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娘不知道薛家村离镇上有多远,乖乖地跟着伯明身后走着。伯明手里只是拎一个装着几包吃食的篮子,轻便得很,所以走得也比较快。

樱娘天生好脚力,自然也能跟得上趟。两人一前一后,一路上都没敢说话,因为路两旁的地里有不少人家在干农活。他们见到这对新夫妇难免要多瞧几眼,樱娘只好羞答答地低着头走路。

没想到离镇上还挺近,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到了。才进镇口,樱娘就瞧见好些健壮男人挑着沉沉的石砖担子往一家石砖铺里去,他们应该就是伯明说的短工。

虽然他们足够强壮,但是见他们挑担子的那副神情,就可以瞧出他们在咬牙坚忍。

伯明见了有些心痒痒,“樱娘,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去那个铺子里问一下老板还要不要短工。”

樱娘压根不想让他去问,“我们还是先买东西吧,别耽误功夫了。咦,那里是在卖什么?”

樱娘把他引到了一个卖小吃的摊子面前,近身一看,原来是卖大肉包子的。伯明以为樱娘是想吃肉包子,立马掏出荷包来,冲卖肉包子的小贩说:“给我来一个肉包子。”

樱娘连忙拦住他,“买肉包子干嘛?才吃过早饭,哪里还吃得下肉包子?”

要知道,在伯明的眼里,这大肉包子可是很有吸引力的。平时在家,一年到头也难得做几回肉包子,樱娘若是嘴馋想吃再正常不过了。虽然他自己以前不吃肉,可是看三位弟弟吃的时候那般享受的模样,就知道这肉包子的威力了。

伯明从荷包里掏出了一文钱。“你肯定好久没吃过了,就买一个吧。”

“不要买,真的吃不下。”樱娘说的是实话,早上喝了一碗粥,还吃了一个窝窝头,肚子还是饱饱的。

小贩以为樱娘是不舍得花钱,或是不想一人吃独食,笑道:“要不你们买两个饽饽吧,也是一文钱,你们俩一人吃一个,岂不是正好?”

饽饽对伯明来说没啥吸引力,他执意拿出一文钱来,“就买一个大肉包子。”

樱娘把伯明拽到一边,小声地说:“爹给你的钱不是刚好够么?哪有多余的钱买肉包子?”

“爹担心肉和糖会涨价,多给了我两文钱。”伯明还特意掏出铜钱给樱娘看。

“不买!不买!”樱娘使命将他拽走。她刚才只不过是想引开伯明不要去问做短工的事才拉他到肉包子摊面前,没想到伯明竟然以为她是很想吃肉包子。

何况她刚才还算了一下,吃这么一个大肉包子得花一文钱,也就是说挑一百多斤的担子走四里路才能换得来,她哪里还吃得下去啊。

伯明见樱娘不舍得吃,心里就更加想挣钱了。可是除了去做短工,他真的想不出还有啥挣钱的法子,可是樱娘又不想让他干这个活,那该怎么办?

樱娘仔细瞧着这个镇,路两旁搭的摊子只有六家,正经的铺面大约就二十多家,这是很小的一个镇,来往的行人也不多。按理说,因为白日要干活,一般人家都是趁清早来买些需要的东西。既然这个时辰来买东西的人都不多,那么到了上午或下午,怕是更冷清了。

看来大家确实都比较穷,根本没有余钱来买东西。樱娘开始还想得挺简单,以为来镇上搭个摊子,像以前看的小说里说卖猪下水,或卖个卤菜什么的就能挣钱。现在想想,那完全是意想天开,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大家能吃饱肚子,再偶尔能穿上一件不带补丁的衣裳就不错了,哪里还舍得花钱来买猪下水或卤菜这些玩意,虽然也有一些稍富足的人家,但那绝对是少数,靠那么几家,生意是做不下来的。

他们俩先进了一家铺子里买四斤糖,再来到路旁的肉摊上称了四斤肉,东西就买全了。幸好都没涨价,能多出个两文钱来。

从薛家村到镇子大约只有四里路,他们俩出了镇子,还得走八里路才能到林家村。

现在伯明手里的那个篮子重了不少,但以他的臂力,还算能承受得住。

“樱娘,你跟着我连个肉包子都不舍得吃,你会不会觉得这日子很苦?”伯明停下脚步,有些愧疚地看着樱娘。

樱娘忍不住笑了,“你心思咋这么重,还在惦记这事呢?我压根就不喜欢吃肉包子,而且又不饿。”她说的是真话,在前世,她可真的不爱吃肉包子,几乎从来不买。不知到了这里,若是长时间吃不上好东西,会不会变得喜欢吃了,至少现在她还不想吃。

