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点点头——张妈妈果然很有眼力劲,知道她压根对着些一二三四五小姐一个都记不住。

“让她们去偏厅坐坐吧。”青梅起身将书放好。

张妈妈想了想,决定再多啰嗦几句,“除了二小姐和三小姐,您还有一个庶妹妹,五小姐青芳。”

青梅想了想,“我见过她么?”

张妈妈擦擦额头渗出的汗,“昨儿吃晚膳时她就坐在二小姐旁边。不过今儿早上五小姐并没有去给太太请安,听说是病了。”

“张妈妈,你很热?”青梅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

“啊?”张妈妈擦汗的手顿了一下,打着哈哈笑道,“是啊,这天的确有些闷闷得,想来又要下雨了吧。”

“哦。”青梅应了句,“没什么印象啊…”

张妈妈一愣,酝了半天才明白过来青梅是再说自己对青芳没有印象。这半截话半截话说的,让人听得莫名其妙,着实摸不准青梅心底对自己的三个姐妹到底是怎么个看法。

刚走到偏厅,青悠与青然便起身来迎她。青然是张姨娘的女儿,只比青梅张一岁,到了今年冬便十四了。比起青悠的秀雅,青然与张姨娘长得很像,母女二人走的都是艳丽的路子,那种让男人喜欢,女人妒忌的容颜。

多亏张妈妈之前提点了几句,此时青梅看到青然与青悠二人倒是想起了自己的那位青芳小妹妹。她今年只有八岁,当时吃饭时就一直安安静静坐在一旁当背景。当时看起来气色好像还行,怎么隔了一个晚上就病了呢?

“妹妹一路幸苦了。”青悠一笑,如春风般温和动人。青梅神游地思绪被拉了回来,对着青悠微微点个头,算是回应了。

青悠去年便已及笄,如今来见青梅只有一个目的,如果不能与这位嫡女成为姐妹的话那也不要成为敌人,毕竟自己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了,若是因为得罪了嫡女惹得太太老爷不高兴,自己的婚事定会受到莫大的影响。

青然接话道,“今儿给太太请安时,妹妹去得早。我本想等妹妹午睡醒后再来,可巧去园子的路上遇到了青悠姐姐,说不如一起结伴来拜访妹妹,免得大家一个个的来,反而打扰了妹妹休息。”

青悠被噎了一下,对着青然回道,“既然是来拜访自然是早来,哪有太阳落山后来的道理。”

——敢拆我的台,你也别假惺惺装好人!

青悠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梢,向一旁的青然施加一些压力。

此时蓝心端了茶水点心上来,二人的交锋暂时告了一段落。

青然见着蓝心出现在青梅这里,心中不由诧异——太太对青梅也太好了吧,将张妈妈拨给了她不算,竟然连蓝心这样大丫鬟中大丫鬟都过来伺候了!

青悠也品了口茶,不愧是蓝心泡的茶,果然是唇齿留香。放在平时,蓝心只伺候太太一人。若是要喝上她泡的茶,除非是太太赏否则还真喝不到这么好的茶。

“对了,听说妹妹以前住在别庄时有一个玩伴,如今也来京城了。”青悠收回心思,开始与青梅套近乎。

“嗯。”青梅点头,她还收到了钱娇寄来的两封信。信中钱娇还对她不能来京城繁华之地感到遗憾。只是不知,若她知道她此刻已经回府了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钱小姐得知你来了后欣喜的不得了,一直想来拜访。我派人告诉她妹妹是昨儿才到府,现在正忙着呢。”

“是啊!”青然道,“妹妹是什么身份,如今回府要紧的事情一大堆,可不是随便哪一家小姐都拿张莫名其妙的贴子就能进府的。我说句不该说的,如今妹妹刚回府,还是多往太太那边走动为好。免得落在了有心人眼中,还以为我们林府的小姐刚回府没几天,就急着去结交其他府里的小姐了。”

青悠被她气得牙痒痒——你一天不跟我作对,心里就不舒服是不是?!

青然挑眉——没错,我就是看你不顺眼!同样是庶出,凭什么你就被太太养在名下了,整体摆出个嫡女样给谁看呢?!

