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见月娥不做声,他到底是个小孩子,虽然先前坚持,但见张桥跟掌柜的都如此说,忍不住也有些二心不定,便只说要跟月娥商议。

张桥见状,便说道:“这倒是无妨的,然而为了此事,镇长日夜忧心,也发下愿望,倘若有人可以担当起白衣观音娘娘的角色来,他自己出一百两银子来相赠。这可是其他参与的仙家们所不曾有的待遇。镇长更说,倘若这一次天水镇得了头彩,索性那五百两银子也抽出一百两来相赠,其他的四百两,便分给其他十七位仙家,以为彩头便是。”

其实其他参与之人,多都是大富之家出身,出头扮演是为了一份光耀,争个颜面,至于那些个银子,他们又哪里会缺?只不过得了也算是个锦上添花的大喜事罢了,所以也不会将银子放在眼里。

掌柜的听了这等,顿时羡慕的咋舌,在乡野地方,一百两银子,足够一个贫苦之家一年所需,何况这是天上飞来的横财,又让他怎么会不心动?只不过心动也是白搭罢了。

姚良却仍旧是不动声色,只仍旧礼貌地说:“多谢书记大人提点。虽然小子年幼,却也明白——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有莫强求。待小子跟家姐商议之后,再做答复。”

张桥见姚良反应平静,并不因为赏银多而喜形于色或者手足无措,心底更是啧啧称奇,看着姚良之时,目光更带三分赞赏,只说道:“小郎说的很对,只不过,这件事情实在是有利无害的大好事,老天爷若是要赏人,不伸手接着,也是说不过去,哈哈……罢了,我下午再来,倘若小郎跟姚娘子商议好了,也可以让掌柜的去寻我。”

小郎便跟掌柜的送了张桥出去。这边月娥起身,心头犹豫不定。

顷刻小郎回来了,身后掌柜的嘀嘀咕咕,还在劝说,恨不得就替了月娥,自己去扮那白衣观音娘娘,好得那两百两的银子。姚良只是不反应,那掌柜的长吁短叹,说的上火,恨只恨自己只养的两个儿子,更没个女儿的……

且不说掌柜的在临渊羡鱼不已,姚良回了房间,将门掩了,问道:“姐姐,方才那人所说,你怎么看?”

月娥重又缓缓坐下,按照她的心愿,是不肯出这个头的……她到底是个现代之人,具体的古代事宜,仍旧不是十分的清楚,所以是少做少错。宁肯不去做这个,只想着脚踏实地的罢了。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如今同姚良两个在外,姚良先前虽攒了点钱,可是却不够双手看大夫的,要过活更谈何容易?还是苏青接济着……但是自己总不能长久依赖苏青,非亲非故,欠着别人总是不甚心安,所以先前月娥也头疼,想要自己做一点能够赚钱的买卖来养活姚良跟自己,再还掉千苏青的。

可是就算是做小生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本钱之类。如今天上掉了个大好的机会在眼前。若是在现代,这便相当于“临时演员”而已,而且对方还是出的天价,简直是不做白不做的好事。可是偏偏是在这吃人的古代,倘若一步错,保不准会有什么发生……

月娥想来想去,颇为两难。姚良是个聪明的,见状便说道:“姐姐,你不要为难,不想去的话,我自回了他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

月娥心头一动,想道:怎会没什么大不了?镇长对这件事情看的甚是重要,今日这张桥似乎对自己颇为中意,回头还不知对镇长说些什么……自己还要靠苏青治疗小郎的手,倘若坏了镇长的事,恐怕日后是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的……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且反过来想:倘若自己做成了这件事,从此镇长恐怕是会为此欢喜的,如果卖了镇长一个人情,日后怕不有了个撑腰的?若那王家来为难,也要忌惮三分,却也是好事。

但是……总觉得哪里隐隐地有什么不妥。

月娥思来想去,十分心乱,只因为这是古代,女子如草芥,自己又是个下堂的身份,所以做起事情来如此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需要步步为营的考虑周详……实在让她气闷不已。

下午张桥还是来跑了一趟,书记心头很是忐忑,姚氏姐弟的态度让他很是捉摸不定,按理说如此天大的好事,放眼天水镇绝对找不到人拒绝,但是偏偏姚氏这两姐弟并不吃这一套,让他无法笃定。上午他回去之后,特意跑了镇长府一趟,果然镇长听闻大喜,那病症也好了一半,当即说道:“倘,若真是个合适不过的人选,就算那头彩的五百两都给了她,又如何?”

