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听到这消息,眉头一挑,心情确实好了一些。

苏青玉笑道,“你这阵子辛苦了,我们都看在眼里,大家也不是故意欺负你,该给你配备的,后期会一直配备的,你就多担待一下。”

看到希望了,张明心里也没那么多怨言了,点点头,“我没问题的。”

苏青玉道,“那就好,我还想着你要是还忙不过来,就把朱琳安排过来帮你的。”

朱琳瞪大了眼睛,“姐!”

张明也瞪大眼睛,立马道,“不需要,我可以!”

“好,那就好。”

苏青玉点点头,就带着朱琳走了。

朱琳还有些激动,“姐,你不会让我去养猪吧,我对你这么忠心耿耿。”

苏青玉笑着拍她的肩膀,“不会,我怎么会安排你去养猪呢。我刚是吓唬他而已。”

“我也吓到了。”朱琳立马笑了。要是让她去给张明当下属,她可真要憋屈死了。

不过等苏青玉近了综合办公室之后,她突然意识到啥了。“为啥让我去养猪场能吓到张明?我有那么差劲儿吗?!”

综合办公室里面,吴主任最近也是乐呵呵的。

猪崽子那么好,让大家都看到希望了。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这事儿干的好,还想以后自己再培育母猪呢。

这也是他一手促成的,让他再何书记他们面前说话也更有分量了。

见到苏青玉来了,他脸上立马扬起了笑容,笑称道,“苏校长来了。”

苏青玉笑着道,“您就别笑话我了。我这都不好意思了。”

“听说前几天选举,还有人选你当队长呢。”

吴主任打趣道。

知青被投票选大队长,这还是头一次,好多人都当乐子听了。

“都是乡亲们信任我,抬举我。 ”苏青玉不好意思道。

吴主任给她杯子里加热水,“那也说明你平时工作做得好。对了,你这来又是忙什么啊?还不放心你们那猪仔?”

苏青玉摆手,“没,咋可能不放心呢。在公社这边,我最放心了。我来说的事儿另外一件事儿。”

吴主任道,“啥事儿啊?”

“我这不是之前关于教育的文章登报了吗,我觉得上面确实很重视基础教育啊。咱们队里这也是走在前面了,我相信,上面肯定也是在关注我们的。”

吴主任咳了咳。

他可是知道的,是先有了文章,才后有公社宣传基础教育这事儿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

苏青玉装作啥也不知道一样,继续道,“我这几天就又给咱公社想了个招儿。来展示我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吴主任问道,“什么招?”

“我们应该想办法激励和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对优秀的孩子实施奖励。如何评判一个孩子优秀呢?除了平时的表现之外,那当然还是看他的知识学习程度。考试最能反映他学的怎么样了。”

吴主任点头,“每年学校确实也是有考试的。但是成绩都不怎么样。”

苏青玉道,“所以啊,我就想到一个办法了,既能让老师们重视,也能让孩子们重视。”

“什么办法?”

吴主任坐直了,认真问道。

苏青玉笑着道,“联合考试啊。红旗公社各大学校统一考试,统一批改,然后排名。对综合成绩好的学校予以表扬,对考试优秀的学生实施奖励,这法子又简单,又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未来还可以就这个写文章继续投稿,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红旗公社重视教育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打持久战。稿子我都打好腹稿了。”

“……”

作者有话要说:十点见。

☆、第 68 章

吴主任内心是尴尬的。

特别是听到苏青玉又准备写稿子投稿的时候, 这总让他想起公社上次当了马后炮还不承认的事儿。

苏青玉还在侃侃而谈, “其实我在海城的时候也参加过类似的考试, 当然, 我们那会儿是没奖励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模式更方便公社对学校的统一管理。到时候成功之后,我再写稿子一宣传, 没准以后别的地方还要向我们学习呢。”

虽然很尴尬,但是吴主任还是很希望红旗公社再次上报纸的。

他有些心动。

“确定能上报纸?”

