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经历这么久了,青玉对家里啥样,都是看在眼里的,都是一家人,也不会争这些。

苏叶兴奋的抱着苏青玉,“哎呀,我妹子当书记了,我哥大队长,这后台也特硬了。以后咱是不是能在大队横着走了。”

苏卫民道,“你躺着走都行。你看谁理你。”

苏叶:“……”

第二天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还在回味着昨晚上看的电影,互相谈论着电影情节呢,公社的正式文件就送过来了。

任命苏青玉为苏家屯大队的大队书记。

上面还盖了红旗公社的公章。

文件不止贴在宣传栏了,各个小队的队长也负责在上工的时候和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

这消息一传出来,整个苏家屯都炸开了花一样的热闹。

青玉当咱苏家屯大队的大队书记了,十几岁的书记,还是一位女书记!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 106 章

虽然之前选苏卫国当大队长的时候, 也有人选了苏青玉, 当时大家还闹了个笑话, 都打趣青玉。

但是真没人想过青玉能当队长。

不是她不好, 没能力。而是因为之前确实没这样的先例啊。

别说年轻了,还是个女娃娃呢。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是喊了许多年, 可男人当家那也是老祖宗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了。

所以屯里的社员们真是没想过有一天,他们苏家屯生产大队的当家人会是一个女娃娃,一个小女娃娃。

不过他们也没想着提出啥反对意见。

青玉做的多好,大家有目共睹。苏家屯的改变有多大,大家也深有体会,傻子才回去反对这事儿呢。

虽然不习惯, 可队里哪个男娃子也比不上青玉啊。

而且公社领导亲自选的呢, 那还能有改变的?

家家户户的议论的热热闹闹的,还有人跑苏家去道喜。

送的东西苏奶奶他们都没收,说是青玉说了,不能拿人民一针一线。

苏奶奶的那些老姐妹们也来道喜, 拉着苏奶奶的手说好听的话。

“咱这整个公社,都没这一个女书记吧。”

苏奶奶如今孙女书记,孙子大队长的, 可有底气了, 说话口气也大了, “别说这红旗公社了,就是咱整个县里,我看找不出第二个。”

“那还真是的, 咱就是觉得青玉当书记好。管她是男娃女娃的,能带咱们苏家屯发展的好,咱就认她。”

苏奶奶道,“我家青玉当书记,比卫国当书记,还让我高兴。为啥?当然是因为我是女人啊。你说咱苏家屯女人当家,以后女人说话不更有用了。谁家敢欺负女同志,就去大队找我们家青玉去。”

这话可让来道喜的老太太们和媳妇们高兴的乐呵呵的笑。

他们觉得苏奶奶说的有道理,苏家屯生产队都是女人当家了,这些男人们要是再敢在家里欺负女人,看大队怎么整治他们。

还有人打趣道,“我说青玉奶啊,你这还怕人欺负?青玉她爷爷啥时候不被你管着了?这整个队里,谁不知道,你是家里的当家的?”

一群老太太们又笑成一团。

苏爷爷和苏有材见状,赶紧拎着茶杯躲出去了。

队里,苏青玉作为新上任的书记,也在和队里干部们开会。

以前她都是坐在一边的,现在她名正言顺的坐在主位上面了。

苏卫国就坐在她边上。

这次开会,主要是关于下午苏青玉给整个生产大队开会的事儿。毕竟大队书记上台,总要和大伙儿见面。甭管认不认识,这个过场是要走的。

现在就商量苏青玉晚上咋说。

苏青玉道,“别的不多说,就说两件事儿就成了。”

大队干部们都看着她。

苏青玉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第一个就是榨油厂建新厂招工的事儿。这事情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也没人说啥。

第二件事情就是盖房子的事情。

这事情苏青玉和苏卫国之前也提过。但是大队干部们还是第一次听。

苏青玉道,“队里的房子要开始重新盖了。你们也看到那住宿环境了,都是土培的房子,下雨天漏水,里面还潮湿。住是能住,可幸福感太低了。”

张主任:“……他们也都拿不出盖房子的钱吧。”

虽然家家户户的有存款,可是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没分家,一家子老小一起存钱了,所以才能有钱,可这钱拿出来盖的房子也不够一家老小住啊。

苏青玉道,“所以说我说要支持他们盖房子,这个支持不止是在行为上,也是在金钱上面。”

“啥,金钱?”大队干部们都惊呆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儿啊,盖房子那是小数目吗?