张桥身担重任,一路急急奔客栈而来。掌柜的见他来到,急忙迎接,迎入了隔壁的雅间了,又请了姚良。张桥见了姚良进门,便问道:“不知小郎同令姐商议的如何?”心底突突地跳,想到:假如不行,少不得要使出那缠磨的功夫来,好好地再劝说一番,总不能无功而返。因此在心底飞速的打着腹稿。

却不料想,姚良点头说道:“这个,好教书记大人欢喜,家姐同意了。”

张桥一听,仿佛疑心自己听错了,旁边的掌柜的也笑道:“如此大好啊!”张桥才反应过来,双手一拍说道:“大好大好,实在是大好!”满腹的稿子已经在喉咙里,未及出口,便告烟消云散。

姚良正色又说:“不过,家姐从未做过此事,不知具体是如何要做?请教书记大人。”

张桥喜不自禁,笑着点头说道:“这个小郎请令姐放心,其实是极简单的,到时候有八人抬着特制的法轿,令姐只须坐在上面便可。所以这事人人都会。”

姚良心底也略微一宽。掌柜的便又说:“镇长如此上心,这次的紫微大帝圣诞会,恐怕会比往昔更加的轰动。我们有的看了。”

张桥闻言,含笑说道:“这是自然的,这次非同一般,事关镇子颜面,镇长自然不能等闲置之。务必要做的最好。”

掌柜的又笑道:“姚娘子肯了,书记大人也放了心吧?”

张桥看他一眼,明白其意,便说道:“你这老东西……哈,……不过你也是有心了,嗯……”他略微沉吟,才问道,“罢了,我来问你:这一次圣诞大会,你可有入厅的许可?”

掌柜的听了,脸上变色,哆哆嗦嗦说道:“这这……小老儿哪里有如此资格?”

姚良听得一头雾水。却见张桥点头,说道:“你明日去一趟镇长处,领一张入席文书吧。”

掌柜的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急忙作揖不迭:“这这这……多谢书记大人,多谢书记大人!”

姚良不明,便也不插嘴。张桥却看他一眼,说道:“姚娘子如此知情识趣,肯为天水镇的颜面出力,小郎自然也不能亏待了,……嗯,索性我明日让人送过来,掌柜的你也不用再跑了,等着就是了。”

掌柜的目光闪动,眼中似要流出泪来,望天只是祷告,只顾说道:“多谢书记大人,多谢书记大人,小人感激不尽。”

张桥谈定了,便又跟姚良说:“今日天晚了,但是时间仓促,也顾不得了,我回去之后,便会派裁缝来,替姚娘子制衣,还请小郎跟姚娘子说一声。”

姚良说道:“这是自然的。”张桥又说:“另外两日后,要试坐法轿,还请姚娘子亲临。到时候我会派轿子来接姚娘子。”

姚良点头,说道:“请放心,小子也记下了。”

张桥点头,他做成了这件事,镇长面前也可交差,十分欢喜,又见小郎乖巧聪明,便也嘉奖了小郎一番,才意气洋洋地回去报讯了。

剩下的掌柜人仍旧如在雾中,站在门口望着张桥远去,人却不动,姚良叫道:“掌柜的,外面天冷,还是进来吧。”连叫三声,掌柜的还是痴痴呆呆,仿佛没听到。小二问道:“小郎,你们先前在一起说着什么?怎么掌柜的竟哭了?难道是书记大人说了什么不好的?”

姚良摇头,说道:“我也不知,只是书记大人说什么送入席文书给他……”

小二大惊,问道:“可是紫微大帝圣诞的入席文书?”

姚良说道:“应该就是这个,怎么了?”

