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厉害。”胡会计感慨道,“像咱们平时和这些单位领导说话,人家都不带搭理的。这城里的同志说是和咱们工农一家亲,可实际上啊,还是看不起咱们。”

苏青玉道,“不是看不起咱农村,是咱发展不如他们。等咱们发展好了,机械厂还得靠着咱们的时候,还能看不起咱们?”

“他们能有啥需要我们呀。”

胡会计不解道。

苏青玉笑了笑,“世事难料,谁说得准呢。反正我们红旗公社以后肯定会发展好,大伙儿走出去了,也要被人瞧得起。”

胡会计就觉得苏青玉这人说话就是敞亮好听,人听着心里舒坦。也难怪公社领导都看重她了。她想了想,决定给苏青玉透个底儿,“我前天好像听何书记他们提起你了。”

苏青玉好奇道,“提啥啊?”

“似乎是想提干。好事儿。领导们都很看重你的。”

苏青玉一听这消息,也没觉得怎么兴奋。她现在也相当于是干部 ,只不过和大队干部不大一样而已。

所以也没放在心上,就笑道,“那我可要更努力工作,要对得起领导的栽培。”

可能因为拿到了钱,机械厂干活也更积极利索。

虽然就几百,但是也是个开门红。

李副厂长让宫人们加班加点的,愣是把苏青玉他们要的几台榨油机全都弄回来了。

两台榨豆油的,两台榨菜籽油的。

不过因为这些机器体型大,所以愣是把整个车子都给占满了。

送货前一天,就给苏青玉他们打了电话。

厂房都是早就收拾出来的。还特意安排了几个壮丁过来搬东西。

好些人都知道榨油厂机器要来的事儿,凡是没去地里干活的,都来围着榨油厂外面看热闹了。

因为机器太重,这次货车进来的时候还挺艰难。不得不提前就把机器搬下来,然后去田地里喊人帮着搬东西。

苏青玉指着那些被车子压出来的泥土路,道,“等田地里不忙了,还得找人把路给修一下,瞅瞅咱们大队现在这发展,不修路太耽误事儿了。费时间还废劳动力。修了路就能一劳永逸了。”

这要是之前提,大伙儿还没想到有啥必要修路,可亲眼看着车子送货都这么艰难,他们就觉得确实该修一修了。劳动力多精贵啊。为了节省劳动力他们还想方设法买机器呢,劳动力都是钱,修路那就是为了省钱。

机器进厂,最高兴的就是榨油厂的工人了。

一天没开工,他们的心就觉得空虚,总觉得自己这个榨油厂工人的岗位很不真实。现在机器一回来,立马就能榨油了,他们就感觉心里的石头落地了。迫不及待的来厂里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机械厂还安排了专门的师傅在队里教他们用这些机器。手把手的把这些工人教熟了。

第二天,整个苏家屯大队的空气中就多了一股油的香味。

光是闻着这股香味,好些人就已经口水直流了。

“这可都是油水啊。”

队里好些人眼巴巴的看着厂房的方向。偶尔还在外面围观,想离这些油水近一点。

她们都是靠着分配的油票过日子的,吃的油还不如城里人多。

这还是第一次闻到这么香的油味呢。

苏青玉就直接在这边把油厂办公室开了个窗口,这也是之前和公社说好的,接受其他大队的油票过来打油。这会儿正好方便了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苏青玉直接通知大队的社员们想吃油,可以用大豆和黄豆来换。反正各家各户可都是有自留地的,能种这些东西。不过也不是想换多少就换多少。都是按人口有规定的。

苏卫国有些担心,“青玉啊,咱这么做,公社会不会说咱啊。”

苏青玉道,“说啥,咱这不是卖油,咱是和农民同志们换。哥,咱们是大队干部,咱自己队里开油厂,还让自己队里社员馋油吃,那还有啥意义?”

