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之炮灰在九零年代上一章:第 10 章
  • 穿越之炮灰在九零年代下一章:第 12 章

对于安爸安妈来说,在饭店去吃饭,是一件大事情,不是办酒席,谁愿意去花那个冤枉钱。

安容想了想,觉得在新家做饭也不错,也就同意了。

趁着出去买菜的空档,给他们都买了新的生活用品,又一人添了一些衣服。

安爸安妈舍不得钱,只添了一套,两熊孩子倒是添了两套,免得上学去了被人笑话。

安晓和安林高兴的不得了,眼睛都笑着眯成一条线了。

他们现在也感觉轻飘飘的,这咋说进城里就进城里了,而且听大姐说明天还得去新学校呢,听说学校里面还有校服啥子的,可好看了。

到了家里之后,安妈就开始动手做饭了。

她不会用这种煤气炉子,安容就手把手的教她。

“你咋会啊?”安妈看着自己闺女还这么熟练,满脸的惊讶。

安容心里一虚,赶紧笑道:“之前来的几次,在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就学会了。这个又不难。”

安妈佩服道:“咋就这么聪明,学啥子都快。”她心里又想着,这肯定聪明啊,要不然咋闺女一个人就挣这么多的钱呢。

炒菜的时候,安妈不大适应煤气炉子的火候,所以炒出来的菜有些难看。安容看不下去了,赶紧接过来把剩下的菜都给炒了。饭菜上桌子的时候,除了安爸,就没人动她做的那盘菜了。

“一个二个的都是小没良心的。”安妈撅着嘴自己把菜给吃了。

安容笑着夹了一筷子,赶紧道:“看着虽然不大好看,但是这味道还是好吃啊。”

“那是。”安妈立马有精神了。

安爸最给面子,一连夹了几筷子,吃了半碗饭之后,又对着安容道:“可别说,这城里的米都好吃多了。”

“这是北方那边来的大米,吃着有嚼劲。得九毛钱一斤呢。”安容笑着道。

安爸一听这么贵,感慨道“哎,这城里生活虽然舒坦,但是这成本也贵。”

“是啊。”安妈有些担心,对着安容道:“容容,咱这来城里做生意,你想好做啥子了没有啊。这坐在城里等吃等喝也不是个法子。”

安容想了想,心道之前还真是没想好,只想来城里过日子。她现在手里有一笔巨款,随便投资几个以后会赚钱的行业,都是没问题的。但是这眼下做什么小生意,她还真是没定。

“要不咱们开个小旅馆吧,这个没啥子技术含量。只要每天把房间打扫干净,就是累点。”安容觉得这个是最简单的,不涉及到什么进货,也不用讨价还价的,对于老实的爹妈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开小旅馆?”安爸安妈有些不懂。

“就是招待所,现在公家招待所不多了,好多私人都开了。咱们开一家旅馆,平时人家来住一晚上,咱们只收钱就行了。”

“这个倒是好。”安妈道,“光睡一晚上,就能拿钱,这还挺划算的。”

其实也不划算,还得租位置。不过这些不好的安容还是不打算说了。

她点点头,“嗯,就是倒时候你和爸要辛苦一点,这床单被套每天都得换,而且晚上还得有人看着。”

“这个没事。”安妈摆手,“我和你爸这些年干的活,可比这个累多了,又不用风吹日晒的,只要你觉得赚钱就行。”

安容点头,“那咱们就决定了,到时候这开起来了,我可帮不上啥子忙呢,就全靠爸妈来忙活了。到时候挣钱,咱们五五分,你们看咋样?”

“五五分?”安妈疑惑道,她倒是听出点意思了,问道:“就是赚的钱对半分?”

“嗯。”

“这可不行。”安爸立马就否决了。“说好了我和你妈来城里帮你打工的,拿点工钱就行了,这住的房子也是你的,干啥还得拿你那么多钱。”

安容皱眉道:“爸,你要是把我当亲闺女,就别和我计较这么多了。人家外面都这样,咱们这叫做合伙人。一人出钱,一人出力。这付出的都是一样的。我就算坑人,也不能坑你们是不?再说了,这以后安晓和安林还得读书吧,城里的学费也不低,你们要是不多拿点,以后还不是我拿,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不都一样?”