小二呆了一会,顿足说道:“唉,怪道掌柜的高兴坏了,这入席文书,等闲的人哪里会有,都是镇上有头脸、祖上有功勋的人才能入席的,叫做‘名人厅’,又唤作‘富贵会’,若是排起队来,掌柜的恐怕几辈子也排不上哩。”

说话间,掌柜的已经进门,嘴里兀自喃喃念佛,听了小二说,也不生气,笑道:“臭小子不服气么?你老子我今日祖坟冒青烟,也可以进那众人里风光风光了。”小二笑道:“掌柜的,您瞧你老乐得,嘴张得那么大,小心风急呛了嗓子。”掌柜的不以为忤,反哈哈大笑。旁边的食客此刻也听说了,有人大惊,有人艳羡,更多人好奇,有人即刻过来将掌柜的团团围住问端详。

姚良抬步上楼,去跟月娥说事情。听得掌柜的在下面说:“都是沾了姚小郎的便宜,客气客气……大家同喜,哈哈,甚好甚好,等我去了回来,一定将详细都说给大家知道。”乐哈哈四处招呼,语无伦次。

美佳人峨眉淡扫

当晚自有人来,替月娥量体裁衣,这些人也是经验老的裁缝,眼神厉害,并不靠身,三个人只是站在边上将月娥打量了会,记的分明,便告辞离去。其实原本这些参与其中的仙家,因为身份都是不俗之辈,所以衣物之类的,多是自己准备,且弄得异常华丽精致。因为张桥知道月娥姐弟的处境,所以才特意让裁缝上门来,好替月娥赶制准备的。

当下月娥跟姚良便安稳住在客栈内,掌柜的因沾了姚良跟月娥的便宜,对待她们姐弟两越发尽心,伺候的无微不至。

苏青第二日来到客栈,说是顺路,特地来看看小郎的手。姚良正同月娥说话,掌柜的便直接请了苏青上楼来,月娥避也不及,只好坐了。

苏青替姚良检查了一番,期间姚良便同他闲谈起来这件事,苏青听罢了,只是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言语。月娥在边上静静听着,本以为他会指点一二,没想到他的反应竟是如此平淡。

苏青将姚良的手重新包起,又嘱咐他在这段时间内千万不能伤到,又写了个方子,写罢之后,刚要交给掌柜,让他派人去药铺子取东西,姚良却伸手接过,说道:“苏大夫,这个我去交给掌柜的就是。”

苏青点了点头。姚良起身,说道:“姐姐,我暂且出去一会。”月娥“嗯”了一声。姚良便开门出去了,临出门之时,不忘见门扇虚虚掩上。

房间内,一时之间静了下来。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还是苏青先开口说道:“月娘,是你答应了要去的?”

月娥抬眼看向他,说道:“是。”

苏青垂了眼睛,说道:“我没有想到,你竟会答应。”月娥问道:“为何这么说?”苏青说道:“只是……觉得你的性子似是变了许多。”

他踌躇着,慢慢说罢。月娥的心却暗地里一跳,面上仍旧做若无其事的,只问道:“变了许多?”苏青沉思了片刻,才重新看向月娥,说道:“是……我不明白……你的性子,真的变了许多。譬如,王家休妻这件事,”他的脸上露出难过神色,慢慢说道,“你先前曾对我说过,入了王家的门,就如死了一般,此生再无指望,只等死就罢了。当时你说这话之事,我记得清楚,……可是,可是现在……”

苏青想着。当日他听说了王家休妻的消息,大惊之下,便自药铺里跑了出来。想立刻冲到王家去看月娘是否还好。月娘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她是个外柔内刚的性情,倘若真个被休,恐怕会立刻做出傻事来。却没想到,竟撞见了月娥带着姚良,她的样子虽然仍旧柔弱如昔,但是脸上毫无惊悸无措的表情,不似当初初次见面时候那个只会垂着头流泪的娇弱女子。

这样的月娘,让苏青心头又惊,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似乎隐隐地察觉,昔日那个只会蜷缩着身子哭泣的女子已经有所不同……就好像卧在了茧中的毛虫,破茧而出将化为蝴蝶。

苏青心中,对这样的月娘,又是陌生,又是难以言说。尤其是她竟然丝毫都不肯依赖他,一味的只是要走,他几乎茫然的望着面前那张依旧美丽如昔的脸,是什么让月娘发生了这样的转变?

