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十五格(存放碎银十二两,金叶子十片,铜钱二十文,手帕一条,火折一个、妆匣一具)

状态:固定队友范姜柏、香附、叶铭、老周、金罗,临时队友范姜老爷子、范姜爹、范姜娘

任务:好好生活

仓库:院落一所(含附属设施)、郊区大院一座(含附属设施)、金银珠宝若干

第124章兜兜转转又回来

123楼:【结婚之后要干啥?度蜜月?NO!必须是跟祖宗说一声啊!以后他们的伙食,那奏都归我管了!突然之间赶脚到了责任的重大!于是楼主不得不带着嫁妆,跟着婆家人回去祭祖。

至于祭完祖之后要干啥,那就随意了。用老爷子的话说,那就是“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不用担心被拆穿,有人蜂涌上来围观啥的。范姜柏想出去继续接触一下社会啥的,既然出现在武林大众面前,那就得再巩固一下形象。而且…第一批出海的人,快要回来了。范姜家要不想被时代抛弃,最好跟他们进行接触。最后大家又都回京了。

让楼主没想到的是,楼主回婆家祭祀的时候,京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连着闵家也被麻烦缠上了。To be continued…】

新婚过了没半个月,范姜老爷子就一声令下:“京城的事情忙完,得回家祭祖啦!”可不是,婚也结了,名也正了,可以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就是范姜家的后人了。姚妮的户籍都改到范姜家的户口本儿上了,难道不得赶紧回去跟祖宗们说一声?况且,本来应该是到祖宅那里结婚的,但是为了正名,为了正式承认自己是长眉老人的后人,事急从权了。所以,婚后就必须回去。

对于这一点,姚妮心里有点忐忑,毕竟是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宅嘛,不想挪窝,大家懂的。然而这却是不得不去的,于是这货开始躁动,开始收拾行李,颇有一种“带走带走,啥都带走”的架式。还是周氏劝她:“你的田宅都在这里呢,还是先放在京城的好,人也甭都带走,带着三个徒弟,还有老周,再带个梳头婆子罢,也就齐活了。”

姚妮眼睁睁看着周氏安排,慢慢地理智才回笼,冷静下来道:“是是,您说的是。我再问问范姜柏,他是个什么打算,要是就这么回祖宅那儿住了,我还得再收拾收拾哩。本来说两个月后,伴山居接着开课的,我这…也得多想想。”

周氏谆谆教导:“你命很好,公婆也喜欢,丈夫也喜欢,多听听他们的,也没错儿。至于旁的,女人嘛,都可以放下。”

姚妮心里对周氏这话颇不以为然,她现在就算不要汉子,也是有房有车,有仆役,让她抛弃了一切,她是不肯做的。不是小气也不是不信任,只是做为一个穿越者,她终究觉得,夫妻还是要一起成长的,女人如果现在放弃了自己,也就是放弃了家庭的未来、放弃了与丈夫并肩同行的机会。

当然,大家世界观不同,这话就不要跟周氏多说了。却又私下教导香附和叶铭:“什么时候,都得脑筋清楚,可以大方,便是得有原则啊!家庭主妇,哪里没有呢?一个管家都能干得了的活计,要你有啥用?又不是不可替代的。”甭管听不听得懂吧,反正两个小丫头就这么日积月累地被洗着脑。

姚妮回来问范姜柏:“咱们回祖宅是长住呢,还是你要再在江湖上行走些时日?”

范姜柏道:“我看京中的生意极好,可以多在这里赚一赚钱。尤其是他们出海的人快回来了,带来的东西,嘿嘿,全天下也没有比京城更穷讲究的地方啦!家里的买卖不能丢下,暂且交爹娘掌管,咱们祭完祖,还回京里来。你的课还没讲完呢。如今你我都没有官司缠身,正该好好过活。”

姚妮犹豫道:“那爹娘?”

范姜柏一挥手:“他们各忙各的哩。”

“阿公哩?”

范姜柏一皱眉头:“咱们奉阿公到京里来,好不好?”

