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对刘嬷嬷的这种信任却让顾夕颜心中微微觉得吃惊。所以一从魏夫人那里出来,顾夕颜就向柳眉儿提出要去厨房里看看新来的厨子,柳眉儿犹豫了一下。顾夕颜知道她这几天正在绣一幅寒梅凌雪图插屏,准备送给徐夫人做新年的礼物,跟着自己去小厨房里厮混半天,就会耽搁她绣花的时间。顾夕颜忙道:“那你回去绣花吧,我去厨房看看马上就回来。”

时间上的确有点急,柳眉儿这几天晚上都在赶活,也没有和她客气。两人在屋檐下道别,段缨络跟着顾夕颜去厨房。

顾夕颜一踏进小厨房,就看见李婆子在发干白合。

刘嬷嬷看见顾夕颜,也是一怔,迟疑地道:“这位姑娘……”

顾夕颜忙上前朝着王嬷嬷屈膝行了礼,然后自我介绍了一番,李婆子也丢了正在盆子里舒展开来的干百合给她们沏茶。

“王嬷嬷让我跟你多学学。”两人坐下,顾夕颜态度谦和地道。

刘嬷嬷一听,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王嬷嬷走的时候跟我提过,说你手艺不错。我今天准备给夫人做一盅百合排骨八宝汤,姑娘等会帮我尝尝味。”

顾夕颜高兴地应承下来。

所谓的百合排骨八宝汤,也就是百合炖排骨,然后里面再放上八种蔬菜做配料炖成的一道养生汤而已。

在这期间顾夕颜一直和她聊天,很快,顾夕颜就把刘嬷嬷的来历摸了个七七八八的。

果不然,这个刘嬷嬷原来在外院的厨房是负责齐瀚膳食的,所以专攻养生汤、药膳之类的,在这之前,她是桂园小厨房的主厨。

顾夕颜趁着几个婆子院子里头理菜,一副八卦的样子:“徐夫人和魏夫人年纪都渐长了,应该越来越注重养生才是,你不如走点路子,到槐园的小厨或是贤集院的小厨房,也免得糟蹋了你这一身技艺。”

刘嬷嬷望着眼前一脸关切的小姑娘,笑了笑:“你还年轻,有些事,你不懂,这做人啊,还是别那么打眼的好。”

顾夕颜感觉到了刘嬷嬷看她的慈爱眼神,就如小孩子似的嘟了嘟嘴,道:“你们总是这样,嫌我们小。可正经请教你们来,又一个比一个会推脱。”

“你们?”刘嬷嬷笑了起来,哪里还有一点像中疯病人的样子,嘴也不歪了眼也不斜了,“都是谁啊?”

“我的养娘哦!”顾夕颜这个时候真的想起了端娘,“和嬷嬷您一个样子!”

刘嬷嬷看她的目光更慈爱了些。

顾夕颜跟着刘嬷嬷身后转,不时给她递这递那的,等排骨汤炖好了,顾夕颜尝了几口,立刻赞不绝口。

“嬷嬷,你就收入我这徒弟吧!”顾夕颜一边小口地品汤,一边请求。

刘嬷嬷又笑了笑:“只要你瞧得上眼,就跟着我学吧!”

接下来的几天,刘嬷嬷到真的把顾夕颜当小辈似的,细心地教她做药膳煲养生汤。顾夕颜以前做饭都是靠自己摸索和看些电视上的一些美食节目,现在有人细心指导,底子又好,那进步自然是一日千里,加上她毕竟是穿越人士,见多识广,常能举一反三,这一切都让刘嬷嬷又惊又喜,非常满意。

在齐家混了这么多年,最后还被推到了尚正局的大厨房里当差,可见是一个没有什么心眼的人。

顾夕颜料得不错,刘嬷嬷一旦把顾夕颜当成了自己人,那话匣子打开后就如倒豆子似的,顾夕颜问什么基本都能得到什么。

比如说,有一次顾夕颜问她:“贤集院里都有些什么厉害的厨子啊!”

刘嬷嬷回答道:“有一个擅长做小菜的李嬷嬷,有一个擅长做糕点的钱嬷嬷,有擅长做咸菜的沈嬷嬷……很多的,府里有几手的厨子几乎都在那里了。要不然,年节期间,钟嬷嬷怎么会没有办法,到各院里借人呢!”

顾夕颜就将肘支在桌子上,一边望着刘嬷嬷斩鸡指甲,一边不解地道:“我听说国公爷唯一的女儿三姑娘是徐夫人带着的,那天我进府的时候,还听说她的喘病发了,怎么没有擅长做药膳的啊?”

刘嬷嬷警惕地望了望四周,发现没有旁人,才轻声地告诫她:“你在这里是个客,可别乱说话。”

这段时间,顾夕颜好几次在刘嬷嬷面前表现出担心自己处境的忧心来。看样子,刘嬷嬷到把她的话听到了心里。

顾夕颜笑道:“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话吧!”

