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玉道,“不,没有过去。我得和公社争取,请老师们去我们学校。当然不是教小学生,我是想请老师们教教我们学校的老师。”

几位老教授看着她,都觉得她这是在异想天开,或者说是在开玩笑。

老太太无奈道,“年轻人,别冲动。”

苏青玉坚定道,“我从来不冲动的。”

白发老知识分子道,“你自己得保持清醒,和我们沾上边对你没好处。”

“好处多着呢。”苏青玉笑着道。

也不好在农场耽误太多,苏青玉将玉米饼留下,就匆忙走了。

这些老教授们也没当回事,只觉得这年轻知青是太天真了。

苏满贯则喊道,“青玉,啥时候来看我啊。让我妈来看我。”

苏青玉头也不回,挥挥手,“好好改造。”

回苏家屯的时候,苏青玉顺便去公社学校那边将考试要用的试卷给带回来了。就锁在自己房间里面。等考试那天拿学校去就行了。有了试卷,后面的工作她都不需要操心了,到时候监考批改试卷,都有人做。按成绩录取,她也不用操心。

放好试卷,她就去了苏有福家里说了苏满贯的情况。

说自己特意去农场看过苏满贯了,还给他买了吃的去的。这花的钱,说的话,总不能都白做了。

可把苏有福的媳妇和老娘感动坏了。

觉得苏青玉这人真是没得说的,心太善了。也太真心了。

回了苏家,苏奶奶问她咋又去苏有福家里了。

苏青玉就把自己去看苏满贯的事儿说了。

苏奶奶嫌弃道,“你看他干啥,哎哟喂,这娃真是丢人了。”扒女厕所这事儿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这不都是为了给我哥攒点人情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苏奶奶又嫌弃的看自己大孙子,“卫国啊,你自己也多费心。”

苏卫国捧着饭碗,“奶,我很用心了,我每天都去地里监督工作,办公室都很少待,你看有福叔以前就只在办公室呢。”

苏奶奶还是哼一声。看向儿媳妇,“看看你儿子,还顶嘴。我儿子可从来不顶嘴。”

苏有材:“……”他这也不敢啊。

苏卫民和苏叶都偷偷的笑。心道自己以后绝对不能和老爹这样窝囊。

苏青玉道,“说起种地,我今天去农场之后倒是有一个想法了。”

苏卫国觉得青玉这是给他解围呢,立马问道,“啥想法啊?”

“咱现在队里安排了老师和工人之后,田地里人就干活少了,这人从哪里来?总不能立马生了立马能干活吧。今天我去农场就想到了,劳改农场那边不都是人?”

苏家人一听劳改农场,头皮发麻。

在老实人心里,那就是个不能说的地儿。

苏叶道,“青玉啊,你不会想把那边的人弄苏家屯来吧。”

“那肯定不会啊,只弄一部分人就行了。那些干了真真实实坏事的,那肯定不能弄回来,不好管理。但是那些下放的知识分子啥的,就能行。把他们弄咱队里来干活,咱这不就能多了一部分人力吗?我还准备开荒种点别的东西创收,这都需要人力,我最近正发愁呢,正好就想到这法子了。这是命运的安排啊,必须让咱大队越来越好的。”

苏爷爷苏奶奶担心,“会有影响吗?那些可都是臭老九。”

苏青玉道,“啥影响?能给农场干活,凭啥不能给咱大队干活?公社不能这么偏心。哥,咱必须争取资源!”

