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安心有余悸,就看东炎,问道:“大哥,你无事么?”眼睛望着他的额头,借着月光,见东炎额头红红的一片,似被箭风割伤了,有一道红痕,细细透出乃是沁出的血。

敬安又惊又怕,不由心头微痛,东炎却似没有察觉,只顾回头望着那山石崩裂之处。

敬安伸手,自后面紧紧地拥了他,颤声叫道:“大哥!”心头着实后怕之极,倘若东炎再快一些,或者那箭再歪一些,此刻东炎便已经是个死人。

东炎才反应过来,扭头一看,便说道:“我无事。放心。”伸手就在敬安的手上拍了拍,以示安慰。

敬安略松手,说道:“大哥怎会来此?”东炎说道:“此事……说来话长。”敬安说道:“我先送大哥回府。”东炎略微出神,却摇摇头,说道:“我不回去。”

敬安疑惑说道:“那要去哪里?”东炎垂头,却不再言语。

敬安见他有些反常,便不欲逼他,转头看向周大,周大说道:“侯爷,此女如何处置?”敬安想了想,说道:“此事古怪,她怎么会在此?”

东炎听他们两个说话,就也转头来看,望着那张肖似月娥的脸,颤声说道:“这是谁?”

敬安说道:“大哥不认得她,这就是先前礼部侍郎家的静瑗小姐。”东炎盯着周大怀中的静瑗,问道:“她……她……”迟疑了片刻,说道,“她可去过我们家里?”

敬安不知东炎为何如此问,还以为他又当自己胡作非为过,便说道:“大哥,静瑗的确是去过我们府内,只不过我同她并无什么,且她只坐了一会儿,就给母亲叫去了,你若不信,可问母亲,后来她为何有孕之事,跟我并无关系,我真的实没做过。”

东炎身子阵阵发抖。敬安说道:“大哥你怎么了?”东炎问道:“那……那是何人所作?”敬安说道:“我也不知,只知道她似乎极维护那人。”

东炎心头混乱之极,似明白一切,又宁肯没有明白,似乎真相只在眼前,却偏偏不敢伸手去碰一碰。

这边正说着,方才上山而去的侍卫们有的便回来,说道:“侯爷,那些引燃火药之人,有的葬身山谷,有的逃了,只不过,幸而捉到一个活口。”敬安说道:“将人带来。”立刻有侍卫带了人上来,敬安见他嘴里塞着棉布,情知是怕他自尽,当下便命人将他嘴里的布扯了,仔细看他有无异动。

敬安问道:“你是何人所属?将夫人跟娘子藏在何处了?”那人说道:“我一概不知。”伸手有人用力踢了一脚,踢得那人一个踉跄。

敬安刚要再问,那边静瑗一声微哼,却醒了过来,见周围都是人,吓了一跳,目光扫来扫去,望见东炎之时,两只眼睛蓦地瞪得大大的。东炎同她目光相对,一霎心头冰冷。

敬安便说道:“静瑗姐姐,你为何会在此?”静瑗一时茫然,望了望敬安,却不言语,只低了头。

敬安正待再问,忽然东炎说道:“我想同……静瑗小姐说会儿话。”敬安有些惊奇,便说道:“大哥……”东炎说道:“你放心,等在此处。”

东炎下马,那边周大将静瑗放下,静瑗只低着头,东炎说道:“劳烦借一步说话。”静瑗低声答应。东炎迈步走了几步,将身挡在大石之后,便望着静瑗。

静瑗始终低头不言语,也不看东炎。东炎说道:“静瑗小姐,先前,你去过我家里?”静瑗点头。东炎说道:“可见过我?”静瑗点头,又摇头,只是不言。东炎说道:“静瑗小姐,能否将前事同我细说一遍?”

他虽然心底慌张,但仍旧言谈温文有礼,静瑗本低着头,此刻抬头望着东炎,怔了会,说道:“大公子……”

东炎望着她,慢慢说道:“我心头有个极大疑团,若是堵着,定是死不瞑目,我知你心中定然亦有许多事,劳烦静瑗小姐,替我释疑。”静瑗望着东炎恳切面色,眼睛几眨,终于落泪,张口问道:“有些事,大公子不知道,反而会好些。”

敬安站在不远处,一边盯着东炎同静瑗,一边审问那人。只不知东炎为何要同静瑗说话。大概一刻钟过去,东炎才同静瑗一并出来,静瑗的样子似是哭过。

敬安虽知古怪,心头狐疑,却不敢问发生何事,正在此时,侍卫说道:“侯爷,好似哪里火起了!”