伯明以为她只是在安慰他,他还真没见过有谁压根不想吃肉包子的。他向樱娘像下保证书似地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让你以后想吃肉包子时从来不需考虑钱的事。”

樱娘噗哧一笑,“好好好,我相信你,我们赶紧走吧。”

再走了近一个时辰,他们俩便到了林家村。来到娘家门前,他们俩觉得煞是奇怪,因为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一般人家在女儿回门之日,肯定早早备好了炮竹,一家人等着女儿女婿来呢。

可是林家没有放炮竹,也没有人在院子里等,更没有出来迎接。他们进了院子,见堂屋大门是开的,想来应该有人在家的。

樱娘知道这一家子不把她当回事,也懒得计较这些,反正来这里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她和这一家子又没有啥亲情。

她和伯明走进堂屋,再放下篮子,才见李杏花苦着个脸从房里出来了。

伯明赶紧叫了一声娘,李杏花也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你们俩来了。”

樱娘见她娘像是有心事,便问道:“娘这是咋了?”

李杏花深深叹了一口气,“昨日我去买了六只小鸡崽回家,刚刚死了一只。”

樱娘没吭声了,看来娘是前日才收迎亲礼,昨日就迫不及待地买鸡崽回来了。

伯明见岳母很是心疼那一只鸡崽,安慰道:“娘,你别忧心,不还有五只么?等这五只长大了,也能下好多蛋哩。”

李杏花听了似乎心里真的舒服一些,这才回过神来看伯明带来的回门礼,她假意笑道:“伯明,难为你了,还送这么些回门礼来。”当她将这些礼一一拿出来时,觉得不太对劲,“你们不会是忘了给樱娘两位伯父家随礼吧?”

伯明立在边上发窘,知道岳母是嫌礼少了。

樱娘不管不顾地走过来,将两斤糖和两斤肉拿了下来,“这些就是送大伯和二伯家的,剩下的是给我们家的。伯明,我们一起去把两位伯父家的礼给送去吧。”

伯明还在那怔怔的,被樱娘拉着出去了,留下李杏花一人绷着个脸盯着篮子瞧。她见樱娘和伯明出去了,便不停地翻着篮子,翻来翻去,也就这么些,翻不出更多的来。

她气嘟嘟地拆开一包枣糕,拿上一块吃着,可能是好久没吃过了,三口便将一块枣糕狼吞虎咽给吃下去了,噎得她去厨房里舀凉水喝。

因为两位伯父家和娘家是相连起来的,而且前日樱娘出嫁时,两位伯母也来看过她,所以她认得她们。伯父们都出去干活了,只有两位伯母在家。樱娘与伯明将礼送了,再与她们稍稍寒喧几句就回来了。

李杏花坐在院子里择着韭菜,见他们俩回来了,就说:“知道你们今日要来,我特意去割了好些韭菜来,等会儿用韭菜炒鸡蛋,可是道好菜,咱们家好久没吃过了。樱娘,你再去把辣椒和卷心菜洗一下,今日中午可要炒三个菜哩!”

樱娘听出来了,娘的意思是炒三个菜来招待女儿女婿上门,算是给面子了。

菜都洗好了后,李杏花心里一直在犹豫着一件事,要不要从伯明送来的那两斤猪肉上割下一点来炒辣椒。可是想到薛家才送这么一点礼来,她就不舍得了。

但是女婿送了肉来,不炒一点似乎又说不过去,李杏花便找了个理由,“伯明,你以前是当过和尚的,肯定不吃肉的,是吧?”

伯明脸刷的一下红了,他昨日早上刚开荤,他尴尬地笑了笑,“嗯,我不吃肉的。”

李杏花听他这话,高兴道:“那好,我就不炒肉了,柱子和根子总是不长个,就留着煮给他们吃吧。”

樱娘知道娘是小气故意找这样的理由,听见他们俩这般诡异的对话,她觉得真的是难为伯明了。

待李杏花进了厨房后,樱娘赶紧拆开那包桂圆,拿出一大半揣在自己袖兜内的口袋里,其实也就是一大把。这些伯明在家一颗都不舍得吃,樱娘也不想让娘家人吃了都不记得伯明的好。

伯明见樱娘这样,上前拦她,小声地说:“娘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没事,这包她都没拆开过,不知道里面装的是桂圆。你瞧,她只拆开过那包枣糕。”

伯明见樱娘这样似有不妥,他才这么想,就见柱子和根子回来了。他们兄弟俩一进来,就来翻篮子里的东西吃。

眼见着他们俩一会儿功夫就将那些东西吃得差不多了,连句谢谢都没有,伯明这才觉得樱娘刚才那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对。

樱娘见两位弟弟只顾吃,生气地说:“你们俩没长眼睛么,连见了姐夫都不叫一声?”