昔日他一步踏错,让她坠入深渊。他心底永远记得那个大雨中彷徨无措的纤柔身影,永远记得她垂泪时候楚楚可怜的眼睛,当初他为了月娘动心,连爹娘都以为他是为了姚月娘的美色所迷,只有苏青知道,自己是想救她的,他天生心慈,又是医者,就算是见到受伤的小猫小狗,都不吝伸出援手,何况是月娘,只是他差了一步,眼睁睁地看着月娘被王四鹄拉回家中。

对于她,他的心中,永远怀着一份愧疚,一份难言的情愫。他无法言说。

而在昨日月娘被休,他将她拦住的时候,望着她多了某种东西的双眸,那一句话,终于说了出来。

“你留下来,我娶你。”这样的话,他一辈子,只能说这么一次吧?

是对面前那人。

若是先前的她,走投无路之下,面对自己伸出的援手,应该会哭的梨花带雨吧……但是,却被她拒绝了,当她说出那样一番话的时候,当她迈步欲走的瞬间,他心头的震惊跟不信,可想而知。

苏青沉思地看着月娥,他的眼睛很好看,有一种看透人心的力量。月娥心头忐忑,虽然知道苏青看不出什么来……但以苏青对月娘的理解,若是察觉自己身上跟月娘的不同,也是轻而易举的,只不过感觉这种东西,是最虚无缥缈的,更何况,人都是会变的,她就一口咬定自己性格变了,他又能怎样?

月娥正想着要不要顺势说上几句,让苏青知道自己“性情大变”,从而叫他彻底死心。却听得苏青又说道:“月娘,我昨夜,将你被王家所休的事情,说给父亲知道了。”

月娥一怔,却没想到苏青会说这个,便问道:“这……你说这个做什么?”苏青说道:“月娘,我是想让你知道,我是真心想娶你的。”饶是月娥心如铁石,这时侯也不由地呆了,怔怔看向苏青,说道:“你……”字字句句梗在喉咙里。

苏青说道:“月娘,我知道你是为了我着想,你无须担心其他,我说过的话,一定会作数的。”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说道,“我说娶你,便一定会娶你。”

苏青说着,人便站起来,向前走了一步,却又停住脚,只望着月娥,月娥也抬头看着他,半晌才涩声说道:“你说什么?你方才也说过,我的性情已变,你不觉得……我已经不是昔日的姚月娘了么?”这话,已经说的足够清楚吧。

苏青缓缓摇了摇头,嘴角笑容一闪而过,说道:“我所娶之人,就是眼前之人罢了,说什么昔日今日。”

月娥望着他清澈的眼睛,忽然觉得,他似乎真能看穿人心一般。

第二日,客栈外面吹吹打打,果然有人送了文书来客栈,掌柜的哈哈欢喜,吊起了鞭炮先放了一挂,鞭炮声一起,加上镇长来相送文书的派遣,顿时四周众人都知道了,纷纷来恭喜。一时间客栈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片刻,张桥派了轿子来接月娥,姚良陪着月娥,怕走前门招摇,便自后门出了,一路到了镇上,试过了法轿,便又重新回转客栈。只等待三日之后的紫微大帝圣诞庆典。

这几日内,月娥心头反复思量,琢磨苏青那天临走之前对自己说的话。看苏青的意志坚定,好似真的不会轻易放手。他这份深情,却让她又是感叹,又是心动,就宛如一个肚饿的孩子,面前放着一份美味的糕点,她饿得饥肠辘辘,但是却又不敢就伸手取过来享用。

转眼之间,三日已过,第三天的大早,天还乌黑,张桥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将月娥抬了到了镇上镇长府邸,立刻有负责的婆子接了去,镇长知道月娥身边无人伺候,早就特地准备了两个聪明能干的丫鬟帮月娥收拾打点。

足足有四个人迎着月娥进了房间内,将那一身赶工特制而出的白衣观音娘娘的衣裳替月娥穿戴整齐,又将她满头的乌发高高地挽起,梳了个端庄的发髻,其他的首饰一概都没有,只在发冠的中央,镶嵌了一块亮灿灿的宝玉。

那伺候的婆子,看着月娥的脸只管啧啧赞叹,也并没有替她浓妆艳抹,只是略微将她的脸上敷了一层粉,樱桃双唇上淡淡抹了一层胭脂,又扫了扫眉毛,最后,又用朱砂混合胭脂调弄好了,在月娥的眉心点了个红通通的圆点。

众人望着端然坐着的月娥,两个丫鬟看的呆了不说,连那见惯各色美人的化妆婆子也连连赞叹:“老身活了这么久,还真没有见过如娘子这般的美人,这一张脸何须胭脂和粉,连这妆点的功夫也都剩下了……真是活脱脱一个白衣观音娘娘。”说着,双手合什默默地点头。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天已经放光,窗棂纸上透出了金色的阳光,预兆今日必定是个大好晴天。

外面也逐渐地起了吆喝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敲动铜锣,嚷了几声,才又有人叫道:“时辰快要到了,有请各位仙家驾临!”