苏青玉自信道,“我的文笔,您还不信?一般上过报纸的人,第二次就更容易上报纸了。”然后咳了咳,小声道, “而且, 我家有亲戚在报社工作。”

吴主任眉头都抬起来了,“上次……”

苏青玉立马辩解道,“上次可不是,上次那完全是因为我们公社工作做得好, 我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写的,充分展现了我们公社的成绩,这才被人看中了。”

这话谁能信?吴主任是不信的。

当然, 这也不重要, 反正结果是好的就行。

他这人虽然不喜欢搞浮夸风的, 但是浮夸之后能实现,那就是有能力啊。这种情况下,吴主任觉得苏青玉坦诚的告诉她, 她在报社有门路,比说她文笔好更靠谱。

“我和何书记提一嘴吧。”

苏青玉不乐意了,“吴主任,咱现在去提吧,我都迫不及待的写文章了。我要为我们公社争光添彩。这次我要把吴主任您的大名写上去。”

吴主任:“……”

两人又去找何书记。

何书记和朱社长关系好,两人正在商量着这一窝小猪出栏之后,如何让母猪休息一下,给母猪再重新配种。再配一窝之后,他们就不准备卖猪仔了,而是准备在公社搞养猪场,多产猪。以后也是公社一笔收入。

商量的正热闹,就见吴主任带着苏青玉过来了。

如今苏青玉那可是公社的熟人了,就没人不认识的。

何书记和朱社长也对着知青同志很欣赏。

能给农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人,那都是值得农村同志们感谢的。

“小苏来了。”何书记亲切喊道。

苏青玉也亲切的打招呼,“书记,社长,又来叨扰你们了。”

朱社长笑哈哈道,“要是有好事儿,欢迎多来打扰。”

吴主任道,“还真有事儿,就不知道好不好。”

“哦?是什么事儿?”何书记看向苏青玉。

苏青玉就把提倡搞联考的事儿说出来了。

当然,面对两位公社一二把手,她有些话肯定是不能和对吴主任说的那样的。

她就从公社的角度来分析了联考的好处。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规范化。特别是学校这种地方,更应该规范化。学校的孩子,那都是咱公社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啊,咱得时刻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动态。失去混日子了,还是真的学了?”

何书记和朱社长都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既然公社让孩子们都去念书,那肯定不希望他们去混着玩啊,要不然在队里干活不更好?为了监督他们学习情况,鼓励他们上进,不虚度光阴。也为了体现咱们公社在管理方面的规范化,我认为,联合考试很有必要。”

她发表完意见之后,何书记和朱社长都没说话,而是自己也在脑子里细细的思考这么做的影响。

对公社有什么好处,对公社有什么坏处。

这么一想,好处倒是很多。就和小苏同志分析的一样。同时也是对学校的老师们的一种监督。不让他们在岗位上面混日子,让他们有紧迫感。

至于坏处,顶多就是以后要多关注一下学校。

不过既然当初公社走了这条路,宣传重视基础教育,还划了片区学校,多关注学校也是应该的。

何书记看着朱社长,“老朱,我觉得还行,你觉得呢?”

“我也觉得可以试试。”朱社长道,然后看向苏青玉,“小苏啊,你这个校长没白当。想法很多嘛。”

苏青玉抿着嘴笑了,“我想着自己既然干了这个职务,我就得多思考,想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领导们管的事儿多,要是事事都等着公社这边想法子,那领导们多累啊。”

何书记笑着道,“年轻人脑子活,就该多用用。你这想法很不错,这事儿我们会和公社小学这边商议一下具体怎么实施。”

苏青玉高兴的不得了,“多谢领导们认可我的想法。”

朱社长哈哈的笑着摆手,“不用你谢,以后多出好主意就行。”

苏青玉心里可巴不得多出主意呢。

虽然这事儿还没正式出文件,但是既然公社两大领导都同意了,吴主任这边也同意了,那么事儿就差不多定下来了。

苏青玉心里松口气,跟着吴主任离开何书记办公室,她喊住了吴主任,“吴主任,我有个事儿想问问您。”

吴主任这会儿心情也好,听到她这话就笑道,“啥事儿?”