苏卫国想起以前青玉和他说过的,要和公社争取资源这事儿。

现在就来了。

作为大队长,他责无旁贷。

“你说得对,咱需要人,就得找人来帮忙。”

“哥,你太有魄力了!”苏青玉夸赞道。

被苏青玉一夸,苏卫国就有些飘了。他家青玉妹子那是多出息的人啊。他严肃认真道,“只要是为了队里好,我就一定会拼命争取。”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十点见。

☆、第 70 章

第二天, 苏卫国上工的时候, 就顺嘴和大队干部们提了一下这个想法。这事儿不需要队里付出什么资源, 苏卫国也没准备开会商量, 只和大队干部们说了这么个事儿。甭管他们同不同意,自己这个大队长都是要去做的。

毕竟他可是和青玉说了大话的, 只要为队里好的事儿,他拼了命也要去办。

苏青玉道,“必须要从外面搞人力进来,要不然人不够,咱队里年轻人以后咋还能当工人呢?得有人顶替他们的位置啊。”

这话说的有道理。

大队干部们深以为然,有了老师和工人之后, 大队少说也少了几十个年轻人呢。这些年轻人也算是主力了。

而且能从外面弄人来干活, 干啥要让自己队里年轻人困在土地上面呢。

甭管从哪方面来讲,青玉这办法都是好办法。

农场那些人都是要劳动改造的,不用给他们分粮食,只需要吃饱饭就成了。

这些人力那是最划算的。

在哪里都是干活, 咋就不能在苏家屯干活呢。

说起来还是亏啊。

之前队里咋就没想过呢。说起来六几年的时候,公社当时还提出来要下放人到他们队里的,只是当时他们觉得麻烦, 也不想接手这些思想不好的人, 所以才拒绝了。

亏了亏了, 亏大发了。

完全不用征求意见了,都十分支持苏青玉的想法。

苏卫国底气更足了,和苏青玉坐上拖拉机, 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往公社去了。

苏卫民一路上还挺紧张,“这事儿能成吗?”

“不能成也必须成,为了大队好,我连命都能不要。”苏卫国这会儿完全入戏了。

苏青玉拍他肩膀,给他竖起大拇指。

苏卫国咧着嘴笑开了花。

苏卫民:“……”

到了公社,苏卫国挺直腰杆,和苏青玉直接去找何书记。

他们来的早,何书记还没出门,正好碰上了。

何书记笑道,“小苏这是来问联考的事儿的?这事儿已经在商定了,今年六月份期末考试就实施起来。”

苏青玉笑道,“感谢公社对我的信任。”

“你们能为公社提意见也是好事嘛。”何书记也亲切的笑道。对于能给公社带来进步的人,都是好同志。

他又看向苏卫国,“卫国同志是有什么事儿?”

苏卫国腿有些软,好在身边就是苏青玉,他咽了咽口水,一脸认真道,“书记,我是来和公社求助的。”

何书记诧异道,“你们不是发展很好嘛,还需要公社什么地方帮助?”

苏青玉道,“此事说来话长。”

何书记指了指椅子,“那就坐下慢慢说吧。”

终于能坐下了,苏卫国腿软也不怕了,就把队里如今的难处给说了。来的路上,苏青玉已经给他整理了脉络了,顺着苏青玉安排的一点两点,就这样一点点的说清楚就行了。

从教育说到养猪,从养猪又说到教育。

反正就是一切都是跟随公社的脚步走的,但是苏家屯底子薄,人丁稀少,地广人稀,人力资源不够啊。

“……我们就想到了劳改农场了。想着那边还有很多下放的同志呢,他们干活也是为了劳动改造。这都是改造,在咱苏家屯,那不也是一样改造吗?咱还能让他们去开荒,让他们体验劳动人民从无到有的勤劳苦干精神。”

苏卫国说完之后,气都没喘一下,又道,“他们在农场,还要给农场增加负担,在咱们那边去了,咱也能给公社分担一下。”

何书记皱着眉头,显然是有些不同意。

“这些人可都是劳改分子,可不能马虎。”

苏青玉道,“书记,我觉得我们队长这说法还是很有可行性质的。而且我们队里这么安排,也不只是为了苏家屯大队,更是为了公社啊。我们有了这些人力资源,我们就能安排人去开荒,然后试着种植一些新产品,如果种的好,那不是能在整个公社实行吗?”

