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月娥心底也似轻快不少,便也只想着将前事都忘了便罢。

这日,天蒙蒙的阴沉着,将近傍晚,月娥自铺子里回了家,忽然想到落了一件紧要东西在铺子里,姚良还未回来,月娥便取了把伞,夹着去铺子里。

低着头走了一会,路上行人也都在急急赶路,风也越发大了起来,来来往往的人众都在叫嚷:“起风了,好阵大风!”又说:“这阵势,恐怕是要下雪,快走啊。”惧冷怕寒,纷纷地往家里头赶,街头上一时消散无人。

月娥亦加快脚步,也向着铺子跑去,刚拐了弯,离铺子不远了,才松一口气,一阵风过,天上忽忽悠悠,带了两片雪下来。

月娥微怔,抬头一看,不由惊住,果然见无数的雪片子,自空中纷纷扬扬落下,月娥又惊又喜,幸而风小了,月娥便将手中的伞撑起来,欲要往前,不料刚一抬头,就见前方不远,正在自家铺子跟前,风雪里有个人孤零零站在那端,仰着头,正在观望什么似的。

醉迷离不知所以

正是腊月天气,寒气逼人,雪片子鹅毛似的从天而降,凌乱纷飞,顿时眼前迷蒙一片,依稀看不清那人容颜,然而月娥却一眼就知,那人正是谢敬安。

月娥这一惊非同小可,急忙收脚,身子一退便退回了拐角处,慌得紧了,就将背牢牢地贴在那墙壁上,手中死死握着那撑开的伞,微微发抖。

月娥闭着双眼,心中默念他不曾看到自己。默默念了一会,周遭果然毫无动静,月娥睁开眼睛,暗骂自己慌得忘了,正想拔腿跑掉,心头一动瞬间步子停了,慢慢地扒在墙边上,偷偷向那边看过去。

她方才急着躲回来,平静了片刻,原本三两点的雪片越发极了,风也大起来,卷着雪,好似无形雪龙,咆哮盘旋,月娥探头一看,顿时呆了,却见谢敬安依旧站在原地,仍是先前那个姿势,丝毫未变,身上脸上已落了不少雪,他本就生得高挑,身段修长,如今天寒地冻,却好似没穿厚衣,只着一袭单衣,身子就显得格外单薄,风撕扯而过,那袭袍子被风吹得簌簌有声,敬安站在原地,似会随时被风卷走,却偏偏站的极稳。

月娥呆看了会,一时那最初的紧张仿佛也随雪抖落,逐渐看清他的神色,却见他茫茫然,心无旁骛之状,完全没留心旁边有人。

雪扑打下来,在脸上好似小小鞭子拍过,一会儿却又化作冰水。月娥缩在墙角,抬起衣袖擦拭脸上的雪同冰水,明知要走,偏偏双脚不能动。

转头看敬安,头发上也拢满了雪,望过去白茫茫地,他却仍站在哪里不动弹。月娥看了一会,轻轻叹了声,狠下心来,转过身撑了伞要走。

正在此时,路口跑来一个人,为了避风雪,就抬起袖子遮在额头,顺带把眼睛也遮了一半,低着头,双眼盯着路面忙乱地向前跑,没留神前面,竟一头撞在了敬安身上。

敬安身子一个踉跄,双脚不稳,竟然向后倒在地上。

那人知撞到了人,脚下一乱,停住了脚步,风雪迷了眼,敬安又满身满头雪,那人怔了怔,只以为是个寻常路人,便急忙说道:“抱歉,一时风大没看清,我搀您起身。”便过来扶敬安,敬安手一甩,那人猝不及防,竟被甩开了去,后退几步,说道:“你这少年人好不晓事,我虽撞了你,可也是无心,如今想搀扶你,怎地反这样对我?好心当作驴肝肺!”

敬安跌在地上,双眸垂下,只不做声,那人还待要骂,却听有个声音轻轻说道:“他恐是跌坏了,大叔你撞人在前,就原谅则个,何苦这样咄咄逼人,风雪大了,勿要多生口角,快些赶路罢。”那人回头,却见是月娥握着伞站在雪中,那人怔了怔,哼了声,举起袖子才又上路。

这边,敬安也不理会,那玉般的手指握在雪地上,也不嫌冷。额头的长发垂落,已变作雪色。月娥看的凄凉,上前去轻轻挽着他的手,说道:“侯爷,地上凉。”

敬安双眸微抬,目光迷离,月娥才嗅到他一身酒气,不由微惊,然而谁叫自己按捺不住出来了?少不得好人做到底。敬安望着她,眼神依旧陌生。月娥用力拉了拉他,纹丝不能动,敬安望着她,忽地喃喃,说道:“你是何人,看来眼熟的很。”酒气逼人。

月娥心头一惊,情知他喝醉了,只不过,哪里喝的酒,又怎会无端端跑来这里?想了想,便说道:“侯爷,地上凉,小心得病,你听话,快快起身。”敬安闻言,忽地咧嘴一笑,说道:“哦,我知道了,原来是你。”表情烂漫。

月娥心头又惊又怕,但看他样儿,倒不是似个有威胁的,就壮了胆子不撒手。敬安却手按着地面,顺势站起身来,头一阵晕眩,脚下又是不稳。月娥急忙张开双臂将他扶住,说道:“侯爷站稳。”手上握着的那柄伞骨碌碌被风卷着飞跑开,溜得飞快。月娥暗暗叫苦,又觉得敬安身子万钧重,压在自己身上,怕是撑不住的。

敬安亦伸手抱了她,酒气上涌,喃喃胡乱说道:“算什么……嗯……本侯要多少有多少,脱衣裳!”