姚妮道:“这自然是极好的。”

范姜柏道:“那我跟他们说去。”

不想老太爷却拒绝了:“你爹想回去闭关,见天抱着你媳妇儿给的那本天书在那儿看哩,我看他许有什么突破也不一定,若有什么发现,我想心早知道哩。”

说得范姜柏心里也痒了,就说:“我是放不下外头的生意,总觉得他们这一出海,外面要有大变,我须得看着才好。可若要长辈在家,我又不放心,咱们还是一道回来,如何?”

范姜爹这货懒呐!十分不想来回跑,然而让新婚小夫妻分开,妻子在家,丈夫去打拼这种蠢事,范姜爹是不会干的。这不废话么?娶妻之后是生子,分开了,到哪里生子去?啥?照顾老人?又不是小门小户的雇不起佣人,非得弄个自带工资还不要钱的保姆!

可范姜爹又想突破,觉得姚妮讲的那些个道理十分有用,又怕万一姚妮又有什么理论发现,他一不在场,这不就耽误事儿了么?于是只好含地泪答应了:“我也跟着回京。”好苦逼的赶脚!

于是就收拾了起来,姚妮这里,她的标准装备就是那辆大车,范姜爹看到之后,觉得这车相当不错,逼着儿子也去找一辆改装一下。对此,大家表示,已经习惯了。

回乡祭祖这一路走得相当的平稳,大家都知道“鬼母”出行,这个…目前没有作死的人想挑战“鬼母”好一战成名。黑白两道都沿途相迎,然后礼貌相送。还有围观长眉老人后人的,与范姜柏切磋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再者,全江湖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到了出海回来的人的身上,要打劫也不用打劫范姜家好吗?

海船是在姚妮准备结婚的时候下海的,在此期间,朱轮与南宫乾的海船也回来了,样子十分狼狈,据说是遇到了风暴,但是收获还是相当丰富的,这给了广大武林人士以信心。朱轮回来就听说不但他爹当了盟主,他还有了媳妇儿,惊喜来得太突然,他都要傻了。

这一回集体出海,由于有了经验,又不须避人耳目,所以走得就比较顺利。天一宫也留了个心眼儿,没带着人往更深的地方走。这不废话么?总得留两手不是?经过了头一回,天一宫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还不得藏着掖着一个秘密花园?哪怕日后难免被发现,也是能瞒一时是一时。

现在海船要回来了,大家都看着呢。想搭顺风车发财的人都时刻准备着呢,连着沿海的珠宝加工、香料转手、金银铸造…等等产业,都跟着活跃了起来。

范姜家一行人,就这么无惊也无险地到了祖宅。这隐居的地方选得很巧妙,其实离城并不算十分远,却是在山里,极大的院子,人口也不算多。山脚下还有俩小村子,家里在村子上还有一处不大不小的宅子,很有隐蔽效果。

到了山上,先都安顿了下来,然后就是范姜娘带着姚妮去准备祭品。范姜娘简直要热泪盈眶:“往年都是我自己做来的,我那手艺,真怕老祖宗吃了生气呐!如今有了你,真是太好了。哎,那个,不能做得太熟,太熟了不好吃的。”姚妮的厨艺也就那样了,但是比起数十年没长进,出行必带厨子的范姜娘,那真是好太多了。

范姜娘一面看,一面小声念叨:“祖宗,你们吃了我媳妇的饭,可得保佑她早点多生几个儿子!不然我跟你们翻脸啊!”

范姜家祭祀,也没什么特别的讲究,姚妮在范姜娘的指点下做好了几样供菜,然后往祖宗坟前一放,回来再跟牌位磕个头,也就齐活了。真的是范姜娘在指点,因为姚妮…她不知道菜单!

范姜老爷子回来就把姚妮的名字给添他家族谱上,写在范姜柏旁边,注着原配。接着就是家里佣人过来拜见少夫人,仆人也不多,门房、车夫、厨下三、五人,打扫的、采买的,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姚妮挨个儿给发了红包,也就齐活了。

范姜爹催促道:“休养三两天,咱们就回京!”

