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生猪的事儿孙书记还是知道,就对厂里招工和油厂拿钱的事儿好奇。

“是油厂招工,你们要扩大厂子了?”

苏青玉就笑着道,“是啊,今年在所有社员的共同努力,还有公社的支持下,厂里的效益不错,就想着扩大厂子。也多亏了县里机械服务公司能够提供农用机械,这样我们招工也不会耽误农活了。”

孙书记点点头,再次觉得这个农用机械很不错。这闲置出来的劳动力,能够开厂子。

“那油厂拿钱怎么回事?”

苏青玉就把社员们在油厂榨油存油,然后年底拿钱和奖励的政策解释了一遍。

何书记和朱社长也在一边帮腔,说这个政策在公社也是得到了社员们普遍的支持。

孙书记通过苏青玉这些事儿,心里就改观很多了。最起码肚子里是有东西的,不是空荡荡的草包。

“节省油还要给奖励,这倒是稀奇。白给老百姓送钱了。”

苏青玉笑道,“咱集体厂子本身也不是为了赚钱,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让他们过幸福生活。”

孙书记觉得有道理,这年轻人思想觉悟高啊,“就是要这样,赚钱什么的都是其次的,那是资本家干的事情,咱走集体的,就是要以老百姓为主。但是也不能搞浮夸,该咋样就咋样。”

苏青玉忙不迭的点头,“是的,我们也是量力而行。”

这会儿孙书记已经彻底改变自己对苏青玉的印象了,觉得这个同志虽然很年轻,但是也很优秀。

思想也很成熟很积极向上。他又问了一些苏青玉关于队里的工作安排。

这些事情苏青玉都是计划的清清楚楚的,啥都能说上来。

说了明年的种植任务,明年农用机械的增加数量,还有关于建厂,招工安排,还要给队里安排卫生所之类的。全都有清晰的安排。

边说还边指着那些未来要建设的方向,告诉他们大队的规划。

孙书记听的津津有味,他对着何书记和朱社长点点头。

这下子朱社长和何书记都松了口气。

一行人又挑了家房子比较破旧的人家去慰问。也没空着手,都是拎了东西来的。

家里的老人一看苏青玉来了,十分热情,让她进屋里暖暖。

苏青玉笑道,“九奶,这是县里的领导和公社领导来关心你们的生活啦。”

崔九奶一听就激动了,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这,这哪里需要关心啊,咱现在日子过的好,不用担心啦。”

崔九奶是个寡妇,家里儿子走的早,媳妇就改嫁了,就留下一个孙女,好不容易拉扯长大的。

本来一直担心以后孙女不好嫁人,嫁人之后她成孤寡老人了,家里要绝户了。但是这次队里搞出了建房补贴的事儿之后,这问题就给解决了。苏家屯的女娃子成香饽饽了。连崔九奶家这样的人家也好找亲家。

她孙女说了个别的大队的小伙子,人家愿意来这边生产队生活。小伙子家拿个六十块,崔九奶拿出存了多年的八十多块钱,两家合在一起修房子,加上队里的补贴,能修个小两间的房子了。这样老人和孙女还能住一起,孙女也不用嫁出去了,还能住新房。这不小两口都去上进修班去了,就指着参加招工呢。

这日子过的有盼头了。

老人家年纪大了,也没那么讲究,拉着领导的手就说现在日子好,感谢党,感谢领导,“咱过的好,队里补贴修房子,女娃子都有份,咱家不用当绝户头了。”

她说的自己都激动哭了。

孙书记忙扶着老人,“老乡亲,让你们过得好,是组织最大的心愿。”

“是真好,咱大队过的都好,咱大队干部干的好,青玉,青玉也好,她特别好。领导们可要信任青玉啊。”

孙书记笑着道,“你们说她好,那她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十点见。

☆、第 117 章

从九奶家出来, 孙书记又去了几乎人家, 基本上都是说大队干的好, 说苏青玉好的。说今年干活没那么累, 但是收入还高了。

就眼睁睁的看着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虽说没一下子大富大贵,可让人看着希望了, 能够坚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对明年的生活也更有信心和期望。

走访了几家之后,孙书记心里,苏青玉这个印象更上了一个台阶了。

之前可真是他想的太早了,这个通知当大队书记,不是公社瞎搞,是真的民心所向啊。

孙书记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 也是从基层走出来的, 做的好的干部也见过很多,但是能这么让社员们拥护的夸奖的,也是很难得的。

因为让社员吃饱穿暖,那是当干部应该做的事情。

也是社员们通过自己劳动换来的回报。

社员们会感激党, 感激祖国,但是对干部就没那么大的感激了。

除非这个干部真的让他们过的很有幸福感,过的比以前好太多了, 他们才会有这种想法。

他打量了一下苏家屯, 看到了苏家屯堆的砖块, 从刚刚走访的过程里面,他也知道了苏家屯补贴盖房的事情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听说啊。

“青玉同志和卫国同志都干的不错啊。”

孙书记夸奖道。

苏卫国抓了抓脖子,“都是青玉带领好。”

