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樱死了,林祖母当然也得死,只有林树强因为有了儿子不顾女儿,把女儿往老家一扔就没怎么看望过,侥幸逃得一命。

当然也是因为,林家如果连二连三死人会惹人注意。

杨佩瑶嗟叹着问:“我爹是不是也知道了,没说五姨太怎么办?”

顾息澜答道:“目前还想让她往外传递情报,等用不着她了,可能会重病或者遭遇不测。”

五姨太是间谍,如果暴露了,别人不杀她,没准她自己也会自尽。

而且其中牵扯到林之樱和林祖母两条人命,她要死,真是半点都不冤枉。

只是想起毕竟一个屋檐底下生活过,杨佩瑶突然有种莫名的悲凉感。

顾息澜察觉到,伸手把她拥在怀里…

第111章 回门

拍完照片, 已经过了午时。

程信风拿回来书包, 低声禀告去杨家的情形, “都督在家里,没让进门,只吩咐人传了口信出来,说杨家没有个三小姐,他也不认这门亲事。”

杨佩瑶无意识地咬了咬下唇。

杨致重怀疑家里除了五姨太之外另有其他吃里扒外的人, 故意作出这副姿态。

只是听起来,心里很是怅惘与难过。

顾息澜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别想那么多, 明天咱们仍旧按照原来的计划办。”

吃完午饭,杨佩瑶静下心写完作业。

夜里只把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了一遍,早早上了床。

有过昨天的经验,顾息澜不再愣头青似的硬闯,而是缓了劲儿慢慢试探, 杨佩瑶没再哭, 可仍是不太好受。

完全没有网络小说描写的教人~神~魂颠倒的感觉。

却也不排斥。

她喜欢与他坦诚相待,喜欢看他幽深的眼眸里一丝丝燃起火焰,喜欢看他箭在弦上又顾及她时候的隐忍,喜欢看他刚毅的脸庞一层层沁出汗珠,

汗滴在她身上,灼得她五脏六腑都在疼。

四目交投,他的眼里满满当当都是她的面容,满满当当地都是宠溺。

纵然对情~事尚不适应, 她愿意与他一同探索,一同琢磨。

身边有个温热的火炉靠着,杨佩瑶睡得格外沉,睁开眼时,已经七点钟了。

星期一升国旗,要比平常早二十分钟到校。

她一个激灵坐起来,只听身旁传来低柔的声音,“不着急,来得及。”

顾息澜早就醒了,跟往常一样穿墨色西装,却是搭配了红蓝格子衬衫,衬衫领口半敞,露出一小片麦色肌肤,慵懒迷人。

见杨佩瑶盯着自己,顾息澜勾起唇角,凑过去在她脸上亲一下,眸中神采飞扬,“好看吗?”

严肃惯了的人,乍乍说出这样的顽笑话,更容易打动人。

杨佩瑶弯起唇轻笑,“好看。”

顾息澜傲娇地说:“等晚上让你好生看。”给她倒杯热茶,又提着热水瓶去卫生间兑洗脸水,殷勤得恨不能亲自帮她洗脸。

杨佩瑶挥手赶他,“别在这儿转悠,去看看早饭好了没?”

顾息澜磨磨蹭蹭地走了,杨佩瑶长长舒口气,无意中瞧见镜子里的自己——眸光明亮如晨星,双唇红润似花瓣,肌肤莹白若美玉,晕出浅浅霞色。

分明就是沉浸在幸福中的女子。

杨佩瑶不敢多看,手脚麻利地梳好头走到饭厅。

早饭已经摆出来了,主食是花卷、包子、豆沙包,粥有小米粥和八宝粥,再有四碟小咸菜。

顾夫人和蔼地问:“瑶瑶能不能吃得惯,厨房还包了韭菜馄饨,我吩咐她们给你下一碗?”

“不用了,娘,我平常也吃这个。” 杨佩瑶连忙拦住她,“我什么都能吃,娘不用特地给我准备。”

顾夫人点点头,“那你别拘束,多吃点儿,吃饱了身上暖和。今天风不小,待会儿让自新开车送你上学。”

杨佩瑶笑着拒绝,“不用,五分钟就到,我跟静怡一起走。”

刚吃完,漱过口,听下人说白咏薇已经等在门口了。

杨佩瑶背起书包跟顾静怡一道出去。

白咏薇打量她几眼,笑道:“恭喜恭喜,崭新的新娘子,感觉怎么样?”

杨佩瑶微笑着,尚未开口,就听顾静怡道:“佩瑶什么感觉我不知道,反正我娘现在眼里已经没有我了,张口就是瑶瑶,闭口也是瑶瑶。刚才还说让大哥送佩瑶上学,也没提捎带着我。”

白咏薇“咯咯咯”笑得幸灾乐祸,“谁让你炫耀来着,说能天天跟佩瑶待在一起,这会儿知道失宠的滋味了吧?”顿一顿,又对杨佩瑶道:“我还以为你今天会请假,你不用回门?”