在场之人一并转头去看,却见侍卫手指着的是东边地方,只见熊熊火光,冲天而起,烧得天空红彤彤地,似一片火云。

敬安略怔,说道:“那是……香叶寺的方向?”东炎这才反应过来,面色惨然,急忙说道:“敬安,你快去……快去白衣庵。”旁边静瑗身子微微发抖。

敬安虽然不知为何,却只觉心惊肉跳,赶紧翻身上马,又看东炎,问道:“大哥呢?”东炎却不动,摇摇头,只望着敬安,说道:“我……稍后再去。你勿担忧,只管放心去,无人敢对我不利……那些人,不是冲我而来的……”

敬安想了想,便要留两个侍卫护着东炎,东炎说道:“我还有些事要同静瑗小姐说,你留两匹马就可。”敬安到底不放心,口头上答应了,却仍旧留了两个侍卫远远地盯着。

这边上敬安带人离开之后,东炎望了望黑黝黝的山石,怪石嶙峋,很是狰狞可怕,静瑗微微瑟缩,东炎问道:“你冷么?”

静瑗摇头,说道:“大公子……”东炎说道:“我无事。”顿了顿,忽地说道,“抱歉。”

静瑗低头,眼泪滴滴跌落,却说道:“我心里……从不悔,也不恨。”

东炎只是摇头。片刻,东炎将外裳脱了,说道:“你先披着。”静瑗本欲说话,到底伸手接过,披了上身,伸手紧紧地揪着衣襟,鼻端嗅到他身上的淡香,泪落更急。

东炎说道:“稍等片刻,便可以走了。”静瑗不知缘故,便只点头,答应一声。

东炎淡淡站着,忽地说道:“你走了么?”静瑗不解,抬头看东炎,却见他是望着别处说话,静瑗心头一转,便想明白,一瞬间不由地毛骨悚然。

周围无声,只有风呼啸而过,吹起地上尘沙残雪,东炎负手站着,又问道:“你真的走了么?你须知道……就算我回去,也必是要去找你的……”声音似惆怅,似冷静无情。

片刻,只听得浅浅脚步声响起,有人说道:“你……怎知是我?”声音沙哑艰涩。

敬安打马直奔东边而去,一路快到香叶寺,越近,火光越盛,经过香叶寺门边之时,却见香叶寺的僧人一个个手中提着木桶木盆等物,正张罗着,纷纷地沿路前往白衣庵处救火。敬安心头慌张,快马加鞭向白衣庵处而去,到了庵前,却见前面好好地,那火却是在后面处烧起来,几个尼僧正挤在庵门处瑟瑟发抖,不知何事。

敬安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白衣庵的主持便说道:“回大人,好似是后面悬崖处的旧庵址不知为何失了火……如今那火势蔓延过来,已经烧到后院了,阿弥陀佛,幸亏救护的急,不然连这里也是要遭殃的。”

敬安一听,便打马顺着白衣庵继续向前,走了半刻钟,果然见前方一座旧寺院,如今竟一团儿地浸在火光里,熊熊烧着,发出劈里啪啦,爆裂之声。

敬安不晓得究竟为何,急忙翻身下马,望着那熊熊燃烧的寺院,心头突突乱跳,只不知为何而慌张无比。

站了片刻,香叶寺的僧人纷纷前来救火,只可惜今夜风大,这火势又极凶猛,一时半会哪里能熄灭得了?再多的水桶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因此香叶寺的僧人便只好不顾这边,只去护佑白衣庵的后院墙处,只望大火别烧了白衣庵就可。

敬安站在门口呆看,白衣庵的主持便说道:“这旧院向来无人住的,怎会无端端失火,倒是古怪。”敬安木然听着。

那来来往往人群,纷嚷嘈杂,敬安漫无意识看着,忽地却望见一抹熟悉身影,敬安一怔,向前一步,却见那人分开人群出来,冲他一笑,说道:“谢侯,许久不见。”

敬安皱眉,心突地一跳,说道:“你怎在此?”那人一笑,于背后火光映衬之中,笑面浅淡如画,纵然人在嘈杂之中,却仍有月白风清之色。便说道:“听闻此地有些热闹,故而前来一看。”敬安说道:“有什么热闹?”那人说道:“如今热闹已过了,这一场大火烧得甚好,正可做结尾呢。”