他如此积极,让熟悉他的人都惊呆了!却不知范姜爹想的是:早点回京我就能安顿下来了,要是在家里停留得久了,住得舒服了再说要走,得多痛苦啊?!

香附和叶铭都很乖,连着老周也对这一代大侠的后人隐居之地心怀敬畏。金罗只是四下打量,心说,成,这婆家也不差,不用担心养不起活神仙。却不知姚妮是十分担心金罗的,她生怕金罗研究癖发作,把范姜家祖坟给刨了,来研究研究。金罗已经很久没有剖尸体了有木有?真是快要憋坏了。

其实她的担心是多余的,金罗现在…担心她这个蠢货都来不及呢,只想快点回京,然后…好学画剖尸体。金罗越发有一种被坑爹了的赶脚!

就在大家被范姜爹催促着要回京的时候,范姜家祖宅却迎来了两匹快马,给姚妮带来了两个目瞪口呆的消息!

范姜一家人收拾行李,姚妮还是觉得不太放心,问范姜柏:“如今全家都拿到太阳底下晒着了,为防万一,咱们要不要再另择一处隐蔽的地方,等日后觉得烦了,也好安静养老?”

范姜柏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说:“那咱们悄悄地弄。”

姚妮见他同意了,心说,你们执行力比我强多了,这事儿我就不用担心了。不想范姜柏动了点歪心思:“这个,养儿才能防老啊…养老也得有儿孙做饭呐…咱们得加把劲呐…”然后就被姚妮枕头糊脸了。范姜柏也不管脸上的枕头了,伸手就抱着老婆腻歪了起来。

两人正闹着呢,金罗在外头敲门了:“师傅,京城来人!”

姚妮惊讶道:“什么人?”急忙起来理了理头发,这发型是新学梳的,费了她老大的劲儿,可不能弄乱了。

范姜柏一抹头发,出去开门。

金罗左右看看,见姚妮也闪了出来,才大步走进来:“京里蒲捕头亲至,说是…京中有变。亏得师傅你已经成亲了,不然就得再等一年啦!”

“哈?”姚妮惊呆了,“谁死了?皇帝还是太后?难道是皇后?”

金罗道:“听口气,像是皇帝,京中宫变!”

【卧槽!才说了要准备个避难的地方,怎么这就来“难”了?】“新君是谁?”

金罗道:“您还是亲自出去看看吧。”

姚妮匆忙跟范姜柏出去了,范姜娘已经在外面接待蒲捕头了。姚妮叫完“娘”,再跟蒲捕头喊了一声:“师叔。”蒲捕头匆匆一摆手:“甭急着寒暄啦,京里出事了。传闻二皇子给圣上进了一种仙丹,圣上连吃了几日,死了!二皇子就说,圣上这是升仙了,临终遗言让他继位。可皇太后与皇后都不肯信,二皇子着急,引兵自卫,三皇子趁机说二皇子谋害圣上以图自立,小郑将军父子引兵勤王,说是奉皇太后之命,又把二皇子给拘禁了起来。三皇子欲登基,有些大臣却不满,说他未免太急,且圣人无遗诏。溧阳公主进言,请您回京看看!皇太后便下令,请您回宫。密使这会儿怕已经在路上了呢!”

姚妮:【=囗=!窝勒个大擦,玩脱了啊!】

蒲捕头对范姜娘道:“亲家,这事儿推脱不得了!京里为这事儿,已经死了不少人,再不安定下来,怕要死更多的人,还要祸及天下。”

姚妮反而镇定了下来:“这种时候,跟天下没关系。制住了二皇子就完事儿。”

蒲捕头小心地问道:“那”

姚妮就看向范姜柏,范姜柏道:“回去,没事儿的。”他的主意也很明白,二皇子方的一大助力端王已经完了,甄仙师也完蛋了,他还给皇帝进了仙丹然后死了。如果他不是皇子,而是个方士,早被处决了!姚妮回去,是受三皇子欢迎的,三皇子估计就是新君了,回去一准没事儿。且姚妮又不爱多事,三皇子挺喜欢这样的背书人。

姚妮小心地道:“你不问问爹吗?”总觉得那位懒神很靠谱的样子。

没想到懒神也觉得可以进京:“去吧,完了事儿,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他是觉得,现在的国家大事,是不可能取决于一个“神仙”的,明面儿上,还是得看各方角逐。现在二皇子都被控制起来了,三皇子看起来又不蠢,不会犯二,胜负其实已经分了。去一去,站个队,也没啥。家世都曝光了,又不想一个劲儿跟江湖人搅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还不得跟朝廷搞好关系吗?