何书记问道,“你们是要种新产品?”

“是啊何书记,您知道的,我们苏家屯产量一直不大,给公社拖后腿了,大队干部和社员们都挺亏心的,都想着能创收。于是集思广益,我们就想到了另辟出路,种这不行,那就种别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用现有的土地去种植,那就捣乱了公社的计划了,所以我们就自己开荒,这样就算失败了,也不影响公社,如果成功了,以后其他大队也能种这个,这不是对整个公社都有益处吗?”

何书记细细的听着,脑子里也在思考。

再回忆这些年来,整个红旗公社的变化。除了社员们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饿肚子之外,真是变化不大。要不然他也不会稀罕那十头母猪,也不会稀罕修建的烧砖厂了。

那不都是因为穷吗?

但是因为五十年代大炼钢和□□带来的影响,他们也不敢随便的做出改变,深怕造成不好的后果了。

现在苏家屯提出开荒试验,他这心里就有些心动了。

开荒实验,只要不影响日常上工,那还是很不错的法子。

“就是有些人,你们不好管啊。万一闹事怎么办?”

何书记有些担心,“有些人是打架进去的,小偷小摸的也有。就怕影响社员的人身安全。”

苏青玉道,“那样的人咱也不敢要啊,咱老百姓也管不了这些人。我提议啊,还是要那些本分的,好管理的人。没有什么杀伤力的。”

何书记仔细一想,“那也就是那些大城市下放来的臭老九了。”

苏青玉皱着眉头想了想,“年纪是有些大了。但是只要能干活就行。”

何书记道,“他们干了很多年农活了,应该也还行。”

苏青玉提议道,“书记,要不咱先试试?先安排一批好管理的人去试试,要是不行,人再给放回去。”

“你们着急吗?要是不急,我回头和老朱商量一下。”这是大事儿,何书记还是不想自己做主。

虽然只是几个人,但是这些人是从上面下放来的,还是要谨慎点的。

苏青玉在桌子底下踢苏卫国的腿。

苏卫国道,“急!非常急!”

苏青玉补充道,“对,我们还有三四天就要招老师了,急需人干活。而且您刚一说六月份要联考了,我们还得赶紧开班,安排老师先给孩子们复习一下知识。总不能等下次联考的时候,考的成绩太差了。咱苏家屯也想考出好成绩。”

何书记一听他们也挺服从公社的政策的,心里也很满意。“那行,你们坐坐,我去找老朱商议一下。”

苏青玉道,“书记,咱可指望您了。”声音听着有些可怜。

“知道知道。”何书记笑着摆手,然后走出办公室。

苏卫国顿时松了老大一口气。然后小声道,“青玉,那些臭老九年纪都大了,能干活吗?咋感觉有些亏呢?”

苏青玉没好气道,“有人就不错了,别挑了。你要找一些壮丁,你还得另外安排壮丁看着他们。”

苏卫国:“……”有道理。他点头,“还是你考虑的周到。”

基本上何书记同意的事儿,在朱社长这边就没什么问题。

大事儿上面朱社长都很支持何书记。特别是苏家屯这是要创收,要做第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这也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

公社不能给他们物力上的支持,在其他要求上面,当然是能帮就帮。

再说了,反正当初上面安排的时候也就说下放到红旗公社,也没具体哪个地点。给他们挪个地方,上面问起来他们也不是不能交代。

于是两人商量好了手续问题,确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之后,就同意这事儿了。

回办公室的时候,两人还一起过来的。

朱社长还表扬了苏卫国和苏青玉,说他们年轻人有上进心,也肯努力,是好干部。把苏卫国说的心里乐坏了。

本来还打算拼命的,这会儿命没拼,还得到表扬了。

还是青玉聪明啊。

农场所有人员资料都在公社保存着。

何书记让综合办公室找出来送过来了,就在何书记办公室里面,苏青玉和苏卫国开始挑人。

作奸犯科的不要,打架斗殴的更不能要。本地人不要。

最后就剩下知识分子了,苏青玉一看,除了那天见到的几位之外,还有几位别的科目的。而且这些人的年龄竟然比她想的要年轻。她那天看人家,觉得都六七十了,实际上年龄最大的也就六十二,年轻的也就四十多岁。