敬安闻言,怒火上升,便说道:“唐锦似,你到底在说什么!你……少故弄玄虚,倘若给我查出此事跟你有关,我绕不得你。”那人不惊,反挑了挑眉,笑意微冷,说道:“哦?那我就恭候谢侯大驾了。哈……”

唐锦似说罢,便转身欲走,敬安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皱眉说道:“且住,今日说清楚,此事到底跟你有无关联?”唐锦似不动,只冷笑说道:“如此一而再再而三都害不死人的招数,若是出自我的手笔,我也早羞死了。你也未免太小看了我……”说罢,将手臂微微一甩,敬安只觉手心巨震,不由皱眉松手。

唐锦似瞥敬安一眼,望望远处,自顾自淡淡说道:“唉,看看到天明尚有一段时间,正可回去休息片刻。”伸手拍了拍袖子,转身自去了。

敬安转头,望着那人云淡风轻地一路向前,跟香叶寺的主持僧人碰在一起,两人低低说了几句话,那人就点头去了。

敬安百思不得其解,回头,却见那大火烧得极旺,整个旧院都浸在火光之中,敬安正呆看大火,忽地觉得火光之下,前方路边有什么晶莹发光,敬安扫了一眼,没留心,过了片刻,却又不由自主向那边看,最终慢慢走过去,弯腰伸手,自地上摸了摸,便从雪中摸出一物来。

敬安自雪下摸出那物,便握在手中,接着火光怔怔地看,却见是一支珍珠钗子,钗子头儿上镶嵌着数颗圆润珍珠,在雪中冻的冰凉。

敬安身子轻微发抖,将钗子握在手心,细细怔怔地看,却又见钗子的尖端上,似乎颜色不同,他向前走了两步,风卷着火,烤的人浑身发热,敬安站在火光之中,低头向下看,却见钗子的尖端,有一截深色,他瞪大眼睛细看了看,却见,竟是干了的血渍。

敬安握着这枚钗子,一声不响,只是站着,身后周大叫道:“侯爷。”敬安恍若未闻。周大很是担心,上前说道:“侯爷。”敬安低头望着那几颗珍珠,面无表情。周大走到敬安身边,看他神色,蓦地一惊,却见敬安好似浑然忘我,木然站着,宛如雕像,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如丢了三魂六魄,只剩一具躯壳。

周大心惊,便站在敬安身边,不敢离开分毫,生怕他一时不知作出什么事来。如此一主一仆,并排站了许久,面前白衣庵旧址的大火从旺盛到逐渐熄灭,一直到了暗色退去,天际放光,面前的旧屋宇化作了断壁残垣,青烟袅袅,自其中飘散而出。

敬安却始终不曾移动过分毫,期间周大还试图劝过一次,然而刚要走近过去,却只觉一股浓重杀气逼面而来,迫的人不敢上前一步。

如此,一直到东炎来到。

忍伤痛霜魄冰魂

面前白衣庵旧址的火已是灭了,只剩袅袅青烟,自灰烬之中飘散而上。周大见东炎来到,急忙说道:“大公子!”本以为救星来到,正想叫东炎劝一劝敬安。不料仔细一看,却见东炎也是一脸失魂落魄,震慑难言,哪里似昔日那冷静沉稳的谢东炎。

周大震惊,不知这两人到底发生何事。东炎看也不看他一眼,自始至终都只是望着那被灰烬覆盖的白衣庵旧址。

周大无言。东炎上前,站在敬安身边,茫然说道:“这里……怎么了?”敬安不答。东炎望了望,身子微晃,迈步向前走去,周大叫道:“大公子!你做什么?”

东炎置若罔闻,跑向那灰烬之中,便是同时,敬安也抬头,一张脸已被冻得变了色,双眼更是同沉沉寒冰相似。眼前,东炎跑进那尚未烧完的火场之内,徘徊流连,左顾右盼,瞬间,如失了魂魄的幽魂,浪荡其中,莫知所终。

此刻,敬安的随从说道:“侯爷,从周围捉了这丫鬟跟婆子两人,正欲逃窜。”敬安转头,见两人再跟前,垂着头瑟瑟发抖。

敬安还未曾出声儿,身后却又有人说道:“阿弥陀佛。”敬安微微转头再看,却见是香叶寺寺院住持,旁边率领一干僧人,此刻僧人皆后退,站定不动。

主持向前,望着敬安,说道:“谢施主,请节哀顺变。”