小弟根子赶紧抹了一下嘴,朝伯明叫了一声姐夫。

柱子见樱娘竟然骂他没长眼睛,他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姐,才嘟囔地叫了一声姐夫就跑出去玩了。

见伯明颇为尴尬,樱娘安慰道:“你别理他这个没礼貌的东西。”

李杏花想到了什么,从厨房里跑了过来,“樱娘,你快去厨房接着炒菜。伯明,前日你说还要补上二十文钱,没忘吧?”

“没忘没忘。”伯明赶紧掏出早已包好的钱交到岳母手里。

李杏花笑盈盈接过了钱,忽而又问:“咋没给你两位小舅子带些东西哩,按一般的规矩,小舅子为大,怎么着也得给他们扯些布做衣裳,或是给些红串子钱的。”

樱娘正要去厨房,见伯明这时准备再摸出剩的那两文钱,她连忙上前说道:“娘,伯明家一点钱都没有了,这二十文钱还是借来的哩。刚才那好几包吃食,可都是花不少钱买来给柱子和根子吃的。你瞧,根子都快吃饱了,怕是午饭都吃不下了。”

李杏花见闺女竟然帮着婆家说话,心里很是生气,但是瞧着根子还在那剥着花生吃,也就没再说什么。想来说什么也没用,这二十文钱都是借来的,再要也要不出一个铜板来。

樱娘直朝伯明使眼色,意思是叫他别傻得非要把这两文钱也掏了出来,还不如留着买两个大肉包子吃呢。

作者有话要说:

抢媳妇

若不是怕场面上不好看,樱娘真想这就和伯明回家去,根本不想留在娘家吃这一顿午饭。

李杏花还在那儿嚷着要她去烧火,总共炒那么三个菜,搞得好像多忙活似的。待午饭做好了,林老爹扛着锄头回来了。

林老爹对伯明没有冷脸,但也没有多热情,与伯明客套了那么几句,神情都是淡淡的。女儿嫁出去如同泼了盆水,女婿就更不需说了。何况伯明以前当过和尚,林老爹也瞧不上,总归面子上没有让伯明太难堪而已。

这顿午饭吃得叫人真是别扭,林老爹闷头吃着不吭声,李杏花也只是假客气地叫伯明夹菜。柱子和根子之前肚子里已经填了那么多吃食,这会子仍然吃得跟抢似的。

伯明因为拘谨还没怎么吃呢,桌上的菜盘子就都空了,窝窝头他也只吃一个。樱娘心里不痛快,也没吃饱。

放下碗筷,樱娘就朝伯明使眼色。伯明十分领会樱娘的意思,“爹、娘,我和樱娘这就回去了。”

李杏花也不挽留他们,“好,你们早点回家也行,等会儿我和你爹还要去锄草,也没空陪你们。”

她说着就去把伯明带来的篮子腾空,只留一斤糖当回礼。伯明接过篮子,与樱娘走出门口,被两位伯母叫住了,她们也是一家拿一斤糖当回礼。

走在回家的路上,樱娘因摊上了这样的娘家,心里有些堵,便拿出袖兜里的桂圆,“来,伯明,你也吃几颗。”

伯明也瞧出樱娘不得她爹娘的疼爱,从小到大肯定吃了很多苦头,很能理解她为啥不开心,便上前安慰道:“听说有好多人家不愿养女儿,趁她们六七岁大的时候,就被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了,在男方家不知遭多少打骂哩。爹娘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将你养在身边,比起那些童养媳还是强不少,你也别心里不痛快。”

樱娘被伯明这种对比的安慰方法给逗乐了,“你说的也对,爹娘至少没在我小的时候送去给别人当童养媳。你说以后咱们怎么与娘家人相处,逢年过节的,避免不了要回娘家的。”

