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羡慕嫉妒,还有些眼红。但是苏叶还算有些理智。毕竟她妈陈爱兰同志当初能把苏奶奶赶下台,自己当家多年,那也是有些本事的。

几个孩子虽然都没出息,但是有一条教育的很好,那就是怕妈。

甭管是窝里横的老大,还是懒货老二,亦或是苏叶这种娇气包,能在别人面前耍横,但是到了陈爱兰面前,那都是乖乖的。

陈爱兰说话,他们也听得进去。她说让闺女和苏青玉好好处,让苏青玉开心,苏叶就只能忍着心塞这么干。

平时看着苏青玉的时候,就尽量笑脸相迎,笑不出来也得笑。当然,让她像大嫂那样,每次青玉回来就端茶递水的办不到,顶多就是端盘葵花籽。顺带帮着盛饭。

苏青玉也发现苏叶的变化了,心里挺满意。

她最不喜欢同龄人之间闹矛盾了,感觉很浪费时间。纯属没事儿找事儿。苏叶能想开,总算说明是有点底线的。她两辈子也就这么一个有些血缘,还要长期相处的亲姐,自然也希望苏叶以后好一点。而且她自己是女性,就对女性感情更深一些,希望身边的女性能够过得好。

吃完饭之后她闲着也是闲着,就找苏叶说闲话聊天。

“叶姐啊,你之前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苏叶心里正闷着呢,听着苏青玉说这话,闷着声没说话。

苏青玉嗑着瓜子,教育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不就是女孩的小心思吗?你是不是觉得家里人都对我好,你吃醋啦。”

这话一出,苏叶直接酸的眼睛都要红了,带着鼻音道,“别提了,别说爷奶爸妈了,就连哥他们都对你好。我长这么大,我哥都没给我抓过一次吃的。他都自己偷偷吃。”

苏青玉看着她鼻子都开始红了,给她擦擦眼泪,“哭啥啊,有啥好哭的,对我再好,那不也是你亲哥吗?”

“我就是难过。”

苏青玉两手一摊道,“傻了吧,你难过,我和二哥也不在乎。”

“……”苏叶感觉自己被扎心了。

苏青玉道,“所以啊,你难过就伤害你自己一个人。对别人没啥好处。你得往开点想,为啥他们对我好啊,那当然是因为有好处啊。我要是你啊,我也学着他们对我好。和他们竞争。使劲儿捞好处,比他们捞更多。让他们难过后悔去。嫉妒和哀怨是最没有用的感情,只会害了你。我要是个坏人,我就故意给你在城里找个有毛病的对象,你们也不知道,肯定还要感谢我。等你嫁过去了,天高皇帝远的,家里人也不知道,你一辈子不就毁了?”

苏叶瞪眼,“啥毛病?”

“比如年纪大啊,缺胳膊断腿还打老婆啊。”

“……!!!”苏叶真的是被苏青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作为一个没见过啥世面的农村小姑娘,她真不知道还有这些害人的方法。她能想到最厉害的招数就是在外面说闲话,坏人名声。

苏青玉见她吓到了,就安慰道,“别想多,我只是打个比方,我不是那种人。和你这么说,就是想告诉你,别为了一些小事和人结怨,到时候被人整治了你都不知道。咱们自家亲姐妹不计较,外人可不会。心胸开阔点,与人为善,对你好处多着呢。”

苏叶吸了吸鼻子,“……啥好处啊?”

苏青玉掰手指头,“钱啊,工作啊,你有了这两样,你还需要啥?”拍拍她的肩膀,“这就是聪明女孩该干的事儿,你自己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道理?”

苏青玉一走,苏叶歪自己起床上想半天,想着自己这几天偷偷委屈自己,也没人注意。连她少吃了饭,都没人管。估摸着奶还要觉得家里节省粮食了。

除了她自己饿肚子,还有啥好处?