敬安身子一震,茫然问道:“你说什么?”主持说道:“把他带上来。”敬安木然看他,却见两个武僧,簇拥一个被绑着的僧人上前,主持双掌合十,说道:“孽障……谢侯爷,倘若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只需问这人便知,这人犯了寺规,如今已被逐出香叶寺,就请侯爷依律处置便是。”说罢,便转身,率众而去。

敬安目送那主持带人而去,便看向身前僧人,却见他唇红齿白,只一脸惶恐,似受惊过度,两只眼睛闪烁不定,不敢看自己。

敬安眨了眨眼,周大见敬安略见清醒,便说道:“侯爷,大公子他……”敬安回头,却见东炎在那屋宇灰烬丛中不停奔走来去,表情惶急,似哭非哭。

敬安喃喃,唤道:“大哥……”上前一步,忽地栽了个跟头,周大早有防备,急忙将他抱住,原来敬安的双腿已经冻僵,一时竟动弹不得。

敬安被周大扶着,便向前去,叫道:“大哥!”里面东炎仿佛没听到,左顾右盼找不到什么,忽地冲着沉沉烟烬燃烧之处,大声叫道:“娘亲!娘亲……”

无人回应,只有不远处,悬崖之下,传来东炎阵阵回音,东炎摇摇晃晃,双膝着地,跪了下去。

敬安见此情此境,脑中一昏。

敬安上前扶了东炎,东炎满眼的泪,两兄弟面面相对,各怀苦楚。片刻,敬安说道:“大哥,我们,先回家罢。”东炎一低头,说道:“好。”

敬安同东炎回到谢府,命人将那丫鬟婆子,并僧人带了进来,望地上一推。

东炎说道:“你们都下去罢。”连周大一起,旁边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

敬安看了东炎一眼,东炎已经恢复如常,两兄弟并排坐着,东炎望着地上三人,目光转了几转,说道:“你们两个,是府内之人?”

那丫鬟便点了点头,婆子摇头。东炎想了想,便把人叫来,先将那婆子跟和尚带出去,才问那丫鬟,说道,说道:“你说,你们不是去白衣庵歇着么,怎么竟逃了出去?昨晚上那火又是怎样烧起来的?”

丫鬟哆哆嗦嗦,不敢说,只是低着头,东炎说道:“我这是私审,只当是我们家事在处置,倘若你们说出实情,便不会为难尔等,倘若不然,便送到大理寺,百般的刑罚上来,到时候就算是你想说,也不一定会有人听。”

丫鬟闻言,就说道:“大公子二公子饶命,此事跟奴婢无关,奴婢只是跟从夫人去那里而已……”

东炎说道:“那里是哪里。”丫鬟说道:“就是……就是起火之地。”东炎说道:“你们为何去哪里?”丫鬟说道:“奴婢不知,奴婢只跟夫人去过两回。夫人也没说什么。”东炎说道:“那你在哪里,见过些什么人?”丫鬟说道:“也没有别人……”

这丫鬟刚说完了,敬安目光一动,缓缓说道:“你再说一遍,就可以去死了!”

东炎也说道:“纵然你不说真话,外头那两个,却不会如你这般,你想清楚再说。”

那丫鬟一抬头,望见敬安凶神恶煞般的脸,又听了东炎所言,急忙哆嗦说道:“奴婢见过一个胖大和尚,另外一个,却是这个……”东炎说道:“他们怎会去那里。”丫鬟说道:“想必是夫人有事要吩咐他们。”

东炎不语,问道:“那你把昨日之事,细细说来!”

那丫鬟看了旁边敬安一眼,低头说道:“昨日路上遇到了贼,幸而被那胖和尚救了,夫人就将我们带到那里,我便伺候娘子,不料,娘子说肚饿,叫我去准备吃的,我便去了……回来却不见了娘子,夫人大怒,下令去找,然而不一会儿,娘子却被那胖和尚扛了进来。”

敬安那眼瞪得一眨不眨,眼圈儿一抹的血色隐隐浮现。

丫鬟说道:“后来发生何事,奴婢也不知道,夫人叫奴婢退下了,自己跟娘子在屋内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儿……”

东炎说道:“那昨晚的火如何燃起的?”