苏青玉道, “主要是大家支持工作,社员们也很努力。咱队里路都是他们主动义务修的。因为大家都努力,所以才能有现在这样。”

孙书记这会儿心情已经被之前的社员们带动起来了,心里有些激动,也特别想给苏家屯做点事情,“苏家屯搞发展有遇到困难的地方,红旗公社要大力支持。”

何书记和朱社长都笑着点头应了。“对于模范大队,我们都是很支持的。”

苏青玉听到领导说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就动了。

她好歹是在干部家里长大的,太了解干部们的心态了。不说全部,但是应该也算是普遍现象吧。

领导眼界看的都是全部的地方,不可能时时刻刻的盯着一个地方,给好处,给支持。

他可能这一会儿情绪带动起来了,就鼓励一下,但是等回去后,看着整个管辖区域之内的情况,他又要照顾别的地方了。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必须厚着脸皮要点东西。毕竟过了这村没这店了。反正就算不要,领导没准过几天也把他们忘一边去了。

当然,这个度得想好,特别是不能提钱。靠着县里的钱去带社员发家致富,那就不好看了。

最好是县里不用出大力气,顺手能办的,又能给队里解决大问题的事儿。

她笑着低了下头,看到了领导们脚上的鞋子。上面湿漉漉的,还糊了泥巴。

苏青玉笑道,“咱队里也不好给公社给县里添麻烦。我们也是想靠自己,走出一条可以复制的路,以后大家都能越来越好。”

领导们都满意的笑,觉得这基层干部就是有觉悟。

“这要说唯一的,那就是路不好走。这次下雪天,领导们也看到了,这路上车子都出不去。要么一脚的泥巴,要么一脚的雪。要是能弄些碎石子修修路,可就能给队里解决大问题了。”

孙书记道,“这个路,确实不好走。这要是下雨大了,轮胎得陷到泥坑里去。”

苏青玉道,“是啊,咱开春了还要开始用货车了,就怕遇着这情况。本来也是想慢慢解决的,可刚刚领导一说那话,我这就忍不住提了。”

孙书记想了想,在下面东风公社有个采石场啊。

办了好些年了,县里之前修路什么的,都是从那边拉的石头子。也要不来多少钱的样子。

到时候让东风公社支援一下也行。

他就和何书记道,“到时候你们和东风公社沟通一下,去拉一些碎石子回来,给苏家屯生产大队一点支持。”

何书记和朱社长顿时笑起来了。

“好,我回去就和他们联系。”何书记立马道。

然后看了眼苏青玉。

心里特感慨,厚脸皮还是有好处啊。

他们就不好意思找领导开口要东西。谁说年轻人脸皮薄的?

苏青玉一脸激动,“孙书记,我代表我们苏家屯生产大队感谢您的大力支持,这条石子路修好了,那就是造福我们苏家屯生产大队的大事儿啊。”

孙书记笑着摆手,“又不是沥青路水泥路,一点石头子而已,你们好好干,只要有困难,就找组织上说。能帮的,组织上肯定都会帮你们解决。”

这话苏青玉也只当个好话听听而已,毕竟是个人都不喜欢每天被人找吧。

当然,脸上她还是感动和感激的。

“这年底最后一天有了这件喜事,开年就是来了个开门红。我们对未来的工作更有信心了。孙书记,公社领导们,我们和组织上保证,等你们下次来的时候,我们苏家屯一定大变样,让社员都过上幸福生活。”

孙书记背着手笑着点点头,“我以后要来检验你们的工作成果的。”

“欢迎,苏家屯生产大队随时欢迎你们。”苏青玉高兴道。

这要是下次来了,能给大队带来一条沥青路或者水泥路,那就更好了。

孙书记还要去其他大队关系社员的生活,所以婉拒了苏青玉留他们吃饭的提议。

苏青玉就和苏卫国他们一起把人送出了大队,看着他们走远了,兄妹两都松了口气,然后赶紧去大队找大队干部们报喜,那批石头子今天晚上她就要打电话催公社,让红旗公社赶紧落实了,别等时间长了,这事情给黄了。

苏卫国高兴的不得了,“青玉啊,你咋胆子那么大啊,还敢找县委书记要东西。”

苏青玉道,“他自己提的,咱不要不是不给面子嘛?”

苏卫国道,“说的也是。就是我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

苏青玉伸手捏了捏他的脸,“哥,你这皮得厚点了。你说说,咱脸皮厚点就能给队里争取利益,是亏了还是赚了?一句话的事儿,给咱队里省了多少钱啊。”

“是啊。”苏卫国自己也捏了捏自己的脸。要是青玉不开那个口,可能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孙书记他们一走,石子路也是没有了。

“这叫做时刻把握机会。”苏青玉道。

苏卫国认真道,“我记住了,下次遇着这样的事儿,我也得开口。”

苏青玉教导道,“也别太贪心了,给领导压力了,他们也不好做。”

“懂,他有十块钱,咱就只要几毛钱,不让他伤筋动骨的。”

苏卫国乐呵呵道。

兄妹两回到大队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门口已经有好些人等着了,还有社员也听了消息过来了。

见他们两人回来了,就问有没有啥事儿,县里领导有没有什么安排。

还有社员道,“青玉,要是县里不让你当领导,咱就和县里讲道理。咱自己的大队书记,咱们自己乐意选。”

“就是,人民都有投票权的。”

“人民的干部人民选,”

大伙儿都有些激动。从听到县里领导可能不满意苏青玉之后,他们就激动了。

能不激动吗,这眼看着盖房子,盖厂子招工的事儿都搞起来了,这要是把人给换下去了,他们还有啥盼头?