再一想二哥苏卫民那个嘚瑟的样子,不就是靠着青玉弄了个拖拉机手的工作吗,就开始翘尾巴了。

还有妈,也是一心为了大哥当大队长,连她都顾不上了。

不就是工作吗,她也能有呢。她作为女同志,和青玉处的几乎还多呢。肯定能比大哥二哥厉害。

……

十二月初,苏青玉又收到了海城寄过来的信和东西。

寄的东西是几件旧棉袄,都是以前穿的。信是苏静和徐美芳写的。

苏青玉也不着急看信,直接拿着报复和信回了家里。拿了两件花哨的棉袄给了苏叶和刘巧巧一人一件。可把两人乐坏了。

特别是刘巧巧,这么多年都没穿过一件好衣服。现在冷不丁的就分了一件,感激的眼睛都红了。她就说了,这整个苏家,就只有青玉对她最好了。连她男人都没给她扯过一尺布呢。

“那啥,青玉啊,我下午拆被子洗,你那被套也要洗了吧,我给你都洗了。你看你还有啥都要洗的,现在地里活也不多,我有时间呢。都给你洗得干干净净的。”

苏叶抱着衣服正美滋滋的,听到大嫂这么说,立马道,“嫂子,你不是要给妈和奶洗吗,青玉的事儿就交给我吧,我比你闲,我有时间。”

刘巧巧:“……”小姑子啥时候变这么勤快了。

苏叶不理她,对着苏青玉道,“青玉啊,都交给姐吧,姐给你洗干净。用热水洗。”

苏青玉喝着热乎乎的麦乳精,点点头,“都行。姐对我真好。”

苏叶顿时笑了,“谁让咱是亲姐妹呢。”瞅瞅,她要是想做一件事儿,比二哥都厉害,比大嫂更方便。

苏奶奶对东西不感兴趣,就问苏青玉信里写了啥,她大儿子有没有啥话交代的。

苏青玉道,“没啥,信是我妈写的,我爸一句话也没说。”

“……咋回事啊?一句关心的都没?”苏奶奶有些受打击。

苏家其他人也看着苏青玉。

苏青玉叹气,“我可能知道为了啥。上次我姐给我写信和我说了,我哥……就是我爸他之前那位生的大儿子要结婚了,我爸现在一心扑在了儿子身上了,可能顾不到我了。”

“胡闹!”苏奶奶生气的不得了。青玉这么好的孩子,咋就扔一边不管了呢。让她来当知青的也是老大,现在不管的也是老大。

老大这也太过分了。

苏青玉道,“没事儿的奶,我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我爸一直都比较疼我哥他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也不计较。我现在有爷奶疼,我很开心。”

苏奶奶见她这样子,觉得心疼。

毕竟现在她对孙女的感情,已经超过了那个都不知道长啥样的儿子了。“我要是见了他,我一定要骂他。儿子算啥啊,我养儿子不也白养了吗?一个个不孝的东西。”

苏有材:“……”关他啥事儿,自从被打了之后,他都成大孝子了。

苏家其他人看着苏青玉,突然有些同情。

毕竟青玉人这么好,还这么聪明有出息,整个苏家屯,谁家都希望有这么个闺女,大伯/老大竟然不疼。

太委屈了。

苏叶也觉得她委屈,想着自己之前还吃醋,还嫉妒呢。难怪青玉之前和她说那些话,想的那么透彻,原来她自己在家里也受委屈了。连青玉这样厉害都受委屈,自己受委屈好像也没啥了。人这一比较,苏叶顿时觉得心里啥不满都没了。

苏奶奶道,“没事儿,以后爷奶疼你。你二叔二婶也是。老二家的,听到没,谁要是对青玉不好,我就找人揍有材!”

“……”

陈爱兰道,“我把青玉当亲闺女疼。”

苏叶:……明明比亲闺女还好她咳了咳,“我也把青玉当亲妹子疼的。”

苏卫民不要脸道,“我都恨不得把她当祖宗供着了。”

陈爱兰直接巴掌拍他后脑勺。“不着调的东西。”

苏青玉笑着道,“都不要担心我,我现在好得很呢。我这么多亲人,不怕没人疼。”

苏奶奶道,“就是,咱不缺人疼。你爸要是对你不好,我就不认他。”

苏青玉抿着嘴笑了笑。

对,就不该认他了。

经过这么一遭,苏军强同志在苏家人的心里,本来开始转好的印象又回转了几分。

毕竟苏青玉的出息,以及对苏家的改变,让他们对苏军强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金大腿也没有那么期待了。

而感情上面,他们当然更偏苏青玉这个相处多日的人。

至于苏军强,也就苏爷爷苏奶奶对他有血缘上的感情而已。

苏青玉琢磨着,再这么发展下去,就算以后苏奶奶见到大儿子,知道这个儿子其实一直不认她,应该也不会太伤心了。

回到屋里,苏青玉才拆开信件看了看。

徐美芳和苏静写的信内容其实差不多。

她们两人都感觉到苏军强自从儿子要结婚之后,就开始变了。徐美芳之所以觉得他变了,是因为苏军强和她说了,以后苏静结婚的事儿,他不操心了,让徐美芳自己操心。这让徐美芳觉得,苏军强如今开始计较他们是重组家庭的事儿了。开始分个远近亲疏了。她认为是因为苏青玉下乡了,没有了这个纽带,两人关系出现问题了,让苏青玉平时多给家里写信,让苏军强对她感情亲近一些。

