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弄回来了,能让我们看看吗?”邢教授一脸感兴趣道。

陈教授笑道,“老邢这是见什么机械都感兴趣。”

“爱好,爱好。”邢教授摸了摸自己已经要秃顶的脑门道。“你们家老吴还不是整天捧着数学题看。”

吴教授将手里记录的数学题册合上,“我这也是爱好。”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虽然苏青玉说对他们另外有安排。这些老教授也没想着在家里呆着。

这位苏知青把他们从农场安排出来了,还要给他们安排别的工作,这过程说起来轻松,但是肯定还是有些困难的。他们也不想给这位苏知青拉后腿。

反正也不是没干过活,索性先干一阵子,静静等待苏知青的安排。

苏青玉就让他们干脆自己开辟一片自留地。以后自己种点青菜红薯花生之类的,也不给队里拖后腿了。

他们就拿着锄头一起去荒地上开荒了。

队里人对他们好奇的不得了,上工的时候还特意往那边去看看。

干活的样子倒是一板一眼的,但是看着就不大行。社员们表示很看不上这些新来的劳动力。

得亏了他们不分队里的粮食。

苏青玉暂时也没去管他们,而是忙着学校老师招聘的事儿。

试卷都准备好了,批改试卷的人找打了。这剩下的就是安排考场的问题。

空荡荡的教室里面还需要课桌。

队里当然没这个条件出课桌。这年头任何一个生产队的小学也都没这个能耐提供这么多的木材做课桌。所以孩子们念书的课桌都是自己家里出的。

苏青玉给他们建议的最简便的一个课桌样式就是一条木板安四条腿。

这样不怎么费力,也节省木料。

好多人家里就吃饭的时间,把家里的破门板一改,就做成了桌子。

为了应付考试,苏青玉就让老师们去各家各户借桌子,写上名字,提前搬去教室里面放着。

这也是给队里提供帮助的事儿,社员们倒是没小气,反而还挺高兴自家能帮上忙的。

几个教室摆满了之后,考场就布置好了。

两天后,红旗公社附属学校招生考试就开始了。

一大早的,从各个大队的知青和当地知识分子就赶着夜路过来了,。

实际上大队之间离的也不远,不用走这么远的路的,不过这些年轻人都害怕自己迟到了,晚上睡觉都睡不着,宁愿提前出发,也要赶去苏家屯这边。

看着这些大队的人走夜路来,苏家屯的年轻人们都更感激大队了。

幸亏大队把学校建在队里了,要不然如今赶夜路的也是他们了。

随着锣声想起来。

所有的考生都在学校几位老师的安排下排队领号码,然后依次进入不同的教室里面。

苏青玉看着这些年轻知识分子们进入学校,心里对未来越发有了期待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她意思意思的在各个教室里面转了一圈,监督考试纪律,出来就找朱琳谈话了。

朱琳今天可兴奋了,作为校长助理,她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不用参加考试。

还能代替校长在窗户外面监督考试。

见苏青玉招手让她过去,朱琳就蹦蹦跳跳过来了。

“姐,校长,有什么工作指示?”

苏青玉背着手,满脸感慨,“你看到他们,心里有啥想法?”

“有啊,我太幸运了,不用参加考试。”朱琳高兴道,“姐,我太感谢你了。”

苏青玉送她一个白眼,“你能不能有出息?”

朱琳道,“我这还叫没出息啊,我都校长助理了。”

“就不想回城?”

“没事儿,这里挺好的,我现在也不急着回城了。”

苏青玉道,“作为一个年轻人,这么没追求,你太让我失望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十点见。

☆、第 72 章

朱琳见苏青玉满脸失望的样子, 顿时有些紧张, 她小心翼翼的问道, “校长, 你为什么突然和我说这个呀。现在不是过的好好的吗?”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看看,其他知青都在进步, 你却还在原地踏步。除了你爸当初帮我们弄的加米厂,给你换了个职位之外,你还有什么进步?”

“校长助理不挺威风吗?”朱琳不解道。

苏青玉点她的脑袋,“这个校长我也不能一直做的,你想想,万一我哪天不当校长了呢, 离开苏家屯了呢?你还能好好当助理?”

朱琳吓了一跳, “你为什么要离开苏家屯?”

“当然是因为我工作太优秀了,万一被组织调动去了别的地方,那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前阵子何书记他们就和我提过这个意思, 我当时不放心大家,所以拒绝了。可咱也不能一直拒绝组织上的安排,那是思想觉悟不高。你说说, 要是我走了, 你咋办?”

“……”对啊, 怎么办?

朱琳一时间迷茫起来。她烦躁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辫子都给抓乱了。

然后着急的问苏青玉,“姐, 那我怎么办啊?”

苏青玉笑着道,“当然是带你一起走啊。”

朱琳顿时就一脸惊喜,“姐,真的吗?”

