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裁缝未必能懂得她的设计理念,不一定能做出她想要的样子。

她又不是不会做,最好还是自己动手。

眼下,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四姨太所说,一百二十块不是小数目,任谁都不可能把这笔钱让她挥霍。

杨佩瑶只好暂时歇了买缝纫机的心思,学习之余仍是埋头她的设计。

转眼一个月过去,这天早上厨房煮了长寿面。

太太笑盈盈地递给她一个红包,“今天你生日,给你的利是。”

二姨太随着笑,“可不是,瑶瑶都十六岁了,按老辈儿的规矩,要成亲嫁人,是大姑娘了。”

三姨太看一眼杨佩珍,笑道:“桂香姐还惦记着老黄历,现在都不兴这么早结婚,也不兴定亲那一套,都是自由恋爱。”

“怎么是老黄历?”二姨太自己说老可以,却不喜欢别人说她“老”,哪怕不是这个意思,沾个“老”字也不成,沉着脸道:“大少奶不就十六岁上嫁给大少爷,这才几年工夫?佩珊出嫁时也不满十七,照样过得好好的…嫁不出去的才往后拖。”

再过三天是杨佩珍十七岁生日。

她这是变相讥刺杨佩珍嫁不出去。

三姨太刚要反驳,太太沉声道:“少说两句吧,都督不在家都要翻天是不是,孩子们还在跟前,赶紧吃饭还得上学。”

三姨太平白惹了一肚子火没处发泄,连带着胃口也不好,只把面条吃了,没再动其它的。

杨佩瑶却是很高兴,红包沉甸甸的,里面肯定不少钱。

玩电车站的路上打开一看,足足九块。

前几天她又去买了盒铅笔,还有画画的炭笔、水粉、画纸等等,正发愁这个月仍要拮据度日,没想到竟然发了笔意外小财。

算起来,今天是西历的十月十六号,农历九月初三。倒是巧,正跟她前世的阳历生日同一个日子。

难怪她会穿越到这里,除了同名同姓之外,想必还有这个原因。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都已经注定。

想到前世的父母,杨佩瑶心里一阵酸楚。

她是独生女,从小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着长大。如果没有另外一个人顶替她陪在父母身边,也不知父母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但愿会有人替她尽孝。

实在没有,就响应号召生个二胎,反正母亲年纪并不太大,刚四十四岁,这个年纪也有不少拼二胎的。

她同班同学就有个刚一岁的妹妹。

正思量着,7路电车来了,杨佩瑶收起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上了车。

一路顺畅,下车时却倒霉,竟然好巧不巧地遇到了顾息澜。

同以前一样,穿件乌突突的墨色长衫,顶着张死人脸,跟见鬼似的。

杨佩瑶只作没看见,背着书包目不斜视地往校门口走,就听身后传来冷淡的声音,“还在这儿上,没退学?”

含讽带刺的。

一个半月前说的气话,要是没人提,她早就忘了。

他一个大男人却巴巴记在心里头,说不定还记在小本子上。

心眼比芝麻粒都小,至于吗?

杨佩瑶停住步子,回头狂喷:“我既没违反校规,也没违反校纪,凭什么要退学?你既然看不惯,跟校长说开除我啊?”

顾息澜双眸沉静如寒潭,“你以为我不能,还是不敢?”

杨佩瑶气呼呼地说:“顾会长本事通天,还有不能不敢的事儿?可您能不能像个男人,整天盯着我个高中生找茬有意思吗?我没得罪过你吧?先前欠的钱也还了,没再欠您的吧?”

炒豆子般一口气说完,撒腿跑进学校。

石榴红的长裙在她身下荡起浅浅的漩涡,飓风般将他的心也卷了进去。

她极少穿颜色鲜亮的裙子,没想到还挺好看,使得整个人都活泼生动起来。

顾息澜眼眸深处燃起一小簇火焰。

就知道她不像外表那么恭顺温良,否则梦里怎可能那般大胆、热情和火辣。

还有,她竟敢说他不像男人。

总有一天得让她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个男人…

第25章 彩排

只是,火焰很快平息, 又回复往常的沉寂。

沉寂里有暗涌滚动。

正如楚青水所言, 如果她不是杨致重的女儿就好了,他立时就准备聘礼上门求亲。

最迟也会赶在年前娶回家。

然后抱到床上…随便她折腾自己, 就像梦里那样要啃要咬, 怎么都成。

可事关杨致重, 牵扯的东西就太多了。

眼下还不是时候。

起码要等到杭城的局势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度。

好在, 杨佩瑶才高一, 离毕业还有两年多。

她总不能上到一半就退学结婚吧?