月娥猛地听了这个,惊得头皮发麻,幸亏敬安只是说,却不动作,头耷拉在她肩头,嘀咕说道:“本侯怎会不悦?何等痛快……喝啊罗大人……”

月娥双腿发颤,感觉敬安越压越重,只得咬牙死命抱了他,试图将他拖到屋檐底下去挡挡风,不料才走了两步,敬安忽然骂道:“贱人……住手,再敢给本侯动一下,杀了你!”

月娥本就吃力,被他连连恐吓,心头不由地怕,虽不知他说真说假,是否对着自己,到底因他先前那般行径,积威之下……月娥脚下站不住,踩的一滑,不由地低低惊呼一声,身子向后倒去。

月娥慌张之下,又不敢放开敬安,回头看快到屋檐边儿了,正是台阶,自己这跌下去,怕不摔个骨折么?却又无法,心想倘若放开了他,他这般没遮拦倒下去,骨折是小事,恐伤了他的头,磕破了或者更重,才是大事。

月娥咬了咬牙,一手抱着敬安的腰,一手探出,将他的头给护住。

正快跌倒,忽地自己的腰被人抱住,去势一停。月娥定睛去看,却见敬安睁开眼睛,嘴里咻咻吐气,一只手臂探出,牢牢地抵在旁边的柱子上,硬生生刹住跌倒之势。

逢凶化吉,月娥一喜,继而一惊,却见敬安的眼神已并非先前迷离惘然,而似多了一丝清醒,眼神锐利起来,嘴里慢慢说道:“我认得你,你是……”

月娥大叫不好。却正在此时,有人叫道:“侯爷!”

月娥抬头一看,却见有个黑衣大汉,手中握着一把伞——细看竟是自己先前拿着的,匆匆向这边而来,倒身跪地,说道:“属下周大,参见侯爷。”

敬安手中放开,月娥急忙跳到一边去。敬安已经有了几分清醒,便问道:“你,周大,你……怎在此?起身。”此人正是敬安贴身几人之中的领头。周大闻言起身,说道:“侯爷酒醉后……”双眼扫了月娥一眼,说道,“……忽然不见,属下等正在四处寻找,幸喜侯爷无碍。”

敬安凝眸想了想,忽地一声冷笑,却不说话。

月娥趁机退了两步,周大转头,看她一眼,忽然伸手将伞递给月娥,说道:“姚娘子,你的伞。”

月娥一怔,原来此人知道这是她的伞,难道方才他就到了?当下也来不及问,只行了个礼,说道:“多谢。”伸手接了过去。

月娥拿着伞,也不敢多话,悄悄地就后退,却听到敬安说道:“姚娘子,你怎在此?”

月娥只好站住脚,说道:“回侯爷,民妇是来取东西的。”

敬安便淡淡说道:“哦,本侯也是路过。……本侯听闻,你最近大喜了啊……怎么苏青还要你四处奔波劳碌么?”月娥听了这话,只低着头,不知说什么好,想了想,便说道:“风雪渐大了,侯爷不如早些回府。”敬安说道:“用你多嘴,你如今只看管苏青去罢了。”月娥垂眸。

周大也说道:“侯爷,小心风大,吹坏了身子,还是及早回去。”敬安点了点头,看了看月娥,说道:“苏青也不怎地,这样大雪,倒叫你出来操劳。嗯……罢了。”说着转过身,将走未走之时,忽然问道:“几时婚期?”月娥犹豫了一会,说道:“还未定下。”敬安又是一声冷笑,说道:“你倒谨慎。”说完这句,到底是迈步走了。

月娥缓缓叹一口气,去铺子内自去了东西,才又往家里赶回去。

你倒是敬安为何在此?原来这几日,那巡抚使来到,敬安便每日设宴相请,又征召出色歌姬作陪,少不得频繁应酬。今日同坐畅饮,那巡抚使见敬安双眉间略带阴翳,便问道:“将军何事不乐?”敬安说道:“哦?哪有,大人请勿多心。”便敬那人。

那人笑道:“恐怕将军是觉得这紫云之地,太过狭窄,又是苦寒之处,是以难以施展拳脚……”点到即止,看着敬安笑。敬安端正说道:“为将之人,也无非是圣上指到何处,我们便奔至何处,天下虽大,也莫非王土,都是为圣上效力而已。”那人点头赞叹,说道:“果然不愧是谢侯爷,人道是谢家双璧,一文一武,照下官看来,侯爷胸中韬略,也不输少卿大人。”

敬安笑道:“大哥是端方君子,聪慧严谨,了之重臣典范,连圣上都亲口夸赞:谢家大郎,了之美玉。”敬安笑了两声,又自嘲说道,“大哥哪里似我这样声名狼藉,不学无术?自小便胜我良多,我同他不可相比,罗大人谬赞了。”罗大人闻言,点头说道:“虽则如此,但袭爵的,却仍是将军,可见将军是有过人之处……”敬安闻言皱了皱眉,便不欲继续,只笑道:“说这些,没得乏味,不如看美人来的有趣。”罗大人识相,便笑,敬安拍掌,传了歌姬上来舞蹈。

两人逐渐吃醉。那巡抚使罗大人就挑了个美貌歌姬,自进内去了,临去又相让敬安,敬安便也随便点了个。相送罗大人入内后,那歌姬扶着敬安入内,敬安又独自喝了两杯,那歌姬偎在边上,撒娇撒痴,频频劝酒,见敬安吃的差不多了,便挨将过来,磨磨蹭蹭,莺声燕语,敬安起初还不语,后来被纠缠的紧了,便怒,腾地起身,一脚将人踹开,也不多说一句,自出外去了。那些近身本以为他在内成好事,又见天阴且冷,便聚在一起喝酒暖身。哪里会想到如此,等那歌姬梨花带雨出来,侍卫来禀,这帮人匆匆再进内去寻,早不见敬安踪迹。

