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息澜瞪他一眼,“我们吃牛排,你去不去?”

楚青水忙不迭地说:“去,去,我也饿了。”

已经过了午饭点儿,西餐厅人不多,非常安静。

趁着等菜的工夫,顾息澜压低声音,“这次去豫章,我正式成为组织的一员,接触了许多组同志,各个行业都有,收获很大。”

难怪他在豫章待得时间格外久,肯定是要学习各种章程制度和组织纪律。

他这样的男人,就应该成就一番事业。

杨佩瑶轻声道:“祝贺你。”

顾息澜勾起唇角笑了笑,“我知道你肯定支持我。”

这是一定的呀!

加入组织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风险,可是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

杨佩瑶当然会全力支持他。

只是想到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光,不免又有些沉重。

沉默片刻,对楚青水道:“哥,你要是有闲钱,不如在温哥华买块地皮。”

楚青水摇头,“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买在哪里干什么,我又不会说英文,不去!”

杨佩瑶温声劝道:“英文可以学呀,会长现在讲英文就很流利,温哥华气候好,冬暖夏凉,我想在那里买。”顿一顿,对顾息澜道:“放暑假,咱们去看看好不好?”

顾息澜并不想去那个偏远的地方,但是杨佩瑶有所求,他肯定不会拒绝,遂笑应,“好。”

楚青水这才道:“你们去我也去。”

杨佩瑶道:“如果地价便宜,咱们多买几块,到时候把爹娘她们以及亲戚朋友都接过去。”

这两年东洋人在中国土地上越发猖狂,按照前世的轨迹,再有三年东洋人会在东北发动战争,紧接着整个亚洲欧洲以及大部分的非洲,甚至大洋洲都会沦为战场,满目苍夷。

加拿大是少数能够置身事外的国家。

如果战争起了,她会陪顾息澜留在中国,却想把太太她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温哥华是首选。

三天的假期一晃而过。

假期里,杨佩瑶足足跟顾息澜腻歪了一天半,仍是意犹未尽,百般不愿跟他分开。

可临近考试,必须打起精神来学习。

而且,她已经告诉顾息澜,要考到年级前十,要让他给她发奖状。

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高敏君也到校了。

她比之前憔悴许多,脸上不再有往日的神采。

只有在看到杨佩瑶的时候,那双眼睛会散发出仇恨的光芒…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梁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做戏

在她请病假的这些天, 陆陆续续又有好几人脱离话剧社, 副社长是个高一男生, 平常有高敏君咋呼着还行,靠自己根本撑不起事。

整个话剧社基本陷入瘫痪状态,连新年联欢会都没有排节目。

不过,现在是总复习阶段,别的社团也都停止了活动。

杨佩瑶根本没将高敏君放在眼里, 而是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因为平常抓得紧,该掌握的知识都在脑子里了,这个时候不但不着急, 反而更加沉稳,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

为了让秦婉如等人能够事半功倍地复习,她把英文的七大时态用思维导图串联起来,总结了概念、结构、标志词以及句式变化等等。

一月十六跟十七两天期末考试,杨佩瑶自我感觉非常不错, 尤其是算术, 除了最后一道题目的答案跟邱奎不一样之外,其余几道大题都做对了。

杨佩瑶想给自己点个赞,她的算术从来没有这么牛过。

考试结束后,老师们批阅试卷, 学生放假休息。

杨佩瑶没闲着,把要推出的牛仔系列重新进行了梳理,选出八套适合春季的搭配送到了工厂。

唐俊杰并不看好牛仔布,觉得只适合重体力活的工人穿, 登不上大台面,也体现不出女性的柔美。

其实杨佩瑶心里也不太有底,毕竟前世国人初期认为只有小混混才穿牛仔裤,经过好几年的历程才开始接受。

要让习惯穿袄裙的女性很快接受牛仔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杨佩瑶挺害怕失败,毕竟蝶舞的品牌刚起步,还没有站稳脚跟,一步都不能走错。