安容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直接把安爸安妈说的愣神。

安妈想了想,“会不会太多了?”

“不多。”安容道:“这要是你和爸干的不好,你们分的也少,要是你们努力干,拿得多,这才会分得多。说起来,我这也得靠着你们挣钱呢。”按着爸妈养了原主十几年,安容觉得小旅馆就算给他们都是应该的。

安爸想了想,觉得到时候挣钱了,他们分的钱多留一份以后给闺女添妆,也是一样的。一家人没必要再扯这么清楚,要不然该和闺女生分啦。

他同意道:“容容这个法子也不错,就按着这样来吧。”

“就这样啦?”安妈看着他。

“就这样!”安容一锤定音。

在开旅馆前,安容得把家里两个小的给张罗好了。

现在安晓和安林的成绩都还不错,不过那是在村里,大家底子都普遍差。这城里的孩子学习时间多,成绩好的多,只怕这两个到时候还会跟不上呢。

当然,这都不是安容操心的范围了。她只在去上学前提醒他们,要听老师话,不能打架。至于怎么学习,这都是他们自己要学会克服的事情。

现在公立学校必须要城里户口,安容他们现在户口还没转,就先暂时安排在了一所家附近的私立学校了。好在省城的私立学校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安晓和安林一去就喜欢上了。

安容给他们办了入学手续,又领了校服和新书本,看着老师把他们带到了教室里,才离开了学校。

到了这里来了,就得让他们自己去适应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安爸和安妈又把屋子打扫了一遍。

“妈,这屋子不用每天打扫,脏了再拖都一样。”

“那可不行,我之前去你们小姑家,他们那保姆每天打扫两遍呢,说是城里人都爱干净,家里要是脏了,会被人瞧不起的。”安妈入乡随俗的很快。

安容抓了抓发顶,心道这要是自己,屋子肯定要成狗窝的。

到房间里换了一身比较舒适的衣服后,她就准备去报社那边签合同了,等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办完了,她才好正事呢。

“妈,我出去啦。”

出门的时候,她给正在忙活的安妈打了招呼。

“嗯,外面注意点,早点回来。”安妈回头应了一声。

这种有人等的感觉真好。安容心里有几分喜悦,转身就笑眯眯的出门了。

省城这时候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么大,目前也只有三个区而已,报社和安容住的地方离着很近,坐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这次安容为了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省城,没有打的,直接坐的公交车。

一路上,她看着陌生中带着几分熟悉的地方,眼睛有些热热的。

如果这不是平行世界该多好,她就可以看到爸爸妈妈了,也许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活着。

车子到站的时候,安容还在沉浸在回忆中,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开动了。安容赶紧站起来对着司机喊了两声,又说了几句抱歉的话,才下了车。

此时的省城报社也不是什么高楼大厦里面。只是一个院子里面三层楼的老房子,上面一个大大的招牌也显得有些陈旧了。

安容两辈子都没有进过报社,一时间心里还有些小紧张。

到了门口的时候,就有门卫拦着了。

“小姑娘,你来找谁的啊?”

“哦,我来找一位李泉先生的,他让我过来签合同的。”

那门卫大叔狐疑的看了她一眼,似乎觉得她过于年轻了,不过还是拿着电话拨了个号码出去了。“有位姑娘来签合同的,对,是一位姑娘,现在让她上来吗,好的。”

说了几句话之后,他就把电话挂上了,然后对着安容道:“你可以上去了,在二楼的第二间办公室。”

安容笑着点头,“谢谢。”随即转身上楼。

此时李泉正在办公室里应付各种出版社。

自从《射雕英雄传》确定可以出版之后,就成了香饽饽了,大伙都想分一杯羹。但是这种出版的版权又只能给一家,所以一时间报社就成了战场一样,整天人来人往的,又用电话不断轰炸。

不过这还得人家金先生自己过来看才行呢,要不然,这开出的条件不满意,以后人家不写书了怎么办?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王主编和李泉一致决定,一定要金先生本人看过这些条件后,自己挑选最合适的。

“我知道了我知道,您放心,要是有消息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对对,金先生近两天就会过来谈这件事情的…”

“你好。”安容站在门口敲了几下门。

里面几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都看着她,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姑娘道:“你找谁?”