信件最后,徐美芳还真情实感的写到,“青玉啊,妈会给你想办法,让你尽快能够回到海城,回到家里的。”

苏静认为苏军强变了,是因为苏军强虽然真的不催她结婚了,但是对她态度不好了。以前两人相处的时候还有些父慈女孝的场景,现在苏军强回家回的少,回来了两个眼神都不给她。而且现在对她妈也没以前那么亲密了,她觉得都是因为新媳妇要进门的原因。

而因为上次苏青玉一封信就让苏军强放弃给她找婆家的打算,让苏静认为苏青玉这个亲闺女确实有能力扭转苏军强的想法,所以苏静现在把希望都放在苏青玉身上了,让苏青玉帮她多说说好话。等她以后找到好对象结婚了,就把岗位给苏青玉,让苏青玉可以回城。

看着这些信件内容,苏青玉笑了。

之前在海城的时候,都希望她下乡,把她往外推。现在倒是知道她的重要性了。

一个一个的,真把她当工具人呢。

真没意思。

她都懒得帮她们给苏军强写信了。没打电话给苏军强挑拨一下,就算她心善了。她要是狠一点,海城苏家那边得散伙了。

不过散伙对她也没啥好处,她懒得管。

反正海城那边现在这个情况了,等新媳妇进门了,矛盾多着呢,她才不掺和。

将信件烧了之后,她就整理寄过来的钱和票证,琢磨着能过个好年了。

苏青玉很快就将海城给扔到脑后,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去。

公社这边的砖瓦窑经过十来天的建设,已经彻底建好了。毕竟面积也不大,人又多,大家也很卖力。

苏青玉听到消息,立马就往公社跑了。

这些壮劳力好不容易给召集起来了,就这么散伙了可不行,不如就直接烧砖算了。

吴主任好些天没见着苏青玉了,见苏青玉又往这边来了,就琢磨出规律来了。这苏知青就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怎么了,这是有事儿?”

苏青玉笑着道,“还是上次和您提过的,咱自己租砖瓦窑烧砖,给场地费和煤钱。您说要和书记商量,我这不是一直没好打扰您吗?”

吴主任恍然大悟,“哦,你说这事儿啊。我之前书记提了一嘴。他倒是没啥意见。”

其实何书记听到这法子之后,是很支持的。

因为砖瓦窑刚开起来,谁也不知道效益咋样。一个砖瓦窑需要的工人太多了,光这么养着太费钱了。

所以何书记一听还能这么办,觉得这法子挺好,这样一来,公社不需要另外养着人了,虽然可能赚的少,但是可以稳赚不赔了。

当然,吴主任有心让苏青玉不能太骄傲,所以也没说那么明白。

苏青玉可不管这些,只要没意见,那就是达成目的了。

她道,“那,要不咱就趁热打铁,直接烧砖?正好这大冬天有空,咱烧了砖块了,开春直接建学校。我们还能多烧点,公社这边到时候也用得上呢。”

吴主任笑着道,“你这还次次都把公社的好处算进去了,我是不是得感谢你?”

苏青玉笑道,“吴主任您这就见外了,咱都是公社的一份子,当然不能忘了咱公社了。”

“行了,去吧去吧。”吴主任摆摆手。他就怕好话听多了耳朵痒。以后听不进去坏话了。

见苏青玉要出门,吴主任又想着个事儿了,干脆道,“年底了,公社也要把你们那边大队长定下来了。何书记夸了苏卫国同志,说他干活踏实,这次砖瓦窑工作做的好。”

苏青玉立马回头了,扶了扶自己的镜框,“吴主任,公社这是选定了?”

吴主任道,“也不是说选定,算是暂代吧。干一阵子之后,还得你们那边大队的投票选举,大伙儿都同意了,才能正式上岗。基层干部,那必须有群众基础。”

苏青玉心里高兴不已,嘴里还道,“公社眼光好,选定的人肯定是得群众支持的。”

吴主任道,“你可要盯着他好好干啊。再出问题,你们大队就说不过去了。”

“保证让领导满意。”苏青玉严肃道。

眼看着这事儿说完了,吴主任突然道,“对了,苏卫国同志认识许副社长?”

