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顿时蔫了,一句话也不说了。

见妹妹有理,杨氏真是偷了妹妹家的东西,朱家兄弟心里也有底了,朱大舅率先开口道:“亲家太太,还恕我们来的突兀。有人报信说五丫被踢死了,我娘唬的当时就晕过去了,万幸救了回来。她老人家说,五丫再是个丫头,也是我们老朱家的外甥女,没有外甥女被欺负,我们这些当舅舅舅母袖手旁观的份,所以我们这些当舅舅舅母的,就都来了。”

人都来了,总不能往外轰吧,林老太太只得干笑道:“咱都亲戚里道的,说这话就外道了,平时我请都请不这么全呢。亲家母身体不好,可请大夫看过了?”

“看过了,多谢亲家太太惦记。”

“你看,今儿这事,本也不是多大的事儿,还劳动你们了,真是不好意思。”林老太太尽力的想把今天这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舅母李氏虽然与朱七娘不太对付,但现在是朱家与林家对抗,她不得不向着小姑子说话,何况她自恃高人一等,从心眼里看不起穷的掉渣又总端架子的林家。当即阴阳怪气的说道:“还是你老人家心敞,孙女差点被踢死了还说不是大事。我们老朱家可不如你老大度,即便是个外孙女,我们也不想让人随便欺负了去。”

一句话,把林老太太差点没噎死。

李氏说话是句句不留情,连嘲带讽的说道:“你们老林家这是多少天没吃过饭了,连这么盆子糙米饭都偷。也幸好偷的是米饭,这要是偷金偷钱,那可是要见官的,到时候你们老林家可就十里八乡都出了名了。”

杨氏忍不住还嘴道:“谁偷金偷银了,不就一盆子破米饭吗,若不是你家小姑子拿了我家六斤白面,我还不稀罕拿她家的破米饭呢。”

除了朱家人和看热闹的,林家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上次由于林琪晕倒,老太太让林琪家陪给杨氏家的五斤米面不仅泡汤了,老大林守业还倒拿了六斤白面给弟弟家,吃了这么大亏,杨氏一直都不甘心,今天上午去林琪家串门,看到了这么一大盆子米饭,为了找回心理平衡,就顺手牵羊了。她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张氏在厢房看到她抱着盆子进来,还偷偷摸摸的把盆子放到缸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9 章

听杨氏说七妹拿了人家的白面,朱大舅转过身来严厉的对朱七娘说道:“七妹,你拿人家白面是怎么回事?你若是偷拿的,看大哥不剁了你的手!”

知道大哥这样子是做过别人看的,朱七娘也假装委屈的说道:“大哥,我没拿他家白面,那是五丫大伯送给我们的。”当下就将前天的事儿又说了一遍。

一听外甥女已经两次被杨氏弄晕了,本来就是前来为妹妹打抱不平的朱家兄弟更为火大,朱大舅强压着怒火,说话的口气相当的硬:“咱们两家也结亲十几年了,这么多年,我七妹过的什么日子,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兄弟几个都想帮衬七妹,可七妹说怕折了你们老林家的面子,让外人笑话七妹夫是靠丈人家吃饭,说什么也不用我们帮衬。七妹天天在你们老林家吃糠咽菜,我们兄弟几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既然七妹找了你们家这样的穷人家,是她命不好,我们认了。可现在你们又这样对我们外甥女,两次三番的往死里折腾孩子,我们这些当舅舅的要再忍,就枉为男人了。”

能言善道的朱二舅接着说道:“本来有大哥在这儿,我不应出头,可我也是七妹的哥哥,有些话也说得上。亲家太太,以前我们体谅你们老林家过的不好,七妹吃多大苦受多大委屈,我们这些当哥哥的也没出声。现在既然你们老林家已经穷到偷米饭过日子了,看来是养不起七妹一家了。要不这样,七妹一家,我们就带走,也给你们老林家省点粮食。”

“行。我看这主意行,咱们老朱家不缺七妹这口吃的。带七妹一家回去!”其余的哥哥们都嚷嚷起来,大有真把朱七娘一家带走的意思。

当着这么多人,被朱家人好一顿数落讥笑,林老太太脸上就挂不住了。

“我家虽穷,可也没穷到吃不上饭。今天中午我还做白面肉饺子给孩子们吃了呢,你们要不信,问问二柱,问问三柱。是,五丫这孩子是受了委屈,可谁也不是成心的。我大儿媳再不好,也不至于总对一个小丫头下手。五丫这丫头,从小就淘气,惹大人生气是常有的事儿…”林老太太还想维护杨氏,就拿五丫说起了事。

