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东炎便即刻命人前去寻人,用了大半天加一夜工夫,今日才将那教养嬷嬷找到。

方才月娥同小葵两个回来路上所见,便正是东炎之人带着那位嬷嬷进府来,因此事不宜张扬,所以东炎特意不在大理寺办,只悄悄地问那嬷嬷些话,那嬷嬷年纪虽大了些,幸喜对于昔日楼家小姐的事情颇为清楚,又因东炎昔日常去楼家,她也依稀认得,便将自己所知尽数同东炎说了。

东炎得了隐秘,便叫人取了些银两赠与那嬷嬷,那嬷嬷抱了银子,千恩万谢的,兀自淌眼抹泪,说道:“想当初若没有那件事,大公子就是我们家的女婿了,何等的好?只可惜我们那小姐没福。”老年人摇头流泪,东炎也觉心酸。

叫人把那嬷嬷送了出去,东炎左思右想,再也坐不住,便即刻来东院找月娥。

如今东炎定睛一看,见那轻衣之下,果然是一抹疤痕痕迹,当下是再无错儿了。

东炎自那奶娘嬷嬷嘴里听闻月娥那个印记之后,未见之前,仿佛心头火煎,片刻也等不得,就算是破釜沉舟都要一见真相,如今真相就在眼前,东炎却失了力气,跌在地上,只双手拥着月娥,只说道:“如今、如今你还说什么?容卿,容卿……”

月娥起先脱衣之时,就打定主意咬口不认,见他反应如此激烈,当下心头乱跳,只便说道:“大公子,有这个也不足为奇,何况,你也知道世间有那等面貌相似之人,倘若手臂上同样也有疤痕,也……也是有的。”

东炎的泪如珠串一般跌下,忍也忍不得,说道:“容玉,你何忍心这么对我?你可知道,这个痕迹是如何来的,我又如何知道?昔日楼夫人因你是女孩儿,甚为不喜,便将你扔在一边,不管不理,旁边炉子里的炭火烧得旺,溅了出来,正落在此处,是你的教养嬷嬷听到哭声甚急,进去看,才发觉已经烫了好大一块疤,——难道天底下还有第二个狠心的娘亲,不受喜的女儿?跳出炉的炭火?你说那些其他的做什么,你如何忍心瞒着我这么久?”恨不得大放悲声。

月娥拼力欲将他推开,只是不能,两人你推我抱,在地上争来争去,纠缠良久,却是双双起不了身。

月娥情知东炎此刻心神激荡,所以才不顾一切如此,便不想再刺激他,只顺着他,说道:“大公子,既然如此,我们起来,慢慢地说,可好?”东炎望着她,目光定定,说道:“你承认你是容玉了?”

月娥心头一怔,看着他脸上挂泪的模样,咬了咬唇,说道:“大公子……我方才说过,逃难之时,生了病,把前事都忘了。”东炎怔了怔,终于有所反应,双眸略见清明,月娥趁机说道:“大公子,我们起来说话,好么?”

东炎顿了顿,才顺着她的手势,果然站起身来,月娥扶着他坐在桌边椅子上,东炎心头乱如麻,问道:“你……你当真将前事都忘了?”抬头看她,月娥对上他的眼神,身子抖了抖,说道:“大公子,你是聪明之人,自也认得出,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楼小姐,就算我以前真的是……然而,现在也已是换了人了……”

果然东炎脸色变了变,方才目光脉脉,望着月娥,柔情万种,如今却冷了许多,然而神情却依旧略带仓皇。

月娥把心一横,又说道:“何况……大公子,现在,我同二公子……”她不忍说下去,便停了口。

东炎怎会不明白?身子略抖了抖,忽然沉沉咬牙说道:“敬安……又是敬安!”