杨佩瑶斟酌着解释,“我爹不太满意我们结婚,不让我回门。我想中午回家看看,中午我爹不在家。”

白咏薇道:“昨天报纸上写了,说顾会长上门迎亲,杨都督拒不露面什么的,又写些嫁妆啊聘礼什么的。”

杨佩瑶叹口气,“成亲那天我爹压根不在家,他本来让我放学后直接去结婚,我娘让我回家换了喜服,否则更被人笑话。”

白咏薇劝慰道:“你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不用再计较这些,面子都是给别人看的…我现在不担心我爹,就怕我娘不满意邱奎,她总希望我嫁个家世好的,进门就当少奶奶,可我只喜欢邱奎。”

杨佩瑶支持她,“邱奎将来肯定有作为,他唯一的不足就是家境差了点儿,但古话说得好,莫欺少年穷,你慢慢劝劝你娘。”

白咏薇犹豫片刻,才低声道:“我原打算毕业就结婚,或者先订婚也可以,这样我就能安心出国…昨天跟我娘稍微露了点口风,我娘反对得厉害,指着鼻子骂我不孝。唉,不知道怎么开口劝。”

杨佩瑶能够理解白咏薇的娘亲,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得幸福美满。

但是除了家境之外,还得看两人能不能合得来。

就如李笑月嫁给苏先坤,倒是一步登了天,但日子能过得好吗?

说话间,已经走到岔路口,杨佩瑶跟两人挥挥手,朝自己班的教室走去。

走到教室门口,瞧见邱奎端着土簸箕,已经倒完了煤渣回来。

这个冬天,仍是他每天早早到教室为大家生炉子。

他不想累及白咏薇早起,所以两人早上并不同行。

看到杨佩瑶,邱奎笑着招呼,“恭喜,有情人终成眷属。”

“谢谢”,杨佩瑶笑着道谢,“你也会的。”

邱奎眸光闪一闪,“我尽力争取。”

杨佩瑶相信他。

邱奎脑袋聪明,有行动力,又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

只要他想,再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一上午的课很快过去,杨佩瑶跟姚学义请了假,与顾息澜一道回娘家。

太太跟几位姨太太都在,看到杨佩瑶,呼啦迎了上来。

屋子里都是女眷,顾息澜不方便久待,略略寒暄几句便离开。

太太盯牢杨佩瑶上下打量番,不等说话,眼圈先自红了。

杨佩瑶上前摇着她的胳膊,小声道:“娘,会长待我很好,婆婆也很好,我没有受委屈。”

太太掏手绢摁了摁眼角,“我知道,不过是白担心,可把你养这么大,十几年没离开过我身边,怎能不记挂着?”叹口气,“你下午还要上课,几点?”

杨佩瑶笑道:“一点半。”

四姨太看眼挂钟,“这就十二点半了,我去吩咐摆饭。”

二姨太识趣地去沏茶。

太太再度端详着杨佩瑶的脸色,叮嘱道:“瑶瑶,虽说你年纪不算小,,但身子骨还是嫩,生孩子太早容易伤身,总得满了二十岁才妥当。”

杨佩瑶回答:“娘,我知道了。”

“你知道没用,得告诉自新。他年纪老大不小的,你婆婆肯定着急抱孙子,我怕她催促你。再急也不在这一年两年的时间,以后有的是机会生。”

杨佩瑶低低应着。

太太又嘱咐,“夜里也节制些,别让自新由着性子来,年纪轻轻的不知道轻重,折损了身子得不偿失。”

杨佩瑶红着脸,连连点头。

这空当,四姨太吩咐着宋妈等人端上菜来。

四荤四素八道菜,都是杨佩瑶爱吃的。

四姨太笑道:“昨天得了信,太太立刻定下菜单让厨房准备,就怕瑶瑶在婆家吃不习惯,亏了嘴。这会儿太太可放心了吧,我看瑶瑶气色倒是比在家里还好些。”

二姨太附和道:“顾夫人面相慈善,不像是苛待儿媳妇的。”

“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就怕时候久了,一个屋檐底下,哪有勺子不碰盆的?”太太给杨佩瑶夹块排骨,顺手给五姨太夹一块。

五姨太推脱道:“太太不用给我夹,我自己来。”

说着话,伸手捂住嘴,弯腰干呕两声。

“怎么回事,吃坏东西了?” 杨佩珊给她倒杯茶,“喝点水压一压。”

五姨太接过茶盅抿了口,笑道:“没事了,就是闻着饭菜的味道,肚子里突然有点不舒服。”

杨佩瑶心中一凛。

别是怀孕了吧?