幸而周大素来懂得敬安性情,众人分头去找,周大便向着这边快步而来,果然见了敬安。当下敬安便同周大回到府中,周大立刻吩咐人做解酒汤给敬安用。下人匆匆去做。敬安换了衣裳,顷刻解酒汤上来,喝了一碗,才彻底清醒过来。在桌子边上坐了一会,便问道:“你今日为何找去良记?”周大见问,便说道:“属下见侯爷素来喜爱去良记,便想试一试,没想果然就在。”敬安想了想,喃喃说道:“本侯怎会去那……喝醉了,记不得了。”又问,“你去之时,姚娘子就在了?”周大犹豫片刻,终于说道:“属下赶到时候,侯爷不知何故跌了地上,是姚娘子相扶起来。”敬安的心一跳,又不言语。

说端详佳期如梦

敬安坐在桌边,沉思良久,忽地问道:“周大,你觉得静瑗如何?”周大没料想小侯爷竟会忽然问起此事,却又不好不答,只说道:“静瑗小姐才德兼备,又有倾城之貌,的确是不得多的名门淑媛。”

敬安回忆往事,缓缓问道:“当初本侯一时赌气,便同那些人立下约定,要叫静瑗对本侯倾倒,不料本侯用尽心机,几番撩拨,静瑗竟对我全不在意。只面上还是以礼相待。”周大垂手听着,也不插话,敬安说道:“我见她心志坚决,自己也没了兴趣,便也当她知己一般,不再以赌约为重。”说罢停口,略皱起眉。

周大见状,便说道:“这件事属下是唯一知情之人,静瑗小姐实在令人钦敬。”敬安一笑,说道:“不错,她是第一个没被本侯所动的女子,其实本侯身边的女人,数不胜数,能论为红颜知己的,静瑗也算是第一个。”周大想了想,说道:“静瑗小姐仿佛也以侯爷为知己,当时她同侯爷相处,甚是融洽。”敬安说道:“不错,我也喜她淡泊的性子,虽然是官家女儿,却自有一番见识,同我相交,外头自有无限流言蜚语,她只是不理会。”周大说道:“静瑗小姐的确难得,只可惜……”

敬安哼了声,眼神渐冷,说道:“后来她出了那等事,人人都以为是本侯所为。我前去相问,静瑗不辩解,也不说对方是谁,只同我说‘抱歉’。我知道她有难言之隐,便不追问。”周大说道:“其实当时属下亦觉得不解,朝堂上十多位大臣联名弹劾侯爷,侯爷为何不出声辩解?却只默认?”敬安说道:“我若否认,他们必又会去为难静瑗,她是个心志坚决的女子,既然有心要维护那人,我便帮她一把就是,再说,我平日里就声名不好,又加上同那几人的赌约,天时地利人和都没了,多说也是无用,徒失姿态,何必叫那些看我笑话的人幸灾乐祸。”

周大叹了一声,说道:“只可惜……赵三不明其中内情,却只误解侯爷点污了静瑗小姐,却因此对侯爷不轨……早知他会如此,我便同他说一说。”敬安冷笑,说道:“你纵然对他说又有何用?他只会更信你是为我遮掩。”周大叹道:“侯爷……”敬安说道:“本侯是个最小气不过之人,赵三既然对我生了疑心,又犯下过错,难道还需要对他细细解释过往不成?笑话……他胆敢伤我一分,我势必要还他百倍,——本侯只叫他死的亦不瞑目,才和我意。”

周大情知他脾气狠辣,当下叹了一声,不再说话。

在外头之时,头发间融了许多雪在里头,进来也没有掸干净,此刻花了,在脸上略觉湿润,敬安摸了摸脸颊,忽然说道:“你说,静瑗跟姚娘子,哪个更胜一筹?”

这自京城带来的近身之中,周大算是贴心之人,然而此刻听敬安说了这个,也有点吓一跳,想了想,说道:“自然是静瑗小姐。”敬安问道:“为何?”周大说道:“静瑗小姐名门淑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姚娘子虽然美貌,但也未曾比静瑗小姐更美,只能说是平分秋色,何况琴棋书画,她一概不通,只是个……呃,寻常村妇罢了。”

敬安听了这话,目光闪烁,忽然之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周大问道:“侯爷,莫非是属下说错了?”敬安说道:“没……本侯只是一时想到好笑之事。”周大自是不敢问敬安想到什么。

敬安微微含笑,此刻心情才好了些。原来他听了周大的话,便想到月娥在他跟前,口口声声的以民妇自居,当日她在侯府,他想陪她下棋散心,她也说自己一窍不通……敬安想了想,说道:“照你说来,她样样不及静瑗,可是为何,本侯心底却总放不下?”

周大听了,嘿然无语,他是个习武之人,虽则早早成婚,但男女之间缠绵悱恻之情,却不太明白。想了想,说道:“昔日侯爷同静瑗小姐相交之时,静瑗小姐点破侯爷来意,并拒绝,侯爷也不曾在意,更不曾恼怒,反而一笑了之……”敬安点头,说道:“正是。然而……为何此番,本侯却笑不出来?”周大说道:“也许……侯爷对姚娘子是有些不同的。”敬安问道:“不同?”周大冥思苦想,说道:“这个属下也不是很明了,只是……侯爷三番两次去良记,但凡去过,回来之后都会心情极好,纵然是见了姚娘子,若非起口角,就会极欢喜,像是今日,属下不见了侯爷,便想侯爷或许会去良记……只是侯爷喝醉了,怎会去……”

敬安呆呆地听着,脑中只想:不同,不同。周大说些什么,已听不到,解酒汤将残余酒力解了,心中渐渐清晰,似又回到了风雪之中,良记之前,有人撞过来,猛地撞在他身上,因酒力缘故,他站立不稳跌在地上,那人不知死活过来,被他一下甩开,那人大怒而骂,他心头只想,倘若他再近一步,就立刻杀了。不料,却是她出现……

敬安将一幕幕想得极清晰,她是怎样将那人劝走,怎样回身来看他,怎样出声劝慰,怎样伸手拉他起身。怎样将他抱了,纵然是在跌倒之时,还不忘护住他,她当自己是什么……他凭什么总需要她护着?!