安容笑着道:“我是来找李泉编辑的。”

“哦,是这位,正在打电话。”那位姑娘指了一下一位戴着眼镜,身材高瘦的年轻人。

“嗯,多谢,那我等等。”安容客气的道了谢。

李泉好不容易挂了电话,安容刚要说话,电话又响了起来。他对着安容摆了摆手,又接起了电话了。

安容抿了抿唇,继续立在他的旁边。

等半个小时之后,这位大忙人才从百忙之中抽出空闲出来了。他抱着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哦,是收到报社的信件,让我过来为小说的出版签合同的。”

李泉点了点头,问道:“你是写的什么小说?”他边喝水,边想着最近报纸上还有哪位新人的作品要出版的。

“《射雕英雄传》”

“噗——”

一口水喷了安容满身。她呆愣着一张脸,心道,今天出门是没看黄历吗?

要开旅馆了

“抱歉抱歉。”李泉赶紧拿了纸巾要帮人家擦,还没下手又顿住了。人家可是姑娘家,这手摸上去不成流氓了?

安容看出了他的窘境,赶紧拿过来自己擦了擦,然后笑道:“没事。”

见人家没生气,李泉这才松了一口气,又确认一次道:“您是金庸先生?”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安容心里一动,抿着唇点了点头。

“没想到金先生这么年轻。”李泉感慨道,之前只知道这位叫安容,但是年龄和性别都不大清楚。反正他们只拿稿子,然后汇款,其他的也不会去查。但是心里一直觉得是一位中年男人的金先生,竟然变成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这可真是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应该是太匪夷所思了。当然,李泉很快给自己找到了解释,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

知道了安容就是自己等候多时的人,李泉的态度也完全改变了,赶紧给她搬了个椅子,又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安容看他忙活着,忍不住道:“李编辑,不用这么麻烦的。我今天还有别的事情,现在就想赶紧把事情办完了。”

“哦,对对对。”李泉扶额,笑道:“真是对不起,我现在马上把这些合同拿出来。”他说着就赶紧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摞厚厚的合同出来了。

“这么厚?”安容咋舌。她还没见过这么厚的合同呢。

“不是,”李泉解释道:“这是十几分合同呢,都是各个出版社寄过来的,他们都有意向出版先生的书,所以把条件都开过来了。不过我们还没有定下来,想尊重先生的个人意愿。”

安容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她对于这些出版合同并不十分懂,只随便的翻看了一下,看了对方出的价格。就把合同堆放在了一边。“不知道李编辑有没有什么建议?”

“我?”李泉指了指自己,见安容点头,他才道:“是这样的,这些合同,我已经和主编都看过了。我们觉得为了这本书以后的前途,可以选择B市文学出版社。虽然他们的价格不是最高的,但是作为长久性来说,这家出版社比较有前景。”

安容想了想,觉得如果有前景,日后的收益肯定也会多,这个倒是不急。她索性拍板,“好,那就按照报社说的这家出版社吧。我没有意见。”

“啊,您不再考虑考虑?”李泉以为对方肯定会看重价钱高的这家呢,没想到这位倒是有魄力。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啊。

“我相信报社给我的选择是最好的。”

见她果然确定了,李泉也不扭捏,赶紧着把文学出版社的合同从里面抽了出来。

安容又把上面的内容看了一遍,才认真的签了自己的大名。

等签完了合同之后,安容才道:“不知道贵社对于我之前所说的要求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安排。”

李泉一听愣了一下,片刻才反应过来,安容说的是助学金的事情。他赶紧道:“金先生放心,我们已经有专门的同事去处理了,近期会把安排的结果反馈给先生的。不过因为资金有限,所以我们选择的都是本省的一些贫困小学,数目不大。”

“我明白。”安容对于这个结果也是早有预料的。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只能帮一个是一个了。

安容一走,李泉就赶紧拿着签好的合同去找了王主编了。

此时主编办公室里,王主编正抱着稿子看着津津有味。

李泉敲了几次门,他才反应过来,抬头看是他,咳嗦了一声,才道:“进来吧。”