苏大宝都要哭了,“青玉……书记啊,咱虽然新官上任,这也不能太猛了吧。”

苏青玉笑道,“咱共事这么久,你们还觉得我是那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人?我用大队的公产来换我自己的名声?”

苏卫国道,“青玉不是这样的人,之前她还不是书记,就和我说过这事儿了。”

其他大队干部们没说话。

苏青玉严肃道,“各位同志们,还记得咱们买机器的钱咋来的吗?”

这事儿苏大宝是最清楚的,那都是第二批猪崽子的定金啊。

这会儿都还没还完猪崽子呢。只还了一部分。

苏青玉道,“我早就说过了,钱放在农民同志手里,那就是浪费。给他们盖房子,那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得拿出所有钱来。公社砖瓦厂,我们完全可以先拉砖盖房,后期盖好了一起结账。但是钱,咱们可以从其他社员同志手里拿来,拿来干啥呢?用来买更多的榨油机,收更多的油料,咱把生意做大,做强。这赚来的钱,一部分是社员本身给咱们的,一部分,就是咱们补贴社员的。咱是赚了,还是亏了?”

这都是苏青玉以前听队里当建筑工人的叔叔说的,人家房地产商人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盖楼盘啊,都是先盖好赚钱之后再结账的。后来苏青玉也了解到了什么期房之类的。那不都是先拿钱再建设吗?

只不过她和房地产商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为了赚钱,而她们苏家屯确实是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住新房而努力。舍得拿出赚的利益来贴补社员。

当然,大队干部们不懂啥期房,也不懂未来房地产商人的各种操作。

就是光听听苏青玉的计划,就听的目瞪口呆了。

这么一算,队里一分钱没出,白得了机器,老百姓房子也盖了啊。

苏青玉看了大家一圈,眼神坚定道,“不管是盖房子,还是买机器,最终的目的,就是发展我们苏家屯,让社员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队里拿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结果是好的。”

苏大宝手里算盘打了好几下,打到最后心都在抖了抖。盖房子最起码要几百块买砖块吧,这要是从社员手里收上来,这得收多少钱啊……

苏青玉道,“而且能盖房子,有钱盖房子的,肯定是平时努力劳作存钱,或者是养了猪的人家。这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让队里的懒汉们看到,想占公家的便宜,那也是要先付出劳动的。所以说,到最后这房子咱是盖,还是不盖?”

“盖,当然盖!”苏卫国立马表态道。

他没本事出好主意,但是支持这些利于苏家屯发展的事儿,那是义不容辞的。

其他大队干部们心里也是火热的。

要是真能办成,苏家屯发展那真是要大变样啊。

家家户户都住上新房子了,想想就觉得舒坦啊。

这事儿完全不用经历什么激烈的讨论就通过了。

反正只要社员愿意拿出钱来,盖房子的事儿就能办!

下午,队里就把台子搭建起来了,就搭在队里的打谷场,虽然通知的是各家各户的户主,但是这种凑热闹的机会谁也不乐意错过,老老少少的都来了。

苏青玉穿上了军便装,身前是一朵大红花,看着喜气洋洋的。

下面的人看她上台了,都目光炯炯的,想看看青玉是咋发言的。

苏青玉拿出了从公社借过来的大喇嘛,心里想着大队的广播还是要早点搞出来,要不然这说话就能把喉咙喊破了。

先试了试音,然后这才开始讲话了。

“各位乡亲们,咱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都是认识我。我青玉是咋样的人,也不多介绍了。但是我得先感谢在座的所有人,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对苏家屯的付出。

