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见樱娘提着一篮子衣裳,便道:“你这是要去洗衣裳呀,我也要去的,你等一下我,我去收拾脏衣裳,咱们结伴去!”

樱娘不好意思拒绝,看来这位二婶是个自来熟,才见第一面就要搭伴,只好应道:“好,我就在这儿等着。”

金花急着进院子了,她家小儿子也跑着玩去了,不过一路上他嘴里仍然嚷着“和尚娘子”,让伯明与樱娘都窘迫得很,时不时还有一些人家从院前探头出来瞅他们这一对。

樱娘见伯明还杵在自己的身边,便道:“伯明,你去砍柴吧,我跟二婶一起去,不需你带路了。”

“好,那我…去了。”他似乎有些依依不舍,往前走时,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头瞧了她好几次。

樱娘冲他甜甜一笑,“快去吧。”

伯明也觉得自己这样也太粘乎了,等二婶出来时,若是见他还没走肯定要笑话他了,他便迈着大步子,走了。

过了一会儿,金花就出来了,她也是拎了满满一篮子衣裳。

她们俩结伴着往前走,金花一路说着话,嘴不停,“樱娘,昨日你二叔是不是闹得你爹娘不高兴了,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他也是瞧着你公婆攒钱不容易,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樱娘微微笑着摇头,“我没有放在心上,没事的。”

金花知道樱娘才来薛家,还有好多事不清楚呢,又道:“你二叔是寻思着仲平今年已十七了,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可别因为伯明这次成亲就把家里花空了。虽然说同一年内家里不能娶两门亲,仲平只能等明年了,但今年里肯定要定亲事的,来年再娶。也不知办了你们这件喜事后,家里还有没有钱为仲平说亲了,唉。”金花这般叹气,似乎很为仲平忧愁呢。

樱娘听了眉心稍凝,家里为她和伯明的亲事把积蓄已经快花空了?仲平都十七了,确实也要说亲了,再晚了,怕是又会像伯明那样不好说亲。只是,她见公婆和一家子都没怎么忧愁,挺开心的,怎的这位二婶却这么上心忧愁?

金花瞧了瞧樱娘脸色,又哂然一笑,“樱娘,你算是有福了,你公公最疼的就是长子伯明,肯定不舍得在他头上节省,你跟着伯明只会得福吃不了亏。”

樱娘根本没法接话,她可不会因为公公偏心伯明而感到庆幸,觉得做爹娘的对儿子们还是应该一视同仁的好,这样家里就不会有太多矛盾。

金花见樱娘只干笑着不答话,她却仍然闭不上她那张嘴,又接着说:“你婆婆最疼的是小儿子季旺,到时候季旺肯定也差不了,就仲平和叔昌可能要稍差一些。不过哪家都一样,做爹娘的都会偏长子与幺子多一些,排行在中间的就吃点亏。”

樱娘一直笑而不语,听到这里,心里对这个二婶已经没有啥好感了。无论公婆是不是偏心了,做为二婶的也不该跟自己这种刚过门的侄媳妇说这种话。何况这也是她大伯大嫂家的事,她怎么说得跟她自家事的。

有些妇人一张嘴就是闲不住,爱扯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樱娘也懒得较真,随她说去好了。

一路走了好久,她们才到洗衣裳的地方,原来这里没有像林家村那样有条还算深的河,以至于投河自尽都行,这里只有一个大池塘。

林家村的那条河是向东流去的,而薛家村靠西,所以不从这里流过。樱娘对这里的情况不清楚,虽然对大家在池塘里洗衣裳感到惊讶,但没有吭声。她觉得不要把自己的无知呈现在别人的面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当她找到一块磨得十分干净的石头,在旁边蹲下来时,她发现池塘里的水竟然很清澈。哦,她这才明白过来,这里不用肥皂和洗衣粉,对水质没有什么污染,看来她刚才是瞎操心了,还以为池塘里的水不流动,觉得水会很脏。