她刚说到这儿,李氏就将她的话给截住了:“哟,亲家太太这话说的,谁家六岁的孩子不淘气呀,难不成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泥塑的性子,偏偏就我们五丫是个淘气的不成?亲家太太这意思,孩子不听话了,就得往死里打是吧?你们舍得孙女,我们老朱可不舍得外甥女。来,五丫,他们老林家不要你,大舅母要你,来,和大舅母回你姥娘家。还有,大丫在我们家住了一年多了,我好吃好喝的供着,现在看来,坚决不能让大丫回来了,省得也被你们老林家打死了。”

听到这里,林琪这才明白了,敢情大舅母李氏之所以一直在向着她说话,原来仍是打的林瑜的主意。想来朱七娘已经把林老太太要银礼的事说了,所以李氏跟着来,就是要找机会,把银礼这事赖掉。林老太太没想到这一层,现在就吃了个暗亏。

林老太太一听李氏提到大丫,立刻也明白了,李氏这是打着心疼外甥女的旗号,要白白过继大丫,她怎么可能让到手的钱飞掉呢,赶紧说道:“她大妗子,咱们一码是一码,先说五丫的事,大丫的事咱以后再说。”

李氏立刻把她堵回去了:“那亲家太太你说五丫这事该怎么办吧?孩子挨了她大伯母两次打,已经晕过去两次了。这事儿你们总得给我们个交待吧。”

见李氏不再说大丫的事了,林老太太松了口气,口气不由就有所缓和:“按说吧,大儿媳是五丫的长辈,这长辈教训晚辈,也是应当应份。大儿媳是做的过分了点,我也不护着她,要不这样,让她给五丫出治伤的药钱,怎么样?”

李氏尖酸刻薄的讥讽道:“哟,就光出个药钱啊,我们五丫白疼啦,白挨打啦?亲家太太还说不护着你大儿媳妇,我看你老那心,可都偏胳肢窝去了。”

朱大舅也说道:“孩子被打晕了两次,这就是拿到公堂上去说,也不仅仅是赔点药钱的事吧?咱们既然是诚心要解决这事儿,你们就别想着糊弄我们,赶紧拿个真章出来。我们来了这么一大会儿了,守业大兄弟咋连个面都没露啊?”

林老太太说道:“守业不在家,和守全哥俩去镇上了。这事儿我做主就行了,我能当得了儿子们的家。要不这样,再让老大家给五丫家一袋粮食,这行了吧?”

李氏讥笑林老太太道:“亲家太太,你可真会算帐,和我们要钱的时候,是十两八两的要,怎么换成你家往外掏钱,就论粮食了呢?就你家那一袋糙米粗粮,能值几个钱呀。”

五丫的二舅母俞氏惊奇的问道:“大嫂,什么十两八两的,你还和亲家太太买东西了?”

李氏一直把话题往大丫身上引,好不给过继费,早就等着有人提大丫这话题呢,现在终于有人问起来了,她立刻精神倍增,加油添醋的说道:“你大哥一个世代书香的好友,想和我家结亲,他那长子今年十七岁,家境富足,人又俊俏。我家婧儿才十一岁,我寻思婧儿太小,大丫和那孩子年岁正相当,就想把大丫说给他。可人家是书香门第,看不上林家的家境,我和你大哥就商量着把大丫过继到我们名下,就说大丫是我们闺女,这样不就配得上人家了吗?我和你大哥纯粹是为了孩子好,你说书香门第的长子嫡孙,这身份这地位,大丫要是在林家,能找得着这么好人家吗?我和你大哥商量了,过继过来以后,大丫的嫁妆也我们出。可偏偏我和你大哥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亲家太太说过继嗣女,和我们要十两银子。”

李氏话音刚落,屋子里一片哗然。

“十两银子?要的也太多了吧?”

“过继个儿子才多少钱哪?有的为了要财产,还上赶着让别人过继呢。”

“是啊,这过继个丫头还给钱哪?”