***

杨佩瑶狂怼顾息澜一顿,心里痛快极了, 先前无端被轻视、被训斥的怨气荡然无存, 听课比往日更认真, 就连枯燥无味的算术课竟也听出了几许趣味。

她才不怕被学校开除。

她见过校长谭鑫文,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书生意气十足。这样的人性情可能稍嫌迂腐, 却是刚正,保持着文人独有的清正气节,才不会听从别人谗言平白无故地开除她。

再者,她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杨致重掌管一省军权, 知道她无故被欺负,不可能不替她出头。

无独有偶,高敏君心情也不错。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已经初具雏形,今天要进行第一次带妆排练。

说起来带妆,其实就只是穿上中世纪的服装试一下大小。

因为衣服都是从杭大话剧社借来的, 未必合适。

高敏君在剧中扮演朱丽叶身边的侍女乙,连甲都不是,加起来总共不超过八句台词,其中大多数是,“是,小姐”,“不,夫人”。

但高敏君仍然非常激动,从上午第一节 课就开始鼓动杨佩瑶看她彩排。

杨佩瑶当然不会拂她的兴。

因为整场剧目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杨佩瑶懒得再回教室,索性收拾好书包,背着去了礼堂。。

礼堂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顾静怡也在,看到她招招手,拍了拍身边座位。

杨佩瑶挤过去,笑问:“竟然比我还早,还真积极?”

顾静怡指着舞台上四处走动找位的演员,“咏薇积极,要是我不跟她来,小命就没了。”

杨佩瑶笑笑没作声,心里颇有些羡慕两人亲密无间的交情。

说话间,绛红色的幕布缓缓降下。

这说明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不大工夫,幕布徐徐升起,演员顺次上场。

《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于中世纪的英国,服装是典型的都铎王朝风格,低胸方领喇叭袖,束腰的紧身衣,蓬松的裙摆,还有精美繁琐的蕾丝边。

白咏薇作为主角,穿了身高贵神秘的紫色裙子,束着墨绿色紧身衣。

她有一半印尼血统,身材娇小玲珑,因为平常总穿短裙,并没有特别明显,但是穿上这种分为三截的欧洲贵族服装,个头的缺陷就被放大了。

尤其站在挺拔的高敏君身旁,被衬托的半点毫无世家小姐气势。

杨佩瑶不由皱了眉,低声对顾静怡道:“朱丽叶衣服不对,显得个子矮,而且整个人灰突突的,暗淡无光。”

紫色神秘,肤色白的人穿着会很显气质,但肤色黑的人穿上就好比一场灾难。

顾静怡“嗯”了声,“紫色不适合她。”

杨佩瑶补充,“也不适合穿蓬松裙摆的礼服,其实去掉这些蕾丝边,里面不用裙托,让裙摆自然悬垂。”

怕顾静怡不明白,索性取出纸笔,简单地画了张图,“矮个子最忌讳繁琐,衣裳上的装饰越多越显矮,然后把束身衣,换成宽腰带,整个儿把腰线上移,就显得腿长。”

顾静怡讶然道:“你会画画?”

杨佩瑶得意地歪了头,“我不是告诉过你要刮目相看吗?我这不是画,是服装草图。”

“唰唰唰”再添几笔,绘成简单的效果图,“可以做成裸粉色、大红色或者亮蓝色,考虑到是英国贵族,亮蓝色更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

顾静怡凑到近前仔细端量会儿,赞道:“你画得真好。”

“那当然,”杨佩瑶半点不谦虚地说,因得到了顾静怡的认可,另取一张纸把自己改良过的袄裙画出来。

这几种款式,她已经翻来覆去地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细节也设想过许多,因此画得既快又好。

画完,悄声问:“这个呢?”

指着袖口和袄子下缘,“这里用对比色布料做修饰,再加上绣花,腰身也做了处理,在身后多加两道褶子。”

“好看,”顾静怡毫不吝啬地表达出赞美之情,“挺显腰身的,看着还利落。裙子下摆也用对比色?”

杨佩瑶点点头,“对,上下呼应起来效果更好,裙子可以再短点,短到膝盖,这样活泼一些。”

顾静怡对牢杨佩瑶的眼眸,“我真的是刮目相看了。”

杨佩瑶“嘿嘿”笑,“这才到哪儿,还有更厉害的。”

说话工夫,手下动作不停,在旁边空白处把那条饱受四姨太诟病的直筒裤子画出来,“可以搭配对襟袄,但是搭配斜襟袄就未必好看…我给你看看效果。”

继续在直筒裤子在上面加对襟袄。

还没画完,手下用力过猛,笔芯“啪”地断了。

杨佩瑶另找一支铅笔出来,抱怨道:“铅芯太脆了,不当心就断,我这才买的一盒,就剩一半了,真不经用。”

顾静怡轻笑,“你很缺钱吗?”