苏青玉道,“不认识啊,我哥那样子的人,连大队长都不熟呢,咋可能认识副社长呢。咋了?”

吴主任状似无意道,“没啥,就是这次提名的时候,他直接挑明了说别人都合适,苏卫国同志不合适。说你哥太老实了,脑子太直,不适合当大队长。”

苏青玉一脸惊讶,“啊,我们没得罪他啊,吴主任,这没啥问题吧。”

“ 不会的,何书记还是很欣赏苏卫国同志这种品质的。许副社长的意见直接被否定了,连朱社长都当场直接拍板定了你哥了。”

苏青玉拍了拍心口,“吓死我了。”

吴主任笑道,“我就是好奇而已,没事儿。”

苏青玉放心的点点头。

等苏青玉走了,吴主任就琢磨着了。老许为什么要针对苏卫国。既然不是苏卫国本人得罪了老许,那可能是因为苏有福那事儿?毕竟苏知青来公社找苏有福的时候,苏有福可正好在老许家里呢。

老许因为这事儿还被批评了。

看来是这么回事。

离开吴主任办公室,苏青玉又遇到了许副社长。

许副社长端着搪瓷杯子正在看资料,见苏青玉路过,就说了一句,“让苏有福别惦记我了。”

“知道啦。”苏青玉回了一句,这才上车走了。

其实就算许副社长不和她这么交待,她都不准备再找许副社长第二次了。

连帮助苏卫国当大队长,都要用和公社书记还有社长唱反调的方式,这说明许副社长和书记社长他们关系不好啊。

特别是和朱社长关系肯定非常不好。所以朱社长才会急着当场拍板苏卫国。这矛盾是有多深刻啊。

苏青玉当然也要和这位同志离得远远的了。

相信这位许副社长也是这么打算的。

砖瓦窑建好当天,厂里还搞了个简单的仪式。

办完之后,砖瓦厂这边就正式烧砖了。

指导着烧了第一窑砖块,才意味着,红旗公社砖瓦厂建设大业成功完成了。

从此以后,红旗公社有了自己的砖瓦厂,而且烧的砖块比县里还要好。

以后想搞建设了,公社这边都不需要在外面拉砖块了,想咋建设就咋建设。

这从头到尾都是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搞起来的,因为这事儿,何书记心里,苏家屯都印象都扭转过来了,觉得这些社员们都还是很朴实,很能干活的。

何书记一高兴,就当场宣布了苏卫国当苏家屯大队的代理大队长。

苏卫国激动的整个人都愣住了,都不知道咋反应,该说啥了,激动的看着何书记半天说不出话来。

何书记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做一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苏卫国磕磕巴巴道,“我,我会,会的。”

何书记笑了笑。当基层干部就应该这样踏踏实实的人,不会动脑子也没关系,严格完成公社安排的工作就行了,总比某些阳奉阴违的基层干部强多了。

这事儿当然不能简单的宣布就行了,还得通讯员把单位的文件送到苏家屯去。

所以苏卫国他们还在为大队烧砖的时候,这消息就送到了大队部办公室这边了。

看着这单子上面的名字,大队部的干部们竟然都不觉得意外了。

别说公社点名了,就是不点名,让社员们投票,他们都觉得肯定是苏卫国票数最多。

就是有时候想着以前的苏卫国,再想想现在这结果,总觉得特别玄乎。

这要是放在过去,谁能想到有一天,苏卫国那样一杆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还能当上大队长啊。

而且还是公社这边任命的。

太玄乎了。

苏大宝道,“这通知就贴出去了?”

“贴。”张主任点头。“以后啊,咱就有大队长啦。”

苏小六道,“我倒是觉得卫国哥当大队长也挺好的。至少我不怕他欺负人。”

张主任点了点他的脑袋。

大队部这边通知贴出来之后,整个苏家屯都沸腾起来了。

他们大队终于有了大队长了,就是苏卫国。

人家这还是公社领导亲自任命的干部,得到公社领导看重的。

“卫国这是真的出息啦,都被领导看中了。就是人年轻了。”

“我觉得卫国挺好的,这才是干活的领导。年纪大有啥用啊,瞅瞅以前有福当队长的时候,啥也不给咱弄。还是卫国好,也不在队里说啥好话,冷不丁的就把事儿办了,带大伙挣钱去了。”

大伙儿一想也是,卫国还是给队里办了事儿的,总比其他只会说好话拉票的人好。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我迟到了五分钟……

☆、第 4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