太太也想到此节,温声道:“之樱,你要是不舒服就先回房,想吃什么让人送上去。下午请个郎中来把把脉。”

五姨太站起身,细声细气地道:“我先上去了,瑶瑶多吃点,今儿实在对不住,改天再陪你说话。”

杨佩瑶客气两句,目送着五姨太走上楼梯。

心头莫名有些沉重。

杨致重如果得知五姨太有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回学校途中,杨佩瑶便跟顾息澜谈到此事。

顾息澜毫不犹豫地说:“自然不能留…想留也留不下,不用别人动手,五姨太自己也不会要。”

十天后,杨佩瑶给家里打电话,杨佩珊接的,说五姨太不当心踩着裙子,从楼梯上滚下来,现在在家里坐小月子。

孩子才上身两个月,没有坐稳,这番折腾,很容易就掉了。

正如顾息澜所预料的,五姨太跟她那个东洋人的母亲一样,能够狠下心来,连自己的骨肉都不放过。

杨佩珊又说她在合江路找到一家铺面,想让杨佩瑶帮她看看合不合适,应该怎么布置。

合江路跟馆陶路隔着一条街,离杨佩珊买的公寓不远,听起来应该不错。

杨佩瑶满口答应了。

星期天,王大力开车接了杨佩瑶去看店铺。

铺面面积不算小,约莫有三十平方米,更难得的是位置好,正处于长门街跟合江路的交叉口,非常显眼。

相对来说租金也不便宜,每个月十块钱。

杨佩瑶让王大力量好尺寸,拿出纸笔简单地画了个平面图,对杨佩珊道:“姐,这个店面挺好的,你把跟房东租下来,最好是长租,一下子租两年或者三年。至于怎么布置,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杨佩珊原也没指望她马上就能给出意见,笑着应声好。

两人看完店铺,又在附近转了转,打算熟悉一下环境。

刚走没多远,杨佩瑶突然看到个熟悉的身影。

是秦越和她妻子赵凤芝。

秦越穿灰色棉袍,一手抱着个粉雕玉镯的小姑娘,他一岁多的小女儿秦云舒,另一手搂在赵凤芝腰身。

而赵凤芝腹部微凸,显然又怀了孩子。

杨佩瑶笑着上前招呼,“秦老师,师母。”

秦越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遇见杨佩瑶,稍稍愣了下,很快笑道:“佩瑶怎么会在这里?”

杨佩瑶给他介绍杨佩珊,“这是我大姐,她打算在这里开家服装店,我们来看店面…”

第112章 幸福

秦越朝杨佩珊点点头, 算作招呼, 又关切地问了问杨佩瑶的学习情况, 便各走各的路。

待得走远了,杨佩珊回头打量秦越几眼,“你们老师长得不错,文质彬彬的,他太太老相, 看着大了好几岁。”

杨佩瑶简单解释秦越的情况,“师母原本就大五六岁,为了让秦老师专心工作, 她又带孩子,又操持家务,什么活儿都不让秦老师动手,不过秦老师待师母也很好。”

杨佩珊想到适才秦越小心翼翼搂着赵凤芝腰身的情形,叹道:“是挺好的, 我怎么就遇不到这么有良心的男人?孟淮有一半好处, 我也能将就着把日子过下去。”

杨佩瑶鼓鼓腮帮子没有说话。

两人又转会儿,寻个馆子吃了午饭,让王大力送回家。

顾息澜上午安排了会议,中午在公署吃, 顾静怡雷打不动地去大学图书馆看书。

只有顾夫人在家,她坚持要等杨佩瑶,还没有吃饭。

杨佩瑶歉然不已,“我跟大姐吃过了, 本来想打电话回来,可附近没有电话局,问了两家店铺都说没有电话…以后到了饭点,娘就先吃,不用等我。”

顾夫人和气地笑,“我没觉得饿,晚几分钟不当什么。铺子看得怎么样,可能成?”

这时厨房已摆了饭,杨佩瑶看着一碟红烧排骨浓香诱人,忍不住又拿起筷子,陪着顾夫人用饭,一边道:“很敞亮,位置也好,在三岔路口。要是能租下来,稍微收拾收拾,下个月就能开张营业。我画了图纸,待会儿娘帮我看看怎么布置好。”

“行,”顾夫人爽快地答应,又补充道:“我天天不出门,哪里懂得这些,怕不是帮不上忙。”

话语里隐隐有些怅惘。

杨佩瑶能感受到她的寂寞。

顾家不比杨家,杨家人多,几位姨太太每天吵吵闹闹地打麻将,现在虽然凑不起牌局,但又多了平哥儿这个解闷的。

太太心情好的时候,就逗逗平哥儿或者跟姨太太说几句话,要是觉得烦躁,就关上房门自己清静。

顾夫人却不然,家里常常只有她一个主子在,想找人说话都找不到。

这么多年熬下来,难得她还能心情平和,半点戾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