池塘四周蹲满了洗衣裳的姑娘、妇人、老婆子,她们皆朝樱娘瞧过来,然后樱娘就听到她们细声碎语地对她评头论足。

“模样还成,就那脸色不太好看,晒得乌麻黑。”

“一般人家的姑娘在出嫁前一年里都不让下地的,瞧她这模样怕是一点也没养着。我当年出嫁可是在娘家养了一年半的,平时只是做做饭和收拾家,还做些针线活,我的那些嫁妆里的鞋和被面全都是我自己亲手做的呢。”

“听说她娘家穷,而且就她一个闺女,还是排行老大,另外是两个儿子。从这种家里出来的姑娘怕是很能干活的,家里活和地里活样样都拿手,长得黑就黑点呗,只要能干就好,总比找了个娇气的这不能干那不能干的要强许多,伯明这算是有福气。”

“说得也是。我家小儿媳就是那种娇气的,才锄半日的草,就说腰酸得不行。让她去放牛,还差点被牛给拱了,吓得哭喊着回来,可是她长得也不白嫩啊,真是一样都没落到好。”

樱娘只是低头听着,也不知道这些话到底是从哪几位口里说出来的。听她们说自己黑,她确实舒服不起来,谁喜欢听人家这样说自己啊。不都说,一白遮百丑么,她这是一黑遮百俏了。

又听她们说她肯定能干,樱娘心里真的有些打鼓了,自己这副身子力气是有,至于能不能干,这个…可不好说。

她将衣篮里的衣服全腾了出来,打湿一片后,便不知道该怎么洗了,因为她只带了刷子和棒槌,忘了带皂角之类的东西,

金花就蹲在她旁边的,她瞧金花带了一大木盒的灰,难道是传说中的草木灰?另外见她还带了好些像夹豆角那样的皂角。

樱娘寻思着还是向她借一些吧,来回路挺远,就别折腾跑回去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怕

“二婶,你能…借给我一点皂角么?”樱娘小心翼翼地问。

金花一脸的雾水,“借啥?”她瞧了瞧樱娘的空篮子和打湿的衣裳,似乎懂了,“你是说皂荚吧?”

“皂…皂荚,是皂荚,我忘带了。”樱娘脸色微红,她这是一张嘴就露了馅啊。

金花借给了她一小把,“我自己还要洗,只能借你这些了。今年的皂荚树还没开始结种子,这些都还是去年留下的,家里已经没有多少了。”

樱娘听出了她的意思,连忙道:“回了家我就还你,一定不会忘记的。”

金花顿觉刚才那些话说得太透了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倒不急。”

这时,在樱娘另一旁的一位老婆子好奇问道:“咦?你不是林家村的么,虽然林家村离咱们薛家村有十几里地,但是那儿好像也叫皂荚的,我大妹子的儿媳妇娘家就是林家村的。还有,你这口音听上去咋也不太像是林家村的呢?”

这位老婆子一问,樱娘有些紧张了。她自穿越过来那日,一开始一直没敢开口说话,只听着她娘李杏花说了一整日,她才学着那口音说了几句简单的话。

要说这边的方言其实挺好学的,毕竟北方话与普遍话极为接近。再加上她自小就很会学外地人的口音,所以她学着她娘那口音说话,娘家人也没听出什么来,何况她在娘家说的话加起来也没超过十句。

来到婆家,她的口音不自觉地又跟着伯明学了,毕竟没再听娘家人说话,林家村那种口音也记不住了。而伯明一家人根本没太在意这个,毕竟林家村与薛家村的口音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出入,不认真听是听不出来的。

没想到这位老婆子实在耳尖,竟然听出了端倪。

樱娘脑袋里像一道道电闪一般,迅速搜罗着各种理由,很快她便笑着解释道:“我娘家那边说话也挺杂的,许多媳妇都是外村来的,我经常跟她们在一起唠嗑,以至于自己林家村的口音都变味了。现在到了婆家,我就跟着伯明说薛家村的话,只是才刚学,还说不好。”