“这舅舅和舅母可太好了,这种好事哪找去呀?还和人家要钱,也太黑了。”

林老太太虽然知道自己要的过继银礼多了点,但她是给朱家留出还价的余地来了,在她的想法里,朱家不可能给十两这么多,但五六两还是能给的。而且说实话,她并没有打算和朱家当面谈要银礼的事,她只希望朱七娘在中间传个话就行了。毕竟要过继银礼,和卖孙女也差不多少,林老太太还想要这个脸。

如果朱家不来人,那么她一味的给朱七娘施压,没准就会多要点银子来。可现在,李氏在大庭广众下这么一说,特别是李氏摆出来的条件是一心为了大丫好,这让她立刻就成了众矢之的,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林老太太怨毒的看了一眼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杨氏,虽然讨厌杨氏坏了她的事,但毕竟是一家人,林老太太还得圆这个场。于是林老太太干笑的说道:“她大妗子,我想你是误会了。我说要的十两银子,不是给我们林家要的,我们老林家再穷,也不能卖孙女不是?我那是给大丫要的。上次你小姑子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没说你们陪嫁妆,我寻思大丫能嫁那么个好人家去,咱总得陪点嫁妆吧?可你也知道,我们家过的不富裕,哪有钱陪嫁妆呀。我这不也是为孩子好吗,寻思要点过继银礼,好给孩子添嫁妆。早知道你们给大丫陪嫁妆,我何苦当这个坏人呢?”

姜到底还是老的辣,林老太太一通胡说八道,就把形势给扭转过来了。

朱七娘还想辩解几句,见林老太太死死的盯着她,就没敢再吭声。

李氏一听林老太太说不要过继银礼了,这才心满意足的放过了林老太太,欣喜道:“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那咱们就说定了。大丫过继给我们,我们负责给大丫陪嫁十六台嫁妆。”

一听说十六抬嫁妆,屋里又炸了锅。

“十六台嫁妆啊,这可比得上一个大家小姐了。”

“是啊是啊,你看人家大丫命多好,碰到这么个好舅舅好舅母。”

李氏听着村民们的赞扬声,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而又吃了个闷亏的林老太太,脸拉得象马脸那样长。

大丫的事儿解决了,朱大舅夫妻满意了。

朱二舅接手了五丫的事,对林老太太说道:“亲家太太,咱们都是至亲,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有什么言语不周的,您可别怪罪。”

林老太太强扯了面皮咧了咧嘴:“他二舅你这样说就见外了,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是,就是因为咱是一家人,那我就有什么说什么了。守业家的虽说是长辈,可两次把五丫打晕了,还差点把我娘吓出个好歹的来,这事咱得好好掰扯掰扯。孩子的伤,肯定是要治,可孩子受的疼受的委屈,可不能白受。刚才苏大夫也说了,孩子弄不好就成傻子,这伤有多重想必您也知道。今天您若不拿出句公道的话来,我们就把七妹一家接去了,以后您要想见儿子孙子,就去我们老朱家吧。”朱二舅拉着个长音,不紧不慢的给林老太太施加压力。

俞氏也和自己的丈夫唱双簧,在旁边插话道:“亲家太太,只要你舍得儿子孙子,我们也不用你们给孩子治伤,也不用你们赔什么银钱东西了,我们这就带了小姑子一家回朱家。回头就禀了衙门,按入赘算,把小姑子一家的户藉都迁过去。我们朱家不嫌人多,我们也养得起这么多人。”

入赘,是男方嫁到女家去,生出来的孩子都得随女方的姓,若不是穷的实在没办法的人家,是没有人愿意去入赘女方的,这不仅是被人笑话的问题,这还是改了祖宗的大事。

朱家都拿出这种话来了,林老太太还没出声,坐在炕头上沉默了半天的林老爷子可沉不住气了:“行了行了,这话提都别提。你们就说想要什么吧?杨氏理屈,我们不护着她。她是林家媳妇,五丫也是我们老林家的孙女,这总有什么吵的?”