丫鬟说道:“其实昨晚上,奴婢都不知是怎么回事,本来入夜之后,奴婢便去睡下了,睡了半晌,觉得外面有响动,奴婢便出去看究竟,却见……却见……却见是姚娘子出来,不知为何,满身是血,样子看起来,实在可怕……”

敬安闭了闭眼,那眼逐渐地也瞪得血红,手按在膝盖上,紧紧抓着。东炎说道:“接下来,如何?”

丫鬟说道:“奴婢……奴婢不知发生何事,一时不敢出声,却听到几声狗儿叫,奴婢正想跑走,却不料,姚娘子就看到了奴婢……奴婢吓得不敢动弹,姚娘子却对奴婢说……叫奴婢快些逃走。奴婢不知怎办是好,只好就逃了,奴婢前脚刚出了门,后面,就劈里啪啦燃起火来。”

东炎同敬安听罢,敬安神色不定。东炎问道:“那你有没有看到夫人跟姚娘子出来?”丫鬟摇头,说道:“不曾见到,奴婢只知道这么多了。”

略停了片刻,东炎命人将丫鬟带出去,就又叫那婆子来。

那婆子上前,磕头说道:“奴婢只是在那里做饭的,不曾做什么别的,请大人饶命。”东炎说道:“那里是白衣庵的旧址,废弃多时,你怎会在那里?”婆子说道:“是谢府的人叫奴婢呆在那里的。一个月夫人会去两三次,奴婢便负责做饭。”东炎说道:“昨日之事你都知道什么,尽数说出。”

婆子说道:“昨夜奴婢早就睡了,半夜肚子疼,就起身出去,不料见外面火光闪闪,奴婢吓了一跳,知道失火了,便只管往外跑。幸而得了命。”

东炎说道:“你在那多久了?”婆子说道:“也不算很久……”敬安手上一拍,那婆子急忙说道:“已经两年。”东炎脑中一昏,说道:“两年?”婆子说道:“听闻在此之前另有别人。”

东炎说道:“把你所知道的,尽数说出来,小心,我身为大理寺的人,平生断案无数,眼睛最是厉害不过,你若是说谎,便留心自己的性命!”

婆子无法,说道:“奴婢也并不是很清楚,只不过奴婢听说,听说……香叶寺的那个和尚有些不尴尬,好似害了无数女子,尸体都丢到了后面悬崖下面……有时候,夫人带了奴婢过去,也会有奴婢……被他……弄死……”

东炎听到此处,说道:“够了!”婆子战战兢兢住口,又求,说道:“奴婢只知道这么多,请大人饶命。”

敬安说道:“那昨日夫人带去的那个人,她如何了?”婆子说道:“昨日那个人,她竟聪明,事先跑了,只不过又被那和尚捉了回来,后来……听闻是那和尚想要摆弄她,……详细奴婢便不知道了。”

敬安闭了闭眼睛,轻声说道:“当真不知道了?”婆子说道:“真个不知了,请大人饶命。”

敬安哈哈一笑,笑声甚是怪异,便从位子上起身,走到那婆子身边,说道:“很好。”

那婆子战战兢兢跪着,不敢动。敬安毫不表情地扫她一眼,手起,掌心用力向下一拍,那婆子闷哼一声,嘴角流血,天灵盖碎裂,倒身向一边,不再动弹。

东炎在位上看着这番,竟是无动于衷,只说道:“可还要再问?”敬安此刻冷到了极致,亦是冷静到了极致,淡淡说道:“大哥说呢,还有一人,岂可半途而废。”东炎点头,扬声叫道:“将人带入。”外面,便立刻有人将和尚带了进来。

那和尚,正是晦善的徒弟释念,进了门来,见地上倒着一具尸体,他早吓得魂不附体。东炎望着他,说道:“将你所知的一切事情,慢慢仔细的说出,倘若有个差错,地上之人,就是你的榜样。”

释念战战兢兢,说道:“两位公子请饶命……小人,小人本是香叶寺的僧人,晦善禅师是小僧的师父,不料他……他有那等采补的异术,一日说要带小僧去见世面,便将小僧带到了白衣庵旧地,谁知,那里……有个美貌的女子,要同小僧交-合,小僧捱不过,就同她一度春风……后来,那女子一月便来三两次,小僧偶尔会去逢迎。”

此一番,东炎却不再开口。敬安说道:“昨夜之事,你知道多少,尽数说来。”释念说道:“小僧白日听闻那女子又来,就又去了,事罢,小僧便去闭目养神,到半夜醒来,听人说晦善去会那女子了,且又有个绝色的人在,小僧、小僧就想去偷看,不料,却见那屋内……”说到此时,释念浑身如筛箩一般抖动,竟无法继续。

敬安说道:“快说!”