行了,全票通过,蒲捕头也舒了一口气:“那我得走了,不好叫密使看到我来了,我是借着去海边儿巡视的名头被派出来的。”

姚妮客气地把蒲捕头送走,看着他以相当高的反侦察技巧避开了大路,这时才发现,蒲师叔没有穿制服!果然是偷跑过来传递消息的吗?

全家即刻上路,反正武力值最差的那货已经在车里呆着了,也不担心随行人员会拖后腿啥的。行李都打包好了,姚妮就又接了一封信。信是四海镖局给带过来的,发信人是孟允书,上面用急匆匆的笔迹,写了两页纸,第一页写京中生变,许多人被抓,又有许多新贵诞生之类。第二页就写,求救,有个新贵家的闺女,她看中了闵行,死活想让闵家悔婚,然后娶她!

孟允书次后还附了新贵的官衔刑部尚书,原来,本来的刑部尚书入阁为相了,留了个缺就被赏给有功之人。新尚书召见下属,看到闵行小伙子挺精神,想到六扇门以后也要看闵家的,就把他也弄家里来吃个便饭,打算培养这货当闵长捷的接班人啥的。闵行的官职,走不了人家的中门,从侧门进的,不巧尚书的闺女要出门看外祖母,就在侧门那儿坐轿子权贵人家的中门,寻常是不大开的就让她给看到了。

姚妮:“…”【窝勒个大擦!这又是神马神展开?!】顺手就把信给了范姜柏,范姜柏一看,也傻眼了:“这都怎么了?阿行…”好吧,长得相当符合时下审美呐!

这下得了,赶紧赶路去吧!

正好,密使也到了,密使受命来见仙师,也是很激动的,到了就愣了:“真不愧是仙师,这是…算出来咱们是请您老回京的吗?”

姚妮哪能承认呢?张口就道:“不是啊,有朋友出了事儿,让我回去帮忙呢。问一句,您从京里来,是不是有人看上我那个见天找不着路的兄弟九郎了?”

俩密使互看一眼,心说,得,有人要倒霉了。倒也诚实地点了点头:“是。不过咱们来是有另一件事哩,”把蒲捕头说的话又从二皇子的角度上说了一遍,“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君已登基,还请您回去,帮忙安一安人心哩。”

姚妮心说,我哪懂这个啊?还是点头了:“我也没什么本事,不过,让我回去,那就回去吧,正好我也有事儿。”

第125章二女争夫好热闹

124楼:【楼主没想到,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发生这样狗血的事情,这种“高官之女看上穷小子以势逼人挤走原配”的桥断发生在一个江湖的世界里,真的呆胶布?窝去!孟大爷,你在干嘛?!就这么眼瞅着闺女被欺负啊?

楼主真是仓皇回京,真怕孟大爷已经被弄死了。回去一看,得孟大爷活得好好的,正那儿磨刀呢。真心为那个抢人老公的蠢货点个蜡。i

哦哦,京里其实挺热闹的。楼主就是围着二皇子转了八圈儿,看了看他进的“仙丹”说了两个字,然后就没楼主啥事儿了。To be continued…】

姚妮是被两个密使一路护送进京的,她的车走的是官道,行得并不特别匆忙,走了大半个月,也就到了京城了。一路上,姚妮都在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孟大爷到底是在干嘛?他老人家没死吧?以孟盟黑道教父的出身,好吧,这四个酷帅炫目的字跟他的形象不太搭,但他真的是呀!是怎么能容忍闺女这么被欺负的?