她这一解释,大家都点头称是。

老婆子笑道:“看我是老糊涂了,说起来我娘家还是沙口县的,当年嫁过来时,一开始还是按娘家那口音说,如今早就是地地道道的薛家村话了,偶尔回趟娘家,说娘家话还觉得拗口,听上去怎么都是变了味的。”

金花接话道:“可不是么,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来到婆家自然要说婆家的话了。我不也是这样,我在娘家是说‘揍饭’,来到这儿,还不是跟你们一样说‘做饭’。”

对面有一位妇人听了这些,笑道:“没想到樱娘还挺会来事的,一来到婆家,就知道连说话都要赶紧随着婆家这边,你公婆肯定会喜欢你的。”

樱娘只是抬头冲着她笑了一笑,心里那个别扭劲啊,她可真不是会来事,只是没办法。不过她也不着急,明日就要回门,回去再多听听她娘是怎么说话的,听多了,她就能把这两种话灵活运用了。

樱娘不太会用皂荚洗衣裳,就用余光偷偷瞅着二婶怎么洗,她跟着学就是了。不会不打紧,只要学习能力强就行。

在前世她就是因为自己好学,且又会学,所以考大学和找工作都没有问题,工作上的各种事情她也是得心应手,并没有太大压力。

既然来到了古代,她也得保持自己的一贯作风,让自己真正做到她们想看到的那种“能干”。

她才洗完衣裳,金花也洗完了,她们俩又结伴一起回来了。

樱娘到家还没来得及晾晒衣裳,就先去屋子里找皂荚,找了好半天,才从厨房的一个陶罐里找到了,看来这皂荚真的算是好东西,否则婆婆就不会这么用心装起来了。

她抓了一小把送到隔壁的二婶家。金花见她这么快就还了,赶紧接了过来,还嘱咐道:“每家皂荚都不多,以后你洗衣裳要掺草木灰洗,这样能节省一些。”

樱娘直点头,“嗯,我知道了。”

再回到家,她仔细寻了寻,发现院门边上有一个小箩筐,里面装的都是灰,好像就是二婶带的那种草木灰,应该就是这个了。原来家里有这么多,就放在院子里的,只不过她不识得而已。

樱娘将衣裳晾晒在院子里拉的粗麻绳上,再从井里打水洗她的床单。她不好意思将带血迹的床单去外面洗,怕人见了会拿她说笑,新媳妇听到这种初|夜什么的话题肯定会害羞的。

那块带血迹的帕子她可没敢洗,婆婆还没看过呢,等看过再洗,早上可能是忘记了这件事。若婆婆是因为不在意这件事才不看,这好像也说不过去,因为那样昨夜就没必要让她垫白帕子了,她认定婆婆是十分在乎的。

将床单也洗好了,她似乎不知自己还该干什么活了,该收拾的都收拾了,该洗的也都洗了。不知现在是几点钟了,不对,按这里的说法,应该是啥时辰了。

她用手遮着眼睛上方,瞧了瞧太阳,看样子大概九点钟左右吧,按时辰来说也就是刚到巳时。在这里有一个让樱娘极不习惯的就是没有手表或手机,连几点钟都不知道,动不动就要抬头看太阳。若是阴天见不着太阳怎么办?到底是什么时辰岂不是完全凭感觉?