见林老爷子发话了,林老太太就息声了,她也知道,今天杨氏若不出出血,这事恐怕是解决不了了。

作者有话要说:吵架欢乐多呀,个个演技派~

第 20 章

留着两撇小胡子,精明又能干的朱二舅笑眯眯道:“我们老朱家过继个女孩你们要十两,我们没那么不厚道,虽说我们外甥女差点被打死,看在亲戚的份上,我们也不多要,一半就行了。”

一听要赔五两银子,杨氏先不干了,急眉赤眼的叫道:“我家没银子,一文钱也没有。我不过是踢了一脚,就要我五两银子?就这么个小丫头片子,我去人市上,二两银子就能买一个活蹦乱跳的来…”

“闭嘴!”见她越说越不象话,林老爷子大喝一声,狠狠的瞪了杨氏一眼。

老公公发火了,杨氏还是很害怕的,自觉很委屈的闭了嘴。

“今儿这事我做主了,老大家的,你去拿二两银子,五丫不能被你白踢晕了。他二舅,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们日子过的穷,再多也拿不出来了。”林老爷子一语定乾坤。

朱二舅见得了二两银子,总比一袋粮食强,见好就收道:“还是亲家老爷厉害,早这么痛快,咱这事早解决了。”

杨氏磨磨蹭蹭的不走,嘴里一个劲的嘟囔:“我没钱,别说二两,半两也没有,没钱,没钱…”

见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自己下不来台,林老爷子也火了,大声说道:“你不听我的是吧?那我去请族长和族老开宗祠,让他们给主持个公道,是送你去见官,还是给你施家法,还是让老大休了你,我和你娘都不管了。”

一听说开宗祠,杨氏这才服软了,不情不愿的回她住的那屋里去了,一会儿就拿了二两的散碎银子过来了,啪的一下往炕上一扔,然后沉着脸扭头就走了。

林琪不知道二两银子是多少钱,但看杨氏的脸色,就知道应该不少。

这次偷米饭事件,就此得以解决。

而在这件事情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朱大舅和李氏,他们没花一分钱就白过继了一个女儿,还在村民间赢得了口碑。

其次就是朱七娘和林守平,得到了二两银子的赔偿,这二两银子,对他们那个贫穷的家来说,不是小数目。

这次事件中真正遭受银钱损失的是杨氏,一脚踢进去了二两银子,还因为偷米饭落了个贼名。

而损失最大的,却是林老太太,不仅没得着过继费,反而白搭了一锅白面肉饺子,还被杨氏损了林家的名声。

再有就是林琪,头又被磕了一次,伤上加伤了。

等捋清这些得失关系后,林琪感觉自己太肤浅了。

她本以为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古代人很愚昧很落后,肯定没有她心眼活泛。可仅仅是这一件不算太大的事情,就让她知道自己太狗眼看人低了。

这些人,虽然不识字,虽然过的穷,但论心眼,哪个都不少。

而且他们比自己还有优势,那就是他们比她要脸厚心黑。

她再怎么聪明,两辈子加一起还不到三十,也没结过婚,脸皮还薄着呢。

这件事情,给了林琪两个很好的经验教训。

一是让她很清楚的认识到,这群亲戚没有一个好相与的,她以后和他们交道,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稍有不慎可能就掉坑里了。

二是要和四个柱子打好关系,有娘家人撑腰,腰杆就是硬。别的不说,如果今天没有朱大舅兄弟五个来,朱七娘就是哭死了,也要不来二两银子。四个柱子以后就是自己的坚强后盾。

当林琪的目光扫过正低头含笑的四婶张氏时,林琪这才惊觉,今天这场戏,别人不知道,她可清清楚楚,幕后推手可就是这一位啊。

如果不是她告诉林琪去看缸里,林琪不可能知道米饭是杨氏偷的。

正因为林琪把这事掀出来了,才发生了后面这一系列的事情。

现在,这件事的最终结局就是杨氏吃了亏,林老太太吃了亏,而林守平一家其实也没得着什么好。最起码,掏了二两银子的杨氏肯定恨死朱七娘一家了,而林老太太被朱七娘娘家人连嘲带讽的奚落了一顿,以后肯定更不待见朱七娘了。