“可不是?月月入不敷出,”杨佩瑶扒拉着手指头算账“我每个月6块零花钱,上个月还了你哥的衣裳就没剩下多少,这个月买了画纸和颜料,东西死贵而且不好用…你一个月多少零用钱?”

顾静怡笑道:“比你多两块,不过我花的少,平常就看场电影吃吃点心,其它东西就找我哥要。”

“我哥在家的时候也贴补我,可惜现在离得远,想搜刮他也不可能。”杨佩瑶唉声叹气地接着画,谁知刚动笔,笔尖又断了。

杨佩瑶气得不行,也没心思再画,把笔装进铅笔盒。

顾静怡指着那叠纸问:“能不能送给我,回头让咏薇照着样子做条裙子…那几件袄裙我想让我哥看看。”

杨佩瑶有些犹豫,可想起顾家开着服装厂,看衣裳的眼光肯定有,便道:“行,顺便请二哥帮我提点意见,看哪里不合适,我再改。”顿一顿,补充道:“别给你大哥…整天板着脸,跟谁欠他钱似的,今天早晨莫名其妙挨顿训。”

“早晨你见到我大哥了?”顾静怡低呼一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大哥起得早,每天早早就出门了,而且他从不跟女生搭讪。咏薇到我家玩过无数次,我哥看到她跟空气似的,从没说过半句话。”

杨佩瑶苦笑,“他哪里是搭讪,是批评指责好吗?上个月我迟到一次被他瞧见,非说我丢他的脸面,今天早上还威胁要学校开除我!切,谁怕他?”

越说越气愤,“我巴不得他把我当空气,放我一条生路。亏他还是大男人,心胸真的是…”抬眼瞧见顾静怡惊愕的双眸,连忙收住底下的话,“反正…你二哥挺好的,看起来就很好相处。”

刚说完,旁边突然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彩排结束了。

杨佩瑶抓起书包,“我到外面等高敏君,你呢?”

“我去楼上,”顾静怡指指舞台,“那个…我大哥就是那种臭脾气,但是他肯定不会故意针对你,你别生气了,我替他道歉。”

杨佩瑶笑道:“他是他,你是你,我分得清楚,你道什么谦?”挥挥手,夹在人群中走出礼堂。

等了一阵子,高敏君满脸潮红地出来,见到杨佩瑶立刻抓住她手腕,“我演得怎么样?吓死了,站在那儿都觉得两条腿发软,还差点忘词,你听出来我声音发颤吗?”

杨佩瑶笑着安慰她,“没听出来,看着很镇定,你不说我还不知道你怯场。”压低声音,“我觉得你表现比朱丽叶好。”

“社长也说了,说白咏薇完全没有主角气势,跟罗密欧站在一起非常不般配,还说再排练两次,要是还不成就得换人演…可是换了人,又得重新磨合,不知道能不能在校庆前排练好?”

武陵高中校庆是11月8号,今年正值建校五十周年,学校会举办一系列活动来庆祝。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二十天校庆,临时换人的确仓促了。

杨佩瑶道:“白咏薇是衣服不合适,可能影响到发挥,说不定换身衣裳就好了。”

两人边聊边往电车站走,杨佩瑶坐7路,高敏君坐11路,各自回家。

刚进家门,杨佩瑶就感觉到一股不同于以往的压抑气氛。

往常这个点儿,姨太太们要么正打麻将,要么刚刚打完在收拾牌局,而现在太太跟三位姨太太都正襟危坐在沙发上。

一位陌生的打扮入时的少妇俯在二姨太肩头哀哀哭泣,“娘,我不回去,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

太太跟二姨太异口同声地反对,“不行,咱家没有离婚这回事儿,你少跟那些不知羞耻的洋派人学,这要传出去都被人指着脊梁骨骂…你在家住一宿,明早赶紧坐车回去。”

“不回,我不回,”少妇抹着眼泪哭喊,“他天天泡在夜总会可以,我偶尔去跳次舞就冲我拍桌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口口声声男女平等?当着那么多人面前给我没脸,我才不回去,就是孟淮八抬大轿来接我也不回。”

杨佩瑶恍然明白,她就是杨家长女,二姨太生的杨佩珊。

在静海时,嫁给了静海市市长孟先的次子孟淮。

二姨太经常以杨佩珊嫁得好而感到自豪。

却不知,两人闹出什么矛盾,以至于杨佩珊跑回家中哭着要离婚…

第26章 不平

太太瞧见杨佩瑶,沉声喝止道:“少说两句吧, 瑶瑶回来了。”

杨佩珊抽泣着擦擦眼泪, 勉强挤出个笑容,“瑶瑶放学了?这才几年的工夫, 都长这么高了?佩珍呢, 没跟你一起?”

“大姐好, ”杨佩瑶笑着招呼, “二姐现今跟我不在一个高中, 她还没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