离午时还早着呢,做午饭也不急,樱娘就来到自己的卧房。因为床单洗了,床上没有铺的了,她便满衣橱里找旧床单。

衣橱里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就是她的两套新嫁衣,还有伯明的两套新衣裳,一般农家成亲时能裁两身新的已经算不错的了,多的可没有。再剩下的就是伯明以前的旧衣裳,居然还有两件灰白色的旧和尚服。

她好奇地拿出来,放在身上比了比,可惜这里没有能照出整身的试衣镜,否则她真想穿在身上,看看是啥样子。在身上比划了一阵子,她再把这些放了进去,可是…没找到旧床单啊。

为了布置洞房,婆婆也只做一套新的,那以前旧的呢?就这么些东西,她翻来覆去,找了好多遍,最后眼神定格在一块洗得发白且薄得快透明的布上。

她把这块布拿了出来,摊在床上看着。嗯,这应该就是旧床单了,中间打了一个正方形的浅灰色大补丁,整个床单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大的“回”字,而且薄到这种程度,一看就是用了好多年的,这倒真和娘家的破拼布床单有一拼。

她心里感叹一句,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铺好了床,她感觉自己有些饿了,早上吃饭拘谨了一些,没太吃饱。看到桌上的枣糕和花生还在盘子里,昨晚床上摆“早生贵子”图的那些吃的,她早上也都将它们分开包了起来。

现在实在是饿了,她忍不住拿了一块枣糕吃,再嗑了一小把瓜子,剩下的她可不敢再吃了,她怕婆婆还要留下这些有其他用处,送亲戚什么的,或是还来点数量,那可就不好了。

这时她忽然想起做午饭还没有菜呢,她又不知菜园在哪。她来到厨房,将各个篮筐都瞧过一遍,确定一根菜。

昨晚的剩菜被今日早上吃得干干净净了。想来也是,在这样的农家,办一次酒席,村民们可都是敞开了肚皮来吃,昨晚上竟然还能剩两盘就算不错了,不像娘家的酒席,吃得盘子都快舔干净了。

她本来想去问二婶菜园在哪,还没走出院子她又犹豫了。因为她对这里地形极不熟悉,哪怕二婶跟她说菜园在哪,她该怎么走,自己怕是仍然找不到的,总不能让二婶放下自家的活不干而带她去吧,何况她对二婶印象并不是太好。

正在她发愁时,伯明竟然挑着一担柴回来了。

樱娘惊喜得迎上去,“你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伯明见到了她,也十分开心,憨厚地笑着,“我怕你一人在家没意思,就砍得快了一些,只砍大半担就回来了,没有平时砍得多。”

樱娘听了心里甜滋滋的,见他满头大汗,她赶紧去打盆水,让他洗把脸。

樱娘瞧着那一担柴,“你这哪里是大半担,明明是满满的一担子嘛。你还说你是慢性子,干活还挺快的哩。”

“平时也没这么快的,今日…”伯明不好做更深的表白,只是用巾子蒙住脸洗着。

“你累成这样,肯定饿了吧?”樱娘还没等他回答,就跑到卧房里拿出一块枣糕、一把花生,还有她刚才都没敢吃的桂圆给伯明吃。

她知道伯明平时吃这些东西肯定很少,若不是成亲,家里是不可能买这些的。

果然,伯明根本不舍得吃,而是塞在她的手里,“我不爱吃零嘴,只爱吃饭菜。这些东西一年也难得买一回,你趁这次多吃些,下次还不知啥时候能吃得到。”

既然一年也难得吃一回,他怎么可能不爱吃?樱娘当然知道他只是不舍得吃而已。

在前世,她可都看不上这些东西的。穿越之前的那一日早上,她还在家吃了香草味蛋糕呢,另外还吃了哈蜜瓜及核桃。

樱娘又硬塞在伯明的手里,“我刚才已经吃过枣糕和瓜子了,你不吃,我就生气了。”

伯明见她真的嘟起嘴,像是很生气的样子,只好道:“那好,我们俩一起吃。”

“嗯。”樱娘满脸带笑。

两人面对面,开心地吃了起来,再偶尔抬头互相看着对方,傻傻地笑。吃完了樱娘拿出来的这一点,他们便没再吃了。

樱娘掸了掸手,“我们俩一起去摘菜吧,我不知菜园在哪。”

“好,我们一起去。”伯明喜欢跟她走在一起。

他们俩一前一后走着,可不好意思并排走的。伯明在前,樱娘在后,胳膊里还挎着个篮子。

才走出村口,他们迎面碰到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樱娘还发现他长得和公爹有些神似。

“哟,伯明怎的半上午就回来了?不会是想娘子想的吧?”这位男子笑得意味深长。

伯明赤红着脸,“三叔,你怎么也学着人家取笑侄儿?”