敬安大怒。那个村妇……她有些什么好,凭什么叫他时时刻刻想着,酒席歌舞都不能开怀,醉酒了都会自动跑到良记去。那日,当他在县衙之中听小郎同同僚说起姚娘子的婚事之事,他自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住,笑的天衣无缝,周围伺候的人却吓得一个个跪地请罪,周身发抖,他不解,问了周大,才知道自己当时面色狰狞至难看,为何……他不过,是在一笑了之而已!不是该云淡风轻,略带轻蔑的么?他最擅长的便是做戏,怎会失利……

周大见敬安放在桌上的拳紧握,便知这位主子又恼了,只不过因何而恼,谁又清楚,或许他自己也是懵懂无知的。

且说月娥家里,姚良便同月娥商量婚期,说道:“苏青哥哥请人来算,说是这个月十八十九皆是好日,我瞧,就定在这两天其中之一便好。”月娥说道:“今日已经是十三,这不是只几天功夫?”姚良笑道:“姐姐,你不晓得,苏青哥哥等了多少年,如今喜事可成,你就成全他的心意罢了。”月娥低头一笑,说道:“你何时跟他如此要好了?”姚良说道:“苏青哥哥是难得的好人,我巴不得姐姐早日嫁给他,也省得再想是现在这般操劳。”月娥便不言语。姚良说道:“姐姐,不如就十八日吧?我翻了历书,也说是宜婚娶的。如何?如何?”连连问她。

月娥抬头看他,一笑说道:“那就随你了,左右不过差一日……”姚良欢喜,说道:“明儿我便去告知苏青哥哥,他定然高兴。”又说,“姐姐你要嫁,自然要准备些嫁妆,置办点新衣,我们卖烧梅的钱,细着点用,也还够用。”月娥说道:“不必那样……节俭点是真,我们还欠着别人的钱银,需要还得。”姚良这才想起敬安之事,想了想,说道:“姐姐别忧心,将军大人是极好的人,他也不缺那百多两银子,也不追我们债,只日后细细还了就是了。”

月娥叹口气,说道:“我却想早些还了,就早些安心。”姚良不解,说道:“姐姐出嫁是大事,马虎不得,对了,我怎忘了?”说着一拍脑袋,起身跑去里面屋里,月娥问道:“去做什么了?”姚良回来,笑嘻嘻的,说道:“姐姐不须发愁,苏青哥哥都备好了,可见他细心。”说着将怀中的一只半大不小的皮匣放下,说道:“姐姐你看——”

月娥问道:“这皮匣……不是你下午时候搬回来的?神神秘秘的……”姚良笑着,便将皮匣打开,月娥低头一看,却是一惊,见里面,上头先放着一对龙凤金镯子,光灿灿地,压着下面之物,金镯子旁边,却是一个小点儿的匣子,姚良也叹了一声,显然也是才见,就将镯子取出来,却见底下,是大红色的婚衣,在面前抖开来,一团的锦绣灿烂,喜盈盈的,醉人双眼,看的月娥怔住,姚良将小皮匣拿出来,打开来看,却见里头一对金花耳环,两只长长凤头金钗,钗子上凤头咬着珠串,委实的珠光宝气,美不可言。

月娥说道:“这些哪里来的?”姚良说道:“是苏青哥哥交给我,叫我带回来给姐姐的,我回家后去打水,一时忘了……”月娥说道:“这样贵重,怎可以受他的?若说聘礼,前日子都给了的。这又是做什么……叫他破费。”姚良也迟疑了一会,才说道:“想必是苏青哥哥知道我们没有办这些,所以怕姐姐为难……”想想又笑,说道,“姐姐心疼苏青哥哥了么?怕什么,日后姐姐进了苏家门,这些少不得要带回去的。”月娥红了脸,说道:“你越来越爱胡说了,快把东西先收起来,读点书。”姚良闻言,就将东西收好,细细藏了起来。才回来。

月娥正想心事,姚良看着她,叫了声:“姐姐。”月娥答应一声。姚良说道:“姐姐,你过几日嫁了,……我……我有些话想同你说。”月娥这才看他,问道:“何事?”姚良说道:“姐姐,我知道你想叫我考科举,将来出仕,有个一官半职,但……”月娥问道:“怎么了?”姚良咬了咬唇,说道:“姐姐,这件事是父亲给我说的,你不知道……父亲临去之前曾对我说过,叫我们此生不许回京城。我日后做什么都好,只不许为官。”月娥一惊,说道:“说的什么?”姚良说道:“我不敢骗姐姐,姐姐也是知道的。父亲临去,的确是这般嘱咐的。”月娥望着姚良,半晌才问道:“可有个缘故?”姚良说道:“我当时年小……只记得我们是好不容易得了命逃出京城的,想必父亲是怕回了京城,有个不妥。”月娥心头一跳,想了想,说道:“不错……我忘了这宗。”便皱了眉。

姚良见她不语,怕她不快,便说道:“姐姐,其实你不必在意,其实我……也并不喜欢些文职。”月娥吓一跳,问他说道:“你想如何?”姚良说道:“其实,我心里特别敬佩谢将军,我有心想同他一样,做个守护一方、能冲锋陷阵的将军,就算不能亲自持刀杀敌,如他所说,能够指挥韬略,也是好的。”