“我们做好自己的本份,问心无愧就行。”伯明因念佛多年,早养成淡泊宽怀之心境,林家人对他的那种苛刻态度,他丝毫不放在心上。

“嗯,我听你的。”樱娘挺佩服伯明能如此宽怀。若是一般的男子,这一路上估计不知要怎样唧唧歪歪林家的不是了。

他们经过镇子时,樱娘忽然止住脚步,“伯明,你刚才肯定没吃饱吧。”

伯明老实地点了个头,这一路上走着,他肚子都叫了两回了。

“你把那两文钱拿出来吧,我去买两个肉包子来。”樱娘心想,好歹这两文钱没被娘要了去,不吃白不吃。

伯明听她说要买两个肉包子,又连忙摇头,“我也不是很饿,其实刚才也吃得差不多了,你买一个就行。”

“你哄我呢,刚才我都听到你肚子咕噜叫了。”樱娘拿着钱飞快地跑去了。

小贩见她上午连一个都不舍得买,现在突然一下买两个,觉得挺蹊跷,还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伯明与樱娘一人拿着一个大肉包子走在路上吃着,这对路边在地里干活的人来说,倒是一道高丽的风景,觉得这小两口挺舍得花钱。

樱娘懒得理会别人的眼光,笑问伯明:“好吃么?”

“嗯,好吃。我记得我上一回吃肉包子可是十年前的事了,不过这些年来素包子也没少吃。”伯明可能是饿急了,所以吃起来觉得特别的香。

走着走着,樱娘忽然发现路边有空贝壳,好像还是海里的扇贝壳。她心里一惊,莫非这里离海很近?

“伯明,咱们这里离海大概有多少里路?”樱娘压抑住自己心里的兴奋。在前世,她家所处的城市是临海的,吃海鲜那是家常便饭。

“海在嘉镇东边,离咱们永镇大概有…一百多里路吧,走路去得一日一夜。我小时候和爹还去过一次,打了二十多斤鱼回来,因为是夏天,待运回家,都臭了一大半,你想去那儿玩?”

樱娘听说真的有海,而且只有一百多里路,有些兴奋,直点头,“嗯,待得了空闲咱们去玩好不好?”

“好,夏天去海边吹风可凉快了,若是带个锅去,还可以在海边架起来煮海货吃。”

樱娘就好这一口啊,以前她和爸妈经常带烤架去海边享受的。忽然,她又想到挣钱的问题,“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海货运到咱们永镇来卖?”

伯明听了颇惊讶,他没想到樱娘脑子里竟然一直在想挣钱的事。不过,他还是对樱娘摇了摇头,“这个法子行不通。年年都有嘉镇的人拉海货到咱们这里来卖,可是待他们运过来,都臭掉了很多。因路途远,耗费精力大,他们卖得价钱也贵。平时很少有人买得起的,只有家境比较好的人家偶尔买个几回。”

“晒成干货再来卖呢?”

“到了秋冬季,嘉镇也有人来卖干货的,但是卖得也贵。到了过年,有些人家会买一点招待客人,但是都买得很少。反正我见过来卖海货的贩子都是只来一回再也不来了,爹娘也说极少碰到来卖第二次的贩子。”

樱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挣钱的事可以慢慢想,但是以后只要有空可以去海边玩,这足以让她激动。

“你在娘家时,是不是没见过来卖海货的贩子?”伯明见她好像一点都不知情,才这么问的。

樱娘怔了一下,既而一笑,“林家村是个小村子,家家户户都穷,位置又偏,小贩估计是绕着林家村走的,平时很少见有人愿意来林家村卖东西的。”

伯明笑着应道:“其实来薛家村卖东西的小贩也很少…”他话还未说完,见对面跑来了一群人,大都是长辈带着十六七岁的男子,跑得满头大汗。

伯明和樱娘甚是奇怪地看着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如此着急到底是要去干嘛。

这群人里有一位小伙子认得伯明,他满脸兴奋跑着过来,“伯明,顾家村来了一批从山里逃荒过来的人家,还有不少姑娘。听说只需给两百文钱,人家就愿意把姑娘许人,啥彩礼都不要,也无需办喜事,只要来了后能吃个饱饭…”

这位小伙子的爹立马过来将他拉走,不让他跟伯明透露这些。

伯明与樱娘听得一愣一愣的,之后便听小伙子的爹小声嗔怪道:“臭小子,你告诉伯明干嘛,他家还有三位弟弟哩。若是他们都跟着来了,咱们就挑不上好的了。”

接着那群人里又有人急道:“不要说能否挑得上好的姑娘,就怕待咱们去,那些姑娘已经被挑没了,还不赶紧着跑!”