一言说完,院落当中那各个房间内,已经妆点好了的十七位神仙角色等候了许久,此刻闻言便在仆人的陪同下,开门而出,一刹那,镇长的院子里仿佛神仙从天而降,手中托着宝塔的威武天王,金冠灿烂的玉皇,端庄雍容的王母,白胡子白头发仙风道骨的太白金星……各路仙家,美滋滋,亮灿灿,争奇斗妍,辉煌华丽,说不出的令人震撼,赏心悦目。

镇长在上看了,欢喜的不停捋着胡子笑,众人面面相觑,这些富贵之人平素也是认识的,正在彼此拱手欢喜,寒暄声不绝于耳,忽然见那阁门又开,一身白衣的观音娘娘迈步出来,微风徐徐吹过,那观音娘娘白衣浮动,迎风而立,仿佛站在云端之上,那样雾鬓风鬟,丽质出众,不用百般费心妆点,也是无人能比。

谢小侯无心村戏

且说六镇镇长各自用心竭力,要在这一场北极紫微大帝圣诞之中博得头彩,其中却是有缘故的。一来是因为每年如此,已经形成惯例,争奇斗妍是免不了的;二来,却是因为一个人。

京都谢家,名满天下,先祖是开国功臣,受封“定国公”,子孙们才俊倍出,到这一代,谢家有一嫡子,名唤谢敬安,自小生的貌美,更兼才华出众,文武兼备,有“神童”之誉,因父早死,谢敬安早早地就袭了爵,本是前途无量。然而最近却因为在京中发生一事,闹得实在太大了,谢敬安才被发到这紫云县来,当了紫云六镇的安远将军。

只因为这个混世霸王的来到,让县官战战兢兢,谢敬安官居五品,官大一级压死人不说,只是背后的谢家,抬出来就够吓死人的。谢家在朝中根深蒂固,处处有人,倘若做的有丝毫差错,这小侯爷脾性发作起来,任是谁也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自从谢敬安来了之后,县老爷就一直如履薄冰。谢敬安时常嚷嚷说这紫云县枯燥无味,是以借着这一次的北极紫微大帝圣诞,知县老爷在谢敬安面前夸下海口,说的天花乱坠,想在谢小侯的面前争争脸面。

那边谢敬安本是不把这种乡野玩意儿当回事的,他自小在京城之中长大,渲染的是一身富贵奢靡气,什么光怪陆离的没有见过,哪里瞧得上这些粗鄙光景。

听着知县撺掇,他心中不以为意,只想:这紫云县白瞎了一个高雅别致的名字,当初来的时候,还以为是温柔锦绣花花地方,没想到处处黄沙遮面,森林里便是猛兽横行,就算是骑个马出来散心,都会堵一嘴沙子。苦壤土处的,又有什么好玩意可见?无非是无知粗野乡民们凑趣玩乐,做一些花花绿绿之物来应数。哪里比得上京城富贵之地,那种繁华静止气象?

知县知道谢敬安的意思,越发赌了这口气,便特意将紫云六镇的镇长唤来,好好地训斥了一番,这一次紫微大帝圣诞,务必要做的比以往更好数倍,事后论功行赏,论罪责罚。

如此疾言厉色,雷厉风行的下来,六镇镇长自然彷徨无措,手忙脚乱。各自去找师爷等寻思杰出的点子来筹划不提。

且说到了今日,谢敬安在知县的陪同下,上了楼头,此地光景最好,底下就是最宽敞的一条大街,来来往往的人,都从底下过,街市的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乡民,忽然听到远远地一声炮响,又传来鞭炮的响声,谢敬安背着手,装腔作势的站在栏杆旁,两只半迷半离丹凤眼徐徐往下一看,果然见大街的尽头,有一队人马缓缓地出现了。