苏卫国一愣,然后拍了拍脑袋,“是个理儿,换,给他们换!”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改改更新时间,分三更发,第二更八点见。

☆、第 90 章

队里同意换油的通知一出来, 家家户户高兴的不得了。对于每天都要干活的人来说, 肚子里没有油水, 那就是再难过的事儿了。

平时舍不得吃油, 也不止是因为油贵,更因为供应太少。

现在能换了, 再舍不得,一天也敢多放一勺油了。

家家户户的在家里收拾家里的粮食,看看家里有没有豆子。油菜籽是没的,往年种了之后,他们也没要这东西,毕竟这是油料, 不好吃。倒是有大豆黄豆之类的存着一些。

好些人后悔的不得了, 早知道自家自留地也种一些豆子了,多吃点油,那比多吃粮食还要好。

好些人迫不及待的拎着油壶,背着自家整理出来的豆子就去了厂里换油。

先是按照市面上黄豆的价格把豆子给收了, 然后再把这收豆子的钱折算成油。

这样一来,明面上的账目是清清楚楚的。不存在谁占了谁便宜了。

但是实际上赚没赚,那是油厂自己的事儿了。

不过对于社员们来说, 这样很合理。他们也搞得清楚, 觉得没吃亏。

换了油之后, 当天做饭的时候就吃到了油味了。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苏家屯的孩子们都是满嘴油汪汪的去上学。

谁也不舍得擦嘴。

吃油不擦嘴的,也是这年头炫耀的方式。谁家要是吃了肉, 也要故意把嘴上糊一层猪油,在外面去炫耀一下。

这会儿吃了油水,当然也要炫耀。顶着油汪汪的嘴唇,到了学校也吹着自家昨晚上和早上做饭都放了好些油,家里都吃不完了。瞅瞅这嘴上都黏着了,擦都擦不干净。

可把其他肚子里没啥油水的孩子给羡慕嫉妒的不得了。

有些孩子就好奇的问上了,咋大伙儿都这么多油吃。

是不是苏家屯过啥特殊日子。

“啥啊,那是咱家里油多。才不是过啥日子呢。”

孩子们吹着牛就把换油的事儿说了。

苏家屯大队榨油厂开工的事儿很快就在附近大队传开了。

实际上不用传,大伙儿也能闻着味道了。

空气中的油味虽然越来越稀薄,可是这会儿人对这些香味就是无法无视。

可是换油的事儿,那还是刚听说,还是从孩子们和一些在苏家屯当老师的年轻人说的。

原来苏家屯大队的社员竟然可以拿油料去和厂里直接换油,他们那些社员家里天天吃油,吃的嘴上都是油呢。

这消息传开了,好些人都准备拿着豆子找苏家屯换油。

苏家屯的大队干部知道这消息传出去之后,还有些担心,张主任道,“哎呀,早知道就让那些学生不要回家说了。这可真是的,他们肯定也要有样学样。都是一群没脸没皮的,还想和咱大队比呢,一个是外面的,一个是自家的,能比吗?”

苏卫国道,“没事儿,实在不行,我去和公社说去。我承担这个责任。”

“啥承担责任啊,没事儿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苏青玉老神在在道。

大队干部们看着她,“公社能同意吗?”

“这不是公社同不同意的问题,到时候是我们为公社解决问题的事儿。你们想想,公社社员他们就不是公社一份子?他们想吃一口油,有错吗?人都有需求。作为领导,大家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需求。而不是进行阻止。”

大伙儿现在都信任她,她说没事儿,那肯定没多大事儿了。

没两天,果然有大队的干部们找上门来了,为的就是换油的事儿。

苏青玉这几天忙着清算榨油的数量,这些人找来的时候,她也不多说,笑着就分析道,“这样不合规矩,本来咱自己大队,那也是没办法的。毕竟都是一个大队的,我们内部好操作,他们用来换油的粮食,就相当于交公粮,我们给他们油,就相当于给他们分粮食。可其他大队要是参与进来了,那不就乱套了吗?不是我们不同意,是我们做不了其他大队的主啊。要不这样,公社如果同意,我绝对没意见。”

这话就把其他一切想要争论的话给抵回去了。

反正就是公社做主。

大队干部们见苏家屯这边说不通,就都跑公社去了。

他们一走,苏青玉立马给公社吴主任打电话说了这事儿。

“我也不想给公社添麻烦,实在是也得罪不了这些同志。至于我们队里,那绝对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吴主任抹了一把额头,“你们队里可真会折腾。你说说,这让我们公社怎么解决,总不能让他们乱来吧,咱还能给他们不停地供应油?那不是乱了计划吗,每年社员分到的油都是定量的。要按照油票来的。”

苏青玉道,“吴主任,要不你们先商量一下,要是实在不行,我,我在将功补过,给出个主意?”