没有大家共同努力,我苏青玉就走不上今天这个台子。不管是种地还是在厂里干活,在学校教书,都离不开咱苏家屯生产队的每个人。所以我今天要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大家。”

下面的人听着一阵亲切,又有些激动,觉得虽然是青玉当队长的,但是同时也是大家的成就。

心里都有了参与感。

“关于队里的发展计划,我也不多说了,就说点实际的,就两点,一点是厂里马上就要拉砖回来盖新厂房,今年的招工计划是再招二十人。这二十人全都从咱学习里的进修班招人。”

下面的人一听要招二十人,心里顿时欢喜起来,特别是家里年轻人参加进修班的。

整个苏家屯的年轻人,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进修班了。这说明大家都有机会参与招工呀。

一个个的心里火热极了。

苏青玉又道,“第二点就是关于盖房子的计划,这也是我们卫国队长之前答应大家的。现在我和他一起来完成这个目标。等开了年,队里就支持各家各户盖房子了。这个支持,不是单单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资金补助。补助款是房子总额的三分之一。

比如说谁家要是盖一个房子花了三百,咱队里,给他补贴一百!相当于她盖这个房子,只花了两百。

听到这话,下面的人顿时惊呆了。

社员盖房子,队里给补贴钱?而且还补贴的不少?要是真的盖砖瓦房,这可需要不少吧,盖的稍微大点的,那得四五百都可能,可能还要更多。

队里有这么多钱吗?

苏青玉道,“我知道大家可能担心队里,但是不要担心。队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有油厂,只要咱们好好干,队里就能一直赚钱。赚了钱,就能给大伙儿盖房子,修路。只要大家信任队里,队里就不会辜负你们!”

她说完之后,下面都开始闹哄哄的议论起来了。各个都是满脸欣喜的。

甭管有钱没钱的,暂时能不能盖房子的,都因为这个政策而高兴。队里可不是光说白话啊,这是要拿出钱来的事儿,做不了假。

这会让大家可算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一个道理,队里发展好,那大家就都能好。

一场书记演讲,最后成了盖房子讨论大会了。

苏青玉直接宣布散会,让大伙儿有啥不清楚的就去问大队干部们。也别都去,各个小队里带着各家的户主,就去学校里开会就成。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八点见。

☆、第 107 章

整个晚上, 苏家屯大队家家户户都睡不着, 舍不得电电灯, 也要点个煤油灯放桌上, 然后拉着一家老小一起开大会。

建房子可是大事儿,咋建, 建多大,那都是要一家人一起商量的。

苏青玉也在家里和大伙儿开会。

这事儿是她提起来的,但是之前也没和家里其他人商量过,所以对于苏家其他人来说也是很突然的事情。

作为大队长和大队书记家里,这房子当然得修了。不修就对不起自家大队干部的身份。

反正苏奶奶和苏爷爷心里是这么想的。又没拿人家的钱,干啥不修呢?

苏奶奶先是得意的说了自己和苏爷爷的存款, 他们这些年紧巴巴的过日子, 加上青玉时不时的孝顺,也存了六十多块钱,另外养的肥猪开年也能卖掉,也得卖个百来块钱了。”

说完之后, 她又问苏有材两口子能拿出多少钱来。

“这是一家人的大事儿,你们两口子要是再藏着掖着,就去睡猪窝去。”

苏有材:“……”

陈爱兰抿着嘴不高兴道, “妈, 我这还没说话呢, 你就不能和和气气的说话总是这么带着刺儿。”

苏奶奶道,“我不刺你两下,我怕你又和以前一样总想着压我一头。”

陈爱兰差点气歪了嘴。

她当初能当家, 那也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这老太太技不如人,现在靠着孙女翻身了,还总逮着那点事儿不放呢。

她直接道,“我和有材这些年为了养孩子也没存多少钱,”

苏奶奶道,“行了,别哭穷了,一家子的工分都被你们捏手里呢。这么多年了咋样也有点钱吧。”

陈爱兰心道自己还想说说自己不容易,再拿钱出来,这不就能让家里人更尊重她和有材吗?