还有,闵家的态度究竟如何呢?刑部尚书,那还真是六扇门的顶头上司,闵长捷平常想见,还得打个报告先。如果闵长捷支援了,这个问题,还真有一点严峻呐!怪不得孟允书给自己写信了呢。不过,姚妮估计,闵行倒不至于不想要孟允书,只是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什么内情?要是有什么“占了小姐便宜”之类的狗血剧情,那姚妮就真的要吐血了!

问密使,两个密使都推说:“不知详情。”密使心里十分惊诧,他们是奉命而来的,如果仙师问起朝局,就必须抹黑二皇子,让仙师给三皇子背书。可现在这仙师分明是对朝局不感兴趣,她一门心思都扑在家长里短的狗血八卦上了!密使觉得很苦逼,这要怎么开口呢?

姚妮对于朝局,真是没啥好担心的。起先是范姜柏父子的推断,后来她坐着个车,闲着没事儿,就划了两笔,把两边情况一列,心里就更敞亮了。大臣们即使心里迷信,也不会拿这个说事儿,除非天下掉颗星星下来,或者哪条大河发大水,天下大旱之类的,否则他们是不会迷信某一个人的话的。皇位,看起来是皇帝决定的,哦,现在是皇太后决定的。实际上,还是取决于力量的对比。

三皇子方,有掌刑部的四皇子、有在军中经营多年的郑氏、有很得宫中欢心夫家自然也不差的溧阳公主(这位公主前不久生了个儿子)。更有许多中立大臣看着二皇子进仙丹,对此行为不屑、进而不肯支持二皇子…等等等等吧,加起来,他已经胜劵在握了。更何况,他已经登基了好吗?半道上,姚妮就听到了新君即位的诏书了!

只要这皇位得来的理由能说得过去,一般情况下,这事儿就算定了。姚妮去京里,那就是个锦上添花的。所以她一点也不担心京里局势,也不担心人身安全。

姚妮把自己的猜测跟金罗说了,金罗感觉更苦逼了,他本来是个剖尸研究医学的,因为想学个画,结果变成了蠢老师的总管,现在又要化身智囊吗?金罗苦着脸,慢慢地想,这个政治方面,他的业务还不够熟练呐!

想了半天,他才说:“没错,现在要紧的是闵家的事。闵老爷子要是反悔了,那可真不地道了。”姚妮道:“他可不算江湖人哩。”闵长捷是公务员系统的好吗?

这一路就在姚妮脑补、回忆了许多宅斗情节,密使想进言却找不到机会,金罗苦修政治课中,飞快地过去了。姚妮已经能够看到京城那熟悉的城墙了。

进了城,两密使回宫报信,姚妮这回得先跟到夫家了,她的学生们在范姜家都有住处。范姜家院子虽然没有伴山居大,但是由于人口比较少,居住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两个小丫头住一块儿,老周跟金罗住一块儿,姚妮就跟范姜柏住回他们的新房,屋里的喜字还没完全褪色呢。结婚的时候天还有点热,这会儿秋叶落尽,都快要下雪了。

将将安顿下来,宫里就来人接姚妮。姚妮不得不把她那些新嫁娘的大红衣服给收了起来,翻腾一下,找了件雪青色缎面的皮袄换上了,头上的首饰是早就摘了的,这回就往高椎髻上插两根银簪子,然后在长公主的陪同之下,到了皇太后的宫里。宫里一片肃穆,白布幔都没摘,也不见有人穿红着绿,更不见化妆的人。先帝棺椁还没运出宫,再过几日才放到京外,等陵墓建成,再下葬。

皇太后脸都哭黄了,一见姚妮,居然又哭了,抓着姚妮的手:“仙师,你可来了,我儿真是命苦哇!”最后哭得话都说不清楚了。长公主等人在一旁劝着,一面劝,长公主还一面上眼药,想当初,二皇子可是与端王一伙的,长公主她相当地记仇。

“那个小畜生居然敢害他亲爹!真是禽兽不如!我就说他跟那个死瘸子一路,弄个骗子来,那是没安好心。宫变的时候,他的底气怎么那么足?还不是那个骗子进言,他才能往禁军里安插进人手的吗?幸亏先帝不傻,没全听他的,还有阿琳他们这些人在,不然还不把咱们一勺烩了?!”