李泉进了办公室,把合同递了过去,“这是金先生签好的合同,她选择的是我们之前看好的那家文学出版社。”他不经意的低头,正好瞄到了桌上的稿子,只看到郭靖的名字,就赶紧抬起头了。

原来是《射雕英雄传》的稿子。李泉心里暗笑,自己可早就看完了最新的稿子了。当编辑就是这么点好处,人家眼巴巴的等着更新的时候,他们已经看了个痛快了。

王主编看完了合同,满意的点头。“这位金先生倒是个有眼光的,没有跟一些人一样,为了点小钱就胡乱的选择出版社。”他抬头看着李泉嘴角在笑,立马板着脸道:“上班时候,笑什么?”

“啊,”李泉惊醒过来,赶紧胡乱的扯了个由头,”主编,我没笑什么,就是想着刚刚见到金先生,才知道人家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呢,所以觉得很惊讶。”

“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王主编彻底的石化了,这文笔,这剧情,能是一个姑娘写的?

“就是她,我看了她的身份证了,确实是安容。而且她签名的笔迹,就是这稿子里的字迹呢。”

王主编赶紧又看了一遍签名,发现果然是的,“没想到啊,竟然是一个小姑娘。这年头,真是什么事情都有了。”原本还准备人家来了省城,请人家吃顿饭讨论讨论后面的剧情的,没想到是一个小姑娘,这就不方便了。

他这小心肝憋闷了几下,又把合同递给了李泉,“你尽快和出版社那边把手续办完,准备开始把上册的书籍出了吧。”

李泉正有此意,接过来道:“行,我待会就联系那边把合同寄过去。”

安容出了报社之后,就又去附近买了些吃的东西,直接回家了。

到了家里的时候,安妈的午饭已经做好了。安晓和安林正坐在桌上写字,看着很是认真。见她回来了,都高兴的不得了。

安晓跑过来扯着安容的手,“姐,你不知道,我们学校可好了,下课了还给咱们发水果呢。”

“就知道贪吃。”安林鄙视的看了她一眼,然后得意洋洋道:“老师说我的字写的好看呢,让我回来好好练字。”

安容笑着把买的水果放在了桌上,“好了,去洗手吃东西去。”

安妈端着盘子从厨房里出来,“现在可不能吃,先吃饭。”

她一发话,安晓和安林顿时就以求救的目光看着安容。

安容笑着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很无奈。

吃饭的时候,安爸突然提起了小旅馆的事情,“我今天在楼下走了一些地方,发现咱们小区外面有个公家的招待所,看着生意不咋地,我去和人家聊了会天,还是咱们的老乡呢。听他说,他们那招待所一直挂着牌子,就是没人去顶。要是你们觉着行,我看不如就租下来做旅馆,离着家里近,以后也好照看,容容你看咋样?”

安容并没有指望利用小旅馆赚钱,之所以弄这么个生意也是为了让安爸安妈有个精神寄托,可以适应城里的生活。所以对于这些倒是没有特别的意见。她笑着点头。“那我们吃完饭之后去看看,要是行,咱们就租下来。”

吃完饭之后,安晓和安林又一人揣着一个水果去上学了。

这种有吃有喝,学校又漂亮的日子,让他们过的像做美梦一样,整天都是乐呵呵的。连走路都恨不得蹦蹦跳跳的。

等安妈把厨房收拾赶紧了,安爸就领着她和安容一起去了那家招待所。

安爸说的招待所,就是靠着大街的一栋楼,一楼是门面,二楼和三楼是住房的位置。两层楼加起来,有二十间房间了。地理位置和格局都好,唯一的就是太破旧了,看着就很有年代,在这个已经有很多旅馆的时候,这种招待所还真是没什么竞争力。

管理这个招待所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刘大叔。

刘大叔道:“这招待所以前生意啊,那是真的好。大伙到省城来都住这地儿,可是呢,现在都要求高了,对于这种环境都看不上。上面也不大看重这种规模小的招待所,所以也没有经费装修。现在实在没法子了,所以干脆把这里顶出去了。你们要是愿意,我替你们去谈价钱,租金好商量。”

安容心里说实话,还真是不愿意租这么个破地方。

但是这个地理位置,真是贼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