只见这群人疯跑开了,樱娘与伯明还傻愣在原地。樱娘忽然一个激灵,催着伯明,“咱们赶紧回家告诉爹娘,准备着钱去为仲平挑个姑娘吧!”

伯明还在犹豫,“家里好像已经没有两百文钱了。”

“不管钱够不够,咱们先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爹娘。若是咱们得知此事,却不告诉爹娘,到时候爹娘会怪罪的。”这下伯明也悟了过来,和樱娘赶紧往家里跑。

幸好他们刚才离薛家村已经不远了,一会儿便到了家。伯明再去玉米地里找爹娘,没过多久,薛老爹和杨三娘都急急地跑回了家。

他们怕到时候去了两百文还不够,便把家里仅有的二百八十文钱全都揣在了身上,一路跑着去顾家村。

因为仲平还在葛地主干活,已经来不及去找他了。平时一般人家的姑娘许亲,都不知道自己许给了啥样的男子。如今这种情况,怕是更不会在意对方的模样了。有薛老爹与杨三娘两人去就足够了。

看着公婆跑着去为仲平挑姑娘,樱娘心里忽然有些不安起来。自己可是婆家花了四百斤粮食和一百文钱迎亲礼给换来的,若是真的花两百文挑来了一位比她还漂亮还能干的,公婆会不会觉得把她娶进了门亏大了?

樱娘赶紧找出锄头,“伯明,天色还早,咱们去玉米地锄草吧。”

伯明抬头瞧了瞧太阳,“也不算早了,要去也是我去,你就别去了。”

“不行,我也要去,能多锄一点是一点。”樱娘此时心里苦啊,这时只有赶紧表现勤快一点了,如此或许会让公婆心里平衡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

领来的姑娘是啥样

来到玉米地,樱娘见杂草与玉米苗都紧挨着长,开始她还有些担心,怕自己锄杂草的同时,把玉米苗也给锄死了。

当她摆出身姿真正锄起草来,她才发现刚才完全是瞎担心。因为樱娘这副身子可是干活的老手,一举一止都显得十分老练,下锄头的那顺溜劲让她自己都没法相信。

伯明见了有些吃惊,也自叹不如,因为樱娘一会儿就锄到前头去了,他还落在后头。

“樱娘,你锄得可是比娘还要好,也更快。不过你还是别这么拼命干,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吧。”伯明自己锄一会儿就觉得弯着腰酸,所以他觉得樱娘现在肯定很累。

没想到樱娘回头笑了笑,“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累。”接着她又吭哧吭哧的,很快就将一厢地给锄完了。

她见伯明那一厢才锄完一半,她又过来帮他锄。

伯明有些着急了,直催道:“你还是去地梗上坐着歇息会吧,干活不着急的。”

樱娘冲他笑了笑,“不行,我们得趁天黑之前把这剩下的都给锄了,爹娘知道了肯定高兴。”

伯明这时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樱娘这是为了哄爹娘开心,怕等会儿被爹娘领来的姑娘给比了下去。他瞧着樱娘那积极模样,觉得煞是可爱,心里只是偷乐着,没再说什么,由着她去。

待太阳落了山,这块玉米地剩下的几厢都被锄完了,樱娘与伯明扛着锄头回了家。

回到家,他们俩又忙活着做晚饭,因为公婆及三位弟弟都还没回来。待晚饭做好了,三位弟弟才相伴着回了家。

仲平还啥情况也不知道,见大哥和大嫂将几盘菜都摆上桌了,爹娘却还没回家,觉得甚是奇怪,便问道:“天都快黑了,爹娘怎么还没回家?要不我去地里喊一声吧,这是自家的活,又没有人拿着鞭子催着干,没必要这么辛苦的。”

伯明朝门外瞅了瞅,“应该快回家了吧,爹娘不在玉米地,而是去顾家村给你挑姑娘去了,听说山里又来了一批逃荒的。”

伯明说得很平常,仲平却如同听到炸天雷,惊得瞪大了双眼,呆在原地不动,他一时还反应不过来这是咋回事。

樱娘在旁打趣道:“二弟,等会儿就有娘子了,高兴不?”

“我…”仲平的脸红得跟抹了浓重的胭脂似的,窘迫着脸,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叔昌与季旺一起跑了过来,嘻笑道:“啊哈哈,二哥也要娶娘子喽!今夜是不是就要洞房了?”

“瞎说什么,一边去!”仲平说话时赶紧拿起葫芦瓢舀水喝,掩饰他心里的激动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