刘嬷嬷犹豫了一下,轻声地道:“这后院,毕竟是徐夫人当家。想当年,叶夫人刚生产,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爷心痛夫人,特意把我调到德馨院的小厨房里帮忙,就是想借助我会做药膳的本事,可徐夫人,硬是说叶夫人虚不受补……我在德馨院呆了两个月,一次灶台也没能上。后来魏夫人知道了,也没有办法。更何况其他的人……”

顾夕颜轻声地“哎哟”了一声,一副不相信的样子:“难道,连爷的话徐夫人都敢……”

刘嬷嬷就苦笑了一下:“爷那时候天天在西北大营忙着,每次好不容易抽空回来看看叶夫人,徐夫人就在一旁笑着说什么都好,让他别担心……他哪里晓得这些事。”

“叶夫人,也不跟爷说吗?”

刘嬷嬷就叹了一口气。

“叶夫人,人是个好人,就是太……偏心了些。什么事,都是熙照的好,燕地的不好。也不知怎的,再亲,有谁亲得过自己父母、丈夫去。她什么也不跟爷说,更是很少到槐园来,到是事事处处都听徐夫人的,魏夫人这边……”说到这里,她立马住了嘴,“魏夫人在几位夫人里是最讲漂亮的,她曾经说过,‘女人虽然为悦己者容,可更要为自己容’,今天我们不如给她做道‘白芷多宝鱼汤’,即能凋养气血,还能淡化色斑,魏夫人一定喜欢的。”

顾夕颜怎能让她就这样糊过去,搂住刘嬷嬷的肩:“嬷嬷放心吧,我知道深浅的,有些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的。”

刘嬷嬷就勉强地笑了笑。

“多宝鱼,这地方还有多宝鱼吗?”顾夕颜也不会把人逼到墙角,顺着刘嬷嬷的话道。

刘嬷嬷松了一口气,笑道:“姑娘还不知道这是个怎样的府第吧,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弄不到的……”

顾夕颜的思绪却转到了远在洪台的齐懋生身上。

不知道这家伙什么时候回来?

战事如何了?

如果战败了,齐家的所有一切,恩怨情仇,血泪斑驳,都只是历史背后的阴影而已……

这样的汲汲营营,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顾夕颜的目光渐渐变得迷茫起来。

刘嬷嬷在一旁看得分明,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顾夕颜被这一声叹息惊醒过来,抬头就看见了刘嬷嬷带着怜惜的目光。

“姑娘,来这里,是受了魏夫人所托吧!”

语气中,无限的唏嘘。

顾夕颜心念飞转,点了点头,面带无奈:“……也是没办法了,又不愿意这样……”

刘嬷嬷见话说明了,反而更踏实了些。笑道:“爷,不是个坏人。虽然对人很冷淡,可知道疼人。那么忙,每次回来都去承禧院坐坐。如果有那一天,你别被他吓着了,要好好的伺候他,爷可是我看着长大的……”

顾夕颜犹豫道:“可别人都说,叶夫人,是爷给……”

看样子,刘嬷嬷对齐懋生非常有好感。顾夕颜的话还没有说话,她脸上就立刻露出怒容,配上她那副歪嘴斜目,显得非常狰狞,把顾夕颜吓了一跳,硬把没有说出口的话咽了进去。

“那些人都胡说。”刘嬷嬷激烈地反驳道,“别人不知道,我在外院的小厨房里,服侍着爷的热水茶饭的,还不知道。想当年,老国公爷在世的时间,外院的小厨房也就是个摆设,到哪院过夜夫人们不是争着服侍……只有我们爷,顾着叶夫人的体面,回来就在小厨房里搭伙,总是随便吃几个白馒头兼着两盘咸菜……”说到后面,好像很心痛的样子,眼泪都掉了下来。“还有那些从熙照来的嬷嬷们。一口一个我们熙照如何,我们叶府如何,爷要进叶夫人的房,还要看那帮嬷嬷的眼色,徐夫人也在一旁说什么‘夫人要恃重些’的话来羞臊叶夫人……他们是夫妻,又不是什么姘头……硬是把管内院的高姑姑挤脱的没地方容身了。”

顾夕颜大感意外,也有突然买到了彩票中了头奖的兴奋。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口不断翻滚的情绪,道:“可我听说高姑姑是因为没有好好的照料叶夫人,让叶夫人流了产……”

第一百二十二章 捕风捉影(六)

“呸,呸,呸!”刘嬷嬷的情绪非常激动,像村妇似的朝着地上吐着唾沫,“都是这帮从熙照来的人胡说。高姑姑在齐府快五十年了,服侍过三代主子,从老国爷起,这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夫人妾室生产,哪个不是高姑姑在身边照应着。想那徐夫人,还是先皇御赐的夫人,生大爷的时候,不也是高姑娘接的生吗?怎么到了叶夫人那里,人就那么娇贵,在爷面前七说八说的,非要自己的乳娘伺候不行……爷把话说到了前头,以后燕国公府由叶夫人主持中馈当家作主,如今叶夫人坚持不要高姑姑管事,又怎能驳了叶夫人的话让她失了颜面,只好把高姑姑暂时调到了蒜苗胡同去照顾三爷家的郑夫人……你说,出了事,怎能拿高姑姑出来说事!”