“我们公社每年种地,是非得按照公社的指示来种吗,咱能种点别的东西吗?”

吴主任好奇道,“咋了,你们这还想种别的东西?”

苏青玉笑道,“每年都种这些粮食,感觉都没啥花样了。要是想种点别的东西,又好像没种子。”

吴主任笑着摇头,“当然没别的种子,咱这都是从上面领的。每年上面就给咱分配了这些。咱们这些年种的好好的,国家当然每年也要按这个发。咱们每年也能根据上一年的收成和上面汇报来年的计划。要不然你以为啥叫计划经济?”

苏青玉当然知道啥叫计划经济,她现在就想知道,怎么才能合法种植别的农作物。“那,要是咱大队想种别的东西,行吗?”

“那可不行,”吴主任坚定摇头,“你们变了,那就打破了公社的计划了。再说了,我们也没种子给你们。”

苏青玉可不放弃,追问道,“那要是我们不占用目前的耕地,我们再开荒,然后自己找种子种植,可以吗?”

“这个……”吴主任细想,这样就没啥影响了,“只要不影响地里的工作,那是没问题的。当然,交公粮那也是要重新划分比例交的。不能说开荒之后的地就不交了。除了农民自留地之外,一切土地产出都是要交公粮的。”

苏青玉心里又落地了。

虽然不如她之前想的那么容易,还有些坎坷,但是好歹能种的。她爽快道,“那是必须的,咱也盼着多交公粮,支持国家搞建设呢。”

吴主任见她回答的还挺认真,问道,“你们还真想种别的,想种啥?”

“就想想,还没决定。”苏青玉模糊的回道,事儿没办成,她也不准备先说出来。

“行吧,别瞎折腾就成。小苏啊,我说实话,你现在在公社表现很好,以后没准回城的机会就给你了。你别闹出事儿,到时候回不了城。”

吴主任这话可算是推心置腹了。

可惜苏青玉暂时是真的不想回城。做事有始有终,好歹也要干点成绩才能走。她笑道,“我保证不给组织上添麻烦。但是也不需要占用回城名额,我想留在这里搞建设。直到国家需要我们回去的时候,我再回去。”

吴主任惊讶道,“那万一一辈子不让你回去呢?”

苏青玉一脸坚定,“那,就一辈子扎根在这里。”

“……”吴主任久久说不出话来。他见识过很多的知青,几乎是每个人都想回城。

苏青玉还是第一个真的打算把自己奉献在这片土地上面的知青了。

好同志啊。

他对苏青玉的印象又上升了一大步。这真的是一位没有私心的好同志。

回去的路上,苏青玉就在想着开荒的事儿。

但是如果开荒,人力上面就不够用了。

知青们都被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了,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也解放出来了。本身劳动力就不够用了。

如果开荒种地,那有需要不少人。也不可能冬天去干这活。冬天土都冻住了,去年挖学校地基都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挖大片的土地了。

而且她也不想等那么久,一年的时间多宝贵啊。不能浪费。

要是能搞到收割机和播种机就好了。

以前学历史的时候,好像有提到过这一部分。似乎这个年代也有这东西,虽然落后,但是也能派上用场。顶一部分人力把。只是用的地区很少。这时候以人多力量大为口号,对这种机械化产品并不依赖。

种田的人当然够了,可要想干别的,这人还是不够啊。还是得依靠机械。

“青玉姐,想啥呢?”

朱琳坐在她旁边道。

苏青玉看向她,“你爸,应该不止认识咱县里这些机械厂吧。”

说起自己老爹,朱琳就嘚瑟了,“那当然了,我爸可是海城的钢厂副厂长,认识的人可多了。就咱县里,他还不一定看得上。你问他干啥啊?”