樱娘听伯明这么叫他,也赶紧叫了声三叔。

三叔点头笑了笑,只是稍瞅了一眼樱娘,侄儿的娘子他可不敢多看。他又瞧着伯明,“三叔可不是取笑你,我早就说过还了俗比在庙里当和尚要好。你瞧,夜里还有人暖被窝,若是冬天的话,两人挤着睡觉就不会冷了。”

“三叔,你还说!”伯明又羞又气又急。

“好好好,我不说了。这有啥好羞的,昨夜你不都睡过么。”三叔笑着走开了。

幸好伯明走在前头,樱娘走在后头,若是两人并排着走,伯明真的没法抬头了。三叔平时和他们这群侄儿经常在一起打闹说笑,说话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不忌讳。

菜园子离家不算远,他们俩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到了。

刚走进菜园里,樱娘突然吓得直蹦起来,大惊失色道:“有蛇!”然后往回疯跑。

伯明追上来,紧拉起她的手,“没事,有我在,不要怕。”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各位,我的完结文穿越之幸福小农妇被通知要繁体出版,我想趁修稿的同时,开个简体定制。如果想要的话,可以在我这文下或是小农妇的文下留言哦。只要有八名以上读者想要,我就会开的。

谢谢大家,^_^

有喜有忧

樱娘本来已吓得浑身发毛,双腿发软。听伯明这般说,再感受着他温暖的掌心,她才惊魂稍定。

对,有伯明在,她有啥好怕的,他肯定会保护好她的。这时她壮着胆子看向刚才蛇扭动的地方,只见它朝他们相反的方向扭走了,然后钻进别人家的麦地里去了。

伯明见蛇已远,才放开了樱娘的手,安抚道:“别怕,刚才那是条土蛇,没什么毒性。以后你若是碰到蛇,千万不要乱跑,而是看清它的方向,往相反的地方跑。你要是顺着它的方向跑,它扭得可比人跑得还快。其实蛇也没那么可怕,我都敢抓,刚才怕吓着你才没去抓,蛇也能卖钱的。”

樱娘也知道蛇能卖钱,但是居于她最怕的动物就是蛇,所以还是希望伯明不要抓这种东西回家,“这种钱咱们还是不要挣得好,以后哪怕我不在你旁边,你也不要去抓,太危险了。若是不小心被咬了一口,挣的钱还不够买药的。”

“嗯,我听你的。”伯明答得很爽快。

樱娘见伯明那副乖乖听话的模样,脑子里顿时蹦出来一个词,那就是“忠犬”。

来到古代,生活条件差,使她有些挫败感。但是,能收服这样一位忠犬老公,又让她倍感幸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祸福相依吧。

因为正处春季,菜园里各色菜还是挺多的,有茼蒿、黄瓜、茄子、辣椒。藤架上的扁豆看样子再长几日也可以摘了。

伯明饶有兴趣地蹲在旁边的那一厢叶子长得很茂盛的东西看着。说实话,樱娘真的不认识这些是什么,她在前世吃过那么多种蔬菜,但确实没见过这种。当然,她不敢说自己不认识。

“樱娘,这些土豆估摸着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挖了。我的师父和师兄师弟们最爱吃的就是烧土豆了,到时候我想挖一些送到山上去。”

土豆?樱娘心里紧了一下,刚才她还以为这些叶子是什么蔬菜呢,原来这是土豆的茎与叶,土豆长在地底下的。自己差点露馅了,若是把土豆的茎叶认成是一种蔬菜,这得多让伯明吃惊啊。