月娥一惊,却觉东炎的语气有些不同,竟似含着怒气,说完之后,浑身微微发抖,神情亦很是愤怒。

月娥说道:“大公子?”她只以为东炎是怨敬安拐带了自己,却也不知说什么好。

东炎想了一会儿,又抬头,看向月娥,却见她只着单衣,不说话之时,楚楚可怜之态,却跟昔日楼容玉毫无两样,东炎心头一热,身不由己唤道:“容卿……”

月娥目光一动,同东炎四目相对,东炎望见她清冷略带同情的双眸,却不是昔日那双看人一眼便即刻低头、宛如惊惶小兔一样柔美可怜的美眸……

东炎垂头,心头一阵怆然。

东炎默不作声。月娥陪着站了会儿,觉得冷,才想起自己没有穿衣,赶紧回身去取自己衣裳来穿,东炎无意识看着她动作,才缓缓地又说道:“我……一时情急,方才,抱歉。”月娥背着身子穿衣,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大公子别这么说。”

东炎眼睛望着她,虽然知道她十有八九就是楼容玉,那个叫他无法舍手之人,但两个人的气质却迥然不同,他心底一方想着是失而复得,何其珍贵,务必要将人握住,从此不放,另一方却觉得此人看来仍有些陌生,不敢亲近,甚是忐忑。

月娥穿衣,东炎便自心思,正在此时,外头小葵慌里慌张大声说道:“侯爷来了!”

东炎双眉一皱,仍旧不动,却看月娥,月娥正穿最后一件外裳,闻言手上发抖,急急忙忙地扯好衣裳,胡乱整理,虽然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却心慌无比。

东炎望着月娥的样子,面色微露悲痛之意,逐渐却又转做冷峭,到最后,却仍旧一派淡淡地。

那边敬安略带笑说道:“怎么都在外面?”小葵说道:“侯爷、侯爷……我出来倒茶。”说时迟,那时快,帘子一搭,敬安走了进来。

敬安一见里面,却看东炎坐在桌边,月娥坐在床边,两个都没做声。敬安没想到东炎亦在,略微愕然,便行礼说道:“大哥!”他背伤未愈,不敢就躬身。

东炎不做声。敬安疑惑抬头,便走到月娥身边,没话找话,说道:“大哥怎么在这儿?”

东炎仍不语,似笑非笑地只低头看着别处,敬安见他反常,心头大震,不晓得为何,就看月娥,月娥见不好,急忙说道:“大公子……是因为知道昨日你买了许多书给我……所以过来看看。”

敬安听了这个,才觉释然,便笑道:“原来如此……”心想东炎定然是不高兴了,自己也没有给他买什么书,却给月娘买,倒是他这个亲生的大哥不如月娘了,所以东炎心头不悦也是有的。

月娥心头忐忑,敬安微笑,那边东炎忽地转过头来,看向两人。敬安本在笑,对上东炎冰冷的眼神,顿时也敛了笑容,忐忑不安。

东炎冷冷地说道:“你的伤好了?”声音沉沉,眸色冷峭。

月娥心便揪了起来,敬安恭敬说道:“回大哥,好了些了。”

东炎说道:“既然好了,为何不去衙门,却来这里?”敬安便说道:“我……一会儿就去了,先来看看。”

东炎冷冷一笑,双眼望着敬安,敬安不知所措,不敢同他对视,便低下头。

月娥从旁相看,越看越是心惊,便起身说道:“大公子方才不也说衙门中事务繁忙么?妾身就不耽误大公子时间了。”

东炎闻言,便转头看向月娥,月娥望着他,目光略微带一丝哀求,东炎自是看得明白。敬安正在奇怪月娥为何居然有“下逐客令”的意思,却听得东炎说道:“很好啊。”竟未发怒。

敬安不解,东炎缓缓地起了身,望了月娥一会儿,又看敬安,目光转来转去,最后哈哈大笑几声,说道:“好……好……好的很啊!”放声狂笑,拂袖转身,出门去了。

屋内一时寂静,敬安平日最忌惮这个大哥,见东炎如此,他竟噤若寒蝉,只问道:“大哥怎地如此反常?”月娥摇摇头,说道:“我……我也不知。”敬安虽然好奇东炎为何如此,却也知道东炎心情很是不好,他现在可不能前去讨这个嫌,便同月娥说道:“月儿,我要去衙门……”话一出口,忽地怔了一怔。

月娥问道:“嗯……”她心头想着东炎之事,也不知道他临去那三个“好”是什么意思,日后又会如何,一时颇为心绪不宁,隔了一会儿才察觉敬安没有说下去,便问,“怎么了?”

敬安目光停了停,才微微一笑,说道:“没……没什么……”伸手轻轻地将月娥鬓角的一缕头发向着耳后轻轻地抿了抿,目光微垂,说道:“有些乱了。”

月娥心头一跳,便急忙说道:“先前沐浴了一番,没有好生打理……嗯,你的伤没好完全,可以去衙门么?”