这一看,却看出了是非出来。

谢敬安一看就想笑,见那前路果然是些花花绿绿的纸糊人偶,鸳鸯,鹭鸶,并些童男童女,狰狞鬼怪。最前面是几十个乡民,打扮的土里土气,正在扭腰舞蹈,腰间各自带着小鼓,蹦跳着向前,动作倒也整齐,随着舞动,手不停地拍打腰间的小鼓,发出齐齐的响声来,还算可观。

谢敬安点点头,又往后看,却见来了一路人,用得是彩纸簇成的花车,扮演成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谢敬安看了一会,依稀可看出其中有一幕是根据自己的先祖定国公的事迹演说出来的故事,倒也演得像模像样,心头一动,嘴角不由冷笑,想到:这些人竟连这个也作出了,果然用心良苦。

他耐了性子看,这一镇子过去之后,又来了新的队伍,有人装扮起来,脸上抹的花里胡哨,浓墨重彩的,作出各种天兵天将,各路神仙的样貌,一路而来,根据各人的身份不同,底下乘坐的法驾也是不同的,琳琅满目,也还有些趣味,周围有人吹吹打打的,更添热闹。

谢敬安略点了点头,心想这也是难得了,只不过这贺知县未免把自己太小看了,这些乡民虽然用心,但这些光景,哪里看不到?当自己是井底之蛙不成。

谢敬安正想要转头嘲讽一番知县,嘴里的话也已经说了出去,道:“我看这……”

话到此处,眼睛忽然一怔,眼角上余光所至,似乎有什么光团在底下的街道上闪了闪,谢安收了声,缓缓地转头看过去。

紫云县统共这一条最长最为宽阔的街道,从街头到结尾,这些做戏游行的村民,加上主演之人,零零总总,没有上千,也有几百。谢安先前也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然而现在,他的目光直指,却只看着一处。

只见在游行队伍之中,吹吹打打,八个人抬出了一套敞亮的法驾,跟其他法驾装饰的金碧辉煌不同,这法驾简单的很,上面都是以白色轻纱覆盖垂落,风吹过来,撩起轻纱细碎飘渺,颇有几分仙气飘飘,这也倒罢了,只看里面那个断然稳坐,宝相庄严的佳人。

谢敬安不由地上前一步,靠在栏杆边上望过去,只见里头那人,盘膝坐着,一身白衣素装,长发在头顶挽了个高髻,余下的发丝披落肩头,也覆着同色的白纱,高髻上端端正正插了一根碧色簪子,簪子两边垂下两股璎珞,一直到她胸前,但见她眼观鼻鼻观嘴嘴观心的,不动声色,不睁眼,亦无笑无嗔,好一番的端庄秀丽。

她的纤纤素手,一手握着一个羊脂白玉的玉净瓶,里面斜插两只嫩嫩的垂杨柳枝,另一只手却打莲花状,风流婀娜立在胸前。

这般遥遥看来,这端坐轻纱内的美人好似并不是活人,看起来就如同一个玉雕琢的美人,隐隐地竟然身上有光,实在完美无可挑剔的紧,虽然丝毫表情都无,但是看起来,那是一个说不尽的妩媚端庄,风流娟娟。

周围的乡民们亦同赞叹,有人便跪倒在地,虔诚膜拜。

“这是什么?”谢敬安看了一会,一直目送那白色的法驾自眼前过去,才转头,愕然出声问道。刚转头去看,却见同行的一帮子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下面,显然也是在看那玉美人。

贺知县本也在呆看,忽然听谢小侯终于出声来问,心头一刹那得意,表面却仍不动声色,恭敬回答说道:“侯爷莫非看不出来么,——这是素衣观音娘娘。”到底是心中不服的,于是又加一句,“这些人的把戏,可还入侯爷的眼?”