溧阳公主也在旁边说:“侥天之幸,那骗子早早在仙师面前现了原形,要是再让他行骗下去…我们全没有生路了啊!”

窝去!让你们在老太太面前天天哭,二皇子本来是活的,也要被你们这么哭死了好吗?

果然,老太太就说了:“二郎怎么这么糊涂呢?”然后就请姚妮给鉴定鉴定,那丹药啥的。

姚妮自己是不信这个的,她也屡次说这世上无仙丹,让她来鉴定,这…简直就是已经给二皇子判刑的节奏啊!可程序还是得走的。

由于事情牵涉面比较广,来旁观鉴定的官儿都不小,什么新君的兄弟啦、新任的大臣之类的,满满当当填了整个皇太后正殿的正间。姚妮捏起一颗丹药来,这玩艺儿居然还泛着点金属光泽。姚妮手一抖,狠擦了几下手,才停下动作。新君就客气地问:“先生,如何?”

姚妮叹道:“二殿下也是被小人骗了,这东西,谁吃多了谁死。都是有毒的呢,这世上哪有什么仙丹?轻易叫你们拿了,那这神仙也忒不值钱了。”炼丹的原料,大多是朱砂、铅汞一类,都是有毒的好吗?知道火药是怎么发明的吗?方士炼丹的时候胡搞给搞出来的!他们是什么都敢便炉子里扔的、一群疯狂的化学家!科学经验告诉我们,少吃化学制品。

长公主觉得很不解恨,怎么能说老二是“被小人骗了”的呢?得说他包藏祸心啊!不想新君却颇为满意,因为皇太后听了之后加紧了说:“老二糊涂!糊涂!就这样稀里糊涂把先帝给坑害了!”听听听听,这就是水平了,一个糊涂蛋,他怎么能够做皇帝呢?而且因为皇帝想成仙,就进献丹药的做法,近乎于佞臣了有木有?这才是新君要的!

谋反,那也是有血性的,只知道拍马屁,那就显得不够高档大气啦。新君想把他哥打扮成后者,而不是前者。要是有人说老二是因为不忿于先帝求仙问道,于是为了不让他弄乱天下才把先帝弄死的,固然有骂名,可也保不齐有人觉得他有前途,想支持他。一旦成了个马屁精,嘿嘿,有能力的人就很少会支持他啦。

新君觉得他的这个“先生”真是充满了智慧。说一句:“着三法司会审。”之后,就请先生留下来再讲一讲课。

姚妮完全不知道要给皇帝讲什么,干脆就闭嘴,等新君再三问了,姚妮才给他留了一个字“稳”。对于当权者来说,稳是最重要的,但是具体的方法,不好意思,姚妮自己也不知道。哦,她还急着见孟允书呢。

新君却跟范姜爹似的,越看这个“稳”字,越觉得此中有深意,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姚妮回到了家里,就派老周去给孟家送信,顺便打听一下事情究竟怎么样了。然后向家里人复述了见闻,范姜爹听了,一点头:“很好。此事便不要再多管了,休息一日,明日见一见亲家,咱们便出城。”

老周的脚程极快,天刚擦黑,他就贴着城门的缝儿溜进来了,城门在他身后关上了。到了家里,香附已经等着他了:“给大叔留了饭啦,师傅说,您先吃了饭再跟她说话也不迟。”

老周匆匆忙忙扒了两口饭,也不管饱没饱,就跑去见姚妮:“见着了,都还好,就是瘦了些。闵家那头并没有说什么,是尚书那里,有些强硬。闵九郎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孟大姑娘的事儿,不过…孟大姑娘看闵家长辈像是很为难的样子。”跟姚妮猜得差不太多,只要闵行跟那边姑娘没什么,那这事就比较好办了。