敬安望着她,手慢慢地摸过她的脸颊,目光却向下滑,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说道:“放心,我无事的。”

月娥点了点头,说道:“你自己要留心。”

敬安说道:“我明白。”目光一动,拈着月娥的下颌,凑上去轻轻亲了一下,说道:“好生呆着,等我回来。”

月娥答应了,敬安转过身欲走,走了两步,忽地停了步子,目光一转,望着东炎原先坐过的椅子下方,月娥在身后,被敬安挡着,未曾看到什么,只见敬安不动。

敬安停了一会儿,才弯腰,伸手捡起一物。

月娥问道:“怎么了?”敬安低头,看了看手中之物,才转过身,微微一笑,说道:“恁般粗心,腰佩掉了也不知道?”

月娥一惊,神色微变,这才发现敬安手中握着的,果然是自己的腰佩,不知何时竟落在椅子下面,想必是先前同东炎拉扯的时候落下的。

敬安见她不动,便伸手将月娥的手拉住了,将佩玉放在她的手中,说道:“别丢了。”月娥勉强一笑,点头,敬安看她一眼,才自去了。

是日,听闻谢夫人出侯府往宫内去,想必是为了安了舅之事。下午时候方回。月娥也不知为何,当夜,谢夫人便叫了她去,又说了一会儿话,喝了几口茶。

谢夫人便说道:“果然那了舅爷在皇后娘娘跟前一阵恶人先告状,不过我此次进宫,将所有言明,且说明已经重责过敬安之后,皇后娘娘已明白其中来龙去脉,大家各让一步,也不再追究敬安的过失了。”

月娥说道:“多亏夫人。”谢夫人说道:“你也看见,就算是公侯之家,也有难念的经,指不定会生什么事……幸而我最近一心向佛,倒是少生了许多气,不然的话,以敬安那性子,恐怕早就被他气死多次了。”

月娥便微笑。谢夫人说道:“喝口茶,瞧你最近面色见好,还需要认真调养一阵儿才是。”

月娥便又小小喝了口茶,却仍旧是那种红枣儿茶,甜甜的,味很好。谢夫人说道:“听闻昨夜你去看望敬安了?”

月娥本想做若无其事之状,却不由地身上有些不自在,谢夫人就说道:“羞个什么,我又非责难你,敬安那性子,我能不知……只难为你了。”不知为何,她如许亲昵的口吻,未曾叫月娥放松,反而更令她觉得无地自容。

大概是谢夫人见月娥拘束,便笑了两声,对旁边瑛姐,说道:“你看看,这孩子就是面嫩,我就爱她这样,刚柔并济的,不吃亏也不张扬。”又对月娥说道:“好孩子,我见你来京内也几日了,整天闷在里面,不怕闷坏了,你年纪轻轻地,像我都还有几天去佛门静修,调养调养呢……这样罢,明儿我带你去香叶寺,看看景致,你觉得如何?那里有有名的玉像观音,灵验的紧呢,平时不知有多少人前去,香火十分鼎盛,是远近闻名的。”

月娥本不愿去,正要找理由拒绝了,听到最后一句,心头一转,便点点头,说道:“愿从夫人安排。”

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先头说敬安出去衙门,左思右想,说道:“最近大理寺那边有无什么动静?”周大便说道:“并没什么异状,只不过大公子派去紫云的人似是有消息回来了。”敬安点头,说道:“那个应无大碍。”周大说道:“对了侯爷,另有一事。”敬安说道:“什么?”周大说道:“今早上,大公子叫人带了个人进府。”敬安一怔,问道:“何人?”周大说道:“是先前因肃王之乱受牵连的楼翰林家之人。”

敬安略微动容,想了想叹道:“事过这么多年了,大哥竟还是不能释怀。”微微一叹之下,心头一事略觉释怀,便点头说道:“怪道他今日分外异常,原来又是因为往昔之事……只是……”心头尚有一点疑惑,只不能说。

周大便说道:“先前在东院里的那些人,侯爷要留下么?”敬安说道:“既然那下药之人已死,其他人也便罢了,总不成还会有两个奸细在内。”

周大说道:“先前竟大意了,只因是夫人拨来的,竟没察觉。”敬安说道:“这人其心可诛,找出真凭实据,定要他死。”周大说道:“侯爷觉得真是那人?”敬安说道:“他向来看我不顺,敢如此胆大妄为,又有如此能耐的,除了他,还会有谁?”