青梅默默捧着一杯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前世某个东方国家的传统戏剧表演形式——相声…

话说这个是群口相声还是双口相声来着?哎,她果然还是文化水平低了啊…

张妈妈心中暗笑,嫡女回来了,府里的几个小姐之间更热闹了啊。如是想着,不免又偷偷看了一眼青梅,她正在悠闲地品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似乎没有一点作为青悠青然的争论中心的自觉,竟然两个圆场都不打的。哎…小姐这人情世故还要多学一些啊。

青然笑了笑,道,“青悠姐姐,小妹有些不懂的地方想请教你一下。”

青悠心中将她骂了千万遍,可脸上还得做出姐妹情深的模样,“妹妹可别这么说,如果是我知道的,一定告知。若是我也不晓得,妹妹可不要生气啊。”

“姐姐这么说难道是怕我无理取闹了?”

“我没那个意思。”

青然笑了下笑,意味深长地看了青悠一眼,“妹妹昨儿才回的府,那钱小姐的消息还是真实灵通啊。”

青悠道,“嫡女回府难道还要藏着掖着?”

“那我就奇怪了,钱小姐是妹妹的儿时好友。按理说,若是钱小姐来拜访妹妹自然是合情合理,可为什么偏偏要青悠姐姐来转达呢?”

青悠心头一凉。

——这不是明摆着说她不将嫡女放在眼里吗?!

“我…我…”青悠神色终于不像之前那么淡定了,脸上有些焦急。

她本想借着钱娇这一层拉近与青梅的关系。之前与钱娇交谈的几次可以看出她与青梅关系不错,不然也不会来了京城后还能保持频繁的书信来往。够怪她心太急了,竟然没有想到越过嫡女与她的朋友打交道,是极不礼貌的。说得严重的,别人还以怀疑她是不是故意接近钱娇,借此来打听青梅的私事!

青然心情不错,拿起茶慢慢了品了一口——啧,真是好茶啊!

“我来的时候给阿娇写了一封信,算日子应该是现在到了。林府中除了我,她熟悉的也就是青悠姐姐了。向青悠姐姐打听我是否回府,也是情理之中,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这样啊。”突然觉得之前茶有些寡淡了!

“嗯。”青梅点点头。

青悠感激地看着她,不过心中并没有轻松多少。青梅这样做不过是让大家面子上都好过些,她心底究竟怎么想…人心难测啊!

二十三章 道理

姐妹三人在偏厅小坐了会儿,青悠与青然见青梅没有留他们一起用午膳的意思,便也不多叨扰,一起告辞了。

青梅静静打个哈欠,毫不顾忌地站起身舒展四肢。张妈妈默默地抬起头——她还是瞎了为好。

午膳时徐氏并没有叫青梅去正屋一起用膳,这正好也随了青梅的心愿。不过徐氏还是吩咐了厨房特地给青梅加炖了一盅冰糖燕窝粥,让她补补身体。毕竟当初青梅离府时,对府里宣称地是她身子弱。府中除了像张妈妈与王妈妈这两样的心腹老人以及当初跟随青梅一起去别庄的秋月三人外,后院中的姨娘小姐们都不知道内情。

蓝心在偏厅里忙前忙后的照顾青梅用好午膳,“太太吩咐了,以后小姐要想吃什么只管吩咐,婢子就去让厨房加菜。”

青梅舀了一勺燕窝粥,放在眼皮子底下看了看,“这燕窝是天天都有的吗?”

蓝心柔声道,“小姐若想天天吃,婢子这就去吩咐。不过燕窝虽美味,天天吃不免也会腻了。不如与松茸鱼翅等佳肴换着吃,让厨房每天换个口味来做?”

东桥默默地咽下口水,京城就是不一样啊,这些美味那里是她们这种小丫鬟能够吃得起的,小姐竟然还可以每天换个口味,就因为怕吃腻了!呜呜呜,她还是继续去做她的红烧肉解解馋好了。不过要是此生能够吃到一次像燕窝这样的好东西,哪怕是死也心甘情愿了。黄夫子也曾说过,正所谓朝吃好吃的,夕可死矣…

“以后不要上这些菜了。”说罢,便将手旁的那盅燕窝推到了一旁,“东桥,你喝吧。”

东桥一惊——苍天啊,小姐听到她的心声了?可她还不想这么年轻就死啊!事实上,是青梅看到她咽口水的模样了。

蓝心脸上的笑意僵了一下,“这是太太特地吩咐厨房给小姐您补身子的。”

“嗯。”青梅应付地点个头,但手里的筷子已经伸向桌上的一盘红烧肉了。蓝心见此状,也明白多说无益,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最终那盅燕窝粥还是原封不动的端回厨房,便宜了那里的厨娘。虽然青梅赏给了东桥,可在四周丫鬟的注视下,借东桥十个胆,她也不敢喝啊。更何况蓝心姐姐都说了,这是太太特地给小姐做的,她要是喝了,就真的是找死!