这老太太……

“咳咳,虽然不容易,但是也能拿出了个一百五十多块钱,我们全都拿出来,一分不剩。”

刘巧巧道,“我和卫国也存了点,大概能有六十多。”

陈爱兰一听这两口子还存这么多私房钱,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苏卫国也有些心虚,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媳妇这钱是咋存起来的。

苏卫民道:“……那啥,我也是刚挣钱没多久啊,三十不算少吧。”说完立马问苏叶“叶子,你能拿多少?”

苏叶看了眼大家,心虚道,“我一个女娃子,也要拿钱吗?”

“可以不拿啊,”苏奶奶道,“你赶紧找个婆家嫁出去得了,不用住家里的房子了。你出钱了,以后你啥时候都能回来住。没人能赶你走。傻不傻啊?”

“拿拿拿,我也没多少啊,紧巴巴的也就存了十八。”

这可是她的私房钱。一个大姑娘家的,全都贡献了。

她心疼的想哭。

苏青玉道,“我能拿两百。”说实在的,她当初下乡就带不少钱,但是一直没啥花钱的机会。穿衣服就穿以前带过来的旧衣服,吃饭也和苏家一起吃,偶尔去县里割点肉也不算经常的事儿。加上一直有工资拿,海城每月也寄钱过来,所以存款不少。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海城那边寄过来的。”

苏奶奶一听就不乐意了,“不要他的臭钱!”

苏青玉道,“奶,这是他欠你的,给你你就花。您虽然没养他,但是到底有生育之恩的,你拿着这钱不亏。倒是我反而不想用了。总不能扔了吧,就当是给家里做贡献了。”

苏有材道,“对啊妈,咱也不能和钱过不去。”

“你就是个软骨头。”苏奶奶骂道。

苏有材肩膀一缩。

苏青玉道,“就用吧,又不是爷爷奶奶的错,干啥不能用我爸的钱?就该多用点。”

苏爷爷抽了口烟,“青玉说的还是不错的,咱这当爹妈的,用了就用了。以后咱也不惦记他了。”

苏奶奶这才答应了。想着以后就真的当没这个儿子了。

一家子凑了好几百,这房子就能好好规划了。

苏家一家人是不准备分家的,好不容易合起来的家,咋能分呢。都是要住在一起互相照应的。

所以这房子得建在一起,又考虑到苏卫民以后可能要结婚,又怕以后可能还是要分家。所以考虑的比较多。

按照苏青玉的想法,这就是考虑太多了,现在觉得这房子可能要住几十年,可是实际上按着未来的发展变化,这房子可能也就最多住个十来年就得换楼房了。

不过她确实也要考虑全面点。

自家不分家,不代表别的家里不会分家。

万一这两年有新媳妇要进门的,到时候这刚建的房子怎么分?

所以这房子还是要好好规划,方便住,也要方便以后分家。

第二天她就召集大队干部们开会。

大队干部们昨晚上被社员们追问了一晚上,各个都带着黑眼圈,但是都还挺兴奋。

苏青玉讲话的时候,他们都认真的听着。生怕到时候被社员们问的时候,答不出来。

“这房子啊,我准备请县里的建筑队工程师来设计房型,得适合咱队里人的,不能瞎盖。到时候盖起来不好看,不实用,那是浪费钱。”

张主任笑着道,“盖房子还请县里工程师来?咱农村房子,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就得小题大做,一是专业的事儿由专业的人来干,也花不了多少钱,也是对社员负责,二也是做个宣传。这么大的机会,不该宣传一下我们大队?”

“……”

大队干部们都笑了起来。

后面大队干部们又各自分工。还组成了苏家屯生产大队新房建设小组,组长苏青玉,副组长苏卫国,其余组成员苏小六和苏大宝。

这两人一个是管账,一个是管着平时协调问题的。

听着这个安排,其他人就知道,这是要提拔小六了。

小六就是队里记分员,虽然是个有点说话权利的活,但是没多少干实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