姚妮放下心来,对老周道:“那就好,我明天回缁衣巷看看,当天就出城,见了他们再说。你刚回来,也累了,赶紧休息吧,怕明天事儿也不少。”老周道:“没事儿,要不…我再去尚书家里探探?”姚妮摇摇头:“这时节,京里很敏感,别去了。”

老周还是私下跑了一趟,尚书家里并没有养什么江湖高手。江湖高手这种生物,如果不是什么皇宫之类的地方,养了那就是…自己找事儿。万一养个少侠,他看上你闺女,当天就能给你拐跑了。惨一点的养了个不讲究的,看上你家小老婆了,还能给你戴绿帽呢。所以,通常情况下,江湖人和普通人,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老周很轻易就进去听了一耳朵,听得趴在房顶都要再次成僵尸了!

老周根本无法想像,像尚书千金这样的大家姑娘,怎么能说出来:“我就看中她了,就是她了!难道他不是青年俊才?新君要肃清宇内,正用得着他们这样的呢!他有本事,相貌也好,再有爹扶持一二,将来前途可不好说。他那个未婚妻,不是还没过门吗?再说了,江湖草莽,怎么能与朝廷命官结缡?那女人她配吗?”他却不知道,性情彪悍的物种,是什么环境下都能生存的。

回来跟姚妮一说,姚妮已经顾不上责怪老周擅自去偷听了。说真的,姚妮完全不理解这姑娘他爹的脑回路,因为那位尚书居然觉得女儿说得很对,至于女婿贪图富贵神马的,他觉得,那是女婿“慧眼识珠”。他现在发愁的,偏偏是女婿似乎没有迷恋上他的掌珠,这还真是让人忧愁啊!

更让刑部尚书不太满意的是,闵长捷居然在磨磨蹭蹭,他…没有主动上门来提亲!至于孟家父女,他都想好了,如果主动离开,那也就罢了,如果不是…他只好翻一翻孟蒙的案底了。

人蠢到这个份上,姚妮连为他点蜡都懒得点了,她只想知道,这位尚书,他是个什么来历。

有关尚书的来历,姚妮是第二天在闵家听周氏说的。

周氏也很为难,说真的,听到这样好的条件,周氏不可能不动摇,也会想:要是现在九郎还没定亲…之类的。好在她还有顾忌,还觉得孟允书人很不错,可是尚书真的不好得罪啊!闵家是混朝廷的,不是混江湖的,还得在尚书手下混饭吃。

周氏很忧愁地对姚妮道:“这姑娘,我…还真有点不敢要哩,这看一眼就看上了,就要要,也不管人家是不是订了亲、有了媳妇儿的,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个好脾气的人呐。知道九郎定了亲,还要让咱家低头退亲,再去求亲的。这事儿,我…就算是觉着高攀,对九郎有好处,我也心虚呐!不能做,不能做。”

姚妮道:“是呢,这样的脾气,怕不好相处。您要是不图她权势,还是远着些好。”

周氏道:“别提了,这位尚书,是平乱立了大功的!当初二殿下作乱,就是他跑去告诉三殿下,三殿下才能这么快平了乱的。他还带着人跟郑小将军入宫,端的是立了大功劳的。”

原来还有这一出,新贵呐!怪不得这么嚣张,这是要兑现红利吗?

姚妮低头想了一下:“您跟我说实话,您是个什么章程?”

周氏难得见姚妮这么严肃的样子,张了张嘴:“我…”

姚妮道:“您是想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呢,还是想九郎做尚书门下一条狗?闵家把握六扇门,哪个尚书来了,都得给几分面子。要拿下闵家,他也得掂量掂量,为什么?家里有手艺,且无所求。一旦您有所求了,就是把把柄送到旁人手里了。”

周氏叹道:“就怕尚书大人为难我们。”

姚妮开始思考…忽然问道:“孟老伯那头怎么说?”

周氏十分尴尬地道:“还能怎么说呢?人家…尚书那里是暗示,也没有明摆着说,也不知怎么的就满城风雨了,也不见尚书大人澄清。我们两家还有什么好说的?还在先帝孝里,也没法叫他们成亲呐!”