两人向前走了片刻,周大说道:“可是听闻他如今人在外头……”敬安说道:“他家老子也不是吃素的,可惜那内奸竟死了,如今只是死不对证,哼,便宜他们。”说着便走到轿子边上,因敬安伤了背,是以不能骑马,周大替敬安将轿帘放下,回身自去骑马,众丛人也都翻身上马,回衙门去也。

当晚上,敬安自衙内回来,便去寻月娥,却见屋门紧闭,丫鬟们都在外头,敬安问道:“做什么呢?”丫鬟说道:“回侯爷,娘子沐浴呢。”敬安听了,不免一阵心猿意马,起初还矜持着,片刻便说道:“谁在里面?”丫鬟说道:“小葵姐姐在。”正说着,门扇吱呀一响,却是小葵出来,见敬安再,急忙行礼。

敬安见小葵出来,便说道:“好了没有?”小葵说道:“已经快好了,娘子听到外头声响,特叫我出来看看。”敬安说道:“她可知道是我来了?”小葵说道:“娘子说,倘若是侯爷来了,就请侯爷先回去罢,因着明日要跟夫人出外,去香叶寺烧香拜佛,所以特地要沐浴一番。”

敬安想了想,说道:“我便来看看她,等一会儿就是了。”说着,便在外间一坐。小葵无法,正要回身进去,敬安叫住她,问道:“小葵,早上大公子来,有何事,你可知道?”

小葵垂眸,说道:“回侯爷,大公子来后,娘子就叫我出去倒茶了,是以不知道是何事。”敬安看了他一会儿,便点点头。旁边丫鬟捧了茶上来,敬安就端了慢慢喝。

小葵进内,月娥已经洗好了,正在擦身,小葵急忙取了干净衣裳,替她披上,说道:“娘子别着凉了。”月娥点头,说道:“他还在么?”小葵说道:“是,侯爷不肯走,且……真个儿如娘子所说,侯爷方才问我今儿大公子来是何事。”

月娥掩了衣裳,问她说道:“你说了?”小葵说道:“娘子放心,我叫照娘子教我的说了。”

月娥才点了点头,小葵又替她擦拭头发,弄了半晌,才渐渐消停,觉得身子微乏,念着敬安再外,只对小葵说道:“去看看侯爷可还在,若在,便请他进来。”小葵便去了。

月娥双眸微闭,靠在床边上想事情,听了动静才睁开眼睛,见敬安迈步进来,到了床边儿,靠着她坐了,伸手将月娥抱过来,只觉得她腰肢软如柳绵,便凑过来说道:“怎么脸色这么不好?可是哪里不舒服?”

月娥说道:“大概是泡得有些久,头晕晕的,你来做什么?”敬安说道:“自是来看看你。”月娥说道:“我明日要去拜佛,你不得扰我。”敬安说道:“那佛有什么可拜的?难道真的会灵验么?”月娥说道:“别在这里胡说,你可不信,但不能不敬。”

敬安只好答应了,却又心跳,见她刚沐浴过了,脸色白里隐隐地透着红晕,竟似美玉,晶莹有光,头发散在肩头,无力靠在他胸前,懒懒的样子更是可怜,身上的香气若有若无,撩拨心神。

敬安伸手握了握月娥的肩,又摸摸她的脸,说道:“近来竟好像比先前更瘦了很多。”

月娥说道:“哪里会,以前还东忙西忙的,现在什么也不做,怎么会瘦。”敬安看着她脸,仔细端量,说道:“果真瘦了,这下巴也越发尖了,记得我初次见你时候,还觉得……”便停了声。原来敬安想起的是在最初看月娥扮观音的时候……然而紫云县那些事,对彼此来说,却不是好经历。

因此敬安急忙停了,只怕触动月娥心事。便看她。

月娥听他说着便停了,怎不知其意?只装作一无所知,说道:“别管我……你的伤如何了?”敬安微微放松,说道:“好得多了。”月娥说道:“好好地养着,一举一动,皆要小心。”敬安都答应了。

敬安抱着月娥,月娥便靠着他,两人相互依偎,长久不动,敬安几乎以为她睡着了,却听得月娥说道:“侯爷……”敬安急忙答应一声:“嗯。”月娥说道:“你喜欢我什么?”敬安颇为意外,想了想,说道:“我不知道,就是喜欢你这人。”月娥说道:“假如不是这张脸,你会喜欢我么?”