既报了杨氏欺负她的仇,又让朱七娘更不招婆婆待见了,同为儿媳妇的张氏,终于把两个妯娌都拉下了马。

这个女人,好算计,好心机啊。

当然了,林琪还不知道去给朱家送信儿的人就是这张氏派去的,而且她送的信儿是五丫被踢“死”了,不是被踢“晕”了。

这死和晕一字之差,结果可是差太多了。最起码,若送信儿的说五丫被踢晕了,朱老太太不会被惊的犯病,朱家几个舅舅也不会那么火大,没准也不会这么多人来帮七妹讨公道。正是因为这一个“死”字,引来了朱家五兄弟,也引起了朱林两家的战争。

如果林琪知道张氏不仅是幕后推手,还是幕后导演的话,肯定对这张氏更加高看,也更加提防的。

林瑜和林琪的事儿都解决了,朱家兄弟就要告辞了,看热闹的一看没热闹看了,也都跟着出去了。屋里只剩了不能动弹的林琪和苏大夫。

苏大夫看了看左右无人,笑眯眯的对林琪道:“五丫别害怕,你这头没什么事,不会成为傻子,叔叔吓唬他们呢。”他那个得意的样子,就如同一个恶作剧成功之后的小孩一样。

林琪这才知道,苏大夫是看她被欺负了,故意吓杨氏和林老太太他们,给自己出气呢。

看来,上次因为她的原因让他和晚烟见了面,事后她又没有把他们的事泄露出去,苏大夫对她的好感噌噌的,这才在这关键的时候帮了她一把。

“苏叔叔,谢谢你啦。”

苏大夫还要说什么,只听得院内传来林老太太严厉的声音:“老大家的,你给我过来。”

“五丫你好好养着,叔叔走了。”苏大夫背起药箱,在林琪的“再见”声中走了出去。

然后林琪听到外面林老太太虚假的客气声:“苏大夫怎么不多待会儿?刚才事儿多,真是怠慢了。”

“林大娘,咱庄里庄亲的,有啥客气的。五丫的伤,我还有几句话要交待给三哥三嫂,刚才人多,我也没顾得上说。”

“老三家俩口子在后面呢,你和他们说去吧。”

和苏大夫客气了两句后,林老太太和林老爷子进了屋。

瞟了一眼正躺在炕上林琪,老俩口谁也没答理她。

林老爷子上了炕,林老太太倒了茶,老俩口一人一杯,不能没人问问受伤的孙女渴不渴。

杨氏气呼呼的跟了进来,不服气似的往椅子上一坐,故意发出很大的声响,象是在抗议她的不满似的。

林老太太眼皮都没撩她,只是自顾坐在炕上喝茶。

到底是杨氏年轻沉不住气,率先出口抱怨道:“爹你不公平,我就踢了这小丫崽子一下,你就让我掏二两银子,这也太多了吧!”

林老爷子没理她,林老太太却大喝了一声:“你个混帐东西,还有脸说,五丫还这么小,你就一脚把她踢晕了,你还有脸说!”

“那是她以前就带着伤的事儿,要不哪那么娇气,在缸上磕一下就能晕过去?”杨氏仍在狡辩。

林老太太把茶杯猛的往炕上一放,大概是用的力道大了,怕把茶杯磕坏了,赶紧拿起来查看了一番,见没有破裂,这才继续教训杨氏道:“你脾气暴,天天打孩子骂孩子,小晴大虎二虎小敏,哪一个没被你打过?我和你爹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现在你竟然还打别人家孩子了,被找上门来了吧?活该你个败家东西掏二两银子。”

杨氏见婆婆发怒了,在下面小声嘟囔:“二两银子太多了,我还等着给大虎盖房娶媳妇用呢,现在没有了,大虎盖房娶媳妇你们当爷爷奶奶的不能不管。”

“管管管,我管你娘呀管,你个蠢货,就知道钱钱钱,要不是我和你爹向着你,就你办的这些事,早就被朱家送大牢里去了。要不是你,大丫能白白过继给朱家?怎么着朱家也得掏个四五两。这里里外外,被你个败家玩意差多少钱去了?”一提起过继的事来,林老太太恨杨氏恨的牙根直痒痒。

正说到这里,张氏悄悄的溜了进来。

林老太太大喝一声:“有你什么事?天天偷偷摸摸的,走路都没个声。滚出去,一个比一个招人烦!”