“你还能出主意?”

苏青玉认真道,“我保证,我立马想办法。您那边要是实在招架不住,就打电话给我。”

吴主任头疼道,“行了,你忙吧。”

按照吴主任的想法,这些大队的要求,那肯定是不能同意的,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但是他轻视了这些大队的社员包括大队干部们对于粮油的看重。

以往是吃不饱饭,现在是吃不上油。要是都吃不上那也没得说,现在有人能吃的满嘴油,有人连油星子都看不到一点,那谁忍得了啊。

吴主任都把人给领去了何书记那边了。

何书记问道,“苏家屯违规了?”

吴主任道,“他们倒是说没违规,说豆子是人家社员多交上去的公粮,只是他们把这多交出的公粮还给社员,人家不要,所以大队就给他们换算成了油。”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立马有大队干部道。

何书记也咳了咳,这苏家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可是明知道人家这是搞鬼,都不知道怎么处分。

“这个……要不,让苏家屯大队停止换油吧。”何书记准备息事宁人。

而且苏家屯甭管违规没有,这样做也是不好的。

单位怎么能直接把油卖给私人呢。

都是要以组织为单位的。

他觉得要么大家都别换了,这样也就都不争取了。

结果其他大队更不干了。

他们闹的目的可不是要让苏家屯换不成油,而是要让大伙儿都换啊。

要是只让苏家屯不换,那不止得罪苏家屯了,自己大队的人而已吃不上油水了。

“何书记,这换都换了,再不让换,苏家屯大队的社员肯定也不乐意啊,咱不是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吗?”

何书记:“……”

他算是看出这些人都目的了。

“这是不合规矩的。”

他严肃道。

其他大队干部们互相笑了笑,然后赖着脸皮道,“确实要符合规矩,那不是也能商量一下,看看咋样才能和规矩吗?我看苏家屯大队就处理的很好。”

何书记瞪眼,“那你们是想给苏家屯大队交公粮?”

“那倒不是,这不是也想想个办法吧。”

吴主任小声道,“小苏说,她要将功补过。”

何书记这会儿还有些生气呢,听到吴主任汇报这事儿,脸一拉,“她还知道自己犯了错呢。让她和苏卫国过来一趟。”

吴主任赶紧出去打电话。

还在电话里叮嘱苏青玉,“何书记有些生气。”

苏青玉道,“我就知道了,完了完了,我得挨骂了。”

吴主任叹气,挨骂还是小事儿,最主要是担心影响苏青玉在何主任心中的印象。

本来这两天何书记就一直在夸苏青玉的。特别是前几天还把机械厂那边的钱给交期了,就等着人家拍机械过来干活了,何书记心里就美的很,还想着等以后公社用了机械,就能省下一部分人力出来,就安排一批砖瓦工人,把烧砖厂做大。

夸苏青玉眼光长远,是个有本事的。

现在为了吃油的事儿,闹的他老人家不高兴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挂了电话之后,苏青玉就通知苏卫国出发了。

苏卫国道,“要是挨骂,你别吭声,我顶着。我脸皮厚,不怕。”

其他大队干部有些担心的看着这兄妹两。

苏小六道,“这是咱大队所有人同意的,到时候就说大家开会同意的,别顶着,人多了,他也不知道骂谁了。”

张主任他们都点头表示同意。

本来都是大家受益的事儿,他们自己这几天也吃了油水呢,怎么能让苏青玉一个人挨骂呢。

苏青玉噗呲一声就笑了,“行了,挨骂不至于。再说了,我脸皮厚着呢,没事儿。”

兄妹两人一路骑着自行车往公社赶。

到公社的时候,这些大队干部们都没走。不过被何书记安排到了会议室里等着了。让朱社长在那边把他们压制一下。

自己留在办公室等苏青玉他们过来,准备给这兄妹两人六点颜面,不当着大伙儿的面批评了,就私下里说说他们。别这么自作主张。

结果苏青玉一进门,就立马认错了,“我错了,领导,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为了让社员们吃上油,就想出这法子。不应该太感情用事了。不应该看他们面黄瓜瘦的,就觉得心疼,给公社带来的麻烦,我认错了。我应该重视大集体的利益,以集体利益为先。您处分我吧,处分完了,请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何书记:“……”

