道门,平时用吊门,战争时用石门。商量完毕,建工队的便开始干活了。因为白智需要经常跟在她身边,这次的活计黄也迪就交给黄木负责了。

自这以后,部落里的人更忙碌了。尤其是建工队的人,他们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到了六七月份时去年冬天怀孕的妇女们也开始陆续生产,这样又少了不少劳动力。黄也迪找黄乌黄狸她们商量,看能不能用东西换些人回来。黄乌为难的摇头告诉她,很少有部落拿人换东西的。特别是像黄氏部落这样的母系氏族一般都会善待自己的族人。倒是黑氏部落的人有时会卖一些不听话的奴隶或是年老不能生育的女人。黄也迪唉声叹气的只好作罢。

自从东齐部落告诉各部落的人伊洛部落有可能要迁徙到此地后的消息后,各部落的恐慌就没有消失过。因为很多年前,黑氏部落初迁来时,也消灭过一些小部落。在她们看来,父系氏族就是侵略和强盗的象征。所以有的胆小些的部落便带着全族人归依了东齐,人多些的部落也是抓紧时间挖陷阱,掘山洞等构筑各种防御工事。

黄氏部落里的人自然也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大人孩子都一起拼命的干活。就连那些刚生完孩子的妇女也立即下床劳动。黄也迪有些于心不忍,但她知道,这个时候的女人是没有做月子这一观念的。不过,黄也迪还是警告她们不要碰生水,不要干太重的活等等,另外加食堂做饭的给她们多加些饭以补充营养。

就在人们积极备战时,守山门的飞跑回来,说是有伊洛部族的人要见他们首领。黄也迪心中一冷,这么快就来了?部落里的人一听这话,立即一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黄也迪冷静了一下,对方既然派人来,应该是不全是战争的事,说不定有其他事要商量呢。不管怎样,她得先去见了来人再说。黄也迪看了一眼白智黄乌等人示意他们一起跟上。白智看法独到观察细致,黄也迪每次办事见人都喜欢带着他,黄乌更是经验老到,带上他们是大有好处的。五个人一起向谷外走去。因为摸不清对方的底细,所以黄也迪是断不能让他们随意进谷的。

走到山谷口,黄也迪细细打量了一番来人,这是一个几十人的队伍,清一色的是青壮年男人。她发现他们并没有带什么武器,人也不多。看样子是为其他事而来,黄也迪稍稍放下心来,站在谷口,大声问他们来干什么。这时他们队伍中走出来一个黝黑健壮的男人,那人简单明了的说明了来意:他们伊洛部族看中了黄氏所在的这片山谷,他们想让黄氏部落让出这片山谷。当然做为补偿,他们伊洛部族会送给黄氏部落一千个奴隶,男女都有。五十头牛一百头猪等物。对方还补充道,如果黄氏担心无处可去。他们也可以帮忙寻找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并帮助建造房屋等等。

黄也迪和黄乌等人互看了一眼,黄乌上前说道,她很感谢对方能想到他们黄氏,但是这个山谷是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怕是有人不愿意迁走,所以他们得商量一下。那人笑笑表示理解。并且表示,他愿意等候他们的回复。说完,伊洛部族又递上他们的礼物。竟然是两头牛一口猪以及粟米高梁等粮食作物。

看来,伊洛部族的发展要成熟得多。黄也迪装作很欢喜的收下了这些礼物,也让人拿来了食物送给他们。对方接过食物后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离去了。

他们一走,黄乌脸上的笑意就渐渐消失了。五个人三步并作两步走回会议厅,部落里的男女老少很都很自觉的等候在了那里。

黄乌把伊洛部族的大意告诉了大家,并征询他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