敬安想了许久,月娥说道:“你若是说谎,我会察觉的。”敬安低头看了看她,终于说道:“我……我不知道。”月娥听了,微微一笑,将脸靠在他的怀里,说道:“嗯……这个答案好。”

敬安此夜便留在东院,只不过他并没扰月娥,两个一夜共枕而眠,各怀心事。到了早上,小葵早早地进来叫,敬安同月娥一起醒了,小葵伺候月娥洗漱,梳妆打扮,连早饭也没吃,就过去夫人那边等候。

片刻谢夫人也好了,便由着瑛姐扶着出来,谢夫人握了握月娥的手,两个才出了大门,分别上了轿子,向着香叶寺而去。

大概是行了一个时辰,才终到了地方。原来这香叶寺乃是京城内有名大寺,自有知客僧等得了消息,出门迎接谢夫人同月娥,两人轿子落了,知客僧领着沙弥迎了,月娥向上一看,但见山门颇高,大概数百级,少不得还要慢慢一步步上去,幸喜这边的雪已经扫的干净了。

谢夫人还说道:“要小心些脚下滑。”月娥答应了,当下,瑛姐跟一个小丫鬟扶着谢夫人,小葵同另一个扶着月娥,两人才一前一后,上了台阶,入了山门。

进了寺内,迎面看便是大雄宝殿,香火之气扑面而来,烟雾缭绕之中,正是三尊大佛之象,月娥便同谢夫人拜了,旁边僧人递了香火给小葵跟瑛姐,两人才转给月娥同谢夫人,两个磕了头,许了愿,上了香,小葵同瑛姐分别扶了起身。

谢夫人便说道:“这寺里的藏经阁内,是有名的千手千眼观音娘娘,甚是灵验,只在正月十五些日子才开放给众人参见膜拜,因我们老侯爷同这里的方丈有些交情,因此特许我们去看。”

当下便挽了月娥的手,从大雄宝殿,看了十八罗汉像,一一看了,而后转入后堂,又过了大悲殿,才向着那藏经阁而去。丫鬟仆人等便跟随在后。

月娥一路相看,却见这寺庙甚大,极为宏伟气派,果然是个不俗的地方,走了一刻多钟,才转到了藏经阁,却又是三座楼,又有僧人上前领了进去,进了主楼,果然见好一座观音像,矗立当前。

谢夫人先拜了,月娥又拜,谢夫人说道:“倘若有什么心愿,便静静地合什许了,观音大士是最为灵验的。”

月娥点头,便双手合什,跪在观音像前,耳畔是禅唱声声,鼻端檀香萦绕,一时之间,心神极为沉静,然而闭眸之时,心中却又从那极沉静转做滔天波澜。

从前世,到今生,点点滴滴,一幕幕的场景,走马灯般的在心头闪现,自来到这一世,王家遭遇,相遇敬安,奔奔逃逃,到无处可逃……一瞬间湿了眼睫。

月娥拜毕了,便同谢夫人出了藏经阁,因方才跪了许久,腿有些麻了,将下台阶之时,月娥一脚踏空,便歪了歪身子,丫鬟急忙来扶,却见台阶下一人伸手,飞快地将月娥腰间一扶,说道:“女施主小心。”

月娥略觉异样,抬头却对上一双极亮的眸子,怔怔地盯了她一会儿,却是个面生的僧人,生的颇为英俊,身材高大。

小葵同丫鬟上前,扶了月娥,谢夫人急忙过来,说道:“伤到了不曾?”月娥摇头。

那僧人便举手行礼,低头退后了。

因月娥这一惊,谢夫人说道:“想必是早上起的仓促,没吃早饭,嗯……既然如此……”便同月娥说道,“这香叶寺的旁边不远就是白衣庵,我平日来香叶寺敬佛,晚间都是歇在那处的,不如就带你过去歇息歇息,她们那里又做的好斋菜,你定然是会喜欢的。”月娥见她盛情,便说道:“全凭夫人做主。”