“这么说,她没有喝那盅粥了?”徐氏漫不经心地翻看着手里的账册。蓝心躬身站在一侧,“小姐说她吃惯了家常菜。以后若是她一个人用膳的话,只需厨房做些家常菜即可。”

“呵,还真是个勤俭恭顺,善解人意的好女儿啊。”徐氏放下账本,整个身子靠在太师椅里,微微闭目,“既然她这么说了,就按照她说的去办。你出去吧。”

蓝心欠身告退,又如没事人一样回到青梅的漪澜小院。正坐在小院中指挥丫鬟搬花的张妈妈看了她一眼,蓝心微微一笑,便去忙自己的活计了。

屋内徐氏静静道,“青芳的身子怎么样了?”

赵妈妈上前了几步,“五小姐是入夜时吹了风后便染上了伤寒,早上请了大夫过来开了药。刚才奶娘说,身上已经发了汗,喂了些粥后,现在已经睡下了。”赵妈妈是徐氏自娘家里带来的奶娘,徐氏对她的感情非常深,有些地方甚至将她当做半个娘亲来对待。赵妈妈知道徐氏对自己的信任,跟徐氏一起嫁到林府这十多年来也一直兢兢业业地侍奉着。

徐氏轻轻叹口气,“怎么就在这当口上病了呢,青芳那丫头的身子素来挺好的啊。”

赵妈妈宽慰她道,“夫人放宽心,五小姐也只是偶然风寒罢了。最近下了好几天的雨,较之前晚上的确凉了些。奴婢已经让奶娘多加注意了。”

徐氏坐直了身子,神色有些严肃。她紧蹙着眉头,压低声音道,“你说,这是不是与…”

赵妈妈连忙走了过去截住她的话,“太太,切不可自己吓唬自己啊!”

徐氏无力地揉着眉心,“这也不是我多想,可事实如此。以往青芳丫头身子好着呢,一年都难得生几次病。如今她一回来…”

赵妈妈知道住在漪澜小院的那位是她的心病,“如若太太真不放心,不如改天去东来寺请主持求几道开光符,挂在烨哥儿的房里。”

“主意倒是不错,可现在去东来寺是不是太扎眼了些?昨儿老爷来我这里时还说过,青梅丫头在别庄一待就是七年。如今回来连话都不怎么讲了,小时候的那点活泼劲一点都不剩,和青悠青然她们站在一起瘦弱的模样简直就让人心疼。若是因为求符的事惹了老爷不高兴…”

“太太,老爷心疼您的孩子这您应该高兴啊。”赵妈妈眼中转了转,“这样,奴婢去替太太求。奴婢听老人说,以前有个老居士由于年老体弱不能亲自去寺庙捐香油,便让邻居拿了自己的一缕头发,带上香油钱去的寺庙。奴婢去东来寺,就说是替府里祈福,尤其是替刚回来的四小姐祈福。如若老爷知道,定会夸太太您温良贤惠的。”

“好,好!这个主意不错。你就带着我的一缕头发去东来寺,一定要主持亲自开光!香油钱不是问题,但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生疑。”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解决了这件心头事,徐氏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下了。不觉又想起儿子林远烨的功课问题,从桌后走出,“走,先随我一块儿去看看烨哥儿,也不知这小皮猴是不是又偷懒了!”

赵妈妈见她脸上又挂起了笑意,知道太太心情好转,连忙扶着她:“烨哥儿见着太太过去,指不定多高兴呢。”

“呵呵,除了老爷,那小皮猴恐怕也就只听我一人的话了。走,看看去…”

这厢漪澜院中,张妈妈总算是指挥着丫鬟们,将院子里摆放的盆栽按照青梅的意思重新换了位置。虽然她没怎么动,但还是热出了一身汗,靠在椅子里摇着帕子,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

“喝点乌梅汁。”青梅从屋里走出,将手中的瓷碗递了过去。张妈妈大为诧异,胖胖的身体几乎是从椅子里弹出来,“小姐,这可使不得!”那可是冰镇后的乌梅汁啊!