吴主任:“……”这脸皮特厚了。

苏卫国都张着嘴不知道怎么说了。他也想认错来着,就是不知道咋认。

现在话都被青玉说完了……

何书记这气也不知道怎么发了,就干脆坐下来,给自己灌了一口茶,“我也不处分你了,你说说你怎么将功补过。”

苏青玉看了看两位领导,然后小心翼翼的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走了之后,我心里也不踏实。左思右想的,想到了一个想法。左右咱们也有加米厂,加米厂给他们加工米面。现在有了榨油厂,不也能帮他们榨油吗?他们那些豆子放在家里煮着吃炒着吃的,不都浪费了吗,还不如榨油吃。我琢磨着,这应该不算是把油卖给私人吧。”

何书记认真想了想,一时没转过弯来。

这榨油能和加米一样?

但是好像也没影响。

他点了点头,“收费呢,怎么收费?”

苏青玉见领导点头了,就道,“唯一复杂的就是收费问题。我们榨油机每次榨油都是有量的,不能少于五十斤。要不然就是浪费机器了。说实在的,社员们家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豆子,一次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太多油了,吃不完也会放坏的。更何况我们还要支援城市的工人兄弟们。所以说是榨油,其实是换一种说法。他们把豆子放在我们榨油厂,我们给他们换算成油量,然后发我们油厂的油票。他们每个月能过来凭票领我们为他们榨好的油。”

她说完一笑,“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统一榨油,不浪费机器和其他资源,同时也能帮他们保存榨好的油水,保证他们吃的一直是新鲜的油水。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将其他油先供应一部分给外面的工人兄弟们。”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十点见。可能又是迟到几分钟……

☆、第 91 章

“至于具体收费, 每出一斤油, 我们的收费标准是半斤豆子。这收费也不算高, 家家户户都负担得起。另外如果年底他们给的豆子换的油票没吃完, 我们油厂还能回收油票,给他们折算成钱, 这样,他们也能有钱有油的过个肥年,您说是不是?另外,为了鼓励大伙儿节省吃油,年底我还能根据他们剩下来的油来给出额外相应的现金奖励。”

何书记:“……你给他们奖励?你们不亏了?”

苏青玉道,“没事儿, 咱给的奖励是按成本价给的, 亏也亏不了多少的。最主要是让大家满足对油的需求,但是同时又能自觉的省油吃。既满足他们,也能省出油水供应给城里,实现以农养工的目的。我们办厂本来就是为了搞建设, 建设是目的,赚钱是其次。”

这话说的光明正大,高大正直。

何书记点点头, 这样一来, 确实能够解决这次的矛盾问题。也能让社员们满意。同时也不怕他们养成奢侈的性子。

但是吧, 他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只是说不上来。

苏青玉抿着嘴,安安静静的等着何书记做决定。

她这想法其实也没多复杂, 就把油厂当银行了,那些油料当存款,先拿这些有料榨油按市价卖出去,相当于贷款收本金和利息。换了钱,年底把钱和利息给这些社员同志。反正不占社员同志的便宜就是了。

谁让还是缺钱呢,倒是想满公社的收油料,可是没现钱啊。

何书记想来想去都没想出哪里不对劲儿来,就叹了口气,“你倒是想的挺全面。虽然你想出办法了,但是之前的事情还是做错了,不该那么做的。得和公社汇报。”

苏卫国道,“领导,这都是我的错,你别说青玉。”

何书记白他一眼,“你能想到那个办法?”

苏卫国:“……领导,我想不出来,可我帮忙搭把手还是做得到的。”

“行了,别在这里抢责任了,回头还得和你另外算。”

苏卫国抿着嘴看了眼苏青玉,意思是哥努力了,哥也和你一起挨批了。

苏青玉就开始唉声叹气了,“领导,何书记啊,咱真不是说要违反公社规定。咱这一切,都是为社员。我来农村之后,看着社员们干着最辛苦的活,吃的却是最朴素的饭菜,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心里就心疼。您肯定也是心疼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照顾我们大队了。

何书记:“……”

这小同志又把社员给搬出来了。他还能不心疼社员?他要不心疼,也不在这里和她商量了,直接把那些大队干部们赶回去就成了。那还不是因为想成全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