张氏怨毒的看了林老太太一眼,灰溜溜的又出去了。

她刚出去,就遇到林守平从外面进来了。

“娘发火呢,三哥你可小心点,别和我是的被骂出来。”张氏这话听起来象是劝告。

林老太太在屋里听到了,大声的骂道:“天天架桥拨火,你这么爱挑拨事,怎么不托生只黄鼠狼呢,真难为阎王爷给你一张人皮!老三,你给我进来,别理那个心术不正的东西。”

林琪这才知道,原来在这三个儿媳妇当中,林老太太最讨厌的是四儿媳张氏,原因是张氏人品不好。

自己的娘亲朱七娘,由于娘家太过强悍,也不招林老太太喜欢。

那这三个儿媳中,就只剩了杨氏。

虽然杨氏又蠢又笨,但比起那两个儿媳来,太好掌握和控制,所以在这三个儿媳中,杨氏也算是矬子里面拨将军,勉强入了林老太太的青眼。

林守平赶紧进了屋,迎接他的是老娘的一顿炮轰:“你媳妇儿呢?去哪了?他们老朱家好大的阵仗,这是给五丫出气来了,还是落咱们林家面子来了?”

林守平也不敢还嘴,只是闷闷回道:“七娘去苏大夫那里拿药了。苏大夫说五丫这病还得喝几天药。”

林老太太冷哼了一声,似乎对儿子的懦弱很不满意:“你也是个男人,你媳妇的娘家踩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你屁都不敢放一个。啥时候也能硬起腰杆来,给咱老林家争争脸?”

林守平老半天才挤出了一句话:“要不是大嫂打五丫,她家也不会来这么多人了。”

一听儿子竟然也向着朱家说话,林老太太当时就火了:“滚,你赶紧给我滚,以后你光认朱家别认林家了。赶紧的,抱着你家那个丫头片子滚蛋。”

林守平立即说道:“苏大夫说五丫这脑袋不能动…”

他还没说完呢,林老太太立刻就说道:“怎么着,你还想让五丫在这儿过夜吗?我可没空给你们看孩子。”

林琪也假装撒娇的对林守平说道:“爹爹,我要回家,我不在奶奶家。”

“听见没,孩子不愿在这儿,赶紧抱家去。”林老太太生怕林琪住在她这儿,象轰苍蝇似的往外轰这父女俩。

林守平无奈,只得轻轻的抱起了林琪。

林琪心道,自己就是走了,也不能让林老太太和杨氏好过,自己被踢一脚的事,自己还得报报仇。

临出门前,林琪故作天真的对林守平说道:“爹爹,明天还让大伯母偷咱家的米饭去吧?她把咱家米饭偷了,咱们就能上奶奶家吃饺子来了,奶奶做的白面肉饺子,可好吃了。”

一听林琪提起那锅白面肉饺子,本来就上火的林老太太更是火冒三丈,咬牙切齿的转过身,满脸雷霆的看向了杨氏。

作者有话要说:穿越过来没几天,林琪看清了亲戚们的面孔,从下一章起,就开始琢磨挣钱养家了。

第 21 章

被林守平抱出了奶奶家,刚出了院门,林琪就看见四个柱子正在街上跑着玩呢。

“二哥,把咱家那盆子米饭端家去,晚上吃米饭。”一大盆米饭,不能便宜了杨氏,该拿回来就得拿回来。

二柱答应着跑进了奶奶家。

林琪转念又一想,朱七娘还不知道林守平带着她回家了呢,万一拿完药再回到林老太太这里,肯定得被心情不爽的林老太太骂一顿。为了让朱七娘躲过这一劫,林琪又对三柱喊道:“三哥,你去苏大夫家叫娘,让她直接回家。”

三柱率领着四六柱一溜烟跑的没影了。

林守平见女儿吩咐的条条是道,不由安慰的笑道:“爹的五丫长大了,知道过日子,知道惦着你娘了。”

还好,他倒没有怀疑五丫换了个人。

林琪吐吐舌头,决定以后还是少说话,特别是大人话,省得惹来非议。

林守平把女儿抱回家,铺好褥子,让女儿躺着休息。

“五丫,你好好躺着别瞎动,要再伤了脑袋,可就成傻子了。你等着,爹给你烧口水喝。”

林琪乖巧的答应了,林守平这才放心的去烧水了。

躺在被窝也无事可干,林琪就开始琢磨今天这事儿。

五丫家的这一窝亲戚,整天的斗来斗去,因为一顿饭就可以打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