细细想来,这里好多东西她都不认识,不仅仅是一些农作物,就是平时用的家什她也不知道该叫什么,毕竟古与今的叫法不一样。为避免自己说错,以后尽量少开口为妙,等弄明白了再说。

樱娘也走了过来,蹲在伯明的旁边,“你与你师父、师兄弟们在一起呆了十年,感情肯定很深厚,到时候你送土豆上山,正好趁此看看他们。”

伯明若有所思,“嗯,还俗回来后,我还一次都没回去过,还真的挺想念师父的。”

“你师父肯定也会想你的。你以前在庙里经常做饭,有没有啥拿手的菜?到时候你去了就做给你师父吃,他肯定高兴。”

伯明笑道:“我最拿手的就是烧土豆啊,师父很爱吃。”

“伯明,你怎的这么早就回来了,去砍柴了么?”熟悉的声音从他们俩身后传来。

樱娘回头一瞧,是婆婆杨三娘,赶紧起身叫道:“娘。”

伯明也起了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去了,砍了大半担就回来了。”

“哦,砍了就好,家里快没柴了。”杨三娘本来是想来摘些菜送回家的,她担心樱娘找不着菜园,没法做午饭。既然他们小两口一起来菜园了,也就没她什么事了。

“你们俩摘菜做午饭吧,我再去锄一会儿草。”杨三娘说着就走了。

杨三娘再回到麦地里,见薛老爹坐在地梗上抽着旱烟,便酸不溜丢地说:“他爹,你知道我刚才去菜园子里碰见谁了么?”

“碰到谁了?你刚才不是要摘菜送回家么,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了?”薛老爹没明白她为啥这么酸。

杨三娘弯腰锄着草,“还能有谁,碰到你的大儿子了。伯明可惦记樱娘了,平时砍柴都是午饭前才回来,今日可好,半上午就回来了,还和樱娘在菜园子里有说有笑的。”

薛老爹哼笑道:“你这个当娘的怎么回事,儿子和儿媳妇是两口子,他们俩相处得好,你该高兴才是。”

“我哪里是不高兴了,就是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感觉都快不认识自己儿子了。他以前那么腼腆害羞,不肯娶亲,见到女人从来都是低着头走过去。昨夜里洞房,咱们还担心他不敢碰樱娘。现在想来,咱们真是瞎操心,他们小两口子好得跟一对糖人似的,那个粘乎劲啊。”

薛老爹笑得一双眼睛都眯成了缝,“小两口子新婚燕尔,自然粘乎,这是人之常情。我的儿子我了解,虽然这十年来他与外面的人打交道甚少,性子腼腆,可是心思细密得很。他在山上砍柴,怕是心里惦记着樱娘,实在难耐,就忍不住提早回来了。当年你还不是一样粘着我,成亲第二日我去地里干活,你要跟着去,我去山上套兔子,你也要跟着去。”

这下杨三娘脸红了,转过身来瞧着他,“我哪有粘着你,明明是你粘着我好不好?当时不是你非要我跟着一起去的么?”

“当时我有这么说过?好了好了,咱们都一把年纪了,就不说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反正伯明和樱娘相处得好,你应该高兴,可别在他们俩面前摆脸子,叫人见了笑话,哪有娘见不得儿子好的。”薛老爹放下烟袋子,也过来锄草。

“这不需你提醒,你还真当我不知道怎么当婆婆?明日樱娘要回门了,我还为回门礼发愁呢,咱家真是没啥钱了,再花真的要空了,怎么办?”

说到这,薛老爹也蹙眉起来,思虑了一阵,“伯明房里不是还有一些吃食么,把这些包上,再买两斤糖和两斤肉吧,少是少了点,可是咱们家就这点能力了。”

“瞧你说的,这些礼哪够。亲家爹的头上不是还有两位哥哥么,还得为他们两家各备上一份,你说的这些只够亲家一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