月娥望着姚良略带激动的脸色,那冲到喉咙口的一句“不许”,无论如何说不出,想了半晌,默默起了身,说道:“夜深了,先睡罢。”姚良拉住她袖子,叫道:“姐姐……”又说,“姐姐你若是不开心,我便……熄了这念头便罢了。”月娥见他如此懂事,又好说什么?只说道:“并无,只是,要好好地想想。”说着,就推开他的手,转身出门去了。

十三到十八日这几天,月娥便没有再出门开铺,只在家中静养,每天喂喂鸡逗逗虎头,日子过得清闲。这几日里,渐渐地那胸口的伤也都全好,先前出侯府之时,敬安送了一瓶子京城里叫人快马加鞭送来的药膏,月娥有空闲便涂些,如今伤口痊愈了,疤痕也退却不少,只留下浅浅地一道痕迹。左手的拇指也将养的好了,又可以运动自若。

十八日这天,姚良叫了几个衙门的同僚帮忙,将买了的大红对联同各色的“囍”字到处贴了,不多时,喜娘跟个小丫头也上了门来,原来是苏青怕姚家只月娥一个,没个丫头帮忙,会不免忙乱,故而叫人帮手。月娥正坐在里屋,面对那些喜服跟首饰,有些不知所措,姚良将两个女人让了进来,喜娘张口便夸,说道:“姚娘子生的俊俏,这打扮起来,还不知多美呢。”小丫头是苏青家里派来的,便笑道:“给娘子恭喜,日后可要改口叫少奶奶了。”月娥不由腼腆。小丫头又说喜娘:“您老人家别光顾着看人,快些动手打扮呀。”

当下这两个人便先替月娥换了喜服,月娥从无穿过这样鲜艳的衣裳,一时几不自在,手足无措。这才见苏青的先见之明,事先找两个帮手来到,如今月娥只乖乖坐在梳妆台前,这喜娘就将匣子镜子,胭脂水粉之类一一陈列出来,替月娥描眉傅粉,梳拢那一头乌发,整理了足足有一个多时辰,才算理好了。月娥怔怔地望着镜子中那人,越发觉得陌生了,一颗心只是噗通,噗通不停在跳,想是太欢喜之故。

喜娘打扮完毕了,才又笑着说:“我也算是个有见识的人了,然而像是新娘子这般美貌的,却还是第一次见。”小丫头也说道:“别说是大娘你,我也都看呆了,怪不得我们少爷怎样也不肯,别个都不要,只等奶奶一个。”两个百般奉承。月娥那脸上本涂了胭脂,如今更是红的如火。镜子里的人双眸秋水也似的,脸颊通红,头上又满是珠翠,真如神仙妃子相似。

而后喜娘便又教导月娥些礼数,如何上轿,如何下轿,如何拜堂,一一说的不厌其烦。一直从中午头等到了下午,快要到了傍晚,外头才传来锣鼓喧天,吹吹打打之声。

破姻缘利箭穿心

将是黄昏,只听得外头鼓乐喧天,不一刻爆竹声响,落地开花,迎亲轿子已到。月娥端端正正坐着,自妆点好了到现在,双腿也都有些麻了。那喜娘就说道:“来了来了,我出去看看。”不肯走了这个热闹,就跑了出去观望。那小丫头也跑到门首,向外探望。

门口处热热闹闹放了爆竹,姚良合着几个相好同僚将迎亲之人接了进去,按照风俗,早准备了一桌吃食,请大家伙儿入席以为犒赏。众人风卷残云,吃了一顿。那傧相才念诗做文,说了完毕,有请新人出门。这边月娥盖了方头巾,喜娘早跑进来,同小丫头两个,一左一右搀扶了她起身,将出门时候,小郎进来,叫道:“姐姐……”终究这一次是嫁如意郎,不比上次被迫卖身般凄楚。然而心头虽欢喜,却到底是亲姐姐出嫁,小郎那眼中的泪也滚滚落下,又是替月娥高兴,又是一时凄惶。

月娥掀了帕子,握着小郎的手,两人两两相对,又落了泪,幸而那喜娘见惯了这样场景的,早有一番劝慰的话儿,三言两语劝了月娥重盖了方巾盖头,小郎跟随着,将个新人送了出门,上了轿子。

这边小郎送了人,擦了泪,才带着周围邻居,一干同僚入席,大家敞开怀吃吃喝喝,无比融洽。

且不说小郎那边照料相好众人,只说这迎亲的轿子起行,一路上吹吹打打,喜乐不停,引来无数看热闹的沿街观看,都知道姚娘子是下堂之人,如今二嫁,却嫁了个绝世好郎君,因此那些人有羡慕的,有眼红的,有因嫉妒而不屑的……种种种种,有人就跟着轿子,一路去苏家凑趣热闹。

轿子到了苏家门首,苏青早一身簇新站着相迎,又因格外高兴,平素里冷冷清清的面容却活泛许多,更显的极好人才,春风得意,带笑看着那轿子。这边轿子停了,傧相念了诗文,苏青上前,迎了新娘子出来,依旧是喜娘同丫鬟扶了,苏青在前,引了新娘子进内,入中堂,堂上苏老先生同苏夫人早就落座,苏青转头看月娥,喜娘同丫鬟扶着她站定了脚,便准备开始拜天地。

傧相高声叫道:“一拜天地。”苏青同月娥两个转了身,双双拜了天地。傧相叫道:“二拜高堂。”两人回过身来,冲着在上的苏老先生及夫人行礼,两个老人家,虽则先前不愿意叫苏青娶月娥,但是架不住苏青坚持,到底同意了,心底纵然百般不愿的恼着,如今好日子当前,诸多亲戚邻里在,也少不得作出那喜笑颜开的样儿来,连连含笑点头。苏青心花怒放,月娥垂着头在底下,也微微抿嘴而笑,只是一颗心仍旧噗通噗通跳个不停,不知为何,幸而有丫鬟喜娘扶着,才并无出一点儿差错。