谢敬安全不以为意,微笑着频频点头,说道:“原来是素衣观音娘娘,好一个素衣观音。真是美的紧呐。”

贺知县本在得意,听谢小侯的语调有些古怪,猛抬头见谢小侯脸上的笑,那一双丹凤眼紧紧地盯着下面正抬着路过的素衣观音,眼睛里透出的那种灼人的光芒,好似火焰一般跳亮,真个眼里带了火,跟先前的慵懒不以为意全然不同。

这张脸本是风流秀美的,这样一来,却带一股说不出的邪气。

贺知县头皮一阵发麻,想到关于这谢小侯的一些流言,忍不住心头突地一跳。

谢敬安目不转睛地送了那素衣观音过去,最后才嘴角微挑叹了一声:“都说天水镇乃是个美人窝,我只道是无知村民,胡说八道,如今见了这观音娘娘,才觉得名不虚传!”

贺知县仍旧赔着笑,脸上的笑却越发勉强起来。

玉观音一见成孽

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有那些纨绔子弟,骄纵惯了的,仗着富贵出身,有权爹娘,便无法无天。倘若见天下美色,恨不得就立刻揽进怀中,以足饱一时之欲,也不知糟蹋了多少美人犯下多少业障。然而这种事情,却是古往今来,屡见不鲜。比如头前的王四鹄,再比如前回的谢敬安。

只为着紫云县县令这一番虚荣,六镇镇长的劳师动众,才惹出一番是非,让谢敬安这混世魔王,遇上了毕生难得的对头。

一番劫数,大抵也是上天注定。

北极紫微大帝圣诞这一场庆典轰轰烈烈过去,谢敬安心心念念记着那白衣美人,虽然仍旧在座,心神却已经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贺知县有意相劝,谢敬安心神不属,也多喝了两杯,未几有些头晕,只好让人扶了,回府休息去了。

一直等此人离开,这一桌作陪的乡绅们才松了口气,气氛放松下来,大家交杯换盏,才喝的开心起来。

有人便问:“大人,敝人听闻这谢侯爷出身名门,却是为何离开京都,到了我们这里?”贺知县叹一口气,说道:“我原先也是一头雾水,亏得在朝的恩师先透了消息过来,说是小侯似同人有什么争端,才落得如此,具体未提……恩师只让我小心伺候,说这位小侯爷年纪虽小,却是个尤其古怪,喜怒无常的性子,倘若得罪了他,莫说是前程,连性命也堪忧了。”

其实贺知县是知道些内情的,不过只是传说,说是这小侯爷在京都跟人争风吃醋,伤了一名权贵弟子,谢家长辈一怒之下,才命他来远地历练,明着做给众人看,也是博人心的意思。——也不知是真是假。

众人听了贺知县的话,都凛然动容。这才知道为何贺知县如今着紧此次的庆典。原来是为了讨好这人。

当下,天水镇的镇长便又说道:“不知今日的庆典,小侯爷可满意么?”

贺知县双眉微皱,说道:“此子看似年小,性情却多变,心机也颇深沉。我也不知他觉得如何,只小心伺候着,盼他安安稳稳在此,不闹事也就罢了……谢家在京都深有根基,最多不过一年,就会调他回去吧。”

“如此便好。”众人都点头叹息。

贺知县喝了两杯,才又举杯说道:“这一次众人都辛苦了,等谢侯爷酒醒,做了点评,便可选出六镇夺魁者是谁。在此之前,大家且都放怀畅饮就是。”众人便都齐齐举杯,对面的戏台上也开始敲鼓奏乐,好戏连连。

紫微大帝庆典连续三日,幸亏只第一日有游行,日后两天,月娥便宽了心留在客栈内,姚良却跟掌柜的去了两次“富贵会”,掌柜的回来,便对店内的客人讲述富贵会上的事宜,众人皆都听的津津有味,咋舌赞叹。

第三日,镇长派了张桥来送了两百两银子给月娥,张桥笑吟吟,说道:“县老爷很是满意,尤其赞赏姚娘子的白衣观音,特地命我送来自出的一百两跟抽彩头的百两,请姚娘子笑纳。”月娥并没推让,只让姚良收了。张桥并不就走,说道:“另有一事同姚娘子商议。”

月娥只好问道:“不知书记大人要说何事?”

张桥正色便说:“我看小郎生性聪明,若只在民间乱混,未免屈才,我心想不如让小郎在我身边,做个记录事宜,活计也清闲不至于太累,镇上的人情世故都熟悉了,愿意的,便又可去县衙门做工,岂不比在乡野中出苦力要强?”