一行人便出了香叶寺,向着白衣庵而去,果然不过走了一刻钟,便到了地方,轿子落了,月娥出来,一看,果然这白衣庵跟香叶寺不同,却是个不大的山门,丫鬟先进去报,片刻功夫,就有尼姑出来相接。

这白衣庵虽然不大,却小而精致,更有些地方是特意用来招待官宦或者大户人家小姐夫人的,自然是做的熟练,月娥陪着谢夫人转入内堂,在暖房里歇息了,白衣庵的尼姑便忙着整治菜去了。

这边谢夫人歇了片刻,说道:“虽然不如香叶寺香火鼎盛,不过也算是难得了,皆因为这白衣庵后院里有一棵菩提树,成全姻缘是最为灵验的,因此有那些女儿家,倘若想求意中人,就会来此,把红纸写了那人的名字,挂在那树枝上,大事可成。”

月娥说道:“这倒是有些奇怪了。”谢夫人说道:“佛祖当家出家成佛之时,便是在菩提树下想通所有,因此会灵验也不足为奇,我记得当年外头征战连连,京城内不少男子都被征了去,剩下的女人便日思夜想,记挂着丈夫安危,有人便来这白衣庵求佛庇佑,那些挂了许愿结的,男人大多都平安返回了。却并非是胡说。”

月娥便点了点头,片刻,斋饭来了,虽然是素菜,却做的色香味俱全,果然是好,月娥便陪着谢夫人吃了一阵。

饭罢后,谢夫人推困倦,便要歇一会儿,也叫姑子领月娥去歇息,月娥到了房内,想了想,便问那尼姑,说道:“你们那菩提树在哪里?”姑子便说:“施主出了这屋子,向左手边走,逢一个小门,过去后就见菩萨殿,里头自有字纸,而后出了那殿的偏门,就见了树了。”

那姑子走后,月娥便思量,小葵说道:“娘子何不去看看?”月娥说道:“有什么可看的?”小葵说道:“我素来也听说了是极为灵验的,既然来了,不看一看,岂不是可惜了的?”月娥便看小葵,笑道:“莫非小葵有什么心上的人?”小葵脸红,便说道:“娘子休取笑我,我是想替我家里人求个平安。”

月娥便点了点头,说道:“那不如我们去看看。”小葵见她点头,十分高兴,便来扶着去看那树。

两个人按照那姑子所说,果然就转到了菩萨殿,正当晌午,也无人在,果然桌子上有现成笔墨。小葵说道:“虽然无人,不过娘子会写字,倒是再好不过了。”说着,便撩起袖子开始磨墨。

月娥见她如此踊跃,便只好一笑,片刻小葵将墨研好了,月娥便问道:“你要写什么,我来给你写。”小葵高兴说道:“有劳娘子了,我要写:望我父兄平安,爹的病早些好!”月娥点点头,慢慢地认真写了,小葵不认得,就欢喜拿了去,在一边等墨迹干。

月娥却提了笔发怔,皱眉细思,过了一会儿,终于也写了一张。

片刻,两个人的字纸都干了,小葵蹦跳回来,拿了两个锦绣红袋,上面带着穗子,说道:“娘子,快把字纸放进来。”月娥看她小心将字纸折了,放在里头,她便也依样画葫芦,含笑折了,两个便提溜着两个小红袋子,向着侧边门而去。

并不大的院落,果然见中央有一株看来极老的树,盘根错节,老态龙钟,枝桠横生,上面挂着各种各样的心意结,有的已经褪了色,有的却兀自色彩鲜艳,迎风招展,衬着远处屋檐上皑皑白雪,蔚为壮观。

月娥同小葵提了心意结,双双迈出了菩萨殿门槛,正欢欢喜喜,要往那菩提树下去,一抬头,却见在树下,并肩站着两个人,一人尼僧打扮,却掩不住曼妙身段,另一个……却是……

月娥一看那人,刹那之间,头皮发麻。小葵在旁边,说道:“娘子……那、那不是侯爷?他……他……”正说到这里,忽地伸手捂住了嘴,低低一声惊呼:却见面前,谢敬安正伸手,正将那尼僧抱住。