苏青玉道,“那必须的,毕竟你一开始和高晓华都是很支持我的,我也不是不念旧情的人。”

朱琳轻松的笑了起来,“那是,我对你那是忠心耿耿。”

“……”苏青玉咳了咳,“但是吧,我就算想带你走,万一你太差劲儿,人家看不上,我也带不走啊。”

朱琳闻言,愣住了。

“那,那……”

苏青玉叹气,“所以啊,我最近一直在为你的未来操心,为你的未来想办法。我看着你这样不上进,心里也着急。”

朱琳都想哭了,“我也不是不想上进,我就这么个能耐呀。”

苏青玉笑着道,“没关系,没能耐不要紧,每个人资质不一样,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人才。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除了勤奋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借助身边的人的力量。比如你爸。当初没有你爸,你也不可能现在这么舒坦,是不是?”

朱琳麻溜的点头。

“为了体现你的作用和重要性。我决定花一笔钱,给队里购买农用机械。这不就能用到你爸了吗?只要你爸能帮上忙,谁还能说你不重要?”

朱琳心里感动啊,在她迷茫的时候,青玉姐总是给她考虑的这么周到。

要不是青玉姐,她现在还趴在地里干活呢。

以她的成绩,就算参加招工考试肯定也是考不过的。

“姐,你要买什么机械,咱县里没有?”

苏青玉道,“你傻啊,当然是咱县里没有的,才能体现出你的能耐。”

朱琳抿着嘴就笑了。“有道理。”

“这次也不麻烦,这次咱不租用了,咱真金白银的买。但是钱可能不够,需要赊欠。我们可以打欠条。你也看到了,咱队里现在越来越好了,光是母猪都能生很多猪仔,咱队里到时候还可以留一些猪仔自己养,能挣钱。所以啊,肯定还得起钱,不会给你爸添麻烦的。咱就需要他给咱牵个线,说说好话就成了。这事儿不难吧。”

朱琳道,“我们队里发展我是看得到的。咱怎么可能不还钱呢。你放心,我给我爸写信说说。”

苏青玉笑道,“写信干什么啊,直接打电话。咱也不偷不抢的,没什么不能说的。”

“那就打电话,我也不耐烦写信了。”朱琳高兴道。

大队是没电话的,公社那边也不方便去,还是得去县里邮局打电话。

所以这倒是不急,等考试结束之后,再县里。

只是朱琳自己坐不住,心里一直嘀咕着事儿。想着到时候把自己说的辛苦点,让她爸心疼一下。就是上次回去已经吹过牛了,不知道她爸还信不信。

教师考试一直考了两天才结束。

结束之后,所有的试卷都被苏青玉弄到了知青点,请老教授们帮着批改。

好多年没有批阅过试卷的老教授们还有些惆怅。

因为要批阅试卷,白天的活他们就不能做了。

苏青玉特意和苏卫国说了这事儿,苏卫国也没反对。

事实上,这些老教授们干活确实比不上年轻人。

苏卫国琢磨着这开荒的工作还是要让年轻人来做。只是想到田地里的活,他心里又很矛盾。

偏偏事儿都在一起来了。

学校需要人,开荒需要人,田地里也需要人。

他还是头一次发现苏家屯人丁稀少呢。

“还是要鼓励大伙儿生孩子。”苏卫国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和大队干部们说起这事儿了。

大队干部们觉得有道理。人不够就努力生。

苏青玉泼凉水,“生了不还得养?这长成之前,得吃多少粮食?长成之后就算能干活,那也是要按工分分粮食的。一样的结果。”

“……”

大家一阵沉默。

张主任道,“那,要不开荒的事儿就先放下?”

苏青玉叹气,“张主任,这可不行。咱放弃了,以后不还得受穷吗?再说了,都和公社说了这个计划了,我们现在遇到困难就放弃,那不是让公社对我们失望吗?”

苏大宝担心道,“那怎么办?”

“当然是想办法了。”苏青玉严肃道,“我最近一琢磨,从外面找人回来干活固然是增加了人力,但是这人力也不可控。年纪轻了容易生事儿,还吃得多。年纪大了,干活就慢。那几位老知识分子倒是能干活,可我琢磨着还是有些耽误事儿。然后你们猜,那知识分子给我提了个啥东西?”

“啥东西?”

“他们说啊,早在很久以前,我们的苏联老大哥那边就有农业机械了。比如说收割机,一两个人操作,可以收一大片田地。还有脱粒机,都不需要咱队里社员牵着老牛转石磙了。只要把麦子稻子扔里面,直接就脱粒了,干干净净的。还有那种犁,装在咱队里拖拉机上面,呼啦啦的能开一大片土地。”

苏青玉说的这些,可把队里的干部们都给镇住了。

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这农活可以用机械。还这么简单。

苏大宝咽口水,“要很多钱吧。”

苏青玉道,“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买不买得到的问题。咱国内还没普及呢,只在一小部分的农场里面有。所以很多人都没听过。我听说之后,就想起之前听我同学说过,她哥下乡的农场,就有这样的机械。他们那地方地大人少,土地肥沃,当地公社就给他们配备了那个。”

张主任道,“我的天啊。咱要是有了,得省多少事儿啊。队里人都能坐着等饭吃了。”

“不不不,咱不能这么想。”苏青玉摆手,“咱要勤劳苦干,有了机器,咱就要开更多的土地,种更多的粮食。吃不完的粮食,咱找公社换钱换票,到时候大家还怕没好日子过?”