傧相高叫:“夫妻对拜。”两个人儿对面站了,苏青望着月娥,虽然极力遏制,仍笑的眼波闪烁,月娥在方巾帕子底下看不清他的脸容,便只望着他新衫一摆,露出了簇新的靴子来,正是自己未来赖以倚靠之人……两个相对,各自微微躬身,以求日后相敬如宾之意。月娥躬身行礼之际,只觉得眼前的方巾微微一闪,一切如梦如幻,美满的不像真实的。

耳边一片笑语喧哗之声,傧相长长叫道:“送入洞房……”月娥心突地跳了跳,丫鬟婆子便扶着她,示意她向前走,那边苏青亦转过身,两人就向着后堂而去,正走了两步,耳畔忽地听到有人说道:“且住!”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一时都没有听得清楚那一声,月娥也只当自己是听错,苏青在前,月娥在后,两个欢欢喜喜地向前,刚又走了一步,只听到“咻”地一声,有什么破空而来,自中堂中众人群中越过,“咄”地一声,直直射入柱子之中,彼时苏青正一脚将迈未迈出,当下僵在当场,只看着胸前,颤巍巍地一根长箭,尾端翎羽兀自在抖动,擦着自己胸口,何其险要,方才倘若一脚踏出,这箭射中的,便是自己身上。

众人见这急变,顿时一片哗然惊呼。扶着月娥的喜娘同丫鬟见状,双双尖叫一声,撤身离开,月娥心惊肉跳,来不及多想,就伸手将头上方巾一揭,看向前去。

苏青望了一眼那深深射入柱子的利箭,回头看向月娥,月娥也看到,顿时面色一变,眼中露出惊骇之色,苏青二话不说,后退一步,伸手便将月娥的双手握住,说道:“别怕。”

与此同时,众人已经转头,中堂及院子里看热闹的,才全都鸦雀无声,都骇然望向外头。

只见自大门边上,有个人着一身绣白袍,外罩半臂银白锁子甲,此刻一甩下摆袍子,迈步进了来,玄色长靴落地有声。手中本紧握着一柄长弓,进门之时向着旁边一扔,有个近身侍卫眼疾手快,接了去,而他目不斜视,昂首阔步,望着前方,大步流星而入。

月娥的心怦怦狂跳,眼前一阵阵发晕,几乎要昏厥过去,幸而被苏青拥着,饶是如此,浑身亦忍不住发抖,似望鬼怪一样,看着面前出现那人。

此人是谁?哪里又有别人,自然是谢小侯谢敬安。

你说敬安怎在这时候出现苏府上?原来今日,巡抚使罗大人兴致起了,就约了敬安出外狩猎,这些京官儿文职,在京城内闲的筋都散了,心底却还想着玩些刺激点儿的,敬安心头正有事堵着,有意解脱,便也应了。两人半晌午收拾了东西,便去黑松林边狩猎,敬安的属下怕那巡抚使箭术不济,为了免他出糗丢了面子,便捉了些野物,弄得腿脚不利落,撒落进去供他猎取。

饶是如此,这位巡抚使大人也未曾射中一只猎物,最大的一头野猪,他的箭头过去,蹭着那野猪脖子而过,皮儿也不曾破一点儿,敬安见状急忙张弓,从旁一箭过去,将那野猪射死当场,却大言不惭笑着说道:“大人好箭术,是大人射中在先的,此物理当归大人所有。末将甘拜下风啊。”官场上的话,那些指鹿为马,变黑为白,都是家常便饭,难得敬安如此会做,罗大人哈哈大笑,说道:“哪里哪里,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还是将野猪收了过去。

敬安又指点他炙烤野猪腿,说的妙不可言。罗大人欢喜无限,差些儿落下口水来,只不舍的就此离开,就带了人马,在黑松林里叱咤来去,呼呼喝喝,做个不可一世的将军模样。

盖为官都是如此,文官的心底,总是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儒将,而有些武官,却每每好附庸风雅,也想让自己被人称颂一声“文采了得”云云,一山望着一山高,都是通病。

敬安见罗大人玩的兴起,他便派人去好好护着,自己倚马迤逦跟从,走了一会,忽然身畔不知从哪里奔出一匹马来,马上之人着了披风,斜刺里冲了出去,披风便在风中鼓荡。

敬安目光一动看见,心神恍惚,仿佛里见那人含笑说道:“侯爷保重”,……敬安脱口叫道:“别去那里!”

一声出,敬安楞在当场。那马上之人尽力将马拉住了,调转头来,敬安才发觉那是自己的部将之一,之人忐忑到了敬安跟前,翻身下马请罪,说道:“末将一时不察,走了马惊动将军,请将军降罪。”

敬安默默地挥了挥手。那人拉着马尽快退下,敬安怔怔地抬头,看了看日影,忽然问道:“此刻什么时候了?”

周大说道:“回将军,未时已过,申时刚到。”

敬安怔怔想了一会,说道:“先前本侯听到隐隐有鼓乐之声,尔等可曾听到?”周大同周遭几人皆摇了摇头。敬安说道:“顺风而来的,怎你们都不曾听到?”周大汗颜,说道:“侯爷,属下等愚钝。”

敬安想了想,说道:“大抵是我错听了。”那随从部将中一人,奉承说道:“将军或许并无错听,今日是苏青苏大夫婚娶之日,恐怕正是那边传来的。”敬安肩头一震,握着马缰绳的手微微发抖。又有人知情,便多嘴,说道:“说的是,苏大夫一片苦心,今日终于如愿以偿,可喜可贺。”敬安说道:“如愿以偿?”那人懵懂,还要再说,周大一个眼神过去,顿时将人吓退。

敬安低着头,冷冷笑了两声,一刹那如万箭穿身,苦不堪言,正在此时,罗大人终于猎了一只家兔,颠着马回来,在马上叫道:“此地果真好玩,将军怎不动?”