释念说道:“小僧,小僧看到……阿鼻地狱!里面,是原先同小僧好的那女子,满身是血,倒在地上,眼睛……兀自瞪得大大的,却是死了……小僧的师父晦善,便在她的旁边,颈子上一片稀烂,半边脸……也是,啊,他的眼也瞪的极大,分明是死不瞑目,到处……全是血,小僧看呆了,却听得一阵狼嚎,小僧吓得魂不附体,黑暗里见到两只发亮的眼正盯着小僧,小僧、本以为里头没有活人,却不料有人转头过来,没有身子,只有一张脸,没有眼睛的……啊……女鬼,定然是女鬼!诡异之极!”释念伸手抱头,呜呜地哭起来。

东炎说道:“什么女鬼!”释念说道:“定然是女鬼,不然师父跟女施主怎会死了?那女鬼没有身子,没有眼睛,一张脸很白,很美,却很可怕,小僧吓坏了……一定是女鬼……”说着,喃喃不休,又哭个不停,竟如疯癫之状。

东炎说道:“那女鬼现在何处?”释念想了想,忽然咕咕而笑,说道:“定然是死了,那女鬼定然是被那把火烧死了!”东炎说道:“那火是你放的?”释念说道:“不是,小僧吓得傻了,连滚带爬跑了,对了,定然是神佛……神佛容不得那女鬼,就下了天雷,火烧了她!哈……哈哈哈……”

笑声嘎然而止,是“咔嚓”一声,释念的颈骨已折断。

敬安的手法干净利落,释念的尸体倒在那婆子身旁。敬安唤人来,吩咐人将这两具尸体拖出去,又命人将那丫鬟处死。

室内一时沉默下来,东炎跟敬安,谁都没有先开始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东炎才起身,离座,向下走了几步,忽地将袍子一撩,双膝一屈,向着在上的敬安跪倒下去。

敬安一怔,见状便惊得跳起来,说道:“大哥!你干什么。”敬安冲向前去,要将东炎扶起来。

东炎伸手握住敬安手臂,跪着不动,双眸静静望着他,说道:“别扶,我、我是……要向你请罪的。”

敬安大惊,说道:“大哥,你何罪之有,别折杀我,快先起来说话。”东炎说道:“你且听我说。”

叛情谊知己诀别

东炎起身,蓦地跪倒在地,敬安猝不及防,被他突如其来的举止惊的跳起,上前便扶东炎,东炎摇头不起,只说道:“你听我说……”尚未说完,敬安双腿一屈,同样跪了下来,说道:“哥哥你这是做什么!”

兄弟两面对面跪着,一个痛心彻骨,一个失魂落魄,一个心中纠结百转千回,一个五脏六腑宛如浸入冰水,四目相对,两人眼中皆有泪光闪现。

敬安的手握着东炎的手臂,双眸望着东炎,东炎却慢慢转开眸子,说道:“你听我说——我这一跪,并不是毫无缘由的,我是……代人向你请罪,皆因为,往日那些谋害你的举动,都是因我而起……”

敬安身子一抖,手上用力,说道:“大哥,你说些什么!你是被这些事情弄得、弄得……糊涂了么!怎说这话!起来,我不听!”用力拉着东炎,便要相扶他起来。

东炎固执不肯,说道:“你听我说完,再做决定……这件事,我也是昨夜才知,昨晚上坠香山那边,你离开之后,我并没有走,只因我要等一人。”

敬安一惊,一颗心似被人捏住,不能喘息,不能动弹分毫。东炎说道:“你曾同我说过,紫云县里,也有人相害你。你以为是公子秀,本来我也以为是他……然而,公子秀的手段,哪止于此?倘若真正是他,这么多次,绝不会无功而返……昨晚上,你也看到了,本来我会命丧当场的,然而我却好端端的,甚至我回身救你之时,那箭明明可以将你我两个都射杀,却偏偏没有动作,是公子秀的话,那岂不是最好的时机,更可将你我两人都除掉。”