再换个人,他们都不能保证有青玉这能耐和青玉对他们的一片真心。

卫国倒是好,可卫国这人没青玉那本事。

苏青玉见大伙儿这么拥护她,还挺高兴的,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心态支持她的,至少她的工作没白做,“都别担心,领导很好,一直夸咱们呢,说咱队里做的好,大家都很勤劳,把队里发展的很好。”

张主任他们就松了口气,问是不是真的。

苏青玉道,“当然是真的,领导一高兴啊,还说要支援我们修石子路。就咱们大队去公社的那条路,上次大家不都修过了吗,这次啊,咱们往上面铺一层石头子,以后下雨天也不会一脚泥巴了。”

修石子路这事儿可做不得假的。

苏大宝关心道,“白给的,不要咱们给钱的?”

苏青玉笑着点头,“不给,只需要咱们自己动手就行了。”

不要钱,那一切都好啊。

这可真是白担心一场了,还来了一场惊喜,一个个不止放松了,脸上还兴奋的不得了。

“这县里领导还真是好干部。”

县里要给苏家屯修石子路的事儿很快又在苏家屯传开了。

这上午才几个好消息传出来呢,下午又来一个。

社员们觉得苏家屯如今是不是走了啥好运啊。

好事一件一件的来。

“还是青玉带着队里干的好,领导一高兴,不就给修路了?要不然不咋给别的队里修路?”

“那确实是的,以前就没这好事。青玉说得对,咱队里发展好了,别人就把咱们当回事。以前领导看都不看咱们一眼呢。”

“嘿嘿,不止公社领导经常来,县里领导都来了。咱苏家屯可不一样了。”

大家又开心,又觉得骄傲。总觉得又翻了一次身。

公社这边,孙书记跟着走访了几个生产队之后,因为有了苏家屯在前面挡案例,后面的生产队就显得没啥新意了。

走访了几个就回公社了。

总体而言,这次考察工作,孙书记还是很满意的。

对何书记和朱社长再次进行了表扬,虽然红旗公社大的改变没有,但是也树立了苏家屯生产队这一个典型。

以后苏家屯发展好了,红旗公社完全可以参照学习,让其他大队也发展好。

何书记和朱社长表示一定会好好的关注苏家屯,争取可以复制他们的成功。

好不容易送走了孙书记,何书记等公社干部们都大大的松了口气,然后又笑了起来。

朱社长直接道,“得亏了苏家屯给咱们长脸了。”

何书记笑着点头,“是长脸了。”

两人正说着,何书记桌上电话响起来了。

他接起来刚要说话,就听着苏青玉问好的声音了。

“领导,你们忙完了吗,方便说话吗?”

何书记笑道,“刚送走孙书记。”

“领导,你们今天辛苦了,鞋子都湿了,我看着都替你们冷。”

何书记心里暖和,“这没什么,基层干部不怕吃苦。”

苏青玉道,“可咱也不好总让你们这样,所以还是想把石子路赶紧修起来,以后你们来考察工作,也方便。您看啥时候我们安排车子去拉石子啊。”

何书记:“……”

朱社长见他没说话,就道,“小苏咋了?”

何书记抬头道,“没咋了,要债来了。”白感动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 118 章

知道苏青玉这是搞建设心切, 何书记倒是也不怪她, 还想着要是每个基层干部都和苏青玉这么积极办事, 那他们这些公社领导做梦都要笑醒了。

挂了苏青玉电话之后, 何书记立马就和东风公社打电话了。

不用苏青玉说的,他自己也不会忘了这事儿。毕竟他也想趁机在东风公社面前出个风头。

东风公社采石场是县里唯一的采石场了。

这也得力于他们有座石头山。

凭借于这采石场, 他们公社的收入也是在县里各个公社之间排名靠前的。平时嘚瑟的都不像样子了。

这次红旗公社有了孙书记的承诺,立马就和东风公社联系要石子了。

东风公社的书记笑道,“啥,免费给你们,谁说的?”

何书记道,“孙书记说的, 不信你自己去问。反正我们和你们打招呼了, 等天气好了就安排人过去,你们先提前准备好啊。”

“老何,你不是逗我吧,孙书记真这么说?不是, 凭什么啊,凭什么给你们免费提供呀。”

东风公社的书记不高兴了。

红旗公社算啥啊,不就是搞了个什么农用机械就出风头了吗, 他们东风公社有钱, 今年也搞。

何书记笑着道, “那我就不知道凭啥了,可能孙书记看重咱们红旗公社呗。谁让咱们公社干的好,让领导信任呢。”

“……”

东风公社的书记气的立马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面的忙音, 何书记心里就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