敬安抬头,说道:“罗大人,末将忽然有急事先行离开!先行告辞!回头赔罪。”匆匆拨转马头,狠狠一鞭挥过去,纵马狂奔。

周大见状,急急命几个副将留下保护罗大人,自己同几个近身一起追赶敬安而去。那罗大人拎着兔子,叫道:“将军,将军?”不见敬安回头,便问道:“将军这是怎么了?忽然而去?”众人也都一片莫名。

敬安进了中堂,仿佛煞星降临,周围中人都鸦雀无声,只看着他。苏老先生及夫人也起了身,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忽然有人说道:“将军大人何故来此?”却正是紫云县的贺知县。原来他同苏老先生颇有些交情,是以特地来捧场。敬安目光一动,淡淡说道:“姚月娘不可嫁给苏青。”

一语出,众人皆惊。虽知道他来意不善,可也没想到竟如此直截了当。苏青护着月娥,说道:“将军你这话是何意?”

敬安望向他,冷冷说道:“你听的明白,姚月娘不可嫁给你。”

苏青并不畏惧,望着敬安问道:“男婚女嫁,自是天经地义,何况我以官媒相聘,并无违矩之处,将军凭什么如此说?”

敬安说道:“我这般说,自有我的道理。”说着,那双眼睛一转看向月娥,说道:“姚月娘,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月娥瞪向他,心头又惊又怕,却仍镇定,静静说道:“将军,你这话是何意?今日是民妇同苏青大喜之日,将军若是来喝喜酒,我们夫妻欢迎之至,将军若是来捣乱,虽然将军身份尊贵,却还有王法相关,将军请三思而后行。”

贺知县及旁边官媒大人听了,也连连点头。苏青紧紧握了她的手,低头同她相看,以眼神安慰,月娥便冲他勉强一笑。

敬安听了这话,又看他两个缠绵之状,哈哈仰天而笑,说道:“夫妻?好一个夫妻,姚月娘,你莫要逼本侯。”

月娥不语。苏青说道:“将军,要说的话,拙荆已经说了,将军若无其他事,还请叫典礼继续。”

敬安看他两个相依相偎,“夫妻同心”,笑了两声,才又说道:“打得好如意算盘,只不过,本侯说姚月娘不可嫁,就是不可!”

贺知县同官媒两个面面相觑,都觉得有些看不下去,就算是他骄横跋扈,好“欺男霸女”,也不是这么个正大光明欺负人法儿的……

贺知县向着官媒使了个眼神,两个便站出来,大着胆子说道:“侯爷,话不是这么说的……毕竟这两人是官媒记录在册……”

敬安笑的极冷,望着他,说道:“那倘若,新娘子德行有亏,还能嫁否?”

官媒大惊,同贺知县两个对视一眼,问道:“侯爷这话从何说起?”

月娥遍体生寒,不知敬安要如何。苏青紧紧抱了她,两人都看向敬安。敬安面上冷笑望着月娥,说道:“姚月娘她已失-身于本侯,又怎能再嫁给苏青!”

喜堂上劳燕分飞

只听得敬安一字一顿,清晰说道:“姚月娘她已失于本侯,又怎能再嫁苏青!”一言出,众人皆一片哗然。苏老先生扶额长叹,说道:“孽障!”月娥气的浑身直抖,上前一步,怒道:“你说什么!我没有!”苏青随即上前,将月娥手仍旧握了,略微用力,说道:“侯爷,你休要信口雌黄,月娘是何许人我最清楚不过,侯爷这样污人清白,却又为何?!”

月娥原在气的发颤,听了苏青这番话,那泪就一点一点落下来。敬安望着苏青,说道:“是不是污人清白,你又知道?”那官媒战战兢兢,说道:“侯爷,此事……从何说起?”敬安说道:“昔日因黑风堡之时,姚娘子被劫匪取了,本侯去追,在祖帝庙中,姚娘子助我杀了两名贼人,本侯一时情难自已,便同姚娘子……一度春风。”他侃侃而谈,说到最后之时,脸上却微微一红。

众人皆哑然,敬安位高权重,人又俊美异常,虽然在京城里名声不好。但因在这紫云六镇,他没得趣儿的人,却也收敛不少,是以大家并不知他性子如何。又加上他屡屡为紫云县立下汗马功劳,斩黑松林剪径贼人,灭黑风堡心头大患……众人对他都是既敬且畏,当他天神一般,哪里敢质疑他分毫?

敬安说罢,周遭众人的目光看着月娥,皆带愕然,鄙夷之色。月娥环顾一周,最后望着敬安,说道:“侯爷,你说这话是何居心,我有无同你做那苟且之事,你心底清楚,我姚月娘自问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你之事,你今日当众污我清白,却是为何。”虽强忍着,当真一字一泪。

敬安本是心如铁石,见状却不由地心头微痛。咬了咬牙,到底不答。

贺知县见状,便上前,问道:“侯爷,既然如此,为何侯爷回来之后,却不曾说起此事?”