敬安心头战战,只望着东炎。东炎说道:“为何那人如此忌惮我?甚至不肯将我杀死?除非……我在京中,并没什么十分交好之人,恰好就有那么一个,我引以为知己的……旁人不知,我却清楚的很,他武艺超群,更练得一手好箭法,不输于你,因他为人平和不张扬,我更敬爱他……当晚上,看了那暗处射来的箭,我心惊胆战……在你走后,便诈了一诈,却没有想到,他当真的……”

东炎边说,眼中泪珠滚滚落下,说道:“他当真便现身出来。”

昔日的好友,竟然是谋害亲弟的幕后黑手,东炎脑中便想起昨晚那一幕:当他说完那两句之后,果然自黑暗处,走出了一人。

那人问道:“你怎会知道是我?”声音沉沉,带一丝难过之意。东炎的心却更是刺痛非凡,甚至站不住脚,旁边静瑗上前,将东炎扶住,东炎说道:“为何……为何是你?!”

那人说道:“兄……”

东炎厉声喝道:“你给我住嘴!”眼中的泪已经坠下,自他现身开始,昔日情意便一笔勾消,再也不复以往了,怎会如此?

那人默然停口,站在原地不动。东炎离了静瑗,上前两步,说道:“究竟是为何?你要害他!”

那人说道:“抱歉……”东炎说道:“原来你们一个个都知道真相为何,却只瞒着我一个,素日里,我引你为平生知己,凡事从不欺你,你却何忍如此对我,你这样做,你怎对得起你我之间的情谊!——蒋方!”

那人身子一抖,虽然是黑巾蒙面,深深眸中却流露出难过神色,伸手,将面上的黑巾一拉,露出一张虬髯遍布的脸,浓眉大眼,相貌堂堂,不是云骑尉蒋方,更是何人?

东炎看了他一眼,便不忍再看。皱眉低头,恨不得大哭一场。蒋方望着东炎神色,情知他心头是何滋味,忍不住也难受,手中一松,长弓落地,蒋方长叹一声,上前跪倒在地,说道:“是我的过错,我一力领了,兄莫要替我难受。”

东炎回头,望着他,说道:“你究竟为何要如此,你倒是说给我听。”

蒋方低头,也有泪落下,说道:“事到如今还说什么……我原本以为,要除掉谢侯,那时候,谢家的爵位便落在兄的身上……兄哪里比谢侯差?我不服,更不愿听京中的人总拿此事来说,好似兄比不得谢侯。”

东炎说道:“你说什么,你便只是为此?”

蒋方说道:“兄待我极好,当初肃王一案,是兄替我奔走,才将我救出牢狱,免除一死,我……”

话未说完,东炎伸手指他,气的浑身发抖,说道:“给我住口,你怎地如此糊涂!——是谁袭爵,是父亲的决定,轮不到外人插手,倘若我曾对你抱怨过分毫,你如此做,倒也罢了,我可曾跟你说过什么?”

蒋方摇头。东炎说道:“你如此自作主张,却是为何?敬安是我亲弟,难道我为了区区一个家主之位,要将他杀害才取而代之,蒋方,我素来以为你是我的知己,难不成在你心中,我是如此一个狼心狗肺,为求名利杀害胞弟的小人?!”

蒋方急忙说道:“兄,是我一时想差……我自不会以为兄是那等人,当初我也不敢如此,只是……”他欲言又止,伸手拭泪。

东炎问道:“只是怎地?”

蒋方说道:“不……没什么。”

东炎说道:“你还想同我隐瞒什么?……我恨,你方才为何不一箭将我射死!让我要认出你来,你让我,情何以堪!你为了我而想要谋害敬安,我虽不知,却也是因我未曾带眼识人,错信了你,好,如此一来……我便同你一并去大理寺投案自首,判一个连坐之罪。”

蒋方仰头看他,说道:“兄……何必如此,此事同兄丝毫干系都无。”

东炎说道:“如此想来,安了舅之事,难道是你从中插手了?”

蒋方低头,说道:“是。”

东炎扶额,半晌说道:“你起来罢,若你还念在我们昔日之情,我便同你一起,去大理寺,让大人判罪罢了。”

蒋方伸手,将东炎的衣袖拉住,说道:“兄千万不要自责,更不要声张,此事并不仅是关乎我,此事、此事另有内情……”

东炎便看他。蒋方犹豫片刻,终于低头,说道:“此事,是谢夫人命我如此做的。”

东炎身子大震。

蒋方便将当初出入谢府之时,被谢夫人召见之事,一一说来,起初蒋方也不愿,几次三番,被谢夫人说动,便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