苏青玉这描述的场景太过美好了。队里的干部们久久不愿意醒过来。

还是苏卫国叹气,“这,咱也买不到啊。”

大队干部们:“……”

苏大宝道,“估计咱也买不起。”

苏青玉站了起来,一脸坚定,“组织上教我们,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绝对不能向任何困难低头。开荒的事情对我们大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为了完成这一项重大任务,我决定,想尽各种办法,也要去弄这些机械。队里现在多少钱?”

苏大宝一愣,然后给她报了一个数字。加米厂收入,加上往年存的一些钱,再加上卖猪仔的钱,总共有三千八。

这其中有三千,还是预订猪仔的钱。

这笔钱都不知道能不能动。

苏青玉一想,还是不能掏空大队,“那先挪两千出来。”

“……”

大队干部们眼睛都直了。两千可不是小数目啊。

苏大宝咽口水,“这,我们不是还欠海城养猪场的钱吗?”

“那个没事儿,熟人,拖一拖。”苏青玉面不改色道。

大家看向苏卫国。

苏卫国比他们眼睛还直。

苏青玉见他们犹犹豫豫的,就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两千块钱算啥啊?卖一波猪崽子就能赚回来了。可你们想想,要是我们有了这些机械,我们能多种多少粮食?吃不完的粮食我们还能养猪,能养多少猪崽子?而且这机器可以一直用一直用……可以不断的给我们增产,我们这相当于抱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咱们苏家屯,马上就能富裕起来了。”

苏大宝心疼的不得了,“咱能先买一两台回来试试吗?万一不合适咋办?”

苏青玉点头,“是啊,这两千也就只能买一两台回来。要不然你们以为下金蛋的母鸡这么便宜?”

这么贵!

大队干部们集体心疼了。虽然钱不是他们的,可这钱也是属于大队的,用出去了,感觉就是天大的事儿 。

苏青玉笑了,“如果我们队里有了机器,别的队里是不是想来租用?咱到时候租出去,没准两三年就回本了。这机器就算白来的。”

“对啊,咱还能租出去。”苏卫国也恍然大悟道。

苏青玉道,“当然可以租,这么好的机器,你们要是知道了,你们会不想租用?”

那肯定想啊,能多种粮食,可比什么都实惠。

大队干部们脑子里默默算账。

苏大宝直接敲打算盘。

算着算着,自己都高兴坏了。

苏青玉见他们高兴了,就又泼凉水,“行了,咱也就先算算,能不能买到也是一说呢。”

大伙儿正想通了,想买呢,就听苏青玉这话,顿时感觉心凉了。

本来要是容易买到,他们可能还会犹豫一下,可现在能不能买到都是另外一说呢,心里反而更想买了。

得不到的总是让人心里骚动。

苏卫国道,“青玉,那到底能不能买啊。”

苏青玉道,“我想办法试试吧。能成当然好。”

“那你就试试,咱尽量能买就买。只要是好动东西,咱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买了就开荒,多种粮食,还要租出去。

买机器的事儿,就这么提上了日程。

趁着试卷还没批改出来,苏青玉又和朱琳一起去县里给他爸老朱打电话。

接到电话,朱副厂长高兴的不得了。

问朱琳现在担任什么职位,在乡下过的怎么样,想不想家。

“爸,我特别想加,特别想你。”

朱副厂长听了心酸。

“爸,我想回城。”

朱琳委屈道。“我哥肯定在城里过好日子呢。”

朱副厂长难过,“闺女啊,爸对不起你。我一定会给你想办法的。你再等等。”

“等什么呀,我要靠我自己。爸,我们公社说了,只要为公社做贡献的,以后就能有机会回城了。”

朱副厂长立马问需要做什么贡献。

朱琳就把自己和苏青玉商量好的说辞给说了一遍。就告诉朱副厂长,现在公社的同志们都在想法子建设农村,积极向上,干劲儿十足。但是农村这片土地也是需要人工作的。想要过的好,人力远远不够。所以就想弄点农用机械。让朱副厂长帮忙打听一下,他们愿意勒紧裤腰带购买。

说完之后,朱琳还特别诚恳道,“爸,来到农村之后,我也成长了,我也想为建设农村出一份力。等我干出成绩来了,我风风光光的回城里和你们团聚。”

听到往日里在家里任性的闺女说出这样懂事的话,朱副厂长又高兴又心酸。

“好,好,爸给你帮忙打听。”

朱琳道,“爸,要是钱不够,到时候得给我们赊账啊。我们这才刚发展,钱还不够。可我们这边养了很多猪,等猪长大了卖钱了,肯定能还得起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