月娥心动,看了一眼姚良,见他神色略有些怔,又想到这几日自己的所见所闻,便说道:“如此是好事一件,只不过,民女心中有个想法,请问书记大人,倘若阿良跟着大人,将来可还有机会科考?”

张桥略微一惊,问道:“姚娘子有意让小郎参加科考?”

连姚良也呆呆地看着月娥,这也是他第一次听月娥说出这个想法来。月娥点头,说道:“正如书记大人所说,我也不忍心阿良只在乡野间混,倘若能够立志读书,将来考个功名的话,也算光宗耀祖……”她参加大帝庆典的时候,接触的都是些富贵人家,他们闲谈之间,也曾说过谁家之子考了功名之类,言谈间很是羡慕,才触发了月娥心底的想法。她先前主张出头接了这个角色,只是为了赚点银两,如今却不是正好?倘若这笔银子能够供养姚良重新读书,考个功名……却比要他白手起家的做苦工要强多了。毕竟在这个古代,身为男子,最大的出路就是科举,人人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成名,这也是最直接的法子。

张桥这才明白月娥的打算,只到她立志不凡,又看小郎,少年眉眼坚毅,透着一股灵秀之气,的确是个可造之材。这张桥早先也曾参加过科考,只不过命不当时,几番都落第,此事也是他心底郁结难平的事,如今听了月娥这么说,顿时心中一动,说道:“姚娘子既然有这个志向,却也正好。不瞒姚娘子说,我早先也考了几次科举,不幸落第,后来便又教了两年私塾,不敢说满腹经纶,也算是饱读诗书,倘若让小郎跟着我,我定会好生地教导他……”他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姚月娥。

月娥何等机灵,不等他说完,立刻说道:“小良,还不快快拜见恩师?”

姚良也是个聪明人,顿时明白过来,快步走到张桥身边,双膝跪倒,行了个大礼,口里说道:“姚良拜见老师!”

张桥踌躇着说出这番话,一来是惜才的心,二来想栽培小郎,倘若一朝他有出息,他也是面上有光,且弥补心底原本的不足,只不知道月娥怎么想……心想她毕竟是妇道人家,眼界浅显,倘若不愿让姚良跟着自己混,那也就罢了。却没想到月娥如此识做。

张桥见姚良行了大礼,一时乐的喜不自禁,伸手捋着胡子,哈哈笑了两声,才又双手向前伸出,说道:“快快请起。”

姚良行完了礼,顺势起身,张桥笑着点头看面前的少年,越看越爱,不住口的说道:“好好好,我浪迹半生,总算也收了个弟子了。”又说,“我受你这样大礼,自然要倾尽所能,教导于你,小郎是个聪明人,假以时日,必定有一番出息,也不负姚娘子一番望弟成龙之意。”

张桥心满意足离开之后。苏青便到了店内,照例看了看姚良他的手,又听得他说拜张桥为师的事情,点了点头,说道:“书记官是个老道的性子,小郎若跟了他身边,定会学到不少东西。”姚良也自高兴,说道:“苏小大夫你且坐一坐,我下去取一壶热茶上来。”

苏青点头,姚良自去了,苏青这才看着月娥,说道:“月娘,这几日劳累你了,不知身子可好?”月娥点了点头,说道:“承蒙记挂,并没有事。”

苏青又说道:“我前两日,已经将要娶你之事,说给家父听了。”月娥的心一紧,面上却做出淡淡的神情来,只问道:“苏老先生想必又是一番大怒吧……苏大夫,你这是何苦来着?”苏青说道:“你这番想错了,家父听了,只是叹息了一声,并无大怒。”月娥一怔,看向苏青。苏青说道:“他想是也无奈了,然而……唉。”微微皱起眉来。

月娥看着苏青,问道:“苏老先生未曾发怒,为何你反而不开心?”苏青摇头,说道:“他不发怒,我是要开心的,而且他也答应了许我娶你过门……”他欲言又止。

月娥的心一阵乱跳,好像有一只小鹿在里面四处乱撞,不由地紧张,看着苏青只不说话。苏青却仍皱着眉,说道:“这件事我还得同他计较一番。”月娥忍不住,终于说道:“这是为什么?他答应了,那么……”急忙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