未料所终扑朔迷离

分开八片顶阳骨,浇下一桶冰雪水。从头到脚都是僵的。自屋顶上的风吹来,是清雪肃杀的寒意,一阵一阵扑面而来,宛如凌迟。

小葵怔了片刻,哆嗦说道:“娘子,我……我去叫侯爷。”月娥说道:“别!”手上微抖,那握着手中的如意结便跌落脚下,自台阶上滚了几滚,落在台阶沿儿上,一点喜滋滋的红,变作冷颤颤的血,瑟瑟的缩在那端,不敢见人。

小葵未曾发觉,只顾焦急看着那边敬安,月娥却望见了,然而却又如何,不过几步之遥,却已经并无再去捡拾之意。

小葵望着她眼中泪落,悚然叫道:“娘子!”月娥偏抬头,拉了拉小葵的手,笑道:“抱歉,改日再来系罢,我们走。”她低头转身,向着菩萨殿内退去。小葵回头看看菩提树下两人,微一皱眉,转身追去。

月娥同小葵回去,正巧遇到谢夫人的丫鬟前来,说是谢夫人已起,派人来看看月娥是否歇了。

当下月娥便同小葵去见谢夫人,走到外间,却听得里面隐隐地说道:“果然是敬安么?”是瑛姐答道:“方才奴婢都看的清楚,的确是二公子。”谢夫人说道:“他无缘无故怎会来此?”瑛姐说道:“莫不是知道我们来到,故而前来探望……”谢夫人笑道:“他哪里就有那等孝心,叫我看,怕是不舍的月娘才是真的。”

说着,丫鬟打了帘子,月娥便进去,谢夫人说道:“真是说你你就到了。”月娥行了礼,谢夫人说道:“方才我们在说,似是看到敬安来了,莫不是找你去了?”月娥摇头,说道:“我未曾见到侯爷。”谢夫人一怔,同瑛姐面面相觑,说道:“怎会如此?哦……我知道了,许是来查案的。”月娥静静说道:“或许是罢。”

正说着,外面有个姑子进来伺候香茶,谢夫人起手喝了,说道:“一会儿便要回去了,喝口茶暖暖身子,不然路上会冷。”月娥便也喝了。

两人喝了口茶水,又来了个管事的姑子,说了些奉承的话,谢夫人便随口应付着,末了问道:“近来庵中没事么?”那人便说道:“拖夫人的福,没有他事。”

谢夫人微微诧异,凝眉想了会儿,瑛姐却说道:“夫人,奴婢刚想起来,那个静瑗小姐,不也是在此出家的?难倒侯爷他来是……”谢夫人轻轻咳嗽一声,瑛姐停口。

月娥心头一震,却不语。谢夫人却微微一笑,说道:“我真是老糊涂了,竟忘了这件事……嗯,只不过是个人的缘法,也没法子的,且由得他们……是时候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当下谢夫人起身,握了月娥的手,两个出了门,白衣庵的尼姑们列队相送,出了门上了轿子,便向着谢府回去。

回到谢府之后,已经是晌午偏后,日光昏黄,小葵扶着月娥回到东院,入了屋内,才觉得暖和,月娥靠在床边想了半刻,只不做声。小葵站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说道:“娘子,你切勿多想,这事定非是娘子所见那般。”

月娥闻言怔怔地抬头,说道:“你说什么?”小葵说道:“侯爷对娘子自是一心一意的,此事定然有误会在内。”

月娥笑道:“什么误会?”小葵说道:“那个静瑗小姐,不是娘子想的那样儿,我听侯爷的近身大哥说过,外头的人说的都不对,静瑗小姐当初失贞小产之事,并非侯爷所为……”说到这里,忽地掩口不语,自知失言,便看向月娥。

月娥说道:“原来如此,怪道今日会去见,嗯……”小葵急忙跪地,说道:“奴婢多嘴了,娘子,请娘子降罪。”

月娥望着小葵,片刻笑道:“你赶紧起来,我也并未说些什么,你倒是急了。快起来,不然我就真恼了。”

小葵犹豫起身,月娥又一笑,面色如常,说道:“罢了,无事的……我只是有些倦了,要歇一会儿,晚饭就不吃了,也别来叫我。”小葵看她毫无异样的样儿,不知为何却觉心惊胆战,却无法,只好答应。