苏青玉有些唏嘘,“这几位我们苏家屯都要。”

何书记看名单,“八个人,都是知识分子。”

朱社长道,“这应该没什么不好管理的。他们还是很本分的。”

苏卫国立马道,“肯定没问题的,我们队里人都能帮忙看着呢。”

“嗯。”何书记点点头。就当场写了一张条子,写明这些人需要调到苏家屯生产大队进行开荒劳动工作。让农场的人按要求安排。还写了几个人的名字。最后盖了公社的章子。

“我让老吴去那边通知一声,他们也好准备一下。你们明天过去接人。”

苏青玉宝贝一样的拿过单子。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公社领导这样支持我们的建设工作,我们真是越做越有信心了。我真的很庆幸我来到了红旗公社。”

何书记和朱社长都笑了。

朱社长道,“当领导的要是连这点工作都不支持,那还当什么领导。你要相信组织。”

苏青玉忙不迭的点头。

表现的像个热血上进青年。

吴社长接到通知还挺惊讶。等苏青玉他们出了办公室,他就问道,“你这昨天去了一趟农场,今天就来要人,这动作也太快了。”

苏青玉道,“我得感谢您啊。要不是能去农场,我都没想到那边有劳动力呢。差点就错过了,幸好幸好。”

“想一出是一出,你也真是会揽事。非得和这些人沾上边。”

“公社不也管着他们吗,有公社在,咱啥都不怕的。”

吴主任摇头,“去去去,明天来接人。我这一天天的为你们苏家屯跑断腿了。”

苏青玉笑嘻嘻的,“谁让您是好领导呢。”

吴主任哭笑不得,理都不理她了,骑着自信车就往农场去。

苏青玉也赶紧和苏卫国回去。

苏卫国道,“妹儿啊,我突然又觉得心里不踏实。这还是第一次干这事儿,我有些怕。”

“怕啥啊?”

“怕革委会啊。和这些人沾边,我心里不踏实。”一腔热血过了之后,苏卫国这脑子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作为老实人,他一辈子都没想过和这些人沾边。

苏青玉翻白眼,“书记都不怕,你怕啥。革委会管县里都来不及,还能管得着咱们那穷地方?”

苏卫国摸了摸心口,“那,那咱现在干啥。”

“回去整理住的地方呀。总不能让人来了没地方睡吧。”

苏卫民插嘴道,“我听说别的公社安排睡牛棚。”

苏青玉锤他一拳头,“滚你的,好不容易要来的人你安排睡牛棚,睡坏了你赔吗?”

苏卫民:“……”

苏家屯大队可不差住的地方。当初修建了教室单人宿舍之后,知青点就空下来了。

苏青玉就安排队里人吧知青点收拾收拾,修补一下屋顶。准备把人安排在这边。

知青点虽然不如单人宿舍舒坦,但是更隐私。住一个院子里也不用分开,互相有个照应。而且这个时期,也不能把人照顾太好,到时候不好交代。就这么平常对待最好。

来修屋顶的人知道是给劳改农场来的人修房子,还不乐意,坐在屋顶就和青玉道,“随便住一下就成了,比他们在农场好。”

苏青玉喊道,“人是从公社要来的,万一出个好歹,谁和公社交代?咱公社正是缺人的时候,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眼光都放长远点。”

原来如此。

怪不得说知识分子聪明呢。

青玉这脑子就是想的长远。

住个好房子就能多干活,确实划算。

房子一直有人维护,所以也没什么问题,很快就修不好了。里面也是干干净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