敬安便说道:“只因姚娘子于本侯有功……祖帝庙之事,也是本侯一时按捺不住……咳,本侯自知有错,是以才忍着不说……”

贺知县闻言也是无语。月娥恨极了他,松开苏青的手欲向前,哭着骂道:“你胡说,你敢再说一句!你敢对天发誓你所说都是真么?”苏青急忙将她拉住,说道:“月娘,月娘。”

月娥泪落不停,伤心欲绝,既然敬安说出这话,无论她如何辩驳也是无济于事。这名声是亏定了的。

苏青无奈,一把将她抱了,说道:“月娘,我信你。我信你。”月娥本在强忍,愤怒大过悲痛,如今听了苏青的话,却是一口委屈涌上来,恨不得嚎啕大哭。

苏青抱着月娥,看向敬安,静静说道:“侯爷,我不管你所说的是真是假,我只信月娥一个,如今我同她官媒为聘,拜了天地君亲,她便已经是我苏青的娘子,任凭侯爷你说一千道一万,她都是我的娘子,我只信她。侯爷请回吧!”

敬安冷冷一笑,望着官媒,说道:“德行有亏的妇人,难道可以再嫁他人?”官媒唯唯诺诺,说道:“这……这……”苏青说道:“我已经礼聘下定,拜过天地,难道还有反悔之说?!且我苏青今生今世,只要姚月娘一个!”

敬安却是没料到苏青竟有这种骨气,对月娥情深至此,他看看在苏青怀中的月娥,又望着苏青,嘴角忽地一挑,心头杀机顿生。

便在此时,苏青同月娥背后,有人颤巍巍叫了一声:“孽畜,孽畜!家门不幸啊!”苏青闻言回头,却见是苏老先生起身,欲向着这边而来,走了两步,忽然脚下不利落,眼睛向上一翻,顿时跌了过去,众人见状急忙涌过去相扶,有人叫道:“苏大夫,快来看看苏老先生!”苏青低头看了看月娥,将手拉着她便向着那边去,月娥脚步顿了顿,手上挣了一下,苏青的手中顿时失了月娥的手,与此同时,周围有人只是推搡苏青,说道:“苏大夫,快看老先生要紧!”苏青皱着眉,叫道:“月娘!”月娥站在原地,含泪微微而笑看了苏青一眼。人群攒动,挡了苏青的眼。苏青心想只看父亲无事就可,便急忙低头去查看苏老先生。

这边月娥孤零零站住了,周围看热闹的诸多人都未走,只缩在一起望着她,有人在身后,忽地低声说道:“其实,那日在良记,我看到将军大人只着内衫在那……同姚娘子两个在屋内……就知道不妥当,没想到……”声音虽低,但当时无人说话,这声便被众人听得清楚。

月娥身子略晃了晃,头顶上的方巾动了动,月娥伸手将它扯下来,扔在旁边的桌上,一步一步走到敬安身边。

敬安正也站着,一眼不眨地看她。月娥到他跟前,说道:“你为何要如此?”

敬安说道:“你知道。”月娥望着他双眼,说道:“我不知道。”敬安说道:“我不能叫你嫁给别人。”月娥说道:“你何不刚刚一箭射死了我?”敬安冷冷一笑,眼睛微微眯起,低了声音,说道:“我最想射死的人,是苏青!”

月娥身子一震,回头看了一眼苏青,却见他被人群遮住,已经是看不到,月娥回过头来,说道:“你到底想如何?”敬安说道:“我不能叫你嫁给别人,我要你……跟我走。”

月娥冷笑,说道:“纵然我不能嫁给苏青,你也别想,我宁死!”敬安淡淡说道:“你只管死,我叫苏青跟他家人为你陪葬。”他的话极冷,又说,“——你知道本侯说到就能做到。”

月娥闻言,抬手,一巴掌便打过去,敬安也不躲开,众目睽睽之下,便吃了月娥那一耳光,顿时那冰雪也似的脸面上红红地肿了起来。

周围有人便尖叫一声,继而牢牢捂住嘴巴,其他人见了这幕,都也惊的如痴如呆,泥雕木塑一般。

月娥打了一巴掌,双手抖个不停,望着敬安,敬安只是不动。月娥心里恨极,哆嗦着说道:“谢敬安,你凭什么这样!”敬安咬着唇,不说话。月娥泪眼朦胧对上他冷酷的双眼,最终闭了闭眼,忍了又忍,说道:“好,好。”终于慢慢地抬起手来,摸到头发上,手指哆哆嗦嗦,摸了一会儿,终于摸到那两只凤头金钗,月娥用力将钗子拔下来,握在手心里,又去摸两个耳垂,把那金花耳环也摘了,最后是双腕,将那龙凤双金镯子也取下来。

自始至终,敬安目光未曾离开她分毫。月娥做着这些,心痛如绞,眼泪亦自始至终未断,转过身走一步,将这些首饰交给旁边那曾伺候她梳妆的丫鬟,低声流着泪说道:“这些都是你家少爷的,替我交给他。”丫鬟浑身颤抖接了。

月娥交了首饰,当下不再看其他人,转过身向外便走。

敬安见状,便迈步跟上。身后苏青替苏老先生把了脉,见只是气迷心窍,停一会无大碍,便起身寻月娥,见月娥迈步正向外走,顿时魂飞魄散,便向外追过来,叫道:“月娘,你去哪里,月娘!”

月娥泪落如雨,只叫自己不得回头。苏青追到门口,敬安一挥手,两个近身侍卫便将苏青拦住,苏青不得上前,左冲右突,只大声叫道:“月娘,月娘,你回来,你回来!”声音渐渐入哭。

月娥双腿发软,再也前不了一步,慢慢地想要回头。敬安上前,伸手揽了她的腰,说道:“走罢。”月娥闭了闭眼,终究未曾回头,敬安迈步向前,将月娥带了出门。

敬安带着月娥,一口气出了苏家大门。旁边有人将马牵过来,月娥站住了脚,回头看苏家门首,地上红色的爆竹碎屑,落了一地,里头苏青仍旧在大叫,那样平静恬淡,连说话都从未高声的男子,此刻叫的嘶哑凄切,显然是已经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