苏青玉就叹了口气,“小朱啊,你这一天到晚的跟着我胡混,不行。”

“这怎么是胡混呢?我这不是给你当助理吗,我爸也有助理。”

朱琳骄傲的说道。

苏青玉道,“你不觉得给人能当助理,没面子?”

“面子算啥啊,舒坦就成。”朱琳毫不犹豫道。

苏青玉:“……”得了,这和张明当初没区别。

朱琳又问道,“姐,你还没说你干啥问我爸呢。”

“没啥,就问问。”苏青玉也没继续说了。在办事儿之前,她还得先改变朱琳同志的观念。

这好日子过多了,朱琳同志就没上进心了。这可不行。

苏青玉也挺后悔,本来觉得这孩子年纪小,当初也是自己的铁杆支持人之一,平时也就多照顾一下了。现在看来,还是不能松懈。年轻人咋能没追求呢。没追求,怎么能尽心尽力为队里办事呢。

回到公社,苏青玉就一脸神秘地去了大队办公室。

大队干部们都在,还在热热闹闹商量猪仔的事儿呢。

见苏青玉来了,都笑着打招呼。

他们可都知道,苏青玉今天是去公社养猪场看猪仔去了。就问她公社的猪仔情况。

“公社还能亏待了咱们猪仔?养得好得很。”苏青玉笑着道,“咱的人在那边看着,一头也不会少。”

大伙儿就放心了。虽然少了猪仔,公社也会赔钱,可他们宁愿不要赔款,也要猪仔啊。

苏青玉道,“这事儿你们就别操心了,我得和你们说另外一件事儿。说起来也算庆幸,我得亏去了公社了。这才听到一手消息,要是晚了,估摸着得吃亏。”

见她这神秘兮兮的样子,苏卫国连忙问道,“啥情况?”

苏青玉搬了把椅子,一副准备长篇大论的气势。助理朱琳拿着搪瓷杯子,从苏卫国桌上抓了一把茶叶撒里面,给泡了一大杯茶。

苏青玉润了润喉咙,这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开口了。

“我今天去找吴主任问猪仔的事儿,他就顺嘴问我了们学校情况咋样,说公社最近很重视学生教育问题,这也不奇怪,去年不是就专门发文件了吗,今年他们又准备抓一把劲儿,搞个新动作。”

“啥新动作?”苏卫国一脸紧张。

“公社中小学联合考试。”

苏卫国:“……”

大队干部们压根不知道这是个啥,赶紧问苏青玉。

苏青玉就把这词儿解释了一遍。

张主任道,“确定吗?”

“我也纳闷呢,吴主任那语气还挺确定的,然后还让我提几个意见,我就顺嘴提了提,他竟然觉得挺好,立马就带我去找何书记和朱社长了。”

“哎哟,这啥意见啊,他这么重视。”苏大宝惊讶道。

其他大队干部也盯着看。

苏青玉叹气,“也没啥啊,就是说既然要考试,那就给孩子们一点奖励,鼓励一下大伙儿啊。”

大伙儿跟着点头,觉得这建议好。考试考得好是必须有奖励。

苏青玉接着道,“谁知道何书记和朱社长竟然也很重视这问题,然后他们就在办公室讨论联合考试的问题。虽然还没定下来,但我听那个语气,肯定是要实施的。我一想着我们队里这情况,我就赶紧跑回来报信了,生怕慢一步要吃亏。”

苏卫国:“……”

张主任笑着道,“这有啥好怕的,都是一样念书,一样考试。”

“错了错了”,苏青玉急的拍桌子,“我们现在连老师都还没正儿八经的招呢,就算招聘了,如果九月份开学,我们也落后了。你们别忘了,我们队里那些孩子们都多久没去学校了,这去了学校,能学的好吗?落后了,落后一大步了!咱队里之前可还被表扬过了,你们说,多少队里等着抓把柄呢,这要是落后了,不得被踩一脚?”

这可让干部们意识到了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