以防万一,她打算再准备几套甜美风格的裙装作为备用方案。

为了这个备用方案,她一直熬到将近十二点才入睡。

转天便没太有精神。

好在不需要上新课,就是看成绩,然后各科老师讲易错题。

杨佩瑶英文考到九十八分,仍是全年级最高,算术考了九十五,前头错了一道填空题,最后应用题错了一个步骤,国语九十二分。

总成绩排到班级第三,比邱奎落后十分。

令人高兴的是张志北考到全班第七,秦婉如跟其余四位学习小组成员的成绩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杨佩瑶没有关注高敏君的成绩,可是看她的脸色就知道分数不太好。

中午吃饭时,邱奎告诉她,高敏君除了国语考到优之外,其它几门都是良,算术最差,刚刚及格。

杨佩瑶丝毫不意外,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敏君的精力几乎都用在话剧社了,平常的作业都是糊弄着完成了,年前又请过十天病假。

能考出好成绩才怪?

下午,按惯例要召开全校大会。

学生们按班级顺序坐好,然后教导处的苏老师引着校董们进场。

杨佩瑶一眼就看到了顾息澜。

在那些穿皮袄或者棉袍的中年男人间,他一身墨色西装犹如鹤立鸡群,格外挺拔。

杨佩瑶不自主地弯起唇角,想找人显摆却找不到,只好捅捅前排的邱奎,凑过去悄声问:“帅吧?”

邱奎微愣数息,很快反应过来,望着她骤然焕发出神采的脸庞,笑道:“很帅。”又压低声音,“你们的亲事到底真的假的?”

杨佩瑶用力点点头,眼眸亮得惊人,“真的!这会儿不方便,以后再跟你说。”

邱奎笑着转回头。

谭鑫文已经把这学期的主要工作汇报完毕,一位年纪颇大的校董正慢条斯理地介绍这学期董事会对学校的贡献。

各方领导顺次讲完话,就是表彰大会。

表彰从高三年级开始,接下来才轮到高二年级。

邱奎是级部第二,杨佩瑶是级部第七名,应该在第七个上场,而顾息澜站在一排人的中间,正与她错开一个。

杨佩瑶正懊恼,却见顾息澜不动声色地与旁边一人交换了位置,恰恰站在她面前。

幽深的黑眸里蕴着浅浅笑意,如春风般和煦。

杨佩瑶望着他错不开眼。

顾息澜把奖状塞进她手里,顺势握一下她的手,低声道:“放学我接你。”

杨佩瑶捧着奖状美滋滋地走下去,瞧见高敏君神情激动地跟姚学义说着什么。

姚学义沉着脸,一丝表情都没有。

散会后,回到班级。

姚学义简单说了几句假期注意事项,就让同学们放学。

高敏君突然站起来,大声道:“姚老师,如果杨佩瑶没有作弊的话,我为什么不能看一下她的试卷?我不相信她算数能考到九十五分。”

杨佩瑶无辜躺枪,不由看向姚学义。

姚学义冷声道:“一,杨佩瑶没有作弊;二,你没有权力查看别人试卷;三,与其怀疑他人的进步,不如反省自己为什么落后。”

高敏君愕然,“老师,您不会忘记了吧,去年就是因为杨佩瑶您才受伤住院,您为什么护着她?”

这都已经澄清过了,高敏君竟然还要扯到她身上。

杨佩瑶怒气顿生,恨不能冲过去给她两个嘴巴子,可又不想当着姚学义的面儿动武,强忍着气把书包收拾好,回头问邱奎,“你走不走?”

邱奎摇摇头,“姚老师还有事,你先走吧,那个…跟咏薇说一声,让她别等我,不知道几时结束?”