月娥一觉到了晚间,隐约听到有人进来,说道:“怎么睡了?”听着正是敬安的声儿。月娥心头一动,听小葵说道:“娘子今日去拜佛回来,便恹恹地,晚饭也不曾吃。”敬安说道:“这是为何,莫非是累了?”小葵说道:“侯爷……”欲言又止。

月娥动了动,敬安说道:“月儿醒了?”回手来扶月娥起来。

小葵见月娥醒了,便退下去。敬安抱了月娥,关切问道:“怎地不舒服?”月娥说道:“无事,有些头晕。”敬安说道:“着凉了?还是累了?”月娥说道:“没什么,多歇歇就好了。”敬安说道:“当真?我看不如找个大夫来看看。”月娥摇头,说道:“真的不用。侯爷你早些回去罢。”

敬安见她赶人,便说道:“我刚来,多陪你些时候才好。”月娥伸手揉揉额头,说道:“我心里倦,侯爷叫我一个人清净清净。”敬安细细端详,片刻说道:“你好像有些不妥。”月娥摇头一笑,说道:“哪里有?侯爷多心了,只求你叫我歇会儿,实在是累。”

敬安想了想,说道:“好罢,既如此,我片刻就回,你再睡一会儿。”月娥也不同他多说,仍旧躺了,敬安便替她将被子拉起来,细细盖好。

敬安见月娥卧倒之后便再不动,他便坐在床边,看了半个时辰,最后才起身出外,门口见了小葵,淡淡说道:“今儿没出什么别的事吗?”小葵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侯爷,今日娘子还去过白衣庵。”敬安双眸一垂,不见怎么惊讶,说道:“哦?”小葵把心一横,垂头说道:“本想去许个愿的,字都写好了……”

敬安略怔,说道:“什么字?”小葵说道:“在菩萨殿写的字,没来得及往菩提树上挂。”

敬安目光一动,这才看向小葵,说道:“如今在哪里?”小葵说道:“我的自收着,娘子的不知道,大概娘子收了。”

敬安想了会儿,说道:“我知道了。”小葵看了敬安一眼,还想说什么,敬安说道:“好好地伺候娘子。”转过身便出门去了。

次日敬安早早地便依旧还来,因天还早,月娥还未起身,知道敬安来,勉强靠在床边,也依旧是懒懒淡淡的,敬安握着她的手,嘘寒问暖了一会儿,才自出去出门早朝。

这边月娥却再睡不着,便起了身,披了衣裳,看了几本书,却都看不下,出了门,只觉凉意扑面而来,昨夜刚落了一层细雪,院子里白蒙蒙的,只两行脚印,乃是敬安来去所留。

月娥怔怔地望着那两行浅浅脚印,一时靠在廊柱之上,百转千回,亦不知想些什么。

是日,敬安早朝未回,却有个消息传入府内来,说是有人在安了舅下朝之时,将他刺杀当场,那刺客也被当场缉拿。

一直到午后,敬安也还未回,小葵出去探了会儿,回来匆忙说道:“娘子,听闻事情不好了,侯爷竟被刑部的人关押起来了。”

月娥一惊,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小葵说道:“奴婢也不知道,只是听外头的人沸沸扬扬都是这么说。”

月娥想了想,便去见谢夫人,却见谢夫人也正在惊疑不定,两人见了,谢夫人反而安慰月娥,说道:“你勿惊,这事必定有内情的,我立刻叫人出去问个明白,看看东炎也快回来了,倘若回来了,自会知道。”

不料,从中午到傍晚,敬安同东炎,竟没一个回来的。谢夫人派出去询问的人却回来,说道:“听闻是有人趁着安了舅回府之时冲了出来,将他砍死轿中,然而……听人说,那刺客却是九城指挥使的部下。”

谢夫人同月娥两个都是一惊。顷刻,跟随东炎的人也回来,说道:“大公子叫小人回来禀告夫人,请夫人切勿担忧,一切等大公子回来之后再细细的说。”

谢夫人捶手说道:“我怎能不担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敬安的手下怎会做出这种无法无天的事来,明明安了舅那边已经是平息无事了的。”

且不说谢府之人宛如热锅上蚂蚁,纷纷不安,到了晚间,果然东炎回来,谢夫人急忙叫他进来,东炎进门,见月娥也在场,便只不看她,冲上行礼,说道:“母亲。”谢夫人说道:“东炎,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快快说来,为何敬安至今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