古代没有电冰箱,在这暮夏时节,冰都是从冰窖里拿出来的。往往冬日储藏的一大块到了现在只剩下一小块了,是以夏日的冰比冬日的银炭还要珍贵。

青梅直接将碗放在了椅子前的小圆桌上,抬手挡住刺眼的阳光,眯眼看着院子里重新排列组合后的盆栽,满意地点点头。

张妈妈忍了半天,只觉得丝丝凉气从那碗里冒出。自别庄见到青梅开始,跟着她也有一个多月了。张妈妈忍了又忍,深深呼口气,一把将桌上的小瓷碗拿起,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她跟小青梅这种实在人客气个啥啊,这不是找磨叽么!

几人回到屋子里,只觉得屋内荫凉无比。凉风端来水,让青梅洗把脸擦擦汗。见蓝心她们几个不在,凉风便道,“小姐,那些花原来放的位置挺好看的啊,怎么又要换位置?”刚才她端水来的时候还听到一些丫鬟说,小姐就是故意跟太太过不去,凡是太太认为好的,小姐偏要说不。

青梅将巾子拧干后递给她,反问道,“你不觉得放在池塘旁边的花多了些吗?”

凉风不解,“多些不好吗?”

此时张妈妈终于从酷热中解脱过来,刚喝了一碗青梅的冰镇乌梅汁,不由插句话,“按照园艺来说,池塘里的荷花荷叶本就十分好看,那些花放在一旁不免就有些喧宾夺主了,搬到远处反而与小池塘相得益彰。”

“哦…”凉风一脸了然,看着张妈妈的眼神不免又多了几分崇拜——不愧是从宫里出来的,果然是见多识广啊!

“嗯…”青梅看了那二人一眼,“我只是觉得如果花都放在池塘旁的话,视线就会被遮挡。”

凉风愣愣地看着青梅,一脸迷茫地眨着眼——这就是原因?还不如张妈妈说的好哩!张妈妈却心领神会地笑了笑。果然是因为小时候失足落水,害怕回府后又有人拿水做文章吗?移开了那些花后,池塘旁便少了些遮挡,想要用水做文章的有心人怕是要失望咯。

张妈妈觉得自己越来越欣赏青梅了,按照青梅这种闷不作声却激灵劲十足个性,若是放在宫里,怕是那后宫中也会更加精彩吧。但今天中午的事情,张妈妈还是不太能认同,“小姐,虽然这几日您做的事情都有道理,但别人不一定能懂。有些事情,并不是有道理就是对的。”

“这个…”青梅看了她一眼,“燕窝这类东西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本来好好的身子骨没事儿就拿燕窝补,难怪宫里的那些娘娘们都短寿。”

“…”

“刚才那些话都是出自医书。”

张妈妈被噎了好半响才缓过神来,“不知小姐看的是哪一位高人所著的医书?”

青梅突然淡淡笑了笑,“我忘了。”

——这当然是出自《文大夫日常语录》了,可惜他老人家还没有空编。

“虽然有些事按照道理去做,某些人不一定认为是对的;但你不按道理去做,一定会短寿的。两者权衡利弊,张妈妈你觉得呢?”

张妈妈觉得…小姐,您还是安安静静默不作声的时候好相处些!

二十四章 姨娘

赵妈妈很快便将平安符给求了回来,顺便将将教青梅女红以及琴棋书画的妈妈也找好了。徐氏对此很满意,赵妈妈办事一向稳妥,令人放心。

青悠与青然二人对于这些方面,分别在五六岁时便发了蒙。如今在女红琴棋书画方面二人各有擅长,倒也称得上是多才多艺。不过是怕青梅一个人上课有些无聊,便想过去陪着她一起。

青芳生性胆怯,徐氏并没有单独为她请妈妈教导,只是让奶娘和伺候她的几个丫鬟帮着教下即可。但如今嫡女请了妈妈,青悠青然二人若也跟着一起学,只将青芳扔在一旁不免显得有些刻薄。只是这些,都必须太太同意才行。

赵妈妈将小姐们的心思告诉给徐氏。徐氏想了想,吩咐道,“如果青梅愿意的话,那就一起吧。”

徐氏这话说出的当天傍晚,青梅架不住张妈妈的那胖嘟嘟脸上小眼神的哀求,只好答应随她一起去府里的园子散步消食。很巧的,遇到了同样前来散步消食的何姨娘。

“四小姐留步!”