杨佩瑶冲他挥挥手,又跟姚学义道声再见,看都不看高敏君一眼,扬长而去。

此时各班大都已经放了学,只有零零星星几人往外走。

白咏薇站在门口,一边跺着脚一边往里头张望,杨佩瑶急走两步,“姚老师留下邱奎议事,一半会儿不能完,让你先回去。”

“好,那我先走了,”白咏薇搓搓手,指着马路对面,“会长等了有一阵子。”

杨佩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

顾息澜身姿笔直地站在车旁,背着手,静静地望着她,北风呼呼地刮,而他面容安详,仿若亘古不变的雕像。

这一刻,所有的东西都成为背景,唯独他高大魁梧的身材,越加鲜明而生动。

杨佩瑶顾不得跟白咏薇说再见,飞奔过去,直扑进他怀里。

顾息澜紧紧抱她一下,旋即松开,接过她的书包。

杨佩瑶轻轻“哼”一声,就知道他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她亲近。

伸手摸他的西装,里面空荡荡的,只穿件衬衫,并无毛衣或者毛背心,不由恼道:“你冷不冷,怎么不多穿点?”

顾息澜握住她的手,雕像般冷硬的脸庞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不冷”,一边替她打开车门,一边道:“这次考得不错。”

杨佩瑶歪头,两眼亮晶晶地望着他,“那你得奖励我。”

顾息澜毫不犹豫地答应,“好,想要什么?”

幽深黑亮的眼眸里闪着光,别有意味般。

新年假期时,杨佩瑶嫌他系的纯黑色领带老气。

他听从她的话,隔天拿了条红条纹领带,让她帮他系。

系完了,顾息澜说给她个吻作为奖励。

起先只是蜻蜓点水般啄她的唇,后来就相濡以沫唇齿相依,吻着吻着便心猿意马。

虽然最后没有成事,却是好一阵子都不敢看对方的眼。

想起那天情形,杨佩瑶面色仍是挂不住,白他两眼,嘟起嘴问:“你下午有没有事情?”

顾息澜笑答:“没有特别重要的。”

那还是有了。

杨佩瑶不甚情愿地叹口气,“明天呢?”

顾息澜斜睨着她,好脾气地道:“都是无关紧要的琐事,留到年后也无妨…你想干什么?”

杨佩瑶道:“想买个戒指。”

顾息澜二话不说,调转车头往仙霞路走。

没多大工夫停在新安百货公司门口。

卖珠宝首饰的柜台在一楼,多是发簪、手镯、耳坠等物,有金银玉石,也有玳瑁珊瑚等材质。

用宝蓝色姑绒衬着,熠熠生辉。

相对而言,戒指却不多,样式更少,除了普通的环状,便就是戒面宽大的男式扳指。

顾息澜仔细打量半天,指着一对羊脂玉的戒指道:“拿出来看看。”

售货小姐笑着推荐,“先生是行家,这是上好的籽玉,您看看这水头和油性,很难得。”

杨佩瑶不懂玉,没看出哪里好。

顾息澜把戒指对着光看了看,给杨佩瑶戴上。

杨佩瑶的手是弹古筝的手,纤细修长,而戒指套在她无名指上不松不紧刚好合适,映衬着她的肤色更显白嫩。

顾息澜又将那只大的戒指戴在自己手指上。

两人把手放在一处,一只大一只小,一只黑一只白,一只粗糙一只细嫩,分明是天差地别,看上去却有种莫名的和谐。

仿佛生来就该是一对的。

顾息澜低声道:“玉有灵性,会挑人,别摘了,就这么戴着。”

掏出钱夹付过钱,牵起杨佩瑶的手往外走。

十指相扣,黑里嵌着白,白中嵌着黑,亲密无间…

没两天就是农历春节。

比起去年,杨家颇有些冷清。

一是少了三姨太跟杨佩珍,二是杨承灏夫妻没有回来。

陆秀玫顺利地生下一个胖小子,只比四姨太的平哥儿小十天。

太太虽然想抱长孙,却担心陆秀玫的身体,不愿让她来回奔波,特地打电话给杨承灏不叫他们回来。

好在有平哥儿精神头十足,已经能“嗯嗯啊啊”地玩玩具了,为家里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太太为表扬杨佩瑶跟杨承鸿的好成绩,分别给两人包了大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