说到这里,她更气愤了:“还叶夫人的那个狗屁乳娘,她那么行,怎么说不知道叶夫人是什么时候怀的身子,她那么行,怎么让叶夫人生产后出现了血崩,她那么行,怎么还是魏夫人偷偷接了高姑姑回来才让叶夫人拾了一条命回来……我呸,她也就会涂涂嘴皮子快活,真要是干点事,什么也成不了……不说别的,就说那个从熙照来主持德馨院小厨房的何迎春,什么都不懂,还敢上灶,鸡肉和芹菜一起入菜,狗肉里面丢大把大把的蒜,煮饭的时候加蜜蜂进去……”

顾夕颜想起了食物相忌的原理。

她额上冒出冷汗来。

“我有一次说了几句,易嬷嬷就请我去训诫了一番。我也只在那里喝了一杯茶,回来就上吐下泻,人差点拉虚脱了。要不是魏夫人帮着我说话了几句话,我早点没命了……现在知道我的好了,要我去花生胡同做药膳,我呸,我就是窝在尚正居里撩人嫌,也不会拿了高姑姑教的手艺去伺候那帮人……”

既然会做药膳,都是懂一点药理知道的。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她竟然还敢“说几句”,真不知道是要为她的鲁莽捏一把汗,还是要恭喜她福大命大。

“花生胡同,齐毓之住的地方?”顾夕颜不解地问。

骂也骂了,气也气了,刘嬷嬷的口气好了些,悻然地道:“嗯,就是齐大少爷住的地方。那也不是好伺候的主,整天阴阳怪气的……”

齐毓之,阴阳怪气?

那样阳光的美少年。

顾夕颜不禁笑了起来。

刘嬷嬷以为顾夕颜不信自己,辩解道:“你们小姑娘家,知道些什么。他今年都二十出头了,也不娶媳妇,也不收房里人……徐夫人为这事,都快急死了!隔断时间就在集贤院里办花会,把燕地略有头面的姑娘都接到府里来玩……”

说到这里,她似笑非笑地望了顾夕颜一眼:“魏夫人也很急,时不时的就招了自己娘家的姑娘过来陪她……”

啊!怎么话题一转,就到了她的身上。

顾夕颜不自然地轻轻咳了一声。

刘嬷嬷就笑起来:“跟着我好好学药膳,以后做给我们爷吃!”

顾夕颜只得左顾右盼:“嗯,柳姑娘还等着和我一起绣花了,明天我就不来了!”

刘嬷嬷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候怎么嘴一点也不歪了眼一点也不斜了!

虽说如此,但顾夕颜回到屋里细细地分析着刘嬷嬷的话时,就觉得她那句“以后做给我们爷吃”的主意真的很不错,所以第二天,顾夕颜还是去了小厨房,在刘嬷嬷带着揶揄的笑意中跟着她学了一道牛尾参果汤,据说可以益气血,强筋骨,补贤健脾胃……总而言之,是一副很适合男士的药膳。

现在,她每天早上跟着刘嬷嬷学做药膳,中午则跟着柳眉儿学绣花,在做这两桩事的时候,嘴也没有闲着,唠些家长里短的。

有一次她问刘嬷嬷:“怎么这府里就您和王嬷嬷两个做菜是一个风格的?”

刘嬷嬷很自豪地道:“因为这府里只有我和王嬷嬷是跟着夫人从东溪的魏家过来的,我们做的,是正宗的东溪菜。”

顾夕颜就和她开玩笑:“那你一定没有王嬷嬷的手艺好,要不然,夫人留么留了王嬷嬷在槐园,把你派去伺候水姨娘呢?”

刘嬷嬷嘴角微撇,冷冷地道:“什么水姨娘,她也就是夫人身边一个略有些头脸的丫头罢了。要不是夫人开了口,我怎么会去服侍她……”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你们这些小姑娘家,跟你们说你们也不懂。”说完,就转头去说别的了,不管顾夕颜怎么问,刘嬷嬷就是不再说关于此类的话了。

顾夕颜只得转移了话题:“您在外院的小厨房里呆过,又伺候过爷的饮食,您知道不知道,爷,他最喜欢吃什么了?”

提到齐懋生,刘嬷嬷就眉开眼笑起来:“我们爷可是好脾气,从来不挑食的,你做什么他吃什么。”说完,还很暧昧地朝着顾夕颜眨了眨眼睛,窘得顾夕颜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她不由喃喃地道:“那你还掉什么眼泪,说不定那家伙就喜欢吃大白馒头加咸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