见青梅没注意到她,何姨娘也顾不得扮巧遇了,直接快步走去。青梅这才停下脚步,依旧是惯有的冷漠态度,静静站在小径上。

“四小姐…”

好容易走到跟前了,何姨娘却又欲言又止地看这青梅身旁的东桥与凉风二人。张妈妈知道青梅是个冷性子,你若不说话,她绝对不会先开口。就算你抛了话给她,她想不想接也是全看自己的心情。张妈妈好人做到底,便道,“何姨娘,您有什么话想对小姐说的,但说无妨。”

有了这句话,何姨娘心领神会,立刻向青梅行了一个大礼,声音中略带了些沙哑,“四小姐,我就青芳一个女儿。以前二小姐与三小姐发蒙时,青芳年纪太小没有跟上,反而拖累了二小姐与三小姐。我想等青芳大些再去学,但这几年府中事务繁忙太太整天都忙着府里的事,青芳由奶娘带着,发蒙的事儿便也就拖着了。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小姐您回来,请您多教教青芳丫头,让她明些事礼也好啊。”说完,又仔细瞧了瞧东桥凉风二人,心道她们应该就是小姐的心腹丫鬟了。

话说的…

青梅虽经常处于发呆状态,但脑子偶尔也是会转一转的。青悠与青然一个比青芳大七岁,一个大六岁。这两人学那些乱七八糟玩意儿的时候,青芳还被奶娘抱在手里,可话从何姨娘嘴里说出来,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怎么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呢?何姨娘真是个善于做自我批评的好人啊!

张妈妈以为这件事青梅起码会考虑一下,结果身旁之人想也没想直接点头,“我会的。”

三个字,简单明了,立场分明!

何姨娘感动的当即撩了衣袂打算跪下,张妈妈一把将她扶住,“这可使不得。”又附在耳边轻声道,“等会儿园子里该来人了,小姐金口玉言你就不必担心了。”

闻此言,何姨娘立刻站直了身子,只是不住地说道,“多谢小姐,多谢小姐。”青梅见她没别的事,点了个头便回自己的小院了。

刚进屋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到,蓝心便走来,见着张妈妈与青梅一块,笑道,“张妈妈,您要的绣线我找着了,这金丝绣线还真不好找。”

青梅坐回椅子,喝茶发呆。

——怪不得张妈妈这么大胆放心的将她带到花园子里去,原来早就将蓝心给支开了。

张妈妈扭着胖胖的身体走去,“要不怎么说咱们蓝心丫头心最细呢。后天小姐便要用这金丝绣线了练习绣些小玩意,多亏你那还有。”

蓝心将二人看了一眼没什么话也没说,笑着将绣线递给张妈妈便又离开了。

张妈妈有些小得意地转过身,青梅还在喝茶,只是左手却放在一旁的桌上,轻轻叩击着桌面。张妈妈心领神会,走近小声道,“小姐,先回里屋吧。”

走回里屋,凉风将房门带上。张妈妈这才道,“今儿早上太太说如果小姐愿意,其他小姐可以跟着您一起学。何姨娘便过来找我了,青芳丫头虽然胆怯了些,但性子还是挺纯的。我想这对小姐您来说是个顺水人情,便自作主张同意让何姨娘与您见上一面。”

“嗯。”

“嫡女去学,如果将庶女撇到一边的话,对您的名声也不好。明天请安时,小姐可以亲自向太太提出,让二小姐三小姐和五小姐一起陪着你。这样一来显得大家姐妹情深,二来也可以让府里的众人知道太太贤明,对庶女也十分宽厚。”

“此外还有啊,以后太太送您什么收下便是。千万别像上次的燕窝粥那样当众驳了太太面子。就算不喜欢,随便夸几句也无妨啊…”张妈妈说的正带劲,只见着青梅懒洋洋地打了个大哈欠,嘴巴一张,仔细一点还能数清楚她那口里到底有多少颗牙。张妈妈习惯性的掏出帕子,在额头擦了擦。

“小姐啊,奴婢刚才说的您都听进去了吗?”张妈妈欲哭无泪。

“您听进去了?”

“嗯。”

“没听进去?”

“嗯。”

“…”

这叫自动回复状态,可惜张妈妈早生了那么几千年,没能理会到所谓自动回复的精髓。

张妈妈叹口气,幽怨道,“小姐,您是不是怪奴婢擅自答应了何姨娘?其实我也没敢跟她把话说得太满,只不过是尽力让她见上您一面。”

“没有。”青梅悠悠闲闲地站起身,推开窗户靠在墙角看着窗外的天上飘来飘去白云。好半响才飘来一句话,“我只是奇怪,为什么你们都要我去讨好太太?”

“说什么讨好不讨好的。太太是您母亲,母女二人关系亲密些也是好的啊。”张妈妈随口打着哈哈。

“那你觉得她是真心对我好吗?她对我有好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