姚妮道:“我等下就去城外,看看孟老伯吧九郎还好罢?”

“那是个死心眼儿。”

“那就好。”

周氏暗忖,“那就好”,是个什么意思呢?难道这尚书家的姑娘,不可以吗?姚妮的意见,还是挺重要的,周氏虽然与她熟悉,还是怕她发功搞死她不喜欢的人。她哪里知道,姚妮根本没这水平,这货都快愁死了!正想着怎么样探闵行口风,这个艰难的课题。

闵行的口风,范姜柏已经探过来了。作为一个青年人,闵行虽然对于有白富美“追求”他这件事情,表现出了一丝自得,态度却还是相当坚定的:“我有媳妇儿,干嘛还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才不干那不讲义气的事呢。”

范姜柏略放心,问闵行:“要是尚书有什么…”

闵行也略忧愁,决定明天“护送阿姐出城”。大家都知道,这个路痴是借机找人带路看老婆去的。

第二天到了城外,姚妮先把三位长辈安排好了,范姜爹就闭关了,临关门前,还对范姜柏道:“拿不定主意,就跟那个最漂亮的男孩子商议一下。”然后就走了!

范姜柏看了看金罗,把他也带到孟家了。

孟蒙正在磨刀,颇有一种“你官比我高,我武功比你强”的模样。姚妮默默地想,这又来一个要害死全家的蠢丫头啊!

第126章鬼母讲堂重开课

125楼:【看看孟允书这情商,再想想另一位的霸道,楼主这种对尚书无所求的人,那必须站在孟允书这一边好吧?让楼主颇觉坑爹的是,那位小姐似乎…思想比楼主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还要正统,她奏介么想把楼主叫她家里去!呵呵,呵呵,呵呵呵呵i

楼主觉得吧,金罗这货,真是人间杀器!这个,跟着楼主混,好像太屈才了,要是弄到朝廷上,绝逼不会比刑部尚书混得差哩。话说,楼主真心觉得,脚踩两条脚想左右逢源这件事情,真不是一般人能HOLD住的,比如楼主,就快要被自己弄疯了。楼主决定啥都不管,一门心思教书去了。To be continued…】

孟蒙正在杀猪,他原本是计划着等姚妮回来,海外淘金客们也回来了,再给闺女办一个盛大一点的婚礼,然后他就等着抱外孙了。哪知道皇帝突然死了,民间禁嫁娶,前盟主也不好在这时候挑战朝廷权威,那就只有等。一等二等,又等出个人来争他女婿。他是真没想到,尚书这样的高官,家里的闺女会看上一个小捕头。

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那丫头寻死觅活就要闵行,丫头的爹娘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答应了。这下可把孟允书给坑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闵行是个路痴,没人带着他也找不到城外来给一个交代,闵家有装聋作哑的趋势,孟允书无奈,只好托四海镖局,寄信给姚妮,寄希望于这位跟闵家没血缘关系的大姑子能给个主意。

眼下姚妮来了,孟蒙十分开心:“来啦,进来坐,”见姚妮看着他手里的刀,眼都看直了,孟蒙解释道,“正说要杀口猪来吃哩。天冷了,好做猪皮冻了。”一时孟允书也出来了,看到闵行,她就红着眼圈儿低了头。闵行连忙凑上去安慰,孟蒙道:“都到里屋说去。”

老沙进来生了炭火,闵行道:“京里局势紧,我…迷了三次路,不敢再多出城。”

孟允书一看闵行是跟着姚妮来的,心就安了七分,嗔道:“怕你再迷到旁人家里去。”

姚妮道:“究竟怎么一回事?尚书的闺女,嫁个皇子都嫁得了,怎么…我说,她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

孟允书眼睛一亮,又垂下眼睑:“那姑娘我见过,就是一副小姐脾气,看上的必得要了。家里人又惯着她…”

姚妮道:“惯也不是这样惯法的,她年纪也该不小了吧?怎么还没说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